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1.任务的双重性
任务的双重性是指既要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又要完成各种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必须的技术,技能的教学。这一点就区别与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也就是说大纲的教学内容与各种专业的体育教学两者促进,互为补充。即专业素质的提高与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大纲的理解。对大纲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又促进专业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实行双轨走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内容的针对性
内容的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和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
首先,是针对专业特点将大纲的内容适当的删减,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内容。
其次,将大纲教材引向专业化。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是做幼儿教师,所以在传授大纲内容如“快速跑”时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先让他们沿直线跑,然后再跑三角形,最后作迎面接力跑,既增强活力,激发了兴趣,又调节了运动量。使学生不仅掌握跑的基本技术,又要掌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教学的方法。
3.量的合理性
量的合理性是指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与课的时间分配等。首先是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活动量(运动量)远远地超过了普通高中学生。因此应特别注意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活动量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如果与普通高中学生的运动量一样是不够的,因而应加大强度,逐级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适应学习、实习和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一课时时间的分配问题。即大纲内容与专业技术及专业所需身体素质的学习、训练各占一定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双重任务,才能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4.传授知识的科学性
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是指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科学体育基础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的双重性与量的合理性所决定,传授知识要少而精,准确扎实,使知识适用于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和终身锻炼的习惯,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5.实践的实用性
实践的实用性是指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特点,适用于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即经济又适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除了学习必要的大纲知识外,更重要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通过在校的二、三年学习以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专项身体素质,马上上岗便可顶岗工作,速见成效。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抓住专业特点,全面提高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达到学用结合。
二、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必要性
1.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所需培养出各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想实现和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2.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搞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完成体育教学双重任务的有效途径。
3.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提高学校群体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
我校是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二十多个专业。根据各专业及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教学,从中得到很大启示。由于在教学中加强专业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的达标成绩逐年提高。同时,社会信息反馈良好,深受用人单位赞扬。这些毕业生在社会各单位即是生产能手,又是文体活动骨干。
实践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势在必行。
4.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树立学生专业思想与终身锻炼思想的有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如果在校阶段没有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将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劳动强度的要求。所以在校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及时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树立一日获得,终生受益的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与要求
1.教师必须有献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终生的锻炼的自觉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是职业体育道德观。
2.教师本身职业技术知识水平和能力要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相适应。
体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大纲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学习职业本身技术与理论,掌握其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到准确、实用、科学、新鲜有效的专业知识。
3.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并掌握各专业的特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将专业特点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4.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特点、学生身心特点等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
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评价体系 内涵特点问题及对策
一、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依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侧重点有不同的含义表述,但其核心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和文化等方面。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事的质量、制度的质量、文化的质量,这就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部内涵。所以若要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评价,就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已经使高等教育的现状不同于以前,而与之相关的质量评价体系却不能与之完好地协调,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阻碍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根据1994年国际标准IS08402中质量定义理解,教育质量应当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要并实现特定社会目的的能力和属性”。《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层次形成,除了高等教育越来越多样化以外,还有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要的目的。《教育评价辞典》认为教育质量是“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和学生所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态度为其离开学校以后适应社会的程度”。《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这种解释突出了质量对教育水平、教育效果的衡量,并体现在培养对象上。
无论哪种解释,无一例外地都是以教育的产品――学生为出发点,所以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自然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的一套涵盖多方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
我国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自身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有关质量保障的研究迅速被提出,以质量保障为目的的教育评估广泛开展。但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和借鉴外国经验的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从评价机构看
从评价机构看,保障主体单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是由于此番一轮的改革是由于政府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行了适时的教育改革。但是对高等教育进行质量控制的还是政府,他们既是高等学校的兴办者,又是高等学校的管理者,还是高等学校的评价者。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情况下。面对近2000所高校的质量监控仍然全部由政府完成,结果必然是周期长,时效性差,质量不能保障,从而导致学校本身高度重视外部评价,而忽视自身内部的自我评价。高校普遍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内部动力。从管理学理论角度看,高校内部全体员工自觉地控制质量才是持久的,仅依靠外部的质量监控是很难保障其教育质量的。
(二)从评价标准看
从评价标准看,评价指标缺乏普适性。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往往只根据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评价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忽视了高等教育是否促进当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要,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等根本内容。在质量标准方面,若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和质量标准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就会造成质量标准的同一化,质量观念的片面化。
(三)从评价内容看
从评价内容上看,由于受精英教育阶段评价的体制影响,现在的评价仍然单纯地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本身研究和评价,这便缺乏针对性,是不全面的。目前,教育服务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系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服务,对人民群众教育需要的满足程度高低,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小,等等,必须纳入教育质量的范畴。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外延产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包括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而体现的人才培养质量,还包括教育系统对人们的教育需要、教育公平的满足程度、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等方面的内容。从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人手,即从评价学生的质量出发,研究影响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质量,这样通过对学生质量的评价,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评价教育质量,即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因此,构建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应当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均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脱节,因此构建与此阶段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已迫在眉睫。应针对评价体系的缺陷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一)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评价范围)
在第一个问题中阐述质量内涵时指出学生是高等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我们重新树立的质量观要以学生质量为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有深入细致的评价。而评价标准,首要的就是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评价。但是学生个体不一,学校教育方法、资源、内容、过程不同,经过几年的内化和熏陶,产生不同的产品,他们的学习成就、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一系列的情商和智商在学校和步入社会后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相应的评价方法也应该针对这些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大学生学习发展档案”,进行质量跟踪评价;实施“综合会考评价”,就是在大学毕业前进行综合科目的考察,这种方法如同高中阶段的会考:经常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训练学生多思考、多总结的思维。等等。当然许多方法的实施还有助于政府的扶持,可以采用先有行为后加强思想的方式充分利用政府的保障作用。
(二)建立不同层次的质量评价体系
我国现行的评价指标普遍缺乏实用性,这是由于我国诸多大学有各自的特点、层次、类型,所以应分门别类地建立多元化质量评估标准,使各自的学校都能用相应的机制保障,找到合理的定位和发展空间,在相应的平台上与其他高校展开竞争。根据我国大学的自然划分,我们可以从重点大学、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三种类型为基础建立三种大的评价体系,它们分别以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为主要特点。在分配指标权重时就应该有所侧重,这样评价标准的制定也就有了核心。同时,评价时也应结合各个学校的现状特点对各评价指标重新加权。比如对学校的原有专业和新增专业等评价时应是动态的、发展的。
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中等教育 资格考试 化学课程
德国后期中等教育(第11至13学年)(相当于我国高中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由完全中学承担,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关心、能力、适应性以及将来的去向进行教学。在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最后两学年,学生须选择学习两类科目,即基础科目(由基础性课程构成的学科科目)和达成科目(由较难的专业性课程构成的学科科目)。根据这两类科目和完全中学学业结束时进行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abitur)的总成绩,决定学生能否获取大学入学资格。2003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颁布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并已于2004年秋开始实施。
下面以该州为例,对德国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进行概述和梳理,并分析和总结两者的特点。
1、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与前期一样,都力图从人格形成和一般教育的立场来揭示化学课程的教育意义,即旨在通过精确地解释物质世界,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关注并考虑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以及了解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等。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新课程标准对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基础科目和达成科目的化学课程内容分别作了规定。
1.1 基础科目化学课程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基础科目化学课程内容归纳于表1。
1.2 达成科目化学课程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达成科目化学课程内容归纳于表2.
1.3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的特点
(1)课程内容宽泛。基础科目里纳入了化学平衡、电化学、高分子化合物等知识。就这3个领域,达成科目纳入了基础科目中所没有的、更加高深的知识,以及芳香族化合物和与物理化学相关的化学能。
(2)课程内容偏深。例如,物理化学中的焓和亥姆霍兹方程;化学平衡中的酸碱质子理论和缓冲溶液;电化学中的氧化数、标准电极等。
(3)与生物学科联系密切。例如,基础科目中的“生物分子”单元和达成科目中的“天然物”单元。这2个单元旨在从化学观点看待生命现象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化学物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4)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例如,与化学相关的健康问题;对健康有危害的物质;日常生活中芳香族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与意义等。
(5)注重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例如,用简单实验方法鉴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进行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合成实验;设计、实行与评价热量测定;设计、实施酸碱滴定实验测定浓度等,都贯彻了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学习。
(6)渗透sts教育。例如,大量应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利弊;燃料电池在未来能量供应中的意义;物质再利用;可持续观点纳入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等。这些内容都是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工业与技术的发展,是公民应具有的科学素养。
(7)注重价值观的培养。例如,课程内容中多处让学生自己讨论物质、反应原理等的价值和意义,旨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科学价值观。
2、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
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以下简称“考试标准”)揭示和规定了考生应具有的能力以及试题的内容、范围和程度等。无疑,了解这个考试标准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范围和水平。
2.1 化学考试标准对能力的要求
能力ⅰ:专业知识(使用化学知识);
能力ⅱ:专业知识(利用化学的认识方法);
能力ⅲ:交流(在化学中进行交流和关于化学的交流);
能力ⅳ:反思(与化学知识相关事物)。
2.2 化学考试标准对试题内容、范围和程度的规定
(1)试题内容、范围
物质结构特征;化学反应;实验活动方法;生活世界和社会。
(2)试题程度
要求ⅰ:与学过的内容相关联,再现知识、活动技能与方法。
要求ⅱ:与已掌握知识相关联,选择与整理内容。即在新状况中应用已学知识。
要求ⅲ:在全新情况下,有意识地主动选择和运用已学过的方法。
2.3 化学考试标准的特点
(1)能力的要求逐步深化。由使用专业知识,加深到利用认识论,再到交流和反思。考试标准注重从实证、逻辑和批判角度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求收集、整理、传达化学信息的交流能力;还要求在生活、社会与技术关系中以及可持续性想法中思考化学意义和价值的反思能力;并把交流、反思与化学知识方法一样作为主要能力,揭示其中内涵,意义深远。
(2)试题内容范围全面。从物质结构特征、化学反应、实验活动方法、生活世界和社会4个维度选择试题,涵盖基础科目和达成科目的课程内容。
(3)试题程度渐深。由要求已有知识再现,到对已学知识的再构成,再到已学知识的应用。试卷编制过程适当分配各要求中问题,从整体看,试题难易适中。
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4
本文不拘泥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力图从世界背景看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并尽可能地依据具体数据来说明观点,从而鲜明地区别于我国很多学者在介绍外国私立教育时所常用的定性方法。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为教育决策提供些许相关决策支持材料。1997年10月开始实施的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这句话既明确了国家政府对我国民办学校给予鼓励和支持的良好愿望,也对民办学校的“补充”功能作出了原则性的规范。然而,这里的“补充”是维持民办学校现有办学规模的补充,还是允许其适度发展的补充,尚无明确说明,只能等待《条例》的“实施细则”来作出规定。而本文可作为“实施细则”的一个小小的注脚,因为我国民办学校规模的预测和确定,不能完全忽视国外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和经验。
本文数据全部取自于《世界教育报告》里的有效数据。所谓“有效数据”,就是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既有八十年代的数据,也有九十年代的数据。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一个时期的数据,则不在选择之列,因为无法作前后对比。在这一原则下,笔者选择了9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初等教育的数据和7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中等教育的数据。数据均为同一个指标,即私立学校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通过对这个比值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将得出几点结论,并将结论作浅近的定性分析。
二、98国私立初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1)本表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初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美国,1980年的比值为11%,而1992年的比值为10%,其变化特征为下降,尽管下降幅度很小。
(2)在9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初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有53个,占54%;有所下降约有28个,占28.6%,而没有变化的有17个,占17.3%。
(3)表明:国外的私立初等教育,尽管在各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但发展和上升的势头是明显的。
释读和分析:
(1)表明: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26.5%;在5~9%之间的有17个国家,占17.3%;在10~24%之间的有34个国家,占34.7%;在25~49%之间的有11个国家,占11.2%;在50%以上的国家有10个,占10.2%。
(2)比值在25%以内的国家有77个,占78.6%;在50%以内的国家共88个,占89.8%;
(3)由(1)和(2)可以得知,大多数国家的私立初等教育规模都在25%以内,因而只能是公立初等教育的某种补充。
三、78国私立中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1)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中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比利时,1980年的比值为64%,1992年的比值为66%,其变化特征为增加或上升。
(2)在7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中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有42个,占53.8%;有所下降的有31个,占37.9%;未发生变化的有5个,占6.4%。
(3)私立中等教育,就全球范围而言,上升势头是明显的。
(1)博茨瓦纳的私立中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31个百分点;加篷的降幅最大,下降了26个百分点。
(2)增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9个国家;降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4个国家,升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升降幅度全部在5个百分点之上;如果与表2相比,则可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的变化幅度大于私立初等教育。
(3)就地区分布而言,升降幅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发达国家基本不在此列。
(1)在比值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除孟加拉国、斐济和毛里求斯以外,其它国家的比值均有上升。
(2)在比值排名倒数前10位的国家中,除斯里兰卡和希腊未发生变化外,其它国家的比值也都有所上升。
(3)从表7与表3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相比于私立初等教育,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一些,例如就比值排名第10位的数字而言,私立初等教育由1980年的55%下降到52%;而私立中等教育同期则由48%上升到62%。
(1)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7个国家,约占9%;在5~9%之间的,有14个国家,占17.9%;在10~2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33.3%;在25~49%之间的,有19个国家,占24.4%;占50%以上的国家有12个,占15.4%。
(2)如表8所示,比值在50%以内的国家,占84.6%,而在其中,比值在5~49%之间的国家有40个,居三分之二多。
(3)如果按照10个百分点划段,那么则发现:10%以内的,有23个国家;11~20%之间的,有17个国家;在21~30%之间的,有12个国家;换言之,多数国家的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30%以下。
(4)可以发现:多数国家,私立中等教育的规模要大于私立初等教育的规模,因为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25%以上的国家,仅占21.4%;而私立中等教育规模超过25%的国家,约占40%。
四、结语
自1980年至1992年,私立初等教育规模有所下降的国家和地区有28个,占98国的28.6%,私立中等教育规模有所下降的国家和地区共31个,占78国的40%弱。由此我们可从反方向得出:世界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明显的。私立中小学教育继战后初期的大发展而曾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滑,那么为什么八十年代以来能够出现这种反弹呢?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增加教育服务的品种,扩大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而选择的背景,自然是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的反映,以及人们对公立教育信心的不断下降。因此,鼓励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成为不少国家的共识,这里的鼓励不是以牺牲公立教育为代价,而是尽可能的创造适度竞争的氛围,以带动公私立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如果说传统上私立教育的发展往往是与宗教因素、个人行为相关更多的话,那么这个时期政府行为的日益凸现则是其突出的特点。
(1)智利的私立初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20个百分点;格林纳达私立初等教育的降幅最大,下降了84个百分点。
(2)在变化最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中,增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有8个,降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仅有3个。
(3)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5个,占98国的15.3%,说明多数国家的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之内,私立初等教育变化的相对平稳是明显的。
(4)就地区分布而言,增降幅较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在非洲、拉丁洲和亚洲,很少出现在欧洲(东欧除外)和北美洲,说明这些地区的私立教育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不大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公私立初等教育的平衡已基本形成。
(1)本表的两组比值代表了两个极端,虽然就统计而言,它们都不在常态分布范围之里,但12年间未出现较大的起伏,也可能暗示出私立初等教育机构与其环境已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
(2)这些国家的比值,无论是特殊的高,还是特别的低,绝大多数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尽管上升的幅度多数在两个百分点之内。
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5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随着职工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随着政府部门关于劳动就业法规的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变的非常关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引起了大多数管理者的重视。中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除了拥有同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相同的特点以外,还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深刻理解中等教育的独特性,科学掌握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规律是优秀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必要功课。本文试图从我国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中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向,中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须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应是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等五个方面分析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希望能给广大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我国中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
教育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代表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从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的中等教育事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中等教育即将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力资源的群体已经形成并不断壮大。我国中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改革、结构化调整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等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分配制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各级人才市场的逐步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走向市场化良性循环。我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倡导并引入了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传统的人力资源往往扮演被动的人事行政角色,局限于一个部门,封闭于狭小的领域,现代人力资源强调的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力量,在组织发展远景、组织使命、经营战略、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使其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紧密结合,以达到短期内促进组织业绩提升,长期内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目标。如何在学校建立健全良好有效的,既有别于企业又切合本校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体系是各国教育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适时、合理地建设教育人才高地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向
中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重在构筑人才高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名牌教师才能承担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任务,也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过去,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从中央到地方,中等教育教师都以留校学生为主,引进人才比例很低,除专职教师外,社会兼职和校际交流教师较少,师资来源渠道狭窄。人力资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构成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当前,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远远超过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中等学校都在尽最大努力采取特殊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随着外聘教师的增加,外聘教师的福利、待遇已趋于市场化,特别是在职称评定和人事分配制度及聘任制度的改革中,拉开档次,给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高薪,这样的激励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为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评估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所在
中等教育学校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量化考核,充分反映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教学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抽象劳动决定价值,劳动时间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很多中等教育学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具有模糊性,很难在时间上给予界定,因此很难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必须用合理的劳动价值量来衡量。同时,教师业绩评价较为复杂。教师的工作一般由教学和科研两部分构成。教学可以按课时量、学生对教学评价等为依据衡量,直接和工资、奖金挂钩;科研部分相对要复杂得多。教师通过职称晋升反映出的标准,虽然既有数量要求,又有质量要求,但如果用现行的标准,很难客观、准确地衡量出一个教师业绩的多少,需要制度和管理上的创新。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可以经过成本计算的,根据企业利润和效益进行确定,能够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而高等教育学校教师的劳动价值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价值和成本价值,需要用市场杠杆进行科学评估。在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家长教育选择权的情况下,学校要不断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建设优质美誉的教育环境,不断巩固和加强学校经营的竞争力,实现有效的教学与学习,获得学生家长的认同与满意,为此,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应做到:1.建立切合时宜的人力资源规划,提拔优秀人才,作合理的配置与运用。2.针对人力资源的个别差异,强化技能训练和改善。3.随时对人力资源予以绩效评估,以提高专业素质。4.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福利待遇,建立透明舒畅的晋级提升办法。
四、人力资源管理须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距甚远,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能被动地服务于具体业务发展需要,不能发挥其主动性。招聘、薪资福利、绩效管理、培训工作等以职能形式各自独立,而对学校的领导者和其他管理者来说,所面临并需要解决的人力资源问题往往是跨越这些职能的,例如如何吸引优秀教师并保留他们,如何对教职工进行考核评价,如何激励教职工,如何培养学校管理者等,只有一体化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学校的人力资源真正发挥功效。学校应着眼于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校的领导者应从全新的角度,以系统、全局的眼光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校内建立基于学校发展远景和战略的层层落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中等教育的特点范文6
从人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学时代是特殊时期,是人从单纯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整个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思维和政治能力,极有可能对之后的社会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政治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普通中等教育的政治社会化有其特殊性,鉴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障碍的探索显得尤其迫切与重要。
一、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和挑战
总体上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表现出政治活动参与积极性增强、政治情感和政治思维成熟发展等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中学的政治社会化已经完善和顺利,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因素。
1.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内容与实际对接不太强。
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与实际对接不太强,根源在于中学的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缺陷。目前,我国中学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主要是基本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教育。它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教育内容,辅之以中国近代的革命史历程教育。毋庸置疑,这一系列理论教育对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政治信仰是十分重要的,但这种教育与实际对接不太强,导致中学生学习后只基本了解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怎样”,而不清楚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实际是怎样”。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中学生既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却又对主流价值观不甚了解,积极参与现实中的政治活动,却又没有把握社会中惯用的政治行为规范。
2.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矛盾性特征。
中学时代是人生从幼稚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期。中学生开始具备独立意识,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智上较不成熟,感情上容易冲动偏激,固有模式的教育容易对他产生反向作用。而此段时间所形成的政治自我意识和情感,对之后的社会生活又有着重要影响。为此,采用得当的政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非常重要。
当下,不少中学生对国内外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十分关切,是网上论坛和各种签名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有些甚至是主导者。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并未成熟,其政治行为也不成熟,政治思维辨析能力差,很少能够运用理性思维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刻分析,这造成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分析容易出现偏执、独断、甚至走极端。
3.新媒体时代中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新的挑战。
马克思说过:新技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由此观之,新技术对中学政治社会化教育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近年来,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给统筹中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出了一个难题。新媒体时代中的传播主体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定向课程或传统媒体对主流文化的把握权,各种多元化思维造就了网络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相互攻击和对峙。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新传媒势不可挡。如何定位普通中等教育民主政治价值目标,如何应对西方强权政治的侵袭,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整合效应,统一到中学的政治教育之内,值得我们深思。
二、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途径选择
针对以上问题,以及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障碍,我们认为,普通中等教育政治社会化途径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明确目的,分阶段指导教学。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明确地宣传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文化,系统地讲授政治理论知识,清楚地进行舆论导向和人生观教育。分不同阶段教授不同内容,初期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民族格言、口号和象征,培养最基础的爱国情操;中期则有意识地培养其成为在政治上可信赖的公民,使中学生熟知政治过程、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理解民主、渴望民主、能用民主方式处事。后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知识、开阔眼界,开设一系列的开放性政治理论课程,实现多元化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的政治思想。
2.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与政治活动实践相结合。
政治理论是从人类一般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共性规律,而现实的实践又是正在进行的、各式各样的,这样导致了不断变化的实际状况与不变的理论相脱节。为应对这一现实,我们可以多创造机会,让个人参与相对基础的民主活动,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了解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了解人大代表的选举、、质询等具体活动;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干部及学生会干部,等等。
3.主流渠道和非主流渠道结合,营造校园政治文化。
校园文化是中学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精心组织设计起来的,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和持久性特点。塑造中学生理想人格的阳光空气和土壤,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精神情操、价值观念、性格心理、学业基础、健康体魄的全面培养。从校园的校歌、建筑布局、各种标志符号等静态的文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教育内容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