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教育的现状

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1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抑郁焦虑处理措施

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曾公布一项引人关注的数据: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约有七成以上患者合并有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尤其老年人是当中的高发人群[1]。本文通过分析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的现状及相关的处理措施,旨在探讨更加有效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的方法,提高其治愈率。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2月收治肢骨折后期膝关节僵硬患者56例,男31例(554%),女25例(446%);年龄59~92岁,平均683岁;其中冠心病6例,心律失常11例、高血压19例、心绞痛6例、心肌梗死3例,心脏神经症10例。将5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经调整后,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临床确诊为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疲劳等);②具有惊恐发作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病时有心悸、胸痛、窒息、濒死感等);③具有广泛性焦虑症状(临床表现为莫名的紧张不安和恐慌,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运动性不安和肌肉紧张等表现),患者由于无法忍受和摆脱症状而感到痛苦;④惊恐发作症状和广泛性焦虑症状都不能用患者本身心脏疾病解释,且症状经镇静或安慰性治疗有效;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颈椎病、恶性肿瘤合并认知及感觉性、运动性语言功能障碍等生命垂危患者排除。

方法:医院的专业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家庭状况及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后,根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部分患者年纪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应采用问答形式进行调查。然后根据SAS和SDS的评分结果,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日常护理。

观察指标: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变化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将资料数据输入电脑制作成Excel表格,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结果

治疗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都无显著性差异(P

焦虑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显著性(P

讨论

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恶心、胃口差、头晕、慌张等负面情绪状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2]。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出现抑郁焦虑状态,有以下原因[3]:①患者一旦出现心血管问题便一知半解地评估自己的病情,过分关注从而引起抑郁焦虑。②某些医生专业知识不扎实或专业知识更新不够快,又或者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有意含糊病情,误导患者,使患者对病情了解不清楚,从而导致焦虑情绪。同时,有关文献表明,抑郁、焦虑可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甚至有焦虑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说法。这是由于焦虑情绪可增加交感神经张力,致使儿茶酚胺过多地释放,从而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弱,Q-T离散增加,因而使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冠脉事件、致命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等严重不良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表2两组心理干预前后的心律失常

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n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2819(67.86)11(39.29)对照组2821(75)19(67.86)

参考文献

1佚名.第十四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大会概况)[J].心血管病防治杂志:学术版,2011,5:40.

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2

日本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政府对策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理论基础探析

社会性别视角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中国老龄用品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区域差异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制定研究

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

发挥老年群体潜在价值助力实现中国梦

养老机构老年人伤害预防处理机制研究

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农村养老资源供给评价

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资源探析

构建长期照护体系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

老年期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的构建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多元化养老格局下的互助养老

农村空巢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实证研究

老年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调研报告

论老年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吉林省为例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

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

基于风险视角的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浅析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

重庆地区失能老年人心理需求状况调查

中国老龄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和走向

无锡养老服务业改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生命政治视角下我国社区型养老模式再思考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构建分析

养老机构服务纠纷的主要特点及其应对

信息科技介入我国老年人生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老年人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及性态度调查

需求评估: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江苏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老年人健康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日本、韩国长期护理教育培训体系比较及思考

志愿活动参与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消费类型分析——二、三线城市个案研究

居家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背景、创新与前景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城市社区老年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农村传统大家庭中老人核心凝聚力问题的个案研究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原因及地区差异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战略选择

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敬老文化的发展困境及其纾解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科研院所;老年大学;老年教育

一.老年教育的发展及意义

中国最早的一所老年大学创办于32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都在分享着日益变化的改革成果,老年大学也深受其惠,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党的十明确指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等,老年教育是其中应有之意。老年教育问题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老有所学,满足广大离退休职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需求,老有所依,为老同志的晚年生活创造了重要的精神食粮。老有所乐,在满足老年人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的同时,以老年大学为平台,积极推行老年教育,让老同志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天伦之乐。老有所养,以文化养老为核心,培养老同志纯洁高尚的人文情操,提高主观幸福观,使老人带着无与伦比的向往款款的走向夕阳生活。

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等政策方针是国家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政治保证,同时为巩固广大老党员的党心,离岗不理党保持纯洁的党性,起到关键的作用,故老年教育是政治思想继续教育的有力平台。

二.老年教育之现状

随着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教育以来,各地老年大学如雨后春笋,但随着工作的开展也暴露出了很多实际的问题:

首先规范化不够严谨,涉及到的问题有,教学方针怎么贯彻,教学内容如何确定、教学效果如何衡量,教育质量如何把握等等,诸多共性的问题一一摆在我们老年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其次,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空乏的形式主义阻碍了真正意义上的泽惠老人,教学设备简单,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质量恒定标准不够严谨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我们的工作的绊脚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使得老年教育的推行和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老年教育需要开展和创新,纵观其管理,不但设计到某个单位,从大局上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是否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去支撑和维护老年大学更好的开展老年教育、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与管理经验是否有助于开展老年教育,这都是软硬条件不可或缺的重点。

老年教育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并非几本书或几台电脑便可草草了事,前景无限的老年教育必将走向产业化的方向,这就需要我们从点滴入手,从实际积攒,通过科学的方法规范的管理推行老年教育。

三.原子能院老年教育之总结

科研院所的老年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广大离退休职工多毕业于国家重点大学,具有相对系统知识结构和储备,但这并不影响老同志对于现代新知识的渴求之情。

1.创办一团一会一校

经过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我们不但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专门为老人聘请了专业的老师,为大家讲解课程。

开展一团一会一校,我们在院领导关心与支持下先后成立了老年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老年大学。一团一会校开办各种学习班(舞蹈、书法、绘画、乐器、声乐、空竹等),组织艺术团体协会,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

一团一会一校的开展是一个成功的举措,得到了广大离退休职工的认可。很多老同志通过一团一会一校,学到了年轻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成就了曾经的梦想,丰富了多彩的晚年生活。

2.加强老年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老年教育依托老年大学开展工作,需要一大批政治素质高,热爱老年教育工作,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基础好的同志为之服务。对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的同志,严格要求,加强业务交流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师队伍大力提倡兼专结合,有条件的要逐步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积极创造条件,搜集老同志的兴趣爱好与知识诉求,不断的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完善设施资源,加强对外联系

老年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老年大学软硬件设施的配备直接影响到老年教育效果,为此我离退休职工管理处,购买了大量的教学器材,开辟了舞蹈室、电脑室、电子琴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活动室,从而满足老同志各方面的需求。

此外,闭门造车永远是落后于时代和先进的,通过一团一会一校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不仅借鉴了其他单位组织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同时也是丰富自我、检验自我的过程。也是对于我院文化养老政策的有力辅助,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加强党建思想的宣传

在广大的离退休职工中,老党员占到绝大多数。由于原子能院是国家重点科工单位,具有严密的保密性。这些老同志曾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多数承担着政工、技术骨干等角色,现在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加强党建的宣传教育。

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开展老年教育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党的教育思想宣传,支持老同志中的先进党员,发挥其积极带头作用。使得广大的离退休党员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仍然保持着鲜明的党心,高觉悟的党性。

党建工作时刻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在老年教育方面我们有专门的负责同志,部门间相互协调,全力推进老年教育工作。

四.结束语

探索老年教育教育规律,做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是我们一直的工作目标。为相应我院文化养老的工作指导,积极开展老年教育。使得老年人这个群体,重新焕发生机,势在必行。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多听取老同志的真挚见解,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多角度,多渠道为老年教育服务是我们的工作职责。老年教育已经成为其终身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也必将从萌芽状态,逐渐的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社会参与;教育形式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54-01

老年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常被许多人忽视,尤其是一些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老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接受老年教育。另外,有些老人认为现今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因此,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吸引老年人继续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

一、旅游运动教育,拓展人文视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一种改善生活的形式,尤其21世纪许多年轻人在闲暇之余已经不喜欢宅在家里,而是喜欢旅行,开阔视野。虽然老年人没有年轻人那样的精力,但是也希望多了解一些人文古迹,因而老年教育机构可以开设旅游运动教育的课程,让老人在旅游中锻炼身体。传统教学在运动方面形式较单一,只有广场舞、交际舞之类的,虽然在此过程中老人也得到了锻炼,但这些往往是在室内进行的,不能让老人更好地接触社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可能出现厌烦情绪。因此,应该开拓新的形式,比如旅游运动。可以采取自愿报名方式组织那些想去旅游的老年人参观文化古迹,亲近自然。例如,2016年嘉兴南湖社区组织老人进行了上海大观园一日游。为了保证老人出行安全,让家人放心,社区专门提供了客车,为出行人员投了保险,配备医生、药品和导游。旅途中老人三两成群地参观美景,听着导游的讲解,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来的路上,老人们还兴奋地讨论着旅行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感受。旅游运动让更多的老人走出了自己的小圈子,走进自然,接触更多的人,结交新朋友,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旅游运动教育的好处不言而喻,社区应该经常组织老人进行旅游,让老人获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应急治疗教育,提升健康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也会不断下降,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疾病。而大多数老年人对于常见的身体疾病没有清楚的认识,一旦出现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形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开展老年人应急治疗教育势在必行。日前,我国多地开展老年应急救护知识教育。2014年5月珲春市教育局老年协会为普及老年人救护知识,提升老人应对突况的能力,举行了一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培训围绕心肺复苏、烫伤、扎伤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加强老人对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另外,海门市四甲镇人民政府也举办了社区老年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现场讲解演示,过后老人们还亲自实践,受益匪浅。开展应急治疗教育需要聘请对老年疾病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为老人做深入浅出的讲解,因为许多老人听不懂专业的医疗知识,专家应该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话语,让老人真正理解。另外还要让老年人亲自演练,深刻体会面对突发状况时该如何应对。开展应急治疗教育不仅使得老人对常见疾病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能够使老人知道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加强老年人应急治疗教育,是引导老人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健康的必要措施,老年教育机构应该倡导老年人加强对应急治疗知识的了解。

三、身心健康教育,理性对待生死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怎样度过晚年》中写到“一些老人常常在死亡的恐惧中过活,这要是放在年轻人身上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们还没有享受到生命所能带来的全部乐趣。”言外之意就是许多老年人对死亡很恐惧。开展身心健康教育,引导老年人理性对待生死已经成为老年教育一项不可缺少的课程。发达国家有一项老年教育课程叫如何对待死亡,目的是引导老人坦然面对死亡,课程常在教会、大学等地开展。在中国虽然有许多老人对死亡很恐惧,但这样的课程却非常少。曾经听到过一位大妈患乙肝已经两年,期间进行过各种治疗都无济于事,因此这位大妈怀疑自己患了癌症,整天焦虑不安,脾气也变差了,这位大妈就是患上了典型的“死亡恐惧症”,而S多老人也都有这种情况。可见,社区开展身心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老年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这项活动应当邀请心理专家为老人开展心理教育,让更多的老人走出对死亡的恐惧。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老人,还可以让专家一对一地进行开导,引导他们走出恐惧。开展身心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老人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要坦然面对死亡,让老年人珍惜现在的生活,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四、结束语

老年教育形式的不断丰富,有助于老年人积极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丰富自己的生活,有助于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开展旅游运动教育,能够拓展人文视线;开展应急治疗教育,可以提升健康意识;开展身心健康教育,能够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死亡。引导社会参与,开展丰富多样的老年教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原艳,许丽英.我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综述[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04).

[2]张惠.我国近十年老年教育研究述评[J].职教论坛,2016(33).

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人口老龄化;护理教育;综述

1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国内学者关注,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层次和构成要素等,仍然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董泽芳[4]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这要素构成。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护理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在老年护理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然而老年护理专业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内为老人服务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普通护理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5]。如何提升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批能够通过精心照护来增加老年人的自理年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和心理健康需求的老年护理工作人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2国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2.1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最早迈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并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资格证书培养模式、学历证书培养模式、继续教育培养模式3种人才培养模式[6]。①资格证书培养模式是指有志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年龄≥18岁的学员都可以通过TAFE学院的培训获得老年护理三级证书,然后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之后,还可以继续攻读老年护理四级证书。这种培养模式类似于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②学历证书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大学教育培养注册护士,而注册护士可以在工作2年后继续攻读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高等教育和老年护理管理相关工作。③继续教育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秉持着满足市场需要的宗旨,针对性强,能力培养方案及要求与时俱进。这3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许多有志于老年护理的人员都能很快加入老年护理的队伍,加速了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进程。

2.2泰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泰国老年护理起步较早,人才培养层次多样化,并在老年护理课程设置方面有许多创新[7]。泰国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在各层次的教学中,课程设置独具特色。泰国护理本科生课程设置中的老年护理课程主要包括大学2年级2个学分的理论授课、大学3年级3个学分的见习课和大学4年级4个学分的实习课;老年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则主要包括2年的研究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博士研究生在学完2年的博士必修课程(如统计学、护理理论)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术研究,并由教学委员会为其推荐老年护理教研室的教师作为导师。泰国老年护理课程设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理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及动手能力。这使得泰国的老年护理教育独具特色。

2.3日本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比我国提前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培养方式[8]。日本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是按学历水平由低到高进行的,依次是介护福祉士、社会福祉士及老年专科护士(CNS)。日本福祉类院校根据培养层次的不同来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例如介护福祉士和社会福祉士的课程都是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实习3个部分组成,但社会福祉士增加了大量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而取消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老年护理学同成人护理一样,在护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教材中突出具体的案例学习,体现整体护理、人文关怀等理念,并注重促进护生循证护理观的培养,增强了老年护理人才的实用性。

3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3.1校企共建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强调,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可能性[9]。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作为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行者,率先于2010年在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开设了“特需护理专业方向”培养老年护理人才;2011年9月该专业方向正式获批并更名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采用“校企共建”的办学模式,创建了富有老年特色的课程体系,采取了“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策略,培养老年护理高级专业人才[10]。除此之外,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护理分院也于2015年开设了本科护理的“老年服务与管理”方向,通过与高端养老机构签订协议的“订单式”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培养能在养老服务机构及相关健康产业进行业务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1]。同时,高职院校也开始逐步实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改革。山东英才学院在以往的“2年理论和1年临床”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一些社区及养老康复机构(如杭州康久天颐老人之家、杭州英智康复医院等)合作,成立养老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以高端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高技能、高创新能力(三高)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1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学徒制”实行“1.5+1.5”的培养方法和“双导师制”,并推行孝道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13]。校企共建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对接养老机构的需求,让学生能尽快掌握老年人心理和老年护理专科操作,从而培养出更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

3.2五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借鉴了其他院校办学经验,在校企共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五位一体(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4]。这一教育模式,不但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养老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就业选择,让他们的就业不再局限于医院,并且能够培养出具有科研意识的老年护理人才,有利于老年护理人才进一步的专业成长。

3.3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疾病逐渐增多,因此,拔火罐、艾灸、按摩、理疗等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更适合在老年护理当中开展,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医护理相对西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有更多的优势。面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江门中医药学校创新了中职学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医药教育引入了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注重中医养生技能和中医康复保健知识技能的培养,融合中医理念来构建职教体系,培养具备中医诊疗与护理思维、能开展简单有效中医诊疗护理的老年护理人才,为广大基层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15]。王云翠等[16]在分析成功老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状,从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中医特色本科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所以,培养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是促进老年护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4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望

对比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合理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层次局限

国外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大多囊括了从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所有学历层次的老年护理学生,我国局限于高职和本科的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学生,缺乏针对更高学历和资历的老年专科护士或者老年护理专家这一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4.2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较少

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停留在针对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实践环节模式和课程设置方式这几个方面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非常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落到实处,还是要看实际效果。

4.3缺乏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的研究

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之后效果如何,这需要针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进行评价。正确地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6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500万的人患失智症,预估患者人数在205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3倍,达到11500万人。全球每年有770万新增病例,也就意味着每4秒钟就有一人患病[1]。在发达国家,失智症已逐渐取代脑卒中成为神经与精神科患者所患疾病之首,是导致身体功能丧失最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2]。目前我国患病人数有1000万左右,占世界总患病人数的1/4,并且每年有近百万新发病例[3]。目前失智症普遍处在“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一高三低”状态[4]。全球仅有13个国家制订实施了失智症应对计划,而大多数国家没有做好应对准备[5]。在众多国家失智症政策和计划中,提高疾病意识、加强优质及持续的护理和服务、提供照料者支持、开展护理教育与培训已经成为重点工作内容。

1国外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1.1全球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日本推出的全国性“失智症之友”计划目前已经招募与培训400万名失智症志愿者;英国为公民提供免费的失智症护理训练课程,全国已有160万名一线社会护理工作者在居家护理与养老机构中负责对失智症患者提供大部分护理服务[6],同时“英国国家失智症战略”提出所有的医疗护理人员都应该接受失智症专业培训[7];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失智症认识周”、“失智症合唱团”、“与丧失的记忆共存”、“肩并肩”等一系列失智症教育活动[8];欧洲的许多医学院失智症教育已经成为了义务教育[9];挪威“2015年国家失智工作症计划”明确指出开展对志愿者、护理工作者及患者家属的教育项目,并加大高等教育院校对老年医学专业及失智症专业人才的培养[10]。失智症研究组针对失智症照料者进行的“帮助照料者进行照料”的干预计划在印度、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开展[11]。失智症相关培训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掌握失智症的基本知识,学会照料患者,使失智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照料,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美国失智症护理教育

1.2.1失智症护理政策支持

美国失智症协会于2007年提出“国家失智症策略”;2009年7月第一次于国会提出“国家失智症计划法案”;2011年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国家失智症计划法案”。另外,美国政府拨款2600万美元发展失智症教育事业[12]。截止到2004年,美国36个州均对失智症护理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失智症护理教育与培训出台了相关规定。例如,马里兰州规定护理机构经理必须接受不少于12小时的失智症护理培训,包括精神健康与行为管理方面的培训,所有工作人员在入职3个月内必须接受至少8小时的失智症专业培训[13]。

1.2.2护理教育现状

美国失智症教育与培训项目很多。RELATE为医护工作者与非正式护理工作者提供“以人为本护理”的失智症专业培训[13]。许多美国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机构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失智老人的照护需求,增加了对护理人员有关失智症专业护理的培训内容。STAR项目主要是针对失智症长期照料机构员工进行例如失智症的症状控制、有效沟通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职业培训项目[14]。“失智症友好型医院”项目(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旨在为医护人员及在医院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各种信息及资源,以提高他们对失智症患者的护理质量[15]。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的“明智护理者项目”(TheSavvyCaregiverProgram)为患者家属及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失智症基本知识、照料技能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培养[16]。

2中国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2.1相关政策与教育体系

中国目前没有出台正式的失智症应对相关政策或战略计划,无国家级或者政府级失智症专业教育课程。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失智症的相关护理知识内容很少,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2002年,我国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17],但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常常训练不足,薪资太低,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还要面对繁重的工作,造成护理人员高流动率与低护理质量。

2.2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从事失智症教育的政府组织与机构,但近几年也发起了许多与失智症相关的社会活动。2012年9月,央视等多家媒体呼吁消除社会歧视,发起为“老年痴呆症”正名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公众反响。北京、山东、广州、宁波等地陆续推出失智症老人关爱项目,为患者家属和照护者安排各类讲座、联谊活动。其中,北大六院举办的失智症“医患联谊会”为医护人员与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平台。然而,社会对失智症的认识仍有待提高。相对而言,港澳台地区的失智症应对行动先于内地。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设有老年护理学专业,其施行的“流金颂培训计划”旨在为社会大众、非正规及家庭照顾者和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般性及专业性的老年学教育,其中失智症预防与护理是主要课程之一。澳门的“仁•爱晚晴”项目是专门应对老龄化挑战的社会教育系统工程,其中也包含专门的失智症护理教育[18]。台湾的医学院设有失智症中心,其附属医院也为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失智症教育训练课程。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失智症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中国内地有必要加快失智症应对行动步伐,加强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对发展我国失智症护理教育的启示

3.1政策与财政支持,教科研全面发展

迅速制订国家级失智症预防与保健战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设立失智症专项教育基金;鼓励医疗卫生、教育学术、社会福利及非政府机构、专业人士、志愿者等的合作,加大对失智症的研究力度,为失智症教育和疾病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数据;支持并鼓励家庭照顾者的非专业护理,给予他们现金福利,安排有弹性的工作,并给予照护者支持、教育和训练,从而更好地整合与协调医疗和社会照护资源,完善照护机构监管机制和照护品质评估系统,以提升照护质量。

3.2完善教育体系,强化职业培训

在医学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突出失智症照料知识与技能训练,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课程包含老年护理的多方面内容,例如人际沟通、营养与饮食、临终关怀、异常行为应对、常见症状处理等。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及在职培训,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严格持证上岗,通过岗位补贴、职称考试晋升、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奖酬机制来保证护理人员得到适当的经济报酬和职业认同,同时招募并留住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

3.3倡导全民教育,促进观念转变

在学校和社区通过发放印刷材料、播放音像制品、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疾病宣传。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对患者家属及护理者进行专业护理指导。全社会招募和培训医疗服务专业志愿者,通过可持续的志愿服务,让老年人尤其是失智症患者享受到持久的专业服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为了消除社会偏见,使失智症患者得到尽可能有尊严的护理,护理人员与整个社会都需要了解何谓失智症及如何照顾失智症患者。因此,为了确保护理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具备基本护理知识、胜任护理工作,凡是健康、社会福利及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职业继续教育中都应该接受有关失智症的教育。普及失智症相关知识,有利于对该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与治疗;培养失智症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及其他照护者专业服务技能、增强工作成就感、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动与流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国内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失智症护理教育的经验,构建一套适合中国的失智症护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mentia:apublichealthpriority[M].Switzerland: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

[2]LillquistPP.ChallengesinsurveillanceofdementiasinNewYorkState[J].PrevChronicDis,2004(1):8.

[3]何伋.老年脑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4]李帆,黄玉玲.老年痴呆症的现状分析和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2,18(22):159.

[5]Alzheimer’sDiseaseInternational.THEGLOBALVOICEONDE-MENTIA,PolicyBriefforHeadsofGovernment:TheGlobalImpactofDementia2013—2050[EB/OL].http://alz.co.uk/research/GlobalImpactDementia2013.pdf.

[6]WorldAlzheimerReport2013.JourneyofCaringANANALYSISOFLONG-TERMCAREFORDEMENTIA[EB/OL].http://alz.co.uk/re-search/world-report-2013.

[7]DepartmentofHealth.Improvingcareforpeoplewithdementia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EB/OL].https://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

[8]Alzheimer’sAustralia.DementiaFriendlySocieties:TheWayForward[EB/OL].au.

[9]SGHasselbalch,SBaloyannis.EducationandtrainingofEuropeanneurologistsindementia[J].EuropeanJournalofNeurology,2007(14):505-509.

[10]NorwegianGovernmentAdministrationServicesDistributionServices.Makingthemostofthegooddays:SubplanofCarePlan2015[M].Nor-wegian:NorwegianMinistryofHealthandCareServices,2015.

[11]GavrilovaSI,FerriCP.Helpingcarerstocare--the10/66dementiaresearchgroup'srandomizedcontroltrialofacaregiverinterventioninRussia[J].IntJGeriatrPsychiatry,2009,24(4):347-354.

[12]AllanS,Vann.TheNationalAlzheimer'sProjectAct…MissedOppor-tunitiesfromaCaregiver'sPerspective[J].JournaloftheAmericanGeri-atricsSociety,2014,62(5):966-967.

[13]TawnyaL,Dennis.DementiaEducationforFormalCaregivers:Rec-ommendedCurriculum[D].NewJersey:WilmingtonUniversity,2010.

[14]MartinOrrellBC,JudithGoydera.Asystematicreviewofstafftrain-inginterventionstoreducethebehaviou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J].AgeingResearchReviews,2013(12):354-364.

[15]GalvinJE,KuntemeierB."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CarenotCrisis":AnEducationalProgramDesignedtoImprovetheCareoftheHospitalizedPatientWithDementia[J].AlzheimerDisease&AssociatedDisorders,2010,24(4):372-379.

[16]HepburnKW,LewisM.Thesavvycaregiverprogram:developingandtestingatransportabledementiafamilycaregivertrainingprogram[J].Gerontologist,2003,43(6):908-915.

[17]丁盛清,张妙方.江苏养老护理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江南论坛,2004(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