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团队精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团队精神范文1
一、团队精神的内涵
所谓的团队精神,就是团队所有成员,在团队的领导和带领下,通过相互交流、沟通,来共同为一个目标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有着一个共同的发展方向、齐心协力、利益具有统一性,从而使得团队能够高效的运转。第一,团结协作,保证团队的高效运转,团队精神并不是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来实现团队的进步。相反,而应该是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从而实现团队的共同利益,在明确要求的时候,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来是的团队更加有效的发展,首先:团队要有这
个共同的目标,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奋斗,从而跳动广大成员的积极性。第二,团队成员之间要能够很好的沟通,通过沟通,来时的团队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信任,相互了解,从而更加努力的奋斗,最后,团队成员之间要能够相互帮助,互取不足,各区所长,从而使得人员之间更加协同运作。
二、团队精神在企业中的作用
当一个团队,缺乏团队精神,其也就是一群人而已,失去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就和个人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有着团队精神的团队,每个成员都有着很强的归属感,也就是的团队有着更强的凝聚力,齐心协力,从而更好的激发团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从而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更强,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拥有团队精神的企业,才能够使得企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
三、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团队精神应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头戏,而团队精神的培养则需要走一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要有卓越的领导者指引团队前进
1.领导者要有魅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巨人集团的老总史玉柱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企业面临经营不善即将破产的情况下,许多部下并不是直接离去,而是还继续追随他,及时在面临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也跟随期发展,这就是因为在史玉柱身上有着很强的号召力,能够很好的凝聚员工跟着他发展,能够让员工激发出自己的热情。2.领导者要有凝聚力和协调能力。
(二)设定团队共同的目标
共同目标为团队精神建设导航,它能够为团队成员提供方向,提供推动力,让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共同目标一旦被团队接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团队将全部精力放在努力实现预期目标上,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安稳的氛围和动力框架,使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在设定团队共同目标应注意:
1.设定的目标要切实可行,而且团队成员对此都有强烈的渴望。一个不可能实现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让员工能产生激情吗?2.目标必须达成一致共同协作完成。2004年上半年NBA总决赛,豪华的湖人队以1:4输给了平民活塞队,从实力上看,湖人队有四位超级巨星:科比,奥尼儿,马龙,佩顿,还拥有全联盟最优秀的教练迈克.杰克逊,但是其为什么还失败了呢,虽然他们有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他们却没有凝聚力,没能够很好的协作,内部产生的矛盾,使得他们在个人利益上有着一些冲突,因此,结局也就不是很理想。
(三)培养团队成员主人翁的精神
要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结合,因为个人的利益来源于企业的利益,只有企业的利益得到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多为企业创造财富,就等于间接地为自己创造财富,只有从这样角度看,员工工作才有动力、冲劲。
(四)全方位的进行沟通和交流
1.进行平等的,双向式的交流。沟通不能只停留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还应该使得领导和员工之间也有着更多的沟通,通过沟通,使得领导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员工内心的想法,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得员工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沟通是无限的。
2.沟通的范围应该设计到企业的每一个方面,而不应该只是企业的内部,而应该在内部和外部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新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得资源能够及时的更新,才能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出现信息落后的状况。
3.通过沟通一定要让员工达成一致的观点和行动,形成团队的共价值观。2003年“非典”爆发,中国是发现“非典”最早、经验积累最多的国家,理所应当研究成果应该丰富,但是,由于行动的不协调,缺乏沟通,从而使得我们没有更好的去对病毒样本进行研究,有能力研究的却有难以拿到足够的病毒样本,这样就是的我国的研究项目一直停步不前。
(五)合理有效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
1.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成员们都能产生种归属感。2.了解分析每个团队成员的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尽可能去满足团队成员的愿望。3.既要重视物质激励又要重视精神激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4.激励的方式要有创新,更要做到激励那些有创新的队员。
(六)在团队
成长中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著名的进化论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现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竞争,企业的前进就失去了动力,当然作为一个团队没有了竞争也就失去了活力,因此在团队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做到:
浅谈团队精神范文2
关键词:团队精神; 篮球教学;中学生;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各行各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世界很多名企已明确将“合作精神”或“团队意识”作为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已经成为社会热点。
一、团队精神的含义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而体育的团队精神是指体育团队所有成员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整合并在团队整体作风、纪律性、凝聚力、士气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二、团队精神的现实含义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要赢得好的成绩,需要整个篮球队所有队员及教练员的共同努力。篮球运动的集体性规律,充分体现在团队精神和协同作风,体现在球场上每个人的行动都要基于全队整体的目的与任务中,只有把个人的技能融合在集体中,集体才能为个人的技术发挥做到最佳保障,创造更多、更好的得分机会。因此,篮球运动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极为有效的载体。在教学中,应该把培养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作为重要的目标,实现培养中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相统一。为了使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必须从培养其团队精神开始,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中学生篮球技战术水平,更要加强教学和比赛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和凝聚力的培养。
三、现阶段制约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原因分析
首先,中学体育教学整体团队意识较低,中学生的团队沟通能力偏低。相当多的学生对篮球的团队精神认识模糊,即使有所认识也比较肤浅。同时,篮球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技能教学,对能体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篮球战术教学相对较少,不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评价体系里也没有体现。其次,中学体育教师自身缺少团队精神,没有对团队精神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篮球课堂中也没有体现。再次,中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容易养成任性、自私自利的性格,这也造成他们社会责任感不强,缺少团队合作精神,这对教学也是不利的。
四、以中学篮球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1.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团队精神
体育教师作为团队的引导者,首先要有团队精神。篮球运动是一个程序性很强的运动,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是营造团结协作、培养和建立团队精神的基础,更是整个活动能否圆满的基础。其次,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需要制订一种有效的、科学的活动规则和监督约束机制。篮球作为一种比赛项目,其比赛规则和监督约束机制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比赛的成败,也是培养和建立团队精神的保障。再次,学生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遵守规则是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关键。
2.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1)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团队精神中基本的要求之一。在篮球教学中,每一位学生不管是前峰、中峰、后卫,都要时刻注重相互间的沟通。例如:在进行传切配合练习时,什么时候切什么时候传,怎样切怎样传,都非常讲究,需要两者反复练习和沟通,无论是语言交流还是眼神等肢体语言交流,这样才能达成默契。只有注重团队之间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明确比赛中的战术意图以及攻防重点,才能更好地实现各种技战术配合,使球队获得胜利,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2)明确个人定位,形成主动担当的品格。体育教师要在团队内部进行角色定位和职能分工,这样才不会造成人才浪费。在篮球运动中,每一个队都是一个团体,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技战术能力以及自身身体素质情况,将其分到中锋、前锋、后卫等相应位置,明确每个位置在攻防两端的职责。在阵地进攻时,将进攻机会更多地给得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者临场发挥特别好的学生,有些球员可以进攻少点,主要负责防守。这一教学过程,实际上帮助学生找对了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对培养团队精神很有帮助。
(3)学会宽容与合作。任何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各有优缺点,关键是成员之间如何协作。体育教师要让队员在合作中积极发现对方的优点,这对培养团队精神尤其重要。在篮球教学中,每个队中的学生都各有特点,要在比赛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个人的缺点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去弥补,让个人的价值在团队中得到最大体现。教师要教育队员在出现失误时主动承担责任,实事求是,不要相互推卸责任。同时,相互间要鼓励支持,如拍肩、语言安慰等。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4)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团队精神不抑制个性发展,但个性必须与团队的行动目标一致,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考虑团队的需要。团队成员间要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练习,安排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共同进步,加强沟通和增进感情。教师不能让学生有居高自傲的情况出现,这样对团队发展有巨大的破坏力。在教学比赛中,进攻球权不能太多地交给得分能力强的学生,要合理分配球权,合理进攻;在防守上根据场上情况要积极主动防守、协防和补防。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协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
五、结语
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全方位、多手段、多渠道地加以培养。篮球教学作为一个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极为有效的载体,需要广大体育教师更多地把团队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用更多方法、手段和耐心培养中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浅谈团队精神范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合作团队精神
引言:团队精神为学生日后良好发展的基础,只有给予其高度重视,才能在繁杂的人才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因为教育体制的变更,我国当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专业型人才转变成了当前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发展所需,各个职业院校在保证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需注重学生团队精神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保证学生以后立足社会的前提条件。
1.设计优质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展开良好沟通
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锻炼的种类与方法比较多,有的以学生身体素养发展为主,有的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为主,在具体教学中利用那种方法进行教学值得深入探究。针对当前学生团队意识不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还需为学生布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实际练习中学会同他人合作与沟通。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不同自然学习情境也有所不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对培养学团队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2.开展体育竞赛活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体育游戏为一种相对特殊的练习方法,是学生们十分喜爱的项目,由形式、情节以及规则等部分构成的综合活动,其本质是对社会活动的模仿,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学们在合理范围内自行编制体育游戏,使课堂变得竞争味、趣味性十足。活跃有趣的體育课堂,会促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具有现实意义。在体育游戏中有意识的增强学生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比如,“汽车赛跑”游戏,体育教师可以将班级内部同学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而开展比赛,对于获胜的队伍让他们出一个代表阐述他们成功的诀窍,对于失败的队伍也让他们出一个人,让他们总结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们认识到小组内部成员合作作战的价值与意义,只有小组成员朝着一个目标奋进,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循序渐进,在学生的脑海中便会形成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
体育竞赛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实际竞赛中,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了解更多的体育规则,另外,对学生们的思维理念、道德意志等方面皆有一定积极意义,提升了学生间的团队精神与向心力。最为主要的一点为,通过此种体育竞赛的方式学生们能够全面的认识自我,找到动力源,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例如在长跑教学中,若是让学生反复的在跑道上跑,学生们会很快厌倦学习这一技能。这时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若是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激发出来,学生们会为自己小组取得优异成绩而奋发,体育课堂氛围会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的自信得到了加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了提升,不仅如此,还有效彰显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3.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
体育教师通过示范教学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确实能够增强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能力,但是反反复复的训练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技能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增加负担,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经实践验证表明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良好。若是让学生尝试着做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不但会调动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授篮球传球、接球的技能时,并非是体育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再进行练习:而是让两两学生为一组亲自感受一些传球与接球的动作,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接传球的动作要领,在实际体验中,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两人传接球逐渐过度到四人,之后再慢慢的融入到整体中,在集体练习中需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互相鼓励、互相关心,这便是学生团队精神的主要展现。
4.开展合作学练,加强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体育教师的作用主要以组织、引导为主,学生需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获取知识。所以,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前提下,自由组合学练小组,互相交流、帮助以及商讨,共同优化存在小组中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合作学练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学习,学会如何沟通与协作,增进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和谐共处,加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自信心。例如在教授学生如何快速跨越障碍这一技能时,学生由组长负责带领练习,学生很快便能察觉到个人得失同组内成员得失的息息相关,如此便会格外注意自身动作,同时又帮助同学联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互相协作,共同进步。合作学练为学生动作要领掌握、技能巩固的练习形式,为加强学生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培养团队精神至关重要,其是保证学生立足现代化社会的有利条件,也是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基础,只有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提升到新高度,我国社会才会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浅谈团队精神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教育 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形成于工业化大生产时期,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团队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团队精神的培养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团队的潜力,实现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然而,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现阶段,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忽视了对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必须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团队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因素
1.对竞争意识存在认识偏差
受到社会竞争环境的影响,在小学校园中也存在着多方面的竞争,学生们对竞争意识存在认识偏差是影响团队精神培养的首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学生由于想要过度地表现自我,其潜在的虚荣心使得在团队写作中不注重合作,没有意识到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支撑团队的胜利。
2.学生自我中心思想的膨胀
由于家长对于小学生的过分溺爱,使得小学生自我中心思想过度膨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于亲情和友情变现出十分的冷漠,在团队当中往往不能够和教师与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愿意为集体服务,和其他人之间无法形成融洽的关系,对于体育教学活动产生阻碍作用。
3.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落后
教学内容的方法的落后,是影响小学体育教学团队精神培养的根本性因素。特别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技能反复讲解和训练等过于老化和陈旧的方法,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无法体会到兴趣,特别是不注重对合作意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在团队活动中无法实现有效的配合。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团队合作精神是指学生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所有成员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和密切配合的心理行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团队精神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教学活动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小学体育教学要想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培养,首先要对教学活动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从性别、体能和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从而实现对活动内容的合理设计。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步和6人篮球等运动项目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的不同将学生按照5~6人的标准进行小组划分,并根据实际特色对小组进行“刘翔跑步组”和“姚明篮球组”等,在主观上增强了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合作的成功率;并通过小组拔河比赛,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2.对团队讨论实际进行科学选择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之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对团队讨论的时机进行科学的选择和确定,使得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基础之上,加深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使得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价值。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障碍性跑步比赛的时候,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集体障碍的穿越,在失败尝试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调整,让学生自行总结出“让体能差的成员先跑,安排体能较强的成员进行最后的冲刺”这一赢面最大的结论,使得学生认识到仅凭个人力量是无法实现团队胜利的。
3.对教学模式方法进行彻底转变
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在体育教学中积极构建竞争比赛,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提供有效教育的环境,使得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树立起集体主义的观念,从而更好地进行团队协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足球这一集体竞赛项目,要求小组自行对上场次序、替换人员和战术制定等内容进行安排,指导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切勿出现单打独斗的情况,要实现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意识到互帮互助和优势互补的巨大作用,使学生在日后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养成团队合作的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独生子女数量不断增加的现阶段,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且体育教学又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充分地意识到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教学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加以全方面的把握,并且通过引入体育游戏和拓展训练、增加团队比赛活动和创建团队精神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个体向集体的凝聚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崔智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意义及价值[J].学苑教育,2015,(18):8.
[2]郑凤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109-110.
浅谈团队精神范文5
【关键词】护理团队;精神建设;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18―02
“团队”最早出自日本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日本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1]。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合作是基于尊重个人兴趣和成就,合作的核心,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达到最高水平,反映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从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护理团队精神是护士与团队在目标一致基础上的凝聚和整合[2]。为响应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已列为医院第二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为使护理工作得到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及病人满意,在病房建立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刻不容缓。自2011年底以来,我科开展了护理团队精神建设活动,现将取得的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设有编制床位32 张, 护士18名,其中皮肤门诊5名,住院部11名,机动护士1名,均为女性。学历: 中专4 名, 大专8名, 本科6名。年龄(31.8±9.6)岁。
1.2 方法
1.2.1 建设优秀护理团队的方法
1.2.1.1 确立团队目标 我科以开展优质服务护理,创建优秀护理团队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遵循用心服务,用爱导航的服务理念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使护士由原来的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认真工作向用心工作转变,应付检查心态向慎独精神的培养出发,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最终达到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提高。
1.2.1.2 建立团队制度 本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为贯彻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科室制定了护理查房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技术操作培训制度,护理人员进修培训制度等,成立了护理质控小组,结合每位护士专长,分别承担了不同分工任务,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专长,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增强了她们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2.1.3 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 团队的活力来源于成员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形成有利于团队的工作氛围[1]。科室建立了心灵沟通本及QQ群,利于护士进行书面和网络沟通,还利用每月一次护士例会及娱乐活动的机会,护士间交流对科室近期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病人护理体会,教学管理经验,或开诚布公地指出护士长及同事在工作中的优缺点等,使每位护士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
1.2.1.4 建全团队激励机制 团队激励机制包含了经济激励、竞争激励及情感激励。经济激励:护士每月均进行绩效考核,并与当月奖金挂钩,主要内容包括出勤率、工作量、有无不良事件发生及投诉等。竞争激励:每月科室将评选明星护士;责任护士每年或半年将根据其工作表现及病人反馈进行改选;并推选优秀护士外出进修培训等。情感激励:护士长每月至少会与每位护士进行一次面对面沟通,对其工作中的优点提出表扬并鼓励,对其存在的缺点及时指出并改正;护士生日宴请科室会赠送生日蛋糕或其他礼品;护士及其亲属生病住院时会去慰问,以达到情感激励。
1.2.1.5 构造学习型团队 学习型组织被誉为“21 世纪的管理圣经”[3]。护理团队精神的建设, 需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知识型护理人员作为主力军[4]。科室鼓励护理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每位护士每年要承担护理查房及专题讲座,每一次查房或讲座均要求认真准备,进行资料查新;还需完成相应的理论授课及临床带教工作。学习型护理团队护士应具有创新、求异思维,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及申报科研课题,科室每年将根据刊物级别及中标课题级别分别进行经济奖励。
1.2.2 评价方法 以四川省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为依据,由护理部质控组成员每月对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考评(含病人满意度调查),对实施前( 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和实施后( 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X2检验。
2 效果
2.1 团队精神建设对病房护理质量影响(见表1)
2.2 团队精神建设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见表2)
由表1可知,实施团队精神建设活动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件书写等项目质量明显提高(P0.05)。
3 讨论
3.1 团队精神建设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3.1.1 增加了护士工作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活动实施前,科室大部分护士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习惯听从护士长安排布置各项工作,且流于形式去完成,工作不够深入、细致、主动。通过开展团队精神建设活动后,使每位护士找到了“科室似我家,兴荣靠大家”的归属感,各项工作能用心、主动去完成,突出表现在主动参与病房管理,认真、及时、规范完成表格书写等。
3.1.2 搭建了护士间沟通交流平台,提高了团队协助能力 一个组织中存在的问题70%是由于沟通不良造成的, 而70%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加强沟通来解决[5]。通过在科室建立心灵沟通本及QQ群,召开护士例会,举办各种娱乐活动 促使护士间沟通交流更加通畅,消除各种隔阂及误解,达到一种共识和工作中的默契,确保了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3.1.3 提升了护理队伍的活力和执行力 每月评选明显护士,营造竞争氛围, 使护士在竞争中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向着目标努力奋进。护士每月均进行绩效考核,并与当月奖金挂钩。效益激励保证了奖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6],提高了护士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在本研究中,护理质量检查项目除了急救器材管理及消毒隔离两项实施前和实施后无明显差异外,其余项目均有明显差异。可能原因是我院护理部早已作出规定,若在病房质量检查中,一旦发现科室有过期物品存在或消毒隔离项目未达标,将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重罚,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急救器材管理及消毒隔离项目的执行力度。
3.2 团队精神建设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2.1 护患沟通交流通畅 在团队精神建设活动中,始终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遵循用心服务,用爱导航的服务理念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培养了护士高度责任心和敬业度。在护理工作中,能主动巡视病房,关心患者疾苦,观察病情及时,健康教育到位,除了日常工作中管床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外,科室每周还安排了责任护士一天时间,到患者床旁进行一对一专职健康教育,给患者进行疾病的相关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言传身教,并随时解答病人提问,增加了护患共信。
3.2.2 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开展团队精神建设活动,护士间形成了团结协助的工作氛围,相互信任,彼此宽容,工作协调一致,交接班清楚。经济激励和竞争激励的引入,鼓舞护士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4 小结
本研究表明,通过开展护理团队精神建设,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得到患者的认同和满意,让员工能愉悦工作,增强了责任感和归属感,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袁龙梅,罗婕,等.护理团队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2008,22(1):13-14
[2] 黎雪梅,李继平,王国蓉.护理团队精神的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9:533-534.
[3] 彼得.对吉.第五项修炼[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0.
[4] 张炜兴,黄秋娜,卢焕平.浅谈护理团队精神的培养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266-268
浅谈团队精神范文6
【关键词】团队精神;误区;差序格局;儒家思想;美国企业
导论
信息时代到来,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考虑的问题已不仅仅只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有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与个性化,这无疑对工业化时代在“科学管理”理念下产生的传统组织结构提出了挑战。个人或单个职能部门很难掌握完备信息做出决策,需要团队的信息共享;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要求企业能够汇集各职能部门的人才,迅速做出反应;高校和职业教育“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新世纪人才个性的日趋差异化,也客观决定了只有使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个性人才相互配合,才更有可能创造高绩效。这一切都在暗示,工作团队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必备武器;而沃尔玛、微软、GE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持续兴盛也证明了团队精神在助力企业持续成长中的价值。
然而,许多机构对中国员工团队精神的调查结果却令人堪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印度只有1/4的工程师、中国只有1/10的工程师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两国工程师的若干弱点中就包括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较差。中国人力资源网进行的中国企业团队建设调研表明,虽然将近95%的被调查者都有过团队工作的经验,但87%的人承认自己工作过的团队相当糟糕。原因不外乎五条:第一,领导不力;第二,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第三,目标不明确;第四,责任分工混乱;第五,沟通不畅。
但概览中国企业的状况,似乎又与以上这些调查结果不符。中国企业引进流水线生产、引进西方职能部门制的管理方法已有几十年,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在面对企业生死存亡的时刻,大部分员工也能做到齐心协力,凭什么就说中国员工缺乏团队精神?
本文就将围绕中国员工的团队精神展开,首先通过纠正中国员工对“团队”的几个认识误区,对真正的“团队”和“团队精神”的概念做出解释;然后分析中国员工缺少团队精神的文化、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最后针对以上分析得到的原因给出解决方案,即中国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方法。
一、对“团队精神”的认识误区
中国员工到底缺不缺团队合作精神?前文的机构研究结果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么中国企业部门划分明晰、员工分工清楚又如何解释呢?这看似矛盾的局面实则显示了中国员工对于“团队精神”这个概念理解的偏差。
误区一:团队精神就是各司其职
认为团队就是分工、各司其职的一队成员的看法,混淆了“团队”与传统“工作组”这两个概念。在传统的工作组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共享信息,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共同决策,但仍是以各自完成职责内的任务为主。这种职责是根据分工原则在组织设计时以工作说明书的形式确定的。而工作团队的工作业绩不是依赖于成员的分工基础上,而主要建立在成员的协作之上,它是依靠成员的协调的努力所产生的协同力来进行工作的。
传统工作组与团队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信息的角度看,工作组的成员共同分享来自外部的信息;而工作团队的成员除此以外,相互之间还产生和传递大量信息。从协同作用来看,工作组的成员以分头完成各自任务为主,即使需要成员之间的配合,也主要是简单配合,可以说是一种中性的协同,若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其协同则是负的,但作为工作单位仍可存在;工作团队则是具有正的协同作用,其工作的开展不是依靠简单分工来完成的,而是如同人体的动作那样需要各部分之间自如而高效地配合,如果不能协同一致地进行工作,团队的生命力就结束了。从责任方面看,工作组中主要是责任到人,以个人责任为主;而在工作团队中,既有个人的责任也有共同的责任,更多的则是共同责任。从成员的技能要求来看,工作组成员的技能以能完成既定的工作为主,即以独立工作能力为主;工作团队成员的技能则要求技能之间的互补、搭配与整合(邹宜民,2004)。
误区二:团队精神就是人多力量大
三个以上的成员在一起工作就可以称作“团队”吗?或者说,团队成员越多团队绩效就越好吗?中国古语有:“夫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真的是只要人多成众就可以无往不利了吗?这种理解显然是偏颇的。原因有三点:首先,这种理解只是机械地看到了团队成员的数量,而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协作,而正如上文已经阐述的,协作是工作团队建立的基础。其次,即使有了团队协作,团队中的成员数也并非越多越好。工作团队的规模应该适当,以不超过10-12人为宜。团队中人数过多,会给团队开展工作带来困难,不利于团队成员间的建设性的相互影响,不容易达成共识,也不容易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责任感,最终会阻碍团队取得良好的业绩。
纠偏:真正的团队精神
真正的团队精神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用中国海洋石油天津分公司钻井部经理董星亮的话来说:“团队精神要求角色责任与整体意识有机结合,仅有角色意识,尽职尽责只能达到一般境界。有了整体观念,人人心里都装着整个优快钻井,尽职尽责就进入了一个崭新境界”(丁宏,2002)。为降低海上打井的高额成本,中海油引进国外先进的“优质快速钻井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一批拥有高度团队合作精神的项目组成员。为此,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特地租借了素质拓展基地,安排员工进行熔炼团队、挑战自我、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拓展培训。公司1998年末开钻的绥中36-1二期工程,在项目组成员奋战下,以平均建井周期3.22天的优异成绩,比原计划提前141天,安全无事故地完成了186口井,节约成本7000多万元;若按未使用优快钻井技术时的指标计算,共节约开支8.33亿元。
二、中国社会缺少团队精神的原因
(1)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无私的”团队思想
表面看来,这一点似乎很难令人信服。中华文明几千年,团队合作的故事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成语、俗语太多了:《三国演义》、《西游记》、“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但是,这些故事、俗语反映出来的是真正的团队精神吗?前文已经说过,仅有分工、仅靠人多的队伍是称不上真正的团队的。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三国演义》、《西游记》体现出的团队精神是建立在著名社会学家所谓的“差序格局”基础之上的。
公与私,自家与公家,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游移的边界。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说,“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清的问题”,即是说中国因为家这个基本的私的单位可以伸缩,而使中国人行动会视情境而定,这种以可以伸缩的群己界线来构成的社会结构,就是一种“差序结构”(贺雪峰,2006)。通俗的理解,就是说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讲层次、讲结构――最内层是亲人,第二层是熟人,最外层是外人。对于亲人、“自家人”,中国人不需要也不会进行理性算计,而是依据个人的文化本能来尽义务;而对于自家以外的事情,则一定会精于理性算计,以避免所有可能的损失、获取可能的利益。以唐僧为“创造愿景的领导者”、孙悟空为“指挥控制的管理者”的卓越西游团队,是建立在四人“师徒”情分上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圣人古训,取经四人,实质上就类似一个老父亲带着三个儿子上前线。而《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忠义史――对主公忠、对兄弟义。无论是师徒还是兄弟,都是“自家人”,失去这个范围的限定,所谓卓越团队的凝聚力将大打折扣。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在思想文化方面最简练的概括就是“儒表法里”。儒家孔孟之道,浸染了国人两千多年,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言语行动;而近乎苛刻的法家“天朝律例”则实实在在地管制了国人两千多年。儒法思想文化传统,是缺少现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的。
孔子认为,君子的修为境界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修身齐家,而后才治国平天下,这其中的先后层次关系,和的“差序结构”在根本上是契合的。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认为“亲亲(爱自己的亲人)”是其他一切的基础。孟子在这里并不鼓励人们自私自利,而是认为,孝敬父母亲人乃是人的天性,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天性,真正有心造福万民、奉献社会的人必定是先从爱亲人做起的,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差序结构”的思想。而更讲究实际的法家,则干脆假设“人性本恶”,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必须要靠规则、靠严刑峻法去约束。
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对国人团队精神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几千年的儒法思想熏陶,造成的结果是:中国人只有在“家”里,或者只有在规矩制度的高压下,才能进行有效地团队合作。
(2)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随西方的物质文明一同涌入的西方影视、书籍、网络开始冲击国人的思想,越拉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更加真切地意识到了自由和个体价值的重要性。个人主义、人文主义并不是贬义词,也并一定与我国传统所提倡的集体主义相悖,人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满足,人的个性也应该受到尊重;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却渐渐淡化了对国家、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使得个人主义在实际上变得与集体主义相对。对自身权益过分关注,而忽视与他人的互动、忽视团队的共同利益,这是中国人缺乏团队精神的又一个原因。
而西方注重实效和功利的文化,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员工开始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那些可以在短期内实实在在地产生对自己有利结果的任务上面,而对那些看似比较“务虚”的合作精神、团队协作,则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关注。
(3)错误理解“团队精神”的概念
关于中国员工对“团队精神”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前文已经详细的阐述过,这里不再赘述。正是由于这种认识误区,让很多中国员工误以为自己所在的群体已经是一个“团队”、已经拥有“团队精神”,从而忽视了真正有效的团队建设工作。
三、怎样培养中国员工的团队精神
(1)构建企业的“家庭”氛围
存在于中国人身上几千年的“差序格局”思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所以企业要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当务之急不是去改变这种思想,而是去利用这种思想。
初任微软大中华区技术中心总经理的唐俊发现公司浮动着一股狂躁之气,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效率和业绩。在妻子的启发下,唐骏开始尝试用家庭模式管理微软,他组织运动会、拓展训练、假日旅游,并努力改善办公环境的舒适度。微软大中华区的总部办公区看起来像是一个温暖的起居室,这里提供无限量免费食品的餐饮室和舒适的休息室,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走廊上贴满了涂鸦水笔画,员工桌子上摆着玩具、盆栽或者亲友照片。当时微软上海的400多名员工,每一位都由唐俊亲自面试后录用;当员工试用期满后,他会抽出时间发邮件表示祝贺。唐俊可以叫出所有员工的名字,能够说出该名员工的毕业院校、家乡和业余爱好。唐俊的努力,使上海微软的员工流失率仅为3%,而中国IT业的平均员工流失率是17%。
对中国员工进行家庭式管理的益处,已经被一些管理理念较先进的企业所认知。比如,珠海移动公司通过打造“幸福之旅”来让员工体会到源自工作的幸福。这里的幸福不仅指收入、福利等物质层面的幸福感,还包括工作环境和成长平台等精神层面的幸福感。在“幸福之旅”的基础上,公司还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幸福城社区”。公司的15个部门各自组建成一个家庭,员工以经营家庭的理念和感情来经营各自的部门,最终自己也变成“幸福的一家”中幸福的一员。珠海移动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员工感觉企业不仅仅是军队和学校,同时也是家庭(王婷,2009)。
需要注意的是,让企业变成家不仅是一句口号,也不仅是形式上建立“家庭”那么简单。“企业如家”,需要真正体现在员工与企业、与部门的“共存”上。美国BlessingWhite咨询公司在其《2008员工敬业度状况:亚太地区综述》中指出,使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目标、抱负和组织的价值观、目标、抱负相一致,是组织保持高敬业度、从而达成既定目标的最佳方法。只有当工作满意度最大化(“我喜欢我的工作,并且能把它做好”)和工作贡献最大化(“我帮助组织达成了目标”)达到一致时,员工敬业度才能达到100%。要建立一个“家”,企业或部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确立一个目标愿景,并且要让员工切实感觉到自己与该目标的关系――自己是组织达成该目标的努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时组织目标的达成也有助于个人自身的成长。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愿景,“家庭成员”才有了共同奋斗、一致向前的“奔头”,愿意和“家人”团结协作,为自己的“家”付出。
(2)适时引入外部压力,强化团队成员的“家庭归属感”
许多实例都证明,中国人在民族大灾难面前可以展现出惊人的团结,原因与前文提到的“差序格局”不无关系,当面对诸如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那样的外来压力时,中国人心目中的“家”的范围就突破了原先的血缘关系圈而扩展到了整个中华民族。同样道理,组织适时适度地引进外部压力,可以使组织内部的员工增强整体意识,在“外敌”面前变得更加团结。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外部压力不仅指来自企业外部行业环境、上下游价值链方面的压力,还包括存在于企业内部、团队外部的压力。企业可以通过创造这种“企业内团队外”压力来强化团队成员的“家庭归属感”。广东移动从化分公司采取的“外部压力”引入方式,就是让员工跨部门、跨岗位自组虚拟项目团队,在竞标成功后与公司签订商业合同,由公司分配相关资源给团队,而团队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完成项目指标。
(3)儒家思想的启发:个性张扬与制度约束
前文提到,儒家思想的熏陶造就了中国人对待团队的“差序格局”态度,这是中国员工团队精神缺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培养团队精神时儒家思想就毫无价值,恰恰相反,在一贯教导国人做“君子”的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理念可以被用来促进团队精神的培养。
比如,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善于协调、统一各种不同的分歧意见,从而形成新的意见,达成共识,但决不盲目附和;而小人却不能正确对待不同的分歧意见,只会去追求表面的统一,其实是毫无原则地盲从附和,达成的所谓意见、共识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避免团队决策中的群体思维具有指导意义(夏道辉,2003)。近一步地,如果员工可以勇敢不受束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团队中张扬自我价值,那么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在团队中积极与人合作。
“和而不同”体现在团队精神方面就是要给员工展现自我的舞台,但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就可以毫无章法、肆意妄为。孔子说“克己复礼”,教导人们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语言行动符合规范制度。“家有家法,厂有厂规”,任何组织和团队都要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对于现在许多企业采用的自我管理团队,严密的管理制度跟合理的管理流程尤其重要(田辉鹏,2006)。只有在统一的规划约束下,团队成员才能步调一致地协作,也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团队精神真正带来团队高效率,而不仅仅是一股激情肆意而横冲直撞的蛮劲。用杰克・韦尔奇的话来形容,团队精神主要体现在“在团队目标决策的参与性和民主性、个人价值实现的公平机会和个人作用的发挥余地、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情谊与信息沟通和交流深度”。
(4)向西方公司学习团队精神培养
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强调对个性和个人价值的尊重,但是为什么西方员工在企业和组织中却能够遵循个人服从团队的原则,很好地发挥团队精神呢?面对着一群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潮影响而缺乏团队精神的中国员工,中国企业可以从世界领先的西方企业那里获得一些借鉴。
物质精神双激励。激励是激发员工才能和奉献的好办法,激励可以使员工与组织之间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张爱景,2009)。沃尔玛一直把员工当作公司的“合伙人”和“同事”。沃尔玛对员工利益的关心并不停留在标语式的企业文化理念上,而是有一套详细而具体的实施方案。沃尔玛通过三个相互补充的计划来把“员工是合伙人”的理念具体化:利润分享计划、雇员纳股计划、降耗奖励计划。三个计划把员工利益与公司发展前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员工彼此之间的信任,又降低了损耗,增加了公司的销售额。沃尔玛还重视对员工的精神鼓励,总部和各个商店的橱窗中都悬挂着先进员工的照片,对于特别优秀的管理人员授予“山姆・沃尔顿企业家”的称号。为了鼓励员工与管理层的双向沟通,公司发动了“给总经理写信的运动”,以表明公司注意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让员工真切体会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从而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蔡恩泽,2002)。
对员工的无限尊重。IBM公司对其员工实行一种独特的“温情管理”。这种感情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公司内部人际关系的紧张程度,增进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及员工与企业间的信任。IBM一直推行“尊重人的经营方法”,除了在日常管理中启发员工自己尊重自己之外,还要求企业和部门做到:企业遇到困难、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对每个员工也尽量继续留用;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了差错,尽量不开除,而是创造机会使其改正并将功补过;员工对某项工作遇到了困难,企业应设法调换一种能发挥他积极性的工作,而不能以解雇相威胁。正是这种对员工的无限尊重,培养了IBM员工忠于企业、献身团队的精神。
别具一格的用人策略。英特尔公司坚定树立“每个英特尔人都可以成长”的观念,大胆为新人提供机会。英特尔常常在新人还未完全做好准备前就赋予其重大使命。由于新人上任时没有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同事们也都乐于给他提供真诚的建议,因此新员工成功的机率远远大于失败率(李玮、黄瑞玲,2001)。英特尔大胆的用人策略,可以激发员工的自信和成就感,觉得自己在团队中能够受到尊重和重用、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新员工迅速融入团队。
充分自由的工作环境。微软公司给与员工充分的自由,公司充满着开放和相互忠诚的气氛,员工可以自行决策,可以随时向公司的任何人发进电子邮件,提出建议或探讨问题而不论他们的地位高低。正是这种民主团结、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让员工消除了个人与公司间的隔阂,自然而然地融入公司,做出贡献。
结语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社会,工作团队对于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拥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团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中国员工却较为普遍地表现出了团队精神缺乏的现象,缺乏的原因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一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儒法思想造成了中国人对待集体的“差序格局”态度,主观上不愿意与家庭成员之外的团队成员合作;二是因为当代的年轻员工受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企业中往往过于关心自我价值,而忽略了团队的整体利益;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中国员工不能够正确理解“团队精神”真正的含义。
针对以上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针对中国人愿意为家奉献的“差序格局”思想,企业应该努力创建组织中的家庭氛围,尝试以家庭式管理方式管理公司,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与部门的“共存”。在此基础上,公司可以通过适度适时地创造和引入外部压力,来强化团队成员的“家庭成员”意识。除此之外,儒家文化中“和而不同”、“克己复礼”等许多精华思想都可以被用来指导团队的构建。最后,世界领先企业在团队建设方面的成功实践,也可以为中国企业的团队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丁宏.打造团队精神的木桶原理[J].中国石油石化,2002,11:52.
[2]蔡恩泽.四法则打造出世界第一[J].中国经济信息,2002,16:35.
[3]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06,1:58.
[4]李玮,黄瑞玲.文化制胜――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秘诀[J].江苏企业管理,2001,2:54-56.
[5]田辉鹏.《论语》管理思想在自我管理型团队中的应用[D].广西:广西大学,2006.
[6]王婷.从基层激活组织[J].21世纪商业评论,2009,3:77.
[7]夏道辉. “和”的精神与团队精神刍议[J].发展研究,200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