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

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范文1

为进一步深化以“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畅通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我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根据青四办发〔**〕47号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倡导绿色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维护群众权益、开展便民服务为主线,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机制建设,改善优化市场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步骤

“绿色消费社区”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5月下旬,召开街道创建“绿色消费社区”动员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动员和全面部署,各社区根据全区的总体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创建任务。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6月起,组织开展宣传培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年底有六个社区参加。以后逐步推开所有社区。

(三)总结验收阶段:**年11月至12月,迎接对创建工作进行的验收。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绿色消费社区”创建活动是深化社区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各社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绿色消费社区”创建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方面配合。各社区、市场要履行各自职责,落实好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各创建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工作的优势,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种创建载体借力造势,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发展,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整体合力。

(三)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权利保障、服务测评、便民服务、激励约束等工作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绿色消费社区建设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要抓好队伍建设,在社区建立高素质的创建工作队伍,包括社区工作者队伍,各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社会监督员队伍等,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四)抓重点工作,进一步扩大社区创建范围。

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加强市场建设,改善优化社区消费环境;建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维护居民合法消费权益。进一步扩大社区创建范围,年内街道开展创建活动的社区达到6个,创建集绿色消费、公共卫生、社区建设等为一体的精品社区3个,各社区要成立创绿工作小组,由专人负责绿色消费工作,及时上报绿色消费工作信息,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加强绿色消费工作的硬件建设。以兴电社区创建典型,各社区加强创建工作经验交流,办事处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创建中的好经验,进行推广。按照**区“绿色消费社区”建设考核表的要求,每月进行检查,落实考核指标。真正使“三绿”工程建设深入社区、深入千家万户。

(五)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社区学校、“星光老年之家”、文化活动室等社区资源开办“绿色消费课堂”,并以社区黑板报、宣传栏、社区报等为载体,开设“绿色消费橱窗”,同时要发挥好“绿色消费e线通”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整合食品消费信息资源,为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咨询服务。根据社区目前的状况,需要区发改委在财力、培训、宣传等方面给于大力支持。

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范文2

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稳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根据青岛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有关要求,现就做好全区2008年“菜篮子”暨“三绿工程”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健全“菜篮子”绿色供应链体系为目标,围绕全市“菜篮子”工作“一个重点、两个核心、三个创新、四项成果、五个体系”的总体部署,巩固和深化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绿色消费社区”、“绿色市场”建设成果,落实全区“菜篮子”食品安全实事任务,进一步稳定市场供应,保障质量安全,优化消费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为创建“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和“食品药品安全区”做出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菜篮子”商品质量管理,保障食品安全。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商品市场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上市蔬菜的检测和监管,扩大无公害蔬菜单位覆盖面,年内全区新增无公害蔬菜监测单位2家,为7处农贸市场配置蔬菜检测设备,加大不合格蔬菜销毁力度,力争不合格蔬菜销毁率达100%。重点落实生猪肉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进货渠道和索证备案登记管理,继续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销售注水肉、病害猪肉等违法行为,确保猪肉质量整治“两个100%”目标落到实处;推进肉品专卖店(柜)进社区,促进肉品连锁经营发展。加强对豆制品、粮油、调味品等其他“菜篮子”商品质量的监管,规范进货渠道,严禁不合格商品上市交易。年内为5家超市配备食品安全质量查询设备,切实保障“菜篮子”商品质量安全。

(二)开展市场升级达标活动,推进绿色市场建设。按照“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快市场升级改造步伐,进一步推动全区市场经营设施、场容场貌、市场业态、商品质量、经营秩序、监督管理上档次、上水平。年内完成新建、改造市场2处,结合“两改”项目和城区建设,规划建设与群众生活相配套的新市场。大力培育“农副产品绿色市场”,建立“绿色市场”创建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宣传推广优秀市场创建工作经验,鼓励辖区市场参与国家级“绿色市场”创建工作,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推进“菜篮子”商品流通现代化。

(三)巩固“绿色消费社区”建设成果,推动绿色消费社会化。推动“绿色消费社区”宣传教育重点由“菜篮子”知识向食品知识延伸,深入开展“绿色消费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系列活动和“三送、六进、百千万”等“百姓如天”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绿色消费示范社区”,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设立一处以“菜篮子”商品质量为中心的食品安全联络站,提高维权和监督意识,加大“菜篮子”社会监督力度,进一步巩固我区创建工作成果。

(四)加快“阳光食品工程”实施进程,提高集团消费单位食品安全水平。积极推进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工作,进一步开展“阳光食品工程”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餐饮单位活动。努力发挥政府服务功能,汇集名优“菜篮子”品牌,着力打造优质“菜篮子”商品采供体系,通过搭建“阳光服务”平台,引导集团消费单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发展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单位2家,积极培育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示范单位,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保障集团消费单位的食品消费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菜篮子”和“三绿工程”建设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全区“菜篮子”和“三绿工程”工作健康深入开展。

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范文3

“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既表明伊顿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到中国,也表明我们致力于推动中国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伊顿公司中国区总裁周涛在研讨会上表示。

据了解,伊顿公司于2008年首次了在中国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体现出公司在中国致力于可持续性业务增长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今天该公司再次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现过去一年在这一重要领域取得的成果,同时回顾伊顿在中国市场提供的广泛的创新环保绿色技术及合作项目。

在华首发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

伊顿在华首次了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通过对经销商和客户、员工、行业协会和社团、政府部门和媒体等绿色行业利益相关方的问卷调查和案头调研,深入了解中国绿色产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绿色产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伊顿公司中国区总裁周涛表示:“这是对总结和揭示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为致力于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的各方提供的一个参考。”

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公众对控制污染、减少排放和能源保护等话题的关注在稳步上升。所有被访者一致认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伊顿中国业务的核心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可持续发展之绿色产品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之企业社会责任”两大主题,深入讨论了新能源、节能减排、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建设,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社会责任等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范文4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 双向转诊支撑平台【摘 要】双向转诊是实现分级医疗的关键途径,而健全的转诊支撑平台可为分级系统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以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为例,通过对双向转诊支撑平台中绿色通道、专家下沉、信息共享平台等技术手段运行状况的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双向转诊支撑平台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The research of dual referral support platform under medical association / LI Jiyu, ZHOU Bin, SHI Ge, XUWeiguo//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8):48-49

【Key words】medical association, dual referral support platform【Abstract】Dual referral is the key approach for grading treatment. A completed dual referral support platform can give powerful assurance forgrading treatment. Based on the medical support platform of dual referral in Shanghai Xinhua-Chongming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green channel,sinking experts,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serve bed platfor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suggestions on reasonable operation dualreferral support platform are discussed.Author’s address:Shanghai the 10th People´s Hospital, No.301, Yanchang Middle Road, Shanghai, 200072, PRC

分级诊疗体系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双向转诊(two-wayreferral)是实现分级医疗的关键途径,也被视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手段之一[1-2],而健全的转诊支撑平台可为分级系统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3]。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结合崇明县的医疗资源现状建成的“3+2+1”的紧密型区域医疗联合体,由一家三级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5家二级医院和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医联体以章程为准则、管理为纽带,内部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监负责制。医联体的目标就是建立以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为途径的分级诊疗体系,可见,双向转诊是其中关键。医联体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监负责制,统一的人事、资产、财务、后勤管理,整合学科布局和信息资源,使得整合各机构间资源,构建双向转诊支撑平台更容易找到落脚点。本文就是以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为框架对双向转诊的支撑平台构建进行研究。

1 运行现状

本文的双向转诊支撑平台包含了绿色通道、专家下沉、信息共享平台3个方面,对其运行现状的描述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利于发现开展双向转诊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重点环节。

1.1 绿色通道

患者由下级医疗机构转入上级医疗机构时,医联体内转诊的病人在费用上可享受挂号费减半,床位费、化验检查费、CT、核磁共振检查费以及治疗费等享有一定的优惠。在就医顺序上享受四个优先,即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缴费、优先取药。对于危重病人,由专门的120急救车免费运送,且一路有医护人员陪同,将运送风险降到最低。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联系上转医疗机构的对接人员,说明病情,由上转医疗机构专门人员安排抢救人员,并预约床位,病人到达上转医疗机构后可直接进行治疗。运转一段时间以来,绿色通道为双向转诊患者节省了大量就医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在逐步实现“首诊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专家下沉

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是“3+2+1”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其最初构想是设置统一的人事管理,这样有利于医疗机构间的优势互补、人力资源整合,从而提高整个医疗联合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医联体内编制数为各医疗机构编制数总和,在医联体内部调剂使用,并实施柔性流动,各医疗机构专职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聘任按原渠道解决。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派驻专家到下一级医院坐诊、查房、带教,一方面充实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力量,一方面通过带教,改变基层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人才较为缺乏的现状。

医联体内建立专家人才库,并指定核心医院知名教授、专家定期到其他成员单位开展专家门诊或兼任学科带头人。近年来,核心医院向下级医疗机构共输入43位专家,其中学科带头人双向兼职15位,常驻专家28位。其中正高职称30位,占69.77%;博士学位26位,占60.47%;博导、硕导21位,占48.84%。同时,医联体还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统一的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入上级医院进修培训。专家下沉这一平台弥补了部分社区医疗机构的空缺项目,让原本无法在其社区开展的项目得以开展,患者首诊社区的意愿有明显提高。

1.3 信息共享

医联体在设计之初是要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实行检查、检验互认;设施、设备共享,这都有赖于信息服务的互联、互通。尤其在患者管理方面,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此,本课题组设计了转诊、预约、慢病管理、远程会诊四个信息平台,并计划在医联体内建立患者唯一的电子健康信息档案,联合体内医生只需点击患者的电子信息档案就可以查找到患者在医联体内就医所记录的健康档案,包括何时入院、入院时的诊断、治疗记录、会诊记录、化验结果以及检查报告等。这一措施避免了医生的重复检查,使医生对转诊病人的健康状况有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了解,便于转诊病人转诊后直接进入治疗阶段。患者可以直接在就诊的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远程会诊以及预约挂号等,减少了候医时间,方便了患者就医。

此外,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内储备一定量的公用病床,为双向转诊的急、危、重病人转诊服务。储备病床制度的设置,使得病床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与快捷,满足了转诊患者的病情需要。储备病床制度与绿色通道相结合,转诊病人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入院治疗。

2 存在的问题

医联体下的双向转诊的支撑平台对分级诊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绿色通道中非急诊患者使用频率不高,专家下沉的带教效果不理想,信息共享系统使用不普遍的现象,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联体“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目标的充分实现。

2.1 对转诊支撑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以绿色通道为例,目前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主要是针对急诊病人。其实,绿色通道主要针对的是大量非急诊患者。可以想象,如果在上下转诊医院间没有便捷的就医流程,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社区首诊的积极性。与其说是技术层面的改进,更可以认为是一种机制设计,可改变患者的就医意向[4]。再如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已经毋庸置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使患者在医联体内就医时避免重复检查,大大降低就医费用,节省就医时间,而医生的工作量也会有所下降,这正是组建医联体,通过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升患者就医福利的初衷。

2.2 管理层了解的广泛性不够

课题组就上述提到的3个支撑平台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管理层人员做了调查。结果显示,45%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对绿色通道不了解,二级医院则有37%的人表示不熟悉;23%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对专家下沉不了解;二级医院结果为33%;45%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表示没有使用过信息共享平台,二级医院的调查结果也达到40%。调查中还发现,许多管理人员不了解甚至对于本医院是否具有相应的支撑平台都不知道,如果不及时提高知晓率,将大大阻碍平台的使用。

2.3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双向转诊的支撑平台的运行目前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和可操作性的奖惩方案。在激励方面,以专家下沉为例,专家去下级医院做学科带头人后,尤其是三级医院专家直接下沉到社区卫生中心坐诊和带教,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调查发现,专家是对医学某一学科的某一领域具有高深造诣,而社区更需要的是全科医生,在面对患者和带教时候都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分级诊疗尚未完全实现的时候,上级医院为了保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不愿意让本院的专家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所以,需要设计有效的机制,能让医院有意愿、专家有动力下沉到相应的下级医院,充分发挥下沉专家的作用。

3 建议

3.1 建设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支撑平台是促进双向转诊的重要途径,平台的建设涉及了大量的专业管理知识,自然,一支具备专业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成为建设支撑平台的关键。目前医院内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临床医生中选拔产生的,在很多时候更注重临床成果,对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作用理解不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因此,着手培养一支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管理水平是建设支撑平台的基础。

3.2 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是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内在动力,让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运行与医生的绩效挂钩是促进支撑平台健康运行的重要措施。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应基于确保公益、提高效率、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机制设计,调动医疗结构和医生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合理转诊,可对积极参与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医生予以奖励;对那些故意舍近求远,双向转诊过程中不充分利用支撑平台,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浪费的医生予以一定的惩罚。除此之外,还应从政策层面,平衡各医疗机构之间利益,为医生转诊行为提供合理平台。另一方面,应加强医保支付等制度设计,合理分流就诊患者,有效推动分级诊疗。

3.3 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

支撑平台建设离不开财力投入作为保障。以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例,医联体内的信息服务系统与加载过慢,设计缺乏顶层设计有关,普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硬件水平,仍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再如统一的临床检验中心是共享患者信息,避免重复检查的基本平台,其建设自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财政投入。

此外,应加大在院内宣传力度,注重宣传的方法,尽量将信息传达给医联体内每位职工,使其了解支撑平台的作用和意义,进而主动参与到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张明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运行的管理模式[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2] 刘梅,陈金华,彭晓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实施双向转诊的意义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12(2):38-39.

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范文5

一、积极探索“绿色物管”新理念,为居民构筑良好的人居环境

GIN管理模式的中的“G”代表“绿色物业管理”,即一种以人为本,以环境优化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中心,依托文化建设上台阶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物业管理。“绿色物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提升物业管理理念,从环境、服务、文化等三个方面来构筑最佳的人居环境。

1、以先进的服务理念为着眼点,促进管理与服务的人性化。近年来,我们总结提炼了“挑战平凡,无限创新”的公司精神和“用心发现,诚心服务,无微不至,尽善尽美”的服务理念,依靠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以深化绿色物管为核心,变物化管理为人文关怀,促进了管理与服务的人性化。我们通过建立“居民访谈日”制度、在每个楼栋安装了“心连心信息板”等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居民与物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们还组织小区内的青少年,成立了“雏鹰假日小分队”,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成立了“夕阳红”文明巡逻队,与物业职工一起共同维护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推动了文明小区建设的顺利开展。为给居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我们在雅苑小区建成了胜利油田第一个智能化管理小区,水电气三表实现了远程抄表,电子大屏,背景音乐以及周界防范,物业站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建立了雅苑网站,居民可与物业站随时进行网上沟通和交流,体贴入微的服务使居住在小区的居民倍感温馨。我们还在小区内安装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在小区绿地放置了各具特色的小型雕塑,在各种苗木上悬挂了介绍该苗木知识的标牌,以此来启发居民爱护环境、爱护小区的意识。

2、以品牌服务为切入点,让居民时刻享受超值服务。物业管理的产品是服务,有了叫得响的品牌,服务就更容易得到业主的认可。经过几年的不断锤炼,公司在“塑造品牌、发展品牌”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已经巩固形成了“心连心”、“彩虹”、“银盾卫士”以及“广厦之星”等一批服务精品。几年来,我们将这些服务品牌融入承诺服务中,推出了“440”服务绿卡进千家活动,为居民发放“440”服务绿卡,定期到居民家中座谈走访,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尽快进行整改和落实,不折不扣地兑现我们的服务承诺。为增进工作人员之间的团队精神,公司推行了“统筹值班法”和“首问负责制”,要求首接责任人对接待的人和事以及处理方式和结果等信息作好详细记录,客观地反映出处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为确保工作人员文明服务,我们实行了“星级服务”,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礼仪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服务的品质,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

3、以高品位文化为落脚点,让居民在“绿色家园”中陶冶情操。

我们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文化场馆、活动中心、橱窗板报等场所,在小区里分别开设了以居民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书画、摄影、音乐、模特、服饰等培训,聘请专业教师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居民乒乓球比赛、健美操锻炼、读书征文、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我们还在与油田图书馆联合在小区内设立了居民图书馆,藏书3万册,并与油田图书馆形成了定期更换新书、相互资源共享的良好机制。我们在小区内开设了油田唯一的社区网络学校—“玉山阳光网校”,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和便民服务,为小区居民和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学习计算机和了解网络知识的良好环境。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小区宣传栏、标语牌、灯箱等有效途径,宣传通俗易懂的“家庭美德五字谣”、“十字道德歌”等文明歌谣,不断培养居民的文明居住意识,提升居民的道德层次。我们还组织居民开展各具特色的“楼道文化”活动。舒苑小区13号楼退休教师杜鄢,自发地组织楼道居民在楼道里张贴了丰富多彩的书画作品,被评为管理局2003年“十大文明新事”。

二、深化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GIN管理模式的中的“I”是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即通过积极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上的科学、规范、严格、精细与合理。

玉山物业公司于2001年9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近年来,我们依据ISO9001体系的要求,在服务标准的制定上,明确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质量责任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了工作职责、任职要求、服务规范和工作标准,都有相应的检查制度和考核细则,都有质量持续改进和纠正预防控制措施,实现了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每一名职工都知道自己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由谁来管理考核,出现问题将受到什么处罚,由谁来处罚等,做到了“事事受控,时时受控,人人受控”,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贯彻“以居民的需求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了由“以我为中心”向“以居民为中心”的转变。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本位主义和以领导满意为标准”的思想,没有真正站在居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工作应付多、形式多,结果居民不满意。推行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后,为了落实“以顾客为中心”,加强与居民的沟通,物业站与各专业化队伍联动配合,统一协调,开展承诺服务,并以《致小区居民的一封信》的形式,将服务内容、时限向广大居民进行公开,广泛接受居民监督,促进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二是贯彻“程序化管理”的原则,在质量控制上实现了由“注重结果”向“过程控制”的转变。以前,我们围绕促进服务质量也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但落实得并不好,往往是出了问题就按照规定进行处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行ISO9001管理模式后,我们将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各种质量问题由“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确保各项工作按标准规范运行,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实行了物业公司、物业站、专业化队伍“三级”检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了承诺服务制度,通过定期回访、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措施,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使小区的各项管理工作“时时有控制、处处有人管、事事无遗漏”,实现了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三是贯彻“全员参与”的原则,在管理方法上实现了由“领导抓管理”向“全员抓管理”的转变。过去,职工对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标准只是被动承受,职工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通过建立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理顺了管理关系,明确了职责与权限,变过去领导强制管理为各专业化队伍、各班组、各岗位的分级负责,自主管理,使每个员工都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实施ISO9001质量标准以后,每一项工作何时干、何地干、谁来干、怎样干、干到什么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和有效控制。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过程控制,使我们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服务过程实现规范化,服务行为作到亲情化标准。通过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积极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

三、实施运作“一拖N”管理,努力激活蕴藏在基层队伍中的生机和活力

GIN管理模式的中的“N”是指“一拖N”管理,即通过不断改革和调整,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上,建立起以物业管理站为甲方,环卫绿化、维修、治保等各专业队伍为乙方的“一拖N”模拟市场运作体系。

几年来,我们紧跟油田和社区改革步伐,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逐步形成了以物业站为甲方,各专业队为乙方的“一拖N”管理模式。原来由物业站大包大揽的各项维修、保洁、绿化、治保等服务工作与小区工作相分离,分别形成专业化队伍,变原来的统一管理为甲乙方合同关系,各专业队成为服务的提供方和承包方,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考核与被考核。内部模拟市场机制的运行,使物业站和专业队之间责权更加明确,考核更加严格,迫使专业化队伍必须用优质快捷的服务到接受服务的物业站去挣取服务成本。在用人机制上,我们重点突出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设置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构,严格执行“三岗制”动态管理办法,通过对人员的优化组合,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增强员工队伍的风险意识。在利益分配机制上,我们彻底打破了“大锅饭”的现象,结合岗效薪点工资制度的实施,在维修队实行了工时制,坚决做到了“干和不干的不一样,多干和少干的不一样,会干和不会干的不一样”,平时不干活的职工奖金将出现负数。

绿色社区的管理核心范文6

附近的村民以砍伐树木为生,为了避免这片原生态消失殆尽,优科豪马橡胶有限公司和国内的一家非营利组织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共同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农村社区经济系统”:既能帮助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也能帮助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方案提交方:优科豪马橡胶有限公司

老君山原生态环保计划是一项结合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来开展的可持续的项目,试点村落为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的河源村,这里虽然坐拥蓝天白云、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道路不通、教育落后、经济单一。农户主要收入来自粗放型种养殖业的简单再生产,人均年纯收入只有650元,属于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极贫困山村,主要通过砍伐老君山树木获取经济收入。如此循环往复的破坏性生产,不仅使当地的地貌、珍贵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更威胁到生物多样性。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优科豪马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近藤成俊表示,老君山原生态环保计划包含了绿色产业升级计划、生态助学,还有最为核心的“村寨银行”等多个组成部分,这对中国的山村居民来说,是一套适用性较高的“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解决方案。

方案点点看

项目主要从两方面来推动:一方面在企业资金的支持下建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 “村寨银行”,这是促进社区公共管理建设的最基本经济保障;另一方面组建全村范围内的生态产业合作社,建立起以村民为主体的自然保护机制。简单来说,项目的商业逻辑是,通过开发符合当地自然规律的生态产业,来改变村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帮助这些村民重新理解周边的资源环境,并主动加入环境保护队伍里,最终获得新的经济收益来源式。

为帮助当地村民提高生态产业的附加值增加收入,该项目启动了“绿色产业升级计划”,为当地经济确定了蜂蜜产业、天麻产业及玛卡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且确立了野蜂驯化养殖、药材仿野生种植股份制项目。

与当地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系统就是“村寨银行”,也是这个计划的核心――老君山河源生态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11年5月下旬正式成立,在“村寨银行”的基础上,项目为当地的商品买卖搭建了老君山生态农林产品销售平台。这个农林产品销售发展计划,一并解决了封闭山村经济如何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结合的问题,实现了当地传统的农业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项目启动初期,由于“村寨银行”资助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村民栽培的经济作物初期产量较低,个别家庭依然不得不通过盗伐山林来补贴教育等家庭支出。为了解决该问题,优科豪马于2012年开启了“生态助学”计划,通过向参与环保的村民家庭发放“生态助学基金”来鼓励村民自觉巩固已有的生态保护成果。

今年是丽江老君山生态环保项目实施以来的第四个年头,从为社区提业发展启动资金的“村寨银行”项目,到资助社区引入新式产业发展设备的“绿色产业升级”计划,延伸到帮助社区打开农产品销路的销售平台,这种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方案,不但为村民找到了更好的收入来源,也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截至2014年1月,河源村共启动9个“村寨银行”项目,全村42%家庭参加了项目,贷款资金总额达到373000元;共计12个村组签署了封山保护条例,有效地保护山林45830亩;通过生态助学活动,新增保护地约1000亩。

从保护林木到促进社区发展,从加速产业发展到与市场对接,再延伸到为解决销售问题的销售平台,以“村寨银行”为核心的老君山原生态环保项目,让中国的农村社区初步实现了从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受益,同时也产生公共积累,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建立了“自造血”的能力。如今,作为中国首例通过企业参与协调经济发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案例,云南省正计划在全省进行推广。

方案创新点

1.村民“自己当家”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村民按户自愿等额入股,项目以1:1的比例注入配比资金后组成本金;全组入股户共分三批次轮流进行等额借贷,每批借贷时间1年。全组入股户共同制定借贷管理制度,民主选举人员负责承担借贷管理的职责。在借贷管理制度中,明确写明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承担生态保护义务,如有违背制度者将从其入股资金中进行处罚。

2.自发保护环境

“村寨银行”项目促进了村民积极投入封山保护事业。到2012年年初,河源村已有10个村民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决策制定了各自的生态保护协议,建立了以社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达39570亩,占全河源村国土面积的24.4%。双赢的保护方式不只让村民承担生态保护责任,更兼顾了保护行动中村民们收获的自主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