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社会保险;保值增值;政策建议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研究现状
社会保险基金资产要求安全性和保值增值是基金资产管理的第一要务和至上原则。各学者研究了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首先,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基金投资和增长面临风险。杨长汉(2011)根据统计数据比较,直观反映出社保基金保值困境,从数据来看,2010年城镇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及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额不到2.5万亿,而当年CPI指数已超过5%,同时期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仅仅为2%,可以看出,当前的基金投资和增长情况面临巨大风险。庞波(2011)从我国社保基金总体投资现状出发,得出我国社会基金的投资属于传统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金在宏观管理上存在问题;第二,基金的投资领域相比较国外其他发达国家投资来说过于狭窄;另外也没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和制约,很容易出现问题。其次,研究养老保险“三三制”投资策略。胡萍(2012)在分析我国资金运营现状后提出完善资金投资应从参保者个人基金账户、基金运营委托制度、我国金融市场等几方面出发,通过“三三制”投资策略,例如拿出社会养老保险的三分之一进行安全谨慎性投资,目的是实现资金基本保值;再拿出三分之一资金购买安全系数高的社会基金,为资金增值提供保障,另外三分之一投放在股票市场上,为基金带来高额利润回报。三三制原则基本可以满足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要求。最后,分析了中国社保基金在保值增值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赵伦钧,石金明(2010)认为,问题有:一是基金的统筹层次比较低,以养老保险为例,实际的统筹仅仅局限在市一级,阻碍了基金投资规模效益的实现。二是,相关部门人员对基金保值增值缺乏认识;基金在管理上受到制度的制约影响大。因此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基金运行计划,提高基金的统筹层次,改变基金运行管理模式等。杨良初(2011)认为,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基金投资也已丧失“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如果不改变社会基金的投资形式,将使社会面临巨大风险,因此从决策机构到基金管理部门都应关注这一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人口红利”后期作用,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机制,尽量在中国老龄化高峰来临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基金的良性循环。
2国外社会保险基金模式
智利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依靠私人主体来运营。智利政府仅仅发挥着监管的作用。其主要模式是以市场为基础,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使市场上各金融管理公司竞争,由此为受保人提供优质服务,基金管理公司也会通过价格区分出优质客源,双方互惠互择,为了保证客源稳定,基金公司在基金投资运行上必然会做充分的投资分析,以实现较高投资收益。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作用主要是对基金公司监督管理,对保险投资项目管理等。通过市场运行大大增加了智利社会保险基金的回报率。瑞典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允许管理人参与账户的管理,政府扮演基金管理者和资金委托人的中间角色,目的是将二者分离开来以便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政府的具体工作包括基金个人账户的登记和结算,当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政府将其账户资金全部购买保险公司的产品,在通过市场竞争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以实现资金的增值。一般购买的投资组合有股票、政府债券以及公司股票等多种形式。新加坡是属于强制性储蓄型的资金模式。社保基金又被称为中央公积金,公积金存款利率一般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政府设定。公积金的投资渠道比较广,可以购买股票、也可以购买债券、可以购买公共住房做投资,甚至可以购买储蓄保单等将资金投放在二级市场上。英国社会保险基金属于现收现付形式。注重当前资金筹集的横向收支平衡,社保资金的投资一般由政府监督,投资相对比较谨慎。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国民保险金,资金的投资运营是由控制着500亿英镑国民保险金的“国债消减委员会”负责,当年征收的社保基金支付当年社保开支,剩余的部分全部购买国债,或者存入银行。可以看出资金投资渠道比较保守。
3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3.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委托-”
关系“委托-”出现在社保基金筹集到使用的各个环节,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为了抵御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类风险,社会公众拿出自己一部分所得参加社会保险,即出现投保人与基金管理者的一级委托-关系,投保人将自己的保障权委托给资金管理运营部门,以保障自己在遭遇各类风险时,能够有能力应对,社保基金的管理人可以在管理权限范围内对资金进行投资。因为在我国,参加社会保险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一级委托-关系也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保基金的管理者仅仅是对资金收集和发放过程中的管理,基金的运行则是交由专业经理人代为投资。因此社保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投资人之间又形成了“委托-”关系,称为社保基金二级委托-,相比较一级委托-关系来说,二级委托-具有明显的市场性质。截止2010年底,全国个人账户金额达566亿元,全部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代为托管的。可见,“委托-”下社会保险基金要实现保值增值,必须规避“内部人控制”的风险。
3.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是基金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险制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周小川最先提出应该增强对基金的管理和风险防御。李珍、刘子兰强调应该实现养老金的多元化投资,同时还分析了各种投资工具。并且提出要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应使养老金入市,对入市的规模和途径做了分析。郑秉文(2004)借助国外经验,分析了美国补充养老计划运行模式,在完全积累制下的财政支付能力,其投资运行的持续性,投资策略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的社保基金“部分积累制”必然会发展成“完全积累制”。而对于养老金入市的呼声,郑秉文认为并非长久之计。为了实现基金可持续发展,应该将养老金变成一个“国际风险投资基金”,这类基金与国家基本保障制度分离,成为“补充制度”。
3.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特殊状况
农村在社会、经济、人口文化等方面处于欠发达阶段。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较低以及对保险的不信任使农民参保意愿不强。农村居民收入低,致使对参加农村社会保险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监督都存在很多问题。以农村养老为例,陈文满(2011)指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问题是资金来源缺乏,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不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因此他提出,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良性运转。华雯文,范融泽(2011)从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的现状出发,总结出农村社保基金的问题,基金没有独立预算、收支不明确、权利与责任划分不清、城乡间基金差距比较大等。所以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改善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基金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蒲小红,成欢(2012)鉴于西部地区新农保人口流动性大、对基金需求增长快、基金波动大的特点,政府应该发行符合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债券。为了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实现农村基金的增值,其利率应该高于银行利率。
4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建议
4.1完善法律,加强制度的约束力
按照我国的机构设置,各个层次的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属于政府的垂直管理部门,又是管征收和发放的社保基金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双重身份加大了监督的难度,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资金被借用或挪用的风险加大。另外,作为投保人,相比较资金管理者来看比较分散,委托人与人的力量不对等,委托权容易弱化,委托人对人的有效监督无法形成。因此基于这些因素,应从国家层面制定系统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各方面主体,以保证社保资金的正常使用。
4.2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
个人能从各类社会保险中获得的好处与参加社会保险时的支付额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充分会使投保人出现“搭便车”的行为;另外逆向选择也会改变地方政府的一些行为,导致地方政府对基金投资不积极,对投资渠道的扩面不主动等,自己不造血而依靠中央政府输血。即使是基金有结余的基层政府也不会用盈余来弥补资金缺口。针对在社保基金筹集中的问题,一些学者建议应借鉴他国经验,开征社会保险税,税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设想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oldage insurance fund day by day increases,but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is not high,at under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condition,facing the pension payment peak which is going to arrive,the author thought should the oldage insurance fund investment take a complete system research,change past “headache medicine head,foot pain medicine foot” the procedure,enhances the oldage insurance fu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Keywords:Oldage insurance fu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Conceives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日益增大,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状况却不容乐观,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问题日益迫切。针对目前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养老基金投资效率,需要把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作为一个系统研究。
1.养老基金投资模式的选择
鉴于我国的养老基金的运作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因此在设计投资模式时,两者也应该分开设计。
1.1社会统筹养老基金投资模式。基础养老金是支付给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的一部分,在相同的统筹地区内任何人的基础养老金是一样的,不同统筹区域的社会平均工资不一样,那么基础养老金当然就不一样,实现全国统筹是养老金改革的目标,当实现了全国统筹时,则全国领取养老金的人员的基础养老金是一致的。其次,该部分养老金是采用现收现付制度,这就实现了代际转移。最后,我国在制度转型过程中统筹基金是有缺口的,中国基本养老金结余2975亿元,是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一起的结余,如果只考察社会统筹基金的话,则是收不抵支的。而这个缺口应由政府负责,而且一旦基金收支发生赤字,也是由政府兜底。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将社会统筹养老基金的收入、支出全部纳入财政公共预算,结余当然同时纳入了财政公共预算,实现预算平衡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所以社会统筹养老基金不需要进行投资。
1.2个人账户基金投资模式。从国际上看,强制性完全积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模式可分为公共集中型模式和私营竞争型模式,其中公共集中型模式中又可分为政府直接统一投资管理模式和委托投资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差别集中体现在收益率和管理成本两个方面。
现阶段中国不具备特定的外部市场环境条件,因此我国的个人账户基金应该使用公共集中型委托投资模式,投资主体应选择全国基金理事会,因为理事会在运作自身所拥有的全国社保基金的同时,已经具有了缓解委托问题、提高投资水平的优势。
1.3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模式。在2005年,国务院决定在2006年将一部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海外,目前正在物色合适投资管理人。不过笔者认为由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性和独立性,可以称其为一个风险投资基金,根据国际经验,应该本着谨慎的策略,离开国内资本市场,立足于发展海外资本市场。这样可以避免给国内市场经济制度带来负面影响,避免“与民争利”和陷入市场监管者与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时的尴尬与矛盾,也可以避免对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政治干预。管理者应仍然选择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选择投资人。
2.政府角色定位与外部环境建设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资源配置效用,而不应该挤占市场的位置。因此政府的监管原则应变“数量限制”原则为“谨慎人”原则,加强基金投资管理的立法,提高统筹层次以及建设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为基金投资开辟条件,而市场的责任在于为基金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并有良好的市场秩序。
2.1管制原则的转变。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其它国家刚刚建立养老金制度之初,人们对养老金投资作用认识不足,也缺乏养老基金的管理,大都从基金的安全性出发,采用对基金进行“数量限制”这种严厉管制,一般都投资于银行和国债。后来由于基金的数额的扩大和金融业的发展,各国政府愈来愈认识到养老金投资的收益性,便开始投资运营,管制的原则也由“数量限制”逐渐过渡到“谨慎人”原则。随着时间的前移,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资本市场经理人的成熟,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要求的提高,谨慎人原则的实行势在必行。
2.2统筹层次的提高。当前在基金管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基金管理分散化,政出多头,这不但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降低了管理的效率,造成了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它也使各基金的平均规模过小,投资经营成本增加,成了基金投资最大的障碍。
因此首先应提高统筹层次,争取做到省一级统筹,一方面可以增强互济功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发生结构性资金缺口的机会,这样便有利于做实个人账户,使得个人账户基金保住不丢失,有钱可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层次,可以实现集中管理,降低基金分散管理的风险。
2.3社会保障法的制定。首先制订社会保障基本法,规定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原则,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然后制订社会保险专门法,规定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内容。社会保险专门法是社会保障法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可以对养老社会保险基金作进一步的法律内容规定。
2.4外部资本市场的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通过以下途径使资本市场逐步完善。
2.4.1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逐步改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结构。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积极探索和完善统一监管下的股份转让制度。积极稳妥发展债券市场,改变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善,这有利于缓解单一依靠主板进行融资的压力,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2.4.2开展金融衍生工具、建立风险对冲机制。在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投资债券还是,都缺乏相应的套期保值工具来处理资产的风险暴露。最缺乏的工具有两种:用来回避市场风险的股票指数期货,用来回避利率的国债期货。而养老基金是强烈风险规避的机构投资者,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应积极探索开放金融衍生工具、开放套期保值产品。
2.4.3鼓励基金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创新。近年来基金行业产品创新在加速,不同风格的基金产品相继推出,大大丰富了养老基金的投资选择。为适应现阶段企业年金发展的需要,建议监管部门能够放松限制,鼓励基金公司开展专门面向养老基金的产品创新。例如出台相关法规,允许设立对养老基金定向募集的特种基金,推出保本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等等。
3.投资产品的选择
3.1潜在可选择的工具。根据国际经验,各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几乎涉及所有的投资工具,概括起来可以分为金融工具和实物工具两大类。金融工具包括存款、国债、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股票以及投资基金等;实物投资工具具有投资期长、流动性差的特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通货膨胀风险,也是养老保险基金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如房地产。
3.2扩展我国投资工具的选择范围。拓展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我国国情可以通过基础设施、银行间债市等来扩展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具体来说,笔者建议有以下两种方法:
3.2.1投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投资属于典型的长期资金运用,期限可能是30年、50年,因此,应当开拓期限相对匹配的资金来源,而养老保险基金就是重要的选择渠道。这不仅从微观上为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资金的运用提供了更为宽泛的空间,同时也从宏观上降低了金融资源错配的风险。在这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让养老金基金优先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既能保障养老金基金的本金安全,又可以使养老金基金获取利益,如大桥和公路。
3.2.2投资银行间债市。在目前股票市场收益率日益低下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投资于银行间债市。债券投资具有期限固定和收益稳定的优势,是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中的首选目标。同时,养老保险基金的入市对扩容银行间债市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个人账户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将滚动积累成一个为各个市场和机构所向往的一块大“奶酪”。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非金融机构法人等机构之后,养老保险基金将成为银行间债市主要的、也是最稳定的机构投资者。
3.3未来投资选择的建议。
3.3.1金融衍生产品。中国目前尚无金融衍生产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会逐步推出,如期货、期权、互换等等。金融衍生产品具有杠杆放大作用,投资风险很大。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不适合作为养老保险基金这种以增值为目的的投资,应仅限于用作其风险对冲工具。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投资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股票指数期货、零息抵押担保债券、住房抵押支持的债券等。
3.3.2房地产。各国发展趋势显示,房地产已不再是养老保险基金理想投资工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直接投资于房地产会承受较大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房地产市场实现证券化的前提下,养老保险基金方可将其作为投资工具,并在经济发展稳定时期增加投资比例。
3.3.3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具有广泛的投资领域,各国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趋于成熟时,都逐步放开了对海外市场投资的限制比例。中国目前仍实行一定程度的外汇管制,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进行海外投资存在政策制度障碍,当障碍不复存在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海外市场的比例可由少到多渐次增加。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51页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范文3
一、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以来都是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负责统一管理和投资运营。这与《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切实搞好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并努力实现其保值增值”的精神不符合。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模式既不利于保证个人账户基金的安全性,又不利于提高基金运作效率。
按照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财务制度》等相关法规,养老保险基金只允许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通过收取利息来达到增值。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正逐步从现收现付模式向转个人账户模式转变。由于个人账户具有完全积累的性质,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将越来越多,而规定中的增值方法虽然风险小、利息收入稳定。但由于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加之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做法不但不能使养老保险基金实现有效的增值,甚至面临着保值的困境。如何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管理和实现保值、增值。将是分账下个人账户基金运营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改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
(一)分离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全管理和运营
使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运营相互独立,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分别承担。在全国范围设立公共性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收缴、基金银行账目的保管,基金收益的年度调整及信息的提供等日常活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集中管理。同时,让资产投资管理机构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运营。通过引进竞争机制,选出有能力、有实力、规模大的资产投资公司投资营运个人账户基金,使其在个人账户基金市场上层开角逐。由公共性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采取审慎性监管模式,保证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资产投资,资产投资公司定期披露对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运营情况。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分离,既实现了对个人账户基金运营风险的有效控制,也有利于对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率。
(二)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增值
借鉴国际上对完全积累型养老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作的经验,改变现阶段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单一的做法,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新的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途径。为了个人账户基金的高效运行,必须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投资。实现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
1.长期投资股票资产。股权投资可以获得高于债券的投资收益率,是国外养老金账户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虽然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不成熟、政府监管能力低,养老基金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与社会统筹基金不同,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基金是完全积累型的基金,其投资具有长期性,正符合股票市场随着投资期限的逐步延长、投资收益率的波动明显下降、风险明显降低的特点,允许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长期投资股票市场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社会保险基金增值的有效途径。
2.投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较小,运行时间长,有稳定的未来收入现金流,回报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到国家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既能够直接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为国家建设与发展服务,又能在安全的条件下实现其保值增值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础设施资金紧张的难题。新加坡和日本的养老保险基金都曾大量投入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并获得较稳定的收益。
3.投资房地产等不动产。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且比较稳定, 由于房地产价格会随着通货膨胀率的比例增长,是一种比较好的保值投资方式,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选择一定比例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于房地产,可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房地产投资专用性强、流动性强、投资回收期长等特性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对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宜过高。
三、结论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保险基金;筹集;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133-02
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是其中重要内容和基础之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几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社会保险制度被誉为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是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助推器”。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因此,如何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求的长效、稳定的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使用社保资金,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大事。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现状及问题
1、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法政出多门,筹资方式不规范,缺乏法律保障,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这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负担水平悬殊,不仅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客观上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社保基金规模不够大,资金不充裕。由于基金的筹集主要是依靠征收相关的费用和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不足,规模不够大,而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又受到严格的比例控制,使得最后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少之又少,这样,社保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就变弱了。
3、投资工具有限,投资收益率偏低。目前,社保基金的投资工具主要有银行存款、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虽然银行利率有所提高,银行存款的收益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投资回报率仍然偏低,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
4、与社保基金投资相关的法制不健全,市场不完善。一方面缺乏更加全面、科学的投资法律、法规的约束来避免社保基金投资领域中的低效率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小,股票市场也有待规范,要想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需进一步改善社保基金投资的市场环境。
5、社保基金管理不规范,监管混乱。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的监管弱化,缺乏统一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管机构,对拨放的财政性资金缺乏全程的跟踪监督。资金使用过程中也缺乏安全意识和保值增值责任,挤占、挪用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
二、当前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的迫切性
1、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水平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诉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由此带来的城乡差距加大、收入分配不公、就业和再就业难度增加等问题日益凸现。
2、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迫切要求
社会保险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但总体上看,法律层次较低。政策不统一、不规范,特别是从社保资金的筹集机制看,普遍存在征收机关权责不一致、执法力度不强的问题,影响了社保资金的有效筹集,社保收入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
3、适应农村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迫切要求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覆盖面仅限于城镇、工矿区。而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5亿人以上。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将持续存在。按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测算,今后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陆续转化为城镇人口,由此会带来大量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同时,新形势下我国就业格局呈现分散化、流动性强的特点,涌现了大量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而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主要以“单位”为服务对象,使得大量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灵活就业人员游离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
4、缓解财政风险的迫切要求
社会保险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风险上。由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养老保险实行市(县)级统筹,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互济功能,而只能由财政来“兜底”。几年来,为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发放,来自各级财政的当期补助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地方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也在逐年加大,今后国家财政每年至少还要拿出1000亿元。社会保险资金缺口,已经成为引发财政风险的巨大隐患。
三、社保基金投资渠道
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则是社保基金运用的核心环节。因此,如何规避投资风险,通过合适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增值,是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一个核心问题。
1、鼓励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多元化
社会保障基金多元化投资是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有效投资和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多元化投资能最大限度兼顾社会和经济目标,降低基金积累制度的成本,保证基金的实际安全性,减轻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以及产生良性的外部效益。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其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投资范围有所扩大。除在传统领域中进行投资以外,还要涉及金融创新工具。
2、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入市
社保基金入市会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壮大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其入市并不是说所有的投资都投到股票市场,只是部分进入股市。由于投资股票风险比较大,我国也对其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作了具体的规定,不高于40%。这部分资金一旦能够通过合法途径进入资本市场,就会大大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平衡市场资金供求,改变当前机构投资者之间互相搏弈、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之间争利的局面。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方式,设立专门的社保基金管理公司或参与发起设立开放式基金公司,对社保基金进行直接的管理与监督;另一种是间接方式,委托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券商银行、商业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
3、谨慎稳妥推进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市场
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比较完善,投资工具比较多,各项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投资收益相对较高,因此,投资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有效途径。进行海外投资对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更加有效的规避和控制投资风险,缓解外汇储备压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松起到积极作用,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条件。
4、对社保基金投资运用绩效进行有效监管
我国社保基金采取委托方式,由基金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投资,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监管。
(1)建立完善的基金运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选择资产投资管理人即投资管理公司的过程要透明、公开,通过招标等形式使投资公司之间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在合同中要规定“退出机制”,即如果投资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达到所规定的目标,则社保基金可以从合同关系中退出。
(2)建立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引导投资公司对本公司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转化为对社保基金运营效率的追求。针对基金投资公司的投资运营能力、风险规避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激励机制,并与之建立相应的委托合同,从而使基金投资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积极性,使其投资运营更加努力有效。
(3)加强基金运营的信息披露,完善基金管理公示制度,提高基金管理透明度。信息披露可以将投资公司置于社会公众和监督机构的双重监督之下,防止投资公司违法、违规操作,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由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效果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的投资状况及收益情况。
(4)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社保基金投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避免社保基金投资领域中的低效率和道德风险。要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管理法规,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法》,严禁挤占挪用基金,将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使社保基金走上规范运作和良性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甸县巨浪牧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参考文献: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范文5
(一)管办分离
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分开,明确不同部门的作用和职能责任。可以部门职能优化和机构重组为切入口,合理设置和调整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例如,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单独成立事业局,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职能分离出来;深圳市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设立了直属的事业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在各区设立经办机构的派出机构,实行社会保障的管办分离。
(二)职责分设
根据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中筹资、支付、投资的各自特点和不同的工作规程,分别建立社会保障筹资机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等等。
(三)完善监管
内外结合、纵横交织是完善监管的重要途径。其中内部监管是监督管理机制的基础环节,是首先要加强的部分。清晰的各项基金管理程序,规范的业务经办行为以及相关部门和人员明确的责任,按工作程序设置岗位,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构成内部监管的重要内容。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能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对存在不良行为的管理机构或工作人员施加社会压力,推进社保基金管理不断走向“透明”和“阳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群众对社保基金相关政策的了解将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配合和帮助监管部门的工作。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基础。完善社保基金的监管,必须解决传统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构建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社保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共享,实现社保基金全程、实时、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监控。
二、强化社保基金预算工作是精细化管理的保证
按《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要求,2010年我国开始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保基金管理实现了从预算外的收支两条线向目前的独立预算管理转变。但由于目前处于试行阶段,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覆盖范围窄、项目不完整;各险种统筹层次不统一带来了编制和执行中的上下级间利益博弈问题;难以体现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分开核算的原则;预算会计信息较难全面反映基金真实的贮备状态等等。因此,现阶段社保基金预算应做好完善和强化方面的工作。其一,应在已经试点的政策经验基础上补充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办法,变试行为正式实施。其二,为保证编制工作有序深入的推进,必须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各部门大局意识。其三,完善考核、惩戒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执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法律制度的违法行为,如重复支出社保基金、非法套取社保基金等,要按相关制度追究其责任。其四,建立科学的、透明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健全完善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提高部门间协作的主动性。其五,树立“编制与执行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的理念。注重工作绩效,实现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深度吻合。
三、创新是提高社保基金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加快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
统筹层次偏低是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管理领域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以养老保险为例,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在全国多数地方还没有实现。此外,其他几项社会保险的统筹有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市、县级的阶段。统筹层次偏低一方面削弱了基金分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资金余缺调剂的有效性和基金使用的效率。为了增强基金的保障能力,促进发挥社会保险的各项功能,当务之急是加快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改革。国家明确提出“十二五”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前提是要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其中的事权,事权划分清楚,财权也就容易明确了。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快方案的具体研究进度,并在此基础上模拟运行或选择部分省、市试点。
(二)构建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
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完善社会保障的客观要求,它不仅对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正常流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提高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一是建立和发展各种补充形式的养老保险。目前,有关的规章制度正在逐步推进中,一些地区和行业已经开始尝试。要从完善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高度,对待这项工作的开展。要制定大多数企业可以并乐于接受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使其成为少数特殊企业的福利。二是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按照国务院关于社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有关文件的精神,为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并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三是要探索发展商业保险。商业保险虽有别于社会保险,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它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对全社会风险保障体系不可或缺。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个人、家庭、土地的保障作用。
(三)积极探索构建社保基金投资运营良性机制
安全及收益是社保基金运营中的基本要求。因此,良性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应能充分体现这种要求。从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来看,为保证安全性,投资范围被限制在相对低风险的领域,基金主要是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也有一少部分资金注入股市和购买债券,但投资运营模式选择的是统一管理的模式,基金投资手段和工具运用渠道方面仍比较单一。表面上,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确可满足资金安全性的需要,但如果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的社会保障基金,不仅不能实现保值增值,反而有贬值的危险,甚至会出现由于负利率而导致基金收益率呈现负增长的问题。同时由于资金投放不够分散,单调的投资方式也难以有效地规避风险。如何改变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效率低增值困难的问题,出发点首先应该放在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上。除优化投资组合,适当增加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证券的投资比例外,还应给予社保基金一定的短期融资便利。例如,允许养老保险基金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参与国债市场回购交易。它不仅能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又可以此来进行积极的资产管理。二是考虑适当放宽投资运营渠道,改变目前渠道单一的状况。例如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运营等等。在此工作中社保资金管理部门要制定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以及收益分配管理的具体办法,注意依法保护个人账户权益,充分发挥各统筹地区监督管理的作用。特别应注意的是厘清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投资收益归属。
四、推进专业队伍建设是管理落实的重要措施
一支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专业队伍既是提高社保基金管理工作水平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保工作持续健康运行的保障。因此,推进专业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是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专业人才仍比较欠缺,特别是运营专业人才队伍还在成长中的状况,应积极总结以往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开展创新活动,推动队伍建设上水平。一是积极探索拓宽培训方式,完善培训考核和质量评估体系。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培训的高效、系统性。二是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健全选用、考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专业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三是健全完善竞争机制,拓宽选用渠道,引进优秀人才。明确岗位职责,定性考评和量化分析统一,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四是加强专业人员职业道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特别是遵守基金法规政策教育学习,形成自觉执行各项基金法规政策、维护基金安全、廉洁奉公的从业作风。
五、强化政府责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范文6
(一)不能真实反映社会保险基金
的支出情况主要反映在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方面,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可分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医疗费记账支出,参保职工个人报销的支出以及转移支出等。其中定点医疗机构的记账医疗费支出占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四分之三以上,是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的重点。在收付实现制下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反映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的发生情况。目前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发生医疗费用基本上是采取“预付制”或“后付制”结算方式进行支付。医疗保险费的结算方式无论是采取“预付制”还是“后付制”结算,采用收付实现制都无法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当期医疗费实际支出的总体情况,这部分费用只有在实际支付时才能体现,无法反映当期损益的全貌,造成基金会计账务和报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基金支出状况,从而造成基金风险,出现管理漏洞。
(二)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资产负债状况
社会保险基金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收支的依据,只能反映基金财务支出中以现金实际收付的部分,不能反映应收未收的债权或者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债务,如参保单位欠缴或预缴的社会保险费、社保经办机构应付未付的养老金、医疗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应计利息等这些“隐性债权”和“隐性债务”在会计核算中都无法及时反映,就会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账务和报表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债权债务损益情况,给基金管理的决策造成误导,不利于保障基金安全。
(三)不能为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提供翔实的基础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
《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国发〔2010〕2号)明确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实行预算管理,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对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要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由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无法在现行情况下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进行科学、准确的会计核算,就无法提供完整、翔实的财务报告,如由于参保单位预缴社会保险费,在收付实现制下将预缴的社会保险费全部计入当期收入,虚增了当年基金收入总额;另外,医疗保险基金存在应付未付问题。由于在编制下一年度基金收入、支出预算时,上年度基金收入、支出执行情况是一项重要指标,上年度虚增的基金收入和基金的应付未付,会导致编制本年度基金预算收支的不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决策部门的数据需要,同时也给及时、足额征缴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社会保险基金埋下隐患,进一步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
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
制度的建议认为,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全面、准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应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和业务发展相适应,针对不同险种基金运行特点,应对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建议将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由“单一采用收付实现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一)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核算处理
对于参保单位按月正常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在款项实际收到时记收入账;对于参保单位一次性预提预缴多年的特殊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在对应的预提预缴的年度内分别确认基金收入。在收到一次性预提预缴多年的特殊基金时,按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的各险种基金和相应的政策规定,分别确定各年度的基金收入数,对于确认为当年的基金收入进行会计核算时,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相应的基金收入科目;对于应在以后各年度分别确认的基金,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暂收款”科目。在对应预提预缴年度内,每年按规定应确认的基金收入,借记“暂收款”科目,贷记相应的基金收入科目。“暂收款”科目应根据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的各险种基金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明细账和暂收款明细登记簿,详细记录各笔暂收款的单位、金额、用途、起讫时间等,方便备查。
(二)参保单位欠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核算处理
部分参保单位由于经济困难,有时无能力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出现欠费问题,或参保单位违反规定故意拖欠社会保险费,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应收款”科目,发生欠费时,借记“应收款”科目,贷记基金收入科目;待实际收到社会保险费时再冲减“应收款”科目,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应收款”科目。“应收款”科目的借方余额即为应收未收的欠缴基金,“应收款”科目下的欠缴基金,应根据参保单位设立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三)基金应付款核算处理
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已发生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记账医疗费支出,即为社保经办机构应付未付的欠付基金,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应付款”科目,发生应付未付时,借记基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款”科目;待实际支付医保费时再冲减“应付款”科目,借记“应付款”科目,贷记资产类科目。“应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即为应付未付的欠付基金,“应付款”科目下的欠付基金,应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设立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四)基金投资债券利息收入核算处理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购买债券利息收入日常核算:(1)转基金购买债券时,借记:债券投资,贷记:财政专户存款;(2)按照债券利率计算利息时,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待结转利息”科目,借记:债券投资,贷记:待结转利息;(3)债券到期本息转回时,收回基金核算,借记:财政专户存款,贷记:债券投资;债券利息收入核算,借记:待结转利息,贷记:利息收入。待结转利息的贷方余额,表示基金运营盈余,借方余额则表示基金运营亏损。
三、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的优点
(一)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对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社会保险费、欠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进行核算,既可以真实、准确记录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状况和全面掌握参保单位的缴费情况,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的准确性,为决策部门及时调整征缴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又能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满足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宏观管理的需要。
(二)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对医疗保险基金应付款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准确、完整地反映当期医疗费实际支出的总体情况,进而真实反映出每个会计年度基金结余的情况,同时又能有效地将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绩效与社保经办机构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的责任相联系,促进基金使用效率提高和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