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盈利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连锁经营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连锁经营盈利模式

连锁经营盈利模式范文1

通过有关调查显示,截止到2013年,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占据所有企业的30%以上,可以看出,连锁经营发起前景十分广阔。当前,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稀缺,在全国范围内,有70%以上的连锁经营企业缺少具有执行能力的管理人员。因此,高校肩负着艰巨任务,所以必须加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力度,进而实现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当前,高校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培养目标与预期有一定差距。因而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对教学体系、模式等进行创新和完善,从而对提升学生管理和其他素养,并推动连锁经营管理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新兴专业,高校开展此专业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教育资源缺乏。比如,一些高校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重视力度不足,在该专业教学过程中,资金支持不够,造成高校没有专门的实验设备。同时,教学软件也很少,使得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局限性。

(二)对学生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不重视

当前,不够高校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作为重点,使得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欠缺,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其没有具备丰富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三)教学体系不完善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包含专业课、实践课程和一些基础课程,所以高校必须制定教学体系,进而确保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然而,一些高校所制定的教学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专业课程占比高达80%,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在不健全的教学体系下,学生未能接受全面的教育,其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管理技能欠缺。

三、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提升学生素养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

某高校为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并提升学生的素养,通过建立健全的教学体系,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为优化学生的管理能力做好铺垫。首先,该高校为了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加大通识教育。高校意识到学生的素质对其发展的作用,加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素养得到提升,为其从事连锁经营管理提供有利依据;其次,高校将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和连锁企业卖场布局、商品陈列等专业作为教学的重要课程等作为教学主要内容,使得学生学习到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通过健全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到丰富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其素养也有所提升。

(二)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改革,提升学生的素养,必须明确培养目标,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目标与市场相适应。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并拥有较高的素养,进而确保其步入社会,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那么,高校在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过程中,应该将具有实用型、社会型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高校通过掌握市场动态,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养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

(三)加大教学力度

高校为了实现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加大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重视。因此,高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丰富教学资源,并对资源加以整合。同时,高校将资金用于提升学生教学能力和完善教学条件上,通过建立连锁经营管理实验室,并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提供有利条件;其次,高校还应创建校外实训基地,与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通过定岗实习,进而将学习到的连锁经营管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以高效应用,培养其管理技能。因此,通过加大教学力度,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连锁经营盈利模式范文2

以连锁经营为核心的现代流通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连锁经营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热点,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测。而人才在连锁经营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连锁经营实务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成为促进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

1.1我国连锁业的发展状况

连锁经营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连锁经营最早兴起于商业发达的美国。这种先进的经营业态后来不断扩散。现在,连锁经营正风靡全球,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新兴业态的兴起,推动中国零售业格局在世纪之交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十年来以传统百货店为主的中国零售业,将逐渐进入以连锁经营为主的业态多样化时代。

2001-2005年,是中国连锁业发展最快的几年。其中前四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平均年店铺增长率达51%,年销售增长率达38%。连锁业快速发展的几年,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探索连锁行业管理、连锁企业深入思考和实贱发展模式的几年。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69100个,同比增长57%,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调整后门店总数增长26%,与销售规模增幅基本持平。营业总面积达51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员工人数达204万人,同比增长31%。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连锁企业间并购活跃。从2007年上半年来看,45家零售类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9.85亿元,同比增长23.55%;平均净利润为5650万元,同比增长50.11%,为10年来最高水平。根据2007年最近四年的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商业连锁类上市公司的EPS分别是零售行业的1.25倍、1.6倍、1.69倍和1.38倍。

1.2连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据《2008年中国零售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零售业在未来几年里各类人才的需求量约为1000万人,而市场供应量仅有约40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近600万人。另外,我国零售企业众多,零售从业人员有8000万到1.3亿人,庞大的总量掩盖不了结构性需求缺口日益拉大的事实。具体表现在: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不足;基层店组长稀缺;物流、生鲜等一线操作环节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需求,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开发价值。

鉴于连锁经营人才目前奇缺的情况,我们认为研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解决连锁经营人才奇缺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连锁经营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设计缺乏对社会环境的考察与判断

很多高职院校通常是根据市场的短期需求设置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岗位。学校就办什么样的专业,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很明显。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等到2-3年的人才培养周期结束后。原来供不应求的专业可能市场已经饱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已不是市场所需的。所以如果不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来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定课程标准,很容易造成就业困难。

2.2专业定位模糊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所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就要理解职业化的人才标准。而现有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些误区:一是定位过高,把培养目标定位在理论型和研发设计型人才或领导型人才,比如说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做对连锁业的研宄或做以一些连锁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士;二是定位过低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低层次、低技能的操作人员,比如做一个合格的超市理货员或促销员等,我认为认为操作型人才主要应由中等职业教育来承担。

2.3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与企业需求脱节

连锁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的专业是多层次、多层面的,具体包括战略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物流管理、技术管理、运营管理等等。而目前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存在知音,这是错误的吐音。

识宽泛、技能指向不准等问题,感觉什么方面的知识都学了,好像什么技能都掌握了一点,但是到了企业却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导致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期望以一个专业去满足一个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果是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2.4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市场接轨不到位

目前本专业的教材太少。新设置的专业课程对应教材的教材很少,给授课带来了困难。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以理论知识为主,偏向本科教材,或者片面强调技能培训,偏向中职教材,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训指导教材更是少之又少。从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构建,到人才培养实际结果看,都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差距。

2.5忽视对高职学生特性的分析片面

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贱教学与理论的应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强调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忽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2.6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市场接轨不到位

从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构建,到人才培养实际结果看,都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差距。

3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3.1指导原则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3.2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借鉴了德国“双元制”把教学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企业模式办,把企业按学校模式办,使学生在三年学习中,犹如处在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既接受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教育,又接受来自于企业的行之有效的实贱技能培训,这种教学模式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多元技能的人才。

4开发研究的特色

4.1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

委员会确定了开发总思路和流程成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有实贱经验的人员担任委员,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不定期走访联系,听取他们对专业改革、建设的意见。在教学计划制定中,应遵循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岗位实践的三级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兼顾连锁经营区域性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职业的岗位能力和岗位的可迀移能力为目的来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

4.2确定了“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院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贱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贱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并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体现教学模式的实贱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4.3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基于教高[2006]16号、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更新人才培养观念,解决人才培养办学模式问题。推行“产学结合”办学模式,产学结合点主要应体现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标准与岗位能力标谁相结合、师资专职队伍与企业员工兼职队伍相结合、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

本专业培养具有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能胜任连锁经营企业分店店长或区域负责人)。通过理论和实贱教学培养精通现代商业经营业务流程与管理、新型零售业管理、商品采购与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适应行业技术发展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在服装连锁企业及其他业(含百货、超市、特许经营店、会员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从事经营管理所具备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4模块化弹性课程体系

连锁经营管理不是理论型职业,是操作型职业或应用型职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连锁经营的行业特点为出发点,对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分析连锁企业行业所需要的多种岗位(如零售企业营运、采购、店长、物流、生鲜等一线操作岗位)对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要把理论和实贱结合为一体,这样才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高级职业人才的发展规律。要把课程按逻辑关系整合成知识模块,形成网络状的课程体系,按照“大平台,小模块”的模式组建教学模式。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由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贱教学六大大模块组成。

4.5加快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

连锁经营业态的多样性和岗位的复杂性导致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所采用的实贱教学模式也不是单一的,从认知实贱到案例实贱,从校内基地实训到校外基地实训,各实贱教学模式应相互衔接相互配合。

4.5.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院的基本办学方针:紧扣“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办学特色和“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整合资源、开放共享、创新机制、效益优先”原则,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实训基地、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实贱教学内涵建设,突出实训条件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进一步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培训能力。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建立模拟实验室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不出校门就有真刀实枪的实习场所。根据连锁经营的专业特点,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筹建校内实习商店。校内实训计划是,每学期都安排学生进店实习,从最基层的店员做起,一直到店长助理,经过这样的流程,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贱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4.5.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也是按照学院既定的方针: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原则,加快拓展与装备水平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科学规范、产品质量过硬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发能够满足更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高质量校外实习基地,借此不断完善“实训室一校内实训基地一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实习基地和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训练体系。学生在第六学期进行的毕业实习环节主要赴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无偿提供实训场所外,还提供富有实贱经验的连锁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或指导学生实习。使经过实训的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实现了工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结束语

连锁经营盈利模式范文3

关键词:高职;BETC模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23-02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界定为培养符合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实现校企之间人力资源无缝对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专业内涵建设的着力点是构建务实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英国BETC模式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

英国BETC模式简介

BETC概况 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BTEC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的简称,是英国权威的职业资格开发和颁证机构。BTEC证书是英国实施职业教育颁发的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一。英国许多大学承认BTEC课程学分,大多数学生获得该证书后,可进入大学二年级或最后一年级,继续攻读学士学位课程,获得本科文凭。BETC教学是英国培养职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将这种能够解决职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炼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高度,就成为BTEC模式。

BETC模式的特点 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突出通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结构的编排上,搭建以专业核心技能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实践性课业的布置、操作、评价实施课程教学;在课程评价上,具有侧重于评价综合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有一整套贯穿教学全过程、覆盖教学各重要环节的内审与外审制度相结合的教学质量控制系统。

BTEC模式的核心价值 设置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搭建注重通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从课业布置、课业操作到课业评价的实践教学过程并形成一整套符合学生发展的评价系统,是BTEC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基于BETC模式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主体,教师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活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基于BETC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四个亚体系,分别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及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其中,目标体系由知识应用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构成;内容体系由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践型课业体系、综合实训实习、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构成;管理体系由课业评价体系、实训实习评价体系和职业资格及技能评价体系构成;保障体系由教学资源条件和教学质量控制构成。

基于BETC模式逐级构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以实践性能力目标为标准,构建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和抓手 拓宽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注重直接上岗能力与可持续就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结合,引入通用能力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其中,实践性专业基础能力目标体现在五个方面:连锁商品销售作业能力、连锁门店开发营运能力、连锁商品采购仓储及配送管理能力、连锁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特许加盟店开发与营运管理能力。实践性职业岗位能力目标体现在更宽泛的商业企业、服务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上,培养路径从胜任连锁零售业岗位群工作拓展到涵盖商业、服务业的各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上。实践性通用能力培养目标包括具备自理、自律、学习、发展、交流、合作、收集处理信息、管理完成任务、耐劳、耐挫、应急、应变、批判、创新等复合能力的内容。

基于培养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内在联系,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性通用能力培养是连锁专业能力培养的核心与浓缩,是重中之重,位于目标体系的第一圈层。五大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是覆盖通用能力的抓手与依托,位于目标体系的第二圈层。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范围最广,覆盖专业基础能力和通用能力,是连锁专业能力培养的延伸,位于目标体系最外的第三圈层。处于核心的通用能力培养、作为抓手的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和因之拓展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构成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目标体系,三者的逻辑关系是:职业岗位能力目标既涵盖专业基础能力目标,专业基础能力目标,又涵盖通用能力目标,三方面能力的培养路径既彼此区别,又相互融合,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包含,在实践性课业教学中训练。

(二)在目标体系的指引下,搭建以专业核心五大技能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逐步以每一类模块或每一项课程搭建实践型的课业体系

连锁经营盈利模式范文4

但现今的高职教育中的专业课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脱节,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滞后等。在学校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高职经管类专业依然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应用性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往往会形成“动手能力不强”、“进入工作状态较慢”等一系列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则在于专业课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分裂。因此,在高职经管类专业必须构建一种高职专业课“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的新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专业课教学,以职业岗位技能知识为教学内容,以形成性考核为评价方式,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一、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以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求学生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于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在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十六号文件精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传统教育一贯以来是由一位教师全程包教一门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教师的优势无法得以最大化体现。因此,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课程教法改革。“校企交替分段式”则可以通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不同教学环境、方法、企业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技能协调统一。

二、高职“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模式研究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教学模式指学校教学活动中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教学活动并以简化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范型和理论。教学模式一般包含主题、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等五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素。国外总结出了上百种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我国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对教学模式的定义。我国有学者将教学模式定义为在为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活动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策略体系。当今对教学模式的定义较多,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表现形式,多样性和可操作性是其明显的特点。

简单的说,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因此,对于不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要有不同的要求。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的因素。

(二)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已经尝试了“分段式”教学,研究起步时仅仅把分段式理解为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教学,到探索如何将一节课按老师讲解、分组讨论、代表发言、作业反馈4个部分进行分段式教学;理工专业的钳工实习教学可以根据技能训练阶段分成了3个阶段:基本技能训练阶段、精度控制阶段、综合课题训练阶段进行实证研究;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分成界面设计、代码设计、概念讲解、综合应用4个阶段进行了内容上的分段式教学,这些都是从高职专业课角度构建“分段式”教学模式。

而经管类专业分段式教学则有会计、旅游管理等专业开始了初步探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十分注重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应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分段式”教学的新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专业课教学,以职业岗位技能知识为教学内容,以形成性考核为评价方式,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根据相关研究及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经验,现阶段不同专业所实施的“分段式”教学模式都是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使学生同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即“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但专业课程的“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不是对现有教学内容简单分为理论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承担,技能部分由企业人员承担这么简单的“分段”。而是整个教学模式需要在专业课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考核与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全新的调整。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开展“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零售连锁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连锁企业的规模和销量也在迅速扩大,连锁业态非常广泛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商贸和服务业。社会对具有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需求迫切,需求量不断提高,同时对具有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进入企业的人才是否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否能够迅速的适应岗位,是否有理论的基础上更多的能够动手操作能力,这就给我们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学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连锁经营盈利模式范文5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 校企合作 教学设计 IGA零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46-02

一、《连锁经营管理》课程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中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以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深圳人人乐商业集团等IGA中国零售学院成员企业具体岗位要求为基础,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展示了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详细介绍连锁经营的起源、发展、特征,连锁经营基本模式以及总部管理、门店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

(一)促进学生综合掌握和运用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内容涵盖连锁企业基本发展特征和现状,连锁模式选择和组织结构的基础知识,连锁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管理的知识及技能,连锁业态的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和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商品学等课程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训练,为后续课程《连锁门店运营管理》、《连锁配送中心管理》、《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学习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二)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本课程在相关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后,学生会到IGA合作企业相关部门进行考察和顶岗实习,通过观察和参与IGA合作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来实现专业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会在连锁门店中收银员、理货员、防损员、促销员、服务台人员等具体工作岗位上承担相应工作任务。通过每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连锁企业内部管理的认识,更掌握了各岗位基本技能,增加了连锁企业具体业务处理的经验。

(三)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合理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构建多渠道的企业实践和实训环节。通过在IGA合作企业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实践和提升的基础上,具备敬业、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基本职业素养。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定位,“工学交替、岗位轮替、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的实现途径来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与设计理念,面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和主要服务面向的岗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本课程教学方案。本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思路: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突出能力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以连锁企业的基本管理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本课程的课外教学内容和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依托IGA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IGA中国零售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IGA中国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合作成立的旨在为IGA中国成员培养和储备人才的运作实体,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零售业人才。因此,在IGA零售学院和联盟企业的行业背景下,给本专业紧密依托行业进行课程设计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因此,本课程聘请了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本专业课程体系和本课程设计进行多次论证。

(二)以具体工作项目来设计本课程体系

根据连锁经营管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在确定连锁企业管理岗位典型工作的基础上找出主要工作项目,以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为基础,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做好学生的知识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业务组织等能力的训练。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践加以融合,掌握连锁经营各项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达到连锁企业经营中所必需的专业高素质技能水平。

(三)以工学结合来开展实际教学工作

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工作项目和任务以IGA联盟企业合作为基础,以培养一线管理人员为目标,通过工学结合模式来开展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具体来看,通过让学生在学校模拟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学习基本知识,同时直接到校外企业工作现场顶岗实习等实践训练手段,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此外,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还会结合企业订单培养的要求,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方式,即中百班学生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实行在中百仓储紫微星购物广场工作一天、学校学习一天的形式,人人乐班和步步高班实行第三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形式,校企共同考核学生学业。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一)关注行业与企业发展,将岗位实际工作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本课程秉承“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第一和终极目标”的理念,坚持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紧随行业动态变化和岗位能力要求这一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在理论教学内容安排上力求全面、完整,使学生接受到本课程的系统理论,并注意及时吸收行业、企业及学科发展中的最新知识和发展动态,及时补充到理论版块教学中。

在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下,应突出相应版块的岗位需求重点。在内容选取中,放弃部分“大、空”的理论框框,选择具体岗位中的具体职能要求来给学生做讲解和分析,便于后续开展实践环节和顶岗实习教学。例如,在门店管理中就应着重突出门店日常管理中具体工作的规范要求、收银工作流程、防损注意事项、退换货的工作规范等。这些内容更贴近于具体岗位日常工作细节,更符合连锁企业管理实际情况,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今后在相关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以项目教学为导向,合理设置学习任务,掌握全局和具体工作内容

项目教学模式以实践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可行动的方案,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融理论知识于实际,促进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于一体。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教学目标,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方面综合考虑,在广泛收集本地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总部、门店、配送中心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环境来划分具体项目,确定学习与工作任务。

(三)强化工学结合,依托IGA合作企业平台,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目前实行与IGA合作企业中百仓储超市、人人乐商业集团“订单式”培养,为了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工作内容,能较好地完成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在本课程日常教学中一直注重如何将课程教学内容引入这些企业实际工作活动和工作场景中。

一方面,积极引入新的模拟连锁经营软件,通过电脑、网络、软件等设备模拟现实经营流程,提高学生对连锁企业实际日常经营管理的熟悉;另一方面,将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实践直接放在现实企业环境中进行。总结与中百仓储超市、深圳人人乐集团之间的“订单式”工作的经验,以企业现场活动为情景,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课堂教学移入企业工作现场,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的一致性。

(四)积极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了进一步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学院对专业教师提出“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和要求,但从实际上来看,将专职教师培养为“双师型”教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具体操作会比较困难,因此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会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本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更为注重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在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扩大兼职教师队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增加专业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专职教师定期去IGA校企合作单位挂职锻炼,校企合作单位一批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主管担任兼职或专职教师,积极加入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

[ 参 考 文 献 ]

[1] 岳秀红.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订单培养”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13).

[2] 夏黎.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中的校企深度融合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4).

[3] 赵杨.基于创业导向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当代经济,2012(11).

连锁经营盈利模式范文6

关键词:连锁店;连锁经营;发展现状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因特网技术异军突起,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是对企业至关重要。就我国连锁业来说,需要不断地完善信息管理模式,实现连锁经营“电子化”。有的连锁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需要对连锁店各个部门进行动态管理,而且还需要对总部或者各个部门与各个门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进行实时管理,让企业领导层对整个连锁销售网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以便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增加企业利润。利用现代化的经营模式、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合理的的管理工具,达到规范经营中的各项管理、降低服务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一、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

1.盈利模式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盈利模式说的就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方法和策略的最佳组织方法。对于很多连锁企业来说,多采取单店盈利模式。广泛开设店门,然后通过门店数量来获得销售总额的增加。在形成连锁店规模后,通过提升渠道垄断和谈判能力,使得利润空间不断上升。例如人们众所周知的的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

2.连锁经营“电子化”

连锁分店有许多是跨国家领域的,连锁经营电子化的模式使各大连锁店的信息能够即时传送、从而达到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成本的目的;再者,通过建立专业化、标准化配送的中心。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连锁经营模式的迅速壮大,主要是因为条形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提高,以及POS、EOS、EDI、VAN等技术的发展,从企业独有的优势入手,是信息系统承担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的连锁经营模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例如,逐步壮大的山东省维客集团,有总共15家分公司和800多家便利店,对上游企业进行的监管,建立供货网络和渠道,通过下游各个门店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使得该集团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多,并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把两者有机的连接起来,充分利用电脑使总部与各地的连锁分店以及供应商之间传递各种商务信息,达到该集团所属的连锁分店都处于动态实时控制管理之中。近几十年来,连锁经营将更趋现代化和电子化。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连锁店管理系统在中小型连锁店的实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面向对象编程的发展为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语言基础,解决连锁店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可能。在这些背景下,大型连锁店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在功能上基本满足要求,然而其开发成本和运行成本是巨大的。这就使得它难以在中小型连锁店中得到推广。因此,在中、小型连锁店中信息化水平是相当低的。为了促进连锁店领域信息化的发展,把连锁店管理系统向中、型连锁店发展是必然的一种战略决策。

二、系统功能结构

1.总部系统的管理功能

(1)客户管理:进行连锁店的添加、删除等。

(2)商品管理:查看总店商品的库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商品的基本信息的维护与修改,可以修改商品的折扣,添加总店商品,扩大商品数量和种类等。

(3)销售管理:查看各连锁店的销售数据,把握整体销售的形势,然后分析销售策略和制定打折的策略。

(4)批发业务管理:这块功能是通过线下实现,线下完成商品的订单,然后分店可以自己通过分店系统实现商品的添加或修改。

2.分店系统的管理功能

(1)用户的管理:分店管理员进入系统后可以查询自己的详细信息以及修密码。

(2)商品管理:分店管理员可以对本店的商品进行查询,掌握笨的库存情况,根据本店的商品的情况进行采购,采购完后,核对入库正常时可以进行商品的添加。

(3)销售管理:分店管理员可以查询本店商品的销售情况,根据销售的数据进行订货。

(4)销售收银:管理员记录顾客购买信息,进行结缴款处理,可以查询顾客的购买信息。然后也可以实现对购买商品的退换货处理。数据库针对退换货处理实现了相应的触发器,自动实现库存、商品销售数据信息的更新。

三、设计开发的关键技术

MVC模式是一种使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 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创建Web应用程序的模式:

(1)Model(模型)表示应用程序对象实体(比如对应数据库某一张表)。

(2)View(视图)显示数据(网页页面)。

(3)Controller(控制器)处理数据(更新数据库记录)。

MVC模式还提供了对HTML页面、CSS样式和JavaScript 的完全控制。Model在应用程序有处理应用程序数据逻辑的功能。View,所有指令都针对View来设置数据绑定,在应用程序中负责数据显示。Controller主要用来在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模块。控制器负责在后台读取相关数据,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特别是需要进行异地业务操作的连锁企业,非常需要这一类的连锁店管理系统,是企业能够提高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所以,开发这类的系统是大有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