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1

关键词城市双修;城市设计;中心城区;景观风貌导控

1、江山市“双修”的工作认识

2016年城市“双修”被列入江山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提出要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探索与思考。结合“城市双修”的概念,江山市对“双修”的工作认识如下:(1)对“城市修补”的理解:未来研究城市“存量发展”、“减量发展”的重要系统工程。以公众需求为视角城市修补的工作模式,以公众需求为视角城市修补的数据分析,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不同人群需求,以公共需求视角城市修补的需求差异空间分区。(2)对“生态修复”的理解:恢复、完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江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内容

2.1江山市现状及问题

江山市是浙江省西南部门户和钱塘江源头之一,旅游景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然呈“一江、两城、三面山”的山水格局。有着山水园林城市和宜居人文城市的城市特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风貌特色及多元荟萃的人文特色。但在建设过程中,江山市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山水资源未充分彰显,山水环境的营造有待加强;城市风貌缺乏标志性,未能体现城市现象;慢行网络未完善,存在安全隐患;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文化特色;城市感知体系较弱,体现在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品质有待提升及城市夜景和灯光广告缺乏特色等。

2.2规划思路

主要对城市生态格局和城市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和规划,恢复生态绿地,整合绿色空间,完善绿地服务功能,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的公共设施、城市风貌分区、城市高度密度进行控制,并对城市文化品质进行提升,如图1所示。

2.3城市风貌定位及结构

结合上位及相关规划提出江山城市风貌定位为:山环水抱的园林城市、多元荟萃的人文城市及新旧融合的包容城市。确立“一江四山”的总体格局,强化自然山水环境;划分“三区四脊”解决城市特色不足的问题;于重点区域设置多个标志节点,集中展示城市魅力。规划打造“一江四山、三区四脊、多节点”的景观风貌结构,如图2所示。

2.4分区导控

依据景观风貌格局,江山市主要分为老城片区、城北新城片区、城南新城片区和城东片区、产业片区五片。做法如下:1)分别对各个分区制定规划目标、规划策略;2)通过建筑高度、建筑色彩的控制制定各分区建筑控制导则;3)对构筑物、标识设施、材质铺装、植物配置等设施小品制定相关指引,如表1所示。

2.5系统导控

通过对江山市现状景观要素的研究,在分区指引的基础上规划提炼出各区共同的系统控制内容。包含城市开敞空间、城市道路与节点、城市夜景、慢行系统共四大系统,并对各个内容进行初步的系统控制。2.5.1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开敞空间是指城市外部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山林农田、河湖水体等)、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规划凸显城市山水特色,打造特色江山;构筑滨水体系,活化滨水空间;丰富广场空间,注入民俗活动,展现人文地域特色。2.5.2城市道路与节点结合道路功能和走向,规划构建对交通型景观道、生活型景观道和混合型景观道,展现江山市山水文化特色。交通型景观道以通透的建筑界面为主,将沿线景观及其绿化环境展示出来。生活型景观道和混合型景观道以连续建筑界面为主,保证建筑景观的连续性。此外,根据交通枢纽点和道路规划,确定七大门户节点,以展示江山的城市形象。2.5.3慢性系统(1)步行系统布局。慢行步行系统分为景观游憩步行道、休闲活动步行道、通勤联系步行道。1)景观游憩步行道为城市内步行观景的重要廊道,城市游憩活动的主要承载。2)公共活动步行道为城市重要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街道,为一般居民及游客购物或参与重大公共活动的主要目的地。3)通勤联系步行道主要为城市内一般道路,为人们平日短途出行服务。(2)骑行系统布局。骑行系统分为骑行道路和服务设施,骑行道分为风景骑行道和通勤骑行道。1)风景骑行道用于观赏城市山水风景的骑行道路。2)通勤联系骑行道主要为城市内交通干道,主要服务于人们平日工作或短途事务出行。3)骑行服务设施主要结合共享单车为旅游服务设置的综合性静态交通设施,主要设置于城市服务尚未辐射到的区域,提供自行车租赁、停车及自行车保养、维修、寄存等服务。

3、建设策略

根据“整体控制,分布实施”、“治水优先,景观构架优先”及“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期行动,建立“双修”项目库。结合城市双修和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对五大重点工程、21个近期项目提出风貌建设的具体控制要求,以实现江山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其中,五大重点工程包括显山露水工程、道路停车工程、门户节点工程、活力街区工程及夜景亮化工程。

4、结语

本论文从“双修”背景出发,以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探讨总体城市设计。“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既需要近期集中力量开展整治行动,还清历史欠账、解决重点问题,也需要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和持续的行动计划,同时还要注意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和衔接,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必要时应该通过地方立法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王欣,林双盈.城市设计需要一场“大脚革命”——三亚的城市“双修”实践[J].城乡建设,2016(9):56-59.

[2]赵广英.城市风貌特色分析与控制研究——北塬新城项目总体城市风貌专项实践[D].长安大学,2012.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2

关键词:广州旧城街道重整街区保护澳门旧城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广州在历史城(街)区保护上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中,广州的城市特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原有的特色正在慢慢消失,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与城市格局相得益彰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1.1 缺乏针对性的城市设计与规划控制导则,城市风貌特色破坏严重

在广州历史城区内,虽然有部分近年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编制保护规划并划定了具体的保护范围(紫线),但部分未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仍未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甚至有大量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的街区未被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很多保护规划更多体现的是如何改造、创造新的城市环境的内容与目标,偏重对文物与历史街区的局部保护,而忽视对旧城整体风貌的保护和控制。

1.2城市发展压力巨大,历史城区内外超高层楼频繁出现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历史城区内外。过多高层建筑的出现打断了历史城区水平开阔的空间形态,掩盖了顺应地形而生的空间层次,切断了城市与周边山水环境之间的视觉联系,也直接破坏了历史城区的整体历史格局与风貌。

1.3 历史城(街)区内开发过度商业化

首先,广州与澳门的历史城区内分布了大量的骑楼建筑群,但现今不同街区骑楼的商业功能出现趋同化的无特色发展状态,同一街区内商业并未依据整个地区的功能定位来发展相应的业态内容。其次,沿街商铺的广告牌与立面装饰过于现代化、商业化,破坏了整体风貌。最后,对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过于注重沿街商业开发,忽视了内部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

1.4 人口密度过高,导致历史城区内公用设施落后、公共空间缺乏,旧区内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在历史街区内居住人口多为老年和低收入人群,他们本身缺乏购买新房或维修老房的能力,同时由于政府缺乏对历史街区更新有效的投入,街区内的大部份房屋设施落后,房屋的保温隔热及隔音性能较差,安全隐患十分严重;基础设施差,地下给排水系统不完善;环境容量超负荷运转,缺少公共绿地,街区内部局部乱搭乱建严重,原本不多的公共空间也被挤占。

1.5 公众参与途径及鼓励措施不足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投资主体基本是政府,其日常运作需要政府进行大量补贴,但是现在缺乏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必要的激励机制,保护与改造的投资管道单一,长期依靠政府补贴将出现未来发展后劲不足、成长壮大乏力的问题,而激励机制的缺失造成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的投入积极性差,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费用严重不足。

2 广州旧城街道规划实例分析

2.1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多层次、主次分明的保护体系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指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系统性、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山水环境与格局整体保护的城市设计框架,将传统 “云山珠水”的 自然山水格局跃升为具有“山、水、城、田、海”特色的大山大海格局,从更广阔和更宏观的层面上保护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交融的城市特色;创造性地概括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提出了保护主题,树立了广州的名城形象,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明确了方向。

在保护方法上的突出特点是在明确保护主题的前提下,对广州历史城区乃至广州市域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分级、分区的系统性保护,建立起市域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城区-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含优秀近现代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层次保护体系,并针对性的提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保护策略。

2.2 《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整体保护、动态控制及“一张图”的保护方法

《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在坚持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等原则的前提下,强调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发展文化、旅游、商业、办公等综合功能。它除了对岛上的文物建筑按照文物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保护外,还对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整体风貌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并制定了全区的保护控制图则;对珠江沿岸的建筑高度、颜色与形象进行了控制,整治了沿江城市环境;注入婚纱摄影、高级酒店餐饮等娱乐、商业功能,提升其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等功能质量。

在规划手段上的创新点在于在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的同时,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实现了“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两个层次的“一张图”保护目标。

图21保护界限划分图图22规划总平面

图片来源:《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3 对澳门历史城区发展的启示

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城市中,各种形式与风格的历史建筑都得到了严格的法律保护,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维修、维持其固有的特色,这些保护思路与经验非常值得广州的深思与借鉴。同时,作为在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空间格局上与澳门具有一定相似度的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它从城市整体范围到历史街区的保护经验也可能对澳门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 特色空间分类分级的整体保护手段

建议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以及城市文化遗产的现状特征,对澳门历史城区乃至整个城市的文化遗产采取外延全覆盖、内涵不重叠的网络状保护体系,运用整体城市设计方法,从空间形态与格局方面对历史街区整体进行保护。在对澳门整个城市的自然要素、山海视廊和城市空间格局进行梳理和保护的基础上,针对市域、历史城区、历史街区、文物等每个层次的功能定位,充分挖掘每个历史街区的功能与风貌特色,使整个澳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既有整体感又能保持各个不同地区本身的特色。

3.2 对历史城区及历史街区提出“一张图”的保护规划控制图则

建议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与保护规划有机结合的新框架,通过对历史城区、历史街区的城市风貌、空间格局、历史街区与城市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分区保护和建筑保护两个层次的图则,实现“一张图”保护和控制。同时,建议对新建筑进行城市设计导则设计,使新建筑在尺度、形式、色彩上与其毗邻的历史建筑与环境尺度相呼应,以维持历史地段空间特征的整体风貌。

3.3 在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的同时注重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

交通方面,第一、不建议在历史城区内进行大幅度的道路拓宽,以免破坏历史风貌和历史遗存;第二、建议合理布置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尽量减少历史城区内穿越通,并将主要的公交站点和地铁站点尽可能布置在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尽量使主要的人流集散在历史文化街区外解决;第三、完善交通出行方式,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在局部地段鼓励自行车出行方式。

绿化风貌与开放空间方面,重点保护古树名木和公共绿地不受侵占和破坏。进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规划。建议完善滨水生活岸线,将滨江绿带与城市面状、点状绿地相结合,以形成系统的城市开敞空间结构,从而更有效地为不同层次的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活动场所。

3.4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产业发展定位,对城区内的传统产业进行产业升级

建议在产业调整和转移过程中,有效利用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多个文化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各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鼓励发展小型办公机构、事务所以及艺术工作室等创意产业;利用粤港澳三地在影视制作、动漫以及广告设计等方面的合作优势,建议合作开展“粤港澳城市文化博览会”竞办活动。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3

关键词:广告色彩;色彩规划

一、研究背景

(一)国外城市户外广告色彩研究的现状

国外户外广告色彩的研究建设的相对要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学术界对“城市环境色彩”的关注日益增多,在“保护环境发展人类社会”的主题下,设计者和管理者,对城市建筑景观色彩、城市户外的广告色彩、城市色彩和地区文化间的联系等问题开始重视,并形成了相关理论成果。国外城市法律规定中对于户外广告牌的位置、尺寸、色彩以及数量时间等都有非常明确而严格的相关规定,并在设立后还要经常定期检查。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例如纽约是世界商业发达的城市,然而其广告的摆放却极为严格,除商业中心外,其他地区是较少出现广告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尽管是举世闻名的商业中心,但户外广告的数量、位置、面积等却是极为节制有序;美国法律规定,凡住宅区内都一律禁止设置各类广告。而这些成功的经验和例子,首先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从事专业的色彩配色人员参与城市环境色彩的专项规划以及户外广告的主体外观色彩的配色。如果没有此环节,那么规划设计将不能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二)国内城市户外广告色彩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户外广告色彩的现状是,与国外相比严重滞后,管理无序,很多城市的户外广告严重损害了建筑外观形象和街道大面积的景观主色,使原本有序的城市环境变得混乱无章。现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第一、户外广告牌子的布局数量过多,从色彩角度看杂乱无章,这就与城市的功能分区互相排斥。第二、户外广告布置的位置不当,喧宾夺主,反而破坏环境。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户外广告随意设置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在文化广场、文教中心这样的一些公共活动场所,甚至一些学校的门口、主题公园的绿地也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户外广告,这样不仅破坏了城市街景,更遮挡损害建筑整体形象,喧宾夺主。第三、户外广告设计的形态与尺度随意性太强,种类繁多,巨幅广告招商牌、电子显示屏、霓虹灯广告、大型灯箱、商店标牌、彩旗等,形态繁多,规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完全有效地与城市环境有机结合,给人的感觉是视觉污染。广告设计通常会以低价的投入进而影响设计的质量,具体表现在城市户外广告的设置、材料和样式设计上的不尽人意,甚至很多年前使用过的木架铁皮的临时广告牌,至今仍随处可见。由于受广告主对费用和时间的要求,广告画面的设计质量低俗和呆板也相当普遍。

二、街区现状调查

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建筑问题:大多数街面建筑,被广告画面所吞噬以致建筑物的采光、通风功能形同虚设,更谈不到形式美,建筑设计受到严重损毁,建筑物进而成为户外广告的附庸品。高层建筑屋顶广告,布局混乱,严重影响市容市貌;更存在年久失修的安全隐患。城市户外广告色彩与城市色彩问题:城市色彩是集中完整的色彩环境系统,包括城市色彩的构筑和城市色彩的象征环境。城市户外广告既关乎城市的总体色彩(主要由建筑构成),又是城市硬质景观色彩的构成元素。城市户外广告由于长期的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没有统一的色彩规划,导致户外广告色彩存在单一、杂乱、品质低、毫无艺术性的问题。

三、解决途径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

(一)通过对户外广告色彩的现状调研、明确户外广告色彩与城市功能分区结合、加强分区的特色塑造,打破原有规划中色彩“赋色模式”应该更多地考虑“色彩弹性规划”,确定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等方面进行规划,并进行设计方面的色彩引导。(二)城市户外广告导则设置:城市户外广告设置力求以城市整体色彩规划相协调,从城市整体环境色彩出发,使城市户外广告设置与城市整体环境色彩相统一,最重要的是要以不损害城市整体形象的统一性为原则。那就要将户外广告作为城市点缀,与城市建筑、道路和设施一起组合成一整体景观,切忌喧宾夺主。此外,某些地段,例如街区的各类广告内容和形式虽然不同,但其设置的位置大小尽量统一规划。(三)城市户外广告色彩导则设置:对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区域中色彩特征最具典型意义的对象,收集色彩信息,通过色样形式表达出来,提出户外广告色彩规划导则,建立广告色彩配谱。(四)城市户外广告色彩总体分区导则设置:城镇户外广告总体规划的目的在于解决城市户外广告点的分布、广告点之间的联系、主次的确立。户外广告色彩分区结合城镇不同的功能区特点,对城镇户外广告色彩进行规划。对于不同区域室外广告的位置、内容、尺度、形式要提出不同的审定、检查与管理方法。城市户外广告色彩规划实施与管理导则设置:对于不同区域户外广告的位置、内容、尺度、形式要提出不同的审定、检查与管理方法。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城市建设中户外广告色彩乱象的分析及规划整治得以实践的关键在于与同城市功能分区相结合,采用分区设计的方法,构建以“特色塑造”为主的发射性色彩设计规划模式。初步提出了打破城市色彩规划的“赋色模式”应该更多地考虑“色彩弹性规划”的原则。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城市建设中户外广告色彩规划的实际,控制和引导城市户外广告色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崔唯著.《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2](美)斯文诺芙著,屠苏南,黄勇忠译.《城市色彩———一个国际化视角》[J].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2.

[3]郭红雨,蔡云楠著.《城市色彩的规划策略与途径》[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9.

[4]松涛等编著.《城市色彩规划原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5.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4

中国开始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层面上的工作时间并不长,其保护方式和发展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的保护只是保护单体建筑,控制保护建筑的保护范围。针对现状,我们从2008年开始在十八梯历史风貌街区与法石历史街区两个项目中进行新尝试,从整体角度出发,在实体保护的同时保护历史街区中的空间氛围和空间意象。

旧城保护规划中的现状问题

旧城保护规划的“保”与“建”

目前,旧城保护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缺乏三维性的空间形态控制要求;缺乏对历史街区内部与新建筑形式的具体指导;缺乏对整体历史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的研究与文化信息传承的指导。同时,历史街区(风貌片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彼此分离,文保规划、开发规划分属两种规划类型,监管机构不同,制定单位的资质要求不同,委托进行的群体也不同。“保”的工作组只确定“禁止”的空间,但对“建”的方面缺乏具体指导。

现状文保规划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保”通常确定以后的功能,比如指定作为展览馆、艺术中心等功能,但城市功能的指定往往没有相应的支撑,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难以实施;二是对于“建”的空间、形式、内容基本没有限定,虽然对清理后的空间虽给出了相应的建筑指导建议,但文保性说明不足,缺少涉及商业旅游开发活动的范围可实施性指导。这样,除了保护什么是清楚的,如何保护以及如何开发的关键性内容,或者缺失,或者由于缺乏研究背景,而仅仅成为主观性的意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项目在发展上往往成为争论的焦点。

旧城保护规划的“整体”与“局部”

对比欧洲历史城市保护而言,中国历史街区保护内容中对于保护实体的单体范围比较明确,但是在其非实体层面中,公共空间、道路体系、空间尺度等系列对于整体风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要素以及最终的整体文化气质的保护不足,对于历史城市的大量文化信息和其城市形态、功能背景、实际需求既不有效利用,也不明确引导。

每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对于每个历史街区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我们应该保护什么,通过一种怎样的方式来保护才能达到最佳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内容。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宽窄巷子在中心城市传统特征性商业街区的营造方面非常成功,但在旧城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很难说是成功的。作为传统旗人居住区域,它的空间结构异体性强烈,街巷居住性气质突出,两侧以闭合院落为基本单元,基本没有成都传统居住区内具有典型性的混合商业功能,是一个优美的居住街区,和北京相当多的传统老街区

的气质一脉相承――正是其历史文化传承关系的载体。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建筑物的表面装饰、公共空间的细节处理、院落的重新组织都以“夜店”为参照进行塑造。现代材料深入介入传统建筑的个体中,相当部分的建筑与院落空间的结构被打破重整,中国民居典型的单元模式、建筑关系、院落空间被打破以形成商业流动空间的塑造。最遗憾的是,作为宽窄巷子历史街区,其核心性的价值――成都传统民居的一种特定空间模型及其特有的文化、气质信息损失了。

欧洲城市保护经验借鉴

在欧洲城市建设中,这些矛盾利用城市景观规划进行解决。在德国的文保类型中没有“历史文化街区”,只有文保建筑,这些文保建筑不分级别,统一保护。通常这一类型规划位于城市历史核心区域或文化类型区域,依据其城市风貌的整体特征性界定范围,涵盖面积往往不超过2平方公里,在其基础上制定城市景观规划。其核心内容为概括其传统城市空间与功能结构、城市历史建筑、历史性公共空间、天际线、视廊等系列特征,形成新建筑与新公共空间形态引导图则,从而为“新”建筑指定设计与工作框架。

这一规划为“保”与“建”形成了桥梁,在文保单体的基础上,将城市文化意象的特征扩大到整体城市历史脉络结构、空间意象等更大的信息体系中进行归纳总结。城市意象的信息的源泉被得以扩大化,从而增强了传承的基础。以此为背景,借助城市景观规划事实上对城市的历史城市结构、公共空间体系、建筑语言特征进行了整体研究,在法规上形成了保护的法定框架与发展思路,建筑语言则一般以推荐性建筑设计导则给予指导。

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新尝试

2008年以来,我们试图在中国进行传统历史街区改造与发展的新尝试,包括十八梯历史风貌街区与法石历史街区中形成具有历史街区文保规划、城市功能策划、空间形态城市设计为三重载体的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认同。这一类型项目的基础是历史性街区,其中历史建筑的总量较低,难以划入历史文化街区,质量较低的传统建筑与加建建筑,敏感性相对较低。而这些区域的发展又有较好的城市设计的发展空间,发展任务较为明朗。在此基础上一个联合性的城市设计明显具有兼顾各方需求的可能性。

范例一:法石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及环境设计

宋元至今,法石街区为泉州的重要港口。宋元时期航运、造船业就相当发达。石头街在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街道,两侧波斯行商鳞次栉比,是泉州著名的历史商业街区。街区内有码头、妈祖庙、马可波罗巷等众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代表性遗迹,是泉州市海丝文化的重要见证地;在地段内集中了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和石头街、洗马桥等多处景点。区域内现存的现代典型建筑风格与核心历史时期已有明显差异。其鲜明的建筑风格更多地来自于滨海渔村的特征,多为闽南传统大厝与西洋楼式建筑,材质以石头建筑为主,属于典型的滨海闽南民居。但该部分可保留的各类历史建筑总量共计130栋(包括部分坍塌可重建),文保建筑12栋,仅占该区域总体建筑量7%,因此未能列入历史街

区保护工作中。

如何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承的空间载体和发展需求。同时考虑未来旅游需求。作为泉州市闽南文化的展示区域,我们认为法石街区应成为集文化旅游、娱乐和居住为一体的,有着优良环境和显著文化特征的综合性街区。整体保护中以宋元时期重要文物遗址为核心,以石头街为法石片区传统历史风貌及当地特色旅游商业的主要文化承载轴,延续法石历史街区的清代至近现代街巷格局,纵向结合现状插入绿化轴线和文化轴线。保护和修复现有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国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统民居;在规划中严格保护承载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空间元素,如戏台、绿地、洗衣空间、祠堂、码头空间,各级社区交往空间中各种公共建筑和服务业、商业设施。

在传统街区之外,法石街区整体属于风貌协调区,实现包括高品质低密度住宅在内的系列多样的同时,其风貌形态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以各种方式结合传统建筑典型元素,用现代建筑语言加以阐释。这对于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来说,风貌协调区的建筑必须同时具有高建筑品质与高地方识别性。

街区中段多座厂房拆迁后的空白区域,成为城市设计风格尺度突破较大的区域。这一位置集中性地进行了系列文化、旅游、休闲、商业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5

“詹天佑奖”即行业惯称的“詹天佑大奖”,全称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中成绩显著的工程项目为宗旨的奖项。申报本奖项的工程需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代表性,该奖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住宅小区金奖”即“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是参选“詹天佑奖”的先决条件。

一、全国首例历史街区及建筑保护类获奖项目的创新亮点

2006年,天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并划定14片历史文化街区,加强名城保护。2012年,五大道等14片历史风貌街区保护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复。至2015年,天津共认定877幢历史风貌建筑,其中住宅建筑675幢。在14片历史风貌街区中,包括6片社区生活型街区,其中以五大道风貌街区最具代表性。

《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就是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街区等项目作为主要案例,包含津城静园、庆王府、故居、先农大院等具代表性的重点项目,从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街区环境、课题研究及修缮技术等方面,集中展示了天津对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使这些具有宝贵价值的历史风貌街区和建筑承续了其历史与文化,并使之融入当代的生活并为当代生活助力、接续发展。

《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从历史风貌建筑的规划和研究的方法与理念、技术的传承与开发应用、街区和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等多个领域展开工作,在保护规划、整修技术和保护利用三个方面已有多项创新成果应用于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各项工作中。

在科技创新方面,为确保建筑物安全、可持续,同时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将先进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形成安全适用的技术集成,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大大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功能。例如,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利用碳素纤维布和专用结构胶对建筑构件进行加固处理;“火眼”视频图像火灾探测系统,实时探测摄像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火焰或烟雾,并发出报警信号;一体化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改造建筑排污系统,改善建筑环境、提高建筑节水效能;外檐墙面清洗技术,清除墙体表面污垢,实现建筑外檐的统一协调;特别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微损防潮层化学修复方法”,成功解决了老建筑墙体受潮、酥碱等棘手问题,具有不破坏建筑结构、对外檐影响小等特点。这些先进技术均已在天津市庆王府、先农大院等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中得以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有效延长了建筑使用年限,同时大大提升地区整体环境,也成为了该项目的创新亮点。

二、十年磨一剑――形成独特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模式

《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是十年来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事业的缩影。天津是我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城市之一,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文化成就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这些历史风貌建筑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不仅是一座难得的建筑艺术宝库,还是一部凝缩的中国近现代史,蕴含着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天津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城市资源。

2005 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后,天津形成了独特的保护利用模式,有效保护了天津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实现了建筑“应保尽保”、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和合理利用的高度结合,使历史风貌建筑成为城市重要的人文地标和文化载体。

多年来,天津市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树立具有指导性的保护利用理念

历史风貌建筑作为兼具使用功能和利用价值的活化遗产,保护是第一位的。因此,天津市提出了十六字的保护理念――“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为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方向。

(二)构筑全方位多层面的保护利用体系

1.依法行政保护体系

依据《条例》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市、区两级管理队伍,实施了最严格的监管,严格执行装饰装修审批。十年来, 做到了巡查率100%,案件查处率100%。几年来共有248件违法案件被查处。

2.管理咨询监督体系

建立了完整的保护监管体系,包括议事协调机构---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日常管理机构――天津市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咨询机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整理机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社会监督机制――历史风貌建筑社会监督员。

3.科研技术体系

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契证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档案,编制了修缮技术规程、保护图则、保护要求、外檐导则使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管理具有高效便捷的工作平台。同时,不断挖掘建筑修缮传统工艺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课题研究,为历史风貌建筑“修旧如故”提供了科学、适用的技术支撑。

4.资金保障体系

建立了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单位自筹等多渠道资金保障体系。管理部门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外国语大学办公楼、前线司令部旧址等建筑的加固工程;风貌整理公司、金融城公司、天泰公司等整理机构,通过财政先期投入资金撬动金融贷款的模式,开展了静园、原法国工部局、原美国兵营等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新华中学、三源电力公司等产权单位通过自筹资金对原圣功女子中学、颜惠庆旧宅等建筑进行了修缮。

(三)健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保护管理机制

1.政府引导,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保护机制

按照《条例》规定,重要历史风貌建筑项目整修前,主管部门均邀请专家、公众代表参与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2.多部门共同协作的保护机制

多年来,相关职能部门精诚协作、合力共管,逐步摸索出一套高效便捷的保护新机制,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格局。规划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文物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国土房管部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部门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协调合作,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强大保护合力。

3.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的保护机制

通过媒体宣传报道、专业性学术会议、出版书籍、“历史风貌建筑走进校园”科普活动、开通网站、公益短信及政务微信、建设旅游配套系统等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的全覆盖。

(四)有效彰显历史风貌建筑的综合价值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一批显著的保护成果。十年来,一大批历史风貌建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修缮,确保了历史风貌建筑安全,凸显了城市风貌特色。

十年保护整修后的街区及建筑,有的成为历史文化展示场所,有的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更多的是恢复或保留了原有的功能,大部分居住建筑解决了功能不全、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成为人们继续生活的场所,也成为“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旅游亮点和人文地标,发挥出巨大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价值。《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卓有成效的实际运作,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对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也有借鉴作用。

三、特色建筑项目选粹

此次主要报奖单位之一的风貌整理公司是天津市政府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承担着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资源的文化整合、整理修缮、建设营运和品牌打造任务,是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工作走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主要投融资平台和营运平台。自2005年10月注册成立以来,风貌整理公司已对百余幢历史风貌建筑实施了整理修缮和建设运营,使历史街区的社会综合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推动了历史街区在当代社会的整合与振兴。其中,津城静园、庆王府、先农大院、民园西里等已成为风貌整理公司整理运营的城市特色项目。

(一)津城静园

津城静园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先后于1981年、2005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也是首个按照《条例》进行整理的历史风貌建筑。

静园始建于1921年,1929年7月至1931年11月期间,末代皇帝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在此居住。之后,静园几番易主,历经变迁,至本世纪初,静园已住有居民45户,院内搭建违章建筑500余平方米,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空间状况十分拥挤,建筑局部多处进行过改造,建筑形象已不完整。经房屋安全部门鉴定,属于危险房屋,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

2005年,风貌整理公司对静园开展了腾迁整修工作,45户居民在腾迁中得到妥善安置,提高了居住水平。在整修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查勘和安全鉴定,甄选出最具实效的方法。例如,针对主楼东南角塌陷严重,修复工程中进行了重新砌筑,在现有基础下浇筑混凝土底座;主楼墙面反碱防潮层已破坏,掏碱施工后,采用化学灌浆法对裂缝进行填充,并在两侧增加钢质网格夹板;由于屋架损坏严重,导致受力体系发生变化,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钢筋插入、钢板或箍筋加固、碳纤维布加固的技术,同时用相同材质填充破损部位,不仅使屋架恢复了原貌, 其荷载能力也提高了50% 以上。

2007年7月,整修一新的静园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正式开放,先后获得“中国旅游品牌魅力景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4起,由静园搭建的交流平台“洋楼故事”讲堂,以“分享城市人文生活”为理念,定期举办讲座、展览、体验活动,展现洋楼背后的文化故事,其中包括“老照片里的天津”“原日租界建筑的背后”、老屋插花等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公众逐渐认识和深度了解天津近代历史和文化内涵。

(二)庆王府

庆王府始建于1922年,原为清末代“铁帽子庆亲王”载振的府邸,地处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重庆道55号,特殊保护级别历史风貌建筑。与之毗邻的山益里,由33幢始建于1937年的庭院式联排别墅构成。

2010年6月,风貌整理公司开始了历时2年的庆王府及山益里的整修工作,强调真实、完整、可逆、可识别和最小干预,严格保护建筑本体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建筑修缮过程中力求“应保尽保”,不仅完整保留了原有外檐风貌,院落植被和景观,室内的珍贵木雕、水磨石地面、木地板、木门、原有金属和木构件、中式琉璃柱、油画、彩色玻璃、葡萄吊灯、掐丝玻璃等历史元素也得到了妥善保护。

修复过程中还恢复了王府原有的东西两扇大门,使王府私密庄重的外檐风貌得以再现。室内被覆盖多年的珍贵壁画和彩绘,通过数十次剔、擦和清洗工艺,得以部分珍贵保留。水刷石外檐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砂岩清洗注射法进行清理,破损部分严格按照材料配比表进行修补,使修缮后的墙面不但显现出原有的肌理色彩而且达到了高度的协调统一。同时,在整修过程中针对小五金、部分木构件等缺失和无法修复的部分进行了适度添配。

在精心修复后,庆王府的建筑安全性能得到全面提升,建筑外貌、布局及精美的建筑装饰全部保留,在使用上恢复了餐饮、会客、多功能厅等历史功能,同时增加了文化展示、建筑展示、商务会议和游客服务等功能。如今庆王府和山益里酒店作为精品文化酒店区发挥着历史风貌建筑的现代使用功能。

(三)先农大院

先农大院始建于1925年,坐落在五大道核心区域,规划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是五大道建成最早的建筑群之一。街区内建筑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陆续建成。在整理修复前,先农大院曾由130户居民和5个单位共同使用,建筑存在不同程度受损,配套设施老化,院落里曾经布满了居民的违章建筑和企业的材料厂。

2006年,风貌整理公司启动了先农大院的整理工作,整修过程中,根据现代使用功能增设采暖、空调系统并配合建筑物墙体、屋顶内侧增设保温层及仿古中空门窗,整体提升了建筑的节能等级。整体提升了消防安全系统,增强了建筑的安全防护功能,防止因各种突发事故而造成建筑物寿命的缩减。同时采用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自主研发应用了专利技术。例如,采用“微损防潮层化学修复方法”,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及红外光谱方法检测完全能够满足要求,此项技术对于建筑物墙体扰动极小并且可以完全不损伤建筑物外檐墙体原真性,施工周期仅为传统的物理隔离工艺的10%。

整修工作不仅使街区恢复了红砖坡顶的原貌,更完整展现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将该区域打造为集餐饮娱乐、时尚购物、文博展览等于一体的体验式综合社区。作为五大道之上的公共艺术广场,如今的先农大院架起了艺术家与观众的桥梁,展现着先农公共艺术广场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与价值,用艺术点亮城市生活。

2015年,先农大院创办良品生活市集――“简良集”,以“倡导简单生活”为理念,是一个倾听匠人心声,展示优质良品的多元平台。市集上既有优质产品的展示和售卖,更有互动体验课堂,传达简单的生活态度与乐活的生活理念,成为五大道上的市民与游客观光旅游的新选择。

(四)民园西里

民园西里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常德道29-39号,始建于1939年,由近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沈理源设计,为当时天津知名房地产商济安公司建造。

历经岁月变迁,整修前,民园西里的建筑整体形象和部分细部特点虽保留着原有特征,但由于居民混合使用,加之上世纪七十年代地震的破坏,建筑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原有配套设施也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6

[关键词]城市色彩;城市文化;主色调;规划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40-01

当世界各国都在追求全球化的今天,各旅游城市为了突出自身的亮点和提高国际吸引力与竞争力,都需要设计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色调、形体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往往能够极大地提升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及魅力,并使其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它的大致内容可分为地方色彩与传统色彩、城市色彩、建筑色彩、室内环境色彩等四个方面。

一座没有自己色彩的城市,可能布局再合理也不能完全体现出他们城市的特点和要表达的文化内涵,给人的感觉最多就是大而空的钢筋水泥森林。建筑与周围环境色彩不搭配造成建筑物灰一栋、黄一栋、绿一栋,显得杂乱无章。由于色彩失控,也就失去了城市的个性和历史文化内涵,造成建筑色彩没有特色,缺乏整体感。所以城市规划中要让一个城市文化得以延续,不断的提升城市的形象,更局吸引力和竞争力就必须注意他的城市色彩。

世界的每个城市依照它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信仰、气候、风俗的不同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色彩。如北京古城以红、黄、灰为基本色调;日本京都以谈茶色、白色为色调;巴黎的传统建筑则以黑色屋顶、谈茶色外墙为基本色调;等等这些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个国家独自的城市风貌和特征。对于城市色彩的个案研究西方和日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城市色彩的规划是一个全新的规划领域,也是一项非常复杂且艰巨的任务。

一、国内城市色彩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设计飞速发展,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作为城市环境重要因素的城市色彩和设计却滞后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巨大发展。落后的城市色彩和色彩设计观念成为城市环境和谐、有序发展的桎梏。城市与环境需要管理,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是管理的结果。城市色彩管理的意识在这个人性化的时代就是每个人的参与意识,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广大民众的自觉监督。在国内城市色彩规划还处在起步的阶段,九十年代北京是建筑规划委员会对北京新建的小区提出了色彩规划的要求。

二、国内城市色彩实施案例

2001年,北京西曼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辽宁省盘锦市政府合作策划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色彩规划。

2001年,温州市的整体城市设计确定中心城区建筑的整体主色调为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为主,辅以冷灰、暖灰色;其中把中心城区划分成:特色区(老城区、中心区、杨府新区、过渡区、扩散区)和廊道系统。

2002年,哈尔滨开始着手与城市色彩规划,2004年市规划局正式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规划设计院负责哈尔滨城市的城市色彩规划,并于同年完成了方案。

2003年,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武汉市色彩规划方案为城市提供了分区色谱,并编制了《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对控制和引导武汉城市建筑色彩的技术路线和规范形式作了有益的探索。

2004年12月1日,鹤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颁布了《建筑外部造型及饰面色彩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

2004年,南京市城市色彩建设召开了研讨会,就南京城市主色调进行了专家讨论。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居民对未来南京城市色彩的见识,最后浅绿色成为比例最高的城市色彩基调。

2006年,由杭州市规划局委托、中国美院副院长宋建明主持的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完成终稿,并向公众公布了成果。该研究将灰色系定为杭州的主色调,并总结出了“城市色彩总谱”,作为今后城市建筑用色的指导。

2006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完成了重庆城市色彩规划,重庆主城区的城市色彩将以淡雅明快的暖灰为主,辅以局部冷灰色调。

但是很多中小型城市,还没有城市色彩这个观念,对色彩的滥用与趋同,使城市缺乏整体性及和谐统一,现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三、旅游城市色彩的意义以及目标

对旅游城市建筑色彩研究探讨以及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必要的。通过规划城市色彩,完善城市规划内容,丰富城市规划方法,为城市色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系统方法;通过规划城市色彩,彰显旅游城市文化和本土精神,积极影响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实现人文与人工环境的互动;通过规划城市色彩,以色彩的标识作用来表现城市的功能区及建筑的类型和性质,完善城市标识系。

四、旅游城市色彩规划――主辅色调的确定和实施方法

经过对当代和历代居民居住的建筑和城市定位的调查和研究、比较和筛选,先设定一个色彩作为城市色彩的主色调,辅调色为两到三个哥色彩,也还可以设置若干个点缀色,但不能大面积使用。

主色调的定位首先与自然或人文景观相联系。比如浅蓝色代表水的颜色,浅蓝色是一种安抚色能令人安静并放松,这跟有水有关风景的旅游城市定位就息息相关,蓝色也代表水颜色这跟以水闻名于世的,和水的关系源远流长。

再比如我们给旅游城市选取辅调色为咖啡色调,那么咖啡色给人的是典雅中蕴含安定、沉静、平和、亲切等意象,让人情绪稳定、容易相处的感觉。能给游人很亲切的感觉,但是大面积的咖啡色会让人感觉到沉闷,所以一咖啡色为辅色即能给人亲切感也不会因为大面积的色调给人沉闷。传达着这个城市给人的温情。

而如果少量选取红黄色,选择的是明度高的红黄调子它可以适当的点缀,可以让城市看起来更有活力更有生机,但是不宜过多。

主色调不是一种颜色的意思,是一定明度、纯度范围内的色调或色系,主色调需在城市中占有75%的比例才能起到主导色的作用,辅调色可占20%,点缀色只占5%,才能形成稳定、整体的色彩环境。

城市色彩包括自然环境色彩、人文色彩、人工色、其中人工色又分固定色、流动色、永久色、临时色。

旅游城市色彩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区里新建、改建、扩建和维修的建筑及附属设施,道路桥梁等构筑物、街道家具色彩等。

一个城市的色彩人工环境色彩和自然环境色彩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规划中进行整改,通过规划城市色彩,积极影响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实现人文与人工环境的互动;通过规划城市色彩,以色彩的标识作用来表现城市的功能区及建筑的类型和性质,完善城市标识系统。我们在今后城市规划中要合理的运用色彩来提升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特点,提升我们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魅力,以营造出更生动更自然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