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1

摘要: 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本上源于企业资源的优势。从企业自身广义资源的角度出发,按资本、文化和能力等三个维度,以及三维度内部的表面层、中间层、核心层等三个战略层次,认知企业的资源,可以更完整地把握企业资源的本质。通过提高企业对资源的集聚能力与利用能力,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加快企业的发展。在企业资源每个维度的三个层次当中,处于战略层次中核心层的资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核心资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5)04052405

Analysis of Core Competence from Angle of Enterprise Resources

CHU Zhaobin (Institute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s, 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fei 230051, China)

Key words: enterprise resources; core resources; core competence

Abstrac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enterprise fundamentally comes from the advantage of the resources. From the view of the enterprise's generalized resources, enterprise resourc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of capital, culture and capabilities, and each dimension divided into the surface layer, middle layer and the core layer of three layers, so thoroughly grasp its nature. By improving enterprise competence of gathering and using resources, it can be effective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enterprise, and speed up its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levels of each dimension, those resources in the core layer of strategic levels are the enterprise's core resources which actually form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e.

1990年,美国学者G.Hamel和C.K.Prahalad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不仅在理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推动了许多企业在寻求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但是,直到现在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还没有一个定论。因此,本文从企业广义资源的视角,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为企业寻求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途径。

一、企业资源界定

企业对其所拥有资源的不同理解,将决定着企业可利用资源的空间。企业对资源的认识本身也是一个为达到不同目标不断推进的过程。

(一)从一般运营层面看的企业资源

从一般运营的层面看,企业最初是从物质资产的层面来理解企业资源。在这种理解中,企业资源仅指的是物质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四个方面,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土地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土地,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可以表示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又被称为投资品或资本品,如厂房,机器,动力燃料,原材料等等;资本的货币型态通常称之为货币资本。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显然,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边界在不断拓展,企业对资源的理解也应不断拓展。

(二)从核心竞争力层面来看的企业资源

生产经营的实践表明,企业资源的范围非常广泛,不能仅仅从物质形态生产要素方面加以界定。Barney认为,“企业资源包括企业所有的全部资产、能力、组织流程、公司属性、信息、知识等一切事物,它在企业控制之下,协助企业制定并执行战略,以提升公司的效率与效能”[1]。David Collis和Cynthin A.Montgomery则认为:“资源包含资产和能力,每个企业都是具有独特能力的资源结合体,资源本身的差异性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2]Foil C.M.(1991)认为:“公司核心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相对于竞争者而言具有竞争优势,建议公司要重视此种资源。”[3]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层面可以看出,企业资源可以从资本(资产)、能力、文化(以信息、价值观念等存在的知识形式)等多个方面去理解。

(三)企业资源界定

我们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企业直接或间接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所用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事物”,它包括资本(资产)、能力、文化(以信息、价值观念等存在的知识形式)等方面。而企业则是“资源的结合体”,表面层资源的外边界就是企业的边界。我们认为,仅从广泛性来理解企业资源还不够,还须从资本、文化、能力三个维度和每一维度内部的表面层、中间层、核心层三个层次上来理解企业资源,才能完整廓清企业资源的内涵(图1)。

图1企业资源维度与层次

二、企业资源的三个维度

企业资源是资本维度、文化维度和能力维度的有机统一,相应的形成或表现为企业资本、企业文化和企业能力。

(一)企业资源的资本维度

从资本维度看,企业资源首先指企业投入生产资料所形成各种资产,它们是企业固定的实体资本资源――物质资本,不仅包括厂房、设备、生产材料(材料),还包括企业使用的物化的作业流程与生产技术[4]。而在企业战略范畴中,资源不仅包括实体资本资源,还包括其它所有为实现企业组织目标而运用的无形资本资源:一是人力资本资源,即公司内部员工的训练、经验、判断力、智能、关系以及工人和管理者个人的见识与洞察力[5];二是社会资本资源,即公司的销售渠道、商业网络、企业信用,以及企业的商誉和品牌等[6],它包括以公司的正式结构、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划、控制与协调系统,以及以内部成员间和外部环境与企业间的非正式关系形式表现的组织资本资源[7],因而将其称为社会(组织)资本资源。实际上,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本与社会(组织)资本,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与盈利,以及形成企业竞争竞争优势过程中起到非常主导的作用。

(二)企业资源的文化维度

企业的发展根植于企业文化这块沃土,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成为企业竞争中保持优势持久起作用的强有力后盾。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表现为:其一,企业文化资源可以激励人力资本资源潜能的发挥。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力资本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人力资本的运用只可‘激励’而无法‘挤榨’”[8]。企业文化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强调价值观的塑造,强调软性管理,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它能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为创新提供动力。因而,企业文化不仅能引导人、约束人和管理人,还能更大限度地激励人。其二,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原动力,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资源,是企业的一笔巨大财富。第三,通过营造适合企业的一种文化来追求一种适度、平稳、健康的运营状态,可以使企业品质、品牌、效益得到可持续发展。第四,动态地把握和运用企业文化,通过变革企业文化来创造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三)企业资源的能力维度

能力作为企业目的性整合资产的才能,是完成一定任务或活动的一组有机结合的资源所具有的能量,它同企业的资产和企业的参与者紧密联系,是对各种资产进行整合利用的方法和手段,本质上它是由企业内外制度安排的价值供给保障的[9],它存在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种资产表象的背后。资源基础论把资源内涵界定为资产和能力集合[2],把能力看成是资产的集合或资源束,但是能力还可以被看成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资源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互动关系,从而使能力具备优化和聚合资源的协调整合特性。这使能力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为企业创造高价值,它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这也使能力本身具有了资源的基本属性,因而,广义上的企业资源包括企业能力。能力具有技能化的特征,是人与资产关系的运用和体现,因而还具有动态化的特征,其体现并形成人与资产的活性。资产功能体现在企业行为的基础支撑面,能力功能体现在互动整合面,通过能力对多种资源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资产之间、资产与资产之间等关系进行动态化协调整合。

(四)三维度之间的关系

资源的资本维度、文化维度、能力维度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将企业资源理解为资本、文化和能力三个维度,并不是把企业资源分成三种具体类别,三个维度的划分理解,而是在总体上对企业资源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企业信用、企业文化、企业整合能力等资源的创建和管理。三种维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存在着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创造、相互积累、相互促进的关系。资本维度的资源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反映了企业的实力;文化维度的资源是企业经营的灵魂,反映了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能力维度的资源是企业经营的手段,反映了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能量大小。正如企业的信用资本――品牌、商誉,更多地体现为企业的守信行为,从而深层次地体现着企业的诚信价值观,同时它又体现着企业的信用能力――扩大了企业整合其它资源的能力。所以说,企业资本价值的创造过程,是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能力的聚合创造过程。

三、企业资源三维度的内部层次

从企业管理的战略角度看,企业资源三种维度内部均包含三个主要战略层次:表面层、中间层、核心层。如图2所示。

图2企业资源三维度内部层次与核心资源的关系

(一)资源资本维度的层次

从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资本维度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层次。物质资本以厂房、设备、生产材料(材料)和物化的作业流程与生产技术形式存在,是生产产品与提供劳务的物质条件,处在表面层、最低层,需要人力资本的创造性运用;人力资本处在中间层,其大小表现为员工素质与创造力的高低、能动性的大小,与员工的技能、知识、经验、能力、智力、主动性、积极性等正相关,还与员工的个性、教育和培训相关。它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社会(组织)资本处于核心层,具有关键意义。其一,企业的社会(组织)资本是企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环境、经营历史等因素创造性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具有自己的路径依赖和时间壁垒。其二,社会(组织)资本发挥着边际报酬递增的效能[10],而物质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本资源的效能发挥则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其三,社会(组织)资本难以模仿,一旦获得,可持久发挥作用,而物质资本资源会在使用后消失,人力资本资源也会因年老、解雇或辞职而消失。第四,社会(组织)资本的利用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可以很快扩展到企业的多个产品或多个领域。

(二)资源文化维度的层次

企业文化渗透并体现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形成企业三种层面的文化:物质文化、行为与制度文化、价值文化。物质文化即器物文化内含在企业产品、服务和环境之中;行为文化内含在管理者和员工具体行为形成的经营管理作风、员工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之中;制度文化内含在企业管理制度与管理规章等之中;价值文化即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道德规范等。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并体现企业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价值文化决定企业组织的目标、经营行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经营方式,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价值文化还构成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提升或降低企业凝聚力。在企业资源文化维度的三个层次中,价值文化处于核心层,直接决定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处于中间层,物质文化处于表面层,它们都从不同侧面体现、表现着价值文化。

(三)资源能力维度的层次

企业能力主要有三:一是个体能力,即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二是组织能力,即个体与企业资产相结合而产生的能力,表现为企业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研发能力、执行能力、决策能力等。组织能力虽是个人能力的聚合,但远远大于个人能力的加总,属于更高层次的能力。三是互动整合能力,它是个体与组织之间动态互动、不断优化协调的整合资源的能力,表现为信用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优化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战略能力等。它是属于核心层的能力,它来源于企业的优质资产、先进文化以及资本、文化、能力的优化整合。比如企业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人才和企业创新精神的共同作用。

另外,Chandler A.D.(1990)把资源能力分为功能性能力和策略性能力[11]。据此,上述企业三个层次能力的划分还包含着由低层的功能性能力向高层的策略性能力递进的内容。

(四)维度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

维度内部层次之间是互动优化的关系。对资源资本维度的内部层次而言,处在核心层的社会(组织)资本资源,是由低层的物质资本资源和中层的人力资本资源在其它文化和能力资源共同作用下创造积累的结果。社会资本资源一旦形成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又对物质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本资源产生强大引导力。同样,对资源文化维度的内部层次而言,处在核心层的价值文化资源,是由表层的物质文化和中层的行为和制度文化积淀的结果,而价值文化又对它们有强大的规范力。对资源能力维度的内部层次而言,处在核心层的互动整合能力是个人能力与组织能力相互结合、积极创造的结果,同时又对个人能力、组织能力和其它资源形成强大整合力。

在图2中,对资源的文化维度和能力维度而言,表面层与中间层、中间层与核心层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图中的划分,只是为了清楚地说明不断演化的逻辑关系。另外,虽然在理论或逻辑上可从三种不同维度来理解企业资源,但在实际中,某种具体的资源可能会同时占有多个维度。占有的维度越多,其层次相应也就越高。

在每个维度内部,越靠近核心层的资源,企业越难获得、越难控制,它也是越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租金的资源。

四、企业核心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资源是企业控制的、能决定企业战略制定并有效执行的、与企业内部其他资源和竞争对手的资源相比更具优势、更能发挥企业效率与效能的所有战略性(核心)资本、文化和能力的总称。简言之,企业核心资源是企业核心资本、核心文化与核心能力的集合体,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社会(组织)资本、先进价值文化和强大动态整合能力的集合体。它对企业完成使命,改进效率与效能,适应和创造组织环境,增强组织决策与执行能力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企业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而企业竞争优势又是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企业要在日益复杂的商业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它来源于优势资源利用和开发所形成的竞争力。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企业优势资源的积累。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寻求应对环境变化的优势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识别、规划、排程、执行和控制、管理全部的资源,为市场提供用户满意的物品和服务,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维持竞争优势、形成竞争力。

企业排他性的优势资源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竞争能力的形成以资源为基础,核心资源统领和激发各种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资源的价值性和异质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性和异质性的根本,决定着企业的持久生存和发展。正如Lippman和Rumelt指出的:“如果企业无法有效地仿制或复制优势企业产生核心专长的资源,那么企业间业已存在的效率差异将无法消除”[12]。因此,企业的核心资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Collis,David J & Montgomery,Cynthia peting on resources:strategy in the 1990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8):118―128.

[3]Slotegraaf,Rebecca J,Moorman,Christine,Inman J.Jeffrey.The Role of Firm Resources in Returns to Market Deploy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3,40 (3):295-310.

[4]Williamson O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M].New York:Free Press,1975.

[5]Becker G S.Human capital[M].New York:Columbia,1964.

[6]杨瑞龙.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Tomer J anizational capital:The path to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wellbeing[M].New York:Praeger,1987.

[8]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

[9]Oliver,Christine.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combining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based View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9,697-713.

[10]Hartigh,Erik Den, Langerak,Fred. Managing increasing return[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1,19(4):370-378.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2

关键词:物业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一、服务能力

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能力主要是指为物业服务对象提供物美价廉、及时周到、安全卫生、舒适方便的物业服务。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主要通过两方面来体现,即服务差异性、业主满意度。

1.服务差异性。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的需求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产生的,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差异性就是根据不同业主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差别化的物业服务,以达到满足各类业主不同需求的目的。可见,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实施差异化服务,可拉近与业主之叫的距离,更多的赢得业主的信赖,为物业服务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业主满意度。优质的物业服务就是要在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文明性这几个方面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于维修、保洁、绿化、保安等基础性物业服务内容,业上要求及时、便利。即提供某项服务时,耗用时问越短、花费越少、服务品质越高,则业主的满意程度越高。当然,业主满意度与物业提供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维修服务等一系列服务密切相关,是业主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服务的综合考量。目前,物业服务企业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号召业主座谈等形式,对业主满意度进行调查,以便掌握业主或甲方对物业服务企业认可度、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

二、管理能力

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能力对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对正确评价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人认为绩效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共同构成了管理能力。

1.绩效管理能力。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提升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培育自身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物业服务企业要实施绩效管理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深刻认识自身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的、动态绩效管理系统,并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持续改进,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不断提高和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竞争环境。

2.风险管理能力。风险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对风险的测量、识别、分析,衡量风险带来的影响,及时采用风险防范方法,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物业服务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促使物业服务企业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做好风险防范,从而降低由各种风险的出现而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间成本的损失。可见,风险管理能力是物业服务企业的基础性能力,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保障。

三、创新能力

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无形产品,很难时时有新产品出现。但是企业的创新不能只是局限于新产品的创造,企业创新的内容十分广泛,还包括服务、流程及管理模式等其他方面的创新。

1.服务创新。物业管理传统项目,如清洁、绿化、保安、维修等,服务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很难保有新鲜感。物业服务企业只有创造出更新的感觉、更细节的服务来吸引业主,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所以服务创新对物业服务企业是非常重要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吸收先进管理理念,推行新的服务标准,从而使各类服务都能满足业主的不同需求。

2.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制度创新是通过制定制度的形式,把经营思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等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可以说,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其他创新活动就难以坚持实施或常态化,因此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实现的根本保证。目前,相当一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使得物业服务企业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上存在障碍。为此,物业服务企业要强化企业管理,注重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并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培育和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拓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和应用于物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看谁能率先进行技术创新。只有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物业服务企业冰能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服务、新产品,进而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水平,以此达到合理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所以,物业服务企业要以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为基础,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主动地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物业服务的各个环节。

四、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与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所说的资源整合能力主要包括:客户、能力、信息、人力这四方面的资源整合内容。

1.客户资源整合。客户资源整合,主要是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发掘资源潜力,通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等方式赢得客户的信任,使之成为企业的忠实客户,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客户资源整合的手段就是最大限度的争取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是其根本目的。客户资源整合,主要通过提升服务、扩大规模来实现,也就是说要增强现有客户的忠实度,并通过市场拓展等增加新的客户资源。

2.能力资源整合。物业管理属于服务行业,服务能力是能力资源的核心内容。而所谓的服务能力资源又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物业服务所需的有形能力资源,比如必要的办公场所、标志标识、各种工具等;二是物业服务所需的无形能力资源,如制度规范、服务标准、工作流程等。另外,丰富的物业管理知识和物业服务经验,以及拥有一个高效的物业服务团队,也是能力资源的重要构成。能力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就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不断创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3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出发,企业应实施动态管理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企业内部进行重构和管理,从而保证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其满足现代企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动态管理通常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涉及企业管理中的技术革新、人资管理和经营策略分析等。文章从动态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经济学;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合理的人员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企业优质服务体系的构建。动态管理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以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前提。总之,企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这要求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策略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

1.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内涵

目前,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分析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循环管理的模式促进其核心竞争力与环境发展相适应。而从广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多变的市场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涉及技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实施的手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供应商、经销商、股东、客户的协调和管理都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其技术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影响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要依据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策略的调整,对其实施合理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完整的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包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培育、运用和评价四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2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必要性

目前,企业正在逐渐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客户的认同程度,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客户评价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实施这一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要求企业善于发现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管理模式下,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战略实施具有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这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大了其冲击力度,容易导致资源跨国流动而造成企业发展处于停滞。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二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应对政府策略等宏观环境变化的基本策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免与政府策略背道而驰,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实施动态管理是企业硬性指标的重要手段。

三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适应行业技术革新的策略,技术革新是企业在发展中时刻关注的问题,企业要始终处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前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始终坚持采用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四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能够使企业准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调整,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和服务体系,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包括分析企业的外部经营和内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只有企业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其持久的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关系式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内部管理能力M和外部管理能力R关系式等。基于此我们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分析如下。

首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企业应从产品价格、数量等方面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自身价值。市场经济发展一致性程度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

其次,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企业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组织管理能力。

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其知识性体现在只有符合市场价值观的创新模式才能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对象,以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其系统性与企业自身的系统性相吻合。以能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各种资源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只有各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现实途径

3.1采用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培育企业核心市场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因此,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采取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以此培育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确保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地位,并逐渐扩展核心领域,为其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3.2规范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营造企业核心机制

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使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施动态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和调整其组织管理规范。切忌单一依靠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企业应进行适当的培训,时刻处于学习状态,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总之,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机制的构建十分必要,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组织管理结构,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建立有利于其经营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3.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所奉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发展宗旨等。正确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我国成功企业发展的途径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员工培育方法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树立。缺少必要的核心文化,企业的发展也将陷于尴尬境地。

4结论

实践证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构建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管理能力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无论是资源分配、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都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将主要竞争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当然,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企业发展也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应始终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则,进行正确的外部协调和内部管理,使企业处于动态发展环境下,解决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武.从管理经济学的视角看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集体经济,2010(9).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4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最早被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1]早在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就提出了对于人事管理的思想。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前些年由于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匮乏和不重视,其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缺乏精细化管理的现象,同时,其管理方式相对来说也较为落后,现代化管理理念难以深入普及。企业的粗放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匮乏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的缺失造成了企业对于人才管理的制度较为混乱,留不住那些专业技能强的人才,也没有一个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引进高端人才。因此,人才的紧缺和匮乏成了企业面临着的又一个窘境。[1]同时,这种紧缺和匮乏也成了企业运营、发展的制约因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古训。而当今时代的人才,更是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形势,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于自己职业规划,能够给自己提供良好就业前景的企业。这种情况下,各企业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专门的管理部门运用科学的、专业的管理手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达到并保持于最佳的比例,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以及协调,从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员工各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2]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1)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是对于企业生产、运行以及经营的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是企业中各种资源的保障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在管理中的作用,才能使企业中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将各种资源最优化配置。

(2)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赢得经济效益。然而,人力资源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员工进行生产、研发等工作的实施和完成,人员方面的保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3]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也成了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因此,管理好企业的人才、挽留住企业的人才也是从另外一个层面的、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3)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新技术的不断加入。而新技术的引进需要通过人才的引进来实现。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是对于人才的管理,从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养到人才的薪酬待遇等等管理工作,都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处理的。因此,企业想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入手,加强对于人才的引进和挽留,以及对人才的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够人尽其用,将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影响

(一)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观念,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应提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视程度,这是观念上的提升和转变。由于早些年人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意识并不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没有专业的、专门的人才。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观念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根本上的有效措施。

(二)有效规划人力资源

企业想要大力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实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转型,以人才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想要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管理上转变战略,从粗放型逐步向精细化过渡转变,并且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1]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中的员工统一进行培养和调配的管理工作总称,同时,也是为了实现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发展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以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明白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发扬其优势、避开其劣势,将合理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制,这样才能有效地将企业中的员工进行最优化管理、配置。

(三)完善相关制度

由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尤其很多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根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提升管理意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从人员的招聘、引进,到人员的培养和调配,以及后期的相关福利待遇政策的制定,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负责。由此可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四)加大人力资源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对于人才的引进要非常谨慎,而后期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企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高端人才的加入,对技术方面的研发和改革创新,更主要的还是众多普通员工的配合和生产,以及其他后续步骤的补充。因此,企业不光要重视高端人才的素质提升,更要注意到全面提高员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具体的实施措施可以是定期、长期地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化技能培训,加大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实现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的目标。

(五)企业加大人才的吸引、招收、使用和留住力度

企业想要发展,最核心的还是对于最先进的、最高端的技术的掌握,这就需要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来实现。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着重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吸引、招收、使用和留住力度方面的工作。只有把人才真正的引进、合理利用和留住,才能保证企业额提升其核心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长期平稳地发展下去。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5

关键词 信息战略;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4-0138-02

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让我国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因为,现在不仅仅是我国国内的企业间的竞争,还包括了与国外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各个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国多数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技术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作为信息技术,投资和收入的不平衡,让信息技术故障的情况频频发生,尤其是信息技术实施的周期长,为了确保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企业的信息技术战略的理性发展是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1 企业信息技术战略

企业是全国领先的实体。来自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从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波开始,然后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无论是在社会的哪个层面,信息化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信息化的发展也代表了企业的发展,更是代表了国家的发展程度。从概念上来讲,信息是指生产的机床、工作台、流水线、加工机械等产品的加工信息,主要集中在数字化工具应用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就在于所有的企业都将自身的信息详细的公布在网络平台上,这样,相互关联的企业之间在进行交易时,就可以避免复杂、耗时的交易过程,通过网络平台,让企业之间的高效、快速、便捷的交易成为了可能。这样一来,不仅给企业带来更高效的生产过程,而且也大大节约了交易所需要的成本。全国信息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体,这些实体之间和政府之间的信息全部数字化,使用电子邮件普及的日常交流,并成为通用的数据交换标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大大提高,甚至超过50%,国民经济的主体,推动其他传统产业,包括将农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离不开信息化的,例如我们国家,上到政府各级部门,下到生活娱乐方面无不有着相对应的信息化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中,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信息,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只要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全球化的时代。

1.1 生产作业的信息化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生产作业这方面基本以及普及信息化技术设备了。尤其是在生产制造方面,比如数控机床、适时生产系统等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了,不仅增加的生产效率,而且,生产故障也减少许多。还有在生产设计方面,已经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其中,尤其是CAD、CAM、3DMAX等等都已经被广泛使用。

1.2 管理办公的信息化

中小企业在办公管理方面也已经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方法,现已经都在使用信息化办公系统,不仅减少了繁琐的工作内容,而且办公效率反而大大提高。尤其是比较常用的MIS系统,更是目前十分方便简洁的企业管理系统。还有目前的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呼叫中心等都是信息化的表现,而信息化办公也给人们带来不可思议的便捷,深受各行各业欢迎。

1.3 战略决策的信息化

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的信息化普及程度不如前几种,但是还有不少企业在使用,比如DSS、SIS、ES等等,都是能够为中小企业提高效率的有效信息化系统。

1.4 协作业务的信息化

协作业务就是指对信息化有着辅助作用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将信息化服务给大家的工具,然而,现代的协作业务也已经开始信息化,比如EC、SCM等都是协作业务信息化的表现。

2 信息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2.1 识别核心竞争力的功能

2.1.1 价值特征方面

企业的信息化如果做得好,那么就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因为,企业如果能够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及时、有效的到信息平台上,并且能够让广大运营商和消费者了解到,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加快销售进程,这样一来,不仅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还能够减少企业内部的产品成本。日本三井集团的网络情报信息遍布在世界各地,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竞争对手,迅速崛起的日本的原因管窥一斑。可见企业的信息化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以销售产品为主打的企业,还是一些传统行业,都离不开信息化。事实上,这些企业提升产品的价值,应该是生产而不是核心部分的信息流。

2.1.2 资产特性方面

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专有资产是公司的是核心竞争力,这样的排他性还体现在积累的自然属性方面。它是企业的基础管理,也是一个历史的依赖,因此,被仿效的企业自然处于也无法处于绝对优势。然而,企业信息化系统,其自身的特点和便于数字化复制使得实现较低的门槛和专有程度不再专有,如沃尔玛就有一个很好的信息化系统,而且随着企业应用程序经验的普及,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阻挡效果。事实上,现在应用程序和监管力度得到了增强是由于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系统的优势,许多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平台的资本,不再像以前一样容易展现于人前,除非核心竞争力的领域将逐步退化,否则企业信息系统总能高人一筹。

2.2 信息化塑造企业竞争基础平台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的能力,虽然不同行业的企业,其企业信息化建设都各不相同,虽然做出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好坏参半。如在库存、结算、航运、人员安排的效率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实力。必不可少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让企业在诸多同类企业中成为佼佼者,那么就在一个企业来讲,如果他的信息及时、高效,那么,在于其他企业竞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已经具备了先决条件,所以说,信息化是企业之间竞争的重点,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为信息化企业。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提升,与社会信息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作为一个更根本的投资,而不是为了显示与另一家企业的独特价值之间的区别,企业投资信息系统的实施,最终会达到平衡。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企业发挥自己的优势,构建基于企业的信息流,提高了企业的信息瓶颈,提高企业信息化的高效筛选及产能利用率,这样有利于平台建设的竞争。但是企业能够击败其他企业还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如营销能力、人力资本、研发能力等,而不是平台本身,因为这个平台可以轻松地复制和模仿。

参考文献

[1]霍国庆.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的理论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11(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范文6

关键词:工程咨询企业;投资建设;核心竞争能力;智力服务;工程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5-0160-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5.079

根据《工程咨询业2010~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以及《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工程咨询业都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工程咨询是以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和管理方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与实施全过程提供咨询和管理的智力服务。工程咨询企业主要的服务对象包括出资人、项目单位及工程承包商。业务范围包括规划咨询、项目建议书(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评估咨询、工程设计、招标、造价咨询、工程监理、设备监理、绿色建筑咨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咨询、项目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职业卫生、合同能源管理、工程项目信息化咨询、技术咨询、工程项目管理、项目投融资咨询、管理咨询等项目全过程咨询,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在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投资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优化建设方案,为工程建设投资项目决策充当把关人角色,同时为工程建设项目科学、合理实施提供管理支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周期)及成本(费用)控制等按计划进行。工程咨询属于智力型服务业的范畴,依托互联网、知识经济、创新理论和系统工程分析方法等关键能力,以工程咨询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质量、合理估算并分析投资成本和效益,提高工程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 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特征

核心竞争能力又称核心竞争优势,是美国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最先提出来的,是指一个企业(或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能力,具有延展性,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且不会随员工的辞职而消失。核心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地位、盈利能力起着十分关键的决定作用。它可能是完成某项活动所需要的优秀技能、技术,可能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也可能是创造具有很大竞争价值的一系列具体技能的组合。企业性质不同,其核心竞争能力的表现也不同,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优质产品质量、能够及时快速准确地响应客户的能力、专有技术、良好的市场开发和定位、技术创新等。一般来说,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各个不同部分有效组合的结果,是个体资源重新整合,但并不是简单的数量整合,它植根于个体的技巧、知识和能力。对工程咨询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能力是由多维度、多元化能力组成的综合体。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有竞争价值的能力,是工程咨询企业的战略基石,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能够拓展企业的价值链并将其持续扩展到各个节点乃至最终产品,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动力。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仅包含企业所独有的技术、技能、技巧,还包括工程咨询企业所蕴含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特质,具有不可移植、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特性。工程咨询企业任何方面核心能力的形成都能衍生出许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技术,从而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优势。

2 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内容

2.1 技术研发能力

技术研发能力是影响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工程咨询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由于工程咨询企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服务行业和领域的不同,需求的知识、经验、技能等也不一样,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引进、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工艺,才能推出新产品、新的业务思路,才能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份额。

2.2 市场开发能力

工程咨询企业是以管理、经济、技术等为基础,综合性强的智力型、服务型企业。市场开发能力对工程咨询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它影响工程咨询企业的持续发展、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绩效管理。市场开发能力越强、业务内容越丰富、服务范围越广,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好,发展速度就越快,就越有利于工程咨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服务能力

工程咨询属于服务行业,是我国服务业“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之一。工程咨询企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建设项目的咨询、决策、设计、实施和经营等不同阶段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企业。服务能力是工程咨询企业的生存之本,服务质量更是工程咨询企业的实力所在,关系到工程咨询企业的命运。因此,通过提高工程咨询企业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才能扩大工程咨询市场占有率,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2.4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工程咨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资建设项目提供智力服务的企业,是高度智能化的服务,需要多学科知识、技术、经验、方法和信息等咨询知识的集成。此外,工程咨询业务范围弹性较大,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等领域,需要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同时需要通过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因素分析、预测和谋划未来。因此,具有多学科、多领域、复合型的人才是工程咨询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保证。工程咨询企业只有通过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培养具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熟练操作能力和应对复杂多变环境能力的人才队伍,才能赢得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3 工程咨询企业的服务能力

工程咨询企业的客户(出资人、项目单位及工程承包商)一般通过委托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项目咨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受委托的工程咨询企业应在授权范围内,不受客户和其他方面的偏好、意图的影响或干扰,独立、科学、公正地从事工程项目咨询。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工程建设方案,降低投融资成本,减少投融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才能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咨询成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优秀的工程咨询公司往往拥有与项目咨询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设备、设施和工具,同时也能吸引客户的参与,并善于借助和利用企业之外的资源,如与工程咨询项目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库等。有助于工程咨询企业培育和建立项目管理体制,特别是有利于复杂、重大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有利于解决工程咨询项目重大难点和疑惑点。通过借助这些有着丰富的经验的“智脑”的支持,可以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证。工程咨询企业也会因此而在完成各类工程咨询项目的同时,积累并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国内外优秀的工程咨询企业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工程项目咨询体系,通过文化传承,保证企业文化内涵的发展壮大。同时,优秀的工程咨询企业大都是学习型企业,能够提供较好的学习平台,确保企业人员知识、技能、信息不落伍,在提高企业服务能力的同时确保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

与所有服务型企业一样,工程咨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其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4 提升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措施

4.1 重视人才梯队建设

工程咨询企业要想持续快速地发展,人才队伍至关重要。由于工程咨询企业提供的是智力服务,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以及工程咨询业务都是通过整合、协调、配置各类资源完成的。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服务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目前,我国工程咨询企业中既懂技术、管理、信息网络,又懂得良好沟通、法律、金融、营销、外语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如何能培养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精通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影响工程咨询企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是提高工程咨询企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工程咨询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开发好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并完善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根据工程咨询业务整体需求,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培养企业工程咨询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4.2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研发能力

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是工程咨询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面对工程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形势的急剧变化,工程咨询企业只有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发展。业务方面,工程咨询企业要积极适应和拓展投资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产业链,在绿色建筑咨询、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咨询、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咨询、工程法律咨询、安全评价咨询、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咨询、项目运营管理咨询、工程保险咨询、担保咨询、工程审计咨询、工程合同纠纷、融资咨询等新的业务领域创新工程咨询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技术方面,要努力提高咨询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要重视先进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信息方面,通过建立信息网络,掌握工程咨询行业的最新信息,掌握工程咨询市场的主动权。项目组织方面,通过不断改进项目组织模式,提高效率,降低项目成本。同时,通过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研发创新热情,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

4.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企业文化与工程咨询业务开发、技术创新相辅相成,适应企业发展目标的文化对其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不适应企业发展目标的文化就会阻碍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工程咨询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才能服务好工程项目和经济建设,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面向未来。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