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文1

关键词:标志设计;风格;演变;发展趋势

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标志的直观、形象、不受语言文字障碍等特性极其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应用,因此国际化标志得以迅速推广和发展,成为视觉传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人类共通的一种直观联系工具。

1 标志设计时代风格及其形式的演变

(1)工业革命前的标志设计。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前的标志设计活动,基本上是以手工业为中心的活动。标志设计者与制作者往往出自同一人之手,而标志设计的服务对象仅仅是上层社会的名流、权贵与贵族阶层。因此,在标志设计的风格上自然出现了矫饰、做作的“时尚”风格。在这个时期里,标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皇室和贵族设计徽记和在手工艺品上留下专用标记。

(2)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标志设计。1851年,伦敦水晶宫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师从自然”和歌特式风格的复活,注重设计的合理性与装饰风格的完美统一。标志设计在这一运动中也表现了明显的时代风格特征。在标志设计上广泛使用动植物纹样,质朴而大方。在维多利亚矫饰、奢华的风尚中,采用中世纪的纯朴风格,吸取自然的装饰纹理,创造出了与历史复古风格大相径庭的新的设计风格。[1]但是,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标志设计是各国逃避工业革命的幻想。从社会发展来说,这个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是消极的,所以,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没有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但由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原则,为以后的设计师在警醒标志设计是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的参考。

(3)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标志设计。新艺术运动发起的起因是十九世纪弥漫欧洲的繁琐矫饰的维多利亚装饰风格引起了人们强烈不满。这个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是基于对东方艺术的借鉴,对矫揉造作风格的否定。转而注重强调装饰处理和强调线的表现力。风格细腻、装饰性尤为强烈是这个时期表示设计的共同特征。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一方面是从古代埃及华贵的装饰元素中寻找创作灵感,简洁的几何图形,建筑装饰图案,运用金属色系列和黑白色系列达到了极高的装饰效果,给予了设计师极大的启迪;另一方面,是原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原始部落的影响。所以具有时代特征的简单的几何造型就成为当时的设计师所热衷研究、表现的焦点。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是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设计风格与现代主义风格之间的衔接。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标志设计从装饰形式出发,采取折衷主义原则,探索手工艺与工业化的融合而发展出的一种全新的标志设计风格。它的装饰风格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了现代主义标志设计研究的重点。

(4)现代主义时期的标志设计。现主义标志设计强调和谐与统一,喜好用简洁的几何图形进行理性的构图、造型、反对装饰主义,认为“装饰即罪恶”、“美在比例”等。这个时期里的标志设计几乎都是用圆规和直尺作图的几何图形。如著名的日本三菱重工的标志,就是由三个简洁的菱形向心排列而成的,构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字塔造型。尽管现代主义标志设计讲究功能性、注重服务对象的性质、追求简洁、明确的视觉效果、却容易造成设计作品冷漠,严峻理性化的外貌,风格单调,缺乏人情味。归纳现代主义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是:反对装饰,强调理性,以少胜多。

(5)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标志设计风格及其发展趋向。社会经济大发展刺激了标志设计艺术的改革,标志设计不仅仅是功能的完善,在设计中包含装饰、美观的内容,希望利用装饰细节达到视觉上的宽松与舒展,追求富于人情味的、装饰的、变化的、个性的、传统的表现形式。此时,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应运而生。后现主义标志设计风格应该看成是一种对标志设计新标准的探索,是现代主义标志设计风格的改良、补充和发展。是对发展到极端垄断的现代主义标志设计风格发起的挑战,是求新求变的新生代设计师对单调化标志设计风格的冲击。后现代主义标志设计不是单纯的原封不动的恢复历史的固有风格,而拟采取提炼、混合、拼接的方法,以现代主义标志设计的造型,审美基础作为折衷主义的处理标准。

可见,标志的设计经历了从追求表面装饰美化到建立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演变过程。大多传统标志从繁琐向简洁演变,由具象向抽象演变,由装饰性向标识性演变。多少年来标志一直在追求平面化、简洁化、单色化、抽象化的设计风格,其设计表现也主要是依循形式美的法则对点、线、面进行概括组合,多采用二维的视觉效果,这主要也是由于受当时制版、印刷、制作工艺与成本、传播手段等的不发达所限制。

2 当代标志设计的新趋向

(1)多元化发展趋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时代传播媒体的多样性发展,未来的标志在体现内涵的同时,将会涵盖多种形式、手段与形态,追求个性的张扬表现、注重多元化视觉效果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设计趋势。在保留传统平面化形式的同时,很多标志相继采用渐变、写实、立体,甚至图片等形式,使得以前单一的标志形式变得富有“多维”的表情,以求吸引人的注意,这些变化无疑会给品牌形象的树立添姿加彩。

(2)人性化发展趋向。未来的标志设计要以人为本,现代人追求富于人情味、有装饰变化、有个性的表现形式,要求标志不仅只是功能的完善,还应符合审美的需求。

(3)娱乐化发展趋向。娱乐性是未来标志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更乐意接受能从视觉、心理上让人感觉轻松舒适的视觉信息,为了满足新的文化需求,未来的标志设计或许会具有些许戏谑、调侃的色彩。比如幽默风格的标志设计,少了严肃理性的表情,多了一份轻松。此外,温情脉脉的手绘标志如今也日益多了起来,其淳朴自然的风格具有无比的人性魅力与艺术人文色彩。

(4)科技化发展趋向。科技水平和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标志设计在表现手法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强化,不再只局限于二维平面,许多奇妙的创意得以实现。标志的形象传播、视觉冲击、个性体现等都具有了更大的表现张力。标志的设计出现了图片、绘画、三维空间等形式,也有的采用中国书法、篆刻、水墨等表现手法,甚至还有采用透明层、高光、阴影、金属质感等逼真表现效果的。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标志传统的设计模式,可以预见,未来的标志将不再只是单薄的形象,它将以一种更趋多元化、人性化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趋势延伸了标志的内涵与意义,是标志设计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必然选择。任何设计都要紧跟时代,标志设计也不例外,一种设计风格会因为社会历史背景、人性需求和市场导向的变化而被另一种设计风格所取代,这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钱凤根.现代西方设计概论[M].北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5.

[2] 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6.

[3] 约翰.沙卡拉.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2000:78.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文2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自然主义;曲线;植物

一、产生的背景与其风格特点

19世纪末,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相继完成,欧洲经济空前发展,人的能量和价值被充分的彰显,对于机器大生产的粗制滥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需求。 而当时设计界到处弥漫着由工业革命造成的廉价、俗气的装饰品和过分矫饰的维多利亚装饰品,使传统的装饰艺术成为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的东西。弥漫欧洲的繁琐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巴洛克装饰风格以及工业时代大生产所产生的粗糙低劣的机械化产品 ,引起设计师的普遍反感 , “新艺术” 运动出于对以上潮流的反对重新掀起传统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1]。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主义的装饰。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等。日本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自此以后,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线图案成为绘画中的惯用手段。简单的说,哥特式、洛可可式和日本浮世绘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2]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例如: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到了20世纪初,这场运动已经在法国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了。

二、以埃克多・基马里为代表的新艺术运动作品分析

1.埃克多•基马简述

赫克托•基马于1867年出生于法国里昂,是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设计组织“六人集团”中成绩最为卓著的一个。是建筑师、家具设计、装饰艺术家。由于他的研究建筑,像其他许多法国19世纪的建筑师,进入了巴黎美术学校(Cole Des Beaux Arts)学习。那里他结识了理论家尤金艾曼纽维奥勒勒迪克。自1863年以来,这些理论家的思想,为新艺术的结构原则的提供了基础 。

基马的风格以自然装饰为主,他的建筑及装饰工程的特色是流线型、有活力的曲线的灵感来自大自然,如花朵、茎、卷曲的须和枝干。基马在 1895 年拜访了霍尔塔 (Victor Horta) 的塔榭尔住宅 (Hotel Tassel) 后,受到霍尔塔前卫的新艺术设计风格的影响很,改变了基马原本的保守风格。基马在基本造形上强调了纤细、质轻和有机曲线的自然装饰图案。以及使用了强烈对比的材料,如木材,铁和石头。所做的室内设计、家具、建筑、以及字体设计大部分以直线搭配曲线的装饰风格。

基马最重要的贡献是设计了一系列的巴黎地下铁的车站入口设计。在法国巴黎的 地铁站入口,他运用弯曲的铸铁材料,构筑出独拊一格的“地铁风格”(Style de Metro),也因此成为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所设计的风格又被称为“基马风格”(Style de Guimard)。他常以雾面玻璃当作地铁站的外观,主要是想让人们即使要走进了地下铁,仍可以看见外面朦胧的大自然。这种“设计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风格,是他为人类提出的独特设计观。他不但创造了细长且卷曲的装饰字体设计,这种独特的风格,被称做是“面条风格”(Style de Nouille) 或是“鳗鱼风格”,他们是新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有机装饰风格。

2.埃克多•基马艺术作品

埃克多•基马反对对传统的模仿,主张抛弃旧有的风格元素,不喜欢过度简洁,主张保留某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装饰性因素,主张从自然界吸取设计要素,采用植物茎叶状的曲线形态。

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等全部采用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青铜材质的出入口建筑框架,线条优美而诡异,仿佛具有生命般从地面生长出来,同时,如同花草藤级般卷曲伸展的“METROPOLITAN”的新艺术风格字体,出现在黄底的标识牌上,兼具识别性和艺术性。利用玻璃和钢铁材料完成了弯曲蔓延的类似植物图案的地铁栏杆和类似贝类的彩绘玻璃。经过一个世纪的考验至今仍是巴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与霍尔塔作品的对比分析

埃克多•基马被公认的一件最优秀也最重要的作品是在(1894-1898)年在巴黎的贝朗榭公寓(Castel Beranger)。 其为一个小型的集合住宅,该组住宅有36个单元,而住宅最特别的地方为其大门的地方,利用铁件作有机的弯曲,形成一个富装饰性的大门。

霍尔塔(Victor Horata,1867―1947)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认为建筑如同雕刻、 绘画一样的艺术,因此同样应该具有自由的风格。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这些线条的起伏,常常是与结构或构造相联系的。霍尔塔于1893年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成为新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在他的设计中,凡是能够运用曲线的地方,他都坚决放弃了直线及锐利的角度。他的建筑设计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注重装饰,受自然植物的编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和楼梯中十分突出;(2)建筑暴露钢铁结构和玻璃面。

霍尔塔的设计尽管大量使用曲线,但是已经较好地处理了装饰与功能的关系,从纯粹的自然主义倾向走向面向现代生活应用原则的现代设计意识。

(2)与麦金托什的作品对比分析

麦金托什(Charles R.Mackintosh,1868―1928)是英国格拉斯哥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直线家具的风格是以朴素的直线或方格网的平面构图为主要构成元素,它表现出一种简洁的直线、明快色彩的感觉。这种家具主要特征是趋于简化成直线和方格,属于几何因素形式的构图。麦金托什的希尔住宅椅。突出的特点是靠背很长,高度都在140厘米左右,高直的风格,靠背从底部到顶端都是采用梯状的直线,快到顶部采用了方格的结构,前面两椅腿从上到下由粗变细,也是采用直线的造型。整个作品都是为了追求一种高耸、挺拔的感觉,它的主调反映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体现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

三、结束语―线条的艺术

新艺术运动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和探索,受到东方艺术以及象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以回归自然,线条装饰为本质的装饰艺术运动。[3]从装饰线条的变化,从以曲线为主,到曲线和直线相结合,再到以直线为主,辅助以曲线装饰,可以看出当时设计大师对于设计的思考及他们设计思想的变化,这个过程是逐渐走向现代装饰艺术的。抛开新艺术的设计思想,仅从线条装饰的形式上而言,埃克多•基马那样的优美婉转灵动的线条和那样的惊人的线条装饰艺术,对于我们现代装饰设计的影响是深刻和广泛的,并且对于我们学习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

新艺术运动是各种设计潮流从19世纪流向20世纪的一条通道,开创了由传统设计到现代设计的过渡方向,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流,至今仍深深的影响着现代的设计思潮。学习和研究“新艺术”的设计理念,对于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探索新的建筑空间形式和语言风格,仍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第

66页.

[2]朱和平.世界现代设计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第31页

[3]薛阳春.浅析新艺术运动的线条艺术.[J]大舞台,2008,第5期.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文3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雕塑史》中说,“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而早期雕塑的主题大多是狩猎、祭祀、舞蹈等为主的生活场景。因此,雕塑和舞蹈作为最古老的两种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自然的联系。上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大量引入西方现代舞的动作结构方法,开阔了创作视野;但21世纪以来,“回归原生态”成为舞蹈创作的焦点。舞蹈创作者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文化,试图在中国舞蹈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竹雕是雕塑艺术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和中华文化与历史交融的背景,是艺术的再延伸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研究竹雕艺术与舞蹈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有利于深刻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多样性趋势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普遍存在的统一性特点,为推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提供更多视角的分析和借鉴。

一、竹雕艺术与舞蹈的艺术特点分析

作为最古老的两种艺术形式,雕塑和舞蹈是特定社会历史生活在人类文化精神层面上的投射和积淀,其艺术风貌、风格特征、创作走向与社会氛围、审美取向、时代思潮、人文精神等外在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生态联系。

(一)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特点

中国传统雕塑具有装饰性、绘画性和意象性等特点。其中装饰性在工艺美术中体现,无论是人或物,也无论是宗教造像、明器艺术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而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是一对相互关联的同胞兄弟,都始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紧密结合、互相补充。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以提升雕塑的表现手法。中国雕塑和绘画相互影响很久后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自为阵,自成体系。它侵染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与艺术标准,具有浓厚的“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往往传达着人的精神状态、生命力和宗教境界。同时,中国传统雕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在艺术上则表现为古朴、淡泊、天真、飘逸、雄浑、淳厚、稚拙等等风格,追求一种内在的、原始的、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竹雕艺术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本身带有美好的意蕴,给人高雅、唯美的心理感受。比如图案中常见“竹梅双喜”、“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人赋予竹的优良品格,这种品格第一是清高,第二是坚韧。中国的竹文化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文化,深入民间。比如清代大画家郑板桥写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画的竹子受到推崇,非常有名。今天不仅能欣赏到他的绘画,还能在其他雕刻艺术上见到他的竹石,这些都彰显出竹文化如何深入人心。

(三)中国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

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不仅是表达各族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而且还多面地反映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劳动智慧,具有丰富的内在文化含量和精神家园,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内涵,为人类多样性文化提供了宝贵贡献,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一是具备以图腾为神圣的崇拜性。图腾是部落群体和原始氏族的象征,图腾文化作为原始积淀层,形成了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具有人性之本质、民族文化之源与民族灵魂之源。而传统民间舞蹈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祖先信仰的文化特性。二是以生活形态为主题的仪式性。仪式舞蹈产生于对超自然神灵的敬畏和依赖,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与未来的希望。三是以“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占主要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是祈天、祷地,求取顺利、平安的各种仪式舞蹈。四是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的群众性,以生活为基调,以大众审美为旨趣,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

二、竹雕艺术与舞蹈造型的艺术统一性分析

竹雕艺术与舞蹈在表现形式上虽然一静一动,但它们都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同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作为传统艺术的不同形式,具有丰富的关联性,充分体现了不同艺术的统一性。

(一)同为视觉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艺术可以分为四个类型: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听觉艺术,包括音乐、曲艺等;视听艺术,包括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等;想象艺术,主要指文学。作为视觉艺术的不同形式,雕塑和舞蹈都含有线条、形状、空间等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也遵循视觉艺术创作的一些设计原则,包括:布局、对比、节奏、平衡、统一。

(二)都具有形神兼备的要求

竹雕艺术的美学意蕴可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需认识审美对象所表达的内容;第二层面,虽不做出实用反应但能理解审美对象;第三层面是从心理上认识事物对象的情感性质与特征;第四层面是更为内在和深刻的感同身受,所谓“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就深切地反映了竹雕艺术审美中所特有的内心因素。而舞蹈艺术更是以“其他艺术表现手段与语言文字所难以表现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深刻的思想、细腻的感情、鲜明的性格,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本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个体,以表达作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为主要特点,因此,二者都具有形神兼备的要求。

(三)在构图上都应符合美术的基本要求

舞蹈造型是指舞蹈演员的个体动作形态及舞蹈队形、路径及整体的变化形态。它是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过程。竹雕是美术的一种,其构图必然符合美术的基本要求,而舞蹈造型同样要遵循美的艺术原则。从整个构图来看,舞蹈造型编排有以下几种方法:分散与集中。分散是指演员尽量占满表演空间,以展现总体风貌;集中指演员及动作集中在一起,起到特写的效果。优秀的舞蹈作品,都会是分散与集中的有机统一。整齐与和谐。这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三人以上的舞蹈,集体的动作常常要节奏鲜明、整齐划一,以实现动作的和谐之美。平衡与对称。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要以舞蹈中心作为动作扩散的中心,以此为圆点前后左右要形成对称,要形成平衡。这样的舞蹈造型才会让观众感到画面的稳健、协调。

三、竹雕艺术与舞蹈造型的艺术多样性分析

尽管竹雕艺术和舞蹈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备诸多联系和共同点,体现了艺术统一性的特点,但作为艺术多样性发展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阶段的产物,它们又各自具有独特的一面。

(一)凝固构图与流动构图的区别

竹雕艺术形象的静止性,必然带来瞬间性的特点。因为它不能表现运动和情节发展的过程,只能表现出任何题材的瞬间状态,其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只能在一个瞬间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凝固的构图。而舞蹈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广场或舞台等训练场地)内,通过连续的人体姿态动作过程、优美的姿态、动人的表情和不断流动变化的队形画面,结合音乐旋律、舞台美术(服装、道具、布景、灯光)等艺术手段来塑造美化舞蹈的艺术形象。舞蹈是一种时间性、空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因此,舞蹈表现的语言和要素更为丰富,舞蹈造型表现为一种流动的构图样式。

(二)艺术发展的社会生活基础区别

竹雕艺术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都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和文化的深远影响,各大流派的审美意蕴和表现形式,传承了独立的民族个性与轨迹。显示出竹雕艺术特有的冷澈沉静、纤巧洗练,却又不乏绚烂精致的品格。但由于其社会基础与主题提炼都深受温柔士大夫阶层影响,其作品有意无意间与普通民众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因此,当代竹雕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与之对应的是舞蹈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在追求艺术美的前提下,当代舞蹈作品更注意挖掘社会现实中动人的篇章,凸显社会精神、时代风貌。优秀的舞蹈往往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敏锐捕捉时代的特性,它或者能反映一个时代特定时期人们的普遍情感,或者超越时空界限反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普遍人性。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四、对竹雕艺术与舞蹈造型融合发展的思考竹雕艺术作品,不仅运用了复杂的竹雕艺术技术如浮雕、圆雕等,同时还大量运用了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法,如竹雕艺术中大量运用的空间排列与造型艺术,同舞蹈艺术中的队形排列与动作造型非常相同,充分体现了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多元构建与相互融合。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文4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着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着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六、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大佛、服侍菩萨与天主力士像都严重头大身小,但依然很美,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

七、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八、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文5

匈牙利艺术社会史家阿诺德•豪塞尔认为,每个历史时期各门艺术的发展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上,自18世纪以来,文学、绘画和音乐不再保持同一水平,音乐比文学落后得多;甚至同一门类的艺术发展也有不同,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有的是“先进的”,有的则明显“落后的”。对于前者的差异,他归结为公众对艺术的兴趣的差别,更确切地说是“种种潮流之间的种种差别”,造成同一门类艺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则是来自风格的变化,无论是源于趣味或风格,二者的根本变化皆源自某个社会阶层的兴起。他分析了艺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社会是一种土壤,各种不同的文化进程在其中相互密切接触并向前发展。在社会的水平上,它们并不必然地展现出它们相互关系的全部内容或全部财富,但它们的确展现了那些能被最满意地简化为‘公分母’的特征。”豪塞尔提出的“公分母”这个比喻与俄罗斯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所说的“主因”很接近。在雅各布森看来,不同的艺术历史形态具有不同的“主因”(thedominant),在某个时代的整体艺术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种主导成分。他认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主因”是造型艺术,因此一切艺术都以追求逼真的造型效果为目标;而浪漫主义艺术则把对音乐及其效果的崇拜作为这一时期所有艺术的宗旨;而本世纪的艺术,却把语言提高到了艺术的本体论高度。对于同一门类艺术来说,它的每个时期的主导成分也是发生变化的。他以诗歌为例谈到,诗的发展每个时期的主导因素不同,14世纪,诗的不可分的特征不是音节安排而是押韵;19世纪的现实主义诗,押韵不是必需的手段,相反音节安排成为一种强制性不可分割的成分;现代的自由诗体的必需成分变成了语调统一,语调成为了诗体的主导成分。依据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尤•蒂尼亚诺夫的看法,文学的系统由“中心”和“边缘”两个地带构成,这两个部分在永无止境地移动并更替着。“体裁从中心位移于周边,新的现象则从文学零碎、从它的荒僻和低级之处跃上中心的位置”輥輯訛,即使原来处于各种边缘地带的细小支流,起初不引人注意,但这种边缘的新现象终将不可避免地更替正统的中心,中心则成为周边。毫无疑问,蒂尼亚诺夫提出的这种演变现象在现代艺术体系中是存在的。从启蒙运动到19世纪中叶,现代艺术体系中的艺术门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变化和更替的特点,处于主导与边缘地位的艺术种类不停发展更换,只不过,“这种更替存在于另一种意义上———主导潮流、主导体裁的更替”輥輰訛。至此,我们将结合现代性语境从两个层面讨论艺术体系与文化主因的关系变化特征:

(一)从模仿到实用

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就将艺术与模仿联系在一起作思辨的考察,如德谟克利特将“模仿”看作人类活动的起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分别作出了重要的解释。柏拉图明确提出了艺术与模仿的对应关系,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关于艺术的模仿方式与效果的论述。模仿论构成了艺术哲学的一大传统,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启蒙运动时期,作为建构现代艺术体系的单一原则而存在。启蒙运动时期从古典的模仿论出发来论证,把“模仿美的自然”作为艺术的首要原则,这个原则不仅实现了对艺术的界定,而且也影响了艺术门类的选定和排序。对比发现,巴托和达朗贝尔所划定的“美的艺术”体系中的五种艺术种类的排序相去甚远。达朗贝尔明确提出五种艺术排序的原因:绘画和雕塑在美的艺术体系位居前列是因为“它在那些艺术尤其是模仿艺术中最接近于事物的再现,也更直接地与感觉对话”,“毫无限制地表达了美的自然的一切”;建筑是有限度地模仿美的自然,更多地模仿自然的对称布置,没有绘画和雕塑那么逼真,所以只能紧随其后;诗歌是根据单词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愉悦和谐感来模仿,是通过想象力再现事物,“这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创造而非对它们的描绘”輥輱訛;支持想象力和感觉的音乐在模仿的秩序中名列最后,因为“它局限于很少的形象”,发展至后来甚至只是一种语言。对于巴托来说,构成美的艺术的“单一原理”就是“模仿美的自然”。巴托虽也强调对自然的模仿,但他认为美的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起愉悦的情感,更进一步,当人们对客体自然带来的过于统一的愉悦感到厌倦时,他们需要寻找新秩序以唤醒新的思想情感,激起新的趣味,“趣味是艺术的仲裁者”。这意味着,在巴托看来,美的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的常规状态,更不是追求对自然的最真实再现,而是强调既模仿自然却又打破自然的常规,要与真实自然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唤起新的审美体验。如此看来,模仿自然的逼真程度只是巴托划定美的艺术边界的标准之一,同时还要与时代的趣味相一致。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似乎巴托更具有前瞻性,他的一些看法是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的。至于巴托为何将建筑从美的艺术体系中排除,他开宗明义地说,他是根据艺术的用途划分艺术体系边界的。对于建筑来说,实用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它的结构和形式使人愉快,所以巴托在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将它划给了美的艺术之外的第三种艺术。显而易见,无论是达朗贝尔还是巴托,他们划分艺术体系的门类的基本依据都是来自“模仿自然”的美学观念。事实上,受制于这种观念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位理论家。艺术史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明确提出造型艺术与诗的区别之一是,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律令,而真实是诗所追求的目标。由此他将现实中的丑以及不能引起的事物包括人物的激情都排除在造型艺术所能表现的主题之外。认为造型艺术不宜表现丑,但诗却可以表现丑。由此感慨“诗是更为宽广的艺术,它可以达到绘画所永远达不到的那种美”,“生活高出图画多么远,诗人在这里也高出画家多么远”,暗含诗优越于造型艺术的结论。輥輲訛诚如朱光潜先生曾指出的,莱辛的诗与画探讨是从文艺摹仿自然这个基本信条出发的。根据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Greenberg)的分析,模仿原则甚至还影响着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不管文学或艺术如何发展都会呈现强弱势之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形式占据统治地位,主导着其1他艺术的发展。他考察发现,绘画与雕塑为代表的视觉艺术超越其他艺术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高艺术典范。对此,英国文学家艾迪生曾发表过类似的见解:“我们一切感觉里最完美、最愉快的是视觉……我所谓‘想象或幻想的快乐’就指由看见的东西所产生的:或者是我们眼前确有这些东西,或者是凭绘画、雕像或描写等等在我们心灵上唤起了对这些东西的观念。”輥輳訛格林伯格还分析指出,当一门艺术被赋予支配性作用时,它就成为所有艺术的楷模,其他的艺术试图摆脱自己固有的特征去模仿它的效果,它们在努力获得主导艺术效果的过程中被迫否定了自身的性质。因为资产阶级把主要的创造性和活力都转向了文学,在启蒙运动期间,诗歌再次取得主导性地位,雕塑和绘画技巧已达到非常纯熟的程度对其他艺术效果极其敏感,竭尽全力来追求诗歌的效果,音乐虽也屈从于文学的主导但因为技巧和形式相对简略没有充分吸收其他艺术的效果。法国大革命之后,作为一种最纯粹的艺术的音乐取代文学逐渐成为各门艺术追逐的样板。他还特别指出,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存在着绘画和雕塑之争。在这期间有时是雕塑,有时是绘画处于领导地位,但没有哪一个能长期摆脱另一个的影响。关于艺术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现象,事实上诗人波德莱尔就已敏锐发现了:“今天,每一种艺术都表现出侵犯邻居艺术的欲望,画家把音乐的声音变化引入绘画,雕塑家把色彩引入雕塑,文学家把造型手段引入文学……”18世纪后期,巴托用模仿理论来统合各种艺术的企图遭受到德国批评家以及部分历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我们知道,自康德以来,西方哲学经历了一个转变,即哲学思考的重点从对客体的关注转向了主体的思维和精神。从美学角度来说,掀起了浪漫主义感受的美学狂潮。比厄斯利提出,浪漫主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感受和情感享受的一个新的冲动,在浪漫主义的诗的观点中,模仿论被放到了一边或降居从属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表现论。 王尔德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以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艺术体系的出现和发展是与艺术和艺术家的地位不断升华有密切关系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是奴隶和下层劳动人民的手工艺劳作,是被贵族和上层社会所蔑视的劳动技能。这一时期的艺术等同于技艺、技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自由的艺术与贵族关系密切,艺术成为贵族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美的艺术”观念出现后,艺术逐渐与艺术家“天才”、“创造性”等特性联系起来。经由浪漫主义的酝酿,19世纪艺术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艺术家和他的艺术、艺术家与其他人的关系方面都面临新的问题。艺术告别贵族赞助,进入市场,画家面对的对象不再是资助人而是艺术市场。19世纪下半叶,艺术世界还发生了一场影响非凡的工艺美术运动。虽然这是对工业化反思的运动,但是也对现代艺术体系产生了影响。“工艺美术”的奠基人威廉•莫里斯提出,艺术主要分为两个种类:“美的艺术”和“装饰的艺术”或工艺。由此可见,工艺美术在莫里斯看来已经可以与美的艺术相提并论。受到他的影响,奥地利艺术史家李格尔也开始批判艺术中的精英主义,通过研究装饰图案演变,提出装饰纹样不是模仿实际植物,而是为了装饰的目的本身,装饰与模仿自然根本无关:“总的来说,古代和中世纪的自然主义植物图案,从没有直接地模仿自然。”他还得出这样的结论:“装饰分为三维和两维两种类型,一般认为三维起于模仿,因而早于平面的二维装饰。但当平面装饰出现后,便可以脱离三维的模仿而进行真正的艺术创造了。脱离摹本而画出种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线条来。只有经过这一步,无穷的写实才有可能。从三维走向二维,就从自然的掣肘中摆脱出来,让形式的修饰和组合有了更多自由。”輥輶訛至此,李格尔不仅解构了统治一切的模仿说,而且艺术的高低贵贱之分也被他解构了———工艺美术与绘画、雕塑、建筑这些艺术具有同等的地位。

(二)从整合到分立

如果说在早期现代主义文化中,艺术哲学和美学理论家们力图寻找一条适用于所有艺术的共同特性的话,在19世纪中期之后,这些理论尝试受到了质疑。有学者认为这种美学尝试实际上是在掩盖一种事实,即美的艺术的根本体系只不过是一种假设,它的大多数理论都是从特定的艺术,尤其是诗歌中抽绎出来的,或多或少不适用于其他艺术。在1958年发表的《传统美学是否基于一个错误?》一文中,肯尼克认为,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第一个错误,就在于人们试图为所有不同的艺术寻求一种共同的特性。美的艺术的传统体系开始显现出土崩瓦解的迹象。这一转变与这一阶段文化转向自律特性是密不可分的。查尔斯•泰勒曾这样说道:“卢梭是大量当代文化和自我探索的哲学起点,也是使自主的自由成为德性的关键这一信条的起点。他是现代文化转向更深刻的内在深度性和激进自律的出发点。”輥輷訛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期,启蒙现代性及其工具理性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的分化进一步加剧。“现代社会的特征不再是统一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由诸多自主的‘领域’和彼此竞争的价值所构成的网络。现代世界的这种‘去中心化’意味着每个领域及其活动都是依据它的内在价值来评判的(比如,艺术作品必须依据来自美学领域而非经济或政治领域的标准来评判)。”輦輮訛随着分化的出现,艺术慢慢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领域,艺术的合理性证明不再需要到宗教甚至伦理学中去寻找根据,审美价值成为判断艺术品的合法化根据,现代艺术逐渐获得了自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发展催生了新的艺术形态如摄影和电影,也给艺术带来空前的挑战。现代主义艺术家面临探索各门艺术的存在方式和根据的问题,亦即极力探索一门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独特的本体论特征。格林伯格认为现代主义要恢复艺术的自主存在,它首先要证明审美经验来自艺术自身,而不是艺术之外,所以,现代主义艺术通过自我批判回到各门艺术本身:“每门艺术都为了自身的缘故而进行了这样的证明,这类证明表现表明的东西不仅在一般艺术中是独特的不可化约的,甚至在每一门特殊的艺术中也同样如此。每门艺术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特有的东西来确定非它莫属的效果。显然,这样做就缩小了该艺术的涵盖范围,但它同时也更安全地占据了这一领域。”輦輯訛格林伯格将这一过程称为艺术追求纯粹性的过程,也是向绘画本体复归的过程。关于艺术追求纯粹性,新维也纳学派理论家汉斯•泽德迈尔也有着独特的分析。他认为,绘画、雕塑、建筑、园艺和装饰在古典艺术中是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在艺术追求自主进程中,各种不同的艺术开始相互分离走向独立,都力图把自己完整的纯粹性展现出来。所谓纯粹性,“也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独一无二的特征,它是把其他艺术要素排除之后所得到的结果”。他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正是通过这种自觉的分离———排除性,使得艺术独特性突显出来:园林艺术,为了实现它自身的“纯粹”形式,它将所有与建筑和雕塑相关的元素都排除了……在建筑中也呈现出一种倾向,即将一切与人有关的元素、一切与雕塑和绘画有关的元素都排除出去,而这些元素在巴洛克风格中是彼此融合的。最后,建筑将色彩以及不同风格的柱子(它们是构成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也排除在外,如此一来,这种艺术骄傲地宣称了自身的独立……雕塑从其自身排除了一切与绘画有关的元素,然后退回到它自己的领地之内……如今的雕塑抵制着绘画和雕饰的元素,单纯由线条勾勒而成、形式朴素简洁、严谨……在三维、线条以及色彩的元素被排除之后,紧随着这一趋势的还有其它的倾向,它们弱化甚至消解了建筑的元素。輦輰訛简言之,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现代艺术体系已告别各个门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转向关心每一门艺术自身的独特性,各门艺术自分自立,互相划清界限在各自的领域安全地运行着。随着艺术门类相互区分的发展,艺术种类的总体风格特征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

二、艺术体系与艺术世界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文6

【关键词】欧洲;装饰艺术;起源;野蛮

谈到欧洲装饰艺术起源,“欧洲的装饰艺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已登峰造极。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将建筑、家具和家居装饰当作一种艺术创作。他们将古希腊的传说故事雕刻在建筑物上,用象牙片和动物骨头精心制作成漂亮的扇子,在家具的边角或立柱上雕刻出不可思议的线条和花纹,在他们手中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了艺术。”欧洲装饰艺术起源于英国,带有浓厚的爱尔兰“荒凉的绿野”的特征,爱尔兰的地理位置、宗教历史和文化特征,完全满足了欧洲装饰艺术起源所需的条件。起源与英国的欧洲装饰在19世纪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和渗透下,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传统装饰纹样与手工艺的艺术特质,但也始终表现出野蛮的特质。

一、欧洲装饰艺术的起源与特质

早先在爱尔兰偶然发现的中世纪《凯尔斯书》手稿中系统描述了装饰是“用几何设计而不是自然主义的重现,彩色的平面和复杂的交错图型”③的艺术特征,充分代表了爱尔兰的撒克逊风格的装饰艺术,使人们得以重新真切地感受北欧中世纪及复活的十九世纪末装饰艺术的奇特之处。

(一)英国性的装饰艺术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对英国装饰艺术的描述十分准确,即所谓的“建筑师的意图是忠实于自然,艺术家的世界则是变幻无穷的。但是任何一种表现都是对整体观念的描述,而不是对某一物体的描述,这就是所谓的英国式的东西”①;“英国式的建筑装饰特色:即不管是流线式的、还是直线式的建筑,装饰都只是线而已,而非有形物体”。这种融合欧洲北方传统的抽象形式的纪念碑,所呈现出的近似生活的真实感即为这个国家中世纪的装饰艺术风格。不管是静放在都柏林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的《凯尔斯书》手稿,还是在1851年大展览会上展出带有漩涡型装饰的地毯,或是收纳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玻璃盒中的动物纹样的黄金工艺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千多年前古朴的羊皮纸、羊毛抑或是金属本身所洋溢出的沉静感②。假若站在近前正面凝视这些作品,其表面活泼的色泽以及鸟儿模样的花纹,还有那狂热的曲线,会给我们突如其来的视觉冲击,宛如从沉寂的黑色深渊中,突然迸发出五彩光束(图1)。正如前文中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引用的那样,英国装饰性造型的浮雕所表达出来的反古典主义的传统造型形式,可称之为是原始的抽象装饰与传统的古典装饰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筑物所表现出的非模块的造型取向关系。

图1 1851年大展览会上展出的漩涡型装饰地毯(图片来源:《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20)

图2 乌尔姆大教堂(哥特式垂直线条装饰)(图片来源:《哥特形式论》p73)

佩夫斯纳在34岁时出版了《现代运动的先驱者》一书.奠定了他在英国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之后大约过了20年,《英国艺术的英国风格》(1956)发表的时候,刚好处在《现代设计的先驱们――从莫里斯到格里佩斯》(1939)与《现代建筑和设计的源泉》(1968)这两本被称为“近代设计论金字塔”的著作之间。书中讲述了从“凯尔特人大不列颠时代”到十九世纪的“反模仿艺术”的传统特异性,探索了“装饰艺术”的可实现之路。这本书不管在文化深度上还是学术造诣上,都与古典的自然主义相去甚远,佩夫斯纳对意大利巴洛克绘画与撒克逊巴洛克建筑的对照比较研究是其兴趣所在。他所要表达的是英国艺术的边缘性。正如小野木孝治所说的“偶然展示出的古典传统与当代艺术的正相反的民族性对比,是佩夫斯纳对英国艺术特质的探求过程”,对英国艺术与古典传统的关注,是佩夫斯纳对艺术史、建筑史研究的基础体系。

(二)摆脱了具象性和复杂性的英国装饰艺术特质

从中世纪到近代绘画、建筑和工艺美术中“线”的存在形式,可完全表现出佩夫斯纳所认为的英国装饰艺术的特质。他从英国的造型原理中分析出意大利与地中海的造型艺术应该趋向于“非具象”的符号,这些符号必然通过具象形态特征或借助建筑及器物本身的表面得以表现。由此,装饰性的造型获得了解放,并开始了对“线”的狂热追求。正如佩夫斯纳所言“从弱化造型的具象性到关注具有生命感的装饰线的转移”④。如哥特式的建筑装饰里流动的线、火焰式的线、垂直式的线。九世纪英国杰作《乌得勒克诗篇》原稿中的“之”字形曲线、十二世纪的著作《朗伯斯圣经》及《温彻斯特圣经》中的人形柔软的曲线、布莱克(William Blake)所描绘的人物的间接圆滑的曲线、以及与布莱克同时代的建筑家约翰・索恩(John Soane)所表达的作为雕刻的装饰线(图2,图3)。如此,就像佩夫斯纳所说的“结合之前的考察来看,我们虽无法臆测,却可以追溯至七、八世纪的爱尔兰与诺森比亚的绚丽原作,或许直到英国铁器时代的凯尔特大不列颠人的表现形式为止”。从古代北欧的织带花纹和旋涡花纹;在帕维亚(Pavia)卡尔特萨修道院正面所体现的凯尔特环形的魔术般的曲线(图4),这些“摆脱了具象性和复杂性的装饰”完全诠释了英国装饰艺术的特质与起源。

图3 朱里奥・罗马诺,公爵府庭院(图片来源:《西方美术风格演变史》p197)

图4 杜克:《对话录》中的插图(图片来源:《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94)

(三)趋向构成感的北欧装饰艺术特质

地中海位于欧洲的西北端,地理位置上偏于一隅,其文化受欧洲中心辐射较少,正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装饰艺术的土壤被完整地保留。因此,它对欧洲装饰艺术体系完整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正如威廉・沃林格尔(wilhelm Worringer)著作中所记载的:“英国艺术的特色,从广义上来说是‘从依附于具象形态的手法脱离及趋向构成的装饰的手法’,换句话来说,就是‘从装饰体脱离到表面的装饰发展的造型取向’,这就是北欧的装饰艺术特质。这就是‘北方’的造型特征,在表明了其风土性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其极端性”⑤。如佩夫斯纳对线的理解的典型作品,标志着盎格鲁・撒克逊美术开始的一个黄金头盔“萨顿胡的头盔”(图5)。在仅仅几厘米大的空间中,装饰着精密织带的动物(鸟)头部、回环缠绕的曲线,可见在没有接受过古典地中海艺术洗礼的北欧,其装饰艺术的想象力在很早的时期就开始翱翔了。1939年,在东英格利亚海岸的墓地,这个珍贵的遗物与同时被发现的其它黄金工艺品,都被视为盎格鲁・撒克逊艺术流派的代表作。畸形的动物躯体使抽象的线不规则,装饰线交错地将空间填埋,不留一寸缝隙。这样的装饰手法不管是在盎格鲁・撒克逊的故乡日耳曼,还是在其邻居的凯尔特,或是在北欧诺尔曼的艺术作品中都有这些共同的特征,即为北方装饰艺术的普遍表现手法。这种螺旋状的装饰曲线较之希腊拜占庭式中所描绘的“唐草花纹”中沉静植物的蔓草曲线有所不同,也区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奇形怪状的线性装饰,在巴洛克的螺旋形装饰与洛可可的花园石贝装饰轮廓线中也没有发现这些特征。这种装饰风格仿佛隐藏着某种不定力的“北方”气质,它充斥着的野性与争斗的野蛮性,也就是北欧装饰艺术所特有的装饰风格。

图5 萨顿胡的头盔(图片来源:《蛮族艺术》p53)

图6 希腊壶绘的植物花纹(图片来源:《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p159)

二、西欧的反古典主义装饰艺术

古典主义装饰风格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但贡布里希(E.H.Gombrich)认为,“绘画艺术比起装饰,更关注物体本身的自我意识”。这一理念站在了装饰主义的反面立场。这与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特的“想将教会内部大白于世”的愿望大相径庭。不论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安德烈亚・帕拉弟奥(Andrea Palladio),还是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者,均表现出“阿尔伯特”的这种思想。即便是今天,这种理念仍有许多人认同并付诸实践⑥。

(一)蛮族艺术的发源与装饰的批判

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希腊到中世纪初的罗马时代这段时期,发源于凯尔特日耳曼的北方蛮族艺术并不具备古典艺术的内在特质,欧洲阿尔卑斯以北的蛮族艺术与在欧洲北方展开的地中海异质造型艺术有明显的区别。从十九世纪中期拿破仑三世的卢布汇集和珍藏在巴黎郊外的法兰西美术馆中的黄金工艺品装饰,以及北意大利、瑞士、英国、法国、爱尔兰修道院传播的装饰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以纽带、漩涡、动物为形态的有机花纹,这些浮现于表层的蛮族装饰艺术标志着原始状态的装饰风格开始登上了欧洲的艺术舞台,这种北方的装饰艺术充满了浓厚的“野蛮性”,显示了其装饰艺术强大的生命力。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的那样,“人们对花纹的强有力抗拒,毫无疑问是古典影响的体现”。

十九世纪后期,蛮族艺术处于欧洲美术史的边缘。植物花纹在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建筑及壶绘中被大量应用。由于希腊的植物花纹应用于现代建筑及工艺品中,可洋溢出花纹本身的静谧美之外,对花纹装饰的建筑及装饰物还呈现出古典的自然美,这被多数西欧人所接受(图6)。然而,在中世纪末,现实主义者和优秀的建筑实践家A・罗斯对装饰主义思想提出了批判,他反对劳动力与资源的浪费,厌恶繁杂、夸张、多余的装饰,这种对装饰的批判态度事实上是对古典造型理论及装饰艺术畏惧的一种内在表现⑦。至二十世纪,装饰艺术的合理性逐渐明析起来。

(二)北欧的古典主义装饰论

研究中世纪欧洲装饰艺术的发展渊源,脱离不开北欧装饰艺术的野蛮特性。洞察佩夫斯纳哥特式建筑与黄金工艺品装饰的艺术,不得不惊叹凯尔特、格鲁曼、盎格鲁・撒克逊、诺尔曼等装饰艺术中“未开化装饰线”的魅力。贡布里希在其装饰心理学著作《秩序感觉》系列中的《装饰艺术论》(1979)提到“在思考欧洲的装饰时,不得不谈及北欧装饰‘野蛮的壮丽’”②。这种对古典北欧装饰艺术的关键性论述与十九世纪后半期出现的丰富华丽的装饰理论是相悖的,当时的西欧艺术理论界对装饰的开放性存在不同的思想理念,为此,古典艺术中保守思想理念便无法适应装饰艺术的开放性思想。1980年,继利瑞格大师之后,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开始重新认真地研究装饰论。他首先从北欧及地中海美术入手,针对“抽象”与“感情移入”的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我们是如何养成模仿自然的习惯的!”这一疑异,开始了“抽象与感情”的装饰理论。同时,西欧也开始对古典主义的审美准绳产生了异议。

三、欧洲装饰艺术的野蛮状态

(一)欧洲装饰艺术的精神与北欧装饰艺术的野蛮性

回望欧洲装饰艺术的历史,研究前文所列举的《凯尔特书》手稿、盎格鲁・撒克逊的黄金工艺品以及纳维亚的教堂建筑等装饰表现,我们可以领略以“线”为装饰特征的发展体系。沃尔林格(Worringer Wilhelm)的论著《哥特式美术形式论》论述中把哥特式建筑的线性装饰特征与“线”的装饰艺术进行全面地论述,文中提出的“线性几何学的抽象对比装饰精神”被装饰理论界所认同;对比了“抗拒性、精神化的石头形式”与北方装饰的“纯粹精神的哥特式石头形式”表现特质;指出“北方装饰精神在文艺复兴中堕落,北方巴洛克作为再次超越的样式而出现,在极其缓慢的洛可可虚假的螺旋艺术中逝去”(图7);论著中将哥特式建筑称为“被石化的垂直运动”的著述闻名于艺术理论界,该论著的核心思想是将希腊建筑与哥特式建筑归类为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哥特式建筑。

图7 12世纪奥尔内斯木板教堂北面的装饰(图片来源:《蛮族艺术》p159)

图8 兰格公寓铁门装饰(曲线花纹装饰)(图片来源:《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68)

在沃尔林格的叙述中,可以领略到北欧“线”的表现精神对欧洲古典艺术产生的影响。在研究欧洲装饰艺术的精神特性时,被视为欧洲文化发源地的北欧装饰艺术的“古典的、模仿的”装饰特质完全表现出装饰艺术的野蛮性。

(二)北欧野蛮装饰中“线”的表现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超越绘画性的自然模仿,装饰艺术逐渐走入低谷,“但是我们必须返回到‘往日理论’中纯粹的设计精神。这里所看到的对装饰的称赞、反古典忌讳明暗的态度、对称性效果的执着,让人感受到北方人的血性方刚。”⑧从沃尔林格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古典主义与北方风格中线性装饰的执着。威廉・莫里斯的弟子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在《读物的装饰的插图・古与今》的系列论著《读物与装饰》(1896)中提到“装饰艺术的创造性在于捕捉对抗中的模仿艺术,二者互相纠缠,不断斗争,胜负交替”,克莱因梦想利用中世纪的手抄本艺术来推动装饰的黄金时代,表现出其对艺术真谛的追求。十九世纪末,北欧野蛮装饰中“线”的表现特质,开始被艺术家们正面地接受并得以大量地实践,这种实践体现在帕克的银饰与白银器物的曲线花纹、奥尔斯・贝克(Overbeck)的装饰品、麦金塔茶聊室门扉上的装饰花纹、伯恩・琼斯(Edward Burne Jones)建筑上的织带花纹、L・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斯科特百货店外观上的螺旋纹、阿方斯・穆哈(Alfons Maria Mucha)的招贴画和“哈姆雷特”中北方龙与鸟的交错造型等作品中,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北欧装饰艺术的野蛮性特质(图8、图9、图10)。

图9 沙利文的芝加哥大礼堂(图片来源:《现代设计的先驱者》p63)

图10 阿方斯・穆哈的招贴画罗伦萨奇欧__奇W(图片来源:http:///widget/notes/2312112/

note/141197045/)

四、结语

装饰艺术透过现实所看到的事物去发现有欣赏价值的东西,从现实自然中,将艺术的特质转变为装饰的价值。要使装饰艺术作品被大众接受,不仅要具备事物的精神灵魂,还需要有创造的基础,通过真实的想象力,使得形式的感觉被淋漓尽致地发挥。正如英国评论家王尔德在《作为艺术家的评论家》中所说的:“对于现实与自然,我们要将艺术的优势转变为装饰的价值。”世纪末的唯美主义与装饰艺术在英国开花的主要原因是,北欧对自然的畏惧和对古典保守模仿的排斥,西欧装饰艺术的发展动力应来源于此。

注释:

①高振平.佩夫斯纳的视野[J].视觉杂谈

②廖D.蛮族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4,57~59

③迈尔・德・保尔.早期爱尔兰艺术[M].都柏林,1979

④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佑,王晓京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1,63,68

⑤沃林格尔著,张监,周刚译.哥特形式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41~43

⑥李超,赵阳.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及灵感来源[J].艺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