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范文1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Android 案例 理论知识
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大学工科信息类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具有更新速度快、实践要求高的特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大学老师自身要密切关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最新动态,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对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大学老师也要抓住其中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讲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通过实际的教学和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学生由于对新知识的领悟能力较低,其入门时间较长;对于新问题的分析,缺乏正确的逻辑思考,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案例;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于移动互联网开发具有较高的兴趣,但却不太愿意通过网络等渠道主动学习,学习过程缺乏热情。通过长期的深入实践与分析,作者对于大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做好移动互联网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改进。
1 夯实语言基础,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历时还不长;与传统语言相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出的C,八十年代推出的C++,九十年代推出的Java,移动互联网技术的SDK开发出现时间也较近,因此大学课堂积累的教学经验不足,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常常感觉到入门较困难。但移动互联网技术中SDK发展,其语言的基础确是Java或者C++。一般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都会对Java或者C++知识进行简要的复习,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概要,对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其语言基础都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因此,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有必要加强学生对于类、对象的理解。如在Java的教学复习中,教师可以将开发工具Eclipse与Java语言的复习结合起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三个重要特点: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是此部分教学的重点。学生掌握了语言基础中的重要概念,可以较轻松地学习SDK,对其它新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让学生快速达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入门水平。
2 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移动互联网技术虽然开发平台上可供开发的应用服务类型层出不穷,数目举不胜举,但其技术本身有一定的理论基石。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这些理论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平台运行的机理有透彻的领悟。如在Android平台上,任何应用程序都是一个Activity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Activity的生命周期进行讲解,并且以“Helloworld”工程为例介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过程。
移动互联网技术中人机交互功能是项目开发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委托”事件模型着手,对事件处理中的事件源、事件注册器、事件触发等概念进行解释。如在Eclipse的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中,针对事件处理,提出了两种模型:基于回调的事件处理和基于监听器的事件处理。前者的事件源和事件处理合并在一起,当用户在GUI上操作时,由该组件负责的函数进行处理;而后者则是将两者进行分离,有独立的监听器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只有当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些理论基础,才能够对新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热爱移动互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由于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技术,因此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这门课程。但涉及到背后技术的开发时,面对众多、繁琐的技术细节,一些学生出现了厌学、不喜欢钻研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培养学生热爱技术细节本身,而不是技术带来的用户体验。如在Android平台的实例开发中,可以穿插诸如用户通信录管理、多媒体播放控制、地理信息服务等与学生平时密切相关的技术。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励,鼓励学生热爱移动互联网技术。
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期期末考试采用以小组完成项目的形式,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常一个小组的项目内容会涉及到某个特定的技术,如短信操作、GPS服务、图片管理等。让小组成员讨论形式,共同完成某个特定要求目标,并对其完成情况公开答辩。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如何完成项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精心安排实验内容,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与其它语言类课程相比,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也会安排一定学时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安排是否恰当,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但与期末项目题目相比,实验内容往往只是涉及到一个或者两个小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单独自己完成。如在Android平台中,对于组件的操作,可以安排学生完成对一个窗口中组件字符简单的如显示、改变等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信心。
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由于新技术更新较快,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自学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关键。所谓“网络即老师”,要让学生多看原版的文档,多浏览开发平台提供的技术资料。如在Android平台中,鼓励学生在其官方网站学习,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的说来,新技术更新快、实践要求高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对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课程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对技术细节的热爱和钻研,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书籍等各种渠道完成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栋梁.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
[2] 程子阳.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12(5).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范文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档升级。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信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在商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商业推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通过海量的信息筛选,可以实现信息交流的精准定位。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一、移动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作为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移动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是多方面的。现如今,每当我们打开网页或者手机,总会出现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和产品,信息的精准推送,极大提升了我们消费的便利性和主动性。移动互联网依托客户基本数据,进行专业化的筛选和分析,分析推导出信息利用的有效途径,并且进行专门性的推送,并将大数据信息作为制定决策和执行计划的基本依据。在我国《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行动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必要性,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和处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机制[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进行精准分析,进而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推送,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1.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
与传统时代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实时、快捷的特点,利用移动互联网,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获取信息也变得更加高效。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较为单一,并且大多为线性传播,移动互联网使得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同时,传播的内容也由传统的文字向多元化转变,包括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也从原来的被动获取变为现在的主动搜索,并且搜索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2.大学生的交流方式有所改变
传统的交流方式主要包括信件、电话、电报等,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实时沟通工具不断涌现出来,大学生一般应用较多的主要有微信、微博、QQ等,这些实时沟通工具大大提升了沟通的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同时,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个人空间,在这个虚拟的个人空间中,大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3]。
3.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发生改变
在移动互联网产生之前,大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就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自己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学习的途径较为单一。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变得非常丰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海量的信息都集中在小小的移动终端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自由选择相应的知识进行浏览和学习,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开展路径,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
1.?D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教育途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效,但是方式略显陈旧。在移动互联网视角之下,应该将思想政治的教育途径进行丰富和扩充,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途径,不断创新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4]。具体来说,学校或者老师应该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点,找到与学生之间的最佳沟通方式,使沟通的效率得到提升,然后老师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其中,使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另外,在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单纯依靠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巨大提升。
2.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与传统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优势,比如信息量巨大、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多样化等优点,这些特点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较大的应用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把思想政治的基本知识全部上传到平台之上,以供大学生随时浏览和学习,由于新媒体平台具有十分优越的便利性,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繁琐,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自身的特点,包含海量的信息,其中难免会有部分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所以,学校应该强化对于移动互联网利用过程中的监管,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质量。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善于从互联网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会计基础教学也需要适应互联网+的教学要求,主动地应用移动信息技术来指导和促进高职会计基础教学,从而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促进高职会计教学。
一、高职会计基础进行的特点分析
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是关于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重要课程,其中的基本概念比较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概念的专业性比较强,对于初次接触会计课程的学生来说往往会感到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课程的系统性比较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怀有畏惧心理。会计基础课程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同时还需要学生具有实际的会计操作能力。对于会计学来说,在处理账务方面具有完整系统的方法,而且对于细节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其中的会计处理项目比较多,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以及表格来辅助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的板书,而且比较浪费时间,难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当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理解或者需要进一步地复习时都会存在比较大的困难。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高职会计基础教学的需要,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主动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互联网+有效地促进了高职会计基础教学的发展,它能够满足现代移动通讯的需要,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会计基础学习,对于提高会计基础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帮助。
二、移动信息技术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确定互联网+人才培养目标
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会计基础教学来说要主动地将互联网+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文化,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将互联网+很好地融入到会计基础教学中。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经济形态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企业的会计业务也处于转型的过程中,这就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来说,不仅需要会做账,还需要主动地跟踪企业的业务环节,对于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会计的工作方法等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人们将逐渐地接受网络做账、报账,这些快捷的互联网技术方法必然会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高职会计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地融入互联网+文化,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确定教学的目标,在会计基础教学中主动地应用移动信息技术,不断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2.主动地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成为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方向,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积极地借助现有的移动信息化教学技术,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向移动互联网方向转变,开展多个维度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高职会计基础教学的特点,应用互联网思维,例如将一些网络语言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样能够改变会计基础教学中比较枯燥的局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主动地借助借助移动信息化教学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以实训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最终提高会计基础教学质量。教师要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会计基础教学的各个方面,只有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地应用移动信息化教学技术。
3.主动地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在高职会计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而且要贯穿到会计基础教学的全过程,善于应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组织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云会计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互联网+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的成果、学生反馈进行及时地跟踪,发现互联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地修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地应用现有的微信平台来拓展教学空间,例如可以组织微课教学形式,将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微课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学习。教师还可以对会计基础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学生能够接受的互联网语言呈现。通过借助微信等平台,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还可以及时地答疑解惑,为学生提供新的互联网学习空间。教师还可以将一些财务信息借助网络的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应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相关的案例教学,这样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逐渐地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已经逐渐地离不开互联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高职会计基础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善于应用互联网技术来组织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会计基础教学的效率,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宜鸿.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229-230.
[2]孙玲、赵建梅.“互联网+”时代下改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1:64-65.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范文4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1.主体转变为师生每一个个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校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服务号以及学校手机客户端等以移动智能设备为载体的新应用直接将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主体面向每一个个体,每个人都可以及时地接收到这些管理和服务信息,并且每个人都能够参与这些信息的互动,而管理者也能够实时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反应。这一变化在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产业发展信息、人才需求信息、新技术发展信息以及学校管理服务信息等重要信息在师生之间的快速、高效传播并及时了解师生的反馈提供了渠道,也让学校、教师、学生能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外界的变化,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
2.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得到提高
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师生交流、教师和企业人员交流提供了微信、微博等一系列更加高效、紧密的应用程序,同时也提供了像钉钉、企业微信等针对办公场景的沟通工具,这些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职业教育管理者与企业、教师、学生的联系,可以更加快捷、直观地对职业教育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2)人与信息的沟通效率得到提高
由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个人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更加方便、快捷,管理者、推送信息更加及时、高效。在有着多样化需求的职业教育领域内,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等职业教育环节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恰恰能够协调、统筹这些信息资源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教师、学生、社会对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方便快捷地参与和使用各项移动互联网平台和应用,每个人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一特点在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上的体现就是每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使用信息化管理所提供的各项管理功能和服务,同样职业教育管理者也能够更加直观便捷地看到每一位用户的体验和反馈,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水平要更上一个台阶。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应对措施
1.职业教育管理者应当时时关注移动互联网技术
职业教育管理人员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主体,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更新已有的教育管理观念,加强信息化管理意识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迅速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加快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更好地为广大职业教育师生和相关人员服务,提高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效率。
2.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应当服务每一位师生,注重“用户体验”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职业教育管理领域,我们同样需要关注“用户”也就是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使用感受。在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听取每一位师生的使用感受,合理改进每一项提高师生体验的举措,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方便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特别是加强移动互联网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领域中的应用,建立服务师生的各项管理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提高师生间、相关人员之间快速沟通协调的效率,有力支持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3.细化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分类筛选和推送,制定适应的规章制度
职业教育对信息化资源的需求特别大,无论是在日常教学,还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都需要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支撑,而对互联网资源进行筛选、分类和审核就是职业教育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在信息资源大爆炸的今天。而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时,首先,要建立起更加科学严谨的信息和推送审核机制,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中移动互联网平台使用的流程,更加注重审核质量和效率,正确、科学地发挥移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防止因为操作失误或者审核缺失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管理人员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和掌握程度,规范职业教育管理中各项互联网平台的使用和操作,科学规避移动互联网技术存在的弊端,大力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效率,确保移动互联网变革背景下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管理体系能有序、高效地运行。
4.注重微创新,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师生的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职业教育管理要注重在已有条件下进行微创新,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在信息化管理中的使用效率,根据师生以及相关人员的反馈信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这样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变革背景下,职业教育管理要重视新技术、新平台的运用,综合采取各种有效策略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有力支撑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范文5
关键字: 移动互联网 现状 未来发展
以前互联网还只是在电脑上,移动通信只是在手机等终端上,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发展,人们就越来越想把互联网运用到各种移动通信的终端上。能够更多的运用互联网的优点已经是通信行业的热点,随着IPv4网络的普及,让移动互联网越炒越热。但是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增加,IPv4地址越来越少。也就催促着移动IPv6的诞生和应用。目前大多数的网络设备都是靠IPv4运行,那么从IPv4到IPv6的转换也将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这也决定了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国内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一)国外现状
移动互联网研究主要有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数字蜂窝系统,甚至包括地址结构、路由器和各种IPv6基本协议等。根据时间发展来看,在早期的研究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1991年采用虚拟移动子网和IP in IP的隧道封包的方法被提出,之后又被完善了其设计思想和方法,不久后又设计了移动节点协议(虚拟IP)。
2. 不久后IBM公司又设计出了一种移动节点协议。
3. 1994年根据前辈们的经验,结合上面的所有移动节点协议设计出了MIP协议,并成了现在的RFC3344协议。
4. 1996年逐渐出现了RFC2002、RFC2003、RFC2004、RFC2005和RFC2006等协议。
5. 2003年IETF颁布了RFC3344为移动IPv4的新规范。
在早前的研究成果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并且IETF还专门建立了负责理论研究和协议标准化工作的工作组。为后面的IPv6的发展奠定了不少的基础。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针对将IPv4的成果应用到IPv6上面。
(二)国内现状
1999年我国最早推出了移动IPv4演示系统,2002年推出了IPV4技术网络设备,是世界上首套可独立设置使用的设备。在2003年又推出从涵盖了从接入到核心所有层次的IPv4/IPv6双栈路由器。后来成立了IPv6实验室进行IPv6路由器协议等研究。不久就生产出了能够实现移动IP功能和IPv6静动态路由的IPv6路由器。紧接着又研发出了能够支持移动IPv6技术的网络节点设备,它既能支持IPv6也能支持IPv4网络。在2005年,由各大公司和信息研究院共同组成的专家小组开始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
二、面临的现状
(一)新型移动互联网对网络和协议需求更高
无可厚非,最初的传统互联网技术无法满足网络协议的适应性和变化性,而传统的路由协议是以最长前缀匹配为基础的,IP包有时会出现错误,比如运动主体移动到了新的位置的时候,不适用当前的网络许可的地址作为源地址,那么IP包就会因为源地址过滤为发生错误的投递,而无法再网络中正确的传送。除此外还可能造成通信连接的阻断,于是就迫切的需要新的协议来支撑新型的移动互联网。之前的互联网技术以IPV4协议为基础,以通信为最初的设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协议的要求提高,IPv4根本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的现状,而移动IPv6正是顺应着这个需求出发,简化了移动协议的设计,降低了网络开销等问题。
(二)引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的特点需要更新更适应的理论和协议
现在发展中的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网络有不同,它的接入方式、链路的形式和通信与应用模式等等都存在差异,移动互联网络是一种新理论和技术,并且具有着不稳固的拓扑结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承载大量的无线链路和多媒体。运动的主体就是那些子网,一旦因为什么因素受到了制约,就会形成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稳定的运动主体。因此就必须要寻找新的理论和协议来适应现在的网络结构,这就迫切的需要针对新型的移动互联网络的特点来做一个调整。由于那些协议和理论不再局限于转发IP包上,就需要新的有效理论来解决那些问题,包括编址、路由、无线链路宽带紧张、流量分布在网络上的变化强度大、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新的路由协议能够提供丢包的、延迟的、开销低的路由支持。这也说明根据新型移动互联网络来研究新的理论和协议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移动互联网络缺乏对运动网络动态链接的支持
为了给互联网移动支持和弥补移动网络效率、地址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IETF不断的采用不断研究出新的协议来解决问题,包括设计出移动IPv6等,采用和隧道技术来处理终端的问题,但显然还是无法达到整个网络动态变化的问题。通过移动IP建立变化的需求,各个运动子网中都通过移动IP设立了主机路由,但是运动主体是较稳定的,就要分发大量的位置消息以及建立大量的无线链路,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移动IP的网络拓扑结构也比较稳定,就不会影响这些使用的协议的变化,但是移动互联网却是动态变化的,终端动态改变网络的连接,现有的移动IP根本不能做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需要切实的研究出新的移动互联网络的协议和理论。
三、发展趋势
(一)建立描述新型移动互联网络体系的理论和方法
由于移动互联网络具有动态变化、大规模、拓扑频率高这些的特点,就需要运动主体的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来进行管理移动网络的系统结构、分配策略以及运动模型确保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建立体系结构的理论和方法时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要求,第一,一定要确保表现出网络动态变化的特点。第二,建立与移动网络拓扑复杂性相适应的方法,对网络动态变化协议有一定启发。第三,建立一个较稳定的拓扑结构,使其对于传统的网络前缀有一定的兼容性。第四,网络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特点,重点研究新协议下的地址分配等问题。
(二)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的协议、理论和算法
移动互联网拓扑结构复杂且频繁动态变化影响网络的路由策略的实施,需要服务器高速、大量的处理和存储器资源。且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式和行为要求网络协议能够大量、高效、复杂的处理。因此必须要求新的协议也必须针对网络动态变化的特点,结合到现在协议的缺陷和应用于新移动互联网络的不足,并研究运动主体组成及其行为上,来设计出动态变化的网络下的协议和理论。
结束语: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络协议只能满足现有的网络的变化需求,本文主要探讨移动互联网络的目前现状以及预测未来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研究,研究出适应新的移动互联网动态变化的协议和理论。
参考文献:
[1]周萍萍.探讨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范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校园;安全管理;创新途径
1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作为当代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其已经引发了当代中国最为庞大的信息革命。加之,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的不断增速,使移动终端及城市配套网络建设逐渐深入到了社会各个群体当中,从而使国内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受到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并从自身行为改变、生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在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不断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卓越背景开展当前各行业的互联网+就变得十分必要。高校安全管理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氛围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新兴人才,他们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好奇心,使他们成为了当代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使用最为灵活与普遍的群体。然而,由于互联网技术所本身具有的虚拟性与信息化,使当前难以对其中较为复杂与多样化的信息及内容开展良好的管控。因此,将这些基于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新安全现状及内容加入到当代高校安全管理当中将至关重要,并将成为未来高校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的重点。
2移动互联网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在当代校园安全管理中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其既给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重要的有利影响,而且还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针对有利影响方面而言,移动互联网作为当代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其能够与高校安全管理相互结合。通过在现有校园移动互联网络系统当中渗透互联网管理理念与规范,建立校园内部局域网络监管,或者云储存空间等,将可极大程度上带来校园内部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净化,从而给校园安全管理中现存的移动互联网安全漏洞给予极大的弥补,实现整个校园内部安全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的建立。针对不利影响而言,移动互联网尽管能够利用较多手段加以内容的净化、使用的规范等,却也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外延性及信息化等特点,难以在每个时间节点内对整个校园内部学生互联网信息的使用加以监管,并且难以实现对内外部沟通链接渠道之间的防控,将会较为容易使校园学生受到来自于互联网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逐渐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增加,在现有校园管理管理中添加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与防控将十分重要。通过坚持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移动互联网在当代校园安全管理的作用,将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从而帮助高校良好安全文化氛围的打造。
3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提出的创新安全管理建议
在上文中作者对移动互联网与校园安全管理之间的结合和冲突进行了分析。能够发现,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应当对其加以合理化、科学化使用,但也应当逐步加强使用过程中的防控与管理,从而增强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用的规范性,使其功能性作用得以最大化效用的发挥。为此,在本部分当中作者将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提出些许创新的安全管理建议。
第一,强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移动互联网中信息的传递、分享与储存变得更为迅速,从而使传统媒体逐渐开始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向新媒体的过度。由于这一因素的存在,致使当前互联网络开始充斥着大量五花八门、品种多样、来源渠道广的各种信息。如果在获取信息时不加以筛选、过滤与辨别,将会给尚且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与阴影。并且由于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传递渠道多样,使其信息能够无时差、无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使其难以加以监管。因此,就应当逐渐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逐渐养成自我辨别、保护与防护的意识。在此过程当中,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建立相应的弹窗、问卷调查、视频观看前安全警示片等,让学生逐步在日常上网过程中了解到安全知识,从而使学生易于养成互联网安全的思维与意识,并借此逐步打造较为完善的高校安全文化。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案例教学。案例是最好的老师。单纯使用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将会使校园互联网安全文化建设变成教科书式教学,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校园安全管理中,应当多利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可以从网上寻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网络犯罪、诈骗、赌博、传销等案例,并对其中的惯用手段及引诱标志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利用这种思考、求知、探索与养成的方法与方式,逐步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防控意识与保护意识,使其在日常移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减少受到互联网安全威胁的几率,为营造良好高校互联网安全管理氛围带来巨大帮助。
4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对当代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不但会引起当代安全管理中出现较多的漏洞,从而需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排查内容及风险体系,而且还能够不断实现当代安全管理的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时代重要生产力实现国内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针对国内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与校园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些许有利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利用本文的研究作者谨此希望能够增添高校安全管理多样化的手段与工具,从而不断加强现代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为国内优秀人才培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