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冶金行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冶金行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钢铁冶金;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故障分析;解决方案
引言
钢铁冶金企业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环境恶劣、任务繁重等因素,运行中会突然出现各种问题。而一旦发生故障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威胁人身安全。因此,及时发现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故障,快速找出解决方案,对冶金生产至关重要。
1.起重机的故障类型
钢铁冶金行业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满载率和满载次数特别高。恶劣的运行环境以及繁重的工作,都会导致起重机性能下降,因此故障频繁发生。
1.1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传动系统存在制动器组件故障或调整不当,会导致制动失效,引发起重设备事故。
1.2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运行机构的大小车的车轮轮缘与轨道头的侧面进行接触,因此会发生严重的摩擦,造成轮缘的磨损及变形。大小车的车轮啃轨会直接影响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正常安全运行。
1.3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主梁下挠变形是由于起重机的不合理超载使用、组装的变形、高温的工作环境和焊接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的。
1.4轴和轴套之间的不够等原因会造成起重机的滑轮不转。
1.5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起重钢丝绳经常会磨损严重或者破裂。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如果发生故障,必须及时维修。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机械故障的维修方法。
2.制动轮联轴器锁紧螺母松动故障
2.1 原因
冶金生产过程,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所担负的工作特别繁忙,所承载的负荷也特别大。起重机起升传动系统中,制动轮联轴器上的锁紧螺母在长期的运转负荷下,非常容易发生松动现象。由于长期运行和频繁运转导致制动轮联轴器螺母发生松动属于重大设备隐患。一旦螺母松动,可能引起制动失效,致使起重机所承载的重物坠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2.2 防治与排除
起重机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维保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螺母有松动现象,要及时拧紧。对于螺母松动最简单有效地解决办法是在螺纹上涂抹液体螺纹锁固剂,然后将螺母拧紧,可有效杜绝螺母的松动现象。在拆卸螺母的时候,只需要用水焊对其加热,粘结剂就会失效,即可以轻松将螺母拆掉,并且不会破坏螺母,操作方便。胶黏剂应选择性能好、适合机械螺母使用的型号。
3.制动器失灵及销轴磨损严重故障
3.1 原因
起重机工作过程中吊钩频繁升降,控制这些动作准确完成的是制动器(制动装置是用来保证起重机能准确、可靠和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制动器在起重机工作状态下,活动频繁,主要是起到连接销轴和杠杆的作用,通过它的传动,使起重机可以承载长时间的荷载。在这种长时间的运转负荷下,制动器容易受到来自两个连接部位的摩擦力,磨损会导致制动器失灵。
3.2 防治与排除
维保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制动器行程和制动瓦块与制动轮的间隙(对于直径150mm的制动轮为0.6mm;对于直径200-300mm的制动轮为0.7mm;对于直径400-500mm的制动轮为0.8mm)。调整推动器工作行程时应注意,在能够保证闸瓦最小退距的情况下,电磁液压推动器工作行程愈小愈好。
可以通过调节主弹簧上的螺母来改变弹簧的长度,从而改变制动臂的力矩,减少制动器的受力,使制动器尽可能小的承受荷载。对制动器部位的相关组件进行定期,加强日常检查,磨损的组件应及时更换。
4.起重机车轮啃道故障
4.1 原因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由于起重量较大,且运行位置较为单一,特别是小车重载时运行位置相对固定,造成车轮轮缘与轨道的侧面会发生严重的摩擦,致使车轮轮缘和轨道侧面损坏的情况叫作起重机的车轮啃道。车轮啃道情况是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经常发生的故障之一,会造成轨道磨损、运行阻力增加以及车轮使用寿命降低等不良影响。车轮轮缘的磨损量达原厚度的50%时,容易造成车轮脱轨的事故,所以,起重机车轮啃道故障必须要及时处理。
4.2 防治与排除
常见的维修起重机车轮啃道的方法包括:调整车轮的跨度、对角线以及同位差(大车车轮跨度与对角线的偏差应该不大于±7mm;小车车轮跨度与对角线的偏差应该不大于±3mm;车轮同位差不能超过2mm);减小车轮的直径差(主动车轮和被动车轮的直径差不能超过3mm);调整大小车轮的水平偏斜以及垂直偏斜;调整大车的传动机构;调整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等等。工作人员要根据故障的具体详细原因进行故障维修排除工作。
以额定起重量为75t的桥式起重机为例,由于车轮自身垂直方向的倾斜数值过大,车轮轮缘和轨道侧面发生剧烈摩擦,因此造成车轮啃道。针对这一情况,在车体上悬挂一根带有重锤的细钢丝,测量车轮的垂直方向直径的上下两点到钢丝的距离a和b(单位:mm),计算车轮在垂直方向的倾斜数值h=(a-b)。解决的方法是:调整车轮,直至计算出来的倾斜数值h小于lmm为止。
5.结语
冶金企业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必须依法管理和规范使用,确保起重机运行可靠,促进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稳定生产。
参考文献:
[1]王首成.现代冶金起重机的发展趋势[I]起重运输机械,2006(12):1.4.
冶金行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古镇灯饰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
2008年以来,一场大洋彼岸席卷过来的美国金融风暴逐步向全球蔓延,使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一些地方出现企业纷纷停产甚至倒闭的情况,失业人数也不断上升。作为中国的“灯饰之都”――古镇(广东中山),灯饰企业所受的影响如何?笔者走访了相关管理部门和一些灯饰企业。据了解,目前古镇共有灯用照明器具企业7,100户,并且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作坊式的,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停业倒闭现象,但在此大环境下仍有许多现象值得关注,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一、古镇灯饰企业在金融危机下面临的现状
一是市场调节制导致小企业退市。在古镇,到工商部门办理停业或注销登记的灯饰企业多是家庭式5名从业人员以下的小企业,而且多是近两年才开业的企业,其特点是规模小、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不合理、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抗御能力差。这些小企业一开始就经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能源及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下调、经营成本大幅度提高、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使出口增速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时,国内通膨加剧、从紧的财政及金融政策、股市暴跌等导致企业资金紧张,抑制了国内消费等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扑面而来的金融海啸,即把这些小企业冲垮,这是属于正常的优胜劣汰现象,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二是规模较大企业发展保持平稳。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年底,中山经济呈V字型发展趋势。整个古镇灯饰行业也基本上走了V字型路线,当然,如第一点分析,有部分小企业在“拐点”没能熬过去。调查了解到,多数企业认为金融危机以来的经营成本上升10%~20%。另外,规模越大的企业利润下降幅度越小,说明目前行业的困境主要还是对小型企业打击比较大。调查还显示,在销售情况上大概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即1/3的企业销售额递增,1/3的企业下降,1/3的企业持平。并且1/3的企业递增主要集中在一些原来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还是能够保持一种发展的态势,而且一些小企业退市,使更多的订单流向规模较大的企业,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二、当前影响灯饰行业纵深发展的几点因素
一是楼市低迷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夹击导致灯饰企业进入低谷。国内经济的深度调整,使楼市泡沫破裂,楼市价格暴涨使成交额大幅度萎缩,二手房市场成交更是寥寥无几。楼市的成交低迷,直接影响了家居照明企业的销量。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到了灯饰出口,特别是针对美洲和欧洲市场的出口企业,营业额下降明显。据分析,欧美市场对灯饰的需求持续下降,出口企业外销压力徒增。据2009年灯博会信息,来展会的外国客人数量及国外订单量均出现下滑。相关同行人士透露,之前一些主要做OEM的参展商2009年已退出了展会。经济危机引发全球性的原材料成本上涨,铜、铁、铝等灯饰原材料价格降速太快,使一些企业前期大量存货增加了压力,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二是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抗震”能力不高。同时,古镇灯饰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内部管理不规范,内耗巨大,使企业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运营成本。大部分企业只注重对外的订单数量、销售渠道,疏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多由家族内部人员负责管理,而这些人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与理念,造成内部管理混乱,资源浪费,这也是企业运作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三是销售渠道受阻使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恶化。古镇的多数灯饰生产加工产品以外销为主,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波及到实体经济,海外订单的减少也使中小企业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其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甚至出现亏本经营的状况,从而使一些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四是行业不正当竞争降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古镇70%的企业属于灯饰生产及配套产品加工企业,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据某企业负责人介绍,一个新型款式灯具可能刚设计出来生产第一批产品就被别人模仿了,甚至还没开始生产就被别人获取秘密,这在古镇很普遍。一部分小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条件,只有不断地想方设法获取别人的研发成果为自己所用。由于灯饰行业的特殊性及取证等方面问题,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侵犯商业秘密或专利权问题比较麻烦,这就导致金融危机的大潮下自主研发能力不高的企业发展受滞。
三、提升灯饰企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从任何一个行业的进化和发展历程来看,市场最低谷时期,也正是行业洗牌加剧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整合是必然主题。此时的灯饰企业应考虑适度的自我整合,提升整合后的企业综合能力,为下一步市场回暖后呈现的商机做好发力基础,争取“逆势而升”。
一是内部挖潜把握发展机会。在内在方面,应涉及到企业自身经营的层面上,包含升级产品和技术,精简低利润、低产量的产品类,腾出资金和精力,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高附加值、高利润、高技术水平的产品;精兵简政,重新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通过精简手段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工业产品自动化,对于标准化的规模产品,由原来的高密集型手工制造模式,转变为半自动化半手工化的模式,减少低效能的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精度。
二是对外拓展销售渠道。一方面网络优化或区域市场的单个突破,在企业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实行网络优良率的提升,或者寻找有竞争力的目标市场进行集中攻破;营销策略的细分化,在一个区域市场内,灯饰企业可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采取更为精细化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要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措施,在出口受滞的情况下将灯饰销售的重点市场放在低端的农村二三级市场,寻找内需空间。
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尤其是中小型的灯饰企业,应抓住政府在信用担保、贷款贴息、直接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及时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以灯饰为主导产业的当地政府,要在政策扶持、管理服务方面多下功夫,不仅要在企业好的时候做到锦上添花,更要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雪中关碳”。同时,灯饰企业协会、商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真正“抱团取暖”,发挥资源优势拓宽渠道,提供相互间的支持和帮助,实现信息共享,等等。
四是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产业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大企业信用,获得银行贷款,实现“供应链金融”。若干个中小企业进行融资联盟,建立互保体制,互为担保,或者类似于合作经营性质的组织,集体贷款或联合发行企业债券。另外,融资租赁、硬件经营租赁、产品融资、期权和股权融资、OEM融资、存款融资、专利权及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股权奖励计划、吸引权益性融资等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冶金行业分析范文3
一、借贷市场的发展历史与经济环境背景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网络借贷模式逐步实现可能,这使民间借贷市场通过互联网变革成为可能。目前,在全球市场中,已经出现两家P2P巨头――lending club跟prosper,他们每年都在保持着迅速增长,2014年1月份lending club和prosper成交额已经达到3.35亿美金。尽管在美国很多州是不允许民间借贷发生的(基督教中禁止收取借贷利息),P2P借贷仍能保持如此快速的增长(lending club 2013年增长645%),这说明该模式内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由于我国的利率非市场化以及资源配置极度不合理,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社会的共同问题,加之个人贷款业务审核过于严格,手续过于烦琐,极大地压抑市场需求。除此之外,高额的存贷利率利差,也使得民间借贷一直在地下经济中盛行。因此,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P2P互联网平台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线上P2P行业的发展难点分析
金融的核心是信用,个人对个人在取得信用之后,借贷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交易行为,这是一个刚需市场。然而,在运用互联网技术运作这个市场,笔者认为有两个难点。
第一,如何更有效率的筛选优良贷款人――P2P行业利润的根本来源是贷款人的利息,优质的借款人是行业中最稀缺的资源,平台对优质借款人的获取能力,将决定平台最终的发展规模。目前国内的策略有以下几种:通过各种第三方平台获得用户数据(例如微博、电信运行商等),最终用大数据算法来计算违约率,控制风险;跟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票据公司合作,从其中筛选出优质贷款人;获得贷款主体(主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接入商超的EPR、淘宝店铺数据等),从而筛选优质贷款人。
第二,如何低成本的取得放款人的信任―金融的核心是信任,但是个人对个人的信任产生的借贷规模过小,贷款人跟放款人的选择余地太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P2P平台却可以将个人对个人的信任转化成个人对平台的信任,从而打通了信用的纽带。
三、国内的P2P平台现状与分析
中国P2P平台在2013年几乎成爆炸式的增长,每天都有公司开张有公司关闭,目前银监会已初步认可9家P2P平台,分别是翼龙贷、宜信、拍拍贷、陆金所、人人贷、合力贷、红岭创投、开鑫贷、第一P2P,并且成了专门的监管委员会。资本市场也开始在此处活跃布局,行业内已经有多家被投资机构布下重金。
目前国内的P2P贷款分两种模式:一种是纯线上模式,另一种是线上+线下模式(抵押、担保、加盟)。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纯线上模式――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基本不需线下的人工参与,成本只占传统业务的20%,但由于国内的信用数据极度缺乏,失控风险会加大。而线上+线下(加盟、抵押、担保)的模式通过实地考察借款人信息,能拿到一手资料,降低坏账率,但模式过重,借款周期长而且用户体验很差。
四、案例分析与评价――拍拍贷、点融网、人人贷
1.拍拍贷――纯线上模式
拍拍贷的运作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机构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传统金融机构看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产状况,而拍拍贷则是看重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如果经过评估后的违约成本很高,意味着借款人能承担更高的贷款额度、会更看重个人的信用和信誉。风控的方法是在互联网上抓取借款人的众多数据,通过大约3 000个维度去分析判断这个人的违约成本,算出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给出可贷款额度,告诉出借方利率的区间。目前拍拍贷有着250万左右的用户、0万左右活跃的放款人,平台更多的交易对象是个人信用消费贷款,酷似国际模式。其主要的收益是来自于每笔成交的交易佣金,平台坏账率控制在1.5%左右,每天网站的IP访问量在32 000,浏览量(PV)230 000,2013年实现交易10亿左右,2014年预计会有7倍的增长,实现成交70亿。
2.点融网――纯线上模式
点融网是lending club的中国版,他的创始人来自lending club的核心团队。因此,该平台的风控基因、运营基因都类似lending club。点融网的第一个卖点,在于它引进了Lending Club的利率制定方式――第三方客观公允制定利率。点融网在网站规定的9.49%~23.99%的利率范围内,根据风险定价原则,参照借款人的信用资质和贷款性质等具体情况,由网站因人而异指定利率。这样,不仅有效控制了违约风险,还给予了市场一定的自由度。在盈利模式方面,点融网向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者分别收取1.5%和2%的审批费,外加每月本金的2‰作为账户管理费,出资人则需缴纳每月利息收益的10%作为服务费。目前,点融的日IP访问量在12 000,PV在40 000左右,预计2014年会实现300%左右的增幅。
评价:拍拍贷、点融网的模式属于纯线上运作,其风控模型已经成熟,在获得红杉资本跟北极光创投的数千万美元风险投资后,两大平台将会加大网站的推广,积累并进一步挖掘用户信用数据的价值。但是由于该平台的业务模式是信息平台,盈利模式中利差比例占比较少,使得该平台获得利差红利的来源较少。
3.人人贷――线上+线下模式
人人贷率先推出的本金保障计划,使得平台活跃度迅速超越拍拍贷、红岭创投等老牌P2P平台。人人贷的主要用户群体仍然定位在消费金融领域,运作模式是线上提交资料,线下会有团队审核贷款人的资质,出现坏账后将会由平台的风险准备金垫付,之后由自己的催账团队催账。在风控体系中,把用户的信息分类评级,级的利率不同,其收益模式是在成交的交易中收取点差,其平均的贷款期限超过一年。目前,人人贷的30天以上逾期未还率为1.38%,90天以上为0.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平台的独立IP日访问量在30 000,平均PV在13 000,平台每年都保持在20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年实现交易15亿左右,2014年仍将会有大的爆发。在资本市场,人人贷已经获得该行业最大规模融资(人人贷日前获得1.3亿美元A轮投资,挚信资本领投6 500万美元,其他机构等投资6 500万美元。)
评价:人人贷是行业内第一个开始实行本金保障计划的平台,在法律监管层面,该处仍是空白区,所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打通了用户的信任通道,实现了野蛮成长。目前,人人贷的市场定位做的是常规的金融体系并不做个人的无抵押贷款,特别是不超过5万的消费贷款。银行很少踏入这个领地,原因是算上物理网点的成本,这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但基于互联网的交易平台的人人贷则可以减少成本,可以简化交易过程,并提高效率,因此也获得了市场空间。
五、P2P模式的发展新趋势――P2B平台(以金银猫、合拍在线、积木盒子为例分析)
1.金银猫――以票据为抵押物的融资平台
由于有票据的担保,所以平台基本无坏账,吸金能力很强。但是由于票据中的风险较低,收益率较低在7%―8%之间。点评:票据的贴现业务本来就一直存在,只是现在互联网化,有机会将会成为互联票据贴现的龙头,但是由于票据担保的运作模式注定利润率会小于P2P,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后,行业的发展空间有限。
2.合拍在线、积木盒子――线上+融资担保公司
合拍在线的贷款方主要来自于合作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尽调之后的贷款方,并且出现坏账后担保公司会本息全额赔付。平台的贷款方主要是企业短期经营融资,单笔金额在百万以上,而且坏账率很低,在0.25%左右。盈利模式来自会员的管理以及收益的分成,利差收入较少。积木盒子运作模式类似于合拍在线,但是积木盒子的平均贷款时间跟单笔金额较合拍在线较大,平台将自己尽调的财务数据公布在网上,让投资者去自由选择,由于上线不足一年,还没有坏账统计。
评价:P2B模式是未来的大方向,金额成交规模成长速度快(合拍在线成立不足2年,13年成交50亿,全国第三),风控难度较个人贷款较小,成长空间巨大。平台的危机在于,担保公司的超杠杆运作,会波及平台的运作。平台在未来必须要把风控环节放到自己的体系中运作,才能防止在经济周期进入低迷时立于不败之地。此外,2014年央行出的第三方限额支付政策,会给P2B平台带来重大冲击。
六、对于P2P平台的预测与建议
预测:P2P平台是中小企业的一大重要融资渠道,由于银监会已经成立专门的监管委员会,所以平台在未来的政策风险已经大大减少,加上目前的巨大的融资刚需市场,该行业必定会成为,未来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资需求的市场中,企业融资需求的比例将会大大高于个人融资市场,笔者认为,P2B将是未来大方向;除此之外,由于国内数据仍然缺乏,线上加先下的运作模式会在一定时间内成为主流,当信用数据充足后,行业的重心会重新回到纯线上交易。
冶金行业分析范文4
中国五金制造业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稳步增长,现已成为世界产量第一大国。20__年,中国五金行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人民币(约300亿美元),五金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12.20亿美元,同比增幅35.36,其中出口总额为241.32亿美元,同比增幅37.62;进口总额为70.88亿美元,同比增幅28.17。由于中国五金制造水平的提高和产能的扩大及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中国五金进出口在未来3年内仍将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率。二、中国五金行业的五大现状
1.中国五金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最低端
目前,中国五金企业主要是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获取国际品牌的生产订单,但依靠低廉劳动力竞争的中国生产厂家最终能赚取多少利润呢?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一种五金类儿童玩具,在中国企业生产,材料费、加工费及加工利润总计为3美元,经新加坡贸易公司转手后,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
国内生产企业提供了原材料、生产机器、劳动力,还要承受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代价,仅获取产品价格的3,而其余的97都在国际分工中被国外商人“拿”走了。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的五金企业赚取的是高额的“品牌利润”,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五金企业赚取的是相当的“流通利润”,也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利润,而我们国内的大部分企业获取的仅是微薄的加工。
2.中国五金产品质量,已经严重影响到五金产业竞争力
中国五金企业缺乏强烈的质量意识,特别是中小加工企业的“凑合”现象。质量意识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中国五金产品的升级。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往往是客户要求的质量标准是五级,企业在生产中“自觉”达到六级;而中国的一些企业往往是你要五级,我就比四级好一点,勉强合格就行。中国有句成语叫“千锤百炼”,一个产品本来应该打1000锤,结果你打了999锤,就差一锤,看上去凑合着能用——但是,在使用中一旦有问题往往就出在这最后一锤上。
业内人士深有感触,当欧美制造业的大企业不断向中国转移时,如果我们的企业仍然用“凑合”的态度来抓产品质量。这样下去,质量的危机必然导致诚信的危机,我们将永远都不能和欧美国家的大企业竞争和抗衡。为此,江苏五金行业务必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提升设计能力和改进加工手段,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江苏五金业的整体提升。
3.中国重生产、轻流通“传统”,导致五金产品流通服务业相对滞后
江苏是中国的制造业大省,多年来由于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导致了与之相配套的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事实上,一个产品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处在研发、采购、储存、运营、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产业链条的运转更多依靠生产业,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
目前,我国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就拿产品的流通环节来说,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8,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低于10。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拿江苏的五金行业来说,江苏当前五金流通平台小、散、弱的现状,与江苏庞大的五金制造业极不相称。
为此,打造高级专业市场为切入点,作为一个高效的流通平台,在搭建高度整合的“展示平台”和“采购平台”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现代化的“物流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在信息化的同时,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功能,成为江苏的新兴高效的生产业平台,为江苏的五金制造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营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方位的服务和支持。促进专业化分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江苏五金行业质量和品牌的整体提升。
4.在国际五金市场,中国五金自主品牌寥寥无几
没有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成了中国五金业的软肋,江苏五金行业同样如此。就苏南而言,一大批五金企业已有创牌态势,像飞达、天工、金鹿等已创响了国内的知名品牌;就苏中、苏北而言,目前正进入工业化经济转型期,一些五金企业创牌能力还显得不足。
因此,要发挥知名品牌和大企业集团的龙头作用和产业联动效应,延伸产业链。大力扶持中小型五金企业,促使其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市场品牌,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分层次竞争、协调发展的企业群体,构筑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在创响企业品牌的基础上,创响区域品牌。
5.中国五金与欧美的差距不断拉大,中国五金应该如何面对美国一项最新调查表明,90的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创新融入了他们的企业战略,80都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利润的10投入到研发中去。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有些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资金。
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创新,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谈不上去扩大市场份额。缺乏创新必然严重制约质量的提升,而质量不高,附加值就少,就很难赚取利润,当然就更没有资金投入研发去提升质量。中国的现状恰恰就是——很多五金企业偏偏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世界五金行业的现状
世界五金制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亚洲,以北美的美国、欧洲的德国、亚洲的日本为世界最大的五金市场,近年来拉丁美洲的巴西、亚洲的中国发展最为迅速。
1.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五金市场
美国的五金产品主要是以手工具、锯、庭园工具、电动工具及一般五金类为主。
生产状况:美国五金产品厂商1998年已达2722家,产值总计达297.82亿美元。预计20__年可达317.68亿美元之多。增长6.6。美国五金产品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市场规模已从1990年的875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1837亿美元,年均成长12.2。
美国五金产品的销售现已形成以“五金连锁店”、“家用品中心”、“木材市场”为主的三大市场,其零售业绩大幅度增加,但零售商店日趋减少,这说明美国的五金零售商店向大规模发展。据1999年统计,通过上述三大市场渠道销售的五金产品的销售金额达516亿美元。
2.德国:德国全球第二大五金市场
1998年1-9月份手工具出口金额达26.6亿马克,比1997年增长9.1,出口到德国的手工具成长最快的国家有中国,为30.3、其次是美国,为27.3、加拿大为24.6、俄罗斯为24.1,波兰为20.3,我国是亚洲唯一增长的国家,增长达30.3的大幅度。
进口手工具金额达14.5亿马克,增长9.7。增长最快的国家与地区为“香港增长77.1、印尼为65、印度为15、日本为10、中国为10,台湾、南韩分别衰退3、 9,另外,1998年1-9月从亚洲进口中低价位的手工具也有增长。
据TheWorldTradeAtlas资料统计,1996年、1998年1-9月德国进口五金附件前十大供应国金额,1998年1-9月德国进口五金金额以奥地利的99.043百万ECU、意大利的83.257百万ECU热电厂在一、二位,增长率(1997年/1998年)以奥地利的34.14和美国的33.38,排列在前一、二位。西班牙出口至德国的金额与增长率均排在第三位。德国,于1998年1-9月份从该十大供应国进口金额总计536.752百万ECU,97/98年增长率为10.65。锁类进口额为20亿多马克,意大利是最大供应国,其次是奥地利、法国。手工具、锁类进口总计达34亿马克。
四、五金行业发展趋势
出口激增,比较优势明显;资本的运作活跃,带动企业间资源共享;企业两级分化,带来市场理性;高科技含量增加,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将是未来几年我国五金行业发展的特点,并将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中国作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稳固
中国经济设施比较完善,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且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成为全球五金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五金制造业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
中心地位的加强首先表现在近几年五金产品的出口全面增长:主要五金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产量的增长率,更高于国内市场销量的增长率;主要五金电器产品全面开花,电动工具、手工具、建筑五金产品这些传统的出口大类产品增幅很高。巨大的市场和中心地位引力将进一步吸引五金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
2.行业内的资本运作将趋于活跃,企业间的合作会明显加强
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为了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提高竞争力,产业资本是行业运行的另一个主题。20__年苏泊尔、华帝先后上市,宏宝也在为上市积极努力,万和的资本市场运作也不会因与粤美雅重组失败而停止。
从资本角度讲,当前的主要特点是资本的扩张在加剧。从竞争行为上看,企业间资源共享的合作在增加。
3.企业两级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未来几年将是五金行业的高速震荡期,这种高速震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目前五金厨卫品牌阵营中两极分化的趋势扩大。预计今后几年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存活的五金企业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多。但五金行业的这种高速震荡将带来巨大的机会,震荡的结果将会使市场运作更加理性。
4.销售渠道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渠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一方面,厨电生产厂家加强了对零售终端的控制,力争减少销售环节,节省销售费用,使销售渠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销售模式朝着能同时适应多样市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销售业发展的趋势是大型家电连锁店的地位不断上升,对行业的控制能力增强,参与并引发了以前主要由制造商主导的价格竞争。大型零售商凭借其广阔的市场覆盖面、采购规模和成本优势,在产品定价、货款交割等方面对生产企业的控制能力将日益增强。
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五金产品的要求也会逐步发展变化,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包装、供货期限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甚至逐步延伸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研发,将产品与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人文环境结合起来。
5.市场竞争将由以价格为主转向到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
随着竞争的深入,五金产业链个阶段的利润空间均在压缩,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不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而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许多五金企业家到了技术投入,开发新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入如小家电和其他相近行业),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国内外企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
冶金行业分析范文5
关键词:产业演进 演进阶段 煤炭行业 并购
一、引言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并购事件的发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尤其是在近年来煤炭业并购事件大量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其并购更是备受关注。我国煤炭行业的并购具有有利的条件。世界煤炭公司的并购案例为我国煤炭企业的并购重组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我国煤炭产业改革的政策导向也为我国煤企的并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外部条件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并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并购过程中,企业本身如何遵循发展路径,提高并购效率依然是有待企业自身进行探索的关键性的问题。产业演进曲线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并购提供了实践性的指导。对煤炭行业所处产业演进阶段的判断,有助于我们选取适当的并购目标和并购方式,采取适合的并购策略,以促进煤炭企业乃至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我国的并购事件做了一系列研究。从产业演进曲线理论的运用来看,范从来等(2002)对1995至1999年间并购事件的绩效作出实证分析,证明处于成长期公司横向并购绩效较好,成熟期公司纵向并购绩效较好,衰退期公司横向并购绩效最差;黄娟等(2007)运用因子分析法验证了不同产业生命周期和并购类型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认为处于成长期产业并购绩效较好;王蒙(2008)运用具体数量数据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特征与趋势,指出房地产业处于产业演进的第一阶段,应当以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为主要并购方式;潘成云对产业生命周期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说明了其异化过程及产生的影响;蔡勇等(2008)运用产业规模、企业数量、产业行为、企业利润、技术成熟度等指标,对物流行业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了判断,认为其处于初创阶段,应当采取横向并购方式;文海涛(2010)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产业演进阶段与并购绩效间的关系,并对啤酒行业进行了并购案例分析,认为演进阶段与并购绩效高度相关;王维超(2011)以2002-2009年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得出汽车行业处于成长阶段后期,横向并购当年绩效显著,之后一年不显著,纵向并购当年、后一年绩效均没有明显提高的结论。从对煤炭行业的分析来看,潘克西、蒲津等人(2002)对中国煤炭市场集中度进行了研究,对中美煤炭市场集中度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煤炭行业组织分散,国家应当以政策引导并购重组;李艳梅等人(2007)经过实证分析后认为,煤炭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煤炭行业的利润率和安全水平;王晓东(2008)以神华集团对宁煤集团的并购事件作为案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并购效果明显,国家应当完善配套政策;杨东(2008)运用多学科交叉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构建了煤炭行业并购的整体思路,认为并购后的整合意义重大;刘巍(2011)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效应,认为投资者对我国煤炭产业并购事件总体评价为正,应当继续推动并购。
综上述,我国对产业演进曲线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研究涉及到产业演进曲线理论在多个行业并购中的运用,对煤炭行业并购的研究也是从多方面展开的,但运用产业演进理论对煤炭行业进行系统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集中度这一指标的分析上。本文的出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研究不足,能够运用产业演进曲线理论的多种指标对煤炭行业所处的阶段展开具体分析,由此为煤炭企业的并购方式与并购方向提出具体的建议,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
二、产业演进曲线理论在并购中的运用
( 一 )产业演进曲线理论概述 产业演进理论(Industry Evolutionary Theory)是对产业的动态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和描述的理论。该理论是由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的丁焕明(Greame K Deans)、弗里茨·克勒格尔(Fritz Kroeger)、斯蒂芬·蔡塞尔(Stefan Zeisel)等人根据从业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53个国家、24个行业、20000多家上市公司信息的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对13年来世界企业兼并行为进行规律性的论证后,提出的以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为主要思想的综合性理论。丁焕明等人根据研究发现,产业发展通常会经历初创阶段、规模化阶段、聚集阶段、平衡与联盟阶段。他们对产业演进得出如下5条规律:世界范围内所有的产业都遵循同样的路径实现整合;兼并行动以及整合趋势具有可预测性;产业演进曲线能够被运用于加强并购战略和并购整合;每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和运营方向的变动都必须考虑到产业整合的影响;产业演进理论对产业阶段的划分可以用来指导优化资产的组合。整合是必然的,所有的公司都遵循着清晰且可以预测的产业演进曲线演化发展,不同产业的发展进程和演进速度并不一致。市场集中度是判断产业演进阶段的重要指标。科尔尼产业演进曲线主要运用CR3或CR4作为判别演进阶段的主要依据,CR3即行业内最大三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主要用来衡量产业集中度。产业集中度(CR3)随产业演进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不同行业的集中度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另一种用来判别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是HHI,即赫夫曼-赫芬德尔指数,该指标计算了行业内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相关研究表明,CR指数与HHI的相关性高达90%,而CR4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本文主要采用CR4对煤炭产业的集中度进行判断。此外,判断产业演进阶段的指标还有行业内厂商数量、行业进入壁垒的高低、产品供需的趋势等。在产业演进过程中,企业数量与产业集中度大致是反向的关系,企业数量变少意味着产业集中度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又称作行业门槛,大致有政府政策壁垒、必要资本壁垒、规模经济壁垒、技术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等主要类型,随着产业演进的发展,行业进入壁垒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进入壁垒提高必然引起厂商数量的减少,进而带来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因此产业集中度与行业进入壁垒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与厂商数量负相关;产品供需先后经历了供小于求、供过于求、供求平衡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供给和需求都随着市场对产品的认可逐步升高,这个过程也是行业规范发展的过程,因此产品供需与产业集中度同步提高,直到最后一阶段才缓步降低。
( 二 )演进阶段与并购分析 (1)初创阶段。在此阶段,产业集中度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在行业形成时期,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数量很少,在利润的吸引下,大量新来者涌入行业导致集中度降低。在初创阶段,由于新兴行业正在形成时期或市场管制较松,产业的进入壁垒低,同时有丰厚利润的吸引,大量的模仿者和产业升级者进入产业,行业中公司数量会出现迅猛增长,在这一阶段末期,公司数量上升到最大值。由于在行业形成时期,相关的政策规定较少或尚未出台,行业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较少,对市场需求处于探索期,因此不存在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壁垒和技术壁垒、产品差异壁垒也较低。在产业演进的初创阶段,需求曲线逐步上升,但不会达到最大值,由于厂商对需求程度了解不全面,供给始终小于需求。在初创阶段,第一批并购者开始出现。行业内厂商为了寻求有利的竞争地位,通过并购同类企业集中运营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同时,处在成熟或衰退行业中的大型企业通过并购进入此新兴行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这一阶段,行业内的并购活动以横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为主。(2)规模化阶段。在规模化阶段,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行业内部竞争变得激烈,经营不善者将逐步被淘汰,与此同时并购行为逐渐增多,产业集中度也快速上升,直到演进的后两阶段,行业竞争结构逐渐稳定后,产业集中度的上升速度才会趋缓。处于规模化阶段的行业厂商利润逐渐下降,因此厂商逐渐意识到规模效应的重要性,并购开始大量出现,企业数量逐渐降低,70%的企业都将消失或被并购。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阶段之后,行业形成并逐步规范化,一系列政府政策出台引导行业的发展,使政府政策壁垒逐步提高,企业向规模大型化和生产集约化发展,抬高了资本壁垒和规模经济壁垒,同时,竞争的激烈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使技术壁垒和产品差异壁垒提高。在这一阶段,供给将逐步赶超需求水平,发展到集聚阶段使行业内一度出现生产过剩的局面,各企业将重新研究市场并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在规模化阶段,企业规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型企业间的并购增加,产业内出现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并带领产业整合。在政府政策的指引和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同类大型企业之间的并购急剧增加,大企业在规模扩大后会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并购。横向并购成为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并购方式。(3)集聚阶段。此阶段的行业集中度一直上升到70-80%。公司数量继续减少,产业逐步形成以少数几个大企业为主导的稳固格局,公司数量基本降到最低,整个行业呈寡头垄断格局;在前两阶段的发展后,行业成熟,各种壁垒将非常高。产品供给与需求逐步吻合。这一阶段,调整经营战略和缩减成本对企业尤为重要,成功的企业将拓展它们的核心产业,积极并购上、下游产业企业,实现产业链化的经营,同时出售或关闭附属产业部门,加强纵向一体化的同时积极加强竞争。因此这一阶段的并购以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为主。(4)平衡和联盟阶段。在平衡和联盟阶段,行业集中度继续上升,一些产业的集中度甚至达到90%。行业壁垒依然很高。按照不同的行业,厂商数量的变化情况略有不同。彻底走向衰亡的产业,厂商数量将继续减少。如果行业内公司重新定位其经营战略和业务,出售其子业务,公司数量可能略有回升。供给与需求基本符合,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或产业衰落,供给与需求曲线同时下降。由于平衡和联盟阶段已处于产业演进的最后阶段,大企业会通过联盟或少量横向并购保持其在市场的地位,通过少量纵向并购提高效率和利润率,而通过大量混合并购向新兴行业转移。
三、煤炭行业所处阶段及并购分析
( 一 )煤炭产业并购现状 目前,煤炭行业进入了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集团的新时期。从并购方式来看,我国煤炭并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以现行的省际区域为界限,依托区域内一个或几个具有充足实力的煤炭企业实施横向一体化;二是以资源规划区为划分依据,对煤炭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目前国家己经区划了十三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其发展思路是“一个矿区主要依靠一个企业主体开发”,该模式有利于矿区内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有利于煤炭企业实现规模效益。从行业方面来看,随着煤炭产业并购政策的实施,在1999至2008年间,煤炭产业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000万吨。至2008年已经由1999年的10亿吨增长到30亿吨,增长幅度200%。并购过程中,山西省企业带头的煤炭产业并购模式得到了全国的认可。从实践效果来看,山西省此次的煤炭资源整合方式有着控制力强、执行力和效率高的优点,保证了煤炭资源整合政策的顺利实施。截至2011年,山西省煤矿数量已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年产30万吨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70%以上的保留矿井达到90万吨以上。行业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平均单井规模提升至年产100万吨以上,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之后,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大省——河南、贵州、内蒙古、河北等——都按照山西模式进行改进。自2005年以来,全国关闭小煤矿总计1.53万处,平均每年淘汰落后产能达6.5亿吨,截止2011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749,比2005年下降了2.062,2010年底全国保留小煤矿1万处以内的工作目标已实现,提高了煤炭行业集约化水平,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企业方面来看,煤炭企业进入了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集团的新时期,仅山西就形成了多个大型煤企集团。并购实施后,我国形成以神华集团为主导的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企业煤炭储量大为提高,规模经济、协同效应明显,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1年,我国有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7家产量过亿企业,合计总量接近10亿吨,约占全国煤炭产量三分之一,其中神华集团产原煤4亿吨,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冀中能源集团成功成为了过亿吨企业中的新成员。经过多年的并购实践,我国煤炭产业内出现以神华集团为主导的产业整合主体,在其领导下,大公司并购小公司的实践不断增加,大公司间的并购也时有发生。煤炭企业在此时期竞争激烈,大型企业通过并购使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得到扩大,但利润仍然很薄。
( 二 )煤炭产业所处阶段分析 在我国特殊的政策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各个指标的发展也表现出其特殊性。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最小值低至6%左右。这主要是80年代对煤炭需求量突然增加,政府实施粗放式管理,导致煤矿数量迅速增加的结果。这一状况持续至90年代末期,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煤炭行业,提高准入门槛,产业集中度才逐步上升。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从1984年以来缓慢下降,至1997年达到最小值,此后进入稳步上升状态。在“大中小煤矿并举”的政策下,到1997年底,我国共有大小矿井6.4万处,其中6.1万处为小矿井,占比接近总数的94%。针对小煤矿过多、效率过低的状况,自1998年开始,国家对小煤矿采取强制关闭、改造提高、资源整合、规范发展等措施,促使小煤矿走上集约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关闭和整合,使小煤矿的数量大大减少。此后在“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大型煤炭集团逐渐建立起来,通过对小型煤矿的合并,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我国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煤炭产业政策引导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业壁垒。作为资源密集型行业,煤炭行业在形成时期必要资本壁垒与技术壁垒较低,80年代后期,政府逐渐放开了对煤炭行业的管制,煤炭产业进入壁垒大幅降低,1994年的产业政策使得产业壁垒进一步降低。近年来,鉴于小煤矿企业过滥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及资源浪费、布局不合理及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方面的弊端,采取了一系列行政及法律措施限制小煤矿的发展。随着有关煤炭行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政府政策壁垒和必要资本壁垒的形式使行业准入门槛大幅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收购,煤炭企业不断做大,获得了更多的优势资源,使规模效应逐步彰显,行业规模经济壁垒也逐步提高。大型煤炭集团取得资源优势后,在低碳发展的要求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会进行新技术开发和创新,从而使行业技术壁垒也相应提高。因此,目前我国煤炭行业进入壁垒处于继续升高时期,即随着产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政策壁垒、资本壁垒、规模经济壁垒、技术壁垒等各种行业壁垒依然会继续提高。我国煤炭产业的供需发展也有其特殊性。在我国煤炭产业形成时期,在高利润的驱动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大批小型煤矿蜂拥而入,使我国煤炭产业一度出现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200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煤炭消费量大幅增加,加之电力、钢铁等下游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增长,煤炭产业的发展进入了超常规快速发展的时期,曾一度出现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局势。此时国家对煤炭投资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机制下,煤炭供应量逐渐上升。为了解决进口原油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煤制油替代石油技术兴起,也促进了煤炭的消费。
四、结论与展望
我国煤炭行业形成了由神华集团主导的大型煤企并购整合格局,产业集中度处于逐步上升阶段,但仍然处于数值较低,发展缓慢的时期;国内煤炭企业的数量在政府的有力指导下脱离最高时期,稳步下降,但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行业进入壁垒逐步提高,行业准入规则正在逐步细化、增加,企业规模效应的增加也使强有力的煤炭产业壁垒正在形成;煤炭供需保持基本平衡并且维持强劲增长。以上现状与指标均说明我国煤炭产业处于产业演进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我国煤炭行业逐步走上正轨并且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上述分析,我国煤炭行业处于产业演进的第二阶段,即规模化阶段。现阶段,我国煤炭行业的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此时需要将经营战略放在与“同类产品竞争对手合作”上,实现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取高额利润的经营目标。实施横向并购战略后,大型煤炭企业有能力对煤炭的开采进行合理的规划,既能合理利用资源又能有效改善环境,也有能力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煤产品的科技含量,节约煤炭资源的同时提高了煤产品定价的话语权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煤炭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为了能稳步过渡到产业演进第三阶段,使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取得质的飞跃,应当以同类企业间的并购作为坚实的基础,积极准备推进煤、油、电等产业后向一体化,煤炭深加工前向一体化,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交通运输,未来逐步实现以横向并购为基础的纵向发展和混合发展,形成以综合型大企业为主体的行业模式。企业并购要以协同效应的获得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并重视整合的成本和效率,培养自己的品牌与核心竞争能力,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适应市场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煤炭企业逐步国际化。另外,政府应当做好完善并购立法、制定稳定而连贯的产业政策、减少对并购的直接干预、督促并购企业做好风险评估等工作,为实施有效的并购扫清障碍,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颉茂华、杨森、王媛媛:《煤炭产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价实证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第31期。
[2]荆京:《政府主导下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并购方式研究》,《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1期。
[3]张忠寿:《并购与煤炭产业发展——基于理论文献的研究》,《企业经济》2011年第11期。
[4]国际煤炭网:《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历程》(2008年)。
冶金行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银行卡产业;市场绩效;天津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7-0053-04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数据说明
产业组织的三大主题中,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反映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方式,市场绩效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反映的是市场效率(史忠良,1998)。对银行卡产业市场绩效的测度将直接影响银行卡产业发展状况的判断,这又会进一步影响银行卡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前景分析,因此建立银行卡产业市场绩效的指标体系,综合考察该产业的市场绩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考察对象的特点,我们模拟银行业绩效测评指标(如表1所示)建立了符合天津银行卡产业市场绩效测度的四大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包括经营绩效、成本绩效、配置绩效和信用风险绩效。
经营绩效主要通过收益的考察反映产业的经营效率。通常考察经营绩效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资产总额),资本收益率(净收益/股本),收入利润率(税后利润/营业收入),人均利润(税后利润/职员数),上述指标比较适合从总量角度考察产业经营状况,但是由于银行卡业务的各项收益或利润指标是和其他业务一起算入中间性业务,这样就很难将这部分指标分解出来。虽然直接计算存在一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转换间接来加以估算。根据银行卡业务的特点构造一个经营收益率指标:ξ=银行卡收入总额/银行卡交易金额
一般银行业务的成本绩效测度主要通过营业费用率(营业费用/总收入)、存款费用率(营业费用/存款)、贷款费用率(营业费用/贷款)和资产费用率(营业费用/资产)。从这些指标来看,测度成本绩效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估算营业费用,如果能较好的测算出营业费用,则能对成本的绩效进行基本判断。构造的成本率绩效指标为:η=银行卡营业费用/银行卡交易金额。
资产配置绩效指的是资产性质、构成以及负债对流动性的要求。一般银行业务中该指标反映分配各种期限和盈利率的资产,使资产达到的最优配置状况。其中最主要的是存贷比率(贷款总额/存款总额)。银行卡产业中,银行卡存贷比率δ=卡存款/卡贷款不仅能够反映银行资产配置的绩效,还能反映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此外与一般银行业务不同的是,银行卡市场是一个由多元主体构成的双边市场(程贵孙 孙武军,2006),涉及到各主体之间的利润分配,这不仅能反映各主体之间的博弃能力,也能充分体现资金流和利润流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水平,因此对利润链的考察也能较好的反映该产业资产配置绩效。
银行的信用风险指标主要是指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风险资产比率),不良资产比率(不良资产额/全部资产额、风险准备率(风险准备余额/风险资产总额)。而由于银行卡业务只是银行总体业务的一部分,与银行业其他业务共享银行总体资本,这些指标无法从银行卡产业直接体现,因此我们根据银行卡信用风险的特点,从卡发行、卡交易和卡设施三个方面进行评定,构建三项指标分别为:第一,睡眠卡和死卡的比重σ;第二,卡贷款逾期率μ;第三,机具交易成功率ω。
二、天津银行卡产业市场绩效的测算
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绩效反映的是银行卡的规模结构效率、资源有效配置能力、成本耗费状况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对天津银行卡产业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我们主要考查的是这一产业的市场平均绩效,而不是特定的企业绩效。下面,我们尝试根据表2的指标对天津银行卡产业市场绩效进行测算。
(一)天津银行卡产业的经营绩效
银行卡产业的收益率指数:ξ=收入总额/交易金额,其中,交易金额=1497763.28万元,这可以由统计数据直接计算,重点在于测算天津市银行卡的收入总额。
首先,从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收入来看,一般包括三部分:循环利息收入(及循环信用产生的透支利息)、交换费收入(发卡行从每笔交易中获得的交易金额1%―2%的收入)、费用收入(包括年费收入、取现手续费、滞纳金、换卡费、挂失费等)。目前,中国信用卡市场利息透支收入平均比例为22%,年费收入平均比例高达55%。但是由于天津市银行卡业务中90%以上是借记卡业务,因而作为信用卡业务的收入之一的循环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就不显著。这样天津银行卡业务的盈利中主要就由交换费收入和费用收入构成。
其次,交换费收入主要针对刷卡消费(POS机),这是由收单银行向发卡银行支付的一笔费用,用来弥补发卡银行为吸引和维持卡消费者而花费的成本 (Schmalensee,2002)。2005年天津市各行POS机的清算金额为133.45亿。根据近几年天津市各发卡行交易量和消费回佣情况推算,目前天津的平均回佣率为1%。根据清算金额×0.15%=发卡银行交换费收入(133445×1%=1.3345亿),交换费直接由P0S的交易金额决定,POS机交易金额大则交换费用收入高。这就是为什么各银行要通过各种手段开拓银行卡客户和争取商户的原因。
再次,费用收入中主要包括开卡费、使用年费收入、手续费用收入,异地取现收入等。就开卡费而言,目前各行按不同的标准收取开卡费。根据天津市的发卡量数据和各行银行卡收费单价数据计算2005年天津市主要银行的费用收入状况。
天津市各银行借记卡年费总收入:20964709×10元=2.0965亿元
天津市各主要银行贷记卡年费总收入:0.408亿元。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虽然贷记卡的平均年费是借记卡的6―8倍,但是借记卡年费总收入却要高于贷记卡,二者的比重分别为98%和2%。借记卡年费占绝对比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天津市借记卡的发行规模远远大于贷记卡。此外由于准贷记卡的数量不大,因此它对各行的卡费收入影响不大。
最后,我们把2005年天津市各银行的收益总额加以计算:
收入总额=1.3345+2.0965+0.408=3.839亿元
交易金额=交易金额149.7763亿元
根据经营收益率指标公式:ξ=银行卡收入总额/银行卡交易金额计算得出:2005年天津市各银行的收益率为:ξ=收入总额3.839亿元/交易金额149.7763亿元=2.6%。
(二)天津银行卡产业的成本绩效
银行卡产业的成本主要包括:银行卡的制作成本、机具的购置成本以及机房、设备等硬件投入、系统和软件的研发、人员维护、运行成本。天津市银行卡产业最主要的两项成本是银行卡的制作费和机具购置费。首先,就制作费而言,2005年天津市累计发行各类银行卡2312.9832万张,以一张卡1元的成本来算,制卡成本共计2312.9832万元。其次,就机具购置费用而言,各行购置POS机具的价格平均在4000元左右,但各行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与机器性能和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服务差异有关。而由于ATM机的单机价格较大,平均在20万左右,所以ATM在成本上占有较大比重。在各机具价格的基础上,我们建立成本测算公式,计算出天津市各银行机具购置成本。
利用2―3式,我们根据天津布机具数量测算出CATM=4.92亿元
利用2-4式,我们根据天津市机具数量测算出CPOS=0.0896亿元
因此加上该时期制卡成本0.2313亿元,总营业费用C=5.24亿元。其中总成本中ATM机的购置成本约占94%,POS的购置成本约占1.8%,制卡费和换卡费约占4.7%。这样成本率绩效η=银行卡营业费用/银行卡交易金额=5.24/149.7763=3.5%。该指数说明成本占交易金额的比重,由于我们构造的经营收益指标是收入总额占交易金额的比重,因此这两项指标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项指标的差额说明每单位交易金额中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如果差额为正,则说明盈利;差额为负,则说明亏损。
而如果比较营业费用与当期收入,我们会发现营业费用5.24亿元要远远高于当期收入3.839亿元。这种比较给我们一个基本判断,可见天津银行卡产业从总体上看处于亏损运营的状态,这与全国的情况一致。为什么我们测算的成本和收益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这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第一,成本分摊的长期性与收益核算的短期性之间的差异。收益核算时是以各银行卡业务的独立收入分别加总得到的,具有短期性的特点。银行卡产业本身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的特点,虽然该市场前期投入如ATM机等固定投入较高,但随着银行卡发行量的增多和银行卡交易的增加而不断显示出成本分摊后的成本降低趋势。第二,市场总成本与各银行独立成本的差异性。成本测算时最大的投入是机具购置等系统建设的投入与网点设立的成本,而这部分成本目前并不完全是由各银行单独承担的。截至2005年底,天津市专业化公司的ATM机共有300台,市场上的P0S机则主要由公司开发,这一比例约占95%左右,商业银行投入很少,因此我们把这两部分成本扣除得到:C1=5.24-0.9-0.0896=4.25亿,这样η=4.25/149.77=2.8%。因此,虽然市场非独立核算的总成本率过高为3.5%,但当专业化公司参与银行卡市场基础建设时,整体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企业独立核算的成本率与收益率之差为2.8-2.6%=0.2%,差额很小,特别是银行卡成本的逐年分摊和递减性,可以认为目前天津市银行F业务基本是盈亏持平。
(三)天津银行卡产业的配置绩效
从卡存贷比率和利润分配角度考察银行卡配置绩效状况,能够较好的反映银行卡产业的配置效率。
1.卡存贷比率。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只能搜集到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基础数据,这对结果的考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这四大银行的卡存款和卡贷款量在天津市各银行相应指标的总量中占有绝大部份比重,因此选用这四大银行的指标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说明性和解释力的。截至2005年12月,四大银行的卡存款量共计达到96.4785亿元,卡贷款中正常款项为2647.25万元,逾期的贷款项为135.35万元,累计达到2782.85万元。据此计算出卡存贷比率如下:
δ=0.278285/96.4785=0.288%。
这一比重较小,至少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1)目前天津银行卡产业中,从我国消费特点和银行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主要以发展卡存款为主,这造成了天津市银行卡卡存量远大于卡贷款的现象。(2)卡存款的激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天津银行卡市场仍然以借记卡为主,较少发挥透支消费的功能。将银行卡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和融资渠道的做法受到很大的局限性。(3)就像银行业存贷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市场绩效一样,银行卡产业的卡存贷比率也应该保持适度的范围。目前过低的卡存贷比率主要体现了银行对卡业务过紧的风险控制,主要以安全性为重。因此未来如何平衡卡业务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银行卡的收益分配比例。银行卡区别于其他银行业务的一种重要特征在于银行卡业务主体之间的交叉网络外部性(Cross-network externali-ty),这种外部性意味着银行卡的价值随着消费该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增加 (Katz&Shapioro,1985),而这种价值的增加不仅来自于一个平台的消费者(持卡人),还来自于另一类型平台的消费者(即商户)。因此这意味着消费者消费银行卡的需求不仅取决于银行卡的费用和其他银行卡消费者的数量,还取决于受理银行卡的商户数量,这种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银行卡的各主体具有相互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必须建立在一种较为平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基础上。一旦这种利益分配机制朝一方倾斜或失衡,则会出现银行卡网络的破坏,如深圳商户拒刷银行卡风波。
(四)天津银行卡产业的信用风险绩效
银行卡产业的绩效评定离不开对风险的控制,只有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金融安全和提高银行卡产业绩效。
1.睡眠卡和死卡的比重。目前虽然发卡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睡眠卡和死卡也呈迅速增长的势头。从全国情况来看,在发行的银行卡中,睡眠卡超过2/3。天津市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但我们可以利用发卡量和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测算出天津睡眠卡或死卡的比重。将天津市银行卡市场的发行量与交易市场的交易金额作OLS(最小二乘法)相关分析,得到Y=-0.000357+0.20718X+ε。这种检验意味着,就天津市而言,银行卡的发行量与最后的交易金额虽然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度约为21%。从另一角度看,大量的发行银行卡,如果没有有效的转换成现实消费力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量的睡眠卡或死卡的出现,即睡眠卡比重为79%(1―21%)。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说明天津市存在着盲目提高卡发行量的现象。
2.卡贷款逾期率。我们根据天津四大银行的卡贷款情况来计算该指标得:
ε=逾期卡贷款/卡贷款总量:135.35/2782.85=4%
从一般银行业务来看,不良资产达到或超过3%可认为银行经营风险较大,银行绩效受到威胁。目前对银行卡的逾期贷款率并没有准确的预警线,如果以通常银行不良资本比例来考察,天津市卡贷款逾期率超过了3%,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由于目前天津市卡贷款的总量只占很小的比重,存贷比仅为0.288%,因此虽然贷款逾期率较高,但由于规模较小,可以认为并不对总量造成威胁。
三、结论及启示
第一,天津银行卡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近年来,天津借记卡和贷记卡市场都有较大增幅。虽然市场总体成本率仍然较高约为3.5%,但企业单独核算成本率约为2.8%,与天津市银行卡产业的平均经营绩效2.6%相比,各银行独立核算基本盈亏持平,市场绩效要优于全国平均状况。
第二,天津银行卡市场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从资源配置绩效来看,天津市主要以发展借记卡为主,目前贷记卡市场严重滞后,作为具有不同特点的银行卡品种,应形成不同的市场定位,保持不同的市场占有率。然而借记卡和贷记卡如此大的市场悬殊,将会使未来市场拓展乏力,因此如何调整借记卡和贷记卡的市场份额,发挥不同卡种的特殊优势,将是未来天津银行卡市场的调整方向之一。
第三,银行卡市场战略应由重视规模向重视效率转型。从风险控制来看,天津市银行卡产业的睡眠卡和死卡比重过高,这反映出各银行为扩大市场占有率而盲目发卡的特点,大量的睡眠卡和死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天津银行卡市场需要改变依靠规模评定市场绩效的做法,强调银行卡市场交易量和实际收入。
第四,在高质量硬件设施基础上重点提高软件环境和服务水平。银行卡风险绩效指标反映,天津银行卡交易和机具设施的信用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天津银行卡无论在发行和交易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较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基础上重点是创新产品品种、促进品牌宣传和提供精品服务,从而促使天津银行卡产业的成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刘廷焕.万建华.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04).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
3.刘廷焕.万建华.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05).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
4.何 刚.银行卡市场的竞争特点和策略.中国信用卡.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