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实践 教学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的的基础公共课,所以,这门课程必然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组成。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怎样合理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高校老师探讨的问题。以下就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对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实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学语文的教学还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倾向,比如把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学生对语文自然产生了抵触情绪,还有的干脆把大学语文课上成了实用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使大学语文直接成为了实用工具课。从本质上说,语文教学是一项需要依赖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才能完成的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在全身心投入地阅读中对课文进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道德的熏陶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知道,实践教学正是根据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就大学语文而言,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综合表达实践这几个方面。
二、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几种途径
实际上,传统的教学中也不是没有实践内容,但所占比重小,途经较单一,比如给学生留一些类似实践性质的作业,课后相互讨论之类的形式。由于这些大多是留给学生课下自己去完成的,对完成的结果重视度往往也不算高,那么相对应的实践的效果也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实现教学实践途径的几点浅见。
1、阅读实践。
具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在他的《冒险家》中指出,“书对于人的思想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无法随心所欲地抹掉头脑里的概念。一个读科学书籍的人,即使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也会变得博学强记;一个爱道德和宗教方面书籍的人,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善良仁慈。如果经常不断地向头脑里灌输一些概念,那么,这些概念迟早有一天会被头脑所接受。”所以,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实践,老师再精辟的讲解都是在做无用功。课堂上,我们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有这种阅读实践,如果条件允许,学生还可以就阅读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沟通,而老师则可以做引导的工作,并且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背景补充等等。课后也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为学生列出一个适合他们的阅读书目,同时鼓励学生在下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对于他们的口才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2、写作实践。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阅读层面,那么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读和写是分不开的。我们有一些学生看的书不少,但是写起文章来效果并不见得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少了写这个环节。所以,我通常要求学生不但要多读还要多写。比如,你看了一本书,你最好能做读书笔记,把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段落写下来,你还可以写写读后感,简要给出自己对本书的评价。我建议学生写写日记或是周记,这都是对写的一种训练手段,还有的学生喜欢出去旅游,旅游回来以后还可以写写游记之类的,应该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当然,在课堂上,老师也是可以专门进行写作训练的,重点是要做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好不断改进。有好的学生作品也可以拿到课堂和学生一起讲解分析,或是让学生来对该文章进行点评。
3、表达实践。
这个环节对于已经远离高考压力的大学生来说是有很强的操作性的。对于传统的教学,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让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我私下和学生交谈的时候,学生普遍表示不怎么喜欢语文,除了死记硬背就是公式化的所谓标准答案。所以我们的大学语文是很有必要深思的,是不是还要走传统教育的老路?还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全盘呢?我想好的东西还是要坚持的,不合理的因素也是要进行改革的。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环节中,我更倾向把自己放在一个“导游”的位置,做一个导游员,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我很赞同北大教授孔庆东的一些教育理念,比如他说,对于一个概念,一个思想的理解有一个基本差不多的内涵就可以了,它表现在具体语言形式的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针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标准答案,这个思想很重要。我曾把教学内容分为几个主题板块,自己先做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相关主题板块的文章到讲台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突出和重视学生的闪光点,尊重他们合理的见解和想法。结果,教学效果出乎我想象的好,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得到了很大地锻炼,尤其是那些志在要当老师的学生更是收益良多。我想,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对于应用型大学本科院校来说,实践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也将进一步被提到改革日程上来,我将继续努力思考并实践着。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著,《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示范大学,2004.
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2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越秀外语学院为例,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扎实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有本科层次外语人才应有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外经、外贸、外企、外事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成功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本文拟结合我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应用型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重点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注重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应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注重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着眼于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
一.要完善教学方式
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或补充,以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应用或胜任工作岗位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少讲或不讲繁琐的理论知识,多讲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学内容应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听得懂、用得上,让学生从中得到综合性训练。为提高应用能力,还应注重学生在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亲自操作与仿真“实践性”,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为他们毕业后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可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演讲式、访谈式、讲座式等,这些方式方法,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演讲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大学语文堕入“高四语文”的误区,避免重走中学语文侧重字、词、句、段分析的路子,宏观把握大学语文教学。演讲式教学方法,是学生分组讲演、教师点评的一种教学方式。每学期抽出若干课时,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全组同学收集资料、相互研讨、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分析课文。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向该组同学提问。备课团队和授课学生代表进行解答。根据授课学生的表现和该团队同学回答问题的情况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分,期末前进行总结评比表彰。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较大优越性,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适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使学生在声、光、影的交替中直观感受语言和艺术的魅力,可以收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的优势是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借助它能够将静态文本的展示变得具体生动和形象。大学语文授课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借助多媒体,可以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心灵体悟的空间,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互联网已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对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机会和挑战。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适合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空间。
二.要服务于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传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强调“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他要求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接受共同课程的训练,使每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兼具文化与科学的知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人人必修的课程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此后美国一些名校依照以下基本原则先后设计了类似的课程,即“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以经过时代考验的经典名著为基本,文理兼重;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及思考训练,闲杂科目一概摒弃;课程由资深教授悉心指导,学习必求认真,务求融会贯通。”
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使学科之间更新频率加快,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存,“专才”与“通识”的需求同在。“通识”日益受到重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层面,应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多方面的交流能力。显然,作为“通识教育”重要一环的大学语文,无疑属于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理应主动挑起重担。
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才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既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应使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具备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撰写的文章应在逻辑、主题、内容、层次、语言等方面合乎要求。因此,大学语文课以它的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应用型本科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或仅接受技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重技术只能带来专业知识的积累,并不提供价值判断,不能解决人的目的和行为取向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的精神素养的培养,培养出的人类像机器人,不具备完整的人格,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易失去理性迷失方向,或丧失情感缺乏动力。因此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是维系其完整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现实需要。对于思想逐渐成型,并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尤显重要。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语言文学知识传授,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大学语文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精华,可以说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集聚。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人文氛围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完善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汇集了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和精神特质,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三.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指对人的发展以及才能的养成产生影响,并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现大学校风的建设思路出发,将大学自身所提倡的校风学风、办学目标、校园精神通过各种载体向师生员工传达,使身在校园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环境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理应积极参与进来。
校园文化建设应基于对学校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学校类型、办学思路、学科特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特点和优势所在,把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校园精神文化表现为校园多年积淀所形成的、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象征。要鼓励学生积极策划、参与戏剧排演、诗歌朗诵、演讲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形成并传承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引导学生把大学语文作为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做社会调查,搞社会实践,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大学语文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堂外,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
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堂教学 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c)-0175-01
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第一点谈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大学时期学语文是接受语言文化熏陶,以扩大自己的视野,感悟优秀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深邃的思想以及人格的力量,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是公共课,该课程以具有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发散思维性的文学作品为依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能带给学生文化上的熏陶,精神上的启迪,审美上的享受,培养学生高尚人格,提高情商和职业道德。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个体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认识,审美感受,完成审美创造。
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已经脱离层面上说教,应该是立足文本,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编者的编排意图,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本人通过实践,认为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紧扣教材,赏析作品,感受文本表层美
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表现了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美”:从形式上说有文字美,意境美,从内容上说有外在美,内在美,语言美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鉴赏,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紧扣着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以“月”为重点,写不同时间、环境下月的变化,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恬静。诗歌中描写了月夜下充满诗意的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海雾,江树。云雾弥漫下的江、天、人浑然一体,朦朦胧胧,这样一幅神话般迷人的月夜图,令人无限神往。沈从文《鸭窠围的夜》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带有湘西地方和民族色彩的特异人生,全文具有原始的天然美。如散文第三段沈从文眼前的水上人日常生活我们都很熟悉“饭焖熟后,又换锅子熬油,哗的把菜蔬倒进热锅里去。各人蹲在仓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饱后,天已夜了。”“好事好玩想到岸上去烤烤火谈谈天的,便莫不提了桅灯,或燃一段废缆子,摇晃着从船头跳上了岸,从一堆石头间的小路径,爬到半山上吊脚楼房子那边去,找寻自己的熟人,找寻自己的熟地。”生活过得非常踏实,毫无矫揉造作。所有这些白描的素朴文字,始终保持一种纯真、天然的元素,一切都还带有“原料”意味,具有高度生动的自然性,原生态,充溢着生命的张力。这种美是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的、环境的美。
2品位语言,深入探究,体味内在传统的美
大学语文教学重在赏析作品,通过文本内在的联系,如作者经历,写作背景,关键词句等,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达到对学生的人文培养,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以《鸭窠围的夜》一文为例,文中有说:“陌生人自然也有来到这条河中来到这种吊脚楼房子的时节,但一到地,在火堆旁小板凳上一坐,便是陌生人,即刻也就可以称为熟人乡亲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毫不设防,让人们觉得很放松。作者在文本中重在再现了湘西物质、精神的“原生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倾向,物质的贫乏不算悲,水手、妇人们精神上的贫乏才真正应该哀戚。长期单调、枯燥的生活,使得这里的人们思想特别单纯,再现了自然纯真的美。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懂得“自然就是美”,才能长久,中国有古话说,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现有部分学生的审美观稍有偏颇,穿吊带,描眉涂腮,装扮成人化,还有攀比心理,心思花在外表上,而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审美观虽然不能说决定一个人的思想,但至少代表一部分。
在《春江花月夜》的讲解过程中,紧扣15个写“月”的句子,4个写“春”的句子,12个写“江”的句子,2个写“花”的句子,2个写“夜”的句子,在“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明月相思楼”“落月摇情满江树”诗句里,可望见明月的处升、高悬、西斜、下落过程,看到长夜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天涯的游子间的相思之情,这份执着的纯洁真诚的爱情令人感动。舒婷《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表现对女性自身的独立与幸福的大胆追求。泰戈尔《在黄昏的时候》,“爸爸,我把自己丢失了”一个天真、纯洁、可爱的女孩形象,让作者不由把现实、想象、人世、天空融为一体,诗人的笔,惊人传神。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继承了印度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汲取了孟加拉民间诗歌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清新、优美的诗歌风格。
3学以致用,结合实践,传承传统美德
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下,我们应该以中国人的特有民族性心理和文学自悟力,拥有“很中国”的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要继承精华,发扬传统,大学语文可以作为最具传承性的工具,可以把国语介绍给世界,同时也打开一扇窗,让国人了解世界。国际化,全球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留自己的东西,体现审美创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勤劳、善良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蕴涵了丰富的道德文化传统。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笑脸或是一声问候都可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这些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数不胜数。
冰心的《笑》,被称作中国现代“最初的美文”的,美就美在她捕捉了人类常见的神情——微笑,张扬了人类最重要的情感—整理—爱。人与人之间一个发自肺腑的微笑,什么矛盾、恩怨都可化解,社会也就和谐了。余秋雨《都江堰》中大智大巧、造福万民的专家郡守,都江堰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地永久性地灌溉着中华民族的母亲般的风险精神,都蕴涵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北岛《回答》,透过文本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厚的美学特质,无畏的挑战精神让青年人热雪沸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字字铿锵,昂扬进取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冒险敢闯的精神,激励着青年人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高职课堂;开放性教学;教学途径
开放性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主宰课堂,而是让学生充当主角。开放性教学是完成新课程改革任务的重要教学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高职教育中应该采取开放性教学,构建开放性课堂。教师的开放性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能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并能按计划进行有序教学的本领,或是能让教学“开放”的能力。没有教师的开放性教学能力,就没有新课程改革的开放性教学方式。高职教师可以从以下教学途径来提高开放性教学能力,更好地在课堂践行开放性教学。
一、营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悟和实践的平台
开放性教学的实质是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营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行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挖掘学生各类潜能的重要保证。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消除思想疑虑,减轻心理负担,才能充满自信,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营造教学民主氛围的有效途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悟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感知、体验和顿悟中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不干扰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教师要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与教师及书本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探究问题,自由组合讨论问题,并自由发言。
笔者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创造平台让学生参与课堂。比如,在“情满人间”专题中,结合我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的到来,围绕“我们的中秋”设计了系列教学活动,从介绍中秋的溯源、风俗等开始,进而为学生讲解中秋诗词中的名篇,由此拓展到文学中“月之意象”的讲解,让学生在感知、顿悟和体验中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系列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了“中秋诗文朗诵会”,朗诵过程中,学生很投入、很抒情,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在整个系列教学活动中,学生乐在其中,课堂气氛融洽热烈。
二、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开放性课堂情境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开放”性课堂情境。这里的“情境”指特设的教学环境,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氛围、条件。教师必须创设各种开放的教学情境,才能完成开放性教学的任务。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在讲授《父子情》这篇文章时,专门设置了“我的父亲”环节,让学生为大家回忆并分享自己为之感动的亲情故事,一起来感悟并理解这份浓浓的亲情,把我院“孝、宽、诚、责、毅”五字教育融入其中。在“婚姻爱情”专题中,在带大家欣赏完《泰坦尼克号》这一震撼人心的影片片段后,请学生谈了对影片的感悟,对爱情的理解和看法,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充分展现了“90后”的特点和风采。在“人与自然”专题中创设了情境,请学生就人类应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及环保和节约能源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学生乐在其中并深受触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笔者还把比赛这一形式融入教学中。在“青春如歌之理想与奋斗篇”专题中,结合《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著名的演讲稿,唤醒学生对梦想的再度思考,并在课堂内举办了“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比赛,参与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纷纷谈了自己对梦想的看法,演讲者风格迥异,内容精彩纷呈,气氛非常热烈。创设开放性教学情境,让学生走向讲台,充分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提高课堂设疑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5
朗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途径,是一种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手段。对于“阅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它,一方面是“阅”,即广泛地阅览各种有关语文基础的丛书、工具书,甚至是有关写作方面的常识,或者是有关文学方面的常识,各种诗书典籍等。因为语文知识好比一幢美丽豪华的大厦,我们只有通过一“砖”一“瓦”才能将其堆砌而成,而这些“砖”、“瓦”就必须要我们在平日里搜寻、积累,而这种搜寻、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阅览的过程。
另一方面,就是理解“读”。“读”是在广泛阅览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我们读书,不是走马观花,更不是随波逐流。我们要想从“阅”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就必须走好“读”这一过程,特别一些词句优美、意蕴深远的文章。因此我们必须把好“读”这一关。就个人观点,“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朗读教学举足轻重的作用
1.“朗读”——出语感
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语言教学,需要“疯狂汉语”。 阅读是从语表到语内,由文里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从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简而言之,阅读就是读者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象体会和思考认识的过程,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是一种思维的再创造。学生要想有很好的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汉语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来说,在“读”中出语感,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文言文教学中的 “……者……也”这样的一个判断句式,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通过读来真切地感受这个句式,这样甚至在不同的文章中学到类似的句式,学生只要一读到,马上就能判别出这种句式,并深刻理解它。再有《陋室铭》中的“孔子云:‘何陋之有?’”语感比较好的学生很容易就会仿句:“何罪之有?”“何理之有?”等等,进而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个句子。这些都是多读、熟读带来的良好效果,所以说,“读”对培养语感很重要。
2.“朗读”——出美感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样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也是一种审美过程。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在字、词、句、篇上下功夫,还应该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的审美教育。所以,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不但能提高表达能力、写作水平,还能培养有高尚审美情操的人。因为阅读就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让青少年广泛地阅读,多读名家名篇,就是让他们跟名家、大家对话,思想上无形中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如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乡愁》等佳作时,笔者就让学生尽情地读,感受诗人的情感。刚开始,有几个学生读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时,忍不住笑了起来,但多读几遍后,他们就理解了诗人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被诗人甘愿为国捐躯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这样的收效是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讲也不如学生自读去感受来得好的。
二、朗读途径多样化
既然“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重视早读课的质量
早读课就是早上读书的课,当然应该“读”书。虽然早读时间不是很长,但“滴水能穿石”, 而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学生们能坚持每天早上花20分钟时间来读书,那么我绝对有理由相信那些优美的古诗文是难不倒他们的。
2.采取多种课堂朗读方式
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跟读、听读、老师示范读、个人朗读、同桌齐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集体读或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再让学生客观地点评,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的水平。
3.开展丰富的课余读书活动
平日,我也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再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例如在学完《观刈麦》这篇文章后,我要求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阅读《卖炭翁》,然后再开展“走近白居易”的交流会。这样一来,学生目标明确了,兴趣大大增加了,就会及时去读去了解白居易。通过自主阅读同学交流老师引导,大家对作品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读书活动不但能增长见识,提高自学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
4.充分利用教辅材料和网络资源
当然,对于我们的初中学生来说,更要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训练。要把握好这三种文体的阅读教学,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好手上的教辅材料。
三、多彩纷呈的朗读方式
我们明确了“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阅读训练,那么接下来简要谈谈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的“读”的方式:
1.朗读、诵读
对于一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诗歌、散文,我明确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或诵读。因为这样的文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朗读或诵读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神到,所以采取朗读或诵读较为适合。
2.精读、研读
读到一些有深刻意义的精彩片段时,需要学生放慢速度去精读、研读,用心领会。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时的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去精读、研读。
3.略读、浏览
对于一些只需把握整体、了解大意的长篇大作,则引导他们采用略读或快速浏览的方式,做到“观其大略”即可。
四、培养良好的朗读兴趣
一本好书能照亮人生方向。缺少人类的优秀文化营养的滋养,缺少健康精神思想的导引,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阅读是伴随终生的事,也是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宁愿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游戏上,也不喜欢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这些学生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思索。
因此,在教学之余,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总的来说, 朗读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语文老师都应该尽量做到自己少讲而让学生多读,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还要他们懂得人生道理,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个人的综合素养。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从根本上算得上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谈谈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职业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基础性的学习。语文知识不是一种单一的、孤立的知识,它是基础性的,具有广泛的功能的,它是各科共同的知识。同时,学习语文更深层次的作用,还在于它具有陶冶性情,锻造人格,培养审美能力,提升思维水平,以至于养成崇高的道德情操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而言,我想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把语文作为职业中学的的一门专业必选的基础学科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给广大的中学生传递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和鲜明的思想情感色彩,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目的。
1. 90后的学生群体带来的新鲜和挑战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新形势下的学生较之以前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所谓“90后的一代是社会化的一代”,所说的也就是现在的职业中学学生群体,其成长和发展的经历都给了我们今天传统的语文教育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元素和挑战,如果我们不及时地推进课程改革,这势必将使得我们语文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法完成时代所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因此,职业中学语文教育势必应该借着职业中学教育改革的大潮趁势而上,进一步地深入推进和深化。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我们全盘放弃固有理念,完全去寻求什么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让自己迷失在课程改革的浪潮当中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认为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是推倒过去一切的“另起炉灶”,也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那么简单,而是一次适应性的改革,是一种继承意义上的改良和革新,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改革。至于如何把握好教材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或者说是这种尺度,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抓住其核心和基础,然后以此为探索的蓝本和大纲,在学习的基础上,盘点自己的优、劣势,进而扬长避短,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
2. 职业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实际上,就笔者个人的职业中学实际教学经验而言,职业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只是在进一步巩固和充实语文基础的同时,侧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职业中学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很清楚,就是在巩固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仍然属于打基础的时期,它虽然涉及到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但这三性并未在职业中学阶段达到最高程度,教育部对中学生掌握应用语文的工具性仅做了“较强的”限制,对审美性也只是作了“一定的”定,对人文性作了“良好的”强调,这一方面为以后大学语文的开设留有了余地和进一步加强的空间,同时为职业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改指明了可行性的思路和方案。
3.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方式的挑战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参意识、教材意识。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眼睛不能只盯着知识点和标准答案,而应回归到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上,从中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回归儿童生活的童真世界。
那么在教学方式上,我们也就应该由过去的那种由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探究性的学习和自主合作性的学习。例如:我们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笔下“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味。我就结合本课导语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填一首词,题目可以暂定为《天净沙・故都》。大家回去可以自主翻阅资料和其他工具书,要求学生通过诗歌要传达出“清、静、悲凉”的情感味道……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都很感兴趣,纷纷跃跃欲试。回去之后不少学生都翻阅了有关词、词牌的相关知识。然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第二天给出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通过学生这样的自主探究,不仅掌握和巩固了有关于诗词的一些常识知识,对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传达的那种“天涯沦落,秋日思归”的秋味和郁达夫《故都的秋》所传递出的那种“繁华似烟,国将不国”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对整篇课文基调的把握奠定了基础,学生很容易理解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流露的内心情愫――到底是“悲秋”还是“颂秋”这样一种深层次的思考?
4. 新课程标准给教师新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的“平等的首席”,是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教师需要抛弃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中来。不能再象以前那样,学生全部跟随着教师上课的思路转,让学生习惯于做一个无语的观众看教师表演,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要由过去的“学生倾听教师”型转向为“教师倾听学生”型。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目的,真正达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在实际的职业中学教学过程中,认真的倾听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参与和决策,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教师倾听学生的叙说,既是知识的交流,又是心灵的沟通,表现在教师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不可忽视的过程。比如我在讲的《沁园春・长沙》时,就曾要求学生自己结合开学来到新的学校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谈谈他们自己对秋的认识这样一个话题……学生兴趣很高,有思考有感想的也很多。通过倾听我就发现学生眼中的秋天其实也有很多他们自己值得记忆的色彩和美丽,比如是自己的生日、或者有什么特别记忆深刻的故事等等。就在这个时候,我很巧妙地把大家的兴趣转移到了《沁园春・长沙》上来,通过学生的兴趣引导大家发现同志作为一代伟人,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所看到的他的那种胸怀天下的志向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这种适时的参与,让师生在文学作品中实现了对话和共鸣,很容易地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5. 新课改要求更新传统的教学工具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深化,语文教学面临着模块多、时间紧、知识点分散的压力,这也就使得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较之以前大为增加,仅仅依靠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工具,其“少慢差费”的弊端就日益明显地凸现出来。例如笔者在《赤壁之战》的教学中,我先运用电脑,将涉及到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放映《三国演义》VCD光盘(中央电视台拍摄),使火烧赤壁的历史画卷重现眼前,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PPt(电子幻灯片)归纳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等知识点,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仅用了三课时就完成了《赤壁之战》的教学,而且效果明显优于原来用五课时才完成的传统教法。
当然,多媒体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网络的普及,让多种艺术元素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的确确使我们的语文课更“美”了,更“亮”了。但是教学手段永远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能成为教学的主人。
6. 新课改给教学管理赋予新的课题
语文新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选修课与必修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别,它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之上的拓展与提高,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这就要求学校在选修课的管理上,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也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或者为满足选修课其拓展性的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的内容,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学校在选修课程的管理上,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自身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基础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因地制宜,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