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文1
讨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前提是,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企业是异质的,能够通过竞争获得某种程度的垄断利润,进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同质,产品无差异,企业没有超额利润,那么各个厂商具有同等的竞争力。如果各厂商只是为了获得均衡的竞争优势,也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的产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就是在竞争中产生的能超越对方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同时可获得超额利润并保持这种优势的能力。在资源稀缺、需求有限的条件下,各个企业必然会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在某一领域是否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的,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同知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异质性、难模仿性、难替代性等特征。此外,核心竞争力还应具有动态性特征。前几个特性使核心竞争力形成一种模仿障碍和先发制人的隔绝机制,企业在静态环境中获得短期的竞争优势,但不能有持久性。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核心竞争力会经历一个形成、维持、衰退的周期,迫使企业只有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住下一周期的竞争优势。如此周而复始,才能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所谓的持久性竞争优势是由一系列的短期优势构成的,是通过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保证在原有的竞争优势被侵蚀之前产生新的支撑企业经济赢利性的竞争优势,才能长期保持不断持续存在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源自哪里?创新赋予了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核心竞争力本身是创新的结果。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各个企业获得的不是均衡利润,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通过创新可以获得超额利润。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创新就是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通过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实现新组织等,产生新的组合,新的组合会给企业带来利润。这必然会引起其他企业模仿,使新组合带来的企业利润减少。新的挑战促使企业开始新一轮的创新。当这种创新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化为企业组织里的共同性知识,这种知识通过整合协调企业中的关键性资源,形成别的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复制、模仿,并对顾客具有很高价值的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产生了。2、创新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性和隐蔽性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模仿障碍和隔绝机制,但逐渐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会慢慢丧失,此时也就不是核心竞争力了。创新使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打破并超越已有的竞争优势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是竞争对手真正难以模仿的。创新赋予了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持续了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保证了核心竞争力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创新
商业银行是赢利性的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的关系也适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及其他金融产品的企业,除了有一般企业的共性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经营技能和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这一学识通过整合协调商业银行中的关键性资源形成超越对手并且对手难以模仿复制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集中表现在产品、服务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金融市场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市场,但金融产品本身极易被模仿。如何形成产品竞争力呢?这就需要不断的创新。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迫使银行不断地创新,在创新中形成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在商业银行体现得尤为明显。
商业银行的另一个特点是风险性,风险是银行经营中始终存在的,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前提。风险控制力也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表现。由创新而增强的银行抗风险能力赋予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稳定性,为其取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打下了基础。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与创新的关系又如何呢?
200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曾对北京地区的15家中资银行和22家外资银行进行了综合竞争力分析,排出了各家银行的名次。结果不容乐观,前10名由外资银行包揽,中资银行取得的最好名次是第13名,由北京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获得。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排在了最后四名。排名虽只限于北京地区,还是有代表性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排名参考了五个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经营状况、创新能力、业务拓展能力和组织管理。
央行分析了这个结果的原因,其中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竞争力差距的直接原因。创新能力不足既有外部的原因,更有自身的原因。外部因素方面,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的范围,致使产品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自身原因方面,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创新数量较多,但质量不高,生命力不强,盈利性较差,创新后的品牌建设相对薄弱,缺乏品牌保护。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途径
1、制度创新。(1)产权制度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已开始启动产权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唯一的产权主体,拥有银行的剩余索取权,国有商业银行处于人的地位。在这样的产权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必然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还不是真正的资金运做主体,也就不会自觉培育核心竞争力。产权制度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得以体现的内在动力机制保证,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落实产权管理的权责归属,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以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透明化管理和内外部监督为主要保障的现代产权制度。(2)人事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创新,而创新取决于人。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事制度安排的关键。要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银行家,并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分配机制是关键,只有当把人的价值实现和银行的利益追求结合在一起时,人的创造性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另外,利益分配应注重对创新的激励,银行应营造创新的环境,提供创新的物质条件,对有创新成果的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
2、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外在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技术创新就是要把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与商业银行的业务结合起来,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或潜在需求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方式。首先,要建立高效、快捷、顺畅的信息技术平台,银行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硬件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先进的客户管理和市场细分系统,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和跟踪测评系统,加强业务信息的整合和综合管理,以技术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其次,加大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的投入力度。银行长于业务而短于技术,IT企业长于技术短于业务,如果银行有条件成立一个研发机构将二者结合起来是最好的。此外,技术创新应与客户的实际需求或潜在需求结合起来,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应注重创新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加大新产品的推介和应用,树立特色和品牌,增强新产品的生命力,提高新产品的盈利性。
银行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2日
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得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到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经营实体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国内很多学者也是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不断发展这一思想,并促进了这一理论的发展。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组织体系中的积累性或知识性资产,是商业银行资金经营和服务产品的有机组合,是商业银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它不仅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基本资源能力,也表现为商业银行的运作管理能力。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一种超越竞争对手的内在能力,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即能够创造独特的、具有持久力的竞争优势。现就浅谈一下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一、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就必须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真正定位准确并持续走下去的企业,却不多见。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不管其性质如何,都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及时预测市场发展趋势,随时调整经营方向,开发符合市场发展的强势产品,稳定优质客户。
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在我国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下,发展中间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实力的高低。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间业务的收入占商业银行总收入的比重一般都比较大。如在美国,中间业务的利润占商业银行总利润的比例接近50%,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7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10%。中间业务具有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特点,是当今国际银行业发展较快的业务,它能减轻资本金对银行业务的限制,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资银行要想与外资银行相抗衡,就必须抓住机遇,全力发展中间业务。
三、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在金融业务全能化和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实质是核心人才的竞争,实行人本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健全内部激励机制,确立人才资本的提升战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改革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建立起优胜劣汰的人才激励机制,最终达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的目的。在引进人才时,注重引进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电子网络技术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合理的薪酬水平可以留住人才,制止人力资源的外流,同时合理的薪酬水平还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对商业银行来说,风险与收益同时存在。商业银行就是通过对风险与收益的全面有效管理来实现价值创造的,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拓展盈利空间的同时也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风险,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既要有效益观念,也要有风险观念、成本观念。尤其是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已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经营将暴露在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之中,承受更多的风险,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建立风险防范的机制、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从而使商业银行能够正确判断和评估风险,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或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增加商业银行国际竞争的能力。
总之,在经营环境变化、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以风险度量为基础,以定价覆盖风险成本和风险资本的配置为两大管理手段,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进行既专业分工又综合统一的管理,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集中、垂直、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五、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已进入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中国商业银行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就必须提高金融创新能力;中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创新是银行成长、发展的动力,也是国际先进银行长盛不衰的法宝。各大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按照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要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银行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文3
一、银行社区型网点核心竞争力概述
1、核心竞争力概述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企业的“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这里所说的“先进技术”不是单指企业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包括企业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在内的,并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的能力结构。
2、比较优势理论概述
比较优势是指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相对优势,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每个经济主体应该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利用比较优势来发展自己。比较优势理论由一般贸易理论,成为产业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特别是所谓加快发展战略和跨越式战略的重要依据。
3、银行社区性网点核心竞争力概述
所谓社区性网点核心竞争力是指:适应金融业改革发展、股改上市的需要,针对近年社区金融现象,突出发展特殊位置营业网点的比较优势,突出个人理财位置,走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经营发展的零售型银行的路子,挖掘、培育特色网点的、独有的竞争力。
二、某小区分理处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结合某小区分理处的实际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该网点的核心优势,进而探讨核心竞争力。
基本情况:某小区分理处现有员工9人,其中长期用工5人,短期用工4人。该分理处搬迁进入社区后,个人存款经过三年的高速成长现已进入成熟饱和期。截至2011年底,全口径存款余额45069万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42143万元,个人存款占比达95.7%。小区内现有住户1200余户,全部为中级职称和科级以上干部,住户整体素质较高。近两年来,该分理处在服务品牌创建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11年该分理处被授予“五星级网点”。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性金融网点,该网点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竞争激烈,东门是产品齐全的市行营业部,西门是竞争手段多样的城市商业银行,背腹受制,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
二是受地理位置影响,客户结构单一,存款结构不合理。目前分理处96%的存款为个人存款,活期存款仅占全部存款的40%,其余都是贡献度较低的定期存款,当前以及今后的考核办法将对社区型网点极为不利,转型发展的压力较大。
三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粗放型、大面积、大幅度的客户数量增长已经不现实,精细化、质量型业务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是客户群体多为收入较高的知识分子,客户对业务素质、理财质量的要求高。因此,该分理处的业务发展必须向着良好的硬件环境、星级的服务水平、过硬的理财能力、具备较强亲和力的服务方向发展,赖以实现效益的关键,不仅仅是客户数量的简单增加,更重要的是单体客户贡献度的提高。
由此可得,分理处的核心竞争力是:“立足社区金融实际,突出”低柜理财“特点,追求营销方式转变,走网点特色发展的路子,打造品牌网点”。
三、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行高度重视、协调联动。具体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升柜面服务水平
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积极探索以“热情、亲切”为内容的家庭式亲情服务模式。
一是实施“造星工程”。在全员中开展争创星级网点、争做服务明星、争当星级柜员、实现零缺憾、迈上服务新台阶的“造星工程”。目前,该网点有五星级柜员1人,三星级柜员2人。同时在适当时机,推出个人理财品牌,营造星级服务环境。
二是建立完善“差别化”服务流程,探索“亲情化”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持续、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
三是通过晨会、晨训、岗位练兵等活动,抓好基础性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员工素质。
四是完善便民设施,美化环境。
2、强化“理财服务”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服务的内涵,积极向营销型网点转变
一个微笑只能让客户感觉满意,一个量身定做的理财方案才会真正地吸引客户。从满足需求到管理需求、开发需求就是一个营销方式转变、服务内涵深化的过程。
一是加大低柜营销力度,进一步增强为客户理财的能力。针对新推出的理财产品,研究讨论产品卖点,制定高低柜联动营销策略、锁定目标客户,实施精确营销,提高营销的效果,尤其是通过基金、保险等业务的开展,提高客户单体贡献度。
二是加强电子银行产品营销力度,实现营销渠道再造。在设立低柜专职理财经理的基础上,设立大堂副理,加大电子银行等产品的营销力度,有效提高电子银行渠道占比,进而解决社区型网点受地理位置桎梏,影响业务发展的难题。
三是体现“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充分赢得客户信任,实现与客户的共赢。在经营过程中,为中高端客户提供理财咨询服务、电话提醒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特是充分利用OCRM系统,为筛选出的中高端客户实行贴身、追踪服务,充分发挥低柜理财经理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各项业务的竞争力
3、弘扬五星级精神,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
作为社区型营业网点,在各家银行产品雷同的情况下,加大服务品牌建设力度是提高网点竞争力的手段之一。积极在如何发扬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精神,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创建品牌网点上下功夫。
一是真情服务、奉献客户、感动客户。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核心和实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五星级网点,该小区分理处应继续发扬五星级网点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钉子精神,为社区居民提供超值服务,在细微之处见精神。为腿有残疾的客户送去国债、为家有美元的客户代办“汇得盈”、为要网上购物的居民上门指导安装网上银行、为购买了大量股票型基金的客户预留国债、平衡风险等等,用真情服务去奉献客户、感动客户、从而赢得客户。
二是创办五星级网点理财专刊,宣传营销每个月的理财产品,及时提供理财动态,传播理财知识、为客户投资理财提供参考。
银行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机制;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6-0010-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6.03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的扩大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要想在长期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必然涉及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怎样理解和保持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既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需要深刻认识的理论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衡量银行竞争力水平,无论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推出的《世界竞争力年鉴》,还是《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和《银行家》杂志的1000家银行排名,基本上是以银行的各项财务指标为主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定量分析固然可以反映出银行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但更需关心的是为什么有的银行经营业绩优于其他各家,并能够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学中最前沿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研究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需要从指标体系和内部机制两个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内部机制方面探讨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阐述
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理论的集成和创新者迈克尔・波特教授曾提出“竞争力是结构”的命题,但是他并没有展开论述[1]。普拉哈德和哈默尔(1990)最早阐述核心竞争力概念,对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分析具有重要启迪[2]。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战略管理学最前沿的主流学派,也是公司企业界普遍认可的战略思想,大多数企业把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成功的法宝。核心竞争力理论不仅是战略管理学的一次革命,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1990年,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提出了著名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核心竞争力战略”。此观点一提出,立即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成为企业战略理论划时代的文献。
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即关于怎样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应该和企业竞争力做一区分。企业竞争力涵义广泛,涵盖了整个价值链,比如技术、专利、特许经营、品牌、人员、研发、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这些都可以构成竞争能力。每个企业都是一组独特的资源与能力组合,这些独特的能力与资源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企业回报的基本源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企业获得成功,但它们并不一定就是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德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这种技术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为了更加形象地解释核心竞争力理论,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打了个比方,如果企业是一棵树,那么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树根,核心产品是树干,而最终产品是树叶和花。普拉哈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赋予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养料和稳定性基础,通过向核心产品、组织结构和最终产品不断传输企业所孕育的强于竞争对手的信息和知识,最终使企业获得动态的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即企业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顾客有价值、稀缺的、对手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根据普拉哈德和哈默尔的观点,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它包括企业的研发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够将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进行转换的能力,但要实现这种转换,则还需要企业其他能力的辅佐。
核心竞争力研究方面的最新态势是,根据新兴管理学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是由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尽管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但必须要有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两个要素的支撑,才能实现技术资源向技术优势的转换[3]。技术创新价值的重要性完全取决于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技术创新价值在竞争中的作用在于为组织结构实现其效率和效益提供了潜在的方式方法、可能性和压倒对方的竞争优势。组织结构的作用在于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去组织实现其效率优化和竞争优势。英国经济学家拉马兰德哈姆曾指出:“组织结构是决定企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优秀的人才,广大的市场,先进的技术都必须集中在一个组织之中才能发挥作用。”①因此,组织结构是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
根据新兴管理学理论,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乃至所有资源的载体,核心竞争力的配置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反映。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总结日本公司经验时认为,只有设置机制优化才能保证把最优秀的人才配置到最具潜力的竞争能力上,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只有把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配置有机集合起来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企业要不断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避免核心竞争力的弱化和丧失,需要对核心竞争力加以保护、巩固和提升。
在公司管理与战略发展中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也是分歧和争议较多的问题。多数专家认为,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内部的制度创新和外部的战略联盟两种途径。内部的制度创新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它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个层面。只有这种靠内部创新和积累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才是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如果这种资源能够从市场上轻易购买到,那么这种资源就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则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加强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外部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采用。
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理解以及国际银行业发展史来看,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决定商业银行成功与否最终还是由其核心竞争力所决定。核心竞争力是由一系列竞争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竞争能力构成的。如果将核心竞争力无限扩展,任意扩大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则失去了核心竞争力的意义[4]。如前所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也应该由金融技术、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三种竞争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共同作用,一起创造形成银行的核心产品,包括技术创新型产品和非技术创新型产品。按照客户的需求再开发出满足客户需要的最终产品,包括为同类客户开发具有共性的产品和为单一客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产品。
因此,金融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组织结构是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则是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坚实的金融技术支持,就不能持续开发出新产品,开发的新产品就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需要;如果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就不能保持竞争优势。没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并辅之以畅捷的业务流程,就不可能及时发现客户需求,也不可能及时把客户的需求转化为银行的产品。如果没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的最佳配置,创新的金融产品就不能不断更新和推广,银行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三者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银行业的实质,即以自身员工为基础,通过以金融技术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的需要,最终实现自己的盈利。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发现、识别、培育和提升的动态过程。富有竞争力的银行都是以金融技术创新为基础、以组织结构创新为制度保障、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载体来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金融技术创新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所谓金融技术是指那些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并使传统银行发展到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统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结合的过程就是银行不断实现电子化和信息化的过程。银行业被认为是高新科技运用最早和最好的行业。
从发展规律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万维网(Web)技术引入银行,银行开始通过开放性的互联网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电子银行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并从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发展。高科技还催生了电话银行、ATM、互联网络银行等新的银行服务方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临柜交易方式,使银行业进入全新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技术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少数金融创新产品与技术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所有的金融创新产品背后都可以找到技术因素的支撑,甚至银行会直接对信息技术提出要求,而且很多信息技术实际上是专门为银行开发的。[5]因此,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有很强的依存性。
从最新发展态势看,金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银行效率,还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信贷风险管理、利率管理、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金融产品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银行一切的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创新都离不开金融技术的应用。金融技术已替代传统银行下的资产、网点、规模等指标而成为衡量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标志。因此,金融技术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然而,对银行业竞争来说,高新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平台是一致的,客户的需求也具有共性,但是不同银行在高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结合上,能够转变为体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技术运用方面却有着很大差距。由此可见,富有竞争力的银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尽管表现形式和领域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实现了高新技术与客户需求的完美结合,基于金融技术运用领先而奠定其竞争优势地位。
(二)组织结构创新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银行为适应自身业务发展所采取的组织机构形式。从国际银行业发展来看,银行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一般表现为单一银行制和总分行制,其中总分行制是世界普遍采取的商业银行组织模式。从表面上看,总分行制应属于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但在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里,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控制是通过各职能部门来实现的,即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线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创新是培育和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这是一种最新发展态势,即面对银行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技术创新加速、银行并购导致大型银行产生的形势变化,富有竞争力的优秀银行不断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逐步向以业务为主线、强调系统管理职能的战略业务单位制转变,形成以“战略业务单位+矩阵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为主导,并有“扁平化”发展的趋势[6]。在这方面,荷兰银行走在前列。2000年,荷兰银行率先在全球银行业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建立了战略业务单位的组织结构。其目标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责权利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确保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做好最熟悉的业务,更加准确地衡量每项业务活动的贡献。
在这种新型体制下,赋予战略业务单位最大程度的经营自,包括人权、财权、风险管理等,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垂直管理。新的架构运转之后,董事会将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淡出,集中精力做好整个集团的发展规划,进行资源配置、绩效管理、推动各战略业务单位之间的联动与合作,酝酿重大购并活动等。战略业务单位内部实行直线管理,不受地域限制,报告路线明确。在基层机构则建立起开放式业务架构,在产品、操作与分销之间实现分离,完全以客户为中心,尽最大可能满足其不断变化并更加复杂的客户需求。通过机构重组把全部业务划分为批发客户(Wholesale Clients)、零售客户(Consumer and Com-
mercial Clients)、高端客户及资产管理(Private Clients & and Asset Management)三个战略业务单位。
这种组织结构变革使银行更加贴近金融技术创新,更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已经对荷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经营业绩的改善产生极大功效。银行在客户市场、产品服务和经销手段等基本要素已定的条件下,通过对要素的重新组合就可以增加银行自身整体利润。组织结构的这种发展趋势代表着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
(三)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机载体
人力资源配置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竞争能力之一,是银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银行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通常凝聚在人力资源方面,人力资源又可将这种优势提升和传递出去。因此,人力资源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机载体。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银行界普遍认为前期招收优秀人才固然重要,但后续的培养开发对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更加重要。因此普遍建立强制性培训制度,以保证自身员工的素质提高以适应银行同业竞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以下最新发展态势。
在银行内部实行人本管理。通过强制性培训制度培育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培养员工的忠诚度。通过员工与银行建立共同愿景,把银行的目标变为员工的行动,使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与银行的发展紧密相关。对员工人性化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多样化,如银行内部设立的子女节、家属节、员工秘密专线等关注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有针对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业绩考核方面,实行科学明晰的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业绩考评体系,对每个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是激励机制,通过对富有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分配、职位的晋升、培训、基薪的增长、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多种激励形式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另外,完善福利保障制度也是银行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包括失业保险、医疗健康保险、退休保障和退休金补充保障制度等,提高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
在提高业务效率方面,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职能外包等手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富有竞争力的优秀银行普遍利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采用集中数据库将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资福利、岗位描述、员工招聘、职业生涯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个人信息和历史资料等统一管理,形成集成信息源。高效的计算机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可以集中精力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是把非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交由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承担,这样既可以得到外部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又可以利用外包商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银行人事管理成本。
在全球化竞争方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全球配置。经济全球化拓宽了银行的全球化视野,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富有竞争力的优秀银行的跨国经营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配置人力资源,通过不同文化观念和意识多元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促进银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加速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银行业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挑战和相互竞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就显得日益重要。与发达国家的优秀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普遍比较薄弱,作为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金融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都还很不发达。
从金融技术创新方面来讲,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应该是金融技术。虽然各家商业银行在金融技术创新及改造方面已有较大投入,但具体优势体现得并不明显。虽然各家商业银行分别具有不同业务优势,但这些业务优势基本是在长期垄断和专业化经营中形成的,而不是以金融技术创新为支撑的。因此,这些业务产品技术含量低,容易模仿,一旦政策优势消失就可能失去竞争优势。
面对这种情况,要想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必须树立“金融技术立行”的战略观念。由于金融技术建设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不会立竿见影,因此银行的管理层不应有急功近利思想,需要从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技术建设规划,并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才能使金融技术真正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从组织结构创新方面来讲,虽然许多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获得持续竞争能力的重要性,但在组织结构创新方面没有质的飞跃。面对这种形势,深化组织结构变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为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就成为必然趋势。西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以战略业务单位制为代表的多部门企业组织结构已逐步取代职能型企业组织结构,成为国际优秀银行主要采用的企业组织结构。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演变对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银行管理体制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许多商业银行目前还处于职能型组织结构形态,随着“按客户划分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经营理念确立,组织结构变革应注重两方面,一是在银行卡、零售业务、资产管理、信息科技等业务职能部门率先进行公司化运作,建立战略业务单位制;二是简化管理层级,实施扁平化管理。
从有机载体方面来看,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基本缺位。人力资源本来是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是核心竞争力的有机载体。许多银行的人事管理部门并未将员工视为一种财富,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对员工缺乏必要的开发性培训,员工对银行也缺乏真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最重要的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建立共同愿景,才能使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
总之,依靠内部机制创新和外部战略联盟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创新是公司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创新逐步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来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进行金融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通过与外资银行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进行战略联盟,迅速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普拉哈拉德,哈默尔.企业核心竞争力[J].哈怫商业评论,1990(6).
[3]周三多.战略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郑先炳.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银行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文5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银行 企业文化 构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银行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进行自我孕育形成的。到了上个世纪后期,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中才被提出。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演化着自己的形态。不同的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代文化也有不同特点。可见时代特点感染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映着时代风貌。建设相对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可以增强银行的精神凝聚力,还可以塑造比较好的银行形象,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银行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银行生存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是银行进行科学管理的关键。
一、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也是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根本区别。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整合功能。要求企业内个人的思想行为至少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行为应当符合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认同一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银行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对于激烈的金融市场来说,传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传统竞争已经开始转向更高层面的竞争,传统竞争是粗放型的竞争,而高层次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作为银行来说,其声誉对存款数额有着很大的影响,还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谁拥有客户,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不平衡性突出,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银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另一方面,一部分银行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特色不鲜明;此外,还有一些银行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就是表面文章,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效应。
二、基于核心竞争力论银行企业文化构建途径
(一)以人为本,诚信兴业
对于现代银行哲学的来说,其中一个本质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生产者,有一定的发展愿望,具有能动性、再生性、时效性、社会性的特点。银行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取得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员工的满意度。要认可员工的努力付出,给予员工荣誉和地位,认可员工的价值,精神激励的效果比较长久,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但是在完善的银行员工制度管理的同时,要具有创新精神,要保证人本意识时刻体现着,管理层要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制度管理,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够保证企业一直有着新鲜的血液和最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取得额客户的信任,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客户至上,服务第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客户跟银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银行发展的如何跟客户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要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以市场发展为导向,认真深入市场调研客户的需求,把市场需求以及客户的满意地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的出发点,也作为重要的立足点。我们可以以海尔集团为例,海尔提出了“消费者永远是正确的”这一口号,真正体现了海尔的企业文化精髓,为海尔赢得了更过的市场份额。银行要建立相应的文化体系,让客户在银行有家的感觉,把功能性质的服务转向智能化服务、单一型服务,要把阶段转向终身服务,逐渐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程度,这都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三)开拓创新,不断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经营模式,还改变了其管理模式,对银行业务科技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手段。随着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技术支持。对于我国的金融企业来说,技术方面的进步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子,需要投入比较高的起点,也需要进行超前性的开发。以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把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念,建立独具特色的银行企业文化,这是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四)把企业文化融入对员工的培训中
企业文化是银行的灵魂,任何一家银行都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这样才能激励员工一起为银行的发展目标奋斗。企业人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的企业价值观,对员工的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能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为银行的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银行要将企业文化的宣扬融入到员工工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无论在员工在参加什么培训的时候,都可以适当的给出一定的时间来给员工普及企业文化知识,使员工对自己工作环境的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五)创建品牌,树立形象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品牌是他们的象征,银行也是如此,代表着银行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我们以著名的“花期”银行为例,这个银行实行了品牌战略,把菲利普公司当做自身的学习模范,积极打杂独居特色的银行企业文化,也建立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如今,“花期”这两个字,已经是世界级的金融服务的重要标准。所以,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建设自身的品牌,确立符合实际的银行标示,这样能很好的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最终脱颖而出的就是那些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的银行。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银行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银行遵循客观发展那规律的重要探索,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阳.王力铪.浅论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J].金融教育网,2012,(10).
银行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内涵;构成;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提升核心竞争力,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要求,但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本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触及不深。虽然国内外学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极少有研究者系统地研究有关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系统阐释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和本质特征,以增进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深刻内涵的全面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相关问题提供新视角,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一些铺垫。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战略竞争力(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正式出现于迈克尔A.希特(MichaelA.Hitt)撰写的《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竞争力》(The 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of U.S Firm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1997年MichaelA.Hitt & 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合著出版的《战略管理:竞争力与全球化》(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提出了战略竞争力的定义:当一个公司成功地制定和执行了价值创造的战略时,它就能获得战略竞争力,并将获得战略竞争力作为战略管理过程的两大目标之一。何会文(2006)在《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一书中,通过深入研究Hitt等学者提出的“战略管理过程”后认为具有战略竞争力的企业,即是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战略竞争力是指企业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领域的出色表现,是企业成功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企业未来业绩的资源与能力保证。
魏春旗、朱枫(2005)将战略竞争力概括为: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能力。战略竞争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战略管理是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包括银行总体战略和产品组合、竞争战略、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人力、财务等战略,基本涵盖了银行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作较为系统的阐释,只是简单介绍了战略管理原理和工具,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后,提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综上所述,对战略竞争力核心内涵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多数学者和管理界人士只是提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研究为数甚少;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维度问题研究得更是不深不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系统地进行理论阐释与分析论证。
二、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系统能力,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极不容易被模仿替代和复制的,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多种能力凝结而成的,能够产生强大竞争能力并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合体,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本质上是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组成的竞争能力体系,形成三个圆环。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内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能力,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控、金融创新、价值创造等核心能力。
1.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手段。它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依据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动态过程,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能力也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2.文化管理能力。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以文化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来说,文化管理就是让广大员工共同参与到银行管理中来,使全行上下对商业银行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准则,贯穿于银行战略、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金融创新等各方面,从而系统地解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
3.风险管控能力。所谓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预测和处理等方法,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确保银行资金安全,从而实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风险管控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来抓。
4.金融创新能力。金融创新涵盖了商业银行体制、技术、管理、文化、服务创新等内容,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金融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衡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创新能力不仅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发展、资产质量提升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商业银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
5.价值创造能力。商业银行价值是银行资本与劳动融合、创新过程中而产生的价值,以债务资本价值和权益资本价值为主,可以用会计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来度量。所谓EVA,其原型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商业银行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包括债务和权益成本)后的剩余资本收益,它要求银行资本获得的收益必须能抵补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创造EVA的各种能力与潜力的总和。这种价值创造能力反映了商业银行资本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也反映出经营管理者为投资者增值的能力,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中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基本运行和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营销等基础能力。
1.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高杠杆、高风险、负外部性和行业管制与监管等特征,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治理能力在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公司治理能力是指商业银行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商业银行提升战略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发展战略,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以满足银行当前乃至未来发展需要,确保战略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的过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岗位设计、选聘与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实质就是融人力资源占有能力、开发能力、配置能力与激活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商业银行应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人才的“激活”状态,充分发掘人才的潜力,切实从研究和满足人才需求入手,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从而为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夯实基础。
3.服务营销能力。服务营销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管理其营销职能及金融服务的基础性能力,主要涉及营销战略的决策与实施、市场研究与细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客户关系管理及顾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这种基础能力不仅是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也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制胜的法宝。服务营销能力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商业银行是否可持续成长与长远发展,只有将“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服务营销理念内化为银行员工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外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对于商业银行造就可持续竞争优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外在能力。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是指构成和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是商业银行长期积累而形成并长期发生作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外在能力。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这些因素是否有利于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提升。
三、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维度构成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告诉人们,它由制度、技术、管理和文化维度构成,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融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之中(如图二所示)。其中文化、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文化、制度维度是技术、管理维度的原动力。文化、制度维度的创新推动着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就会失去文化、体制机制上的重要支撑,而且文化维度的创新还统领着制度、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一)制度维度:银行制度规范
商业银行制度规范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实现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显性规则、合法程序和标准体系等,并用以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的银行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诺斯,1994),主要包括银行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业务规范以及银行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商业银行制度规范、特别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管理效率和战略竞争力。因此,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战略竞争力的动力激励之源,如果银行制度提供的是低动力激励①,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就难以建立。
(二)技术维度――知识、技能与技术系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技术维度既包含银行所有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含服务),同时也包含由广大员工运用其知识与技能所创造的技术系统,比如金融技术②、服务体系等。显然,技术维度的竞争力不仅在人们的大脑中积累起来,而且也在技术系统中积淀下来。在银行产品、银行服务中蕴藏的银行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是跟战略竞争力最紧密相联的维度。因为银行员工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以完善、充实、更新,并且有机地镶嵌于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软件、硬件和工作程序中,从而构成商业银行的技术维度。又由于银行内外部的协同、互补和乘数效应,商业银行所拥有的技术维度会远远大于银行员工个体知识、技能的总和。所以,技术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管理维度:组织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管理维度主要是涉及组织管理系统的相关维度,组织管理系统由组织构架、控制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培训教育系统等构成,组织管理系统具有持续不断地引导和管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协调配置、整合、引进和吸收外部知识与技能的功能。组织管理系统中的绩效、薪酬管理等激励系统,形成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交流积累、流动和创新的有效渠道,使得组织管理系统对提升战略竞争力呈现出巨大的支撑作用。事实上,战略竞争力是以核心价值观、制度规范、知识和技能以及资源等诸多形式,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产品和服务等不同的载体之中,又以出类拔萃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系统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教育培训、提升系统和程序等管理维度来进行商业银行的资源积累和优化配置,以促进商业银行获取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
(四)文化维度: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涉及到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理念、惯例、习俗、道德伦理、社会责任及传统文化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刘光明,2007)。文化维度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文化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核心维度。企业文化以隐性准则的效能,决定着商业银行对知识和能力类别、形式的取舍,对管理模式甚至是不同制度规范的选择等,哪一类知识和能力将受到支持、接纳或提倡,都是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结果。由于企业文化包括商业银行使命、愿景、经营理念、行为仪式、价值标准、感情信仰等――它们与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相关。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商业银行的价值观扮演的就是知识筛选、能力控制的角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筛选、鼓励、控制,同时,对商业银行各种能力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战略竞争力。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员工个人层面的知识和技能,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管理阶层观念、行为及组织的流程和惯例之中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无论哪种状态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非常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体现了一系列相关的假设,价值取向引导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制约着银行员工的行为。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惯例和标准等,确保了银行能够发现其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积累起来。因此,文化维度和制度、技术与管理维度相互作用,将形成自我强化和提升的良性循环,从而铸就强大的战略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结合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和维度构成,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除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交易性等突出特征,以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外,至少还具有以下五个本质特征:
1.战略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制造商业银行竞争中的取舍效应,也就是选择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问题。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取舍效应,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发展战略,也就更不需要谈及战略竞争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强调战略竞争力,本质上讲就是要关注两点:一是商业银行如何去竞争以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二是商业银行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出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之不仅独特有价值,而且难以被模仿复制或替代。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未来一个时期经营管理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做出应有的战略规划与决策,同时加强战略管理,实际上也充分体现出战略竞争力鲜明的战略性特征。
2.可持续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实质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业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此确保商业银行具备持续不断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促进商业银行周边产业链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其经营管理能够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正面影响,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环境竞争力。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强调的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进行战略性整合,不仅将视野从优先考虑利益最大化延伸至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而且还把对生态影响、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考虑纳入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本范畴,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最大限度地提高股东及相关利益者价值与客户满意度摆在同等位置。因此,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3.系统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不仅自身构成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而且还包含若干个子系统。系统性强调的是战略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持久性。它既要求商业银行特别注重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更强调决策层和银行家的全局意识、系统战略思维。如果一家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持续变革与持续创新,形成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发挥其协同效应与系统作用,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
4.资产专有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由多种能力体系构成的集合体,由于各个能力体系的结构不同,商业银行的资产存量在现有领域就会形成沉没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对战略竞争力的投资成为不可还原性投资。因此,战略竞争力也可以看成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专用性资产,具有资产专有性特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专有性还表现在长期积累的自然属性上,因为战略竞争力具有历史依存性,是需要银行长时间积累、学习而形成的。竞争对手模仿一套环环相扣的能力体系,远比仿制某一特定的营销方案、一项制造技术或者一个特色产品要难得多,这就使得竞争对手处于时间劣势,自然形成进入的资产壁垒而无法参与竞争,从而保护了商业银行垄断利润的获得,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自身构成一种推出壁垒,使其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升。
5.知识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而核心竞争力又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最核心的能力,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具有明显的知识性特征。从战略竞争力维度构成看,因为制度维度是银行家实施战略构想、完成资源配置、追求战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公开性知识,技术维度是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在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与使用的知识工具的总和,也是商业银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造出来具有银行特殊性的知识,并与外部获取知识相结合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管理维度是关于协调、控制、整合银行内外部资源的知识,文化维度则可以被视为有关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的一种非公开的知识(休・考格特等,2000)。所以,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具有难以仿制的知识性特征。
注释:
① 新制度经济学把产权不清或不具有“排他性”的产权所产生的激励不足现象称之为“低动力激励”。
② 金融技术是指那些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并使传统银行发展到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统称(温彬,2004)。
参考文献:
[1] MichaelA.Hitt,R.Duane Ireland,Robert E.Hoskisson.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M].South-Western,a part of Cengage Learning,2009.
[2] 何会文.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92-93.
[3] 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 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3):37-46.
[5] 葛兆强.企业文化与商业银行成长[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6):20-28.
[6] 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7-58.
[7] 朱明,周柏林.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文化战略体系的构想[J].金融论坛, 2009(9):52-57.
[8] 容和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9] 陈育明,张珂.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基于品牌价值和银行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 张玉喜.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7(7):55-58.
[11] 廖岷.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10(5):61-68.
[12] 合杰,郭旭初,赵勇.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3] 董国福.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及其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2(28):30-32.
[14] 施用海.关于环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和平与发展, 1999(4):50-58.
[15] 曾贤刚.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J].生态经济, 2004(S1):83-85.
[16] 李正辉.金融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 2008(5):71-74.
[17] 邹国庆,徐庆仑.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J].中国工业经济, 2005(5):96-103.
[18]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