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1

关键词:复杂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复杂理论的内涵

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源于对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的认识及商业生态系统和混沌理论的研究。复杂理论的代表人物莫尔(Moor)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复杂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描述阶段。人们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然后开始描述,能够意识整个系统内部的互动。2)关注复杂现象的内部活动机制。这个阶段开始认为不同系统之间是网络式的关系,强调他们之间的互动。3)关注复杂现象的偶然出现。对复杂理论的研究不仅存在于意识到它的存在,而是培养、创造和使用复杂理论并开始强调学习系统,认为复杂理论研究是学习系统的研究。

二、复杂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复杂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与课程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课程研究的影响有着显著的意义。从复杂理论的视角审视,知识及理解不是事先存在的给教育中呈现和表现的“客体”,是通过教育过程突现的。复杂性是一个提出问题的词语,而不是一个提供现成答案的词语,它表明了世界向我们提出的挑战。复杂性思想不能使我们避免和消除这个挑战,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迎接它,甚至驾驭它。[1]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复杂性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之前,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都具有复杂性。国际上,世界先进国家已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美国在20世纪就推行三次大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每一次课程改革所推行的理论基础均不相同,分别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正值兴盛的建构主义。一方面,美国在进行改革之前分析整个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其最新一次的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建构主义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进度和解决教育复杂问题所必须遵循的。而在国内,中国也面临着复杂的现代化问题。一方面是来自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在社会这个大的复杂背景下进行改革,如何安排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重要影响因素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难题。

(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复杂性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离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现象,而这一现象正是复杂理论所能够诠释的。例如有的老师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堂课下来完全由学生主持;有的老师认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大部分是死记硬背的无用的知识,借课程改革之际,将死记硬背需要积累的知识抛至一旁,以生动的技能学习替代;还有的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为了获得“民主型”老师的美誉,在实施尊重个性发展教育时过于宽容。在复杂理论视角的指引下,我们就能理解当前这种胡乱改革的现象。由于科学的进步、文明的积累、生活的复杂,复杂系统所指的冲突和无序往往比有序更易产生,人类为了发展必须对已有的文明成果进行合理取舍,教育承担的就是承接有序促成和谐的重任。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复杂性。

有人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既坚持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实践可操作性”。[2]基于整个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有人认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应该是多元论,即坚持以理论的多元性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以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也有观点指出坚持一元论,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无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这都足以说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复杂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杂理论启示

(一)优选理论指导思想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正如复杂理论所倡导的那样,我们不能被吓到,而是要迎接挑战。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模糊是由教育改革复杂的现实问题决定的,复杂的教育问题决定了选择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可能顾此失彼。单一的选用一个哲学或者社会理论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显然是不科学且是不可行的。例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早在美国20世纪第一次课程改革中推行,而后的课程改革以结构主义或者建构主义为根基,足以证明实用主义本身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确定哪一家言论作为知道思想之前,应现行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选择多种实用不同领域的理论知道思想,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路子。

(二)分析国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

课程改革既要有全国性的、统一性的基本要求,又要有一定的地方性、灵活性和差异性、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制定的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部分目标、内容要求、课程资源的建议主要是以城市和重点学校为假想对象、严重偏离我国的教育现实,对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中的薄弱学校形同虚设的问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的修改必须充分注意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中的弱势学校的课程实施条件,制订出能够确保所有学校和学生均能达到的最基本的课程内容、质量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议。[3]当然,对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强势特点,制定和开发新型的先进的课程内容、质量标准和程资源,形成优势中的优势,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头雁。

(三)注重教师队伍培训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障

在教师培训方面,顾泠沅教授提出的一个根本看法是:培训与课改不可分离,教师培训事关重大。教师培训的基点要转移:用专业历练的方式取代注入式培训。我们有必要吸纳已经典型中的合理成份,归纳现有成果,它们都是用专业历练的方式取代以往的注入式培训。只有当教师的业务学习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并嵌入于日常教学工作的时候,这种学习才富有吸引力,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职学习,集中于解决这一瓶颈问题,人人学会在工作环境中历练,也许正是探索有效培训的创造性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谁随随便便用简单的“成败”二字的二元论来证评判的。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做的不是围绕这个作无意义的争论,真正需要做的是,从复杂理论视角审视基础教育有重要意义,使之向前不断迈进。并在完善中摸索出适合国情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2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53-02

《电子技术基础》一般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信息、制造和材料等学科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主干课程,它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电子电路及其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师生互动后反映的问题,最近几年,我们有意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通过改革,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现将理论教学方面的一些心得总结出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大学生。

一、明确培养目标,修订教学大纲

我校由原长沙电力学院、长沙交通学院等四所院校合并而成,教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老师由各校合并而来,教学风格、教学内容、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各有特点,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一而足。合并后,对《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有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就是统一认识,根据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明确培养目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模式,从原来的“精英型教育”模式,慢慢演变成目前的“普及型教育”模式;社会需求从刚开始时看重“学历”,慢慢过渡到目前的看重“能力”;再加上全国高校大规模的院校升级、校际合并、扩容扩招、建新校区等,使得各种配套措施难以跟上,造成的后果就是高等教育质量急剧下降。但是,企业和社会需求是刚性的,特别是那些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毕业生,非常抢手。因此,我们“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情况,及时修改并完善了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培养计划,把“培养实践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了突出实践性、应用性、跟踪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在认真学习国家教委颁发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各专业特点,完善了教学大纲的有关内容,以“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电路设计)为重点,优化知识构成,采取保障性措施,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强化其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

二、精练课程内容体系

我们充分认识到,要搞好课程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材的精选与活用。我们理论教学选用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清华大学童诗白教授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及阎石教授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该教材获得了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及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也是国家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所用教材,教材内容先进,基本适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且便于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我校实际情况,对“工程应用型”内容进行了加强,充实了实践性内容,加入了最新的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成果。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对知识的认识也更深刻,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电子技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解决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有效、高效地掌握该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贯彻“培养兴趣、加强实践、强调动手、积极创新”的培养思路,一步一个脚印,从单元电路到组合电路,再到电路系统设计,构建了“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教学体系,改变了以前片面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模式。

三、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引导各类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分为硬件资料和软件资料两大类。软件资料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理论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硬件资料有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校内外专业綜合实习基地和校外毕业实习基地。我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组根据上述教学培养理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及考核内容。对重点内容,充分理解问题的内在含意,总结出问题的规律,精心设计课堂讲解思路、表达方式等。考核时既注重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对平时成绩的构成更加注意,重点考察其各章节课堂测试及总结的能力,最终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程度。

2.精心布置课外习题及设计作业。对于课外作业,主要是强化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特别是设计类作业,一定要通过学生的主动设计和思考,再结合教师的透彻分析,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结合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理论教学方面,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它易于控制、交互性强、直观性好、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信息量大。在课件使用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利用CAI这种重要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地突破了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效果明显。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网站,建立了与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网站和网络课堂供师生参考学习,获得了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的良好效果。在实验教学方面,正在建立和完善网络化实验指导和管理,实现现场和远程实时互动实验来改进传统的手动、单一设备(少量设备)系统,以实现新的教学模式。

五、理论教改的特色

1.在教授《电子技术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工程观念、科技进步观念和创新观念”,建设成“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EDA教学相互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

2.两个淡化和三个注意:淡化电路的内部结构,强调电路的外部特性;淡化逻辑表达式的化简,强调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优化作用。注意新技术的发展,引入可编程逻辑器件;注意描述方法的变化,引入VHDL描述语言;注意系统分析方法,引入数字系统设计。

以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为指导思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是我校教学体系改革的根本目标。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把握电子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教研室已经建立了与之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题库、实验指导书、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正在准备组织编写适合学校专业特色的教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步很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较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近年来师生在全国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先后有多人次获全国及省市奖项,《电子技术基础》省级精品课程顺利通过了验收,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对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良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Thurston Domina.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s Secondary School Reform:Texas Public High Schools After Hopwood [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007,29(3):200-217.

[2]黄丽亚,杨恒新,张业荣.电子电路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3),29-33.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3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大高校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它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主要目的,同时也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及在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奠定基础。

总结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下:

(1)由于本门课程并不是高考的必考课程,加上城乡差别、地域不同,造成新生在计算机操作水平上的严重参差不齐。

(2)虽然现在大多高校的计算机课程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讲课过程的机械化、程序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大大降低,基本仍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依旧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

(3)实验教学与就业需求有差异。实验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安排,要求学生完成的课堂内容,即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部分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如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内容相对较少,将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处理复杂文档排版、数据统计分析、图像处理等方面能力不足。

(4)学生和教学之间缺乏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教学过程局限于课堂时间,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很少,教师对教学效果很难跟踪和评估。

1cdio简介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的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皇家技术学院等三所高校,共同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是英文单词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的缩写。其中,“构思”包括顾客需求分析,技术、企业战略和规章制度设计,发展理念、技术程序和商业计划制订;“设计”主要包括工程计划、图纸设计以及实施方案设计等;“实施”特指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包括制造、解码、测试以及设计方案的确认;“运行”则主要是通过投入实施的产品对前期程序进行评估的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修订本文由收集整理、改进和淘汰等。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能力培养、实施过程、实施指导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cdio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很好地改善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之间的关系。此外,cdio综合考虑了专业基础知识、个人的职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沟通的人际技能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以专业应用为导向,针对不同的专业,分方向分层次来学习。“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指的是面向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时,教学内容要与其专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根据不同的专业班级,分方向来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知识点讲述,这部分是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最基本的知识,如office软件的基本运用、网络的了解等。在高级操作这个部分,则根据其专业特色来补充相应的高级操作知识。最后,在综合cdio项目应用中,则根据其专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案例项目。如: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三维动画制作、数据库程序设计等。

表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12总学时12其中知识点讲述12高级操作12备注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

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12212212012老师讲解、互动问答文档处理软件word128124124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电子表格软件excel1210126124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24122122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综合cdio项目应用121212612612案例分析、学生

分组操作练习(2)以实践项目案例来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和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效率,最后展示学生完成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下面以其中的一次课堂项目为例简单介绍。

课题名称:奖状制作。如图1所示,该项目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知识点:①文档的页面设置、艺术型页面边框的设置以及页面背景的设置;②插入艺术字及格式设置;③运用“绘图”工具栏绘制“公章”效果;④利用“邮件合并”功能及word域的灵活运用完成多张奖状的制作。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生动且实用的案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更可以将此操作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创建出更加优秀的“奖状”效果用于作品展示。

图1制作的奖状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4

【关键词】研究策略 具体阐释 个案分析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JYKGZD20140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既可以提升相关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效果。因此,任何一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任课教师或相关的研究者都有必要结合目前这一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对这一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客观而科学的分析。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策略

与其它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一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研究应该有一个科学而实用的研究与实践策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参考他人的研究结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应该坚持以下的研究策略:

1、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策略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既是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又是一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无论是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教学实践,还是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教学理论研究,它们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特点。正是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在具体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相关研究中应该坚持综合性的研究策略。对于此处所提到的综合策略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在教学层面上的综合性。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实践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即有课程本身的问题,如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而无论这些内容哪一项都既可以成为其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又可以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所以说,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其实践的层面上需要有综合性的教学策略;其次,作为一项理论研究,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也需要综合性策略的指导。例如,作为一项理论研究,它的综合性策略可以从两个层面分析,即,分析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具体问题所需的理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既需要教学理论的指导,又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甚至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也能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另一个层面分析,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理论研究的对象,它可以丰富不同的教育教学理论。例如,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对这一教学实践的阐释丰富自己的理论,教学方法理论的内容也可以从这一教学对象的研究中获得启示。如情景教学法、个案教学法等都可以从这一教学实践中获得相关的启示。

2、系统而全面的思维策略

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需要具有系统而全面的思维策略。对于这个研究策略可以进行这样的分析:课堂教学虽然只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但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阐释一定要运用系统而全面的思维才能分析得清楚。例如,在研究个案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运用问题时,一定要结合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结合课程教材的编写、一定结合目前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都会影响到对个案教学法运用问题的分析。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与阐释中,一定要把系统而全面的思维作为一项研究策略并贯彻在具体的研究与分析之中。

3、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

虽然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既可以作为一理论研究而存在,但对其的相关研究却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实践。因此,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对其进行更好地分析与阐释。所以在相关的研究中一定要坚持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只有把具体的措施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探讨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只有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一定要实施与评价结合的策略。

二、理论研究的分析

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的研究中,由于各地独立学院实际情况的不同,由于各个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的不同,包括校本教材编写内容的不同,所以不可能有一种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完成对各地所有的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而与此相对的是,对于各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也不可能只丰富一个教育教学理论。因此,在此只从宏观的层面上对其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的选择

对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所需要的理论选择一定要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要根据本校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其次,在选择了某一个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之后,一定要结合相关期刊上关于这一理论运用问题的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参考依据,对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理论的运用

在运用某一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一定要对运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系统性地分析。这样的分析既可以补充研究的不足,又可以纠正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脱节问题。

三、实践研究

1、措施的制定

在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具体的教学改革者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无论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还是关于教学内容的;也无论是关于教材编写的,还是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都应该有具体的措施进行保障。

2、实践的评价

教学改革是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而对教学实践的评价,既可以纠正指导这项教育教学理论中存在的不足,又可以纠正教育教学理论在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偏差。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与具体教学改革方法体系的建立应该具有同步性。

四、个案分析

下边以建构主义指导下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作为一个教学个案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说明:

在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第二章里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根据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本节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以下三个教学内容: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在这三个教学内容中,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理解是基础,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本节其它两个内容的学习,而且还关系到对本单元其它内容的学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案例进行补充教学: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现代的助人为乐的模范郭明义。

首先,根据建构主义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天祥及其故事的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原来对爱国主义的感性理解建构“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特别是文天祥的那首《过零丁洋》这首诗作,更能帮助学生建构“爱国主义”这个术语的科学内涵。尤其是对诗作中的最后两句的拓展性例举,对于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更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每一位能够按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汗青”的人,都是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都是能够践行“爱国主义”内涵的人物。

其次,结合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即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具体评价。在评价中一般要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对这个术语的理解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个教学内容的体现。虽然在和平的年代里,学生不可能像文天祥那样具有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但在平常的岗位上,现代的学生依然可以表现出自己的爱国思想。如,通过弘扬祖国的文化达到爱国的目的。就连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对环境的保护这样的细小的行为也是其爱国思想的表现。

再次,结合这样的教学过程和对这个过程的具体评价,分析在运用建构主义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这个案例可以在理论上为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进行建构,尤其从感性的到理性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而运用这样的案例,由于学生对案例的事实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对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主动性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总之,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为了使相关的阐释与说明更符合教学实践,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而在分析的过程上,一定要坚持综合性的策略、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策略以及实施与评价相结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韦青松.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5

关键词: 新课改影响因素分析

从2003年开始的新课改已在全国推广,特别是广东、海南等地已经完成的实验区,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1]也存在不少问题:广东省的新课改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二是一半校长和老师不认同;三是选修课学生难自主;四是‘素质评定’流于形式”[2];天津市存在的问题为“许多教师认为,现在有些课堂只是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把课堂变成了观赏课、表演课,而缺乏学生的思考,缺乏学生有见到的参与,学生们的探究力、创造力等根本没有真正得到开发”[3];安徽省的新课改存在四大问题表现为“师资问题、硬件问题、观念问题、时间问题”[4]等。新课改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以至于把新课改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呢,[5]甚至遭到了炮轰[6]?影响新课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试作分析,与学界同仁和前辈共同探讨,以期对新课改的改进有所启示。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存在分歧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是事关新课程改革成败和基本方向的大问题。从逻辑学讲,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是要搞清楚理论基础。可是,当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理论基础却还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争论。“关于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基础的论争,其分歧之点,可以大体归纳如下:第一,什么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还是?这是基本的理论立场之争。第二,是潮流第一还是国情第一?这是理论取舍的标准之争。有的论者看重观念的新异性,有的论者则强调理论要符合国情。第三,以“洋务”为主还是以我为主?这是理论基础的主体之争。有的论者心仪拿来主义,期望用西方理论拯救中国教育,有的论者则关注本土理论建设,反对把中国教育作为外国理论的试验田”[7]。新课改到底如何改,改什么,怎样改,尤其是涉及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等一系列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在新课改实施之前,没有很好地解决,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甚至贻笑大方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二、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我们在看到几千年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些不良因素至今仍在制约着我们的言行。特别是传统文化思想中有一种轻视和挫伤青少年热情的劣根性,固然也有“后生可畏”等鼓励性的语言,但更多的是对青少年热情的残酷打击。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从来没有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如“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等。而且带有严重的功利色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等。从而使许多人“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中国古代教育的目的观倾向于为社会的大一统和超稳定性结构而牺牲个人利益,作为受教育者不能有自由民主及怀疑批判精神。……因此批评中国古代教育的贫困,实在是解决现今教育制度的弊端,不可或缺的一环[8]”。

三、社会整体改革缺位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更是社会整体改革的一小部分。可是,建国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仅是课程改革而已,很少涉及其他事项改革。特别是考试制度,坚如磐石地保留下来,即使有新的改革,也仅是改革考试形式而已,从老高考到“3+2”再到“3+2+综合考评”,文化考试作为主线从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考试制度的根本性改革,任何新课程改革都不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对于考试制度,社会上各种观点皆有,肯定者居多,认为作为考试制度的受益者,应该拥护此制度,但是,正如徐友渔所说:“对于许多人而言,那是成败在此一举的关键时期,但我不赞成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荣辱得失作为判断历史的标准。……这一次变革的受惠者许多已经功成名就,满足于现状,他们开始现身说法,用赞歌和自誉代替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9]。”同时,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更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度,特别是学生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四、教师本身因素的影响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工资待遇稍低。川渝教师罢课事件是最好的注释。这种低工资制度,消耗的不仅是教师的身体[10]和家庭能量,更逐步挫伤他们对教育的信心。

(二)职业倦怠。我国的教师制度缺乏流动和呆板的人事制度设计,形成了教师的职业倦怠,“2004年北京国家心理学大会的资料显示,职业倦怠有其特殊的高发人群,教师群体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全国各地进行了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结果也是令人担忧: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近半教师压力很大;10个教师有3个倦怠工作;心理健康教师不足三成。职业倦怠容易使教师产生心理饱和现象,即处于一种非常厌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况”[11]。

(三)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现在我国教师的素质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有个问题不容忽视,我国教师的来源本身素质不是同时代学生中最好的,是同时代学生中成绩二流,甚至是三流的,也就是说高素质的人并没有大量进入教师行业。同国外正好相反,这两年采取政策性措施,如招收公费师范生等,才使部分高素质的学生进入六所试点的重点师范大学学习,但如果能用市场来调节就更好了。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教师本应该是新课改的主角之一,但却成为二、三号角色,甚至配角。

(四)教师缺乏独立的精神气质。在现行体制下,教师只是教书的机器,大批量生产考试机器,缺乏独立的个性,即使是有个性的教师经过几年工作后其个性也不再明显或消失,可谓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南京一位老师写的《不跪着教书》一书[12],其思想深刻值得反思,其实我们不都是已经跪着教书吗?

(五)校长素质的影响。在教育界有句话:“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说明校长的影响很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如果按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的要求,……当今中国的许多校长都是不称职的,因为他们连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才能取得成功的手段都不用,而是用那种权威压制,长官意志的简单甚至粗暴的行政领导方式办事”[13]。

(六)教材编写问题。教材是新课改的重要载体,但是,对于教材的批评声,可谓此起彼伏。以历史教材为例,笔者也曾著文分析[14]。其实,历史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史德”问题,“史德”的概念虽然到清代才被提出来,但在中国悠久的史学传统中,却是一直被特别强调的。唐朝人刘知几有“史才、史学、史识”之论,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提出“史家的四长”,把“史德”排在第一位。“研究历史,应该从事实出发,否则就是行骗或撒谎。……现代史上的很多,疑点和盲点也要比近代史上多得多”[15]。即使是已经公开的有限的事实也没有进入我们的历史教材,年代中国饿死了那么多人,但科学院却在研究粮食吃不了以后的事。“我们的历史教学,从中学开始,很少告诉学生观察历史的基本方法,只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教学,比较枯燥,也很难引导学生形成对未来的远见,对人类命运的关怀”[16]。

综上所述,影响新课改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实事求是地解决它们,新课改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陶继新,李干三.高中新课改带来六方面可喜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4-12-15.

[2]雷燕,何宇鸿.课改三年成绩喜人尴尬也多[N].广州日报,2007-11-29.

[3]徐德明.面对高中课改,一线教师有困惑[N].天津教育报,2007-12-12.

[4]杨勇.高中课改初见成效四大难题有待破解[N].安徽青年报,2007-01-19.

[5]樊未晨,甘丽华.新课改做成了一锅夹生饭?[N].中国青年报,2004-12-15.

[6]七城市名校长“炮轰”高中课改[N].扬子晚报,2005-11-2.

[7]王本陆.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N].中国教育报,2006-08-26.

[8]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M].南方出版社,1999:54-55.

[9]转见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M].南方出版社,P183.

[10]张志峰等.谁来为“教师”减负?[N].人民日报,2006-11-14.

[11]张昕.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N].文汇报,2007-08-27.

[12]吴非.不跪着教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M].南方出版社,1999:227.

[14]见拙文.历史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分析[C].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范文6

论文摘要: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是教师主体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在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它的提出有其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且意义深远。

伴随新一轮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音乐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将取决于音乐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但是在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有较多的人认为音乐教师的发展是在于外部力量,如音乐师范学校、职后培训机构等,忽略了教师的“育己”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弘扬人文精神、注重人性提升的时代,人们应该将关注的目光转向音乐教师的自主发展,探讨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这才是音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

音乐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是指在没有外在行政命令和群体意识的前提下,来自教师个体的、内在的发展意识和动力。通过教师自我反思、自我研究设计,使自己的音乐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音乐文化底蕴拓宽加厚,从而不断地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以实现自我价值为最终目的。从教育学意义上来看,音乐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是提升教师素质的要求,是一种辅助的机制。音乐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目标直接指向音乐教师专业发展。

二、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关注教师自觉主动的发展过程,有其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

哲学详尽地阐释了人的自由自主的本质。动物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则不同,人不但有思想意识,能认识和改造世界,成为世界的主宰者,而且还有自我意识,能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并不断地完善自身。因此,人能成为“主体”,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的主人。在实践活动中,人能通过理性的思考,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哲学理论告诉我们,自主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所以音乐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应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使其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使专业发展成为可能。

2.心理学基础

现代心理学把学习者认识到并形成如何控制认知学习这一心理机制,称为元认知。这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即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音乐教师作为相对成熟的个体,往往具有确定的自我概念、较明确的自我意识,为其自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认知基础。按照成人的特点,教师的元认知已可以达到内控和自动化,教师则多能自觉灵活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情绪、兴趣做出有目的的调控,使注意力维持在一定的活动上,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活动进程,这一心理学基础使得音乐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成为可能。但同时,音乐教师的元认知水平又因年龄及个体的变化而具有差异性,所以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根据教师不同的元认知水平,采用自主发展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新一轮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新一轮基础音乐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把教师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希望他们既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育知识的教育家,同时又是具有突出音乐能力的音乐家、具有丰富音乐知识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

同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对于音乐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提出了挑战性课题。按现行教学计划(大纲)培养出来的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教育理念、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方面,都难以完全适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四个教学领域的教学要求。①拥有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音乐教师应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地弥补和提高,给自己定下合适的目标,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音乐教学和自己成长的过程,努力促进自己更快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

2.是音乐教师个体发展的实践需要

音乐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世界,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撞击的过程。音乐教师在对别人奉献的同时,其自身也应该求得一种丰富的体验、一种自我满足。同时音乐教师个体间也是具有差异性的。对于音乐教师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认知风格、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音乐教师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也是不同的。音乐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能使教师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需要,自主地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使不同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特点与教学风格,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差异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然要求

音乐教育改革,主张通过音乐教师的爱心鼓励、启发诱导,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等途径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与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观念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及潜能,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已经成为音乐教育中的首要课题。“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②

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不仅是新一轮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而且是音乐教师个体发展的实践需要,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对音乐教师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上的自主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深远。

注释:

①王安国主编《从实践到决策》,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②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钟启泉著《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蒲蕊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孙龙存《成人的元认知特点及其对成人学习的作用》,原载于《北京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