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范文1

机械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既处于生产基础地位,又处于科技的前言,它依靠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科技手段,是现代化的动力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正逐渐与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融合,减少人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里,美国工人数量将减少到劳动力的10%,减少的劳动力正向高尖端人才转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先进制造技术将设计、加工、生产、制造、销售、售后于一体的工程学科,是当今社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低碳环保,确保生产质量的核心技术。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先进制造技术、经济实力和高素质人才是密不可分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国家工业实力,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1.先进制造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1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在生产设计中,采用CAD设计、CAM分析和一些计算机仿真分析,使产品在加工前,符合理论设计要求;在制造加工中,实现车间加工的自动化,即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立体化自动仓库等。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将研究方向主要放在制造系统自动化上,提出并设计出很多自动化制造系统,如计算机制造系统、集成制造系统等。下面对这两种种系统进行简要分析:

计算机制造系统是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PID、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控制理论应用到先进制造技术中,应对在设计加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加工精度。计算机制造系统是将实际生产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保存并处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进而取代人力劳动。

集成制造系统是用计算机软件将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集成到一起,其优点是试用与批量生产、效率高,含盖生产中的全部过程。因此系统相对复杂,是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方向。CAD/CAM技术是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

1.2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多次对先进制造技术进行研究与规划,探讨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国家863计划中涉及的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的研究,以掌握相关技术,建立制造技术中心,形成先进制造技术产业链,生产的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但目前我国生产还应用落后的生产设备,加工精度较低、能耗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高精密数控机床主要来自进口,国内生产产品占市场份额不足50%。

在企业管理方面,属于粗放式管理,专业化管理低,人才利用率低。在高尖端技术的应用中还相对落后,如微机电系统、数字集成系统的核心技术只能引进国外设备,国内只能生产和应用一般技术。

2.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逐步发展进步的阶段。与过去相比,我国在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同很多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生产的产品档次比较低,高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极低;二是我国在产品的开发以及创新上能力还比较缺乏;三是我国在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方面水平不高四是我国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比较落后。

3.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策略

3.1现代制造业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产品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制造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信息化使得先进制造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来加快其发展,从而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具体的做法就是利用网络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我国企业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改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企业运行模式,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得到整体的提高。

3.2倡导科技创新,带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

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创新都是推动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促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才能保证先进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产品制造的核心技术,却把创造利润较少而对资源环境等影响较大的零部件制造业转移动别的国家。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利润最大化并能够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要想创新,就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3.3大力支持绿色制造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受到了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重视。随着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制造将逐渐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对于绿色制造技术、节能技术已经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技术加以研究,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4.先进制造技术的展望与预测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所,但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要想加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应由企业根据具体生产项目,由高校相互参与,发挥各自长处。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交通汽车、机床制造、能源开采等支柱产业。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应全方面、多方位,不同规模企业应按各自规模进行研究,以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发挥国家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应面向大型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的应用,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技术,改进加工工艺,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培养年轻人才,提高技术水平,采用领先的管理方案。同时,必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把握机遇,使我国先进制造技术早日与世界接轨。

5.结束语

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国家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水平势在必行。我们应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握其发展趋势,努力提高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良芹.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J].机械制造自动化,2009,37(1).

[2]杨叔子,吴波.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03,39(10).

[3]雷源忠,锥建斌,丁汉,等.先进电子制造中的重要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基金,2002,16(4).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范文2

首先需要将高效优质以及符合环保作为整个体系的核心,将先进技术不断向基础生产方向靠近;其次不断进行创新优化,在不断研究新技术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技术潜力的挖掘。加快技术发展的质量及速度,为先进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技术发展的同时还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时代要求的同时保证体系形成产生收益。诸如数控机床的形成能够为生产过程提供强大的生产力,保证新技术产生经济以及各种收益;最后为保证体系的形成,需要进行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化的改革,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当前出现的技术保证统一管理以及体系的统一性。

2先进制造技术特点及其现状

2.1先进制造技术特点

2.1.1全球化

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全球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大,全球间各种技术交流以及经济联系为先进技术的全球交流提供了基础。而对于先进技术的全球化,其对先进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为先进技术转化为制造业中经济收益。由于全球的联系加强,各地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任务分工,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各地先进技术的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2.1.2多元化

对于先进技术的发展,其不仅仅是一个领域技术的孤立发展,其是多个领域间技术的相互促进,同时为同一制造工作提供支援。由于当前发展机会稍纵即逝,各种孤立制造技术不能很好地抓住机遇,同时不能满足各种机遇的需求,加之市场方向不断转变,使得制造技术不断走向多元化。制造业不能仅仅关心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以及金融管理技术的重视能够保证制造业知晓市场走向,并不断将制造技术发展走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潮流。

2.1.3服务化

由于当前制造业对于市场需求的重视,其加强对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为此制造业不断加强其服务性,而为满足生产制造发展的需求就需要保证先进制造技术走向服务化。制造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设计,还需加大对市场的考察。为消费者的需求考虑,加大在产品后期服务性的投入,为消费者服务服务是制造技术服务性的核心。在不断的发展潮流中,企业针对服务性的重视将会改变先进技术发展的方向。

2.2制造技术现状

当前各国都已认识到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性,为提升国家综合能力都在技术发展方面给出了巨大的扶持,都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精力,重视技术人才培养。而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极大依靠科研技术的竞争。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加快制造技术到产品的转换,多元化的先进制造技术格局正在形成,诸如数控系统投入制造过程中,正是各个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体现。同时,由于我国先进制造技术起步晚,先进技术与外国距离较大,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以缩小与外国的差距。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到机械制造中,同时由于机械制造的发展正是机械制造工艺中的重要部分。先进制造技术的革新为制造机械的更新提供依据,而机械制造工艺同时是制造技术的体现,其又会为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

3针对制造工艺加强制造技术

3.1加强先进技术开发

加强制造技术的开发需要针对整个环节进行改造,不仅仅是技术设备的革新,还有一配套管理措施的改革以及市场观念的改革,加大技术开发以及加快制造设备的更新,加强技术开发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将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同时需要将先进技术的开发与整体开发工作有机的结合。进行整体统一战略能够将同一整体中各个领域的收益扩大化,某一领域的先进经验能够为其他流域提供便利。其次机械制造技术的革新将带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同时带动相关制造业的发展。

3.2合理运用先进技术

进行机械制造工艺革新不能盲目照搬,科学地选择高效的先进技术能够为机械制造提供促进作用,合理利用先进制造技术,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打造符合市场需要的机械制造工艺。其次,完善基础工作的准备,在基础工作做好的基础上按计划进行发展,不能操之过急导致产生负面影响。对于重点行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可以进行试点性的尝试,进行小范围新技术的尝试。在项目中及时总结经验,找到导致尝试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为下一步扩大新技术的使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这样才能在大量新出现的先进技术中选择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合理把握制造技术与工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降低制造工艺革新的风险。

3.3重视人才素质培养

人才是进行技术革新的重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培养将对技术革新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对人才素质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术的培养,还有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还不够,忽略技术人才的综合实力的提升,要打造复合型高新技术人才就需对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加大人才在金融以及在管理方面的学习,在进行人才培训过程中为人员提供实践机会,便与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加大考核力度检验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其次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人才道德素质建设,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切实依据基本原则,为实际上岗时提供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3.4参考国外成功经验

国外领先我国必有其可参考的地方,首先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学习,积极接受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在不断的技术学习中形成符合我国实情的实用技术。其次对于国外成功的改革实例进行思考学习,思考其成功的核心原因并探讨如何才能将其应用到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去。在我国长期的学习探索中,已经形成我国特有的制造技术,如何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虚心向强者学习,打造出符合国情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参考先进经验的同时需要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打造出拥有自主产权的国际标准,这样在不断竞争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4结束语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范文3

1 再制造技术是绿色制造的组成部分

绿色制造是指运用再制造技术、环保型制造技术和节省资源型制造技术,生产出来的即环保节能,又节省资源以及易于回收利用的绿色产品。绿色制造即体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也是关键、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支撑和产业的发展方向。

绿色制造涵盖了绿色产品设计(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绿色制造系统的内容,解决了废弃产品处理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推动了再制造产业的形成和报废产品回收处理的问题。它包括了干式切削加工技术、净成形制造技术、快速成型加工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和再制造工程技术等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

同时,运用再制造技术生产出的再制造产品的性能要求不低于新产品,因此采用的再制造技术既要适用,又要有很高的先进性,以保证再制造产品的应用性能。再制造技术随着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弃旧纳新或梯次更新,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这些变化需要再制造技术善于创新,不断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以解决产品因性能落后而被淘汰的问题。

2 绿色再制造是再制造发展的必然

产品的再制造性是衡量产品再制造能力的基本指标。是否为绿色再制造,产品再制造性设计是实现基于再制造的产品多寿命周期的前提条件。面向多寿命周期的产品设计及评价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为再制造性设计建模技术、再制造性指标设计技术和再制造性设计评价技术等。

作为多寿命周期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绿色、先进再制造工程技术重点发展方向是快速再制造成形技术、高效自动化拆装技术和绿色清洗技术等。

表面工程技术是是再制造的重要技术支撑,其重点发展方向为纳米表面工程技术、自动化表面技术和绿色表面技术等。

产品的再制造质量控制技术是实现再制造产品性能优于或等同于新产品的重要保证,也是产品多寿命周期的关键技术。其重点发展方向为再制造毛坯剩余寿命评估技术、再制造过程在线质量监控技术和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等。

再制造过程中不断地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提升再制造的效益和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信息化再制造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信息化再制造提升技术、信息化再制造管理技术与方法和虚拟与柔性再制造技术等。

正确评价并应用多寿命周期产品环境技术,来促进产品多寿命周期中的环境效益。多寿命周期产品环境技术重点发展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环境影响分析技术和再制造清洗技术等。

3 再制造与先进制造的内在联系

运用传统的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思想,其物流模式是“研制――使用――报废”的开环系统;而运用再制造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设计思想,其物流模式是“研制――使用――再生”的闭环系统。站在全寿命生产周期的角度考虑制造是处于上游,而再制造处于下游。再制造与产品全生命生产周期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用于再制造生产的多生命生产周期设备的平均使用成本大为降低,并且随着生命周期循环次数的增多而下明显降低。用于再制造生产设备的成本平均只占制造生产设备的50%左右,并且再制造生产设备质量不低于原始制造设备(包括使用寿命),因此其单位时间的使用成本大约也降低到相应数值。如果再考虑环境治理等而减少的社会成本,其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应更为显著。

4 再制造与先进制造的区别

两者除了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区别以外,既有共性技术、兼容性技术和互补技术,还存在以下几点不同。1)后者的关键技术包括:先进管理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和先进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等;2)前者的关键技术包括:以微纳米为代表的表面工程技术(包括如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纳米固体干膜技术、纳米热喷涂技术、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纳米涂装技术、纳米粘涂技术、纳米薄膜制备技术、金属表面纳米化等);高速喷涂技术、热处理修复技术、自修复技术等;3)原料供应的区别:先进制造新产品以新开采的原始资源为主,再制造以废旧的可再循环利用的零部件为主;4)生产及物流方式的区别:新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属于正向物流;再制造产品生产周期较短,属于逆向物流。

5 再制造与先进制造的发展方向

再制造与制造受两个市场相互关联的制约,两者要进行决策的协调机制:1)生产资源的决策协调、资源分配与生产调度的协调等;2)引导和协调消费者的购买观念:扩大再制造产品与新产品有利的差异性,应该扩大宣传再制造对于环境污染更少、制造成本更低、节约原材料、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投入产出比高的积极作用;3)缩小再制造产品与新产品不利的差异性:用户可能认为再制造产品的寿命不如新产品的寿命长,质量也不及新产品的可靠。消费观念上的差异性对再制造产品不利,如何缩小这些差异性,让消费者喜欢购买再制造产品,使之成为信得过的再制造产品是一个新的课题;4)选择成熟品牌进行再制造,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如何提高再制造产品的技术标准公信力,制定包括各种产品的报废标准、废旧物资回收再制造的通用技术和关键技术标准完善再制造产品的技术标准,并将已认定的技术标准向社会公示,从而提高再制造产品的技术标准公信力;5)加强政府对再制造产品的监管力度。严把再制造产品质量关,引导用户形成购买再制造产品的习惯。按照产品质量法,使再制造产品在质量、性能、耐用性等方面达到甚至超过新产品的水平。

再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两者之间存在许多互补性、共性和兼容性技术,运用产品全寿命周期理念,以面向制造的设计转为面向再制造的设计。从产品生产源头考虑末端产品的再制造,使政府和制造商制订提高环境和资源的措施和要求。随着再制造生产者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投入到自己生产产品的再制造中,而且因其具有诸多优势(技术设备、专利等方面),使得原设备制造商开展再制造生产经营活动将成为新的生产、发展趋势。

6结论

进入21世纪后,节约资源能源和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话题,再制造作为废旧产品资源化的最佳形式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而得到广泛关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人们对再制造工程的认识不断深化,再制造工程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目前再制造工程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制造与再制造虽然研究内容不同,但存在着紧密的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而且内涵深刻。再制造是先进制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先进制造的发展带动了再制造的发展;同时再制造本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维修工程、表面工程等相关学科密不可分,由于它的产业化和高科技的自然属性,有统领和带动这些学科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再制造学科的发展无疑对于先进制造起到了支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再制造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体系内涵和相关基础理论及应用实践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反映了大量国内外学者在先进制造、再制造及其关系的前沿的资料和成果。

参考文献

[1]徐滨士,等.再制造与循环经济[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再制造工程和表面工程对循环经济贡献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9,19(1).

[3]姚巨坤,时小军,崔培枝.绿色再制造工业发展综述[J].再生资源研究,2007,5.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范文4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通过对其内涵和特征的研究,目前共同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

通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发现,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绝大部分特点,只不过先进制造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要比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大,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在吸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动态联盟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思想,将它们进行推广应用,由此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

(1)并行工程(CEConcurrentEngineering)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它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为了达到并行的目的,必须建立高度集成的主模型,通过它来实现不同部门人员的协同工作;为了达到产品的一次设计成功,减少反复,它在许多部分应用了仿真技术;主模型的建立、局部仿真的应用等都包含在虚拟制造技术中,可以说并行工程的发展为虚拟制造技术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虚拟制造技术将是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并行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虚拟制造技术。同时,并行工程是在CAD、CAM、CAPP等技术支持下,将原来分别进行的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重迭,充分利用了原有技术,并吸收了当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优秀成果,使其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

(2)虚拟制造(VMVirtualManufacturing)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措施,从而使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3)敏捷制造(AMAgile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的,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4)绿色制造(GMGreenManufacturing)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的使用效率最高。绿色制造的提出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发展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国际制造业的实践表明,通过改进整个制造工艺来减少废弃物,要比处理工厂处理已经排放的废弃物大大节省开支。绿色制造的实现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达到目的,即它是虚拟制造的一部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看,绿色制造是必然选择,它将成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含义与定位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IntegratedManufacutringSystem)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新的发展阶段,在继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它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中相关思想的精华,从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向企业集成方向迅速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处于核心地位。具体地说,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先进制造技术是相互关联、彼此交叉的,在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下,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成为它的核心,并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伯虎等.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与863/CIMS主题的实施策略.CIMS,1998,(10).

[2]吴澄,李伯虎.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到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8,(10).

[3]李敏贤.面向21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J.机械工业自动化,1998,20(4).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范文5

关键词机械制造特点发展现状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

1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2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1.4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5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2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5)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4结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先进制造技术方向范文6

[关键词] 高技术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投入产出分析 产业关联效应

一、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的界定

1.先进制造业的界定

2011年福建省“十二五”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持续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业”。从学术文献看,李善同(2008)根据技术特性将制造业分为资源型、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4大类。此外,就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而言,产业的地区差异性和数量规模性不容忽视。目前,电子、机械、石化业是我省三大主导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下,我省先进制造业包括7项:石油化工业,专业、通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即食品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与制鞋业。

2.高技术服务业的界定

2010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当前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高技术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并指出按照当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统计目录对高技术服务业总量统计进行了规定。2011年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开始执行,因此,本文将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划分修正为为以下3类:一是第“I”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二是第“M”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是“L”类中7250小类,即知识产权服务。

二、投入产出数据说明

我们选取《2007年福建投入产出表》和《2010年福建投入产出延长表》(42部门)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来源,对照上文的行业分类,将福建省投入产出表(42部门)中的相关部门进行合并,形成了新的35部门投入产出表。其中先进制造业细分部门包括8项: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鞋业,石油化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细分部门包括3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研究与试验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三、实证分析

(1)投入结构分析

1.直接消耗系数

2007年和2010年,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各部门对本产业的直接消耗均高于其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说明其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投入的增长。除了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外,2010年我省其他先进制造业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普遍成倍增长,增幅超过其对本产业直接消耗的增长。这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我省先进制造业企业高度关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纷纷加大科技投入,致力于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010年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各部门对研究与试验服务的直接消耗系数普遍上升,研究与试验服务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2007年,高技术服务业各部门对本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小于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消耗,表明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投入的依赖性较强。2010年,信息服务部门和研究与实验部门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有所增大,综合技术服务部门对制造业直接消耗减少,对本产业直接消耗增多。相比之下,高技术服务业各部门对先进制造业直接消耗的增速远不及其对自身直接消耗的增长。2010年高技术服务业三部门对本产业的直接消耗超过了其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消耗。可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对自身投入的依赖性大幅度增强。

2.完全消耗系数

与2007年相比,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各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各部门的完全消耗均成倍增长。就增幅而言,先进制造业对研究与实验服务部门的完全消耗增长最为迅猛。传统优势产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完全消耗剧增,以纺织服装制造业最为明显,高技术服务业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0年,除了仪器仪表制造业外,福建省其他先进制造业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均为最大,这表明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对加快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数据显示,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消耗以间接消耗为主,其中信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间接带动作用最为明显。

2010年福建省信息服务、研究与试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普遍增长,分别上升到2007年的7.5倍、4.9倍和7.6倍,但3部门对石油化工、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却普遍下跌,可见,近年来,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省交通运输制造业的不断壮大,而我省石油化工、仪器仪表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2010年,在先进制造业各部门中,高技术服务业对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信息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对比我省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发现二者之间的间接经济技术联系更为突出。

3.中间投入率

图1 2007年和2010年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部门中间投入率

数据来源:据2007年福建投入产出表、2010福建省投入产出延长表整理计算并绘制

如图1所示,2007年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均低于本省35部门平均水平(57%),呈现“高附加值、低带动力”的产业特征,同期先进制造业各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居于65%—80%,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投入水平,呈现“低附加值、高带动力”的产业特征。2010年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迅速上升,均高于70%,位居其他服务业部门之首,其中信息服务业和研究与试验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甚至超过先进制造业各部门,一跃成为“高带动力”的部门。除了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器制造业外,2010年其他先进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投入率普遍下滑。由此可见,制造业是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关键部门,具有“高带动力、低附加值”的特征。相比,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逐渐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部门。

(2)产出结构分析

1.直接分配系数

2007年和2010年,除纺织服装业,先进制造业始终是本产业各部门的重点直接供给对象。同时,除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制造业,2010年我省其他5个先进制造业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都呈上升趋势,说明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需求的扩大,带动了我省先进制造业的增长,尤其是试验与研究服务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步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2007年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高于其对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但2010年,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供给明显减少,相反,分配给自身作为中间使用的量大幅上升,其中信息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对本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甚至超过其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由此可见,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开始呈现较强的内生性,与先进制造业的需求互动略显不足,甚至减弱。

2.中间需求率

图2 2007年和2010年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部门中间需求率

数据来源:据2007年福建投入产出表、2010福建省投入产出延长表整理计算并绘制

如图2所示,与2007年相比,2010年除石油化工制造业外,福建省其他先进制造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纺织服装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器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在35部门中分别位列第2、第5和第6位。2010年我省信息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较2007年大幅上升,但研究与试验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呈下降趋势,并明显低于其他生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三部门的中间需求率在我省35部门中分别位居第2、第17和第20位。2010年福建省高技术服务业部门中,除研究与试验服务业,其他2部门对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大于其对先进制造业的直接供给。可见,当前我省信息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未能充分发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