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1
【关键词】增强 核心竞争力
我国入世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培育和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即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场上拥有了选择权。而如果公司没有取得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市场和商机。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 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 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一文,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在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企业能够拥有,而竞争对手却没有的能体现效率的战略、资源、能力、优势等基础上持续学习创新并能比对手更快速赢得顾客的竞争优势。本文将着重讨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以及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辨识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奠定基础。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看来,核心竞争力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能为企业提供进入不同市场的潜力;其次,核心能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最后,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复制的。
我认为除了以上主要特征以外,核心竞争力还具有一些其它特征: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而不是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某个行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过去的成长历程中积累而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可获得的;它是企业各部门人员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共享知识和运用知识而形成的整合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为什么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容易被其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的原因。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支持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核心竞争力不是资产,它不会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不是局限于个别产品,而是可以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大门的能力;不是已经普及的能力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在某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到后阶段可能成为一般能力;不容易为某个人或某个小组完全掌握。另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等因素高度融合的,它不仅由技术因素决定,而且与企业组织结构产生的系统效应相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种资源的载体通常体现为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超越于员工个人的能力而存在。由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在它形成的过程中企业主体的内质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与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不同,核心竞争能力难以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质的差别。
二、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于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触知的、暗含的企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集合,因此,要真正做到理性的开发与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注意到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构造关系。这里本人将讨论一下企业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资源的独具性
对企业而言,若要生存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竞争力只存在程度的差别,而不存在有无的问题。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续和发展所应具备的一般,是企业的比较优势。企业的资源、知识和技术,例如营销竞争能力、经营管理的竞争能力等,只要具有一定优势都可以形成竞争力。这些是依托企业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而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核心竞争力则是核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资源的独具性,没有独具性就没有区别于他人的优势可言。所以,独具性对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仅有独具性也是不够的,或仅有独具性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还要保持你这种独具性的持续优势,如果独具性能够与持续性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独具性才是核心竞争力的真谛所在。
第二,必须进行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有效的,如果仅仅是大量的资源堆砌在一起,而不是有效整合起来,那只是对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没有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协调,无论企业的先天条件多么好,其优势都难以真正发挥,更难以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一句空话。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更优越的资源和有效组合,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等,当然还包括企业文化资源。
第三,增强企业能力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2
[关键词]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144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全球化,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了解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以及它对于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才有助于推动企业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
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1990年,两位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合写的论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阐明了企业在竞争中能够胜出并保持持续优势的关键原因是能否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企业问题。
那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分析,核心竞争力首先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其次,核心竞争力是基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基础上形成的竞争力,它反映的是企业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资源整合、资本运作、体系支撑能力等,它能协调各种生产技能、整合各种技术或资源并且为客户提供可感知价值。再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经过了整合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整合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完成,并且带有鲜明的组织特色。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无形地存在于企业组织系统中,它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复制,能保持长久的竞争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学大师彼得・F德鲁克也认为:“所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能干别人根本不能做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能将市场、客户的价值与制造商、供应商融为一体的特殊能力。”[1]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还给出我们确定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三种方法:第一,核心竞争力能够为公司进入多个市场提供方便。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有重大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2]
2 核心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在赢得客户忠诚度的同时,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现代企业竞争一定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单一产品或技术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极易在产品更新迭代或技术创新中丧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在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中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取得客户信任,赢得市场,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保证企业长久持续发展。
(3)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在合作中取得共赢。现代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核心竞争力所反映的综合能力有助于企业在兼并、重组、合作中很快地发现、整合优势资源和关键技术,使各方都能获利,从而实现共赢发展。
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并取得成功,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培育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的行业来说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基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31 树立战略思维,明确发展方向
战略是把方向、管大局的,指明的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任何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就一定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一切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围绕战略开展,以战略引领企业的发展。因此管理层在作决策、谋划企业的未来时,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战略思维,站在全局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对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做出判断,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做出决策,制定企业战略并不断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然后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构建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
32 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优秀人才队伍
人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动因素,人才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建设优秀人才队伍,应重视两类人的引进与培养,一类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管理者,另一类是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1)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企业家在企业中具有独特地位,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管理,制定企业战略,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其核心价值观必然对企业造成影响,培养合格的企业家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优秀的企业家应具有开阔的思维、创业的精神、创新的意识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宽容开放的胸怀和独立人格的魅力,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要时刻审视环境、把握时代脉搏,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经营战略,把握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
(2)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经营模式创新都离不开人才的参与。企业应从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采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方式,引进和培养符合企业价值观,具备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人才;通过体制创新,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尤其是打造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战略管理人才、高技能技术人才和国际复合型人才;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投资的力度,采用多种方式促使企业人才辈出和人才向人力资本转移,保证企业在实现战略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要。
33 鼓励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要素。由于核心技术拥有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尖端性,其产品在功能性和独特性上为客户带来的超值的体验和价值,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客户关注度和认可度。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加强研发力量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成为市场的引领者和开拓者,稳固行业领先地位。中国华为集团一直非常重视在研发上的投入,目前在众多核心技术领域已经具备了全球领先地位,华为在欧盟委员会的“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中以836亿欧元的研发投入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八位,华为在电信领域的核心技术确保了其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领先地位,特别是高铁通信,正是由于华为的通信信号系统技术支撑,中国高铁装备才能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及自主研发,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发等方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打造企业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增强核心技术能力,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34 服务战略发展,建立匹配的管理模式
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但关键是要围绕企业战略,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以专业的组织能力和先进的管理体系支撑企业战略,通过高效优质的内部运作,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实现战略从点到面的拓展,就像恒大帝国的“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在其攻城略地迅猛扩张的过程中,保障着恒大每到一地都能所向披靡,这种扁平化的垂直管理模式,其核心是“标准化”和“复制”,不仅保证了集团总部对地区公司实施严格的标准化运营,还最大限度降低了集团在全国拓展中带来的经营风险,也成为恒大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从服务战略发展的角度,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从而保障战略的落地与实施。
35 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管理体系
品牌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品牌一般有可靠的质量、O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独一无二且不易被对手模仿,对企业发展有强劲的拉动作用。未来的市场竞争,只有优势品牌才能获得发展机会。李嘉诚曾说:“建立个人和企业良好信誉,这是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却是价值无限的资产。”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要想长期成功,就要扩大品牌的认知度,树立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的建立与品牌认知度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首先要从公司整体层面建立品牌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定整体的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发展的路径,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另外要树立全员品牌意识,对员工进行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教育与培训;开展品牌宣传、扩大品牌认知度,增强品牌忠诚度。
36 加强机制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
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知识经济,现代企业竞争是知识、智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结构中的智能化成分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便可凭借其核心竞争力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维护,很大程度上需要组织与个人具有紧跟形势任务变化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在不断学习、思考和创新中创造工作价值,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引领行业的专业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不仅要重视员工个人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更要重视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团队智力的开发,要改革、创新组织体制和激励机制,增强团队凝聚力,全面激发组织内部的活力和潜力,用团队的活力激发员工个人学习的动力与潜能,反过来推动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强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始终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37 增强软实力,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引领的作用,是企业建设重要的软实力。企业要发展,文化需先行,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人才战略。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能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仅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潜能,企业内部充满正能量,企业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对外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必须以企业统一的目标、理念为指引,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优秀企业文化。
4 结 论
现代企业面临的世情、国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也逐渐趋于国际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培育和构建自己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培育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目标任务来实施,这也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参考文献: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3
[关键词] 战略联盟 核心竞争力 维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战略联盟作为企业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但是,在建立战略联盟的过程中,联盟企业还必须注意做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维护,防止核心技能流失。
一、战略联盟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以股权或契约为纽带结成的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组织。在当今世界,战略联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它已成为企业培育和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大体看来,战略联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战略联盟抑制联盟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行为,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传统的企业竞争方式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击败竞争对手,企业的成功建立在竞争对手失败和消失的基础之上,结果不仅会加大经营成本,造成两败俱伤,而且还可能因为过度竞争而使已有的核心竞争力效用得不到正常发挥,进而失去现有的市场。相反,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联盟企业可以共同维护有效的竞争秩序,规范市场环境,减少应付激烈竞争的高昂费用,避免企业资源的无效浪费,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战略联盟促进联盟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融合,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企业可以沿着构建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方向,更有效地获取本企业原先不具备、难以获得的关键战略资源,加快对有形资源,以及技术、技巧、信息、经验等各种要素的组合,从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且通过联盟合作,联盟企业间的资源得以充分共享和互补融合,更能发挥互补和协同优势,并使企业的单项核心竞争力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形成比原有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复合核心竞争力。
3.战略联盟促使联盟企业强化自身价值链优势环节,增强和扩展其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可以很好地将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结合成一个整体,提高专业化生产和分工程度,进而使得企业可以集中自身资源专注优势领域,做精做强,不断强化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彼此之间的联盟合作又可以使各自在专业技术特长、零部件生产、质量控制、成品组装、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各环节中的相对优势得以整合和叠加,使其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在整个价值链上实现一体化经济,取得1+12 的协同效应。因而通过联盟合作,联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变得既“专”又“宽”,这样不仅提高了其核心竞争力的使用价值,还使其在不断的合作过程中得到了改进和精炼。
4.战略联盟增进联盟企业间的相互学习,扩充和更新其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是多个在不同领域拥有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间的联盟,它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创造了一个便于知识分享和移动的宽松环境。通过建立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学习伙伴的知识,尤其是经验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深植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程序中,不易系统地编辑和交流,转移困难,但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基础。而通过相互的合作与沟通交流,不易转移的经验性知识能有效地植入,从而既可以形成和增强战略联盟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又使得单个企业的知识体系大大扩展,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充和更新。尤其是以学习为中心建立的战略联盟,还能够促进不同价值观、知识和文化的融合,使之成为组织革新的重要推动力,并推出新的核心竞争力。
5.战略联盟加速联盟企业的研究开发,巩固和更新其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开发,然而研究开发费用通常很高,回收期长,成功率低,而且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研究开发的成本与难度日益加大,单个企业由于自身资金,以及能力的制约往往难以进行。而与相关研究机构或企业结盟共同开发,则可以充分集合各自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共同攻克高新技术难关,并有效地分担开发费用,降低开发风险,缩短开发时间,从而使企业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核心竞争力不断巩固和更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战略联盟能有效的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它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一剂良药,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二、联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护
尽管战略联盟能有效的增强联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战略联盟是一柄“双刃剑”,也会给联盟企业带来很大风险。Inkpen和Beamish(1997)认为,联盟常被用来作为占有对方知识资源的伪装。由于知识资源的“外溢”效应和防范保护措施不力等各种原因,联盟企业自身的积累性学识和无形资产可能会在联盟合作过程中发生流失,从而导致自身核心竞争力下降。因此,联盟企业在彼此友好合作的同时,还要提高警惕,防止自身核心竞争力流失。具体说来,联盟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明确合作边界,防止技术转移
联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对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资源都向对方展示,过于草率地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独特技能贡献出去。而应在结盟之初和结盟过程中明确合作边界,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相互提供的关键技术,以及合作方式,防止自身不应转移的有关技术发生泄漏。例如,通用电气公司与斯耐可玛公司联盟共同制造民用客机的引擎时,通用电气公司为避免发生意外的技术转移,协议中规定仅允许斯耐可玛公司参与最后的成品组装工作。
2.增大时间跨度,增加仿制成本
Prahalad和Hamel(1990)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这表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技术、技能和知识的转化,而是多种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交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技能和知识的积累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积累的效率也取决于前期积累水平以及经验、技术的储备情况,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会因为时间跨度的大小而变强或被弱化。同时,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不断的投资和学习行为一点一滴累积和发展起来的,与企业特定历史和文化遗产相联系,是企业特殊历史进程的产物,有着时间的积淀,因而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性。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依赖性,决定了想复制结果就必须全盘复制取得成果的路径。因而联盟企业若增大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时间跨度,自然会增加竞争对手仿制的成本,从而有效维护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加大“因果模糊性”,增大模仿难度
“因果模糊” (casual ambiguity)使得潜在的复制者既不能了解真正有价值的核心技能是什么,也无法识别想复制的核心技能的精确构成,是限制其他企业模仿的巨大障碍。李普曼和鲁梅特(Lippman and Rumelt,1982)明确指出,资源和能力不可模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模糊”的,即竞争者无法彻底明白竞争对手的资源和能力与其所取得的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里德和德斐利佩(Reed and Defillippi,1990)也认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来自对竞争者维持相当的模仿障碍,而模仿障碍的难易及退化的速度则由竞争的状况及因果模糊的程度来决定。因此,联盟企业可以通过加大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因果模糊性”,增大模仿难度,降低被模仿的程度。
4.维护重要信息,减少信息遗失
联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自身核心竞争力有关的重要信息的维护,合理控制信息流动,力争使这些关键信息只为少数人所控制和掌握,减少或避免重要信息的遗失。由于企业的内部员工尤其是高层次技术人员往往掌握本企业较多的信息,知道企业拥有哪些核心技能,以及构成这些核心技能的重要信息,所以联盟企业还要尽量控制人才的流动,尤其是避免掌握核心技能重要信息的高层次人员流失。
总之,在联盟过程中,联盟企业应保持适度的弹性和张力,避免僵化,既要努力维持联盟的正常运行,又要做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维护。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通过战略联盟之路,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Andrew C.Inkpen, Paul W.Beamish,“ Knowledge,Bargaining Power and The In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Academy Management Review,1997,22(1),PP.177-202
[2]C.K.Prahalad, G.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May-June),PP.79-91.
[3]孙晓绯李纯华:竞合理论与企业战略联盟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5(3):40-42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4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 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关于核心竞争力目前理论界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各种观点都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征。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管理中,企业文化也发挥着重要的源动力作用。
2.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尤其是其精神文化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和立足点,并保障了核心竞争力的连续性。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必须与企业的目标、价值观、企业战略、 经管理念等相适应。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功能的体现。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到整个组织中,而恰恰是在组织内达成共识并为组织成员深刻理解并指导行动的企业文化,为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提供了基础,价值观的独特性与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功能的体现。
二、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二是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大小;三是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而决定企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以下提出有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三点思考:
1.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忠诚度的培养
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让员工有家的温馨与归属感,使员工的精神寄托于企业、感情上依恋于企业、行动上忠实于企业。通过员工个人地位和作用的提升,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目标,增强企业竞争力。另外,企业文化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知识技等方面,决定着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奠定智力基础。
2.企业文化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是品牌的内涵,富有企业文化的品牌易于被广大的消费者在心理上接受,易于成为广大消费者重视的品牌。只有将特定的企业文化融入品牌,并长期不懈地强化这些企业文化,加大传播力度让这些企业文化向整个市场渗透,才会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因此,要把品牌经营成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把企业文化融入品牌的战略化发展中。
3.企业文化有利于顾客忠诚的培养
在新的竞争形式下,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争取顾客,以实现顾客满意与建立顾客忠诚为现代企业追求的新目标。识别并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以获得竞争优势并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去实现,是企业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核心。
三、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以人为本”的文化
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它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并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营造企业内部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激励人的文化氛围。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一要做到尊重员工人格,尊重人才,鼓励员工个性发展;二要营造一个员工工作开心、生活舒心的环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三是要,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要强化激励机制,多种形式的激励激励,使员工得到合理回报,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2. “创新型”文化
创新型文化是以“不断创新”的企业理念为核心,注重员工创造性的培育,努力形成一种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锤炼创新精神、精通创新之道、敢于创新竞争、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环境。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创新体现在企业运行形态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方法创新等,良好的群体组织环境,不仅有助于新思想的产生,而且也能是这些新思想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正在于此。
3. “学习型”文化
学习型文化强调学习是终身的,不学习、不善于学习,产品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只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个人要成为“知识型员工”。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只能通过培养企业共同的经营理念、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共同的企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来实现 ,通过理念 、价值观 、企业精神等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激发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他们自愿合作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任务 ,以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这种管理也就是文化管理。只有实施文化管理的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特色”文化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5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企业规模企业扩张产业链
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研究企业如何长期发展的理论,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到现阶段的表现,战略管理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培植企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以此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内在逻辑关系,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实现企业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如何正确地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还要从企业理论以及企业管理理论的角度入手。
一、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从广义的角度讲,企业理论包括了有关企业研究的各方面的内容,而作为广义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企业战略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经济学对企业认识的逐步深入和不断演变,形成了以企业外部分析为主的行业定位等理论到以企业内部分析为主的资源、能力理论。并最终发展到目前以核心竞争力分析为主流的理论。可以说,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在企业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战略理论的不断演化而出现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久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企业能力。企业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存在主体。为其存在和发挥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能力。为其成长提供了必要动力和支持。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必然需要扩张。企业扩张观是随着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不断涌现的,出现了企业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两种研究方向,前者从单一产品企业的生产规模或多产品企业的生产范围的角度,后者从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自己生产那些可以从外部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角度展开研究的,所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产业的拓展,如何保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具体的说,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资源与能力的转换。核心竞争力不能只是资源,也不能只是能力,而是两者的有效整合。资源是基础性的,没有资源,企业就失去了竞争的基本条件;但仅有资源优势而不具备转化资源的能力,也不足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第二,独具性和持续性的结合。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资源的独具性,没有独具性就没有区别于他人的优势;但独具性还必须与持续性联系在一起,以保证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第三,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但资源不能是零散的而应是有效整合起来的。没有对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协调,无论企业的先天条件多么好,其优势都难以真正发挥,更难以持续维持下去。第四,动态实现的过程。竞争力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创新、发展和培育。
三、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同时更有效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四、维护和巩固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
第一,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巨人集团起初所选择正确的战略模式,把软件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战略来构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来,企业匆匆进入房地产和保健品产业,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削弱了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巨人”倒下。同样无视核心竞争力的例子还有春都集团,在盲目的扩大产业链的同时,使得整个企业的管理陷入困境,最终导致悲剧收场。
第二,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安排专职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加强各部门沟通。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定期召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性。
第三,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企业更多、更早获取信息,并在组织内部准确、迅速地传递和处理,是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第四,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削弱,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技能、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各渠道培训员工技能,积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凭借的优势之一。如长春一汽、北京开关厂等,能够以较少投入成功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注意提高员工知识技能。
五、核心竞争力的再创新
第一,增强企业再研发能力。企业要生存,就要不断开发新产品。这要求企业不断增强研究与开发能力,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增强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的动力。当然,企业再研发必须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在资源共享前提下展开。
第二,寻找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新生长点。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长点。并把生长点培育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管理、技术、营销人员,细分市场,找出本企业产品领先的竞争优势所在,对构成上述优势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分解、归纳。经过界定测试,确定为核心竞争力的生长点。借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优势建立研究与开发联姻关系,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将该生长点培育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价值观为核心,激发员工责任心和创造性是提高企业集体效率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企业的软件就是培育和强化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发展,持续巩固和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至关重要。台湾电子巨头宏基公司,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立了一套平实务本,顾客为首,贡献智慧的人性管理理念。核心竞争力分析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企业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润,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想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企业,必须明确为了赢得未来应怎样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依托核心产品的优势,可以取得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领先地位,并创造出众多意料不到的新市场,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范文6
关键词: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23-02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高等教育是高投入、高负债、高资本运行、长期收益的特殊产业,盈利与否主要依赖规模的“临界点”,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受当前经济水平制约,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收费不高,而我国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更加突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生源的总量限制了学校规模的持续增长,要实现利润增长并符合教育监管的要求,原来那种只靠硬件设施与老板个人意志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力拓展核心竞争力才应当是当今民办高校当前及以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企业文化正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1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
1.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最先提出的。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并指出,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标准:
(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
(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
(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1.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而成,并是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的理念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推动员工理念和思路不断创新,促进员工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制度、技术和经营等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民办学校已成为教育领域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残酷的现实也在时时提醒着搏击者市场无情。民办学校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决策、市场、文化、管理、资金、人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不适当或不健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扼杀了民办学校,导致了民办学校的没落,以致倒闭。大凡成功的民办学校根源都在于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且是企业文化抓建设好的民办学校如新东方、巨人集团等。
2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企业文化
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但是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公司的实例证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2.2 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一个人离开企业,可以带走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却不可以轻易地照搬过去。人们可以重新塑造或者变革企业文化,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其它企业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人、财、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因此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起因于先进的企业文化。
2.3 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团队精神,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在现实的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创造一种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培养和挽留一些优秀的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资源,团队也可以对团队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与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加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速度。
2.4 企业文化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更新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特点相一致的。然而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本身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这就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应调整。但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惰性,这种惰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来自企业文化。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的硬件资源容易更新,而软件资源包括企业文化则很难改变。当内外环境需要核心竞争力做出改变时,企业文化能否顺利转型决定着这种改变能否取得成功。积极向上、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创新,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用企业文化打造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3.1 转变观念,增强核心竞争力意识
要培育民办高校的企业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导向,充分认识到只有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使民办高校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从容面对公立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其他民办高校的不断涌现。其次,必须树立危机意识,把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危机意识结合起来,号召高校师生积极投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中去,把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同具体的工作结合起来。
3.2 树立健康积极的办学理念,取得学校声誉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办民办学校热。只要租一两栋楼,然后挂上个牌子,便成了一所“大学”。导致我民办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相当部分的所谓“民办高校”纯粹以赚钱目的,管理混乱,负面报道屡见报端,严重影响了我国民办高校的声誉,削弱了我国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因此,在民办学校热潮持续一段时间后,一些所谓的高校便相继销声匿迹了。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大众化”,高等教育竞争已经越来越多地和自身的品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联系在一起,办学理念是根基和根本保证,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健康积极的办学理念才能催化出更高的办学质量,取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度和声誉,孕育出具有特色的民办高校企业文化,赢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3.3 树立品牌意识,强化民办高校的办学个性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系部搭配、专业设置、管理方式大致相同,跟风、模仿现象极其普遍。民办高校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拥有创新思维,突出办学特色,强化个性,树立品牌意识,适应市场经济转化的需要,在教育方式方法、在学生管理上都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品牌是民办高校无形资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品牌对于民办高校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民办高校有无品牌是竞争力强弱,以及高校优势的重要标志。品牌是民办高校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文化含量在品牌价值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取胜。由此看来,民办高校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品牌文化创新,强化企业个性。
3.4 重视民办高校领导管理者因素,发挥领导层的作用
校企合作是当今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一个趋势,民办高校本身的管理也需要学校管理层的身体力行,民办高校的管理者不仅要在高校领导者更替过程中使企业文化保持稳定,更重要的警于捕捉发展基于,准确进行决策,优秀的管理者本身就是构成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高校领导者应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张扬企业个性,并进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适时调整自己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引导和影响高校师生进入“有信心、有能力”状态进行创新,迎接挑战。
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体员工参与的、主动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学习型组织”来塑造、维持、调整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