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区别范文1
关键词:物联网(IOT);射频识别(RFID);网络应用;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2)08-0078-03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MA Yin
(Jiangs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xi 214153, China)
Abstra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s made. The origin and basic concepts of IOT is presented firstly.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IOT at homeland and abroad and application of IOT are introduced secondly. The key techniques of IOT such as the architecture, perception and terminal technology, security of IOT and intelligenc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industry situation, the suggestions about IOT application and technical improvement are made finally.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IO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Internet application; key technique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管理与服务也得到快速发展,物联网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是以感知为核心的物物互联的综合信息系统,其发展将促进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向着现代智能化的方式转变,可大大提高生产力和社会运行效率,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3次革命。
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就已经提及物物互联的概念,但受限于当时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情况而未引起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为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1999年,在建立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物联网的基础上,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从此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1]。
物联网的基本思想产生于上世纪末,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才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2005年,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通过一些关键技术,用互联网将世界上的物体都连接在一起,使世界万物都可以上网,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OSS)于2008年在《物联网2020》[3]报告中分析预测了未来物联网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等领域;2010—2015年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互联;2015—2020年进入半智能化阶段;2020年之后实现全智能化。目前,物联网的产业发展和应用正在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期,物物互联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RFID 在欧美国家已具有成熟的产业链,这些国家主要将RFID 技术应用于交通、车辆管理、身份识别、生产线自动化控制、仓储管理及物资跟踪等领域。我国目前的物联网虽然只有小规模应用,但物联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已经明确。
1 物联网关键技术及特点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的重要特征。物联网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综合网络系统,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过程,可以把物联网分为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1.1 感知识别层
感知识别层由大量具有感知和识别功能的设备组成,可以部署于世界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之中,被感知和识别的对象也不受限制。感知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主要作用是感知和识别物体,采集并捕获信息。关键技术不仅包括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等信息自动生成设备,也包括各种智能电子产品用来人工信息生成,主要是感知和识别设备的功耗、物体标签信息的浓缩和写入、物体信息代码的分类匹配等。近年来,各类可联网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多媒体播放器、上网本、笔记本、平板电脑等迅速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分享信息。信息生成方式的多样化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的重要特征。
1.2 网络构建层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区别范文2
数字营销圈的流行趋势是美国人负责创意,以色列人负责实现,中国人负责执行。从软件到硬件,这一趋势愈发明显。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跟随美国人的指挥棒亦步亦趋:亚马逊说要有云,阿里巴巴于是有了云;谷歌有自动驾驶汽车,百度也有自动驾驶自行车。人人之于Facebook、Foursquare之于街旁、美团至于Groupon,易到用车之于Uber、秘密之于Whisper、微视之于Vine,莫不如是。美国正在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定游戏规则和思考方式,而其他国家需要“紧盯美国”。
也有例外。中国庞杂的网络生态和“山寨”能力,加上火热的资本市场,也让无数的“中国山寨”成就中国特色的传奇。微博比Twitter更懂内容,微信比WhatsUp更懂社交,天猫的“商业地产”模式已经让领军B2C的亚马逊和坚守C2C的ebay备感压力。与此类似,着眼于打通线上和线下的O2O在中国比在美国更火热,即使连在欧美备受冷遇的二维码也在中国风光无限。那些“打通线上和线下”O2O梦想,在过去的5年里始终面对“无法形成闭环”的残酷现实。
而现在,重生的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 LBS)让这个梦想越来越近了。而腾讯联手大众点评注资商业WiFi服务商迈外迪,打造“微信+Wi-Fi”的新动作,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前戏。
这也点亮了数字营销新的希望。对于中国的数字营销来说,过去的一年是转型中的煎熬和等待中的苦闷。微博日渐人去楼空,搜索引擎慢慢曲终人散,微信依然是雾里看花,转眼之间,我们原本了解的世界已经面目全非。数字营销经理们和风投投资人一样,面对的是钱不知道往哪里花的困境。新的希望在移动营销,移动营销的希望在O2O,而O2O的实现要靠位置营销(Location-based Marketing LBM)。咨询公司Berg Insight在年初估计到2018年,基于位置的广告将达到148亿美元,而这只是位置营销的冰山一角。
这一切,都要感谢LBS2.0。
LBS2.0: LBS已死,LBS重生
LBS兴起于签到神器Fourquare。这家以“签到当地主”为卖点的公司在2010年成为互联网的宠儿,造就了街旁等一大票“山寨”淘金客,也让签到成为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标配。“签到”也催生了最早的位置营销:签到得勋章,勋章得实惠。其中最经典的案例由万事达创造。为了吸引用户在社交网络上讨论万事达卡,它们在纽约的20个著名景点放置20把“洋基队椅”,用户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信息,并用Facebook或者Twitter账户签到既有机会赢取两张洋基队比赛的VIP票。这个结合社交媒体、位置服务和二维码的案例是当时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浪潮的顶峰之作,在4天内为万事达卡创造了5500万的曝光量。
但Foursquare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中国是检验一个社交媒体好坏的试验场,我们从“”的结局就可以预言了Groupon走不了多远,也可以从街旁网的不温不火预言Foursquare不冷不热。
以Foursqure 为代表的LBS1.0之所以无法帮我们实现O2O的梦想一方面是因为“签到”的应用场景的狭窄,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应用模式。“签到”需要用户的主动行为,需要消费者重复打开应用、确认位置、获取勋章的动作,更需要用户不断签到才能获得优惠券和免费,当用户对这一玩法的兴趣减弱以及使用边际成本的增加,LBS1.0就开始失去了魅力。更重要的是LBS1.0能够帮助用户获得的有用信息和实际优惠,大众点评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取而代之的是以Beacon和GeoFencing(位置围栏)技术引领的LBS2.0。Beacon技术源自苹果,它的工作方式是,配备有低功耗蓝牙(BLE)通信功能的设备使用BLE技术向周围50米左右的范围内发送自己特有的ID,接收到该ID的应用软件会根据该ID采取一些行动。当消费者进入iBeacon搭建的位置矩阵,如果他们事先预装商家的手机应用,就可以自动收到信息推送。
而迈外迪是有中国特色的GeoFencing。迈外迪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最早进入免费商用WiFi领域的服务企业,迈外迪通过与咖啡馆、西餐厅等多门店达成合作,为其提供无线网络的架构,占据消费者无线上网入口。消费者登录迈外迪商用WiFi上网时,打开的便是由迈外迪提供的导航首页,而迈外迪则通过导航首页的广告位与流量引导盈利。
LBS2.0和LBS1.0最重要的区别是应用模式。LBS1.0的“签到”行为由用户发出,而LBS“定位+服务”行为由品牌做出。LBS2.0的优势不仅在于适应用户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实现用户信息存储、行为跟踪和行为分析。这些优势让LBS2.0成为O2O的救星,也让移动营销区别于社交媒体营销。阿里巴巴集团UC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在出席MDCC移动开发者大会时表示:“LBS是移动互联网区别PC互联网的最大变量,并将成为行业标配。”
可穿戴设备,NFC近场通信,现实虚拟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不断演进的RFID,将进一步推动LBS2.0重塑移动互联网世界。
位置营销怎么玩
位置营销就是连接线上和线下两个平行宇宙的虫洞,让消费者绕过漫长的选购和体验障碍,从容地在线上和线下之间穿越。
位置营销赋予了移动营销新的特点:随时、随身、随人、 随心。
随时。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个“Always On(永远在线)”的新时代。Vivaldi Partners的报告显示,超过48%的消费者24小时在线,他们每天平均使用3种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获取信息和服务。iBeacon不仅可以让你的店铺24小时不打烊,还让消费者在店铺随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随身。LBS2.0可以根据消费者所处的位置和场景,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它可以充当博物馆的向导,也可以是商场的导购,还可以是旅游景点的导游。
随人。LBS2.0是一个定位工具,同时也是数据分析工具。它可以基于对消费者历史信息、关系图谱的分析,并借助于对所在场景和行为的分析,推送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随心。LBS2.0的iBeacon服务,可以让消费者准确在迷宫一样的商场和超市里找到所需的商品,利用现实虚拟技术查看该商品的视频介绍,可以利用NFC支付在货架前完成支付免除排队困扰。
哈德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在旗下Lord & Taylor百货商店部署iBeacon,其中包括它们在多伦多面积超过850,000平方英尺的旗舰店。哈德逊湾公司在旗下的店面使用该技术,主要是针对用户的购物体验,推送品牌内容以及个性化的信息,将店内不同位置和各个部门独特的相关信息推送给到店内的消费者。哈德逊湾公司表示它们将会使用Swril解决方案,这个完整的iBeacon营销平台与马普托罗拉的MPact平台整合,为大型零售商提供软硬结合的零售解决方案。
而GE和Asics的做法更加有想象力。2014年3月,GE与网上创意Quirky平台合作推出智能空调Aros。GE与Poncho合作,向周围温度超过75华氏度的人群投放Aros空调广告。跑鞋品牌Asics在运动员的鞋子上面绑定一个RFID,当运动员跑过时,就可以看到大屏幕上来自于粉丝的加油视频。
纽约图书馆利用全新的NFC近场通信技术,让手机可以直接从地铁“海报上”下载图书的一部分,让用户在坐地铁的时候观看,用户如果感兴趣,可以通过地图定位找到就近的图书馆进行借阅。德国宠物食品公司Granatapet在公园设置了网球投掷机,在网球内放置类iBeacon技术的传感器,当球被抛出去之后,装置就开始计时,只有当球被狗狗追回来,放到投掷箱时,计时停止,判断狗狗是否努力奔跑。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狗狗把球捡回来,就奖励狗狗食物。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区别范文3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物联网在全世界内的受重视程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目前物联网采集信息量多、数据类型不确定、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而对于物联网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面的软件设计也应运而生。
【关键词】物联网 数据平台 软件设计
众所周知,物联网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广阔,物联网统一处理的是网络环境中的“人-物”、“物-物”之间的沟通连接,联系需要简单、统一的接口,接口采用中立方式进行定义,从而实现物联网之间的接洽。这个软件设计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基于Web Service的物联网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体系。
1 物联网的一般定义
1.1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网络的系统。
1.2 物联网特点
在物联网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自动将它们的相关信息进行保存,并且不需要人的干预。互联网的实质是通过使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2 物联网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软件设计
2.1 软件设计对硬件设备要求的概述
这个物联网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软件设计的系统是由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移动GPRS、公网固定IP、客户端4部分组成。软件设计要以硬件为支持,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的控制器采用LPC2138,这种芯片能够支持实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微控制器,并且需要有高速的Flash存储器和实时时钟。传感器部分是湿度数字传感器采集温湿度数据,需要使用RS485总线连接异步串行通信UARTO端口,并且把控制器配置成RS485主机。
2.2 数据采集发送终端的软件设计
主要包含两个部分:GPRS接受命令和数据采集与发送两个部分。这个应用程序定义了四个主要的时间标志位:GPRS在线标志位、数据采集标志位、采集完毕标志位和接受命令标志位。这四个标志协调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发送、接受指令等任务。系统主要有三个指令,采集发送数据命令,设置采样频率和采集数据量大小。获得每个指令后都会置位相应的标志位,通过对标志位是否置位的判断来决定程序下一步的指令。每当数据采集完毕后可以发送数据。
表格1:数据软件设计的概括表
时间标志位 主要任务
在线标志位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标志位 数据采集
采集完毕标志位 发送数据
接受命令标志位 接受指令
2.3 移动GPRS网络
这个GPRS网络使用的是企业公网组网方式。中心站需要的是固定的ip地址,但是远程终端实行动态的ip地址分配。每当远程终端开机之后,就会主动连接服务器,从而进行数据收集,终端模块自动获得ip地址,然后客户端通过访问WebLogic服务器,查看接受到的数据,完成网络与人的连接。
2.4 公网固定ip服务软件的设计
通过Socket编程技术来实现服务器软件设计,本系统服务器程序需要能够在任何时间处理多个客户连接,因此该程序必须是一个多线程TCP服务器。每个TCP连接的建立开始于TCP客户机创建一个套接字,然后调用connect函数以启动下一次的握手操作,从而建立起与远程服务器的连接。在服务器方面,详细来说,通常是首先创建一个套接字,然后调用bind函数来绑定自己的公认端口号,接着调用listen函数来准备接受客户端请求,最后调用accept函数来完成信息传递,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公网固定ip服务软件的设计。
2.5 客户端的连接
在客户端方面的设计,通常是倾向于使用RIA模型的FLEX技术来开发Web页面,每个客户端都可以通过Web浏览器使用HTTP协议调用Web页面。界面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系统的状态、下达的配置参数以及现场采集的数据。通过WEB页面与Web Service组件进行通信,可以将用户的参数传递给Web Service。当然,采用Flex技术能够构建内容非常丰富的客户端程序,另外Flex还拥有Push技术,能够在客户端上显示服务端的信息,这个过程的实现也是把Flex技术使用到数据采集过程的重要原因之一,亦是本设计选择使用Flex技术的最重要原因。系统的Web Service设计往往使用面向服务的SOA设计,这样不仅能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而且可以便于对系统的维护。就软件设计的总体符合门面模式的软件架构而言,如果上层直接调用下层的接口,不能仅仅是具体的实现,这样对软件的扩展和维护有非常大的帮助。
2.6 物联网终端
在物联网终端上运行物联网操作系统或者基于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应用方式。一般来说,运行于物联网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用户一般通过智能手机来进行控制。过程如下,智能手机连接到物联网终端由本地通道实现的,实现在控制终端上的APP的装卸和M2M终端的相关配置;如果物联网终端上正在运行一个APP,并且该APP是基于client-server模式,那么终端要与APP的“应用程序后台”实现交互,完善业务逻辑;如果物联网终端与“终端管理后台”建立了长久的通信间额连接,以实时更新物联网操作系统内核版本等程序。举个例子,一台电脑更换了内置摄像头,这时物联网终端就需要连接到终端的管理后台,下载对应的驱动程序。总体来说,物联网终端制造厂商负责建立并维护终端管理后台。如果APP在物联网终端上运行,需要由ICP/ISP开发或者经由第三方开发者,并上传到M2M APP Store,满足用户下载的需求;另外,能够通过本地通信通道进行通信的是物联网终端之间,这物联网关键能力之一便是实现物联网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当然物联网区别于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地方之一也是实现物联网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
3 对基于web service的简单介绍
为了加深对这个软件运行的生态模型的理解,举一个例子。在餐饮行业,如果经常去一家餐馆吃饭,并且每次去,恰巧点的餐食基本都差不多。那么现在比较困扰的问题是,每次去吃饭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排队,点餐,交钱,然后拿餐牌,找座位,等待等。明显的看出是一个单调且乏味的过程,假如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物联网数据应用,简化这个过程或者让这个过程自动化,那就非常圆满了。计算机技术在生产上的一次技术革新的产物是物联网。根据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试点应用的良好效果,我国的物联网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运用,物联网快速发展是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结果,在信息化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论
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及数据交换平台的相关技术,其次给出了基于服务的物联网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框架,最后简单分析了平台的总体功能结构以及该平台的发展前景广阔。互联网的发展时基于服务的物联网数据交换平台发展的前提,物联网数据共享以服务的形式实现,在应用层与感知层、应用层与应用层之前异构系统之间实现。本文提出的基于Web Service的物联网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能够促进人、物和企业与基于Web的社交智能的有效连接。从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也通过gSOAP协议Web服务的方式传输到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解析Web服务,有助于实现数据采集的底层设备无关性的运行,让底层设备向应用服务器传输数据变得透明、快速。基于服务的数据分析平台的主要优点在于它依赖于HTTP协议,这样很容易将Web服务集聚到已经存在的的路由器、HTTP平台、防火墙以及其他系统中,使用已经使用的技术和安全系统来保护该平台就已足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软硬件的设施。总体来讲,基于Web服务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就能具有一些无与伦比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周宝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2]孙其博,刘杰,黎,范春晓,孙娟娟.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诸瑾文,王艺.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看物联网的总体架构和发展[J].电信科学,2010年04期.
作者简介
曾伟渊(1983-),男,福建省厦门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现为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
作者单位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区别范文4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系统不仅为航天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还因其具有频带宽、覆盖面大、容量大等优势,还被应用到了很多其他的领域之中,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文章对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进程和应用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卫星通信技术未来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卫星信息技术;发展趋向;应用研究
0引言
卫星通信系统是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或者地球站与地球站之间所建立的,通过信号的转发而进行的无线电通信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卫星移动通信、卫星中继通信、卫星固定通信与卫星直接广播四个方式。
1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
1.1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发展
卫星通信系统的实现是由网络的形式进行服务的,它在现代的发展中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的组成方式是多星形式的卫星通信网络;第二类的组成方式是单星形式的卫星通信网络。其中卫星通信网拓扑结构的发展十分迅速,因此以单星的组成方式为例,来对具体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通过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最早使用的结构为星状网的结构,然后经过了网状网、网状与形状混合网、地面通信链路与卫星通信链路的混合网,由此可以看出,在单星组成的卫星通信网拓扑结构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1]。多星组成卫星通信网络可以提供国际移动式通信的业务的海事卫星系统和国际固定通信业务中的国际卫星系统两种。这两种系统分布在全球所有的辅助地面线路和地球站之中,这些系统之间还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星间链路。
1.2卫星通信线路频段的发展
卫星通信线路频段的发展中最早所利用的商用通信卫星通信频段就是C频段,通过技术的发展,向上扩展到Ku、X和Ka频段之后,又向下扩展到L、S、VHF和UHF频段[2]。在以后的发展中还会拓宽到V频段或者其他更高的频段,另外,还有可能会利用激光的形式。卫星通信馈电线路是指卫星间通信线路、上行站、关口站与中心站。由此可见,当线路的频率提升的时候,可用带宽就会变大,传输容量会随之提高,这一方式比较容易适用在多媒体通信进而高速率数据传输之中,如果频率增加,波束宽度不变,天线尺寸如果变小,那么它的重量也会越轻。通过铱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就,能够将地球上的任意两点形成同心,实现的方式是利用星间的线路。
1.3卫星通信体制的发展
卫星的通信体制在近年来也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体制的改变就是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改变。例如卫星通信中所使用的信源编码方式、信号传输方式、信号交换方式、基带信号传输方式、基带信号多路复用方式、信号调制方式、差错控制的方式、多址方式、交换方式、信道方式和信号处理方式等等,这个结构呈现一种比较复杂的模式,所以用户会有很多种的选择方式。基带信号多路复用方式中分为:时分多路复用和频分多路复用两种方式,基带信号传输方式中分为:多路单载波与多路单载波。通过对卫星通信体制工作方式的具体介绍,可以分析出卫星通信体制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它在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节省射频信号的功率和带宽,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质量。所以经过不断的更新和变化,如今的卫星通信体制的标准主要是产品的生产商和卫星运营商所指定的具体标准,而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还比较模糊,在生产的标准上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国外比较先进的调制和编码技术进行借鉴,有效的改善编码的调制,让微信通信的技术适应更多种的实际工作模式。在这一目标上,近年来的尝试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例如互联网的接入、交互电视、VoIP业务和高清晰度电视等等,其中DVB-S2通信体制的结构就有效地使用了比较先进的编码等技术方式。
1.4卫星通信中星座和轨道的发展
在卫星通信轨道的发展中最早是使用单星的静止轨道进行工作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通信的轨道已经从静止的轨道变为多种轨道的卫星工作,并在工作中组成星座的形式。所以在目前的卫星通信轨道为大椭圆轨道、静止轨道和低轨道三种并存。其中大椭圆轨道在组网的过程中的卫星系统主要是由三颗天狼星组成,并对全时区域进行了覆盖。这一组网的轨道形成了美国移动的广播系统。而静止轨道分为三类,分别为多星共位组网区域覆盖工作、单行独立组网区域覆盖工作和多星异位组网全球覆盖工作。
1.5卫星通信中的卫星天线波束的覆盖发展
在卫星天线波束的覆盖发展上,最早是使用静止的卫星通信电线,后来经过发展而变为单重频率复用单椭圆波束覆盖、多重频率复用单椭圆波束覆盖、多椭圆波束覆盖,截止到现阶段,已经发展为更加多重的覆盖方式。一般情况下,会按照不同的实际情况使用波束的覆盖方式,最近出现一种新型的覆盖方式为蜂窝状多点波束覆盖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利用波点来对天线增益进行提高,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也更小了,从而达到了多次使用的目的。
2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2.1卫星通信技术中转发器的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中转发器的使用可以实现信号的变频和放大。最早在卫星通信中的转发器是透明的,包括一次变频和两次变频的转发器。这种透明的转发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在目前依然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一部分的卫星通信使用了处理转发器的设备,从而对卫星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制与调制等步骤,还将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就能够让卫星通信的过程更加顺畅。处理转发器还分为空间交换转发器和信息处理成转发器,同时还有两种转发器相结合的处理转发器。在这之中,空间交换转发器在应用的时候是将接收到的多波束信号进行交换处理的方式,处理的时候一般都使用基带交换矩阵网络的方式和微波交换矩阵的网络。另外,信息处理转发器应用的时候,首先要将上行频率信号进行接收,再将接收到的进行解调,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编码识别、再生、帧结构重新排列等工作,处理完成之后再将这些信号传输到地球站当中。转发器在卫星通信中应用的功能很多,例如对信号进行再生与解调就能够有效的减少信号中的噪音,从而有效的提升卫星通信信号传输中的质量标准;对转发器的上下链路分别进行设计,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的工作,就能够让上下链路具有不一样的多址方式和调制体制,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地面设备的复杂性和传输的要求;在转发器进行信号的处理的时候,通过星上处理方式就可以实现用户线路的频率、信道、功率与波束的动态分配,才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卫星的资源。
2.2卫星通信平台的应用
卫星通信平台是卫星通信技术应用中的重要形式,它在运行的时候一般时通过静止轨道卫星平台和低轨道卫星平台两种,其中静止轨道卫星平台要比低轨道卫星平台更大。近年来卫星的发射质量越来越趋于稳定,其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处理技术、大容量和高G/T的方向发展。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也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趋于稳定,例如罗拉公司所开发的LS卫星平台。
2.3通信地球站的运行
通信地球站已经开始越来越趋向于便携式的发展方式了,最早的地球站是重量大尺寸大的固定区域,但是经过技术的发展,重量和尺寸都逐渐的减小,如今最小的地球站已经变为一种手持终端的形式,所以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在智能化、人性化的优势上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
2.4卫星通信技术未来的应用趋势
除了用户终端的变化,卫星通信技术的其他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视节目的直播就可以不通过地面中转的方式,进行实时的传输。广播电视业务也已经实习前了单向到双向的转变,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双向通信与卫星直接广播业务单项通信之间的特性区别已经越来越迷糊,而且技术的发展也让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接广播和卫星固定通信等业务都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会利用其的功能会越来越多,其发展的功能也会越来越趋于完备化。目前卫星通信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需要相关的人员对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让卫星通信技术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
作者:李会青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四九一台
参考文献:
[1]尹志忠,陈静毅,周贤伟.美军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及其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9(1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