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建筑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建筑要求

高层建筑要求范文1

关键词: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耐久性,舒适性,经济性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uild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structure of some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economy and the durability and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scheme of a simple discussion,

Keywords: high-level residence,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durability, comfort, economy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从现在建筑发展形势上来看,高层建筑在所占建筑类型中的比例是越来越大。理论上来讲,当土地的面积基本都固定,而当今社会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过快,这样就必然要求人类的居住位置纵向发展。从现在的建筑水平来讲,建筑高层或超高层住宅是今后整个建筑行业的重点。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所以,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结构优化设计,就是指工程结构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按预定目标求出最优方案的设计方法。如何做好结构优化: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其决定了整个设计的好坏成败。因为对同一个建筑设计方案而言,结构设计不是唯一的,不同方案会使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产生很大差别。其次,进行正确的结构计算,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的应用和完善,帮助结构工程师能越来越轻松的进行计算分析,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经济和合理。再次,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因为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花尽可能少的钱,做最安全适用建筑,这就要求结构设计时对材料选用要合理,利用要充分。还有,要正确合理的运用和理解《规范》,其是我们设计中必须遵循的标准,是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科技水平以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

1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 满足耐久性和安全性要求。住宅实行商品化后,应为住户的耐用消费品,使用寿命长是区别其他消费品的最大特点。因此,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是住宅结构设计最基本的要求。结构体系的选择以及材料的选用,都应有利于抗风抗震,以及使用寿命期间改造维修的可能性。

2) 满足舒适性的要求。住宅建筑设计应为住户起居舒适性的要求提供条件,例如,多种户型要灵活分隔室内的空间,人居的热光声的环境等要求,给居住的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结构方案还应该考虑到住户在日后改变分隔的空间的可能性,当采用剪力墙结构的时候,宜采用大开间的布置。

3) 满足经济性的要求。结构设计时应根据房屋的建造地点、层数多少、平立面体形,在满足耐久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经济又合理的结构体系,在构件设计中应该精打细算,要严格执行规范构造要求,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尤其是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更要注意此方案的经济比较,因为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对房屋造价非常重要。

2 高层建筑中的优化设计方案

1) 房屋结构周期性折减系数。房屋框架结构和顶盖等结构设计中,因为填充墙体存在使结构实际表现刚度大于设计计算刚度,计算周期也会大于实际周期,所以当算出结构剪力偏小时,会使房屋的某些结构不安全,而应该对房屋结构计算周期适当的进行折减,这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房屋框架结构,计算的周期不宜折减或折减系数取小。

2) 耐久性的优化设计。在之前大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中,很多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设计耐久性,也就是保证高层建成之后,在合理使用期限内,要能满足用户正常使用要求。但是很多的设计未能达到,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遭受条件和使用环境变化最终造成房屋结构损伤,引起房屋可靠度指数下降。对一般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来说,低造价和省材料设计都应为满意的结构设计,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在实际工程中,有时在其他使用要求或技术指标上升为设计主要矛盾时,设计者们就要放弃对经济的单纯追求。所以当选以高层混凝土结构优化为设计的主要目的时,就应依据设计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分清主次,选多目标或单目标来实施优化,达到满意效果。

3) 房屋结构抗震性设计。在工程图纸设计过程中,房屋结构按抗震设防分类,房屋抗震等级可根据房屋高度、烈度以及结构类型按国家《抗震规范》确定。地震震力振型组合数据对建筑应当不考虑耦联扭转计算; 当振型数大于3 的时候,应取3 的整数倍计算,但数据不能大于建筑物层数; 当房屋层数不大于2 时,振型数则可取房屋层数。对于不规则房屋的结构,应考虑扭耦联转,对高层房屋建筑来说,振型数应取不小于9; 房屋结构层数多或房屋结构刚度突变系数大的话,振型数则应多取,例如结构中含多塔结构或顶部有小塔楼和转换层等,振型数应取不小于12 的数,但其大小仍不能大于房屋总层数3 倍,除非其含有弹性定义的楼板,而且采取总刚性分析的时候,振型数才能够取的更大。

4) 地下室的层数处理。多层房屋框架结构房屋一般都设置地下室结构。由于隔墙较少,故常采用的是板筏基础。设计计算时将上部结构与地下层数结合在一起,并在图纸中按实际的地下室的层数计算。如此一来,计算基础底板以及地基纵向荷载可一次设计完成。同时通过侧层移刚度性系数比较,可以调整和判断房屋相应嵌固位置,适当加固构造措施,保证楼板最小配筋率和厚度。当房屋结构纵向不规则时,要验算其最薄弱层。

5) 合理使用高强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总造价一般都包括框架结构材料、施工和基础的物料费用等,其中用钢量以及构筑件截面积对房屋造价影响较大,故在建筑设计中合理使用高强混凝土与高强度钢筋可有效降低用钢量,节约建筑成本。若高层建筑设计位于厚软的地基上,那么由于坐落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合理使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来优化构件的截面积,减轻结构重量,将会显著降低工程造价及基础设施施工难度,取得较好经济效果。对于震区的高层楼房来说,地震力作用的大小与建筑物的自重相关,人为地减轻建筑物的自重,降低结构在地震的荷载,可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在设计中高效地使用高强钢筋及高强混凝土,能快速有效的缩小梁墙板柱等构件截面积,达到建筑造价目的。

6) 框架梁以及柱箍筋间距。房屋柱箍筋和框架梁等加密区的最大箍筋以及最小箍筋直径间距应该符合规定。依据规定,工程上取柱箍筋与梁的加密区最大间距为100 mm 左右,非加密区箍筋最大的间距为200 mm 左右。通常在柱箍筋和内定梁加密区间距为100 mm 左右,以此为计算依据算出加密区箍筋面积,工程师要依据规范确定肢数与箍筋直径。而在程序内定的条件下,当房屋的框架梁跨中有较大的其他荷载或次梁存在而又只有两肢箍筋情况下,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应采取200 mm 左右,使房屋梁非加密区的配箍充足,故建议内定梁箍筋改为梁非加密区取200 mm。既可保证梁箍筋加密区抗剪切能力,同时又增加梁非加密区抗剪的承载能力,使梁强抗剪性能更加充分体现出来。总之,高层住宅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舒适性,而优化设计也是长远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陈阳显. 浅析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J]. 价值工程,2010( 27) : 89-92.

高层建筑要求范文2

【关键词】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

1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特征

1.1 现代高层建筑的项目工程量巨大

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工程量相对于低层建筑或者传统建筑来说要大很多,而且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较多,牵扯到的单位和工种都较多。现代许多复杂的高层建筑在筹建和施工过程中都包含着众多的工程项目,这就使得高层建筑进行组织计划、协调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进行现代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1.2 建筑项目中涉及的高空作业较多

现代高层建筑由于高度大,涉及到大量的垂直运输工作。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施工的原材料、施工工具等垂直运输工作,这使得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工程事故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中要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证物料运送的安全,同时做好周围设施的防护工作,使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安全隐患。

1.3 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

通常情况下,现代高层建筑的施工工期较长,至少在两年时间以上,这增加了高层建筑的风险。高层建筑的建设单位要想缩短施工工期,就要进行施工组织结构、设计图纸、工期安排等系统的规划。同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筑工程整个工期面临的风险,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成本,实现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

2 现代高层建筑对施工技术的要点要求

2.1 现代高层建筑中对钢筋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要求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对钢筋结构的施工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现代高层建筑中,钢筋结构关乎于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通常情况下,钢筋结构是依据建筑物自身的特点进行安装施工的。高层建筑对于钢筋结构的监控、吊装、焊接、安装以及拆除等工序都有苛刻的规定。现代高层建筑的建筑外框通常是用全钢的结构作为框架,利用斜撑、核心墙以及钢梁等连接物进行连接和架构,以此来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现代高层建筑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点对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就会涉及到各种复杂天气的影响,这就给混泥土的施工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要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就要提升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在建筑施工前,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等级进行施工,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利用对混凝土的配合的调节来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合理控制沙石、水混以及含水量的比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控制,从而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2.3 现代高层建筑中对于地基与测量的技术要点要求

在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要做好对建筑地基的勘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的土质构成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基本的考察。当高层建筑的地基土质复杂、持力层较深时,采用桩基础就是非常重要的。进行地基土质鉴别之后,对于地基土质偏差、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可以采用预应力空心管桩来增加承载力,但是这会消耗大量的钢材,增加工程成本。此时,也可采用现浇桩进行地基施工,现浇桩造价低、噪音小、施工难度小。此外,当施工技术难度大时,可以采用沉井或沉箱法施工,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3 现代高层建筑对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

3.1 对现代高层建筑中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控制

高层建筑中混凝土属于工程中重要的原料,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因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同,加之受工作条件和天气情况的影响,使混凝土出现离散性大、强度不合格等情况。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利用实验室进行混凝土中含水量、含泥量的配比和调整,保证实验室配比的通用性。按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强度控制,使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能够与工程质量要求相符合。

3.2 进行现代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

对现代高层建筑的质量进行控制,首先要做好垂直度的控制,垂直度控制是高层建筑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高层建筑质量的关键。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要依据楼体的柱网分布情况进行设计,确定好边角柱位置,运用吊线方法进行立柱垂直度的测定,并对准模板外边线进行加固。当四角柱拆模后,以四柱为基线进行平整度和垂直度的控制。其次,做好对轴线的控制,注意轴线的传递,在每层楼面上进行方洞的确定,然后进行下层楼面的控制点的合理布设,最后利用经纬仪和钢尺卷等器具对轴线进行矫正。

3.3 做好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进行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基坑支护的管理,在开挖基坑前要依据地基土质的状况、周边的基本环境进行支护方案的选定,最大限度上降低工程中异常情况的发生。其次,对施工工程中的脚手架进行管理,确定合理的脚手架安装方式与安装位置,确保施工工程的操作便利。此外,根据施工方案的不同确定对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工作,进行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时要由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模板安装与拆装过程中的安全。

4 结束语

总之,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现代高层建筑将会朝向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的综合性方向发展,这就使得高层建筑的工程项目难度加大,工程人员要迎合时展需求,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建筑工程无小事,这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要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断进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左晨光,仇伟东.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5).

高层建筑要求范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类型,选择,设计要求

 

1.前言

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对高层建筑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其造价与工期对高层建筑总造价和总工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高层建筑物,可能有多种基础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只有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才能得出较经济合理的方案。现将基础类型的选择与一般要求进行简要说明。

2.基础选型

2.1高层建筑基础的常用形式

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荷载很大, 基础底面压力也很大, 一般的独立基础己不能满足承载力的技术要求, 因此, 应采用特殊形式的基础,常用的基础形式有梁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等,以及这些基础的联合使用。

(1)钢筋混凝土梁式基础

这种基础一般设置在柱列下或剪力墙下,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而上部结构不是很高、载荷不是很大、没有地下室的情况。

(2)交梁式条形基础

它是用两个方向的梁式基础把柱纵横相互联系起来。当地基承载力较高,上部的柱子传来的荷载较大,没有地下室,而单独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均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 可在柱网下纵横两向设置交梁式基础(也成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这种结构的形式比单独基础的整体刚度好, 有利于荷载分布。

(3)筏形基础

它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覆盖建筑物全部底面积的连续底板构成。筏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土的承载力、上部结构的布置及其载荷的分布等因素确定。筏形基础又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类型。有地下室和没有地下室的情况都适用。

(4)箱型基础

基础的整体外形如箱,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纵横墙体组成一个整体结构。这种基础刚度很大,可减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高层建筑一般设地下室,可结合使用要求设计成箱型基础。

(5)桩基础

由设置于土中的桩和承接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桩有预制桩、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墩)和钢桩等,具有承载能力大, 能抵御复杂荷载以及能良好地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的优点 , 尤其是对于软弱地基土上的高层建筑, 桩基础是最理想的基础形式之一。

(6)地下连续墙

这是在土中钻、挖、冲孔成槽,在槽内安放钢筋网(笼)、浇注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地下钢筋混凝土墙体。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如建筑物地下室、水池、设备基础、地下铁道、船闸、护岸、防渗墙等,均可采用地下连续墙,既可当做基础又可当做支护。

(7)联合基础

有时为了加强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如提高其抵御水平荷载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防水能力等,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础形式联合使用。论文参考网。如当受地质或施工条件限制, 单桩的承载力不高, 而不得不满堂布桩或局部满堂布桩才足以支承建筑荷载时可考虑桩基础与片筏基础联合使用;当在软弱地基土上建造高层建筑时可考虑桩基础与箱型基础联合使用,以及其他基础形式的联合使用。

2.2 基础类型的选择

高层建筑的基础选择应考虑以下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选定:

(1)上部结构的类型、整体性和结构刚度;

(2)地下结构使用功能要求;

(3)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

(4)抗震设防要求;

(5)施工技术、基础造价和工期;

(6)周围建筑物和环境条件。在进行高层建筑基础方案选择时,应进行多种基础方案的分析

比较,选择出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应采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工程地质条件是选择基础类型的重要依据。对于一般场地,当建筑物不太高,地基土层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低,或基岩就在地表时,可选择天然地基梁式基础或筏形基础;若地基下仍有一定厚度(3~5 m)粘土层时,应首先考虑箱型基础或筏形基础加大埋深,再考虑桩箱、桩筏以硬土层为持力层;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大于等于7度,浅部又存在可液化土层时,应采用桩基穿透可液化层,支承在非可液化土层中;当地基土承载力不足、土层厚薄不均、存在较大的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时,应选择与桩基组合成联合基础。

目前已建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最多的基础类型是筏形基础、箱型基础或桩箱、桩筏基础。近年来,由于对地下室空间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内隔墙较多的箱型或桩箱基础的采用已越来越少,而带地下室的筏形或桩筏基础的采用越来越多。

筏形基础和箱型基础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础平面形心宜与上部结构竖向永久载荷重心重合。当不能满足重合时,偏心距宜符合e小于等于0.1W/A的要求。式中W为与偏心方向一致的基础底面边缘抵抗矩;A为基础底面的面积。论文参考网。对低压缩性地基或端承桩基的基础,可适当放宽偏心距的限制。计算偏心距时,裙房与主楼可分开考虑。

3.基础的一般设计要求

3.1 基本要求

在进行基础设计时,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须满

足下述三方面要求:

(1)基地压力小于或等于地基的允许承载力;桩基础或复合桩基础要求基地总荷载小于或等于桩基承载力与桩间地基土承载力的总和。

(2)地基计算变形量小于建筑物允许变形值。

(3)水平力作用时满足稳定性要求。以上三个要求为基本要求,对不同的高层建筑物应分别对待。

3.2 埋深要求

为保证高层建筑在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高层建筑基础应满足一定的埋置深度要求。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形、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埋深从室外地面算至基础底面,宜符合下列要求:

(1)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埋深大于等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2)桩基础:埋深大于等于建筑物高度的1/8(桩长不计在内)。

建筑物高度系指从室外地坪到屋面的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等局部附属部分)。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并满足基地零应力区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适当减小。论文参考网。当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效的抗滑措施。

3.3防水要求

当高层建筑基础为带地下室的筏形基础、箱型基础等地下结构时,基础混凝土不仅强度要满足要求,还要满足防水要求。当有防水要求时,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室最大水头与防水混凝土厚度的比值按基础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表采用,且不应小于0.6Mpa。必要时可设置架空排水层。

4.结束语

在进行高层建筑基础选型和设计时,如能按照其各自的一般原则,再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地基情况、工程造价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合理形式进行设计,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很多方便。

【参考文献】

[1]刘起霞.特种基础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2]陈国兴,樊良本等.基础工程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晏文峰.高层建筑基础选型与设计[J].中外建筑,2007,(1):85-86.

[4]李雄鹰.浅谈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J].园林、建筑与规划设计,2008,(5):54-56.

高层建筑要求范文4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引言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各种高层建筑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后期维护。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居住舒适度的功能要求。此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还要能充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满足当地抗震、抗风的基本要求,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安全保障。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与一般建筑结构不同,高层建筑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其高度过高,建筑物本身要同时承受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荷载。其中,水平荷载主要是由外界的风力引起的,垂直荷载主要是由建筑物本身自重引起的。同时,不同地区对高层建筑物的结构抗震等级也有明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低层建筑结构受到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都比较小。但是,在高层建筑中,地震和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就比较大,并且是高层建筑荷载的主要决定性因素。随着高层建筑物的高度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位移增长较快。但是,一旦高层建筑物产生的侧移过大,就会严重影响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并且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此外,过大的侧移会直接损害建筑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要将侧移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使建筑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正常使用要求和舒适度要求。设计师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能够把握其核心工作。

2 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2.1 结构的规范性问题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明确规范了高层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要求,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更多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防控。例如:严格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嵌固端的下层和上层感度比必须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国家不断出台了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则,并明确指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能使用不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进行设计,避免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埋下安全隐患。

2.2 抗震设计问题

抗震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了抗震设计目标,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重要性的建筑对抗震设防进行了合理分类。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要使结构能够满足延性要求。同时,在抗震设防中应当遵循多道设防原则。当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在遭遇地震被破坏后,要能够有第二道,甚至是第三道防线立即接替,使建筑物不至于倒塌。当高层建筑物在遭受地震后,重力荷载是导致建筑倒塌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优先选择轻质高强的原材料。在满足强度和结构变形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性因素,尽可能选用质量较轻的材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师要能够与时俱进,积极应用成熟、可靠的现代化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提高自身设计水平,为建设优质工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企业争取良好的经济利益。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来抵抗地震作用,是一种较为被动消极的抗震政策,建筑结构一旦发生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会不可估量。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通过为结构施加控制装置,加强结构减震控制。在地震来临时,控制装置和结构自身共同承受地震作用,通过二者的协调作用,能够有效减轻地震反应。基础隔离是结构减震控制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安装隔震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能够有效延长结构周期,使结构本身处于延性工作状态,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减小结构主体的地震反应,避免房屋破坏甚至倒塌。

2.3 建筑超高问题

建筑开发公司为了为自身谋取更多的利益,通过提高建筑高度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建设项目成本,但也给高层建筑结构造成了超高问题,并存在很多私自在建筑物上增高的违反操作现象。我国部分城市处于地震高发区,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要充分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情况,考虑当地地震发生的趋势。建筑的超高问题严重影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为建筑

结构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近年来,国家逐步提高了对建筑物超高问题的重视程度,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完成后必须经过层层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开工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超高问题,有助于确保工程进度。同时,高层建筑施工是一次性的工程,中途返工会造成高额经济损失,加强审批,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防患于未然。

目前,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结构高度有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在设计之前明确自己的结构高度分类,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质量安全。

2.4 嵌固端设置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层建筑物设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人防或者地下室。高层建筑物的人防及地下室的顶板上都要设置嵌固端。此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就要考虑嵌固端设置可能造成的问题。在进行结构计算时,要考虑嵌固端设计对计算参数的影响,全面考虑其可能造成影响的多种可能,有效协调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缝的宽度及缝隙与嵌固端的位置,并将嵌固端的上层和下层对应的感度比值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此外,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为嵌固端楼板设计合理的位置。在进行嵌固端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尽可能避免其在高层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这样,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

高层建筑要求范文5

【关键词】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特点;实施过程

Application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 High - rise Buildings

Zhu Lin,Wei Chun-lo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of Jiangxi ProvincePingxiangJiangxi337000)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high - rise building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high - rise buildings, so as to realize certain academic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High - rise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Characteristics;Implementation process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是通过对建筑物外型进行变形方面的监测,对建筑物外形状态进行判定,一旦出出现安全范围外的变形事故,及时分析高层建筑变形原因,实施纠偏措施,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基本特点与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实施过程,从而力图实现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与现实实践意义。

1. 引言

(1)建筑物变形是指建筑物在施工建设与运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结构、气候温度变化、建筑物材料折损、建筑物荷载变化等作用下建筑物发生垂直升降、水平位移等一系列外形变化状态的统称。而建筑物变形监测分析是指借助相应测量仪器和技术标准、规范,对建筑物外形进行及时的监测与分析。

(2)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规模和经济规模都比较大,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变形监测都尤为重要。一方面,对高层建筑实施不定期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层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数据、技术标准、解决对策等对行业内其他建筑物变形监测有重要的学术借鉴意义。

2.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特点

(1)主要目的是安全监测。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重要目的在于对高层建筑的安全进行监测,而这又分为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两个部分。内部监测主要是借助专业化的技术设备对高层建筑内部应力、建筑物内部温度变化、建筑物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监测。外部监测主要是通过观察、测量数据等对高层建筑沉降、位移、倾斜及裂缝等方面进行观测。在高层建筑安全监测中,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相辅相成,应同时进行,协同分析。

(2)监测精度要求高。

由于高层建筑外形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高层建筑外形数据微小的变化就会对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不利于外形变化原因的分析与对策的研究,因此,相较于其他建筑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要求极高的精确度,从而保障监测有效性。

(3)多次重复性监测。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是一项周期性、重复性的监测工作。以高层建筑沉降监测为例,变形监测时需要对同一监测点在不同监测周期的坐标差和高程差进行数据统计和计算。一方面,要根据季节和地质周期的不同进行周期性数据统计与分析,结合季节及地质周期变化因素进行原因与对策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各种技术设备对瞬时坐标差和高程差进行计算分析,保障数据及时性。

(4)严格的数据分析方法。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涉及繁多数据,由于建筑本身短期内变化较小,因此很多数据误差极小难以区分,因此对高层建筑外形数据分析时需要借助专业的软件和严格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浩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实施过程

3.1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国家建筑安全管理施规范。

(2)建筑行业内要求建筑变形监测需要统计的数据信息。

(3)其他建筑变形监测经验。

(4)高层建筑本身所处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气候条件。

通过以上技术标准及行业规范的统计与分析,高层建筑变形监测主要对建筑物垂直沉降、水平位移、裂缝大小、倾斜程度等方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2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方案实施。

(1)确定监测精度与监测方法。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高层建筑在不同时间周期上的平均变化量;行业技术规范内固定变化量;高层建筑技术规范中最小变形值;建筑地质环境、水文环境允许值。而高层建筑监测方法主要根据行业内其他建筑变形监测的经验结合本建筑周围环境制定特色化的监测方案。

(2)制定变形监测周期。

变形监测周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高层建筑的变形值大小、变形速度以及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目的。制定变形监测周期的基本依据在于高层建筑的建筑目的、变形速度、变形监测精度要求和高层建筑外部环境特点。一般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周期可以利用公式:来进行计算。公式中hM表示设置的不同监测点的高程差;V表示高层建筑的沉降速度;K表示不同监测点之间的沉降量与误差之间的比例。根据公式计算,一般高层建筑运营阶段第一年变形监测需要每季度进行监测,而第二年基本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变形监测,其他时间可以每年进行一次监测。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中要随时统计分析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从而有效保障监测精度。

(3)严格要求监测人员及技术设备。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测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对监测结果有效分析,对监测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专业化的技术设备必须满足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精度的要求。

(4)科学布置变形监测点。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点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对高层建筑设计变形量、变形速度、变形频率的高精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变形监测点的布置尤为重要。例如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点的布置中需要在建筑本身至少设置三个不受建筑施工影响的水准点,同时在每次的变形监测之前都需要对水准点进行检验,测试水准点的稳定性。

(5)有效记录分析监测结果。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结果的分析记录一定要利用科学的表格进行统计、确保数据统计结果的及时性、准确性。而对于统计结果的分析需要利用专业化的分析方法和模型。

4. 结论

高层建筑要求范文6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思路

在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各种建筑行业都开始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开始被人们所接受。现在的城市化中,占据大多数的建筑都是高层建筑,它也开始变成人们的生活住所或一些公司的办公楼层。高层建筑的设计在整个高层建设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要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要实现高层建筑的经济合理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总是要考虑到楼层设计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在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中考虑高层建筑的融合性,在实际的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有“局部到整体,整体到局部”的独到眼光,可以合理地对高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促进高层建筑的发展。

一、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

作为高层建筑设计,讲究一定的设计风格,要有特点,能够体现出高层建筑的特色。在建筑风格上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资金投入的差异也比较大。比如,高层建筑是欧式风格时,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会有许多的装饰和线脚,而且建筑物的每个节点构造也显得特别麻烦,因此,在建筑施工时难度特别大,所以,欧式风格的高层建筑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就比较多;高层建筑是现代风格时,它在建筑物的立体面不会像欧式建筑那么复杂,但在建筑物的外观上会追求各异造型,因此,在建筑结构核算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这些要求,就必须增加钢铁的用量,这样也会造成建筑物的投入成本过大。有的高层建筑物过分追求造型特点,在整体布局上,没有考虑到建筑物抗震和受力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有的高层建筑在建筑物的立体面上形成“中空”的造型,有的建筑物的立体面上凹凸起伏比较大等等,这些建筑都极大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高层建筑的各项性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是过分地追求造型设计的美观。

二、高层建筑设计方案要体现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一)实现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合理性

在一般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基础设计中,考量高层建筑的地质条件是至关重要,也是为高层建筑物结构方案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首先要对高层建筑周边的地质环境有个调查,具备相应的地质勘测报告数据,这样在高层建筑的结构基础设计方案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地基的潜能。在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要充分对建筑物的外在结构类型、施工情况、建筑物的负载情况以及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还能实现最优的经济效果。

(二)实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要想实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就要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和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之间是否保持一致,还要能满足高层建筑各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实现高层建筑结构的目标,并能实现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此外,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中,要实现“传力简单化,受力明确化”的目标,高层建筑在单元结构上相同时,则要让这些相同的单元结构在结构体系上保持一致性。

三、实现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措施

(一)注重建筑设计方案符合国家

安全规定近年来,高层建筑经常出现安全事故,社会和政府都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上,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不管是什么样的建筑设计理念,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环节。政府也开始重视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方面给出了具体要求和指标,来控制建筑商为了减少在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上的资金投入而忽略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政府的这些规定也会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实际情况而不断提出调整,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所以,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既要满足安全需求又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高层建筑方案。作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感,不能不顾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只是为了获得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要时刻谨记:高层建筑设计方案要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尽力消除各种类型的安全隐患,不要惧怕权威,要为实现高层建筑安全性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不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就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质疑,并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设计经济合理等多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实现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质量需求。

(二)重视高层建筑中的结构方案设计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都要从城市发展规划部门、建设单位和建筑的造型等多方面进行考量。结构设计都是在建筑专业所确定出的平面或竖面的基础上,才来进行结构设计的。首先,估算出结构部件的尺寸大小,再通过计算机的建筑专业软件进行计算核实,一旦发现所选的结构部件存在个别超标超限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直到所有结构部件都符合规定要求时,才开始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其次,要关注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现建筑设计方案的最优化,要考虑到是否存在资源材料的浪费,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担任主角的结构设计师,在接到建筑设计方案时,要根据政策规定的抗震标准进行衡量,最先实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再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实现经济合理性的目标,再次进行结构方案的设计和选定,选择最佳的结构设计方案。此外,不同的设计者在同一座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上,会有不同的设计结果,所以,在计算机指标和构造要求上应选择统一的判断值和构造方法,获得最优的设计方案。

(三)实现高层建筑决策和标准的最优化

在建筑项目决策环节,主要任务就是对假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技术和经济的综合考量,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和技术的选择、比较,选择出拥有先进技术的、具有经济合理性的、能达到最佳效益的设计方案。项目决策是整个高层建筑设计工程的核心,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整个建筑设计环节中,项目决策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75%。此外,建筑设计的标准程度也决定着高层建筑的资金投入,也会影响到建筑物建成投入使用后所带来的运营费和资金回收情况,也能制约着建筑物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建筑标准指定的过程中,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综合考量,充分分析建筑物的性能,建设规模等因素,实现“高中有低,高低结合”的目标。

(四)合理地选择场地和材料

高层建筑的用地选择是整个设计方案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造价和建成投入使用后所带来的运营成本的关键因素。一般建设场地的选择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情况、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情况,以及建筑用地的范围、地表的容积率、建筑物的密度、楼层出入口的数量、楼层的空间要求、高低限制、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城市规划要求,这些因素的考量都是需要建筑设计师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此外,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质量好的,满足高层建筑物的坚固性、耐用性、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决定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也能加快高层建筑的建设速度,而且还决定了整个工程的造价。

四、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保证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在对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可以知道,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仍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在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客观实际,为这些存在的问题提高解决措施,保证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作者:呼延劲松 单位:雅安市新建设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建涛,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外部环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550-551.

[2]曾春雷.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和逻辑思维[J].中国住宅设施,2013(1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