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感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翻转课堂的感受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1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作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03

翻转课堂源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它指的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里转移到学生手里。也就是说,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完全的彰显,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目标的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样,课堂这块主阵地就充分交给了学生。而原本在课堂上需要教师讲授的信息,则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看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等形式由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性的学习。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那么,在初中语文写作翻转课堂中,怎么实践、探索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简言之,初中写作翻转课堂就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围绕初中教材中的写作活动,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与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确定写作教学内容或目标是实践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前提

翻转课堂把整个课堂的学习交给了学生,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确定写作教学内容或目标,包括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周、每一课的学习内容或目标,可以具体到内容、文体、结构、写法、语言五个方面。在内容上,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七至九年级写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其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明确了所写作文的内容要有真情实感,“自然、社会、人生”明确了写作教学的总体内容,“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明确了写作教学需要观察、实践,文章内容需要充实,“捕捉事物的特征”明确的是教学记叙文、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总体和个性特征。在文体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所以,初中作文教学需要学习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日常应用文的写作。在写作方法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在语言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些教学内容或目标,我们再进一步地有序布局,合理分解,给学生明确每一学期、每一周的学习内容或目标,以便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完成自主学习。

二、处理好教师的导学、释疑和学生课内外自学的关系

处理好教师的导学、释疑和学生课内外自学的关系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周的学习内容或目标也可以指导学生来确定或完成,但是这样的系统性工作由教师来完成比较好。如果学生能够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总体目标或分阶段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那么,翻转课堂的翻转就已经非常成功了。更何况,课堂学习内容的一致也有利于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探究。所以,完全颠覆教师导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在翻转课堂中处理好教师的导学、释疑和学生课内外自学的关系,让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获得充分的凸显和发挥。

三、恰当使用好翻转的工具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一、课堂角色从原来的教师主角变成学生主演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翻转课堂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在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实践中,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师生所占有的知识是不对等的,老师绝对占有新知识,课堂教学成为老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的手段,学生在此模式下一直是被动的接受者、聆听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对于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效果非常显著。

二、精心设计视频,对预习环节进行优化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所用到的教学方式有视频教学法,这对于促进教学非常有利。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优化设计和制作条理清晰、高效可行以及具有良好互动性的视频辅助教学。基于老师所制作的视频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观看,并在课前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学生通过仔细观看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视频,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还可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对学习步调以及节奏等优化调整,从而使原本非常枯燥、乏味的预习变得有滋有味。

三、合理安排课前学习任务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前环节并非只是学生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还应当设置与上述微视频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任务。比如,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环境、时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阅读这些内容时往往难以产生共鸣。就这一现象,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的应对方法是适当选择和补充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然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该任务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自主读课文、看微视频,老师将能够帮助学生解读教学内容的资料传达给学生。在此过程中,除文字资料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以丰富学生所掌握的资料。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当学生完成课前活动任务时,首先会对文本内容有非常深层次的认知,而通过更加深入的阅读,内容理解也更准确和深刻。其次,引导学生对某种应用文体进行尝试性写作。最后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搜集、归纳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提升。

四、转变家长的角色,成为孩子的“同学”

翻转课堂教育理念,还应当延伸到家庭,让家长正确认知该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家长与学生一起观看微视频,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配合教学。比如,《背影》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请家长、学生一起通过网络观看《背影》,欣赏改编自本文的黄磊的歌曲《背影》,然后共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让他们明白无论自己的路行多远、将来的事业成功与否,都是父母的牵挂;同时,父亲也应当意识到,自己是孩子善良、纯真心灵中应有的快乐音符,时时陪伴孩子转过每一个弯、翻过每一个坎,让他们面带微笑地期盼和度过每一天。通过翻转课堂,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可谓一举两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家庭中的延伸,可以使家长不再是苛刻的督促者、埋怨者或者责备者,而是“翻转”成孩子们的“同学”和学习参与者,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模式,而是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探寻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体现该种教学模式的价值,才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兴.关于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思考[J].新课程(中旬刊),2015(04).

[2]蒋少鸿.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与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上),2015(03).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3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翻转课堂中学生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自主学习,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让课堂适应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量远远超过了传统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逐渐建立。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表述出来,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做学习的主人。

二、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一)学生学习过程区别

传统学生学习过程通常包括知识接受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接受过程通过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对课程内容被动接受和初步理解来完成,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和练习,强化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行知识的内化。而翻转课堂则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前,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上,在课堂上进行协作探究等。

(二)教师教学模式区别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前备好课,在课堂中针对课程目标的教学任务给学生进行讲解,课程结束后针对课程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课程相关的作业,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掌握课程知识。翻转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程开设之前,提前将录好视频、对应的课外读物以及课程内容放在专业网站上,例如,一些微课、课程视频、课程测验等。在课堂中教师更多是答疑解惑,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变学生的被动学为主动的探索,把传统教学方法进行颠倒。课堂互动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三、翻转课堂教学法的优势

(一)翻转课堂增加课堂互动

翻转课堂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把课堂颠倒过来,上课之前学生要在课下提前掌握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中通过和老师的互动和答疑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课堂互动由老师引导提问变成了学生讲解老师答疑。翻转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融入了更多的学生参与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去查漏补缺,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有更深入的了解,实际应用能力也有所提高。

(二)翻转课堂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是有进度的,大家统一学习,不会因为学生的兴趣点而放慢脚步。翻转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索知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告诉学生学习的航向,让学生探索自己的学习目标。翻转课堂通过一些活动或小组讨论等,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三)翻转课堂改变课堂管理形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备好课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在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较多,老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的知识。翻转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组建自己的团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对学生的答疑和解惑,有针对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对于课堂中不主动的学生,老师可重点关注,进行个案咨询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补充,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所需。

四、翻转课堂在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教学准备

目前,旅游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流程主要运用的是超星公司的泛雅平台,在平台中加入了教师的课程大纲、课程相关视频、课程测验及课程相关资料等,让学生提前观看视频,进行课程练习测验、课程讨论等。课前学生需要完成教学平台上的任务点。课堂中主要是学生的问题解答和学生的课程演练环节,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来完成教学目标。课后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总结和实践来稳固教学内容。上课前教师需要提前做准备工作。(1)制作课程站点,确定好课程目标,课前、课中、课后需要学生预习、学习、复习的内容,掌握的知识点,重点了解的内容,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2)上传课程相关的导读提纲、注意事项、考试大纲、课程提纲、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课程PPT以及课程相关视频,建立课程章节的相关测验,布置章节作业,链接课程资源。在泛雅平台中有小组广场、培训课程、超星名师课堂、直播广场、学习成果、课程广场、超星阅读本、资源库、移动图书馆以及期刊等海量资源可供学生提前预习准备课程。(3)将制作好的学习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课前进行阅读,找到学习重点,主要通过超星学习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超星平台有通讯录、代办事项、收件箱等联系方式。(4)教师课前要准备好上课进行的活动、讨论、路演内容等,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要把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准备。

(二)教学活动设计

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旅游心理学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对其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多一些实训拓展活动,让学生灵活运用,心理学本来就有些枯燥,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进行实训拓展,学生会找到其中的乐趣,具体步骤如下。(1)课前给学生明确的实训目的、实训要求、实训方法以及实训考核。例如,饭店服务情景模拟实训拓展,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饭店服务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掌握饭店服务的各种心理需要。(2)课中让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进行实训拓展。例如,学生分别扮演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旅游者,设定不同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模拟结束后老师进行点评指导,让学生交流心理感受,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改进服务技能。(3)课后考核,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实训心得。通过实训任务的布置,让学生课前主动搜集资料,去获取知识,去探索他们各方面未知的潜能,学生在进行课堂实训展示时,能感受到他们的自信提升和知识储备量的增多。课后实训心得的任务会督促学生对当天知识的掌握进行反思,加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效果有效评价

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旅游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超星泛雅系统的课程分值占到总成绩的60%,线下成绩占40%。一个知识点结束会让学生在泛雅系统中进行充分的互动和讨论。例如,讨论、评分、对课程的建议等,通过学生的互动,了解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翻转课堂在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结果的思考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目前,高校部分课程实行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中发现,翻转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主动学习的学生学习效果要高于小部分学生的两三倍,对知识的掌握度更高。翻转课堂对课下的要求更高,但课下学生比较分散,教师的把控受环境的影响,小部分学生学习效果很差。另外,翻转课堂注重学生的知识开拓,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讲解时间缩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度不够。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4

一、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关于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外完成通过观看视频的任务,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完成检测的一种教学形态。(二)翻转课堂展开的可行性:1.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充裕。2.学习资源丰富教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学习资料等,而且还引进或者链接了优质教学资源,如MOOC、微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等,这些资源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师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作为教育技术学的教师具备设计和制作视频、文本等网络学习资源的技能。熟练使用网上交流工具的基本能力。而大学生对电脑的使用大都比较熟悉,具备在线学习和交流的能力。4.在线学习交流平台天空教室或moodle教学平台都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和课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课后的检测。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

(一)调查学生网络素养和网络学习能力1.学习者分析通过对大学一年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使用网络搜索下载学习资料的能力和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习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网络工具,88%以上的学生倾向于在网络上搜索学习资源说明学生具有较好的利用网络辅助学习的能力。2.创建学习视频教师的讲授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制作成为一个个知识点组成的微课程,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进度的把握。3.创建课前学习任务单课前学习任务单是指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的以知识点划分为每一模块,让学生清楚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学习应达到哪一程度、课前需要完成的测试题、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以及要求学生对此种学习模式的感受等。并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提供给学生。4.收集教师评价通过与授课老师的交流,了解学生翻转学习情况,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化情况,知识的掌握情况。5.调查学生翻转学习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

三、结果分析

笔者采用对比试验研究方法,将《教育技术学导论》这一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另一部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学生评价和教师感受等评价方式从学生的改变方面来评价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所得情况如下:

(一)学生的改变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小组讨论过程、学生课前是否主动学习、课上的积极参与度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改变进行调查,满分为80分制,其中83%的同学认为其对自身的改变达到72分以上,其中75%的同学认为翻转对他们的改变在促进思维、团队意识、学习主动性方面都达到了满分。另外,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翻转课堂模式支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的学生支持使用该模式,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并认为学生的自控能力是课前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80%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但也有5%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存在一些弊端,因此不愿继续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总的来说,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让自己变得主动学习,在师生、生生讨论、网上资源的搜索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学习交流能力,发现自己在学习、搜索、交流方面的更多问题。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相对于传统课堂的利弊分析及对于弊端的对策

利:翻转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者,不仅让传统的沉默的大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且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课堂老师讲的是学生会的,学生不会的而老师没有讲解的问题,而是由学生用提出问题的形式的解决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个性的问题,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弊:由问卷调查中5%的同学认为不应该继续使用翻转课堂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1.看视频时间过长,伤视力。2.教师精力有限,很难顾忌到所有同学提出的问题。3.时间都浪费在小部分同学问题上,且有些同学表达不清,甚至可能浪费时间。对策:1.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学生才会更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2.鼓励更多的学生讲,扩大课堂参与面。3.小组组建时注意学习能力强、中、弱的搭配比例,让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基础稍差的同学共同学习,让每个组员在小组活动时都能获得提高。4.课前检测和课后检测注意题目难易程度的把握,给各个阶段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结束语翻转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校教学满堂灌的弊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知,并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互过程中完成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对合作精神的理解,能很好的改变学生上课的氛围和学生的听课状态。另一方面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也决定了其利弊共存的特点,如伤害视力、对课上时间的管理方面,所以对于翻转课堂的完善仍然任重而道远。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5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科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61-01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标志。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时代下衍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教育模式,为我国新课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发展。我国教育在进行课改的早期就具有翻转课堂的意识,从翻转课堂发展至今,已有多种的教学模式产生,目前主要的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问题导向自主学习、三三六这四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翻转课堂比较倾重于理论,但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真正将翻转课堂付诸实践,是从2011年上海、广东和重庆这些区域的学校开始的。例如,深圳南山实验小学、广州海珠区第五中学、重庆聚奎中学、上海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在实施翻转课堂后,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实践的一面旗帜。

(2)微课的概念。经过十几年的课改,关于微课的概念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胡铁生认为微课就是一种微课程,主要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作为基础,针对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点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而焦建利却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精简的在线视频,是以教学应用或学习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本文中的微课主要是指微视频,就是在短时间内,为阐述某知识点或解决某问题而录制的微型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策略

微课程孕育挑战,翻转课堂实现蜕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微课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在教学目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设计制作优秀的微课是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前提。

(1)微课的制作。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下,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已从报纸、书本拓展到网络,如今关于教育的频道和视频不计其数,在这些视频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如可汗学院网站、国外的YouTube教育频道、TED视频、火星视频教育、微课教育在线、优酷教育频道及我要自学网,等等。优秀的教学视频有效地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发展,但与课堂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选择现有的微课资源,而应当先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然后再去制作微课,唯有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在制作微课这个问题上,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制作微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录制前教师应当先制定一个完整的设计策略,如PPT的制作、微课脚本的撰写、知识点的分配等。

(2)微课的适用性。微课在如今课堂教学中,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时,不能太过于形式主义,避免出现跟风的状况,必须在微课的基础上全面实行翻转课堂教学。当前,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是一种集中于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理科类的知识点具有操作性强、目标明确的特征,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显示基本的原理,突出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要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遵循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建议对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化解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缺乏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于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不容易掌握。加之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持久或不集中的现象,接触科学的机会比较少,对科学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小学科学教师要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将文章中的难点与重点制作成微课,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和高效。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列举与科学相关的例子,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将实际生活的例子用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科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唯有这样,才能让微课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运用微课与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先明确微课的概念,让学生认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翻转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遵循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建议对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唯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感受范文6

老师,除了看课本、看历史书籍还有你剪辑的历史视频,我们能不能找些身边的历史故事给大家分享?

老师,历史上的匈奴听起来好凶残啊!

我在《中国历史》课上开始进行了一些翻转课堂的尝试后,学生思维好像更加活跃了,课后跟他们聊天时也听到了这些貌似奇怪的问题。

既然学生有需求,那我可不可以设计一个“寻找身边的历史”活动呢?但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活动”成为我必须解决的问题,刚好我接触过“一公斤”公益组织的创育者工具,该工具提供了学生社区探索的系列解决方案(探寻活动设计、探寻地图绘制等)。随即,我借助工具,编写了小组活动任务单,把学生按照行政村划分成了几个课外探寻小组,让他们在双休日探寻、发现身边的历史,并要求每个小组借助平板电脑拍照、摄录,采集活动资料。

学生的活动开展顺利吗?能不能寻找到身边有趣的历史?我度过了一个忐忑的双休日。周一中午我迫不及待地找了各个小组的组长,并搜集探寻活动的资料。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收获,有逝去的铺子街、干枯了的水库、龙王庙……最让我惊喜的是三岔村小组探寻到了匈奴休屠王城的遗址。刚好七年级上册历史就讲汉朝与匈奴的和与战,而学生对匈奴这一古代少数民族知之甚少。

我决定要设计一堂独特的历史翻转课堂,以学习探寻历史的方法为课堂主线,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通过开放式的课堂内容,对“匈奴休屠王城”遗址探秘活动进行展示和拓展,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真正“翻转”。

翻转课堂实施

1.从专家的讲解中了解匈奴的历史

为录制讲述匈奴简史的微课,我联系历史专家录制了时间为5分钟、信息丰富的微课。课前学生们观看微课的热情很高,主动完成了自主学习单上的任务,并记录了所遇到的有疑惑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通过互联网查阅了有关匈奴的历史知识,主动地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微课激发了学生了解匈奴历史的兴趣,在上课之前学生就开始私下讨论,并带着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课。

2.展示“探寻身边的历史”活动切入主题

探秘休屠王城的小组上台介绍探秘过程。如下图所示,由组长讲述对一位九十多岁老人的采访内容,包括休屠王城内部原来的布局和地理位置等。与此同时,小组绘图员在黑板上根据探寻成果,画出休屠王城遗址的复原图;负责图片、视频拍摄的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探寻活动的图片及视频补充小组长的讲述。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兴趣盎然。学生们在亲身实践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真正在身边的历史。

3.引导学生注意在民间曲艺中发现历史

这个点睛之笔来自于我跟学生的赌约。为了让三岔村小组的学生做好他们的展示,我跟他们约定“如果你们展示得好,教师也要为你们寻找身边的历史”。我们镇有“凉州贤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在这里发现匈奴的历史呢?刚好我校一位教师对民间曲艺颇有研究而且还熟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我们合作对民间流传的匈奴故事进行挖掘与改编,录制了饱含历史沧桑的凉州贤孝《话休屠》。课堂上师生共同观看视频,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述霍去病击败匈奴休屠王、昆邪王以及匈奴人投降汉朝的故事,学生们仿佛置身那波澜壮阔的古战场,并从金日的一生中感受到西汉时各个民族的融合,也因此对匈奴有了新的认识,更是对“凉州贤孝”有了传承的愿望。

4.学以致用,设计“汉朝大穿越”活动

讨论与探究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活动。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皇帝的谋士,穿越回汉朝,想一想在那个时期,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好,还是发动战争好。并以此为辩题,把学生分为主和派和主战派,展开课堂辩论。为了此次辩论,有的学生在课前到网络上借助百度、维基百科等进行搜索,翻阅历史书籍……做足了准备的学生们,在辩论环节辩论得很激烈,他们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不断地反驳对方,抛出观点。思想的火花在教室上空绽放,学生们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乐趣,这场激烈的辩论将整节课推上了。

反思

对这节课的设计有许多教师持有不同见解。焦点集中在学生探寻活动的展示、曲艺展示及大穿越活动是否属于翻转课堂的元素。部分教师认为只有录制的微课属于翻转课堂,而其他活动不是。另一部分教师则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些探究活动、辩论活动原本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不能狭隘地以微课来衡量是不是翻转课堂。

但是,学生认为这堂课习得了比课本上多得多的知识。这堂课不仅使他们获得了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方法,更使他们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空前高涨。这些已经就足够了。

点 评

翻转课堂的标志

我曾经在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师群体中做过一个小型的调查。当问及翻转课堂中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时,结果有67%的教师选择了微课。他们认为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最重要的标志,甚至有的教师对翻转课堂和微课两个概念混淆不清。借着这节历史翻转课堂的案例,我想对翻转课堂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做些澄清。

“学习”其实分为两个环节:学+习。“学”是学生获得认识,把相关知识输入进大脑,“习”是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即通过输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习得能力。“学”是基础,不过“习”更重要。传统课堂把“学”这个环节放到课堂,“习”环节放到了课外。翻转课堂则把“学”前置到课前,把“习”放到了课堂。“学”相对于认知心理学是“输入”,“习”则是“输出”。因而,更加注重“输出”,并把这一环节放到课堂中,这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标志。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输入的渠道仅靠教师的讲授,输出方式也只能通过练习题和考试等来表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输入不再局限于教师在课堂内的集中讲授。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知识,微课则是其中一种用于帮助学生输入知识的学习资源。也就是说,翻转课堂不一定需要微课。

对微课的过度关注、甚至认为翻转课堂必须依赖微课等行为和观念,显示了教师们仍然停留在关注知识的输入这一传统教学理念上。如果教师们的观念没有转变到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输出环节上,即便开发再多的微课也无法切实开展翻转课堂。最终微课成为“人灌到电灌”的帮凶。

回看这节创新的历史翻转课,正好是对微课和翻转课堂误解的有力回击。学生对知识的输入,除了用到微课外,还涉及了实地考察、访谈、互联网搜索等;而知识的输出,也不一定就是练习题,还可以是展示、辩论等,这些行为进一步可以延伸到博客、微信等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