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竞争力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竞争力要素范文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种基于战略性资源的、由企业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的动态组织管理体系,通过适应于环境变动的不断创新和有效整合活动,进而延伸至企业产品和服务领域,使企业不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能力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能力体系组成要素与关系的集合最终决定了这一能力的结构与功能。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与企业内部要素特征的特殊性决定核心能力体系结构差异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产品和市场特征上,有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之处。从产品特征看,表现为位置的固定性、耐用性、异质性、高价值性、供给有限性、投资与消费的双重性、实体构成的二元性等;从市场特征看,房地产市场具有区域性、供给与调节的滞后性、垄断竞争性、投机性、交易形式多样性、交易复杂性、受金融市场的强烈影响性、政府干预性等特点。由此,就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除了具备其他行业企业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殊性要求。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征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虚拟企业性质
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值链出发,我们习惯上将房地产开发活动细分为:设想的提出;可行性研究;细节设计;合同与建筑施工;市场营销;市场化管理六个环节。在整个业务流程之中,房地产企业几乎将“提出设想”之外的全部环节都外包给专业化的公司进行生产和经营,将可行性研究外包给专业的咨询公司完成,将细节设计外包给专业的设计公司完成,将建筑施工外包给专业建筑公司完成,将销售外包给专业销售公司,最后将物业交由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而开发企业自身只是在各个环节之中起到协调与资源整合运用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各专业资源“虚拟”进自身内部,共同完成开发任务。从这一意义上看,房地产企业具有较为典型的虚拟经营性。可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是项目产品策划、资本运作和不同专业知识的“对接”。在这一过程之中,资源整合能力尤为重要。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经济的特殊性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虚拟经营特性,使其成为一个资源整合者,其固定成本的投入相对很少,使得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分摊效应变得十分有限。就房地产开发企业本身来说,由于房地产产品的区域性所导致的市场容量有限,加之土地供给的有限性,房地产也一般不会有大规模连续性生产,这些因素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然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并不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具有规模经济,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在管理上可能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能够有相对合理与完备的人才结构体系。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开发实力,大规模开发会给企业带来生产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和广告成本的节约。由此可见,实现一定的规模化经营有助于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我国房地产业的垄断竞争与进入壁垒
房地产由于其位置的区域性和不可移动性,使房地产市场呈现显著的区域性特征,这使得房地产产品被打上了深深的区域文化烙印。除去区位差别之外,房地产产品同时也具有质量、品种、服务和品牌差异,这些均使得房地产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特殊性,产品差异化特征非常显著。这一特征造成房地产市场竞争性有限,是事实上的区域性垄断竞争。
房地产业又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巨大的项目开发投入在理论上具有行业资本进入壁垒。然而,就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结构中相对于建筑商的强势地位,加之政府的扶持,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造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资本规模壁垒并不显著,但是可以预见,伴随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备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天平正逐渐转向消费者一方,资本规模壁垒将逐渐得到加强。事实上,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为政府的土地出让制度和区域内开发商的阻止进入。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金融业的互益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资金都很重要。但这一点对于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投资所需的巨额资金是带动、同时也是制约房地产企业业务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使得房地产的开发与经营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对于房地产的流通与消费,由于其支出数额大,同样也需要金融业的帮助。除融资之外,运用多种金融工具,通过信托、保险等业务,同样会对房地产商品的流通与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金融业的发展也需要房地产业开拓业务。金融政策与金融市场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深远。
(五)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密集性
通过价值链与供应链的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虚拟企业的特征,其核心业务是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及开发项目本身的特点,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其涉及知识范围广泛,从社会、经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到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市场调查分析、地质勘测、房屋建筑、资本运营、金融统计、信息处理、组织管理等。这与建筑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较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相当程度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特点。
(六)房地产产品的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品牌
尼而森、达比和长尼把产品从质量的角度划分为三类:搜寻品(Searchgoods)、经验品(Experiencegoods)和信任品(Credencegoods)。搜寻品的质量情况可以在购买之前通过搜寻获得,经验品的质量情况只有在购买之后的消费中获得,而信任品的质量即使在之后的消费中也难以获得。由于房地产产品的质量构成因素较一般商品复杂,有些因素在消费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了解,而有的因素即使在消费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也难以把握(如建筑物的隐蔽工程),因此,房地产产品介于经验品与信任品之间。这种信息不对称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均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消费者的逆向选择。而品牌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在此便显得尤为重要。品牌投入的沉没成本会使得具有高质量开发产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对以信息不对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开发商来说,最终结果将是在供求双方的重复博弈中失去市场。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最终表现为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把握能力、客户价值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及其企业品牌价值。
(一)战略资源要素
作为三大资源的土地、资金、人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土地资产的稀缺性、增值性、可持续性使其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对象。资金规模的大小将决定开发商的开发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获取高质量土地资源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战略性人才要素则包括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要素和知识型员工要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而知识型人力资源要素则是企业财富之源。
(二)企业知识要素
米切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966)首次将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经抽象后储存于客观世界之中的知识,在无知识主体(携带者)的参与之下,也能被理解和共享。而隐性知识则无法被明确表达出来,体现为企业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团队精神等等,在无知识主体参与之下难以被理解和共享,这种知识难以模仿,难以复制,甚至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知识依存于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关系资本之中,具有路径依赖性、互补性和隐含性。由此,企业知识的累积是一个长期的集体性学习过程。同时,企业现在和未来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这使得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不仅具有专用性,而且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难以被模仿,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密集性而言,其技术知识能否被很好的得以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企业所具有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与其特定的技术性知识的匹配程度。简而言之,即制度与技术的匹配程度。
(三)组织学习要素
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波特指出,“公司通过认知或发现行业中更好的竞争新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来形成竞争优势,从而最终演变为创新”。可见,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而实现组织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则是通过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指组织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从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陈国权,2002)。组织学习理论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如何分享、使用和储存现有知识;二是如何创造新知识,即广义的知识创新。在此基础之上,该组织提供了五种组织学习类型:边干边学、科学学习、搜索学习、边使用边学习和知识外溢学习。
(四)企业文化要素
部分专家将企业文化视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战略,人才,文化)之一。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一方面减少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市场效率,又改善了组织成员的个体偏好函数,使员工倾向于企业的共同目标,在“共同愿景”之下,组织学习将从“适应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转化,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仍然是推动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五)整合集成要素
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资源的整合能力可细分为组合、协调、判断与决策能力。而企业则应通过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方面的持续积累来获得能力的增强。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的创造性思维是形成整合集成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创造性融合,实现最适宜要素的配置组合,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达成一种更为合理的结构形式,实现能力的放大效应,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值得关注的一点,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企业越来越依靠与其内部资源相互补充的外部关系网络生存和成长,形成所谓的“网络经济”,企业需要通过合作来赢得竞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虚拟经营要求其在传统整合方式下,更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其资源整合能力,快速融入网络经济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政.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核心竞争力要素范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培育要素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43-02
随着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图书馆的周边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变。在新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要持续地充满生命力地发展,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普遍诉求。
一、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指图书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比较独特的竞争优势,是维持图书馆的存在以及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种源于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而说,传统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还包括在图书馆界竞争中所具有的特色资源、竞争优势以及独特能力,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强的、不易掌控的能力。从对世界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分析来看,一个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看馆藏规模或者馆舍面积的大小,最主要的还是依据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的好坏以及自身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很多图书馆开始着力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也会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现在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业已成为普通高校图书馆的共识。
二、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应从图书馆服务水平、图书馆管理以及服务资源这三方面进行衡量。这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也是衡量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
(一)资源要素——文献与信息资源建设
传统的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独一无二地拥有某些领域的综合性或者是专业性的纸质资源,是信息资源、文献资源的集中地,也是信息交流的中心地。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传统的印刷品阅读不再是读者的首选,电子阅读成为新宠,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数字图书馆具有超强的检索能力,诸如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同时也拥有内容丰富全面的网络资源,使其成为传统图书馆面临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传统图书馆的竞争优势在于行政地位、资源、技术与系统以及地理位置等,然而这些优势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弱化消失。建立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并举的资源体系,建立为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的特色化资源库,建立传承地方文化和科技成果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成为打造图书馆资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二)管理要素——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其中包含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知识管理是图书馆的竞争优势的主要组成,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将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最终凝聚成独一无二的外界难以模仿的、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从检索信息到获取信息,再到分析信息和整合信息的一个过程;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特征,从而有效规划人力资源和管理人力资源。由于图书馆的运作、服务、组织机构以及技术水平等竞争优势取决于人的完成程度。因此馆员是图书馆繁荣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图书馆应该汇集各方面的人才,组成专业团队,提高馆员的学习能力,使馆员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图书馆运作过程中,并且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能力。对于以上三个要素的管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各方面能力的相互协调发挥作用,是图书馆文化、馆藏、智力、产品、技术、管理等各要素的有机调和发挥效用,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三)服务要素——用户能力与服务效率提升
现代图书馆强调“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从服务的角度来分析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它包括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基于组织搜索信息知识和分析重组知识信息的能力,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以及所处的环境,体会读者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然后提供全面专业而又富有创新性的知识的服务,目前我们依据图书馆的目标、任务和性质要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这两方面来反思当前图书馆面临的体制不健全、专业人才较少、用户人数逐步下降这些状况。
三、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以文化为主导,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图书馆存在的优势各不相同,有的是行政力量、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但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文化在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分量。只有培育好自身的文化优势,才能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在现代管理中融入文化理念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馆员普遍认为图书馆是高校的边缘部门,馆员的工作是借书、还书,馆员只求工作无过即可,也没有什么奋斗目标,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将普通高等院校的理念、目标、使命以及任务形成了图书馆的中心思想,用这些中心思想吸引馆员为之奋斗。就是说,这些图书馆文化首先得到馆员的认可,并且能够激发馆员积极向上,引导着他们进步,只有这样,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才会开展下去,而且要采取特定的方式去激发馆员去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图书馆馆员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之中,共同建设图书馆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
2.在队伍建设中打造文化形象
馆长是图书馆的中心人物,在图书馆运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尽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和社会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然而一所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往往受制于馆长的决策力、领导力以及创新意识。馆长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馆员的行为举止、思想观念,进而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文化理念、发展战略、特色内涵等,因此也成为图书馆发展中动态因素中的决定因素。
(二)以实力为保障,牢抓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1.强大并独特的文献资源竞争力
在建设文献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基于本校的重点学科、专业特色以及科研项目所需的特色资源,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发展相接轨,不断优化资源的结构、持续扩充馆藏内容,不断地满足学科和科研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持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保持资源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连续性、超前性并且能保持自身的特色文化。要高度重视自身的特色资源,使其成为自身的优势资源。利用技术资源,引进新科技,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独一无二的特色网站,突出图书馆的优势资源,体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提升图书馆的资源竞争力。加入图书馆联盟,联手其他图书馆,扩充内在资源,更加全面有效地为用户服务。最后是要将数字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相融合,个体图书馆与联盟图书馆相融合,促进图书馆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趋势。
2.通用与专能的人才资源竞争力
印度学者阮冈纳赞先生说过:“图书馆开展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图书馆工作者”,馆员的素质是图书馆是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否能够把学习的新内容、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因素。因此馆员进行自主学习显得非常必要,首先要获得基本的业务能力,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依据已经拥有的知识基础等自身状况,采用灵活的方法去锻炼技能或者学习知识,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导向的一种活动,是馆员能够通晓图书管理的各项技能和知识。一方面,馆员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水平,掌控更多与本职业相关的知识。除了馆员的自主学习外,图书馆馆长应该为馆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定期考核,鼓励馆员外出学习新经验和新技术,馆员之间相互学习等,打造专业团队,加强学科馆员的培养,发展专业领域的人才,提升人才竞争力。
(三)科学文明的阅读和流通环境建设
培养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建设一个以精神文明为中心,以制度文化为保证,以行为为体现的管理体系。管理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缓慢发展过程。如果管理竞争力强大的话,那么其他的环境、人力、文化、资源等一系列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的竞争力就会呈现出很好的效果。图书馆的精神文化是一所图书馆组织发展的重要灵魂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影响图书馆工作顺利进行的无形力量。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化管理的整体观念要从以下几点开始。一是要认清在不同阶段图书馆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引进优秀文化,扬弃糟粕知识。二是重视实践,把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实践相结合。三是集思广益,发挥领导者和广大馆员的新思想。然后结合自身的服务能力以及建设目标,加强管理,制定战略,适时调整。图书馆文化是在校园文化背景之下建设的,校园文化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文化的变化,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和图书馆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有计划地将图书馆文化建设融入到校园文明的建设之中。然后还要推广图书馆的特色文化,这样可以强化自身的形象,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环境,环境竞争力再一次彰显了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目标和职能所在,体现了综合资源的差别性优势。高校图书馆要依据自身的状况,所处的环境,重新定位自己,划分服务对象,发挥自己的职能,提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能力,创造科学文明的阅读和流通环境。
四、结语
核心竞争力在图书馆存在和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图书馆拓展其他领域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培育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在图书馆发展策略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法就是寻求人才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管理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以及资源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以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然后组织整合,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合作机制、运行机制和协作机制,为图书馆获得竞争优势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郭晶,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形成及培养[J].图书馆学研究,2000,(1).
核心竞争力要素范文3
随着我国物流业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我国物流企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不少物流企业如顺丰快递、远成物流等还加快实施海外发展战略,本土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明显地提升。在此背景下,从企业实证角度,系统地研究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形成路径、提升方法和典型发展模式,将有助于加快我国本土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涉及范围广,细分行业多,服务对象复杂,因此,根据不同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物流服务集成度的差异,我国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平台型物流企业、通用型物流企业、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这四种。从发展趋势来看,许多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正发展成为供应链服务型企业,因此,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较为适合开展实证研究。本文拟选取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问卷和数据分析,研究这类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演化过程,并选取相应的企业开展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竞争环境里,企业通过制定目标、做出战略选择和发展其能力,在获取、整合和利用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进而为企业带来收益,最终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综合力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开展了许多研究。总的来看,目前的研究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和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等三个方面。
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方面,Mo(2008)等从企业服务能力和财务运作能力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74家物流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Lu(2010)等从创新能力、客户反应能力和柔性化运作能力这三个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式对受访企业进行分组,结果表明同时具备客户服务快速反应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业绩最好。在评价指标方法方面,Ding(2009)等将界限值分析(TIA)、矩阵分析法(MA)和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进行了融合,得到了一个新式综合性评价模型,并依据问卷结果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安全性及服务附加值水平这三种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排名影响较大。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方面,刘伟华(2003)根据物流企业发展情况,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是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客户资源整合、运作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三个方面。
从以往的文献研究来看,关于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评价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缺乏系统地集成,尚未从全面角度系统地阐述物流企业竞争力;二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未能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三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大多数是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评价。
3 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及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竞争力存在于组织机制中,它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变化和发展,并与外部环境适应匹配,因此,企业竞争力主要由三大要素构成: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企业竞争力以企业资源为基础,以能力为主体,以动态机制促进和保障其演化与外部环境相匹配,使资源和能力得到积累,最终促进企业成长。
借鉴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包括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三个大要素,每个大要素又细分为几个小要素,具体见表1。
Haire(1959)认为组织的成长就像有机体一样,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从诞生、成长、成熟、衰退至死亡,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周期现象,并指出企业管理的水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学者Leontiades(1980)、Cameron & Whetten(1981)根据过去的研究发现,企业成长阶段划分以四阶段最为常见且最合适。因此,物流企业的演变历程,其大致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这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内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也有所差异。本文对竞争力发展路径的研究也将从这四个阶段出发,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竞争力演化过程。
4 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问卷调查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本次调研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问卷内容的设计参考了王核成(2010)、Shmuel(2003)、Frenandez(2000)、Zahra(2003)、Thomas(2003)、Calantone(2003)等学者的研究材料。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调查、能力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调查、资源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动态机制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以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Likert量表打分的办法(Lai K, 2004),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分值从1分至7分。问卷填写时,由被访者直接选择相应的答案。根据所收集的全部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2 数据采样
4.2.1 调查区域的确定。为了全面了解中国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现状情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取三种模式进行问卷发放:
(1)根据中国地理区域的分布,将调查区域分成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7大区域,通过邮局和E-mail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58份。
(2)参加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2011年中国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2011年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北京论坛等会议,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52份。
(3)在天津大学物流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班、南开大学国际航运与物流在职研究生班等班级,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06份。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216份,回收率为18.00%,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回收问卷的97.22%。从回收问卷的效果来看,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反应比较积极,回收率比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回收率偏低。这一点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系,中国的华东、华南和华北区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物流企业发展也相对较为成熟,因此,企业返回问卷 的积极性较高。
4.2.2 问卷结果的基本数据特征。见表2。
4.3 样本无偏性检验和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调查的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进行抽样无偏性检验,无偏性检验即检验调查对象的反应者与非反应者是否存在统计性偏差。
样本的无偏性检验的一种做法是采用两次抽样,这种做法先进行第一次抽样,然后再对没有反应(不参加调查)的样本群体进行第二次抽样,用t检验法检验两次抽样(参加调查和不参加调查)的样本对调查问卷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另一种做法是按照样本回收时间的自然波分界,把样本分为两个样本群(two waves)进行对比检验(t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采用第二种做法。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测量指标的t值均大于0.5,Sig.(2-tailed),值均大于0.45,因此,样本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即符合无偏性。
问卷回收后对问卷有效性进行分析。即对问卷做信度检验。本文采用信度检验方法为“Cronbach α”系数法。用SPSS软件对表1的假设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各个变量的信度均在0.8以上,总的信度为0.854,大于0.7,信度可以接受,说明问卷中对假设变量的设计和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可信度。
5 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
本文对回收的21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在资源、能力、匹配性这三个维度下,竞争力各要素的得分。随后对供应链型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能力、资源和匹配机制的重要性排序。
5.1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的研究
5.1.1 能力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能力类型排序,表3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14种能力类型中,排名前7名的能力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表3来看,在起步期,企业服务成本控制能力和企业各部门协调能力排名较为靠前,说明在起步期的内部管理对于突出供应链服务优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长阶段,质量控制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战略能力处在前三位,说明成长期重视供应链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并且兼顾企业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成熟期发展的关键在于服务质量和企业家能力。再生期为了企业在将来的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企业学习能力和战略能力上。
5.1.2 资源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资源类型排序,表4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8种资源类型中,排名前4名的资源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总体来看,物流服务客户资源和企业人力资源在四个阶段都非常重视,均列入前4名,这表明供应链企业更强调这两种资源类型。从阶段排序来看,起步期重视企业财力资源,说明供应链服务是一种需要高财力投入的业务。成长期中,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扩展客户群体与服务区域,所以服务网络资源与客户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成熟期中,客户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排名前2名,这表明,在成熟期中,企业的信息技术资源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再生期阶段,则强调客户资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1.3 动态机制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动态机制排序,表5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种动态机制得分及排序。
从动态机制排序来看,四个生命周期阶段都非常重视反应机制,均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其他匹配机制的重要性上,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在起步阶段和再生阶段重视学习机制,成长期和成熟期重视动力机制。
5.1.4 竞争力三大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三大竞争力要素(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的排序,表6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大竞争力要素得分及排序。
对于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从数据上来看,各个阶段中物流企业能力都排名第一,说明提升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对其自身物流能力的培养。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应将物流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整个企业周期。但是,在其他阶段,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的次要关注点则有所不同,成长期和再生期更重视适应环境的动态匹配机制,而起步期和成熟期则更重视企业的资源。
5.2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及其演化的案例分析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率先与国际接轨的供应链服务商之一,并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专业供应链服务商”。怡亚通总部设在深圳,员工1000余人,现在全球共拥有9家分公司、18家子公司,已基本建成服务全球整合企业的两大业务平台——全球采购执行平台和全球分销执行平台。
从企业成立进入起步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长期的阶段(1997~2003),怡亚通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提升核心业务能力战略。2001年,怡亚通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高效的通关服务和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创造性地建立了以通关、配送为核心的“IT物流”运作模式,为客户“一体化”的全程物流运作服务。(2)新的供应链策略。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是企业供应链环节服务外包由外部“横向一体化”转向内部“纵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即由供应链环节上相邻的各企业间依次连接起来的合作转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企业进入成长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熟期的阶段(2003~2005),该阶段怡亚通主要通过集团化战略和完善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促进自身竞争力。(1)推进企业集团化战略。2003年,怡亚通决策层做出了在怡亚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一打造怡亚通专业供应链服务,并针对这一战略定位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完善服务经营网络。怡亚通凭借在国际贸易、进出口、保税服务等各方面多年的经验,建立起遍布中国主要经济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西部区域中心)的全方位的保税物流平台,成为中国目前唯一入驻全国保税物流园区的企业。
从企业进入成熟期过渡到企业进入再生期的阶段(2005~ ),该阶段怡亚通关注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1)开展战略合作,促成企业联盟。怡亚通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帮助企业从供应链管理优化中获得成本降低、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能力加强等一系列利好,快速发展。(2)优化物 流信息和管理系统。怡亚通投入数百万元研发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及服务平台,研发了具有业界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系统。(3)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怡亚通在管理文化上始终保持与世界同步,将矩阵管理、根据业务行业设立事业部等先进管理模式融入怡亚通。
5.3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与演变路径总结
从上述数据结果及案例分析来看,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在围绕其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这一核心来制定其竞争力的发展策略。起步期注重未来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的建设,扩大供应链的服务范围,制定新的供应链服务策略。成长期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扩展供应链服务覆盖的范围,注重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控制物流服务成本,稳定即有的客户群,完善服务策略,形成区域优势。成熟期加快供应链整个流程的资源整合,加强与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联系,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与质量,形成资源的集聚优势,为向再生期过渡打下基础。
6 结论
开展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路径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本土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提供相应的借鉴。本文从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构成,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的重点是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应以提升物流企业能力作为构筑自身竞争力的核心。同时起步期注重未来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建设,成长期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的重新整合,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成熟期则加快供应链整个流程的资源整合,形成资源的集聚优势,为向再生期过度打下基础。
核心竞争力要素范文4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核心竞争力; 协同度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系统性震荡一夜间升级为全球金融海啸。债务危机也侵蚀着欧洲银行业的盈利空间,甚至威胁其生存的前景。面对形势的变化,商业银行能否协同其能力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提升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其是否能够平稳渡过危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协同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是由能力要素系统、资源要素系统及环境要素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其在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显著优越性。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是研究其协同度模型的基础,其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功能倍增的效果,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序参量的研究是三个子系统之间协同研究的基础,故本文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序参量研究出发,探讨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体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为协同度研究奠定基础。
(一)能力要素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序参量
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变化中,序参量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了系统的自组织行为。因此,分析并确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序参量是构建其协同体系、实现协同机制、分析协同度的关键。
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中,能力要素符合序参量的三个基本特征:首先,能力要素是形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支配着其他两个子系统的作用,主宰着整个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演化进程,它是各种资源要素在投入产出活动中综合作用的产物。其次,能力要素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框架下,由货币政策所引导,商业银行出于对市场动态以及自身整体战略规划的需求而产生,其最终发挥作用也反映了各要素间的竞争和协调状态,即能力要素是资源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竞争和协调的结果。同时,能力要素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要求技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并支配其他要素与之协同,从而完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自组织过程。最后,在特定时期内,商业银行能力水平是确定的,这就决定了能力要素在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稳定性。
因此,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中,能力要素符合序参量的定义和特征,可作为序参量表示该系统的有序程度。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体系模型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由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有机整合形成的有机体,并在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显著优越性。其协同体系模型如图1 所示:一方面,商业银行能力要素是商业银行对各种资源要素在投入产出活动中综合作用的产物,同时,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出于政策、市场、战略规划等要素的需求,体现了能力要素的作用,是各非序参量要素竞争和协调的结果,即一致裁决原则;另一方面,能力要素作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序参量,是形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支配着各非序参量要素的作用,主宰着整个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演化进程,最终实现其他各要素的协同效应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自组织效应,即役使作用。
(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
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参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全过程,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如图2所示)。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源是培养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商业银行仅有资源优势不足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还要把资源优势转换为商业银行的能力优势。建立在这些要素层次上的各种技能组成了商业银行的能力体系,它将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这种整合体现在通过商业银行的能力,结合环境因素合理高效地利用和配置商业银行的资源。如果没有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协调,无论商业银行的先天条件如何,其优势都难以真正发挥,更难以持续保持。只有作为基础性要素的各种资源在商业银行的合理组织和协调下有效整合起来,才能真正构建起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度模型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度
协同度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度是指其内部子系统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即能力要素、资源要素系统及环境要素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的程度。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度模型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度模型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子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和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度模型。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主要通过有序度指标来度量子系统对系统有序的贡献程度。设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为:α=(α1,α2,α3),其中αi(i=1,2,3)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子系统,即资源要素子系统、能力要素子系统、环境要素子系统。这三个变量描述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状态。其中,资源要素子系统(α1)的两个次子系统用е1、е2表示,次子系统的构成要素用eij表示。设在次子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еij=(еij1,еij2,…еijn),其中,n≥1,βijk≤еijk≤αijk,1≤i≤n,它刻画了次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资源要素次子系统的序参量可以看作评价资源要素次子系统的指标。用以刻画运行状态的指标有两类,一种称为慢驰豫参量,其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度越高,即正向指标;另一类称为快驰豫参量,其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度越低,即负向指标。不失一般性,假定еij1,еij2,...еijm为慢驰豫参量;еijm+1,еijm+2,…еijn为快驰豫参量。故子系统的序参量分量е1i的系统有序度可定义为:
该值越大,eij对次子系统的有序度贡献越大。而序参量eij对资源要素子系统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μi(eij)集成实现。即通过计算几何平均值确定子系统有序度,定义序参量eijk对资源要素子系统有序度贡献为μi(eij)。
对能力要素子系统和环境要素子系统进行分析时仍使用(2)式度量子系统的有序度。
然后,利用上述计算结果计算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协同度。设初始时刻t0时,子系统i的系统有序度为μi0(ei)(i=1,2,3),t1时刻时子系统i的有序度为μi1(ei),且μi1(ei)≥μi0(ei)对于所有的i同时成立,则可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在t0到t1这段时间是协调发展的,将下式定义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系统度,即:
三、基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度实证分析
选取招商银行作为分析对象,并搜集2001—2010年的数据对其核心竞争力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实用性和可获得性,选取了三个子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子系统的序参量来度量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度,各个子系统的序参量如表1所示。
能力要素系统包含两个次子系统,即交易能力次子系统和知识能力次子系统。1.交易能力次子系统主要衡量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盈利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主要指标是存贷比率、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率是指银行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比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银行流动性越充足,则发生挤兑导致其破产的可能性越小,因此流动性是否充足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综合考量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盈利性机构,其盈利能力也是交易能力的重要体现。净资产收益率与营业利润增长率则是衡量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前者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用以衡量商业银行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后者则反映了银行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化情况,该指标越大说明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直接体现。交易能力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市场营销能力,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有效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以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盈利水平的能力,这里选取网点数和贷款增长率作为衡量市场营销能力的指标,其中贷款作为银行的主要业务,贷款量的增长意味着银行的市场营销效果较好,同时,网点数目的增加也是银行营销能力的主要体现。2.知识能力次子系统则是银行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主要源泉,主要可通过本科以上学历占比、非利息收入占比衡量。其中前者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能力,后者则主要体现了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大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可降低银行的运营风险,同时也是银行重要的业绩驱动力量。
资源要素子系统由内部资源要素和外部资源要素两个次子系统构成。前者主要指商业银行的物质资源状况、无形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及无形资源的最直接体现是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故选取这两个指标对其进行衡量,其中固定资产指银行拥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主要指商业银行拥有的软件系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可以利用的一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各项存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股东权益三类,因此,资金资源状况即可用这三类来源的数量进行衡量,全面地考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状况。外部资源要素次子系统主要包含商业银行的信息资源和形象资源,其中信息资源用银行每年投入IT系统的费用来衡量,这主要是因为IT系统升级越快,其信息化程度就越高,信息资源就越充足;形象资源的最直接体现是银行在消费者中的满意程度,客户的满意程度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商业银行的外部资源也就越充足,故这里用每年银行满意度的抽样调查结果来衡量银行的形象资源。
环境要素子系统包括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次子系统。其中一般环境次子系统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体现经济环境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对其衡量,主要是由于该指标是经济环境运行的最直接结果。特殊环境是指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及行业情况,采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同业拆借隔夜利率两项指标,其中,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对商业银行的运营有着较大的影响;同业拆借利率是指各银行间进行短期的相互借贷所适用的利率,本文采用隔夜拆借利率作为衡量指标,此外由于这两项指标波动性均较大,因此计算时采用年均值。
(二)子系统有序度分析
通过招商银行的年报及网站的信息披露进行数据搜集,在对所搜集数据根据(1)式作正规化处理的基础上,根据(2)式对子系统的有序度进行计算。
由表2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在2001—2010年间招商银行除特殊环境次子系统外,其他次子系统的有序度的值均逐步增多,处于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各个次子系统的运行均处于有序的状态,并能保持积极的态势。特殊环境次子系统有序度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情形,在2005年时达到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同业拆借率较低,宏观政策较为宽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大,此后两项比率逐渐增大,政策渐渐收紧,致使有序度逐年降低。此外,通过横向比较也可以得出在六个次子系统中,招商银行在交易能力次子系统的有序度相较于其他次子系统有序度程度偏低,而知识能力次子系统则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这表明招商银行在人才引进储备及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由表3可知,招商银行在2001—2010年之间,能力要素子系统、资源要素子系统及环境要素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处于上升的趋势,且均有较大的增长幅度。这说明招商银行的各个次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是不断上升的,导致子系统的有序度也逐渐增加。
(三)核心竞争力复合系统协同度
在上面各个子系统有序度的基础上,以2001年为基期,根据(3)式计算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分析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具体计算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招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协同度逐年上升,这表明其能力要素子系统、资源要素子系统及环境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不断提高。对资源要素的合理高效使用,对环境要素的积极响应应对使得能力要素不断提升,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使得其协同度不断上升,最终表现为其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表现出优于竞争对手的整体能力。但其协同度水平并不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分析与结论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知,招商银行知识能力要素次子系统的有序度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在不断上升,这表明其具备较强的人才储备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这对提升其能力要素的有序度,并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协同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其整体水平较低,可通过积极创新中间业务、降低营业成本、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大信息获取投入等进一步提高各个子系统的有序度,提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特别是应注重提高国际化水平,这可以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创新跨国经营思路,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并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提高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并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毓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协同效应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1):12-15.
[2] 周毓萍,康丽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管理协同研究[J].武汉金融,2011(2):24-26.
[3] 陈和智.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4] 娄峰,晋保平.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7):30-36.
核心竞争力要素范文5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层次分析法;时间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7-0063-04
近年来,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也逐渐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研究的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得利益的源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正确识别,能帮助企业在众多资源和能力中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稳步发展并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背景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企业核心能力,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即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异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1]后来,哈佛商学院一群有影响的合作者勒德、克里斯第森、安德鲁斯和古斯提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其独特竞争力或公司做的最好的地方。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和信息。另外,许多外国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企业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国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起步相对较晚。张维迎教授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四个要素: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分不开。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阂星川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2]。
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是企业特有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且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这些能力存在于企业生产、营销或服务的环节中,是企业在整合、利用资源过程中获得的技能和知识。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方法评述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方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通常根据其内涵和特征来进行,按类别区分主要有:定性识别法、定量识别法、定性和定量结合识别法。
1. 定性识别法。定性识别法主要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识别。由此衍生的识别方法主要有:文字描述法、技能树法、过程分析法等。文字描述法主要以普拉哈德和哈默等为代表,论述了从何处寻找核心竞争力、什么资源产生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技能树法以Compell和Goold等为代表,把“关键业务技能”细分为“部件”和“子部件”,通过分析“部件”和“子部件”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分析法以Yves和Doze等为代表,此方法吸收资源依赖学派的概念,结合“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成果,提出根据核心能力发展过程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3]。此类方法的优点是:直观明了,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支撑。其缺点是:没有数据支撑,缺乏说服力,人为因素较大。
2. 定量识别法。定量识别法把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作为识别的依据。主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层次分析法以Gallon和Klein为代表,该方法通过量化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进而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模糊数学集合论与层次分析法的有机结合,也是通过考察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3]。此类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明确的进行量化研究,有充分的数据支撑,操作性较强。其缺点是:理论支撑较差,难以明确给出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
3. 定性和定量结合。价值分析是常用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此类方法采用定性方法初步识别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通过量化的方法考察这些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最终整合二者的识别结果,得出结论。此类方法既避免了定性方法缺乏数据支撑的缺点,也克服了定量方法缺乏理论支撑的缺点,但定性、定量两种方法的整合过程是此类方法的难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方法各有利弊。本文认为,采用定量识别法比较具有说服力,但此类方法主要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忽略了对其他特性的分析,造成定量识别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层次分析法作为定量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常用方法,也存在类似的不足。
(二)层次分析法的不足
层次分析法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足,源于其识别依据主要局限在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上,较少考虑其他要素对识别过程的影响,尤其是没有明确时间要素的影响。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拥有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或价值的特定技能。[5]层次分析法,把对企业绩效贡献大的能力视为核心竞争力;把对企业绩效贡献小的能力视为非核心竞争力。但在实际生产中,对企业绩效贡献大的企业能力可能无法长期保持优势,所以这种企业能力不一定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在长时间内对企业绩效贡献较大的能力才可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性和收益性――即对企业绩效有较大的贡献,还应该具有持久性――即在较长时间内对企业绩效有较大的贡献。以往层次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没有明确地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引入时间要素层次分析法的识别过程和分析
1. 第一步,建立企业能力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能力树[4]。将识别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元素组成的部分,再把元素按属性分组到不同层次,并建立相邻层次间的关系模型――能力树。层次的多少根据分析的需要而定,一般不宜过多。在图1中,目标层有一个要素为企业绩效;规划层有若干要素为影响企业绩效的规划项目;能力层有若干要素为影响规划项目的各企业能力,也是识别的对象。
企业绩效分为财务部分和非财务部分,由于影响两部分的规划层要素不尽相同,所以两部分应该作为独立的目标进行分析,为其分别构建能力树,结构同图1。本文假设:企业的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影响财务绩效的规划项目有销售增长、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影响非财务绩效的规划项目有市场份额、新品导入和客户满意;作为识别的企业能力有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根据本文假设及能力树构建原则,可构建财务部分和非财务部分的能力树。
2. 第二步,改进专家调查表法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时段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能力树的建立,是为了判断各层要素对上一层要素的影响程度,并根据递阶层关系分析各企业能力对目标的贡献。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调查表法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分析矩阵比较同层要素对上一层要素的影响权重。以往层次分析法没有明确的要求考虑时间要素的影响,造成专家在填写调查表时带有较大的个人主观因素:专家可能考虑了时间要素的影响,也可能没有考虑时间要素的影响,致使识别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通过引入时间要素,明确时间对识别过程的影响,邀请专家根据具体时间段,填写当前、短期(1~3年)和长期(3~5年)的要素比较表格。
以第一步中的例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时间段以财务绩效为目标的能力树各层次间关系。表1为专家填写当前时间段规划层要素比较表形成的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可得当前规划层要素对目标层要素的影响权重:销售增长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权重为0.144;营业利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权重为0.428;投资收益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权重为0.428。同理可算出能力层要素对规划层要素的影响权重。
整合规划层对目标层、能力层对规划层的影响权重可得表2,显示了当前各企业能力对目标贡献的大小――贡献率:研发能力对财务绩效的贡献率为0.317;制造能力对财务绩效的贡献率为0.321;营销能力对财务绩效的贡献率为0.362。根据同样的方法,可算出当前各企业能力对非财务绩效的贡献率。
改进的专家调查表法填写了三个时间段的层次要素比较表格,分析这些表格形成的矩阵可分别得出三个时间段各企业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贡献率,具体方法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3. 第三步,根据不同时段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画出企业能力识别矩阵[6]。能力层各企业能力对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贡献率已通过计算得出,可根据贡献率建立二维坐标图,画出企业能力识别矩阵。图2为构建的当前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
依据企业能力识别矩阵的法则,处在阴影部分的能力是对企业绩效贡献率较大的能力。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处在阴影部分,表明它们在当前时段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贡献都很大。以往层次分析法,即认为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少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改进后的方法,不仅要构建当前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还要构建短期(1~3年)和长期(3~5年)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明确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
4. 第四步,联立各时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构建企业能力识别立体图
时间要素的引入是本文的重点。根据三个不同时间段构建的企业能力识别矩阵可以联立起来,在原有二维平面图中加入时间维度形成三维立体图――企业能力识别立体图(如图3所示)。
在图3中,原点处代表当前时间段,此处位于财务绩效贡献和非财务绩效贡献坐标之间的截面为当前企业能力识别矩阵,显示了当前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处于时间轴短期(1~3年)的截面图,为短期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预测显示了短期时间段内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处于时间轴长期的截面图,为长期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预测显示了长期时间段内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图3中的每个截面中都有代表各企业能力的点,其坐标位置代表了它们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根据能力识别矩阵的特性可知,在阴影区内且坐标位置接近截面右上方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较大。
5. 第五步,分析图像,识别能力
本步骤将对第一步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观察图3:在当前时间段的截面中,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处在核心能力区域内,制造能力不在核心能力区域内,表明当前,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的绩效贡献较大,制造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较小;在短期时间段截面中,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处在核心能力区域内,营销能力不在核心能力区域内,表明根据预测在短期(1~3年)时间段内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较大,营销能力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较小;在长期时间段截面中,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处于核心能力区域内,营销能力不在核心能力区域内,表明根据预测在长期(3~5年)时间段内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较大,营销能力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较小。
纵观三个时间段的截面――即三个时间段的能力识别矩阵可知:科研能力始终处于核心能力的区域内。这表明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较大且有持久性,应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和发展;营销能力只在当前时间段的截面中处于核心能力区域内,在短期和长期时间段的截面中均处于核心能力区域之外。这表明虽然此项能力当前对企业的绩效贡献较大,但根据预测可知这种优势难以持久,此项能力应作为企业要放弃的核心能力,避免在上面投入过多的资源和资金;制造能力在当前时间段的截面中不在核心能力的区域内,在短期和长期时间段的截面中均处于核心能力的区域内。这表明虽然此项能力在当前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不大,但根据预测可知此项能力在今后短期和长期内将对企业绩效有很大的贡献,应视为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在此项能力的发展上投入较多资源和资金。
四、结论
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与以往的层次分析法相比,突破了以往方法缺乏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价值性以外其他特征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时间要素考察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持久性,不仅能分析出企业当前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分析出企业的待发展能力以及需要放弃的能力。这对于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资金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定量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帕拉哈德(C.K.Prahalad),哈默(Gary Hamel).公司的核心竞争力[J].哈佛商业评论,1990.
[2]刘永芳.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
[3]李轶敏.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方法的对比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
[4]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会计确认研究[J].财务通讯,2005,(11).
[5]张月莉.基于结构分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J].生产力研究,2006,(9).
[6]吴价宝.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及应用研究(第1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7]郭焱,郭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量化识别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2).
核心竞争力要素范文6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9-0031-04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
1、关于核心竞争力基本内涵的研究。
自Prahalad和Hamel(1990)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从能力论、资源论、创新论、消费者剩余论、体制与制度论等方面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展开探讨:(1)能力论。Prahalad和Htamel(1990)率先提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内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它们的集合。国内学者(2000)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使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能力。(2)资源论。Leonard-Barton(1993)从知识观的角度指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它应该包括组织成员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集、组织的技术系统、组织的管理系统、组织的价值观系统4个方面。Covne(2001)指出,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能够触发一系列发明的技术或科学知识、专有数据、信息、创造力以及卓越的分析和推断能力等五个方面。(3)创新论。Joseph Schumpeter(1974)把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认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4)消费者剩余论。管益忻(2000)从消费者剩余角度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费者剩余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其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5)体制与制度论。左建军(2000)从体制与制度的角度来理解核心竞争力,认为企业体制与制度是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其他竞争力的原动力和支持平台,其他竞争力只是在此平台上的延伸,与核心竞争力共同组成核心竞争力系统。
核心竞争力理论以企业为研究起点,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极大推进了企业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但遗憾的是,国内外学者仅局限于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由于缺乏严密的概念、命题和定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完整的、统一的、系统的概念,这一不足很大程度上又制约了核心竞争力的规范与实证研究;此外,学者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研究都侧重于从资源的差异性来分析企业的优势。至于如何挖掘与获取这些资源,则少有涉及;最后,由于核心竞争力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竞争理论,因此对于企业战略管理之外的管理现象分析不够,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强调企业立足内部能力积累和运用以创造战略优势的同时,对适应外部环境的分析过于单一。
2、关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
人们迄今为止不仅对核心竞争力概念认识不统一,而且对其特征的描述也是众说纷纭。Prahalad和Hamel(1990)首先指出将提供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在途径、能够给最终产品的顾客可感知效用做出巨大贡献、难以被竞争者模仿这三种基本特征作为确定是否为核心竞争力的检验标准。Barney(1991)提出核心竞争力应当是有价值的、异质的、完全不能仿制的、难以被替代的。Hamel(1994)则认为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代表许多单个技能的整合、不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能为顾客所感知的价值做出极大的贡献、具有竞争力的独特性、从整个公司而不是某项业务角度为企业进入新市场提供入口。之后,国内学者也对核心竞争力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建明(1998)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为消费者价值、竞争者差异、延展性等特征。芮明杰(2000)提出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占性、支撑企业的关键、提供顾客特殊利益、有助于企业开拓未来商机、经过较长时期形成等五个特点。黄继刚(2002)则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可以分为关键特性与一般特性两大类,其中关键特性包含显著增值性、延展性、领先性、整合性四个方面;而一般特性包括相对性、时间性、局部优势性、共有性、不可交易性等五个方面。
已有的研究过多强调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替代和难以模仿的特征,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相对性。我们认为,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企业自身的其他尚未整合的能力和相对于绝大多数竞争对手的一种竞争能力,而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优势。核心竞争力可能因为地区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行业的不同、甚至相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而呈现相对性。对核心竞争力相对性的理解使得不同企业能够共存、并为不同企业努力培育自己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可能。
3、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两因素构成论。这种观点认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技术与知识的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两类。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Wemerfelt,1994),而且是群体或者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Hamel,1994)。(2)多因素构成论。管益忻(2001)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是企业足以胜过别人的关键技术或专有的优质资产,可以是企业优越的管理人才,或是企业过人的市场预测、营销能力或独有的研发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尤其是企业优越的管理模块、企业文化等一系列关键程序、能力、资源、机制。鲁开垠(2001)则认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社会声誉、技术系统、信息系统、价值观等五个方面。
对上述研究总结归纳后可发现,已有研究侧重于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定性分析,至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各因素与核心竞争力之间有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大小,则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也就是说相关的定量分析不足;另外,现有的研究集中于企业内部对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至于不同的情境因素对核心竞争力会不会产生影响,为什么会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大小,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匮乏。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研究及其评价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基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涵义的理解不同,中外学者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同样也没
有达成共识,当前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湖南省农村金融学会(2000年)强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个动态概念,不同银行、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核心竞争力也不同。它可以是产权制度、是企业文化、是经济体制、是人才,是现代科技手段。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2001)、王进军与孔得刚(2001)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拥有的,而别的银行所没有并能为银行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这项资源或能力可以是人力、产品、技术、流程、银行文化及价值观等,这里强调的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专有属性。温彬(2004)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由组织结构、金融技术和人力资源三种竞争能力组成的,其中金融技术是基础,组织和结构是制度保障,而人力资源是载体,它们共同创造了银行的核心产品。李华明,吴海民(2002)则从能力的角度来界定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占有与利用资源的能力、整合能力与创造盈余能力的综合力。何春哲(2003)则侧重于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并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组织体系中的积累性学识,是商业银行资金经营和服务产品的有机组合,是形成商业银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还有一些学者从侧面角度提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服务创新就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李红,2004),有的甚至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的源泉(尹凤兰,2001李秀军等,2003)。
以上研究分别侧重于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专有性或独特性、从能力的角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等方面来界定其内涵,因此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内涵方面的研究出现了多种著述和观点,有过于泛化的倾向,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家一致认可的概念。同时,由于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过于抽象和虚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指导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更谈不上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研究。
已有研究包括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2001)提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顾客价值、不易模仿性、延展性、不可交易性、价值可变性等特征;黄苑(2002)则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具有优越性、增值性、独特性、有限性四方面的特征;而刘雁如(2004)则从用户价值性、延展性、独特性、动态性来描述其特征。以上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特征的描述,基本上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为出发点来展开,并没有体现商业银行所独有的特征。基于这样的认识,黄兰(2002)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除了具有企业竞争力的适应性、有价值性、异质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一般特征,作为特殊性质的营利性企业类型之一,还具有网络性和外部性等显著特征。网络性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经营活动将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外部性是指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业企业相比,其是否具有竞争力还会影响到其他商业银行行为的选择,整个银行业的形象、整个国家金融的健康和整个社会的稳定等。
上述对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研究,基本上没有摆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研究,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所经营的商品、经营的资本、经营的方式、经营的利润来源等都有其特殊性,另外,商业银行的社会性特征、服务性特征、风险性特征等均决定了单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来界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特征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因此,如何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界定其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比较一般企业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异同,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1、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已有研究包括杨毅(2003)指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本构成要素有:先进的经营理念或原理、高效的组织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传导经营理念的、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资源的运作机制;陈洪转(2004)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资源和能力;毛妮(2005)提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可以被看作由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组成,核心资源包括资本量、网点、客户信息及优质客户的数量,核心能力包括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业务一线的实施能力。
可以看出,以上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集中于资源和能力,同样是模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没有突出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因此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不具实际指导作用。
2、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研究。
当前,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陈新国(2002)从商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内部关联度、财务状况、特殊优势六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21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但是没有具体分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以及进行实证研究;夏嘉霖(2003)等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度量性,因此建议采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外延――竞争能力指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他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指标系统可以分为显性指标和非显性指标,其中显性指标包括盈利性、人员结构、规模、市场份额、市场需求、安全性、流动性等;非显性指标包括产品差异化、进入标准、信誉策略,研究开发水平,技术装备,产权结构,管理层水平,政府产业政策和法律等;马长有(2005)从经济实力、管理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员工素质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五个指标方面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由于以上研究均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来对商业银行竞争力展开探讨,陈洪转(2004)则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他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难模仿性、整合性、延展性、前瞻性、增值性等特性设计出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1个辅助识别指标,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且采取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一致矩阵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但是他的研究中所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并没有克服主观赋权的影响,而模糊一致矩阵模型的评价也只是评价了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相对强弱,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实际水平并没有给出评价,所以并不全面。
虽然人们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不难看出,在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已有研究中,很多学者混淆了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把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一个概念,所以很多研究以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来代替商业银行核心竞
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如何把握与明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商业银行竞争力,如何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均是潜在的研究议题;另外,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某一时期、静态的竞争实力的对比,对竞争力的动态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与方法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