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沟通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沟通策略范文1
普通高校高效体育课堂主要是指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和利用高校大学生在认知、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方面的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学习,在体育认知以及身心健康上得到最大化发展效果的教学课程形式。
高效课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两个方面。首先,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在单位时间内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其次,课堂效益的最优化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的积极程度。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品质等方面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二、构建普通高校高效体育课堂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因素。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最终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在高效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主动的思考,积极的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只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只有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发展了身心健康,才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所谓的高效体育课堂是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积极的思考、主动的学习的课堂,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的课堂。
(二)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积极的参与,认真的组织。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专研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的组织好体育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来确保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其它体育教学环境因素。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有良好的场地器材设施。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场地器材设施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其次,体育课堂教学还需要良好的天气和温度。体育课堂教学和其它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区间就是需要身体练习,并且很多体育课都需要在室外进行教学,因此,学生对于天气已经温度的依赖比较大。太热、太冷或者刮风下雨有又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构建高校高效体育课堂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育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体育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从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规范教学内容。其次,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那种灌输式教学方式,从教学的主宰变成教学的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注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充分锻炼和自我发展的舞台。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最终能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环境情况,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又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尝试开设更多的选修课,例如羽毛球、网球、游泳、跆拳道等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项目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在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性质,合理的安排练习内容发展学生的身体能力、技战术能力以及心智能力。
(三)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体育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情况并结合教师个人的特长和教学风格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某一个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单一教学方法,也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搭配教学,但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者,只有学生自己具有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愿望才能在教学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这种愿望反应到教学中就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特性以及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要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转变教学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五)以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来布置场地器材。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对于优化体育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体育场地设施的布置和安排,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并创造适合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环境。如在遇到场地器材不足时,教师可以发挥想象能力,可以自制体育器材,或者根据课堂内容的要求,充分挖掘器材的各种玩法,提高课堂效果。
高效沟通策略范文2
1高校图书馆构建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纸质为主馆藏资源结构发展到纸质电子相结合的馆藏资源结构再到后来的完全以电子资源为主的馆藏资源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图书馆的资源检索界面、检索方式已很难适应电子资源建设的需要,很难满足用户的信息检索需要。为了方便用户,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图书馆必须构建资源发现服务系统。
资源发现服务系统具有巨大的优势,可以为图书馆提供一个元数据检索与全文信息整合的一站式检索平台,不仅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图书馆自身的信息检索效应,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检索服务。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检索速度极快,明显优于传统图书馆信息检索方式,这种具有强大检索优势的平台在信息化环境下,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中是必然的趋势。另外,信息化时代,用户信息搜索行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用户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方式进行信息收集,通过网上书店进行学习,在用户信息搜索行为发生巨大转变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只有践行服务升级的理念,构建资源发展服务系统,才能满足读者需求。
2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优势
资源发现服务系统具有强大的优势,不仅操作流程极为简单,而且在用户不了解馆藏情况下通过此系统也能有效地找到所需资源。
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内容方面,包含了图书馆及远程数据库的所有内容,并建立了一个全面的集中式索引系统,为用户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服务,提供有效的检索服务;在探索服务方面,提供了单一检索框和高级检索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在传递服务方面,可以提供直观的系统界面,为用户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提供快捷的检索结果;在灵活性方面,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灵活的定制服务,有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
3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应用情况
自2007年起,国外一些高校图书馆就在资源发现服务系统使用方面狠下工夫,不仅加大了对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研究,而且开始对资源发现服务系统进行了开发应用,并有不少高校已把这种系统用于图书馆的建设服务中,极大地优化了图书馆的功能。
受国外影响,近年来我国也逐步认识到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重要价值,一些高校图书馆也涉足这种服务系统的研究,并把这种服务系统用于图书馆的管理中。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浅,除了一些著名高校在这方面有一些突破外,比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水木搜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思源探索”都是在研究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在图书馆功能方面的突破,但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并没有进行研究,更不要说对这种系统的实践应用了。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几千家的高校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使用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而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市场还没有生产出较为成熟的资源发现服务系统产品。因此,从整体上而言,我国高校图书馆使用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情况不容乐观。
4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体系构建策略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尚且处于探索阶段,与国外高校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鉴于此种情况,我国高校图书馆要想应用这种服务系统,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在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经验,积极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资源发现服务系统。具体策略如下。
(1)以用户需要为中心进行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设计。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构建是相当成功的,究其原因就是基于用户的需要进行构建。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构建也要借鉴这种经验,通过充分调查,依据用户需要进行构建。首先,设计阶段就要树立以用户需要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尊重用户的实际需要,激发用户的使用兴趣,保障服务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其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把以用户需要为中心的设计思想贯穿于系统开放应用的整个过程中,以人为本,重视用户与系统之间的联系,积极征求用户意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的构建。
(2)明确资源发现服务系统设计的目标与方向。要想成功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就必须明确系统设计的目标与方向。高校图书馆应根据需要建立一个非常清晰的设计目标与方向,在同一个目标引领下完成服务系统的构建。具体而言,设计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改变传统资源搜索界面,提高用户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满足用户利用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过程中还能同时利用多个用户界面,有效提升搜索效率,提升搜索的深度。第三,系统设计的实用性要强,能通过一站式服务设计有效保障用户的要求。第四,图书馆管理者要对员工进行系统流程的具体说明和告知,以使内部员工对这种新系统的使用规则了然于心,更好地发挥新系统的作用。
(3)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源发现服务系统设计应用中的问题。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成功设计与构建是一件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不断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鉴于此种情况,及时发现借鉴资源发现服务系统设计应用中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发现服务系统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抽取数据、进行数据转化、发现系统与ILS系统的整合与同步、载入其他数据、整合全文内容、内容丰富与增强等程序,任何设计应用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成功应用。所以,在系统设计与应用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元数据的质量和资源发现服务系统与ILS系统的整合问题,保证这两个环节不出问题。另外,资源发现服务系统与图书馆集成系统的整合也很关键,只有实现二者的成功整合,才能为用户提供实时全面的资源发现内容,满足用户的需要。
(4)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对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用户满意度的评估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制定科学、配套的评估方法对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用户满意度进行评估。在构建资源发现服务系统的过程中,要对用户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把这种调查作为评价与反复评价系统使用情况的重要依据。在系统设计的开始阶段,就要以用户满意度为中心理念和出发点,并建立一个让用户主动参与的评价机制,从用户视角出发,建立评价系统,开展用户主导的评价活动,通过用户评估,掌握用户的意见,然后依据用户的发现体验,完善系统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发展。
高效沟通策略范文3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整个教学管理的核心和基础。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广泛使用和校园网的普及,在高校中出现了一系列学籍管理系统,由于高职院校突出实践性、应用性、专业不稳定性和三学期制模式等特点注定与本科院校不同,真正适合高职院校的很少。因此,在成熟运行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软件的基础上,扩展其学籍管理的外延,提升其学籍管理向学分制转化的能力,开发出一套适合于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系统成为必然。本文主要讨论基于Delphi下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模型分析和数据库设计几个重要部分。
2 系统需求分析(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2.1 学籍管理机构
高职院校目前的学籍管理体系比较灵活,目前大多处于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其学籍管理由学生处和各系(院)分 别管理承担其中部分工作。其中学生处负责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统筹安排,系(院)承担具体工作的落实和实施。
2.2 学籍管理需求
根据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分为基本信息管理、学籍管理、交费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奖惩管理、奖学金管理、学生补助管理、勤工助学管理、就业分配管理、系统管理和统计分析12个功能模块。
2.3 管理角色设置
为满足高职院校对学籍管理的动态需求,学籍管理系统采用学生处管理与系(院)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作灵活调整。
为实现高职院校相对灵活的动态学籍管理模式,需要按照该类院校的学籍管理业务职能来划分角色,分为基本信息管理、新生管理、注册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和毕业审核管理五个角色。
成绩管理角色根据需要可以划分为成绩录入、成绩更新、毕业成绩汇总和成绩档案四个角色。
3 系统流程分析(Process analysis system)
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可动态组合为如图1所示学籍管理系统流程。
3.1 基本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用于管理学籍业务的基本数据,是进行学籍管理基础[1]。基本信息管理为其他模块的运行提供资源数据。基本信息包含学生基本信息、院系基本信息、专业基本信息、班级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五项子模块。
其中,学生基本信息用于管理新生和在册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包含导入数据、创建班级、新生分班和生成学号四部分功能;院系基本信息用于管理院系信息,包含录入、编码(根据院系基本信息,指定编码规则,然后进行编码,得到院系代码)和更新等功能;专业基本信息用于管理专业基本内容,包含录入(指定学科后,执行录入专业信息功能,得到专业基本信息)、编码(按照专业基本信息,指定编码规则,执行编码操作得到专业代码)和更新等功能;课程基本信息用于处理课程信息。课程基本信息涉及到学籍科角色和其余所有角色。根据教研室基本信息,执行录入课程信息和指定开课教研室后,得到课程基本信息,然后指定编码规则,生成课程代码,根据需要进行更新。
3.2 学籍管理
根据学生的注册信息、考试成绩和交费情况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即时更新学生的学籍状态。对学生的毕业进行审核或学历查询数据。学籍管理包含学生注册、学生重修、退学管理、学籍异动和毕业审查五项子模块。
3.3 成绩管理
根据课程和教学班数据,管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并进行统计。统计学生的全学程成绩以进行毕业审核。成绩管理包含期末考试成绩、补考管理、操行管理和毕业成绩汇总四项子模块。
3.4 班级管理
根据班级基本信息数据,管理班级信息的修改、浏览和信息查询等。班级管理包含期班级信息修改、班级信息浏览和班级信息查询三项子模块。
3.5 交费管理
根据学生基本信息数据,管理交费信息的修改、浏览和查询等,作为是否能够生成学籍档案的依据之一。交费管理包含交费信息修改、交费信息浏览和交费信息查询三项子模块。
3.6 课程管理
根据课程基本信息数据,管理课程信息的修改、浏览和查询等。课程管理包含课程信息修改、课程信息浏览和课程信息查询三项子模块。
3.7 奖惩管理
对学生在校的奖励和处分分别进行管理,作为奖学金、勤工助学、学生补助和就业分配的主要依据。奖惩管理包含学生奖励增加、奖励取消、奖励浏览、奖励查询和处分增加、处分取消、处分浏览、处分查询等八个模块。
3.8 奖学金管理
根据成绩管理和奖惩管理的结果评出学生本学年的奖学金情况,奖学金管理包含奖学金修改、奖学金浏览和奖学金查询三项子模块。
3.9 学生补助管理
学生补助管理包括助学贷款和特困生补助两个子模块。
3.10 勤工助学管理
勤工助学管理包含用工申请管理、助学申请管理、报酬发放管理和应聘合同管理四个子模块。
3.11 就业分配管理
就业分配主要用来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管理[2],包括就业分配修改(增加、取消)、就业分配浏览和就业分配查询三部分功能。
3.12 统计分析管理
统计分析管理模块包括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学生奖励统计分析、学生处分统计分析、奖学金统计分析、助学贷款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就是对相应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
4 系统模型分析(System model analysis)
4.1 模型关系
本系统模型之间的关联和数据流程如图2所示。
4.2 系统实现方法
系统通过网络软件系统流行的B/S结构来实现,管理和维护方便,便于实现系统升级、管理策略的调整和开放式的资源共享[3]。具体以微软(MicroSoft.net)系列技术为核心,基于Windows平台,应用Delphi2010开发平台,结合XML、ActiveX等最新技术,实现项目所要求的B/S的结构运行方式。即用户界面层采用Delphi2010开发;应用层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它建立实际的数据库连接,根据用户的请求生成SQL语句检索或更新数据库,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一层通常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存在并注册到服务器的注册簿(Registry)中,它与客户端通讯的接口符合某一特定的组件标准(如COM),采用Delphi2010开发平台开发;数据库层主要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考虑到学籍管理中数据流量大、保密性、安 全性强且具有档案性的特点,采用SQL Server2008来实现。
5 结论(Conclusion)
学籍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现状而量身定做的,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中的需求分析、流程分析、模型分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数据库的设计给出了原则性建议,从而提升了学籍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颖.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系统设计[J].河南省冶金行业低碳冶金与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2] 孟庆梅.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03):147-148.
.四川:四川大学,2005.
高效沟通策略范文4
对于教师而言,绝不能只满足于掌握一些零碎的教学技能,因为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比如要掌握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教与学的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者指向学习目标并结合自身特点而采取的学习活动方式,并具体化为有关学习的规划和采取的学习措施。研究表明,相对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来说,学习策略,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以及形成高尚的品德,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高效的求索和建构过程。其次,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有利于学生适应现代化信息迅速增加、生存空间继续拓展的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贯穿学习策略,让学生掌握并生成可让其终身受用的科学高效的学习策略,进而学会学习,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呢?
1.更新教学观念
师生都应有学习策略的意识,尤其教师要认识到使用学习策略对强化学习效果的意义,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并让学生使用学习策略。
2.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和学习风格以及他们对各门课程的理解。
3.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策略及运用的机会
学习策略灵活多样,因人而异,教师应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要善于观察别人的学习策略,常与他人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以取长补己。
4.教师要在备课、上课等方面体现、反思、运用学习策略。
培养学习策略就要把学习方法和策略渗透到教学中,充分认识、运用课本中提供的资源策略,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师要指导和培养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灵活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能力,这是改变目前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高效沟通策略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从而使课堂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如今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对实现这一目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人将根据自己几年数学教学经验,对目前数学课堂现状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进行分析讨论。
一、初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1.以教师为中心
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主要还是一切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动者,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就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本来在很多学生眼中就是一门极其枯燥乏味的学科,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还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方法,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也就无法形成高效的数学课堂。
2.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导致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动手能力差,在学习上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课前不预习,课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及时复习,于是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极其薄弱,无法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体会不到数学的魅力。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1.如果想要学好数学,首先就要对它感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抽象难懂,学起来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人教版教材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更新,主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由于学生生活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做到使人人都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研究,用有趣、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并且认识到学习数学原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教师一般都是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在下面模模糊糊地听,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新人教版教材要求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使教师对每位学生有大致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偏文的科目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容易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数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无法做到这一点。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建立一种轻松愉悦的上课气氛,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放下教师的架子,多关心、帮助学生,跟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这样,学生既能轻轻松松地学数学,又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大大的提高。
3.培养学的创新能力,对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至关重要
如今,创新教育在全国学校中得到普及推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不同的情景创设,鼓励学生打破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多种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的学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学习思想上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自身特点的不同,导致在数学学习态度、成绩等方面产生差异,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这对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为高效的数学课堂创造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每位学生能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再视数学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配合教师,认识到在课堂上自己才是主体,不管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多跟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总之,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相信在我们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杨祥明,甘庆军.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江苏省教育学会,2010.
[2]喻平,张英伯,曹一鸣.数学教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马复.初中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高效沟通策略范文6
[关键词] 深度营销 消费者需求 市场营销策略
一、深度营销的内涵
深度营销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基于营销价值链的系统协同,以有效提高企业营销运作效率为重点,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深度营销是一种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构建企业主导的核心价值链并以此提升消费者关系价值为主要思想,以滚动式培育与开发市场为手段,取得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的营销策略。其强调高效快捷的资讯、周到全面的服务、严密的市场管理,强调实现与顾客的深度沟通,从而建立起广泛、稳固的紧密型关系,推动基于品牌忠诚度的市场控制力和竞争力最大化的实现。
二、深度营销策略的实现条件
为能够有效发挥出深度营销的作用与影响力,为企业营销行为带来真正的利益,企业在应用深度营销策略时,应明确并创造出其实现的必要条件要求。
1.需要构建灵活、务实的现代营销理念。理念决定行动。为能够有效发挥深度营销的效果,企业营销管理者首先要更新营销理念,这是有效实施深度营销的基础要素。为此,需做好以下事项:一要把产品概念转变为顾客需求,因为消费者与企业合作的满意程度,核心取决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否满足其要求。因此,分析市场的着眼点在于消费者需求,而不在于产品本身。营销人员要善于换位思考,认真分析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及其变化,从满足需求的角度,来考虑现有服务应作哪些改进和调整。二要把推销理念转变为实现需求。营销人员不能仅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推销,而要把营销看作是为消费者创造利益、帮助消费者实现其愿望的过程。消费者表达某种需求时,营销人员向他“推销”的应是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2.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售后服务。深度营销模式要求通过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信息,以专业的角度,将分散的消费者需求联系起来,取得了一定的协同效率和规模优势,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效益。只有形成互利的良性循环,才能将营销、服务的各项资源,配置在围绕提高企业效率的方向上,增强营销售后服务平台的维护管理,构建深度营销价值链,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营销方法。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为有效发挥深度营销思想的效果,需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和方法。。在市场开发时,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设法了解这些需求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优先次序,不要“推销”消费者不感兴趣的产品特性和利益,而要介绍那些与消费者急于想满足的有关的特征和利益;在消费者维护上,不能只关注消费者的一时需求,要动态地、连续地关注消费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持久的消费者忠诚,收获深度营销的效果。
三、深度营销对营销管理的要求
1.建立起高效的营销管理体制。高效营销管理体制,是深度营销策略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和保障。为此,企业需做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实现营销管理机制下移。如在产品竞争较集中的区域市场成立服务处,加强对市场的了解和沟通。第二,构建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营销队伍。营销经理必须是有较深厚的理论修养,有较丰富的实战经验,有较强的领导能力,业务人员必须有专业素养、有激情、能吃苦、善学习。第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深度营销要求营销机制的职能复合化,不仅是单纯的市场销售,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开发、市场管理、市场维护等职能,战略性地实现市场的良性成长。
2.重视并强化市场维护。 深度营销要实现的是市场的战略性成长,而不是靠短期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市场的维护,提高各类消费者对品牌持久的忠诚度。第一,加强深度回访,当好消费者顾问。为此需制订严密的消费者回访制度和详细计划,并严格检查落实,回访率要达到100%,不但要加强对自己所有的消费者终端的回访,还要对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加强关注。在沟通中增进关系,培育合作机会;要不断提高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当好消费者顾问,努力解决消费者的一切困难,尽最大能力满足消费者的一切需要。第二,要加强品牌传播,提高品牌的忠诚度。要不断丰富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效率,以高质量的服务为消费者和消费者提供质量最好、利润更有保障、风险降至最小。通过高效的品牌传播,使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最终使产品品牌的忠诚者群体最大化,忠诚的持久性最大化。
3.可利用远程交易手段实现深度营销。随着消费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上远程交易逐渐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大力开发非现场的远程交易,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有利于营销行为中双方(或多方)的即时性信息沟通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深度营销本身的优势。
4.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发展的,若营销人员自身素质不随之提高,就没有能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有价值的服务,营销人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就会逐渐下降。因此,营销人员要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提高自身适应市场变化、驾驭深度营销的能力。为此,营销人员一要不断加强营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学习,为自身充电增值,加强对企业理念、行业知识、营销技能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把自己变成一个专业的销售人员。二要不断扩大视野,不断了解本行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洞察行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捕捉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