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总结

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高校;班主任;应用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1]。

一、高院校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特征

(一)学生特征。高校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最高阶段。在一定情况下,高校学生某些性格特征大体相同,高校学生正处青春发育中后阶段,正处于从青年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同样,其心理正处于从不成熟至迅速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这种过渡期间,他们所需要思考事情和过渡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足,总结起来说,高校学生易受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和报复心理以及异往困惑等心理影响。

(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及充当角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即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又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

面对具有上述特点的高职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既扮演管理者,教师,“”家长的角色,又充当学生的朋友,调解员,办事员,服务者等角色。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班主任要深刻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的理念,拥有高尚的师德风范,强烈的爱心和工作热情,善于沟通交际,善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及处理细节的能力,此外还要求班主任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2]。

二、日常管理工作对社会心理学知识加以充分利用

(一)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随着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研究的不断加深,因而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应用领域应越来越广深。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日常管工作当中,所需要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具体要包括以下部分:1、人格与社会发展;2、应激和情绪问题;3、侵犯和助人行为;4、人际吸引与爱情。5、从众和服从。6、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7、健康心理学。

(二)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时方法应得当。如何应用社会心理学到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其方法多样,班主任在具体实际的工作环节可以采用自然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以及访谈法。

三、班主任应用社会心理学到工作管理当中的举例分析

(一)充分利用第一次班会。高校新生在完成了新生注册环节后,在高校新生第一次班会上,一般班主任都要所有学生在讲台介绍自己,介绍的内容通常是自己的基本身份信息和基本的家庭情况。学生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班主任除了在台下不仅要对一些重要信息加以记录,而且对讲台上的学生加以留心观察,对台下学生的表现同样留心观察,对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要充分掌握。学生介绍完成后,班主人在对照学生本人照片和身份信息的基础上,对自己所记录的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笔者通过几届高校学生的实践,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在第一次班会上自我介绍时,对其当时所讲的内容加以参照,对于日后班主任对各学生心理辅导和困难补助评定以及学生问题等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做好选出班长的工作。高校学生经过在第一次班主会中的自我介绍以及日后学生的具体表现,某些优秀的学生就会在这些过程中脱颖而出,对于优秀的判定,还要根据这些学生的个人实际和理论能力,以及在班上或学校所担任的职务来加以确定。笔者通过对两届高校学生在班会当中班干部的选取工作当中,应充分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班干部的选举工作当中,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同样要充分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

(三)选好舍长。笔者在某届高校班上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曾发生过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班上的某些学生为了不去上早操,采取私刻公章的欺骗方式来逃避,结果这些学生在逃避的过程中被学生会发现。再对学生逃避不上早操这件事的过程中,汲及到了社会心理学当中的从众心理,笔者发现这些逃避不上早操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同一家乡、城市、宿舍的人。

(四)班主任自已发挥好团队主心骨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中有句经典的话:若想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自己要有一桶水,并且要保持常流水。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遵从以身作则的原则,班主任要求学生的事情,自己也有有能力做到,并且还要树立好榜样,尽量做好标杆的作用,班主任在日常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具体管理过程中,应保持积极乐观和向上以及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并保持良好的作风,树立起学生心目中的领导标杆作用,感召学生,此外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同样重要。

四、结束语

面对不久将来人生方向的抉择和就业形势的不断加剧,每一个学生都想做最好的自己,找到一份可以大展宏图的工作,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个优秀的人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提高,而不是朝夕之事。所以,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上的日常工作,如何使每一位学生在大学能够去除阴霾,健康快乐成长这是所有班主任所关心的问题,作身班主任还需要从日常事情做起,从众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日常的不断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作者简介:朱万晶(1979-),女,湖北荆州人,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讲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基于人本管理的高校教研室教学管理创新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79-02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2]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笔者在对这种教学方式近10年的运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同时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为了能让本小组的扮演得到全专业和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他们积极为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不遗余力地在一起讨论剧本、商定演员、排演剧本,直至达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效果为止。笔者从学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属于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内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他们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们坦言自己在今后的人际相处中会更多地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和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随着教师进一步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这门课会越上越好,让更多的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瑞典]胡森(Husen,T.),等.教育大百科全书(第8卷)[M].张斌贤,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王卓,杨建云.合作学习:一种教学策略的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学峰,陈培林.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设计及实验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6][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王巨光.简论启发性教学模式及其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5).

[8]王巨光.简论涂又光教育自身本体研究的意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9]田爱民,张凯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5}

1908年,英美两国同时都有名为"社会心理学"的著作面市,例如麦独孤所著《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罗杰斯所著《社会心理学》。自此之后《社会心理学》就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目,逐步被人们探索。社会心理学指的是对于心理学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并将其运用的科目。对于社会心理学进行学习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了解在社会大环境中某个独立个体的想法和做法。社会心理学不只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1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中的特点

1.1心理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特点

具有与高等教育同等基础理论、拥有先进的思想、前沿的知识以及前沿的技术是高等职业心理学教育最大的优势,其不仅具有很高的综合能力,还具有相对较强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将之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这是高职与其他高级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

1.2学生的特点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是高等教育很重要的组成成分。与大学的学生无二,高职生同样处于青春、懵懂、涉世未深却又对于很多事物有着好奇心且具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冲劲的年龄段,他们也在进行着青年向成年的蜕变,内心世界也在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时间用来思索。总体来说,高职学生产生的大多数共性心理问题是:逆反心理、报复心理、孤独心理、异往困惑、嫉妒心理等。

1.3心理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讲就是强调个体与整体的有机整合,在对于一个个体的各方面资本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同时,还对于个体的其他有缺点进行客观解析,与实际结合,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找出最适合的工作路线,并为踏上这一路线做出努力。

在这门学科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们的启发,给他们进行自我定位的机会;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指导,给他们自我规划提供辅助指导,确保他们踏上的是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道路;给他们提供心理指导使得他们保持正常的心态,依据自己规划的路线稳步前进。为达到上述目的,导师在讲授知识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引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管理者,还是可以充当学生的朋友的角色。这对于高职院校的从业者对于教育的理解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其拥有崇高的师德,对于学生的爱心以及对于其本身工作的激情,擅长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水准的心理学知识。

2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2.1社会因素

①我国的就业较为困难竞争激烈,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人才过多,用人单位越发挑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本科生,胡乱的提高招聘标准,造成毕业生资源的极大浪费。

②很多城市对于蓝印户口的要求有了很大提升,更有甚者对于人才的出生地作出要求,这使得外地毕业生求职愈发困难。

2.2学校因素

专科院校对于应届毕业生一般都仅限于经济方面的帮助,却忽视了毕业生其余方面能力的增强和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及应聘能力的提高,有很多学校对应性的举办了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类课程,却并无大的突破。

2.3家庭原因

大专毕业生的家庭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抱有很大希望,父母想让他们不要忍受贫穷与辛苦,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待遇好的就业机会,却唯独很少考虑孩子选择的职业的前景。

2.4自身因素

①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高职类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自我效能感不强。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他们不擅长应试教育,自我评价不高。

②没有足够的收入。由于其家庭拮据,毕业生选择工作的时候追求速度,做不到适度的观望。

③太过于期待好的岗位。很多毕业生有这事家庭宽裕的任务,这时的高收入的工作更加抢手,且他们更愿意在大中型城市就业,却不想在底层工作。寻找工作机会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毕业生会由于无法得偿所愿而紧张、焦虑;若再次遭遇不如愿,则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极端情绪及行为。

3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教育

3.1创造主观积极的情绪体验

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指导要以使学生产生积极态度为根本,将学生们的个人需要转化为激励他们努力的因素,引领毕业生确立正确的观点。除此之外要将这种引领贯穿全程的教育之中,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就要让他们了解到,他们的任务不光是好好学习,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积极向上具体是指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可以符合自己要求的过去,积极的面对现在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

校方要给与毕业生更多地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让其担当学生干部、学科代表等职务,使其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建议他们去适合自身性格的地方进行勤工俭学,当学生们在他们有所长的地方有所表现,他们将会得到积极的激励,这种激励可以给与自卑的学生信心,这可以给他们减压提供助力,还可以使他们得到足够的自信,让他们感觉到快乐。

3.2培养个体积极的个性特征

经科学研究表明,与普通人比起来,盛行积极乐观的人可以更好的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这种人可以快速的走出逆境,即便是最严峻的考验,这种人也可以轻松应对。不过,一个人天生的或是从小到大接受的思想对于他的未来影响甚大,因此知道怎么做却不一定可以做得到,理解了却并不意味着变化。尽量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自己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

3.3建立学校积极的就业指导

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学生职业规划根本,且在逐渐在激励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共同努力,面向各个年级、各个专业、不同对象创造并完善一套系统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积极化的就业指导方针。

我院会组织每届学生进行未来规划课程,给参赛选手支配专业的指导用来辅导赛前训练、赛时支援,赛后总结,辅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提高能力,使得学生逐渐自信且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我院的毕业生从业引导工作,眼下以"三课"为基础,分别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课,以"三讲"就业讲座、心理讲座及毕业生讲座来给与学生努力方向,在每个环节都注重实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是学生们得到更多积极的经验,引领毕业生们了解自我,给他们的未来就业提供巨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李玉芳.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诉求、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9-11

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4

困扰大学生择业的十大常见心理现象

目前,关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和问题的描述性研究。总结起来,当前择业过程中困扰大学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存在如下十个方面:

1.紧张焦虑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毕业前感到烦躁、紧张、无奈和悲观的人数百分比分别为31.7%、33.7%、34.2%和13.4%。另有调查发现,有88%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感觉“对未来不可知”,84%的人“对步入社会感到恐慌”。

2.自负心理

一些毕业生自我估计较高,择业取向较高,择业挑三拣四,消极等待,自视清高等。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产生较大的反差,从而在择业时缺乏自知之明,而失去良好就业机会。

3.自卑心理

另一些大学生面对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却对自身能力缺乏了解、缺乏勇气、不敢竞争。他们往往对所选职业拿不定主意,或者在用人单位面前过分谦虚,不敢对能胜任的工作大胆说“行”,总是“试试看”,从而错失择业良机。

4.怯懦

在择业时,部分大学生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5.从众心理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缺乏主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信息,人才交流会、招聘会不知所措,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一窝蜂地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给求职带来困难。

6.依赖心理

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依赖。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消极地等待单位选择,等待学校安排,存在“等、靠”的依赖思想。加上受近年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仿佛不是毕业生自身求职,而是父母亲属在求职。

7.求稳、求闲、怕苦

追求稳定和一步到位,对职业的选择崇尚“三高”标准,即高起点、高薪水、高职位,过分强调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缺乏同甘共苦的创业精神,而自身又缺乏管理岗位必要的实际经验和能力,结果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

8.攀比心理

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择业,而往往是以周围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即使有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盲目攀比的结果只会是错过成功的机会。

9.问题行为

毕业前一些大学生因某些主体需要不能满足或较大的挫折感,加之平日缺乏应有的品德与个性修养,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常见的有逃课、损坏东西、对抗、报复、迁怒于人、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嗜酒等等,不仅影响学业,还可能导致违纪与违法。

10.躯体化症状

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挫折体验多,加之一部分大学生性格上本来就不十分健全,因此容易导致某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血压不正常、消化紊乱、背痛、肌肉酸痛、口干、心慌、尿频、饮食障碍或睡眠障碍等。

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社会心理根源

总结与概括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困扰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的心理困扰的深层心理根源进行剖析,从一定高度看待这些心理困扰,然后才能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而目前对于这一重要环节,研究者还比较忽视,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

1.常见择业心理困扰的分类

从心理困扰产生的源头,上述10大择业心理困扰可大体划分为四类:一是来自毕业生个体的心理困扰,包括紧张焦虑、怯懦;二是来自参照群体的心理困扰,包括自负、自卑、从众、攀比;三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心理困扰,包括求稳、求闲、怕苦、依赖;四是由前面三类困扰综合导致的心理问题,包括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症状。

2.社会心理视角下的择业心理困扰

根据社会心理分类系统(金盛华,1995),社会心理可以分为:个体、人际、个体与群体、微观群体、宏观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和宏观系统化社会心理思想六大方面内容。以此系统的视角看待上述分类,不难看出:紧张焦虑、怯懦属于以情绪为基础的一般个体社会心理现象;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症状属于较严重的个体社会心理问题;从众、依赖属于以行为为基础的一般个体与群体社会心理现象;自负、自卑、攀比属于以认知为基础的需加矫正的人际互动社会心理现象;求稳、求闲、怕苦属于以认知为基础的需加矫正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

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调适

1.调适的基本原则

首先,社会心理学的分类系统表明,不同来源和层次的社会心理问题需要不同层次的调适。比如,对于个人水平的问题,如紧张焦虑、问题行为等更多的从其个人角度提供帮助;而对于群体层面,乃至社会环境(家庭、文化)等层面的问题就需要协同各方力量,从更宏观的角度予以配合。

其次,对于不同心理基础的问题,也需要适应其心理基础而提出调适方案。比如,情绪问题主要从情绪的角度,认知的问题则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切入调适过程。

第三,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人的社会行为是关于个体与环境的函数:其中包含行为、个体、环境。因此,对于任何心理困扰都不能孤立地“就问题而问题”,而应该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以系统的观点看待和解决。

2.调适的具体做法

(1)一般应激心理困扰

社会心理学指出,在面临社会压力时,每一个体都会产生正常的社会应激反应。面对择业这样的重大人生抉择问题,产生焦虑、紧张、怯懦、自卑等心理都是正常的。而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适度的紧张对于行为表现是有促进作用的。

因此,对于学生的紧张、焦虑、胆怯、自卑等心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忧,而以情绪技术予以调适,充分给予情感理解和支持是最重要的。对于从众、依赖等行为层面的应激反应,则鼓励其改变行为,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以认知技术予以调适。当然如果上升为焦虑症等就另当别论了,那就需要专业咨询和治疗了。

(2)要矫正的认知偏差

社会比较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主要机制。作为社会的人始终是在与所选择的参考系进行比较中来确定自我价值的。但由于信息不全、认知偏差和参照系选择不当等原因,有时候会产生认知失调。对于这类问题,就需要从认知的角度予以矫正。

(3)以行为为基础的困扰

前面已经提到,对于以从众、依赖、胆怯等不敢付诸行动的心理困扰,则需要通过行为方法,辅之以情绪、认知方法,才能予以调适。比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行为主义的一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

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5

一、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理论来源便是社会心理学和主流心理学在语言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它具有通过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来解释个体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社会功能。而主流动机心理学派主要研究引发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对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1968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Ausubel指出,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不仅仅是单向性的关系。1987年Brown在他的文章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中用动机指称对所追求目标的选择和为之所付出努力的程度。而Ellis(1994)则将动机定义为学习者出于需要或愿望在学习外语所付出的努力。他们都将动机与语言学习相联系,把动机看作是可以影响语言学习的能动性因素。但他们只是对动机与语言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未对学习动机本身进行深入分析。1985年,The Attitude/ Motivation Test Battery:Technical Report发表,Gardner将学习动机归纳为四个方面: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学习态度。而1989年,Spolsky在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一文中却重新进行了划分,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对待外语学习,学习者本身的态度;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学习者学习外语所付出的努力。

其中,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效的动机理论是Gardner(1985)的动机模式和研究方法。Gardner和Lambert在二语习得上做了大量研究,对多种文化中二语习得的群体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动机成为影响二语习得和构建不同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力量。其主要研究成果: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分类和经典社会教育模式。经典社会教育模式关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动机在态度和学习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这一模式突出特点是涉及的所有变量都是从实证研究结果中提炼出来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界定和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大量实证研究中获得和得以验证的。他们设计的动机测量量表,成为当时二语学习动机调查的标准。

由于经典模式没有办法解释所有语言学习的原因以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素,许多学者尝试用不同的理论来丰富动机学说。在这些研究当中,影响较大的是D?rnyei(1998)的动机三层次说。D?rnyei总结了前人的观点,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观点,从实际的课堂教学出发,主张从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层面三个维度来界定和测量外语学习动机。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语言学习动机和教学情景的有机结合,包含了Gardner模式中没有涉及的一些因素,为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动机研究的效度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从多元化的视角研究,突破了从单纯的社会环境研究,而转向了学校和课堂教学环境下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

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促进了二语学习动机的模式构建,对国内的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二、国内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20世纪8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动机研究开始传入我国外语教学界,我国外语界一批专家学者,如桂诗春、王初明等一方面将国外的动机理论翻译成中文介绍到国内,一方面身体力行,将动机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去。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文秋芳(2001)运用定量研究,对南京大学年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动机、观念和策略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较高。二是分析动机类型。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2003)考察了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得出七种动机类型。王婉莹(2006)动机类型大致可分为娱乐型、信息考试型、自身提高型等八种。三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黄瑞红(2010)分析了成人学员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出了五点要求。肖武云、曹群(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教学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逐渐多元化,不仅对学生个体因素对动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还关注到了课堂,教师等外部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除了单一的社会心理视角,还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视角对学习动机进行探讨;更多的采用实证研究,以SPSS为工具,通过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研究,或者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动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和研究方法都为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国内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早使用“动机”这一术语进行研究的是王魁京(1998)。他在自己的研究中将欧洲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五种:“”荣誉感的驱使;“神秘感”的吸引;“文化”的兴趣;“求职”的需要;华人后羿为寻根而学汉语。而对学习者动机进行实证研究的始于王爱萍。王爱萍(2000)对来华学习的东南亚华裔学生的调查。之后,冯小钉(2003)对短期留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郭亚萍(2009)对印尼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学习背景的留学生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了最直接的了解。王志刚(2005)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进行分析时,使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高海洋(2001)则讨论了动机、态度、策略三者的关系,指出对目的语社团的态度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研究的是汉语学习者在目的语国的学习动机,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异同,能够帮助教师针对学习对象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指导实践。

国内外对于学习动机研究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在研究者的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始终存在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那就是国内对动机理论翻译及理解有偏差的问题。在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中,态度与动机始终鉴定不明确,区分不够,翻译有偏差。这些都制约了动机理论的发展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Corder,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 Errors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5):2-3

[2] Gardner,R.C.The 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Technical Report(1985)Retrieved January 5,2006.

社会心理学总结范文6

Abstract: The collective Sports Team'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important attribute which whether the group goal does realize effectively, the article unifi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proposed in the movement team'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ainly and communicates two aspects from the trainer and athlete's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to discuss interpersonally. And summarized the scholars regarding with the harmonic motion tea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ethod.

关键词:集体运动队 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key words: Collective Sports Tea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fluencing factor

作者简介:涂永民,男,1970年7月;籍贯: 湖北;学历:博士在读;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一、引言

集体运动队是众多团队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竞技体育的基本单位. 其人际关系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个体和个体,即教练和队员,队员和队员之间的关系;个体和群体,即教练与群体、运动员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运动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影响集体运动队效能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结果。合理的双向交往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作用能促进运动团队成绩的提高。[1]

二、影响运动团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对于其他社会团体,运动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较显著而纯粹的影响因素。本文将从人际吸引和人际沟通两个方面来阐述。

2.1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 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它经历了注意(对交往对象产生兴趣)、认同(了解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并予以接纳)、相同(对交往对象产生亲切、喜欢等情感上的肯定) 和交往(双方开始接触交往并努力建立良好的人关系) 四个阶段。以下分别从教练员和运动员两个方面来探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2.1.1 教练员方面

教练员的人格魅力: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事情打交道主要靠能力,人与人打交道主要靠人格魅力。深层次的人格特质富有更强的吸引力。教练员人格魅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教练员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使运动员心甘情愿地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而产生的成效体现出来。据资料表明有人格魅力的教练员普遍具备智慧、幽默、乐观、进取、正直、公平、宽容、有爱心等个性品质。

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其中主要包含了教练员的指挥能力和文化素质。指挥能力体现在训练与比赛两个方面,对训练而言,最能表现这种能力的是教练员能够使运动员在高强度、大负荷、枯燥无味的训练中感受到乐趣和价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每个球员所拥有的特点和潜力,进而把这些具有个性的因素凝聚成一个整体。比赛是训练的镜子,更能反映教练员指挥能力的高低。文化素质不仅包括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各种专业知识,更多地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群。

2.1.2 运动员方面

影响运动员之间交往我们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品质、能力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相似性因素、互补性因素、邻近性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包括人际知觉和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行为中,必须先有人际知觉,后有人际吸引。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会造成歪曲的人际知觉,也就是产生一些偏见,这些偏见就会阻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妨碍了人际之间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那么就会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从而阻碍人际关系的发展,降低人际吸引的程度。

2、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个性方面,诚实、热情、善良、谦虚、勤奋、开朗、自制、幽默、稳重、勇敢、果断、乐于助人等品质能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2]。曾贵生(1996)在对中国女子足球队的人际关系研究中利用问卷的形式也得出人缘关系好的队员均具有以上品质。[7]

3、能力因素:“体育群体”认为:“个体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规定着群体内的人际关系” [8]。个人比较突出的能力与特长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产生敬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之接近。运动团体中,大家对技术好的队员容易产生羡慕和欣赏的心理,也希望向他学习与他交往,利于自己的提高。厉立玉等(1997)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浙江女排的主力二传手不仅是比赛场上的核心,而且在互选次数上也是最多。这证明队员能力出从众也是球队人际关系的桥梁。[8]

4、相似性 在人际吸引领域中最一致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之间倾向于喜爱那些于我们自己相似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都说明了相似性是重要的因素。相似性包括年龄和性格的相似、爱好的相似、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等等。席海龙等人在对我国U-19男子足球队队员的人际关系调查中发现,队员之间相似性因素占了影响因素的18.7%。[3] 。

5、互补性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正好呈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包括个人能力上的互补和个性气质上的互补。运动员个人能力上的互补主要是指运动技能上的互补。队员个性上的互补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上的互补。虽然每个队员因其角色位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但是某些对比赛在关键时刻有些个性是每个队员所必备的,如:沉着冷静、注意力集中等。席海龙等人的研究中也有发现,如队员之间选择互补因素的占了影响因素的18.5%。

6、邻近性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的观察,认为对方和你的关系可以通过他与你保持的距离来判断。同住一个宿舍或训练位置邻近的队员,就因为彼此交往较多,往往比较容易建立友谊。在运动队中的邻近性表现在队内会出现小团体。小团体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沈跃进(1999)对在彬州集训的国家甲级女排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比赛成绩较好的队,“小团体”数为3~5 个,并且大部分都是以本队核心队员(主力队员) 为中心,核心队员与核心队员也互相选择,形成整体“抱团”现象,有较强的凝聚力。成绩相对偏后的球队中, “小团体”数为5~8 个,且大部分球队中未形成中心“抱团”现象,其结构游离松散。[9]

2.2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沟通是(communication)由拉丁字“communis”蜕变而来,有分享(to share)、建立共识之意。沟通是一种认知选择的活动,以一种方式将信息传送给对方,引导出收讯者的思想或潜在的反应,是建立在沟通双方在共同经验上相互持续的互动过程。[6] Kathleen K. Reardon (1987年) 提出的 “人际沟通能力水平是指你的行为适合情境,并帮助你实现个人或关系目标的程度”。此说法从本质上揭示运动团队中的人际沟通。

从众多研究得出:形成准确、积极的人际沟通不仅有利于运动团队正确执行团队计划,而且有助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沟通的因素是社会心理学家seidentop(1978)提出的:沟通的形式、沟通的质量、沟通的差异性和变动性。他认为运动员在练习和比赛期间,如果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对这种人际沟通作谨慎分析和指导是很有价值的。 [5]

2.2.1运动团队中的沟通形式

Seidentop认为,教练员应注意运动团队内的口头与非口头沟通。[5]有资料表明 80%的教练认为,在比赛和训练期间的口头沟通效果要优于非口头沟通。也有资料表明在技能类同场对抗型的运动中,预定的技战术由于场上形势的变化而导致原有的战术不能如期实施,言语上的沟通很容易被对手识别,此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非言语的沟通。不仅能起到及时、有效、隐蔽性好的效果,还能增强队员间的默契程度,从而提升彼此的信任感。

2.2.2 运动团队中沟通的质与量

台湾社会心理学家黄金柱教授认为,沟通的质即沟通的分配与传递。他运用沟通的网络模型形象简要地描述出教练员在面临不同运动员可能产生的沟通方式。共有三种不同的配对和随之不同配对而产生的沟通方式(patterns)。第一种情况:教练可以自由与选手沟通,二位选手有均等的地位,且彼此间有良好、开明的关系。第二种情况:选手地位不均等,某一位选手较另一位选手年纪大且有经验。教练员主要与地位高的选手沟通,同时只有一味地批评地位次要地选手。地位较低地选手在这种情景下会觉得不舒服。第三种情况:二位选手有冲突存在,彼此之间无法沟通,教练只能分别给予沟通。[5]

同样,教练员对沟通量如果把握得不当,同样会影响运动员间的关系。如,司职同一个位置的两名队员,假设教练员对其中一位单独交谈的次数过多,那么另一位队员就会感到被冷落,转而对被教练关注较多的队友产生敌对的情绪,从而破坏球队人际关系。也有资料证明教练员如果在比赛期间讲话太多,选手对教练也会有消极的感觉。

2.2.3沟通的差异性和变动性

差异性表现在沟通的情景不同会有所差异。比如在球队由于在心理上不够重视比赛而遗憾的输掉比赛时,教练员的批评可能会起到点醒的作用。而如果队员们都已经竭尽全力,却因为实力等因素导致失败时,教练员若不分情形指责就可能会挫伤队员的自信心,破坏球队气氛。美国seidentop(1978)提出的沟通的变动性即研究如何在训练期间去控制运动员的沟通行为。受试对象为高中选手。他首先传送这些自行设计的积极沟通,然后再由选手以自我意识的方式传回。研究发现,随着其他选手给予的积极的沟通增加,团队的和谐气氛才大大的改变。

三、运动团体人际关系的管理对策

1. 教练员同时要指导队员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认识偏差。调节队员的他人认知和自我认知。

2. 教练员对于队员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要正确认识。以正式人际关系为主,使之最大限度的符合队员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的需要,以非正式人际关系作为补充,根据每个队员特别是根据某几个“核心”队员的特点,分配他们担任队里不同的角色,使每个队员都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充分发挥“核心”队员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替补队员要多鼓励少挖苦,使他们积极进取提高竞争意识,以促进全队的协调发展。

3. 正确对待运动队中“小团体”现象,教练员要细致了解和掌握队员间小群体形成的原因,因势利导,发挥较强的凝聚力的作用

4. 调整沟通的方式,注意沟通细节问题。尊重队员。不论是在训练、比赛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练员对队员的评价要客观、恰当。

参考文献:

[1] 贾保民,周燕,普通高校集体项目良好人际关系的实践研究[J ] .四川体育科学,2001.9

[2]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世枚,人际吸引的心理透视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1

[4]郑雪.社会心理学【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85

[5]黄金柱.体育社会心理学【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1983.

[6] 周建华,郑澄碧,张一巍,沟通―――开启人际关系和谐之门的金钥匙[J ].心理健康教育.2004.8

[7] 曾桂生(1996),对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人际关系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6.11.32

[8]厉立玉,冯正海,王德明,对浙江四维女排队员人际关系德调查[J ].浙江体育科学.199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