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建筑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建筑的含义

智能建筑的含义范文1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对应的城市中的建筑也越来越多。人们也早已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更加宜居的建筑环境,实现节能、环保,仍是建筑行业急需面临任务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的概念在人们的思维中也慢慢地根深蒂固。智能建筑建设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智能建筑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智能建筑概念的深层含义与特征

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领域的急速延伸,在未来几年智能建筑的市场前景仍一片光明。智能建筑具有深刻的内涵以及本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智能建筑的深层含义

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社会内涵和技术内涵两个方面。两方面的内涵构成了智能建筑总体的内涵。在社会内涵上,智能建筑主要表现在“节能环保理念”上,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社会的能源危机、减轻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们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积极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技术内涵方面主要表现在,智能、节能两个方面。其中,智能技术方面是最先进的技术,其在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控制下,采用视频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由综合布线技术、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型技术而形成的技术。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必须能够自动地观测并适应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它还须兼具智能报警技术,使其各技术协调一致以及保证建筑物内外结构的统一。另外,节能方面是指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技术,包括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资源节约、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以及开发和高效利用新能源、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等多种多样的绿色环保技术。

2.2智能建筑的特征

智能建筑有节能减排、健康舒适、智能高效以及灵活便捷等显著特点。而现代化技术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的功能也日益强大,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通信自动化、大楼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三项基本的自动化功能。因此,智能建筑在安全可靠性及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方面也有了明显提升。

3智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1智能建筑节能现状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目标。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目前我国在智能化目标定位中明确提出节能要求的并不多,已建成并确有明显节能功效的智能建筑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将会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智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节能建筑的广泛兴起势必逐渐成为人们的必然需求,改善大气环境,减轻建筑耗能所带来的污染,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更与“小家”利益息息相关。

4智能建筑节能措施

4.1楼宇照明节能措施

我国的建筑中,一般使用电表对楼宇间的照明系统进行了管控,依据时间的变化来决定照明系统的开启或者停止。这种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照明控制的自动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成熟的照明技术已经在建筑照明领域中有了一定范围的应用。照明节能技术主要使用总线式,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升了控制自动化的水平,同时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并且这种系统的稳定性也更高,启动与停止也比较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更加灵活,控制水平也更高。

4.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节能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建设智能建筑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无线传感器能够大大满足智能建筑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智能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切实可行的数据传输协议,能够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确保节能系统的可靠与稳定以及高效的运行。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信息感知,主要通过温度、照度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的感知,进而实现数据的采集。为了确保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使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温湿度、照度以及二氧化碳等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容易进行部署,且价格比较低廉,它已经成为建筑节能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之一。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感知物理环境,进而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法输送到服务器上。这样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路可以通过先进算法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主机控制器来直接管控某个设备。

4.3门禁一卡通技术节能措施

随着安防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门禁、视频监控以及防盗报警功能等已近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正在迈向高度的集成化,这集中体现了现代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要求。一卡通刷卡时,通过控制器来实现对报警系统的撤防或者布防。在通常情况下,人员离开房间之后,通过刷卡加密的方式来进行布防,同时联动关闭室内其他的灯光以及空调设备等,从而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

5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含义范文2

现代化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体现、文化表现,也是一个国家先进科技的表达。通过现代化建筑的智能化标准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现如今的高科技水平。据相关数据预测,21世纪以后中国的智能化建筑将达到世界的一半以上。现如今,我国建筑电气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两个阶段后,以迈进智能化阶段。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

1智能建筑的含义

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产生了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它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适应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1997年6月,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就智能建筑给出了如下定义: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这一定义对于我们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智能建筑,有很大帮助。而在国外,关于智能建筑的记载是:“智能建筑”就是高功能大楼,是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设备,采用楼宇自动化技术高度综合管理的大楼(日本)。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 IB I)是关于智能建筑的相关描述是:智能建筑就是通过建筑的四个基本要求,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经济性、高效率、高舒适性的建筑物。以上是国外提供的智能建筑的定义。

2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具有的优点

智能建筑通常具有三大主要特征,即建筑物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即BA),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即OA)、布线综合化。称为3A智能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是更有优势的。

2.1智能控制的研究对象是存在模型严重的不确定性,即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动模型未知或知之甚少者模型的结构和参数,而传统的自动控制是建立在确定的模型基础上的。

2.2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或输出设备与人及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很不方便。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控制任务单一性的特点,对控制任务的要求要么使输出量为定值(调节系统),要么使输出量跟随期望的运动轨迹(跟随系统)。

2.3与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相比,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足够的关于人的控制策略、被控对象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变结构特点,可以总体自寻优,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的能力:智能控制系统能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表示的混合控制过程,采用开闭环控制和定性及定量控制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式;智能控制系统有补偿及自修复能力和判断决策能力。总而言之,与传统的控制理论相比,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机自动地完成其目标的控制过程,其可以在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自动地或人一机交互地完成拟人任务,对高度非线性的控制对象处理比较完美。

3建筑电气系统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建筑电气系统是现代建筑实行智能化的核心,它对整个建筑物功能的发挥、建筑布局和结构的选择、建筑艺术的体现、建筑的灵活性以及建筑安全的保证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电气信号系统是建筑电气系统中专门用于传输各类信号的弱电系统。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如:电源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防静电技术、布线技术、等电位技术等众多的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建筑电气信号系统主要有:消防监测系统、闭路监视系统、电脑管理系统、共用电视天线系统、广播系统和无线呼叫系统等。‘

4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状

智能建筑是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建成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厦——城市广场,仅仅二十年里,美国现已有上万座智能建筑。目前,日本新建的大型建筑,大概60%都是属于智能型建筑;在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已建和在建几十座高楼大厦都采用了建筑智能化系统。人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享受到智能建筑带来的方便、安全、便捷和效益。中国智能建筑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至2001年底,国内已建成的智能建筑约有2300幢,按国际标准设计、施工与管理。目前在建的智能建筑大厦已转向大型公共建筑,如会展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据相关数据预测,21世纪以后中国的智能化建筑将达到世界的一半以上。在我国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现代建筑作为城市的信息单元,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它的高速发展是必然趋势。

智能建筑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建筑,施工

1、引言

美国自90年代以来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约有70%为智能化建筑,日本则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将65%的建筑智能化。新加坡政府也拨巨资进行了专项研究,准备把新加坡建设成为“智能城市花园”。建筑智能化热潮正在引发国际建筑史上的一场革命。

2、关于智能楼宇

智能楼宇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楼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智能楼宇是不是特殊的建筑,它主要由4A组成,即;大楼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安全自动化系统。智能楼宇自动化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具有互操作性,因此,还需要有一个能实现集中管理与协调的系统,以便各个子系统能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共同构成建筑物的自动控制网络。

3、智能楼宇与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建筑维护结构使用保温材料,而且与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量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国外专家对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表明,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规划成本占总成本的2%、设计施工成本占23%;而在运营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占75%。在我国往往只重视降低建设过程的成本,忽视建筑运营使用过程的成本。要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帮助建筑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和人工成本。因此,我们可用建筑智能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如运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策略与技术措施等,就有巨大的节能潜力。2005年10月,在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明确指出,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调节控制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物各类设备的能耗、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效率、减少管理人员,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建筑物的使用更加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4、智能楼宇的节能建筑施工应注意的要点

4、1设计、施工中应力求产学研结合、不断创新

由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嵌入了智能化系统工程,为配合节能与用能技术措施的智能控制方案与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独特性与复杂性,传统用于建筑的监控设备与系统已不能充分满足要求,因此,在建筑节能工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装备,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优化控制与管理模式,完善并提升建筑智能化节能控制装备的功能。在建筑节能工程大规模推进的早中期,产学研结合研制新型节能装备尤为重要。

4、2工作思路与模式上应不断寻求改进

智能化系统工程节能技术措施以往主要集中在能耗设施,如冷热源、空调等的节能控制方面,现在则应转为“全面用能管理,精细节能控制”。无论是设备系统的工艺控制,还是日常管理,只要有一定的节能空间,就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凡是有利于用能管理的参数,智能化系统就必须准确地采集并完整地存贮,通过对各类实时信息与历史数据的分析,管理当前的用能设备,优化今后的用能控制与管理策略。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不仅是主观地配置功能,采购设备现场安装,而应与建筑、设备、物业等专业联合,对建筑物的能源系统进行分析与诊断,紧密结合建筑方案、设备工艺、管理方式,提供全面的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完善。能源合同管理及节能工程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和实施优化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工作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智能建筑工程界整体将提升一个层次。

4、3加强标准的健全与建设导向

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已制定了地方的设计标准,相关部门也在制定综合布线标准,但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行业标准或全国性的规范还没有形成。依据什么标准进行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智能等级及设备水准,如何选择适 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技术标准,如何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这些都是建筑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有不少投资商、设计单位和系统集成商对智能化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知智能建筑的真正含义,搞不实宣传,有的投资商在 已建、在建的智能建筑中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智能化要求,在具体建设中还带有一些盲目性,特别是在设备选择或系统集成方面往往屈从潮流或随意拔高,导致设备和设施不能正常运转,造成投资上的极大浪费。由于存在这种盲目性,使得当前智能建筑在舆论导向上存在过热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

4、4应不断提高和培养智能建筑设计队伍的素质

我国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不能长期把智能化系统设计委托给国外设计单位或系统集成商。实质上智能化系统 设计仅是整个建筑物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统设计应服从于建筑设计,整个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应由建筑专业牵头,统筹考虑并统一 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智能化建筑,建筑设计单位仍然是主体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仅是配合单位。

实践表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各自为战,国内已出现过多起由于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没有同步而引发的设计事故。为使两种设计形成有机的联合体,国内有条件的设计单位应调整专业设置,把自动控制、通讯、信息、计算机、建筑设备等专业有 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对于独立于建筑设计单位的系统集成商,除服从于主体设计单位外,其设计成果还应纳 入建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智能建筑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设计;措施

智能建筑也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对建筑内部的基础设施与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能够为居民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的一种新型建筑,它的主要特征也就是具有智能化系统。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等,这些设备能够为居民提高相应的服务,更加满足居民的需求,使居民获得了舒适、安全、高校的环境,提高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本文从智能建筑的含义入手,简单介绍了只能建筑的建筑设计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一、智能建筑的初步定义

从我国当前的相关文献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智能建筑的定义,但是并没有对此进行统一,从其字面上理解,也就是在建筑具有经济性、合理性的特征,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高效、便捷的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有人认为只要建筑具有自动化的办公设备。高性能的通信系统、智能化的管理服务等也就可以称之为智能建筑。从当前的智能建筑中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出建筑具有以下功能与特点:1)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2)可以对建筑内的基础设施与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且能够对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便于管理;3)可以是建筑内的办公设备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4)智能建筑更容易满足人们的需求,适应能力较强。一方面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而又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5)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智能建筑中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现代智能建筑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通过各种智能技术,并利用多门学科知识来对建筑进行设计、建设以及管理,使之达到智能建筑的要求。现代化智能建筑设计不同于普通建筑设计,它在建筑设计中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智能建筑的建设标准

在设计智能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对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社会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准确界定智能化建筑的标准,最后在以该标准进行建造。通常情况下,如果建筑面积达到20000m2以上,我们对其进行智能建筑的设计是较为经济合理的。

2.明确智能建筑的目标

在设计与建造智能建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尽量使建筑达到舒适、健康的要求。一般来说,智能建筑中的温度、空气质量、采光程度、智能化系统等都需要设计者进行全面的考虑。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尽量不对空间进行大进深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采光;在对外墙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尽量将其设计为凹凸状;除此之外,设计者还可以在办公区域的某一较多设计一个休闲区,要求该区域带有自然风味,这样可以放松人们的心情,使人们心情愉悦;在对外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尽量少使用固定扇,以达到建筑活泼的效果。

3.对智能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对智能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框架结构或者框剪结构进行设计,因为这种结构可以突出建筑灵活多变的特点,使之达到视觉上的美观效果。在设计柱网时我们需要考虑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一般来说,对于停车库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会采用9m的柱网。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高要求,我们在对管线设计时,尽量不要将其外露,一方面无法保证其美观效果,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其质量,达不到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在设计建筑物层高时,要求其层高不得小于3.6m,这样才能够保证每层建筑空间的设计,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住宅空间的高要求。

4.要求智能建筑的布线有效

在智能化建筑中,基础设备的运转工作量相对较大,并产生一定的噪音,这就给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其使用性质将设备进行合理的划分,这样可以满足人们舒适环境的要求,还便于后期的管理与维修。

除此之外,设计者在对智能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将其使用功能、发展前景以及其他项目增加的可能性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智能建筑的要求。

三、智能建筑的单体结构设计

1.地面

在对智能建筑的地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我们需要在其中采用架空地面或者低碳地面进行设计。首先架空地面在设计过程中,布线相对比较方便,并且容量很大,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相应的强电井以及弱电井,这种设计更加只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设计中,但是这种地面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达到美观与质量的要求。而低碳地面也就是在地毯下进行布线,当建筑的层高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时,我们可采用这种地面,因为这种地面所使用的线路相对较少,并且没有过多的交叉点,施工比较方便,但是在对其进行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建筑内部设施进行考虑,为了达到安全效果,一般还需要对其进行防静电处理。

2.墙面

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

3.天花板

智能建筑内的天花板需要负责照明、送风、出风、烟感、喷洒等的走线及出口任务。

4.屋顶

由于智能建筑的屋顶需要大量的设备进行布置,因此我们在设计屋顶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可以安排相应的绿化植物,以此来保证建筑达到美观的效果,其次,还可以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外界作用力对建筑的伤害,最后,为了防止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设置将其电缆合理的埋置,并做好防水、防雷、防震等相关措施。

四、智能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

1.功能与分区

建筑外部空间作为开放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功能要求。

建筑外部空间按功能分为人的领域,及除人之外包括交通工具的领域。而要获得舒适的人的逗留空间,就需要以限定空间的手法创造一定的封闭感,如芦原义信所谓的积极空间。利用标高的变化及墙的运用均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封闭感。同时,作为外部空间,它不同于内部空间,它应该具有开敞,流动的特点,意念空间的设计也是限定区域的重要手段。

2.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手法的运用

为了获得宜人、丰富的外部空间,仅仅一种手法是不够的,需要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建筑以及不同的环境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手法。

(1)空间的延伸和渗透

内外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相互延伸及渗透是空间的连续和相互作用造成的时空的连续。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与对景都是空间的延伸和渗透手法的运用。

(2)层次与序列

要创造有秩序而丰富的外部空间,就要考虑空间的层次。而对于运用空间就要有空间导向,就要有序列,有和过渡。外部空间的序列通常表现为“开门见山”和“曲径通幽”两种。

五、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空前的繁荣。向人们提供优美的内、外部空间是历史的必然,它不同于历史上的私家园林,它是归还给人们属于自己的诗意空间和栖息之所。同时,作为一名建筑师,对于建筑外部空间的重视也应象对建筑内部空间一样,让人们能感受到内外一致的贴切关怀。

参考文献:

[1]赵华,许鑫刚.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智能建筑的含义范文5

1智能建筑应向系统集成化发展。

1.1智能建筑与系统集成集成(Integration)可理解为一个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协调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之目的。集成绝非是各种设备的简单拼接,而是要通过系统集成达到“1+l>2”的效果。系统集成可理解为根据客户的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子系统(或部分)连接成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系统的过程。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概念在中国智能建筑学术领域提出已有多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控制网络技术,把构成智能建筑的各主要子系统的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该资源达到充分地信息共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实用、高效、便利、可靠、低耗等目的。目前一些建筑仅仅有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就称其为智能建筑,设计者没有理解系统集成的真正内涵。另外设计者对智能建筑设计的重点大多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而在建承接智能建筑工程的公司大多在某一方面比较专业,缺少系统集成的经验,很难从工程的整体进行规划和施工。同时一些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也有待提高。

1.2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展望2l世纪的建筑将是智能化的建筑,智能建筑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4C)的进步和互相渗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化建筑技术和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的完美结合[3.6]。智能建筑的内涵十分丰富,通常包括5Az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保安自动化系统(SAS)、火灾报警自动化系统(F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建筑物智能系统设计的核心是“集成,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功能集成,技术集成,信息集成。其中功能集成是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系统建设目标,而将一些相互独立的功能子系统聚集在一起:技术集成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产品进行功能集成:而信息集成是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它可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2智能建筑的类型及系统构成在不断发展:

2.1智能建筑的类型应向数字化发展传统的智能建筑主要是写字楼和酒店,新兴的智能建筑包括:(1)机关,企业单位办公用建筑的智能化;受国家信息化数字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关企业单位老办公楼改造和新建办公楼均对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部分行业迅速发展,比如银行、保险、金融、电信等。由于这些行业自身的特点,对智能化、信息化要求更强烈(2)数字化图书馆:由于科教兴国战略已被国家确定为基本国策,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新的市场,我国目前有图书馆近3000座,高校图书馆1100座,中学图书馆4000座,干校、党校图书馆约2000座,国家机关、科研系统图书馆近5000座,其它各类约10万座。但目前公共图书馆仍然偏少,自动化程度发展缓慢。国家已初步建立了"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地市级以上图书馆基本人网,并与In-ternet网互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电子文献传输,并提出要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整体解决方案。(3)医院智能化、数字化:国家在九五期间对医院改造投资很大,重点是:医疗设备更新、医疗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医疗环境改善、目前大型医院为适应数字化城市的需求,在新建和改造的医院大楼均提出数字化的要求。(4)数字化校园:最早学校一般是建设单一的校园网建设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后来发展到一卡通的建设。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愈来愈高,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启动数字化工程,如:校园系统网络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化系、教学数字化系统、校园安全智能化系统、后勤管理智能化系统、校园智能化系统、校园安全智能化系统、多媒体教室、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已进入很多大、中、小学校。(5)数字化博物馆、会展中心:1997年上海博物馆智能化系统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委的评审,之后又完善了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系统,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此后各地相继建成和再建了一批博物馆和会展中心,如河南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北京首都博物馆等,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博物馆、北京新国际会展中心、天津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对智能化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数字化体育场馆:近年来一批国际水平的体育场兴起,大都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特别是申奥成功后仅北京就要建立32个大型体育场馆,52个训练场馆,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工程提到了日程。(7)智能化小区及数字化社区:近年来智能大楼的概念引人了居住小区,智能化居住小区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在大城市几乎所有的新建的居住小区都对智能化提出了需求,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批数字化社区,今后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对智能化、数字化的需求愈来愈高。

2.2智能建筑的构成必须具备三大系统:一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对现代化建筑中所有的机电设备和能源实现自动控制。二是通讯自动化系统,主要指电信网络、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有防火自动化和安全保卫系统;四是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大厦和数字化社区中的应用

3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应解决电源的质量要求:由于在智能建筑中运用了许多计算机和微电子设备,对其供电电源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电源品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智能建筑中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甚至导致重大人身、设备事故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影响不仅来自供电电源的电压、频率及电流等基本要素是否满足用电设备的要求,而且也来自所提供的供电电源的电网质量。由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以及其他电子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对供电电源的质量要求高、过电压耐受能力差的弱点,使得这些高灵敏的电子系统在运行时,经常出现程序运行错误、数据错误、时间错误、死机、无故重新启动甚至造成用电设备的永久性损坏,给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在智能建筑中,研究其供电电源质量,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已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3.1电源质量的技术指标:衡量电源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电压波动、频率波动、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等。众所周知,供电电源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负荷的变化、大量非线性负载的使用、高次谐波的影响、功率因数补偿电容的投入和切断、雷电和人为故障、公共设施(如电动机、电梯等)等都会影响电源的品质,从而降低供电电源的质量。3.2改善电源质量的方法:影响电源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然而,当受到污染后的电源为计算机和精密电子设备供电时,对其运行是极为有害的。当城市电网的电源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要根据需要,采用合理的供电系统以及必要的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消除污染电源对计算机和精密电子设备的影响。这些措施包括:采用隔离变压器、滤波器、稳压设备、不间断电源以及瞬变信号、滤除高频噪声、稳定电压与城市电网隔离,消除电压和频率的偏差以及吸收浪涌等各种干扰,从而获得理想的电源。常用的几种计算机供配电系统主要有直接供电系统,隔离变压器、稳压器和滤波器组合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等。随着智能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源质量要求也愈加严格,然而,如何提高电源质量,消除电气中的隐患,保证计算机及精密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将是工程设计人员一直应关注的问题。

智能建筑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结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2000 年10 月1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的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开始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发展阶段。智能建筑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使人们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特别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 综合性强, 涉及的专业领域广, 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地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因此, 建筑电气作为智能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在智能建筑工程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智能建筑概述

因为在新的《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智能建筑的含义是以建筑为平台,并且兼备注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和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从而向人们提供了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和安全的建筑环境。而这个建筑环境要得以实现,就需要一个高效的智能化的系统。它主要建立在三大系统的基础上,分别是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们都和弱电系统有着密切的关联。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是在智能建筑中以计算机网络进行结合的,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系统集成。而它们的子系统又在中央计算机的控制下分别进行各自的工作,实现各个对应的功能。所以也可以说,智能建筑实现了将各种高新技术应用在建筑技术上的一个综合性的体现。因为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所以发达国家里就应运而生了智能建筑。在1984 年的美国,就对一座旧大楼进行了智能化的改造,对楼内的空调和电梯、照明、防盗等设备进行了计算机的监控控制,并且为客户提供了语音通信以及文字处理和电子邮件等信息服务,也就是后来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的智能化大楼。后来又因为科技的发展将智能化的程度不断的提高,使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推广到全世界。欧洲曾经对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史做过一个划分,大致为三个阶段:在1985 前为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专用单一功能系统技术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为1986 至1995 年,这个阶段是多个功能系统逐步向系统集成技术发展的阶段;而第三个阶段就是1996 年以后,形成了网络控制与信息网络应用系统集成的技术。

建筑电气技术概述

因为建筑电气技术在传统的建筑中的应用已经是非常广泛的了,产品的种类也比较多。如果就单个的产品来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不过总体来说,传统电气技术还是较为独立的,特别是末端的电器产品在系统之间是没有有效联结的。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本身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复杂化了,人们对于办公和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传统的电气技术就有所落后了,主要在使用上不够便利,而且管理的效率又低,节能效果也不好,建筑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的电气技术也发生了不小的变革。建筑中因为要安装通风设备、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排水设备等等的一系列的建筑设备,而这些设备分布的区域就非常的广,数量又格外庞大,就不仅仅需要安全可靠的电源而已了,还需要上万个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所以新一代的建筑电气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就是将弱电技术和强电技术融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并且使用了现场控制总线技术,还采用了弱电通信的方式来控制强电;这样就是的现场控制更为便利,而且管理更加方便,节能效果更好,建筑的安全性也得到有效的提高。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 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 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 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 不是以迫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1. 要遵循经济上合理, 技术上先进、可靠、实用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 工程设计应适应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 同时也要慎重选用新技术, 新技术的选择应有稳妥、可靠的技术保障措施。通常, 应遵循先进、可靠、实用的原因, 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实践证明成功的产品。同时, 也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 尽可能简化系统, 降低投资和成本, 不能盲目贪大求全。

2. 要遵循实事求是、因项目而异的原则。每个系统和设备都有自身的适用范围, 其功能和性能上的局限各有不同, 因此不能追求“最新”、“最全”的不切实际的做法。应该从每个项目的实际出发, 选择适应对路的系统和设备。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 达到既能满足使用要求, 又能简化系统的目的。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的质量监控

智能建筑内部专业设施齐全, 自动化程度高。为了保证智能建筑整体运行的先进水平, 发挥其智能作用, 强、弱电系统的先进性、合理性至关重要. 因此, 加强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非常重要。

1. 认真阅图是做好质量监控的前提。在电气施工前的每一阶段, 都要仔细地审图和校图, 特别是对每一份设计修改通知单,都要认真地进行管理, 逐一描绘到蓝图上.只有利用这样的修改蓝图, 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控, 才能纠正一个又一个错误.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正确性和质量的安全可靠性。

2. 熟悉规范, 把好质量关. 电气施工质量规范条框较多, 监控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 边干边学, 不断积累, 牢记规范条例。在监控工作中, 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仔细认真, 勤动笔头, 不怕麻烦; 深入现场, 拉下面子, 严格质量管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 要始终把材料设备质量的监控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只有严禁伪劣产品用于工程,才能保证电气施工工程的安全在可事。

3. 实现质量目标的预控。既然质量目标是优质工程, 那么如何具体来实现呢? 笔者认为: 甲方、监理、施工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 凡事有预则明,有明则清. 反之, 不预则废. 在电气质量控中, 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管、补管、交接等重点协调环节.明确关键, 制订措施, 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 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

结束语:

总之, 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 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 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因此, 建筑电气作为智能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在智能建筑工程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晓峰.小议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J].科技资讯,2009(3).

[2]蔡传俊.浅谈智能建筑与建筑电气技术[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0).

[3]文强.浅述中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现状[J].机电信息,2010(12).

[4]吴坤明.浅谈建筑智能与建筑电气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