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植物保护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植物保护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培养方案范文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伴随科学技术、工业技术飞速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问题也就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都把环境保护、植物保护纳入到了国家的重点工作当中。

号称我国第三次“”的林业改革也明确的把植物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目标。此次改革除了是要丰富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扩展和延伸农村发展空间、提高林业竞争力的支持和手段、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外,更是为了提高林业植物的生产、发展力度,减少人为或自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当前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领导没有加大重视、宣传力度不到位。我国许多的地方领导都没有对植物保护的作用、意义理解到位,他们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忽视了植物保护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这就是导致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存在一定问题的关键原因。因为,如果地方的领导没有对植物保护加大重视,那么在植物保护的具体工作过程当中便会出现资金不足,导致设备、技术水平落后等现象发生;而宣传力度不到位具体体现在社会、农村当中的许多人都只把林改作为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的一种措施、手段,没有理解到其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没有一种植物保护的全民意识。

(二)植物保护建制散步完善、设备基础落后。我国目前仅在县级以上建有植物保护的相关机构,部分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县级也还仍未设建植物保护站。虽说存在由农服中心指导县级以下的城、乡进行植物保护工作这么一项措施,但是现阶段农服中心也没有专业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所以许多城乡、农村的植物保护工作还不能进行技术保障性的实施。还有,当前县级植物保护站所设立的人员编制在5到8人之间,但是这同一个县的平均耕地面积来看,是无法全方位完成植物保护工作的。所以,应该呼吁大众力量,在社会上树立起植物保护的大众意识,以全民的力量来落实好植物保护工作;部分保护站内的基础技术设备如电脑、显微镜、天平、虫情测报灯等不完善,缺少植物保护基本的物质条件,导致植物保护工作不能有效的展开,这也是当前我国植物保护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能力普遍较低,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国内多数植物保护站内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植物保护培训,其素质能力普遍偏低。在日常的植物保护工作当中,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方法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当植物有发病的症状出现是,大部分人采取的办法都是一味的进行撒药,同时对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现象、时间、规律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记录、分析。这样非但不能有效的对植物进行治疗,更加不能了解到发病原因,以及采取如何的措施进行预防。同时,大量喷洒的药剂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这同植物保护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三、植物保护工作改良措施

(一)政府加强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植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所以以政府应该加大重视力度,彻底贯彻专项专管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归属,对农、林以及植物保护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运作提出硬性规定。通过考察、调研制定出一套适合地方的法规、政策。对防治方法、、检疫标准、防治适期等标准进行统一。建立、完善科学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机制以及突发灾害的应对机制,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控制。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相关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植物保护技术能力;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关于植物保护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宣传,在社会上树立起植物保护的大众意识。

(二)加大植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古人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切实的干好植物保护工作,除了要求让专门的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以外,还需要有较为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作为保障。所以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植物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更新施药机械,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残留药剂对资环环境的污染,推广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1。

植物保护培养方案范文2

1 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二者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1 只有加强植物保护才能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植物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进程当中,由于过度使用农药等对我国的植物植被造成了很大的损伤。反过来,由于植物保护不到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植物保护,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增加农业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 

1.2 只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促进植物保护 

在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不断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对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减少农业发展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及破坏,从而有效地确保植物的安全性。所以,在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植物的保护,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促进了我国农业不断增产增效,推动我国农业跨步向前发展[2]。 

2 实现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2.1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践行生态理念,加强植物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植物保护,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必须主动践行生态理念,主动采取新技术和新手段,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把保护生态环境及植物作为首要前提,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植物保护方案,确保发展农业的同时不违规自然生态规律[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资源的供给变得越来越紧张,给能源、资源有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植物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的话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为了真正落实我国植物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并且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改善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以损害植被为前提。所以,只有国家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媒体等方式有效宣传植物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才能够全面提高社会各界人士植物保护意识。與此同时,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采取最合适的植物保护措施,不断提高农作物的抵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4]。 

2.3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通过引进新技能、新技术,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土地和农产品带来的污染,也能够保护植物不被破坏。同时,要注重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引进绿色农产品,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和绿色农作物、农产品的培养和应用,才能使有害生物侵入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减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植被造成的破坏。同时,实现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在保护植被的同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必须加强对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尹传坤.浅谈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1):151-152. 

[2]白富丽.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6):48-49.

植物保护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传统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跟不上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调整植物保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人才需求呈多样化趋势[1],要求既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又具备实际技术推广和应用的能力,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培养的人才适合教学或科研工作,而缺乏有效的推广技能,实践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是植保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

1.2 课程体系不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行课程体系过于强调专业,忽视了综合素质培养。主要表现在:(1)课程结构偏重于理论和学术,造成理论与实际需要脱钩的现象;(2)课程内容陈旧,更新缓慢,没有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点。(3)课程比例失调、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2]。以上因素严重偏离了应用型本科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而不能适应社会对学生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1.3 实践教学疏松,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造成实践教学弱的主要原因有:(1)传统教育观念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实践教学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2];(2)实践教学基本条件不全,教学质量难于保证;(3)学生对专业兴趣淡,主动性和进取性差,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

1.4 学生专业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

植保工作环境苦、待遇低,许多学生不愿投身植保事业,但成绩限制又不得不报考农业院校。这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坚定、学习动力不足,加上近年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形势严峻,这些都对学生学习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生自主择业与人才供求市场化问题、树立学农爱农思想,是农业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1]。

1.5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差,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最好的老师,创新观念有无会影响一个人潜能的开发和探索的发挥;(2)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或创造的基础和核心;(3)大学生科技创新机会少,缺乏条件。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和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目标,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2+2+2”培养模式[1],将专业人才培养拓展为由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3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3],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贯穿于教学各环节,造就既掌握广博的先进知识,又有创新精神、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2 改革课程体系,拓宽基础,强化专业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应以技术应用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着力构建“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结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教学内容以专业或技术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生产中正使用和近期可能推广的技术为主,增强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为目的,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6],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

2.3 强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存在的一大通病,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不错,但动手能力差。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措施。强化实践教学的手段有:(1)加强实验室建设,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场所;(2)合理进行实验内容整合和规划,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4)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学校应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保证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性[4]。

2.4 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热爱专业

专业思想是学习的动力,不热爱专业,精力就不可能放在学习和工作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除课堂宣传外,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有成就的专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学校讲学,也可通过组织学生到农业企业、机关科研单位参观学习,请那里的专业人员介绍创业经验,使学生看到专业希望,增强对专业的热爱[1]。

2.5 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

建立科研小组,就生产问题拟定试验方案,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通过实验操作,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此外,毕业设计应为创新型设计,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上各种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使学生在创新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兴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00-103

[2]刘煜.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分析[J].高教论坛, 2009, 7:53-55

植物保护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87-03

植物保护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强的学科,开设课程40余门,其中涉及昆虫、植物病理和农药方面的专业课程有近20门,主要包括植物保护基础学和应用技术学两大部分,主干课程是《普通昆虫学》(以下简称《普昆》)、《普通植物病理学》(以下简称《普病》)、《农业昆虫学》(以下简称《农昆》)、《农业植物病理学》(以下简称《农病》)、《植物化学保护学》(以下简称《化保》)。各高校对本学科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不断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校植物保护专业自1983年恢复招生发展至今,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均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开设的本科课程基本与其他重点院校相同。但是,由于部分选修课程无教学大纲,没有规定其基本教学和实验内容,有教学大纲的课程之间也缺乏有机的联系,重复和脱节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急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有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虽已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尚未总结并形成模式;由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地区性很强,而甘肃省地理环境特殊,病虫区系组成复杂,尤其是高效农业技术措施下主要农业病虫害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原有植物保护应用技术学方面的教学内容急待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更新;根据用人单位的反应和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实际,已有的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急待改革和加强。为此,我们对植物保护专业的教育体系和方法进行了不断改革、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规范基本教学内容

为了避免课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和脱节,杜绝随意增减教学内容,使课程之间能够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提高每门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使之既能及时反映学科的新成就、新理论和发展动态,又能适应本省农业生产和科研的实际需要,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完成,我们联系本省实际,在深入讨论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以《普昆》、《普病》、《农昆》、《农病》和《化保》5门课程为重点,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先后编制或修订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实习实验大纲。根据实习实验大纲的要求,重新修订了《普昆》、《普病》、《农昆》、《农病》和《化保》的实验指导,编写了其他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建立了植物保护专业本科“三基”综合考查题库。有力地促进了课程体系建设,规范了基本教学内容,使各课程之间形成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教学体系,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本省实际,合理增减教材内容

植物保护专业各专业课程的地方性、实用性都很强,尤其是应用学科的各课程更为突出。由于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的差异,我国各地的作物种类、栽培制度差别很大,农业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优势病虫及其发生规律都不相同。为了既能保证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各课程之间能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能适应本省农业生产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尤其是高效农业技术措施和管理水平下病虫害综合治理的要求,我们遵循“立足甘肃、面向全国”的指导思想,从本省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作了以下较大的改革与调整。如在《植物检疫学》课中,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多留在本省工作的特点,我们除了讲授一些世界性的重要检疫对象如谷斑皮蠹外,重点讲授国内检疫对象,特别是近年传入我省和有可能传入我省的检疫对象,如苹果蠹蛾、美国白蛾、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马铃薯甲虫等;同时还增加了省内的补充检疫对象,包括蚕豆象、苜蓿籽蜂等。这种讲授内容的安排,有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改善甘肃省植物检疫行业人才短缺的矛盾,对于控制检疫对象传入我省,或在省内传播蔓延,都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调整授课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讲课方法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质量或成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胆探索。

1.突出重点,变简单的灌输为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在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中,力求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深讲透,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够在应用学科各课程的学习中应用;应用学科各课程中则首先要求根据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进行分类,在各类中选代表性强的种类进行详细讲授,并启发学生,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之目的。再通过对各种间特异性的简要介绍,使学生对该类病虫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如以粘虫为例讲解迁飞性害虫的共性,将地下害虫根据为害特点分为三大类来讲授,这样既能保证教学深度,又节约课时。在防治方法部分则主要启发学生根据害虫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结合已学习掌握的基本理论,自己分析,制定防治方案和技术措施。教师以课堂启发、提问或课外作业等方式进行检查和补充。这种讲授方式,既节约了课时,避免了重复,又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趣味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自然界的生物丰富多彩,趣味盎然[1],如中国有虫旁的字达300多个,以虫为地名者200多个,与昆虫有关的成语120多条,昆虫诗歌10000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100多个[2,3]。为了把有趣的昆虫教学讲得生动一些,我们阅读了大量有趣的昆虫知识,教师授课时就将有关专业方面的幽默故事、轶闻趣事、昆虫文化、害虫大发生的实例及本身的实践经历和体会巧妙地揉合在讲课之中,创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气氛,以启迪学生思维并加深对讲授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病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在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特征图。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所授知识相对有限[4],已不能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开发了《普昆》、《普病》、《农昆》、《农病》、《化保》和《植物检验学》等课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购买了一套用于实验课教学的《普昆》、《普病》、《农昆》、《农病》等课程的幻灯片,编录了一套VCD光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使许多一直被视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具体逼真。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兴趣到乐趣,由乐趣转化成志趣。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推动学生蓬勃的学习热情,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同时能节省大量时间,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实施,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显示出大学应用学科教材内容的陈旧,为此,我们将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有关病虫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农药新的发展动态录下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当前该学科的进展。

四、开展辩论式教学和专业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知识竞赛和辩论赛既是知识的交流,又是个人综合素质的较量。学生获取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文字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辩能力以及自我推销等综合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辩论式教学和知识竞赛活动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参加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的学生从资料的查阅、整理、汇总、概括,到最后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从树立并维护自己的观点到掌握大量资料,据理力争反驳对方观点,这一系列过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既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敏捷的思维方法,又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广阔而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引起共鸣,在辩论中取胜。因而辩论式教学和知识竞赛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实教学内容

植物保护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的设计除了考虑让学生通过直接实验,验证、巩固和充实所学内容外,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调查等重要环节,我们的设计思想是:社会调查活动注重专业思想培养,实验课注重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注重能力培养,科研训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毕业实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尤其是将原来大学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实习调整为“两阶段”式(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7月至9月为一个阶段,第二学期4月至5月为第二阶段)毕业实习模式,协调了实习时间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矛盾。

教学实践表明,目前的教学体系规范了基本教学内容,协调了植物保护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各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既及时反映了学科的新成就、新理论和发展动态,又突出了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地方特色。在专业课的授课中推行的辩论式和趣味式教学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讲授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社会调查活动注重专业思想培养、课堂实验注重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注重能力培养、科研训练注重个性发展、毕业实习注重综合素质提高的相互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联系,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了专业兴趣、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裴海英,樊东,王晓云.高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昆虫学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7):44-45.

[2]谭耀庚,赵敬钊.浅淡中英文昆虫名称与文化[J].昆虫知识,2003,40(1):95-95.

[3]彩万志.与昆虫有关的中国地名[J].昆虫知识,2000,37(6):352-355.

[4]严善春,迟德富.昆虫学多媒体教学的必然性和教学效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09-110.

植物保护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 IPM理念;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342-01

化学农药在防治危害农林业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保障农林业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导致农药中毒及残留现象频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有害生物抗药性不断增强以及有害生物再猖獗等诸多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实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即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势在必行。

1 IPM理念

IPM要求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时,要采取综合的植物保护措施以及综合考虑农业生态系统中整个有害生物复合体的生物学特性及物理环境的作用、考虑管理策略对农业生态系统以外生态学的影响,即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协调使用多种战术(包括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生态控制、抗逆品种、预测预报以及防止有害生物在各地区间传播的检疫检验等),以达到把有害生物的数量及危害控制在可容忍的水平,要求只有在有害生物的数量达到经济阈值的情况下才进行防治,尤其要谨慎使用化学农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1]。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必须改变现有的植物保护人才现状,为社会输送大量具有IPM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我国的植物保护人才主要来自各高校的植物保护专业,而《植物化学保护》是该专业的三大骨干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应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原理与方法,其主体是农药[2]。要培养具有IPM理念的植物保护人才,应首先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入手。近年来,结合山东省教改项目《现代农业产业背景下IPM型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实施[3],在《植物化学保护》的教学中强化了IPM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IPM理念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 体现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上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从培养“具有IPM理念植物保护人才”目标出发,依据新修订的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方案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认真修订,在保证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与IPM理念有关内容和学时数。修改后的理论课教学大纲主要包括绪论(4学时)、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概念(8学时)、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10学时)、杀虫剂及杀螨剂(12学时)、杀菌剂及杀线虫剂(时)、除草剂(时)、有害生物抗药性及治理(3学时)、农药环境毒理(3学时)、杀鼠剂(1学时)、植物生长调节剂(1学时)、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4学时),共64学时。其中,在绪论中,除了介绍植物保护的概念及其主要措施、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农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现状及农药的发展趋势外,还重点讲授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植物化学保护的主体——农药之间的关系。将其放在绪论中,而且将其放在首位,就是要从一开始向学生灌输IPM的理念。不能因为所讲授的课程是《植物化学保护》,就避谈农药的不足和危害,而过度强调农药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要让学生在了解农药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能清醒的认识到其局限性,认识到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有害生物种群改变(抗药性等)、中毒危害及药害等诸多问题,树立IPM的理念,在防治有害生物时应首先考虑到综合治理,将农药的使用仅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

2.2 体现在教师观念的转变上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要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中充分体现IPM的理念,就必须先让教师转变观念。长期以来,教师们已经适应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且担任《植物化学保护》教学任务的教师多从事与农药学有关的研究,容易在教学中夸大农药的作用而淡化其不足,因此强化教师的IPM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这种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将此理念贯穿到《植物化学保护》教学的全过程中。为此,通过教学大纲的修订、开展教研室教研活动、授课观摩、参加学术交流以及组织教师外出考察等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不仅可树立教师的IPM理念,改变其教学观念,也可提高其实践经验,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2.3 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药相关知识,正确处理农药、有害生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这是《植物化学保护》开课伊始,在谈到该课程的地位与要求时引言中所说的一段话,直接地告诉学生在掌握好农药相关知识的同时,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农药、有害生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农药在有效防治危害农林业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时,势必会将药剂释放到土壤、水及大气等环境中去,污染环境,对其他有益生物以及人和高等动物产生不良影响。DDT、六六六等杀虫

剂由于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和广谱性,在防治危害农林业的各种害虫及传播疟疾的蚊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因为使用不当及其结构稳定、难以降解的特性,通过直接作用或食物链的积累对多种鸟类造成了伤害,从而出现了《寂静的春天》书中所描述的一幕[4]。此外,近年来倍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与农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生在海南岛的毒豇豆事件、青岛的毒韭菜事件及每年上万起的农药中毒事件等都是未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的恶果。这些时刻提醒人们,农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在有效发挥其有利面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其不利面,必须克服对农药的盲目崇拜思想,树立“以综合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理念,做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只有这样,“寂静的春天”现象才不会重演,因农药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彻底地杜绝。上述内容是在《植物化学保护》教学中的一个引言,其目的就是从一开始就树立学生的IPM理念,并将其作为一个主题始终贯穿到随后所有章节的教学中,特别是与实践有关的实验及教学实习中去。

2.4 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

通过对IPM理念的掌握,明确了毕业后将作为一名植保专业的学生所肩负的责任,即毕业后将IPM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中去,全面正确地认识农药,把植物化学保护看作是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防治的一项辅助措施。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上看,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这样的学生输送到社会后,势必会对目前的农药滥用等不合理使用现象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3 参考文献

[1] 陈泽坦,刘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与可持续农业[J].热带农业科学,2000(4):69-71,82.

[2] 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植物保护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31-03

【作者简介】1.刘召华,江苏省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徐州,221114)教研室副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课堂教学管理、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和中职农业专业建设实践研究;2.黄卫华,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100)教研室副主任,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职业教育。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是在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的大背景下,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开发的。正确地理解本专业课程标准设计的背景和思路,有效实施课标,将会进一步推动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标准开发的原则

参照《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指南》,依据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遵循“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正确处理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关系”四大原则,结合本专业特点,充分吸纳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相关成果与典型案例,在充分调研研讨和搜集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理念,确定学习任务,重构学习内容,系统进行课程标准开发。

二、核心课程的选择及框架结构

本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组在充分调研、参阅资料、专家论证的前提下,从农业、农村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本专业岗位需求,确定先期开发“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保护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业经营与管理”和“种子生产技术”5门核心课程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前4门为基础平台课程,后1门为方向课程,这5门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并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相衔接。

课标开发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等文件为依据,结合本专业特点及行业背景,充分吸纳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相关成果,以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说明7项内容为本专业课标开发的框架结构。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在设计过程中的总体思路为: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一)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岗位要求,结合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立课程目标。以“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为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平台课程,其总体目标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对植物生长发育环境进行调控的基本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对总体目标的层层分解,提炼出本专业学生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理解土、肥、光、温、水、气等环境因素的供应状况以及变化特点,掌握环境因素调控的常用方法;

2.能识别常见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及变态器官的不同类型;

3.能借助速测仪器对植物生产中土、肥、光、温、水、气等环境因素进行简易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生产环境调控的技术方案;

4.具有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以及服务三农、团结合作的职业意识;

5.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生产成本和效益等方面的意识。

这样的梳理把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的要求糅合在一起,便于教师整体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