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1
关键词:苏珊•凯瑟;服装社会心理学;时尚;文化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著名服装心理学、文化研究学者苏珊•凯瑟在2012年出版了《时尚与文化研究》(FashionandCultureStudies)一书,该书成为她自1997年出版《服装社会心理学》(ClothingSocialPsychology)(修订版,第一版出版于1985年)一书后又一本服装文化研究方面的力作。该书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民族、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身体等不同主题为线索,援用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理论,通过大量有关时尚的跨文化研究案例,认为文化研究有赖于时尚来证明其变化性和持续性、研查身份与差异、能动性与结构、生产与消费,并探讨了时尚与种族、民族、阶级、性别、性取向、身体等概念之间交叉互动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对两本书进行整体性比较,不难发现这两本书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既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也有明显的不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对于《服装社会心理学》,《时尚与文化研究》中的服饰文化研究思想发生了明显转变。这种转变可以简单总结为,从服装社会心理学到服装文化学、从二元论到多元论思想、从语境研究到交叉性研究(从情境中的符号互动到时空交叉)。
一、从服装社会心理学研究到服装文化研究
总体来说,苏珊•凯瑟的《服装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以社会心理学为研究基础和出发点,以人们的着装行为为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研究,该书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情境的理论探讨着装和外观的社会文化意义、功能及其影响。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交叉学科,受到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的影响,但是无论普通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无法代替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主要研究宏观社会因素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普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个体差异、个体背景和特点导致的行为,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情境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是社会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心理学科最重要的一点。《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基本上就是围绕人们着装的各种“情境”问题展开论述的,如本书副标题“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观”所示。理解了这一副标题也就抓住了全书的研究理路和理论基础,即从情境的角度分析外观和着装行为的社会文化意义、功能及其影响。
在论述过程中,该书先是对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观进行概述,主张从符号互动观论、认知观点和文化观点出发研究服装在各种情境中的社会意义,从而使服装情境的研究从简单的个体生理认知扩大到团体、社会、历史和文化层面。除了对心理学情境论的运用,该书还援用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也称象征互动论)和身份理论,对管理个体外观和团体外观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尤其是人们如何利用外观管理来塑造和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份,如何利用外观来与族群或团体中的其他人产生互动等方面的问题。符号互动论是典型的社会学研究理论。
该理论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米德(Mead),他首先提出了“符号互动”这个理论概念,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行为基于人们赋予这些事物的意义,这些意义来自于社会互动,并在解释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随后符号互动论学者对这一理论观点继续补充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代表学者是布鲁默(Blumer)。布鲁默认为,人类对事物(包括其他个体)的行为基于人们对这些事物及个体意义的认识。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个体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各种意义在阐释过程中得以把握和更正,个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处理他/她所遇到的各种事物。
此外,按照布鲁默的理论,个体之间的互动也基于一种自发,这种行为也基于行动者归因于各种社会客体和/或符号的主体意义。所以,个体行动者会以他们在各自相关情境中归因于各种客体和符号的意义为基础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苏珊•凯瑟在《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将这些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理论运用到对人类着装动机和着装行为的分析理解之中,探讨了外观在各种情境(如历史情境和文化情境,尤其是后者)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身份理论是除情境论、符号互动论之外社会心理学重要的理论论述,也是苏珊•凯瑟在《服装社会心理学》和《时尚与文化研究》这两本书中重要的理论支柱和研究内容,作者在这两本书中无论是从何种情境(历史情境、文化情境、团体/个人情境等)研究出发,其最终的落脚点都离不开各种情境下人的着装心理、动机和行为对个体或者团体身份的建构、塑造及其影响。
因此理解身份理论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观点对于把握该书体现的服饰文化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身份理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详细说明附加于各种身份之上的意义如何通过互动进行商讨和管理。身份理论家尤其关注各种身份如何彼此相关(鉴于它们被带入到各种情境中的可能性、它们对个体的核心性和重要性),以及各种身份如何与角色表演(或行为)、情感(各种感情)、身心健康(如压力、焦虑和抑郁)、自我概念(如自尊、自我效能及本真性)和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在《服装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服装、外观与社会角色的性别结构”中,作者就从情境观的视角入手,着重探讨了在日常的两性关系中,各种社会情境对重新构造两性关系和定义的意义,认为人们普遍认同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意义,会随着社会、历史及文化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动。
二、从二元论思想到多元论思想
随着苏珊•凯瑟从服装社会心理学到服装文化研究的学科转移,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二元论思想到多元论思想的转变。《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苏珊•凯瑟对于多种情境下人们进行外观管理进行的论述中,二元论思维模式显而易见。以第三章“服装、外观和性别角色的社会意义”为例,该章论述了外观管理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社会建构的影响和作用,首先她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不同时代男女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差异造成的性别角色和外观管理方面的差异,继而指出,根据传统观念下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进行的人为二分法(积极对消极),并以此来探讨外观与性别角色的社会意义。然而,在《时尚文化研究》一书中,多元论的思考及论述模式取代了这种明显的二元论思想。
首先,该书在文化学者杜盖(DuGay)1997年提出的“文化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风格-时尚-装扮”循环,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分析了文化在服装生产、销售、调节、消费、身份建构等各个环节之间的流动。这一理论建构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而充分体现了时尚与文化之间的多元互动特征。作者在该书的第一章指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过于简化差异,限制了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关联因素和交叉因素进行分析。
因此,作者希望“借用时尚研究和女性主义文化研究中思考时尚的方法、概念、比喻和模式。其目的在于向简单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线性(直线型)思维和本质主义(注定性、固定性、有限性)思考时尚的方法提出挑战。”与此同时,她认为,研究时尚是一种并列关系的行为,而非非此即彼的取舍行为。时尚的成长壮大靠的是矛盾(相互冲突的真知灼见)和含混(彼此冲突的情感)、知识与情感的比肩而立。将时尚和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理论结合起来有助于中断、模糊和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女性主义理论家所一贯诟病的二元对立关系之一就是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对立。原因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人们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思考性别问题,并使与权力相关的等级制度永久化,使男性优先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存在。
由此,在该书第六、七、八章中,作者援用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feministtheory)、同性恋理论(queertheory)和跨性别理论(transgendertheory)寻求解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的二元对立,并借此批判了社会性别甚至生理性别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多元论和差异性,进而论述风格-时尚-装扮对于性别身份塑造的社会及文化意义。该书第六章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体现了苏珊•凯瑟的多元论思想。这一章的题目《性别时尚,塑造性别:超越二元对立》就是对这种解构思想的最好明示。作者认为,在当代语境下,每一个概念的构成都是二元对立的,即男性与女性、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异性恋与同性恋。然而,社会性别不是孤立的,它所处的概念系统中包括生理性别(sex)、社会性别(gender)以及性取向(sexuality)。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完全对立起来是不恰当的。
女性主义生物学家安妮•福斯塔托-斯特林(AnnexFausto-Sterling)指出,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简单的进行二元对立是对其两者之间复杂联系的简化与模糊。生理性别也在文化进程中有所体现,且在不同领域中需要对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放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另外在性取向等研究中都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在大的文化情境中,无论是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两者的关系都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特别是将其与风格-时尚-装扮联系起来的时候,更要以多元的视角进行全面思考。对于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的二元对立,苏珊•凯瑟则更多的援用同性恋理论和跨性别理论,用跨性别者(transgender)、变性人(transsexual)、双性人(bisexual)等各种性别模式及其变装(cross-dress)、异装(transvestism)、换装(drag)等着装风格阐释了异性恋和同性恋二元对立之间的模糊性、不稳定性及其可解构性。她认为,同女性主义理论和酷儿理论一样,风格-时尚-装扮分别向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分类方法提出挑战,并使其失去稳定性。
从视觉或其他方面来看,风格-时尚-装扮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积极参与到社会地位的建构过程之中;无论是社会性别还是生理性别都不能作为完整的生物本质,因为二者中任何一方的话语表述都会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改变。简而言之,苏珊•凯瑟希望利用风格-时尚-装扮这一文化循环搭建一座桥梁,弥合个体的心灵、身体和身份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突破本质主义、二元对立和线性思维架构的束缚,朝着多元文化方向发展。
三、从情境中的符号互动到交叉性研究
前面提到,对《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从符号互动论、认知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外观在各种情境(如历史情境和文化情境,尤其是后者)中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于“情境”问题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但是,在《时尚与文化研究》一书中,这种情境论已经完全让位于交叉性研究,尤其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交叉性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理论和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989年金波丽•克伦肖(KimberléCrenshaw)首次为这一理论命名。交叉性理论旨在研究各种生物、社会和文化类属,如性别、种族、阶级、性取向、等级制度以及其他身份互动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存在于多个层面、且常常具有同时性,有助于系统的非正义和社会不平等。该理论认为,社会中各种典型的和压迫有关的概念,如种族主义、男性至上主义、同性恋恐惧症、变性歧视以及基于信念的偏执狂都不能独立存在发生作用。反过来,这些压迫形式相互交织,形成一个能够表达多重歧视方式、具有“交叉结构”的压迫系统。不过也有一些学者从更大的范围来定义交叉性理论,认为该理论是一种“种族、阶级、性别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常常导致出现各种形式的不利之处。”
此外,压迫的各种文化形式不仅彼此相关,而且被捆绑在一起,受到社会交叉系统的影响和牵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种族、性别、阶级、能力和族群。因此,理解了交叉性理论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理论诉求,也就不难理解《文化与时尚研究》一书中关于时尚与民族、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身体等问题的交叉、互动及重叠关系的研究,那么脱离了情境论的研究方法,苏珊•凯瑟在书中又是如何阐述这一复杂的交叉互动关系呢?
在《时尚与文化研究》的第一章,作者就指出,时尚是一个牵涉多重视角和方法的复杂过程。时尚既非事物也非某物之本质。时尚是一种在浑浊但仍有希望之未来水域中商讨、探索和驾驭的社会过程。随着身体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时尚得以实现自身。时间和空间既是抽象的概念也是其活动背景:识别并表现自我身份的过程碰巧与识别并表现自我时空的过程相吻合。其结果证明这一识别并表现自我身份和自我时空的过程是一种在多重含混和矛盾因素中商讨应对的持续挑战。与此同时,时尚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穿越各种疆域。它持续挑战着每个人对自我身份的视觉和物理认知,以及这一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之间如何相关联。
关于时尚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苏珊•凯瑟认为,时尚和文化一样,既是一种社会过程也是一种物质实践。时尚和文化都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又具有持续性。这种同时性过程非常复杂、甚至相互矛盾。或然的(非此即彼)思维方式(如:改变或延续)不足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尚与文化的运作方式。反过来,思考时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并列的思维方式(如:改变并且延续)。既然时尚和文化同时在经历改变和延续这一持续不断的过程,也许时尚可以被理解为“延续中的改变”(changewithincontinuity),而文化则展示了强调“改变中的延续”(continuitywithinchange)的各种实践行为。每一个概念都用自己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清晰把握这一同时性的途径:各种不同的观念或过程如何共存且保持动态交往的关系。
四、结论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2
窥视:欲望的激发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观众都有好奇心,渴望接触新鲜事物。《奔跑吧兄弟》巧妙安排节目环节,设置层层关卡,比如撕名牌等任务,引起观众注意并调动其好奇心。在第六期节目中,有一个游戏环节是寻找真正的水枪,然后射击对方的名牌。这一环节中,观众与明星一样,不知道水枪的真假,只能跟随镜头一起猜测,在观看的过程中,谜底被揭开,观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指出: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们无意识的活动。《奔跑吧兄弟》用镜头作为窥视工具,在节目中,明星们摘掉了平时的光环,处于狼狈、紧张、失败要受惩罚的状态中。比如,在节目的某环节中,“捡漏王”王祖蓝“投机取巧”,成功营救女搭档,而失败男明星的女搭档则要一次次接受“冰桶挑战”。嘉宾要随时做好形象被“毁”的打算。在第三期节目中,欧弟与林更新的睡姿通过摄像机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满足了观众对明星的窥视欲望。
交换资本:内容的娱乐化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延伸到传播学体系里,认为人与媒体存在着“收益”和“代价”的交往本质。而这种交往本质换种说法就是“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会把传播过程的环节从受传者的视角进行分析和归纳。它认为受众为满足需求而使用媒介,认为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是“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体期待――媒体接触――需求满足”这样一个因果连锁过程。①
观众对于《奔跑吧兄弟》的需求主要是基于娱乐心理,通过收看放松身心。在第六期节目中,七位明星为了获得胜利,在泥潭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抓鸭子比赛,王宝强和邓超等明星在泥地里又滚又爬。这种娱乐精神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为节目集聚了更多人气,使节目获得了高收视率。另外,根据百度指数对关键词“奔跑吧兄弟”的检索,“神秘”、“黑色”、“揭秘”等词汇最受关注。节目每一期都尽量做到神秘化,基本是由改编的小故事构成,比如王宝强主演的《泰濉贰⒌顺主演的《分手大师》以及《白蛇传》、《还珠格格》、《楚汉传奇》等。这种“神秘化”的制作,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
制造冲突:氛围的紧张化
“如果现实当中不能找到,人们则会倾向于从媒介环境中去寻找”,社会心理学的这个观点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类似。我们在媒体拟构的世界中获得类似于真实的体验,得到满足感。《奔跑吧兄弟》节目伊始会出现根据经典故事改编的小片段,由当期明星饰演故事中的角色,这些故事奠定整期节目的基调,明星在拟态真实中完成任务。
社会心理学中提及,制造各种冲突是满足心理的重要因素。明星真人秀节目要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心理,制造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奔跑吧兄弟》中,中国跑男与韩国跑男进行撕名牌比赛时,冲突性表现得非常到位。在节目中,李晨作为中国跑男中的力量型队员与韩国跑男力量型队员金钟国数次对战,这种火花闪烁的冲突极具吸引力。
审美视角:男性话语评判
《奔跑吧兄弟》是以男性审美话语评判为标准的节目形式。节目名字的命名定义了男性主体性质,而且七位明星中男性占到了六位。任务的设置偏向于男性方向的任务关卡,比如造船比赛、背胖妞等。一般来说,男性话语主要有“菲勒斯中心”、“第二性”、“被看的客体”、“空洞的能指”等。在这档节目中,男性话语主要表现在“第二性”上:男性始终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而女性处于被主导和被决定的地位。但是,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一书中认为:生活就是演戏,应运用各种技巧对自己进行包装、整饰,从而在对方心目中创造自己所期待的印象。对于《奔跑吧兄弟》来说,虽然存在男性话语的现象,但他们满足了观众需求,传达了一些男性的优秀品质。
结 语
一档成功的明星真人秀节目是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现实实践结合的产物。只有将理论用于实践,才能保证节目收视率,获得相应的社会影响力。我国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除了借鉴国外节目模式、根据本土文化进行创造制作之外,还需要仔细研究节目与人们心理等方面的联系。做到了这些,节目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将品牌和影响力推向国外。
注释: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3
摘 要:道德态度是道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它以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态度”的研究为基础,将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沙夫茨伯利、斯密、休谟主张的道德情感理论相结合,融合中国古代知行关系的讨论,试图建构一种稳定的基于主体道德认知与情感判断之后所形成的行为倾向的图景。
关键词:态度;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02105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上的人无往不生活在一种对外的态度中。当这种态度涉及到我们的道德生活领域中时,就形成了隐性或是显性的稳定的道德态度。道德态度将心理学对态度、对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和伦理学对道德德性的研究、对道德行为的研究综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道德概念。
道德态度属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其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学界对道德态度的研究无疑是由心理学家来开篇的。
一、从态度到道德态度
从有关道德态度这一研究范围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首先是由心理学家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而发起。在1862年,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第一原理》中写道:“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达到正确的判断,主要依赖于我们在倾听和参与辩论时,头脑中具有的态度;并且,要保持正确的态度,我们就必须去了解普遍的人类信仰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不正确的。”[1]这是第一位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者。
(一)20世纪始对态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4
【关键词】舆论 舆论心理 舆论引导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9YJCC860026
在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表现都是一定心理势能转化的结果。不同的舆论表达可能是个体认知、态度、情感差异在他们“关心领域”的具象反映;较为一致的舆论表达则可能是群体心理和社会中存在的主流文化心理的作用结果。不论如何.正常的社会人在产生行为之前是慎重的,正所谓“三思而后行”。他们需要积累足够的认知去达到向相对稳定的态度的转化。而态度一旦形成很快成为人类评价系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否产生行为、产生怎样的行为都有可能在这一环节之后被定向。人类社会的舆论行为遵循着:认知一态度一行为这一过程.而对这期间的每一个阶段在舆论环境中的考察其实际意义有三:一是更加科学准确地认识舆论.虽然“舆论就在我们身边”,但真正正确认识它的人并不多;二是为舆论引导方法提供依据:三是为舆论引导力的提升提供思路。
一个理论的科学论证在于把握它的内在实质和外在联系。舆论心理的论证同样如此,其内在实质就是对舆论这种社会行为做心理学的分析。而对于社会行为的分析,社会心理学就可以成为研究舆论心理的学科支撑。比如,社会心理学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研究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作出反应,别人如何对我们作出反应,以及我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总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是可以在研究舆论心理时加以借鉴的。社会心理学证明了通过行为反观心理对人类社会的下一步行为会有有益的指导作用,那么,研究舆论心理就是对舆论行为具有指导意义的。作为认知一态度一行为这一从心理到行为的过程。它既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当然也可以成为舆论心理的研究思路之一。
一、舆论心理研究中的认知环节
就认知在舆论中的作用来看.它是认识舆论的心理动量因素,同时也是产生舆论之前各种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具体来讲是个体认识外界舆论中的信息、意见、情感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因此,认知过程也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一种舆论意见的最终出现,在一开始确实经历了上述加工过程并使之成为其必要的铺垫。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中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在舆论生成阶段就可以产生引导力。对舆论中意见核心的最终取向具有指引作用。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环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分。在今天的社会中,显然大众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对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有效影响来引导和催生社会舆论。
二、舆论心理研究中的态度集成
态度是舆论构成的核心。而态度的科学定义和分析则可以从心理学中得到解释。它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喜欢一厌恶”、“爱一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从态度的两种存在形式亦可推演出舆论的两种形式:潜舆论和显舆论。
当然.在对舆论心理的内在实质分析中除了通过认知一态度一行为主线以外,还必须注意到诸如情感、动机的因素,它们对舆论的生成、传播和舆论行为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舆论心理的外在联系是基于“舆论存在环境”的一种心理学解读。社会中预存的集合意识诸如文化、民族、宗教心理将会影响到舆论产生之后的生存状态。
三、舆论心理研究中的社会环境
在今天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矛盾的反映往往首先表现在舆论和舆论事件中。不论舆论的背后是公意还是众意,它都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引线。关键是不能只看到引线的存在.顺藤摸瓜要找到致使社会矛盾激化的源头。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震荡的时期,所谓科学、合理的发展轨迹在其真正发挥效力之前与现实社会的磨合是痛苦的过程,也是蜕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会随之产生变动。不可否认.这种变动会给生活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人造成浮躁、盲目的心态。但是,这并不可怕.毕竟个体意识上升成为集体意识需要时间。也正是在这一时间段中可能生成社会矛盾智力因素的意见、观点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情绪化走向理智化.“真理的自我修正”逐渐形成。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不但不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掣肘。反而会提供良性的思维动力。
从涂尔干的学说出发,对于“危险论”的反驳更具有说服力。他关于如何应对社会现象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些基本思路。一旦社会矛盾出现。必然会产生关于这一矛盾的两大对立主体。主体性表现为:社会现象对个人产生强制的作用力.使他们自由或不自由地结为共同体。涂尔干曾经提出一系列不同的例子.用以表明强制这个词所具有的多层意思。在集会上或在一群人中间,一种情感迫使大家感受。或者一种像笑这样的集体反应感染了所有的人,这就是一种强制。这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因为他承受的主体是整个集体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人。解决社会矛盾就是在应对社会现象.可以厘清产生由矛盾而对立着的集体行为来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自下而上”的体制外行为.若依照诉求、组织化程度、持续时间和对制度的扰乱程度四个维度。可以将其排列成一个谱系,那就是“集体行为”、“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某种意义上讲,这都是集合意识心理在作祟。它的存在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消失.大多数时候是借助个体存在而把这种预存的社会心理表达出来。
四、舆论心理研究中的具体情境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和阶段之后形成的。作为依托历史与社会的形成基点.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人们的社会共同体构成,特定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形成了特殊的心理认同。正如斯大林所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lI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5
有人观察到,现在“老百姓”都变成了“老不信”;很多自嘲为“屌丝”的人,特别对政府政策、对官员的习惯性质疑,嘲弄专家为“砖家”等。原本仅仅出现在幼儿和青少年期的逆反心理似乎渐渐进入了一种弥散期,成为社会心态的一种表征。为什么会出现“逆”和“反”的情绪及行为呢?在不赞成的态度下,选择极端反向的情绪表达和行为背后,所“逆”的是什么?“反”的又是什么?换言之,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社会上逆反心态会变得常见呢?
逆反心理在学术研究中又称为“心理逆反”(psychological reactance),被定义为“因妨碍具体行为自由的规章制度或要求而产生的厌恶情绪反应”。当命令式的、绝对性的要求出现,并且限制了人们的选择时,就有可能出现逆反。网络上流行的“被XX”句式,例如“被开会”、“被幸福”、“被同意”、“被选举”、“被参与”、“被平均”等,就是个体感觉自己的自由受到了某种威胁,从而很有可能作出违反规则的对抗行为和被禁止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反未尝不能说是一种选择,但是一种缺乏选择空间的选择。并且,是伴随着强烈负面情绪的选择。
逆反一般是在一种上下、主从、尊卑、强弱关系中发生的,如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领导与员工等。意识到这类关系的对立,并且从情绪上表达这种对立,就可能形成逆反心理。这里就表现出逆反心理的另一个成分:不服从。在现实生活中,当社会需要传递社会规范,要求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化学习、遵守这些规范,并且由家长对子女、教师对学生、长辈对晚辈、领导对员工、媒体对大众提出要求和训导,尽管这并不成为逆反心理的必然来源,但问题可能出在这种关系的固化和要求的不合理中。当社会结构固化、阶层之间无法流动时,在下层中就会形成一部分人永远处在优势、主动和控制地位的感觉,下层成员自身无力反抗,只能在某些事情上通过不理睬、不接受、不信任等不合作态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怎样消解逆反心理的形成机制呢?对于成人社会中出现的逆反心态,可以先从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做起。官与民、富与贫、上与下、老与幼等,都可以从尊重对方开始,调整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对立关系。其次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学习沟通和协商。沟通不仅包括表达,也包括倾听。在这里,表达是立足于协商的表达,而不是下命令和训斥;倾听是立足于协商的倾听,不给对方“戴帽子”、“打棍子”和“穿小鞋”。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的扁平化,减少上下位置感,也是消解逆反心理的途径之一。中国文化注重上下结构,在上位的人对在下位的人拥有指挥、控制、要求的权力,而在下位的人只能无条件服从。当人们长期和全方位地处在被他人和权威掌控的生活中,可能形成逆来顺受的奴隶心态或者渴望赏赐的奴才心态。而当人们出现被尊重的渴望、出现平等协商要求而不得时,逆反心理的表达就会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反抗。从这一点来看,建设一个“好的社会”是减少逆反心态的制度条件,一旦我们的社会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和谐的社会,逆反心态自然就会消解。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6
关键词: 归因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指导作用
1.归因的定义
归因是人们对于和他们相关的事件给出的认知上的原因或理由(Biddle,1993)。简而言之,归因是把某个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因于一些具体的原因。
归因活动就是人们如何发现“为什么”问题的答案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归因活动早已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寻找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参与到“归因”的过程。归因活动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人的情感偏好、动机关系不密切,归因的结果不会影响人的情感、动机和随后的行为,这种归因活动被认为是客观的。但社会现象的归因和人的动机、情感关系密切,归因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人的情感、动机和随后的行为,这种归因活动是主观的。人们对于工作或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解释或推断则属于后者。
具体到本篇论文,归因被作者定义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寻找他们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归因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归因,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归因理论的发展
归因理论从社会心理学发展而来。归因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海德早期的作品。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ritz Heider)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出版象征着归因理论的诞生。随着海德的步伐,许多心理学家也对归因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琼斯和戴维斯(Jones and Davis),凯利(H. H. Kelly)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韦纳(Bernard Weiner),他把归因理论广泛应用于实践。归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认知理论的研究到研究其结果和影响这样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
随着归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归因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渗透于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这些研究包括学生不及格现象,对学习持有的不正确态度,还有学生的心理焦虑,等等。归因理论在人们处理这些复杂问题时给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正如第二语言研究所显示的一样,归因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学习者的动机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秦晓晴,2002; Tremblay et al,1995;William and Burden,1999),甚至会对他们的学习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1海德的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被公认为归因理论之父。1958年,他首次提出归因理论,即个人怎样形成意图和动机这样的心理概念或个人如何解释他的行为。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海德把归因理论定义为“朴素心理学”,因为人们经常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找出日常生活中他们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个体理解或思考事件的方式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解释一些事情或他们某些行为发生的原因时,他们可能会归因到一些外部(情境,环境)和内部(意向)的因素。内部归因指某人因为自己的原因做出某种行为,包括需求、愿望、情感、能力、意图和努力;而外部归因或情境归因,指的是某人因为他所处的情境表现出某种行为,包括任务难度和运气。海德强调,如果某人把他或她的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他就可能会降低对将来成功的期望,可能在将来不会努力。(Heider,1958)
2.2韦纳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思想对许多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韦纳(1986-1992)。在海德的理论基础之上,韦纳把成就动机理论和控制点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他自己的极具影响力的归因理论(Weiner,1986),“自我归因理论”(张春兴,2000:311)。韦纳对于归因理论的贡献非常大,他把归因过程和成就背景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归因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归因于对学术成就的影响。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在于个体如何解释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以及这些解释的后果。
韦纳采用三个主要的归因向度把个体感知到的原因分为三类: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韦纳(1972)确定了在自我归因背景下的四种主要归因。这些归因包括:个人完成问题任务的能力、付出努力的程度、任务的难度和运气对结果影响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韦纳(1986)把成功和失败原因的列表归入因果结构的三个大的向度:控制点向度关于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向度关于稳定与不稳定;可控性向度关于可控制和不可控制(Weiner,1986)。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归因的动机“推动”来源于人们在分析因果性归因结构之后,如何在向度中分类他们的成功或失败。
3.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归因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数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学习英语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秦晓晴(2002)对把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归因进行了定性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英语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试图归因于如学习环境、英语教学、语言能力和努力等因素。李昌真(2007)使用问卷和访问来调查不同语言级别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他们的动机、学习行为的结果和他们的成就因果性归因,结果表明动机对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巨大;不同级别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归因倾向。
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正确归因,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韦纳的三个向度对于人们在心理上的归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向度在内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期望信心和情感有着巨大的启示。
控制点向度关注一个原因究竟是内部(人为的)或者外部的(环境的)因素。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把他们和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个人因素如能力和动机,或者归因于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运气。内部或外部控制点看上去和自尊感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或失败被归因于内部因素,他的成功就会使他更加自豪、更加积极向上,而失败则会使他变得自卑。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考试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个人因素,考试成功说明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比较强,这样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
稳定性向度是关于原因是否会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韦纳看来,归于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对人们对未来表现的期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把他英语考试不及格归因于他能力不足,那么将来他还可能会不及格,因为能力被认为是稳定的;如果他把不及格归因于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或者糟糕的天气),他在将来的考试中就可能会取得好成绩。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考试不及格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考试一次不及格并不能说明他学习英语的能力不行,这次失败是偶然的。这样,学生不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反而会怀着对未来成功的美好期望,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可控性向度是在成就领域里要考虑的第三中心向度。可控性向度区分了可以被控制的原因,如努力和效力,和不可被控制的原因,如天资、情绪和运气。韦纳认为这种可控性向度和情感紧密相连,如生气、同情、感激或羞愧就如果我们认为可以控制的事情却失败了,我们会感到可耻或内疚;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就可能会感到自豪。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成功归因于他们自己的努力,这是学生们可以控制的因素,这样他们会因为成功更加自豪,进而更加努力。
4.结语
归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归因能帮助学生总结过去的经验,调节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取得成功。而不正确的归因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他们失败。韦纳的研究给教师更好的教学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利用归因理论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把英语学习的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可控因素,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而把不及格归因于一些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引导他们在将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Wiley,1958.
[2]Tremblay,P. F.,& Gardner,R.C.Explaining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in language learning.Modern Language Learning,1995.
[3]Weiner,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Psychology Review,1985.
[4]李昌真.运用归因理论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行为[J].外语届,2004(6).
[5]齐晓峰.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6]秦晓晴.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J].现代外语,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