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状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状况范文1

论文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

一、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社会生产活动对土地的扰动程度具有明显区域分异,在我国自东向西呈现有规律的递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也最多,对土地的干扰程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另外,环北京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由于处于沙漠边缘带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多重因素影响,该地区也成为对土地扰动较强的区域。

我国沙地变化呈现南北两大区域分异特征。北方地区变化最为剧烈的是陕西,其区域沙地治理效果比较显著。而由于洪涝灾害等原因,南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损毁沙化与治理并存。我国湿地变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和珠江三角洲等湖泊广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挖塘养鱼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利用程度和方式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市场转型、社会发展及人口数量上升等大环境影响,人类越来越多地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而问题的根源都与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及方式有关,因此,生态环境状况能直接地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庞大人口生存需求的多重压力下,我国土地资源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是:土地总体利用结构好转,质量相对下降,耕地结构性减少,牧草地退化严重。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用地、建设用地稳步扩大,生态退耕成效显著,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而同时减少的主要是天然林地和湿地,导致其总体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下降,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生态退耕,其次是农业、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牧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牧草地退化为未利用土地。

二、我国土地资源破坏现象

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人口压力加大,地区财政来源单一,国内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经营方式的恶性循环,我国土地生态环境的的污染和破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在不断扩大

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机质”,它由微生物和动植物的代谢物组成,是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长的状况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长,也十分稀疏。土地是否会发生沙化决定于土壤中含有多少有机质和水分可供植物吸收利用。任何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破坏土壤储存水分的因素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我国各种成因的荒漠化土地面积8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7%。其中,水蚀作用形成的荒漠化土地37.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的45%;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土地37.1万平方公里,占44.3%;物理及化学作用(包括盐渍作用和水渍荒漠化土地)6.9万平方公里,占8.2%;工矿开发引起的为2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有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141万平方公里,其中,易受水蚀荒漠化影响的土地87.5万平方公里;易受风蚀的沙漠化土地53.7万平方公里。总计已经荒漠化和易受荒漠化影响的土地224.7万平方公里。

我国各类荒漠化土地最近发展的趋势如下:

1、由于近年来降水减少,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这意味着“石漠化”问题有可能减轻。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然值得警惕。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区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也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风蚀引起的荒漠化,即沙漠化。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继续强烈发展,不同类型和地区的沙漠化发展趋势有较大差异。草场退化引起的草原荒漠化严重发展;西部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河流下游地区生态失衡引起的荒漠化仍严重发展。  3、土壤盐渍化荒漠化。从全局讲,由于干旱化发展,普遍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土地盐渍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但也有局部地区存在恶化现象。

(二)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我国的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水土流失类型众多,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两种类型。局部地区存在冻融侵蚀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也在加剧。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上中游的山区、丘陵区。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以及长城以北。

水土流失的导致原因有两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出去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人为因素为主要因素,人类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是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超载过牧;开矿、修路、采石等生产建设,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矿渣等。

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容易频发干旱灾害。地面植被差,降雨量减少,分布不均,暴雨多。即便在同等降雨的条件下,由于水和土的大量流失,致使水土流失区的旱情加剧。目前我国消失的森林、湿地面积越来越多;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1998年我国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大中小型蓄水工程淤积大量泥沙,严重削弱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水土流失造成坡耕地水、土、肥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加剧了旱情;水土流失使草原退化、沙化、碱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长江上游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地区;除了上述情况,水土流失还会危及工矿企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三)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森林的破坏和绿地的丧失,是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二氧化碳增加会造成全球的温室效应与气候的变迁,进而影响人类本身的生存。此外,森林的砍伐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不仅有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并且会使珍稀物种灭绝、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而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土地利用规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垦拓荒力度增大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未利用地或农用地用于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结果是:一方面,农用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也小幅度上扬;另一方面,未利用地不断的减少。导致绿林交错过渡带的生态用地较少,生态防护作用减弱。众所周知,耕地、林地、园地等农用地的面积增减会影响地区的小气候。土地利用规模增加了,是通过开发未利用地来达到的,破坏了原始植被和生态平衡,会导致地表覆被破坏,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循环难以持续,受到风沙侵袭,土壤养分含量大大下降,也影响了土地的经济产出和土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状况范文2

关键词:甘肃;民族地区;生态;肃北蒙古族;措施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一、甘肃省民族分布与地理环境简介

甘肃现有54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等16个,人口达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省内目前两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39个民族乡,自治地方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39.8%。甘肃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少则低于100毫米,降水最高只有800毫米,降水量明显低于蒸发量,而且由于地处内陆,海洋潮湿气流难以进入,总体来说,全省气候比较干燥。少数民族地方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黄土高原、陇山地区、祁连山以及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地形多高原、山地,戈壁、沙滩和草原相间。植被以戈壁,草原为主,生态脆弱。

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简介

肃北县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以畜牧业兼少量种植业为主,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自治县共有天然草场4676万亩,可利用草场超过4100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89%。当地居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马、驼、绒山羊、高山细毛羊、牦牛等,其中畜产品以山羊绒、骆驼绒最负盛名。

近年来肃北县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已形成以黄金、铁矿、原煤、水电为四大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但是目前暴露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附带问题,以草原生态环境压力最突出。肃北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逐渐萎缩,水土流失和干旱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蔓延,洪水和泥石流破坏加剧,草原鼠害猖獗,草地载畜量超过放牧临界标准六个方面。

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一)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反思

对于上述民族地区的生态困境的原因,本文作者归纳以下几点:

1、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民族地区普遍城市化水平较低,基本都从事农牧生产活动。此外由于民族地区多富于矿产资源,投资者就在当地就地建立钢铁水泥化工厂以节省运营成本。而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排放,特别是一些地方的钢铁、水泥、化工、造纸等项目,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

2、贫困覆盖面广,文化教育水平低

民族地区贫困覆盖面广,文化教育水平低,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把资源开发作为快速脱贫致富的唯一途径,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能力的退化。

3、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合理完善,对民族地区生物、矿产等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的衰退;而对另一些资源,特别是气候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不尽充分。

4、生态文明建设层次较低

尽管政府在持续不断地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力度并从根本上解决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然而民族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层次还较低,目前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多半还只是停留在单纯保护的层面,尚未转型到将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三位一体的综合建设和保护的道路上来。

(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现状的建议措施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反思,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积极改善: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数据显示,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目前都存在不同程度退化,而且还在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本来经济体系整体水平偏低、资源利用就不够合理,加上改革开放以来,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更加重当地生态恶化。以肃北县为例,长期过度放牧和开发农田,大规模地增加牲畜数量,掠夺性使用草场,再加上伐木、挖药、采矿等人为破坏活动,造成牧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强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非常必要。这方面当然还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引导,例如定期举行一些宣传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多借鉴先进地方做法并加以推广等。

2、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依托主导产业搞经济建设

在民族地区扶持富有辐射带动力的加工企业,并使这龙头企业与当地的广大牧户形成紧密的利益互惠机制。并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这应该是产业结构调整着重强调的部分。例如肃北县的锁阳、麻黄、肉苁蓉,牛羊肉、奶、青羊血、牛黄等特产都行销全国。而在民族自治地方建起相关的龙头产业的话,既能解决当地一部分人的就业,从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对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是一剂强心剂。

3、在民族地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实际上就是要求社会各阶层对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常见的生态补偿形式有如下五类:实物补偿、资金补偿、政策补偿、智力补偿、项目补偿。前两项可以看作是由政府输血型的补偿形式,后三种则是政府造血型补偿形式。肃北县生产基本上是畜牧兼营种植,牧区普遍存在草畜失衡状态,这导致草地退化、沙化外,还会招致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政府如果仅仅进行输血型扶持的话,无疑不能兼顾,长远看,政府更应该重视造血型的补偿形式,鼓励受偿者充分发挥其发展经济的潜能,提高其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形成生态和经济共赢的良性循环机制。

4、完善环境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奖惩制度

生态环境状况范文3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79-02

1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加大,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紧迫任务。以2010~2014年的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2010~2014年间靖江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全面掌握靖江市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战略措施,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 靖江市概况

靖江市位于中国内地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素有“苏北小江南”之美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耕地为主,主要矿产有煤。靖江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削减和碳排放量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四城同创”,即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园林城市。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3.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

3.1.1 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标准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3.1.2 评价指标权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权重分配,见表1。

3.1.3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3.1.4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各分指数变化分级评价方法可参考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3。

如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的特征,则该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幅度,将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分为稳定、波动、较大波动和剧烈波动,见表4。

3.2 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通过遥感解译,2014年靖江市土地总面积为654.23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58.21 km2,林地11.31 km2,草地0.12 km2,建设用地175.31 km2,水域湿地209.29 km2,未利用土地为0。

在全市土地面积中,耕地占比最大占39.46%,林地占1.73%,草地占0.02%,建设用地占26.80%,水域湿地占31.99%。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面积量算,靖江市土地利用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为100%。这一特点既表明靖江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开发利用高,又反应出靖江市的自然条件较好。

(2)垦殖率高达39.46%。这说明农业在靖江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3)靖江市的植被覆盖率非常低,仅有1.75%(含林地、草地)。

(4)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超过农村居民建设用地比重。城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44.96%,而农村居民建设用地为25.23%,说明城市化程度较高。

根据各项数据计算可得靖江市2010~2014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具体指数见表5。由数据可知2010~2014年靖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十二五”末,靖江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并发挥着良好的固碳效益,但从资源利用上看,仍存在较大生态压力。“十二五”后期靖江市植被覆盖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土地胁迫指数逐年上升,污染负荷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全市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承载力偏低。“十二五”时期,是靖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规模的扩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将趋于复杂,环境污染将出现四个转变,即污染物介质从以大气和水为主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向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范围从以城市和局部地区为主向涵盖区域、流域转变。

4 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及措施

(1)重视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政府与公众的生态意识与认知,全民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做好制度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控制煤炭总量的同时发展更清洁的能源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

(4)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施“五年环境再造计划”。着重围绕水、气、声等环境要素,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碧水、蓝天、宁静工程,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避免过分人工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状况范文4

资源压力度包括水资源压力度、土地资源压力度、矿产资源压力度、森林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度包括水环境压力度、大气环境压力度和固废消纳压力度。承载饱和度大于1,说明该区域在现有条件下已没有发展余地,如果继续发展,则将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反,如果承载饱和度小于1,说明有继续发展的余地。生态承载力综合评判依据和方法一级评价结果主要反映生态系统自我抵抗能力和生态系统受干扰后的自我恢复与更新能力,分值越高,表示生态系统承载稳定性越高,80分以上表示承载稳定性最高,80~60分表示承载稳定较高,其余依次类推,20分以下表示承载稳定性最低;二级评价结果主要反映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实际上代表了现实承载力的高低。分值越大,表示现实承载力越高,分值越低,表示现实承载越小。三级评价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度的评价。当CCPS>1时,承载力超负荷;CCPS<1时,承载力低负荷;CCPS=1时,承载压力平衡。大庆市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状况大庆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16km2。土地利用结构为:林地面积609.2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87%;草地面积4231.2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94%;耕地面积9468.8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4.62%;水域湿地面积4347.9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49%;建设用地面积1351.4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7%;未利用土地面积1210.4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70%,2.1.2生态环境状况现状评价(1)大庆市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利用2009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数据,以整个大庆市、大庆市区及所辖四县作为基本评价单元,评价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将大庆市整体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其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51.84、60.39、30.36、22.54和96.24,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1.04,评价等级为“良”(表2)。将大庆市区及所辖4县作为基本评价区域,除肇州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表现为“一般”水平外,其余评价单元评价等级均为“良”,其中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肇源县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最高,均大于64,其次是林甸县和大庆市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均在60左右。(2)生态环境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处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0mm,而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00mm,约为降水量的4倍。大庆市是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区,城市供水主要依赖外引嫩江水和开发区域内的地下水,属于严重缺水城市。水分条件是大庆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指标主要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其反映被评价区域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的综合情况。大庆市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中,耕地和草地分布较广,分布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4.62%和19.94%,二者总面积超过全市国土面积的60%,但是林地覆盖率相对较低,而且几乎都是人工林,这决定了大庆市的植被覆盖指数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另外,大庆市境内虽然没有天然河流,但湖泡湿地广布,水域湿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5,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丰度指数和水网密度值数处在较高水平;由于大庆市的土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较严重,使得大庆市土地退化指数相对较大;另外,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安排部署,大庆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力实施,使得大庆市目前的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综合各指标体系对大庆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评价等级为“良”。大庆市区的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807.59km2和1077.13km2,分别占市区国土面积的35.42%和21.1%;市区内分布有较多湖库,面积较大,占市区国土面积的10.07%,水网密度指数较高;虽然市区耕地、草地和湖库面积较大,但林地覆盖率的偏低,导致大庆市区的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相对较低;由于城市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交通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使得环境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土地退化指数相对偏高。综合各指标体系对大庆市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8.83,评价等级为“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杜蒙县)是大庆市重要的农牧业产区,其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2091.03km2和1110.05km2,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4.76%和18.45%;杜蒙县分布有大庆市主要防风林和农田草原防护林,林地面积为302.54km2;另外,该县湖库面积较大,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4.97%,水产业较发达,分布有大龙虎泡等重要湖库。良好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杜蒙县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均较高,但是由于近年来土地退化较为严重,所以土地退化指数相对较高。综合各指标体系对杜蒙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4.69,评价等级为“良”。肇源县自然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耕地面积为1981.72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7.63%,其中水田占耕地面积的25%;草地和湖库面积分别为919.86km2和267.59km2,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2.11%和6.43%;林地面积为40.81km2,只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虽然林地面积较小,但由于耕地、草地和湖库面积较大,使得该县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均较高,综合各指标体系对杜蒙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4.61,评价等级为“良”。林甸县是大庆市重要的农牧业产区,其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885.71km2和900.31km2,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3.53%和25.56%;林地和湖库面积均较小,均不足全县国土面积的1%。虽然林地面积较小,但由于耕地和草地面积较大,使得该县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均较高,但由于湖库和河流分布较少,所以水网密度指数较低,综合各指标体系对杜蒙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1.34,评价等级为“良”。肇州县是大庆市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优越,农牧业物产丰富,其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702.94km2和900.31km2,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47%和7.77%;林地和湖库面积分别该县国土面积的0.43%和2.54%。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均较低,分别为31.75和43.67。综合各指标体系对肇州县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51.70,评价等级为“一般”。综上所述,大庆市各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由高到低的排序是杜蒙县、肇源县、林甸县、大庆市区和肇州县,其中前4个评价单元生态环境状况相差不大,而肇州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与前4个评价单元相差较大。

生态承载力指标核算结果

大庆市生态弹性度计算与分析(1)判断矩阵构造(确定权重)。经过各种因素的反复比较讨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22-26]。(2)弹性度计算与分析。承载指数计算首先需确定各因子的分值大小。分值大小确定采取2种办法,对有确切数据的因子采用分段回归的方法;对没有确切数据的因子,采用半定量化或专家评分的方法。本研究中采用了半定量和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各个因子的平均变动范围,来确定各因子的分值大小。在确定各因子分值后,利用承载力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见式(1)。(式略用前述结果与表1比较,大庆市生态系统处于较稳定状态,有一定的抵御外力的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从原始数据分析可知,水资源仍是影响评价区域生态弹性度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大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根据二级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首先需要确定各种资源在承载力中的权重,方法如生态弹性度。为了使结果有明显易见和具有可比性,对各承载力因子采用分值表示方法。分值的确定必须有相应的标准和参照值,为了使结果有可比性,本研究以中国不同区域水资源拥有量为依据。其他分值因缺乏全国、区域的统计数据或资料,笔者以大庆市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大庆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了其分值。在确定各因子分值后,利用资源-环境承载指数模型,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指数表达模式(式略)用计算结果可知,大庆市资源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矿产资源承载力较高,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大气环境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水环境承载力较低。大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承载能力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大庆市承载压力度计算根据三级评价和承载力压力度的概念,首先需要确定各种资源在承载力中的权重,方法如生态弹性度中的计算方法。承载力各因子确定后,按照三级评价的计算方法,给各因子确定适当的分值,环境压力度各个因子不能按人均确定标准。因此,本次评价采用大庆市实际资源利用情况或规划实施后资源利用情况,与大庆市实际拥有可利用资源量的比较确定其资源压力度;环境压力度各因子采用实际排放量和大庆市环境容量去比较,确定其压力度值。这样计算可反映大庆市生态环境实际受到的压力,再用生态环境压力表达式去计算可得压力度值。(式略)当CCPS>1时,承载力超负荷;CCPS<1时,承载力低负荷;CCPS=1时,承载压力平衡。本研究的CCPS<1,因此,大庆市资源-环境压力度现实值较小,处于承载低负荷状态。(2)受到工业化、城镇化、人口流动、不利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将会下降[27]。代入“十二五”规划实施后的预测数值,可得本次规划实施后的承载压力度见式(6)。(式略)本次评价规划后的CCPS<1,“十二五”期末,大庆市工业经济“十二五”规划实施后,大庆市对资源的利用强度进一步加大,但承载压力度仍然小于1,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绿色经济是减轻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最佳方式[28],因此,应重视绿色经济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地位,做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工作,降低规划实施后的生态环境压力水平。

结论与讨论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分析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情况“十一五”期间,大庆市各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均无明显变化,年度变化幅度在-0.12~0.18之间,生态环境状况较为稳定,各评价区域大体呈现出先增加后略有减少趋势,其中大庆市区的增加幅度最大,2006—2007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增加0.18,整个大庆市2008—2009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减少0.12,其他评价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更小,尤其是杜蒙县、林甸县和肇源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均未超过0.02,各评价单元2004—2009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等级均未发生变化。另外,大庆市整体与大庆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分析(1)生物丰度指数变化分析。“十一五”期间,大庆市各评价区域的生物丰度指数均无明显变化,年度变化范围在-0.10~0.10之间,生物丰度指数较为稳定,各评价区域大体呈现出先增加后略有减少趋势。其中大庆市区的降低幅度最大,出现在2008—2009年,其生物丰度指数减少0.1;增加幅度最大出现在2006—2007年的杜蒙县,其生物丰度指数增加0.1,肇州县、林甸县和肇源县的生物丰度指数历年变化甚小,生物丰贫程度保持相对稳定,年度变化未超过0.05。大庆市整体生物丰度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各评价区域的生物丰贫变化的综合情况。生物丰度指数的变化决定于被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的转化。2008—2009年间,大庆市区的生物丰度指数减小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部分高覆盖度草地发生了退化。2006—2007年间,杜蒙县生物丰度指数的增大与部分耕地转化为水域湿地有关,水域湿地面积增加了3.1km2,其他评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较小。(2)植被覆盖指数变化分析。“十一五”期间,大庆市各评价区域的植被覆盖指数均无明显变化,年度变化范围在-0.07~0.08之间,植被覆盖指数较为稳定,各评价区域大体呈现出先增加后略有减少趋势。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杜蒙县,2006—2007年增加0.08,而2007—2008年减少0.07,肇州县、林甸县、肇源县和大庆市区的植被覆盖指数历年变化均较小,植被覆盖程度保持相对稳定。大庆市整体植被覆盖指数的变化反映了各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综合变化情况。植被覆盖指数的变化决定于被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的转化。2006—2007年间,杜蒙县的植被覆盖指数增加较大,主要是由于退耕还草,8.2km2的耕地转化为草地。2007—2008年间,杜蒙县植被覆盖指数的减小与草地退化直接相关,其他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化较小。(3)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分析。环境质量指数的变化反映了被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减。影响环境质量指数主要有SO2年排放量、COD年排放量、固体废物年排放量和年均降雨量等4个指标。由于大庆市固体废物处理较好,固体废物每年实现零排放,因此SO2年排放量、COD年排放量和年均降雨量的变化就成为影响环境质量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4)水网密度指数变化。“十一五”期间,大庆市河流长度、湖库面积和水资源量变化甚微,所以水网密度指数几乎保持较平稳水平,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影响因素分析中可知,水网密度指数对大庆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影响较弱,所以不再探讨水网密度指数变化。(5)土地退化指数变化。土地退化是生态系统衰退的重要表征之一。土地退化指数通过加权计算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由于笔者获得的土地退化数据仅为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数据,故无法对土地退化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3.2大庆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结论(1)大庆市生态系统处于较稳定状态,有一定的抵御外力的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从原始数据分析可知,水资源是影响评价区域生态弹性度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2)大庆市资源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矿产资源承载力较高,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大气环境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水环境承载力较低,大庆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承载能力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3)大庆市目前的资源-环境压力度小于1,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生态环境状况范文5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既给环境带来冲击,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急迫需求。为了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防患于未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显得越发重要。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环境保护和建设打下前提和基础。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指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为评价对象,依据农业生态系统属性数据和资料,选取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而进行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它为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建设和保护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基础。

1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1.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科学性原则。选取的评价指标应科学、准确,要选取能反映所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综合指标。为了使选取的目标具有可比性,相邻地区的指标应统一量化,方便横向与纵向比较。

主导性或代表性原则。制约农业生态环境的因素很多,利用单一因子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过多又很难操作,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可比较的,能直接反映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的主导性指标。

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具有可行性,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考虑其指标采集工作的可操作性,没有办法量化的资料不能称其为指标。其次,选取指标时应注意灵活性即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变化时,能明显地表现出它的变化和征兆,这样选取的指标才有意义。

适用性原则。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任何一个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故选取的指标应具有一致性,即适用性。当然,不同区域的环境具有不同的具体特点,因而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不同的标准。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当前关于评价体系的研究,多注重分层、分系统等方面。例如:李英等人针对济南地区生态环境所展现出来的现实特点进行研究,构建了济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体系。此类指标体系具体到要素层共包括了31个要素,用于对济南市区在内的111个乡镇进行逐层评价。第一层为目标层,反映生态质量总数;第二层为系统层,由5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生态脆弱度、生态影响度、生态抗逆水平、人文发展度以及自然资源禀赋;第三层为状态层,对上一层具体评价指标加以体现,并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第四层为要素层,用来评析初始目标对象。“朱晓华等分别以徐州等地做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体系研究的目标区域。区域生态的总目标层由社会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构成,以综合指数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来评析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环境、自然、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4个子系统构成了制约层。16个基本要素组成各个子系统构成了要素层。28个直接度量因子构成了指标层。孙希华将山东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作为评价的总指标,其评价准则主要由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技术要素和自然环境要素所构成,每一准则层由不同的要素组成,48个要素组成所需评价的要素层”。运用“树木活力”法对吉林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一新的综合生态指标由千庆兰提出,补充在通常状况下要想科学、全面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存在的不足,仅仅依靠单一的环境指标是不够的。

本文评价体系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使指标体系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二是使指标体系最简单化。在此原则的基础上,确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体系和多级指标体系。通常情况下,一级指标体系不能完整而清晰地反映多层次属性的特点。而农业生态环境又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质量。因此,多级指标体系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各子系统之间差异及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因此目前多级指标体系比较常用,其中多以二级指标体系为常见。

根据以上宗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整个指标体系得以确立。通常把农业生态环境又分为四个子体系:“生境资源状况体系、生物状况体系、生态状况体系和环境污染体系。生境资源状况体系由四个指标组成:“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亩/人)、草地面积占有比率(%)、水域面积占有比率(%)、森林覆盖面积比率。”环境污染体系由三个指标组成:“灌溉水质量、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农田大气环境质量。”生物状况体系由两个指标组成: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农作物中农药含量。

生态状况体系由五个指标组成:“水土流失比率(%)、水土三化比率(%)、每亩平均施化肥量(千克/亩)、每亩平均施农药量(克/亩)、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2 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方法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就是指为了满足生态环境过程中的一系列目标要求,所采用的程序步骤和相应的技术方法。国内外已经提出应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至今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方法系列,较成熟的方法有:

2.1 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即加权平均法。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这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一般都是采用比较易行的德尔菲法(专家评分法)。它可以简便、直观地体现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但是该方法的不足是主观性比较大,因为专家在打分的过程中,主观因素和自己的经验,都在左右着分值的确定。

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后,根据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其权重值,将各因素的变化值得出综合评价值。通常采用的数学模型按因子之间的相互相联性、构成模式,第一步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加权质量指数,然后再按评价因子的归属关系得出三个因子集的质量分指数,最终由因子集质量分指数得出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质量指数分为子体系指数和总指数两级。共有四个子体系:灌溉用水子体系、农田大气子体系、农田土壤子体系和其他生态环境子体系。每个子体系由若干指标组成。由指标值求出指数值。总指数值由四个子体系的分数值加权和得出。然后根据加权值的大小来得出环境质量的好坏。

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环境质量具有精确与模糊、确定与不确定的特性,所以环境质量评价中又引入了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扎德教授创立的。因此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模糊信息,以及评判结果用模糊性的语言,该方法既有严格的定量刻划,也有对难以定量分析的模糊现象进行主观上的定性描述,把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方法。

通过计算的综合判断中的各元素之值,对生态环境做出评判,评价等级。模糊评价方法,有时比较粗糙,而且往往受控于某污染权重的项目,以至于有误判的现象,在评价因素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而且导致实用性差。此外,还有一些方法:类比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半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主要有生态因子类比、生态环境问题类比以及生态环境整体类比三种类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通过功能与稳定性分析与空问结构分析进行评价。图形叠置法,即生态图法,即一张图上跌合两个以上的生态环境信息,构成复合图,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程度和方向。列表清单,分别将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劣种统一表格的行与列里,逐一进行分析并以数字、正负号或其他符号表示其强度、性质等;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是最常用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表征生态环境因子特性的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标准的建立,并赋予因子权重,然后建立评价函数曲线,得出综合评价指数值。例如内梅罗指数用于评价水环境质量,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格林大气指数用于评价大气质量。

生态环境状况范文6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

一、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也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其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我们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二、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确定监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三、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对于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四、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