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林业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林业建设方案范文1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是当今湖南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大潮中奋勇前行的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已经过去的2014年,湖南林业在“民生”、“生态”的统领下节节推进。从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工商资本转型发展林业的意见》,到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项目圆满完成;从“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到建立省、市、县三级武警森林灭火救援队伍方案的确定……这些无不表明:在建设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发展林业,在增添民生福祉的引领下改革林业,已成为新一轮林业发展的目标与追求。而这些改革的每个足印中,因为都倾注了千万林农的参与和支持,熔铸了千万百姓的智慧和力量,湖南林业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汇聚如此大的力量,实现如此多的突破。
登高揽山河,前路多曲折。当湖南林业发展时间表运行到2015年,以改革破除利益藩篱的担子更重,以发展疏浚矛盾淤积的任务更繁,以转型推动经济向好的使命更艰。这既意味着要突破旧气象、再创新格局,又要求在新常态下循规律而进,依法治而行。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我们坚信,只要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林业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林农中汲取改革智慧,从细处入手,从实处着力,就一定能在2015的年轮上刻下更深足迹,在新一轮改革史上写下更多传奇。
《林业与生态》杂志编辑部
智慧林业建设方案范文2
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为中国林业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乘着“智慧林业”建设的东风,浙江全体务林人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努力构建管理高效、运行有序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林业智能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务有机统一,以信息化手段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义乌购”开启永不落幕“森博会”
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森博会)创办于2008年,迄今已成功举办6届,被誉为“林业广交会”、“林业奥运会”。2013年11月,第六届森博会以“创新驱动,低碳引领”为主题,共有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1313家企业参展,设国际标准展位3300个,展览总面积7万平方米。森博会4天累计实现总成交额46.5亿元。本届森博会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义乌购”打造“森博会精品馆”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参展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和产品的展示与推广,将“智慧林业会展”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森博会。“义乌购”就是依托实体市场,服务实体市场,以诚信为根本,致力于打造一套可控、可信、可溯源的诚信交易保障体系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义乌购”自2012年上线以来,已完成了市场7万商铺的上网工程。在上线一周年之际,又推出了义乌本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义乌市场商户可以通过该平台的自动翻译工具,英文商品信息。而海外买家则可通过在“义乌购”上浏览义乌市场7万商铺的产品和图片,在线直接下单购买。“义乌购”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人民币、信用卡外币支付。为方便义乌市场经营户对接海外买家,还推出跨境业务联系人服务,以及多语言即时互译在线客服系统,帮助有志于开拓海外市场的经营户直面境外采购商,并对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报价、物流、海关等诸多环节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从而实现经营户与境外采购商的一对一无障碍对接。为方便海外买家咨询,“义乌购”升级了96032呼叫中心系统,支持多语种服务(目前开通了中文、英语、阿拉伯语,接下来将开通更多语种)。
2013年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组委会优选129家浙江省内林业精品企业入驻“义乌购”,打造“森博会精品馆”电子商务平台。在该平台上,商铺能够360°全景展示,商铺商品与实体市场一一对应,让消费者有身临其境的购物体验。借助这些智慧平台优势,一些品牌优、资质好的企业瞬间脱颖而出,成功打通了通往零售市场的渠道。浙江王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之一武耀锋,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监测公司在义乌购、淘宝网等电商平台上的浏览量和交易量,分析网友对公司产品的评价。据他介绍,公司每年通过淘宝与义乌购平台可实现1600余万元的收益,比实体店的效益还要好。义乌市福康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木雕花篮、果盘等在义乌购平台每个月都会带来上万元的订单。
第六届森博会组委会基于“智慧会展”的核心发展理念,借助互联网、微信、二维码、手机APP等最新手段,导入了移动会展整合运营方案――森博会APP移动客户端,以一种更加智慧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实时社交的开放平台,改变了参展商和采购商相互交流的方式,节约了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商务洽谈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利用APP客户端,采购商在展会上能够轻松获得交通指引,通过地图查找展馆位置、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展位分布等;参展商可以知道谁对自己的产品感兴趣,从而有效地进行沟通,在展后实现持续营销;主办方可以对参展者和参会的过程进行监控和量化分析,并及时了解参加者对展会的评价和需求,从而准确评估展会效果。参展企业桐庐名艺家居制品厂的厂长方关海表示:“有了APP,参展企业及商品有效客户传递比以往提高2―3倍。”
“电子商务”催促林业转型升级
在浙江,林业电子商务正蓬勃发展。松香产业、红木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等众多企业纷纷走上网络营销之路,为创新林业产业发展,早日实现智慧林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浙江省松阳县是我国松香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松香生产产业链长,上下游产品关联度大,价格波动大。为促进松香产业可持续发展,2012年3月,拥有脂松香现货电子交易独家经营权和品牌推广权的浙江“富祥龙”在渤商所上市交易。“富祥龙”品牌成为渤海商品交易所脂松香指定交割标准品牌。截至2013年12月,脂松香现货电子交易全年交易总金额近3584亿元,成交总量突破2838万吨,最高日成交金额达47.21亿元。脂松香现货通过电子盘实物交割配对成功7.84万吨,通过电子盘中间仓业务交收配对2.59亿吨。
在林业企业主动创新生产及贸易方式的同时,浙江省林业厅、各市县林业局等相关管理部门也切实按照“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积极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林业合作社、林业企业和林农插上电商翅膀。
2013年11月,中国大宗红木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在浙江东阳启动,该平台集红木在线交易、在线结算、在线融资、物流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为红木家具生产商、原木经销商、贸易商、终端用户提供现货电子交易、融资、信息及仓储物流等信息服务,是我国红木行业首个综合性、多层次、多模式的交易平台。
作为我国花木生产大省,浙江花卉市场电子商务正在兴起。由专业网络经营的电商――浙江“花集网”,专门经营和拍卖周边生产企业的小盆栽花卉或小盆栽观叶植物产品,自己解决仓储和物流,产品在省内外销售,年销售额超亿元。2012年,长兴县林业局开通该县第一个综合性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华东花木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电子数据传输技术,消除了传统交易过程中在信息传递、信息交流方面的障碍。目前,该平台的总点击量已经达到20多万次,交易总额已超过千万元。
“电商换市”创新林产品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如何与浙江的市场基因真正相融?浙江省2013年9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加快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实施意见》。未来几年,浙江省将从市场规模、普及应用、产业水平、配套支撑、管理服务等方面推进“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电商换市”不是简单地“换”掉市场,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浙货销售电商化、居民消费电商化以及各类服务电商化。通过“电商换市”,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加快流通速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诞生20个淘宝村,1.5万家淘宝网,实现6万人直接就业。浙江有6个淘宝村,其中一半是销售林产品的。在淘宝网的“特色浙江”商品馆内,还将开设全省11个市的特色商品馆。通过做大基础、做强龙头、做优品牌,积极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林特产品销售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在浙江,许多林产品企业自发走上了网络营销之路,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2013年,庆元九州竹木有限公司在“天猫”销售家居产品,网上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浙江康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上销售香榧2万多公斤;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网上销售花卉1000多万元……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智慧林业建设方案范文3
携数据中心方案
中标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机房项目
来自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的消息称,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打造的地标性建筑,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亿元。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后,46个国际、国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将进驻,使之成为集科技创新、人才交流、成果孵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智谷。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当前的实际应用需求和长远规划需要,该中心将设立多个技术先进、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机房,包括通信主机房、消防安保中心机房等。
科华恒盛数据中心专家经过与客户多次的深入交流,决定采用端到端的智能供配电解决方案,包括高可靠UPS、电池柜等核心部件,通过双总线、双备份供电系统,确保数据中心从前端动力输入到末端核心负载的电源可靠供应和合理分配,并通过智能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各路用电动态,实现安全、稳定、智能、易于管理的客户需求。同时,随着该中心业务的不断发展,科华恒盛还可提供在线升级或扩容的方案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科华恒盛“云动力”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洛阳景安IDC、雅安城市云计算IDC、鲁南中印(国际)软件园IDC、华北油田IDC、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IDC、上海电信IDC、泰安云计算IDC、国富瑞(福建)灾备IDC、江苏凤凰数据IDC等多个大型IDC数据中心项目,并为百度、腾讯、奇虎360等知名互联网用户的设备提供IDC基础保障,获得了业界专家和客户的肯定。
提供高可靠电源保障
助力延安市“平安城市”建设
延安市是国家公安主管部门在全国确定的22个试点平安城市之一,为此延安市公安部门一直大力推进平安城市建设。近年来,在公安系统信息化和高清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动态监控系统的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了不断完善视频监控系统,推动平安城市的建设,延安市公安部门决定在全市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三台合一”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打造涵盖交通、水利、林业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用的数字延安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
根据该监控指挥系统建设项目的机房环境和技术需求,科华恒盛提供了个性化的高端电源产品解决方案,包括高端UPS系列和相关核心部件共十多套,为数字延安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的布控系统和监控系统提供高可靠的电源保障。
科华恒盛依靠高集成技术,设计了超宽电压输出值和灵活的组网监控方案,以及自主专有技术MMBM智能电池管理功能系统组成的产品解决方案,可极大地降低故障,提升整体抗负载和保护能力,减少占地空间,方便维护和管理,凭借其高可靠和智能特性,满足安全、稳定、智能、易于管理的客户需求。
同时,随着该项目的扩建,科华恒盛还可提供升级或扩容等增值方案和服务,为延安市公安部门构建平安城市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
智慧林业建设方案范文4
关键词 森林经营;现状;保障措施;安徽池州;贵池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67-01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经营森林利用现代化的生物技术和集约化管理,增加森林物质产品的供给,满足社会发展中对木材等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促其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态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 森林经营现状
我国林业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一是传统林业发展阶段;二是林业发展探索阶段;三是始于1992年,我国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
池州市贵池区分别于1986年和1999年进行了2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据1999年清查结果,全区林业用地13.233万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2.7%。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林地面积分别为10.060万、0.331万、1.513万、0.338万、0.987万hm2,分别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6.0%、2.5%、11.4%、2.6%、7.5%,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7万m3。与1986年二类清查结果比较,有林地面积增长136.2%,无林地减少85.2%,人工林面积增加268.4%,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2%增加到46.1%,净增25.9个百分点,全区活立木总蓄积增长110.8%。
安徽省是全国林业重点省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池区采取多种形式兴办集体林场,有县、乡、村3级联办林场和乡、村自办林场以及多种所有制参与的股份制林场等,并积极扶持造林大户承包经营荒山,尤其是90年代以来,贵池区实施“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掀起了又一轮造林绿化的。近几年,通过千万亩增长计划、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项目的实施,全区有林地面积迅速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2 森林经营对策
2.1 加速林业产业发展,是实现贵池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2.1.1 依托木材市场发展林业产业。一是全面持续启动林业建设项目,大幅度提高林地生产力,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核心,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缩短林业的工艺成熟期,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量,创造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经营条件。德援项目的开展,为贵池区林业工程建设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也为林业经营模式开启了另一扇窗。二是近年来,以森林资源为主要原料的木竹加工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木竹加工制造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并涌现出一批从事木竹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明显的加工龙头企业。外向型木竹加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该区以输出木竹原料为主的输出木竹成品向半成品为主的转变,企业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成为外向型龙头企业,有的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6年,安徽东盾木业年产 30 万 m3高密度纤维板项目在贵池顺利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人造板生产企业。鸿亮竹业,通过建立竹业基地,定向培育商品林(原料材),既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又加快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产业集群创造集聚效应,扎堆可带来劳动力、信息、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整合,促进产业链中的企业实现共蠃。如南陵县三里镇的木材市场开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a业扎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方向[1-2]。
2.1.2 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大产业。池州市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森林旅游及其他林业产业发展迅速,辖区内有国家级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九华山森林公园、国家级升金湖水禽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杏花村”以及贵池区的大王洞风景区、霄坑大峡谷风景区、姥山自然保护区、十八索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区级旅游资源丰富。目前,生态旅游、森林旅游日益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方式。发展封山育林工程,丰富次生林的自然资源,增产以木材“三剩物”为主要原料的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种植业、山野菜精加工,以及野生动物养殖等形式的林副产品,目前多数林下中药材基地都在进行精品打造,如九华黄精基地等。多种经营,可活跃农村经济,提高山区人民生活,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2 建设美好乡村,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是实现贵池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实施“全民参与,社会共建”,以“绿化乡村,美化家园”为重点,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开展“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农村造林与城市绿化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在营造林机制上,农村将突出乡村绿化,开展好环村林、环宅林建设;城镇以绿化、美化家园为主,要提高和完善绿化家园水平。
引导广大农户利用目前农村零星闲置的土地资源、农家庭院独特的环境资源以及剩余劳动力资源,充分发展庭院经济,面向市场,自主经营,也能够丰富“农家乐”的品味。
保护乡村山水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找准美好乡村林业建设的切入点,以“生态产业、绿色富民”为核心,构建绿色乡村体系,打造生态强省的新亮点。
2.3 发展公益林事业,加强天然林保护,是实现贵池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资源保证
国家重点公益林工程已开展了十几年,省级公益林工程也在实施中,应努力促成市级以及区级公益林的发展。生态公益林应多效益并举,促进林、灌、草各类型结合,同向发展。
强调森林资源保护,必须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补偿制度,对生态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加大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特色养殖、珍贵药材等可持续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着力依托公益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2.4 抓好重点林业工程的管理实施工作,是贵池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兴林富民政策
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千万亩增长工程等工程项目关系生态安全和农村稳定,要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搞好后续产业,其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
2.5 推进林权改革,促进林农致富,是实现贵池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家推行林权制度的改革,是目前完善林业格局、发展林业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贵池区没有大林场,都是集体林场和个人承包、租赁等形式的小型林场以及自留山、自留地等林地,也就不存在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私有林,提高责权对称程度,形成全社会办林业格局,就是把集体林场分解承包出去,把自留山归笼包出去,形成私人经营林业,调动人的积极性,开辟全方位、多层次的林业投资渠道,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林业[3-4]。
2.6 响应号召,实现贵池林业新跨越
省委、省政府早已提出建设“万里绿里长廊”的号召,但当年的“绿色长廊”早已满目疮痍。目前,铜九铁路、沿江高速、城际铁路以及区、乡公路也正在进行建设,另一条池黄城际高速铁路也在运筹之中,318国道早已穿区而过;另外,穿区而过的大河也不在少数,依托岸线资源发展林业,提升地区品位,为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市”添砖加瓦,为地区招商增添活力。
2.7 加强森林经营的保障,整体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森林经营水平的高低,与森林能否发挥更多效益有密切关系。为了经营好现有森林,不断扩大森林资源,必须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走集约经营的道路。一是加林业产业行政管理职能,根据国家的林业产业政策制定发展规划、人工商品林发展规划,确保生态公益效益和产业发展实现双嬴。二是争取国家财政投资力度,给予商品林经营者一定的补助,重点用于优良种苗的开发、推广。设立专项储备金,对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的经营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助,以缓解其由于工艺期过长带来的资金困难。三是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将商品林建设纳入政策性贷款范围,合理确定商品林贷款期限,并对贷款者给予免息或贴息;对于个人营造商品林,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面向农户和林业职工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允许集体、个人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四是林业部门坚决履行执法,监督职责,依照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对林业经营作出决策,在一系列采伐设计、监督、验收等工作中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五是科技人才服务,搭建林业科技信息化和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推广林业科技。切实调整森林经营理念,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就是要走出“政府要生态,群众要经济”两极的林业经营格局,坚持双赢的发展思路,经济建设方针和发展规划必须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以综合观点把生态和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坚持“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的林业政策。牢固树立“生态立林、产业强林、科技兴林、改革活林、依法治林”的新思路,建设绿色新林业,实现新形式下贵池林业发展大跨越。
3 参考文献
[1] 李婷婷,陈绍志,兰倩,等.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面临的机遇与制约因素[J].林业经济,2016(10):13-17.
[2] 肖智慧.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0(1):54-55.
智慧林业建设方案范文5
用匠人之心做园林,是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优华对自己的要求,这个深藏花草园林之间的“徽派隐士”在近两年声名鹊起,作为中国生态园林业新三板创新层第一股的缔造者,胡优华一直秉持着自己的初心,用传承之心打造徽派园林,用创新之势引领生态健康。
做着最接近自然的工作,必然要有平和的心。初见之时,胡优华给人的印象更像是学者,而非商人,科班出身的他,将关乎园林的每一株植物都当做有生命的个体,游于山水之间的他,是如何将传统园林和新兴技术相结合,又是如何用徽商匠人之心将徽派园林推出省外,走向全国的?
天人合一的徽派园林
《决策》:徽派园林与苏杭园林相比,有什么样的创新和发展优势?
胡优华:中国园林有北方的皇家园林、南方的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还有寺观园林。安徽地处江淮两岸,徽派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一个体系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深受明清时程朱理学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其次,除了具有徽文化内涵、自然地理山水外,还有徽派建筑,主要表现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元素,如窗景、徽雕,包括步道、台阶、天井等,做得非常精致。另外一个表现是,徽派非常传统的植物梅兰竹菊四君子,而徽派盆景如九曲龙梅在庭院布局里用得很多。徽州园林还有一个特征是讲究风水,依山傍水构建园林。
如今我们提倡新徽派园林,在新形势下,不断去创新,比如简约派徽派园林,重点在于元素的体现,而不是照搬照抄,摒弃过去一些封建思想,提取适应新时代的精华,打造属于新徽派的生态园林。
《决策》:生态园林作为目前园林行业的发展大势,它背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态势如何?
胡优华:生态的概念,与环境息息相关。生态园林就是利用生态学理论解决与生命相关的环境系统问题。生态园林不仅仅是局限在一个园林内,而是放大到一个大环境中去,放到一个系统中去,考虑整个区域,包括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城市修复等,这就是生态园林的概念。我们要将安徽省整个打造成生态安徽,一个省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这就更加开阔,对环境的要求更高。
生态园林发展的下一步就是面对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往智慧生态园林方面发展,这就涉及到互联网、信息化与智能化,我们要让人的生活更加智慧化,再进一步,就是发展生态健康城市,也就是健康城市,解决人和环境健康问题。这个健康,除了人的生命健康,在我们行业里还有生态环境健康,要有良好的空气环境、生活环境、生长环境、生存环境、园林旅游,好看的同时还要有休闲设施,要有园艺疗法、森林疗法,让人们能生活得更轻松更愉快,让有病的人很快得到康复治疗、怡心养性。因此,我们华艺园林的使命就是传承创新中华园林艺术,这是核心,然后就是引领生态健康文化生活,这是使命,愿景是让地球更绿,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做世界一流的中华园林艺术运营商。
承古开今的新徽商
《决策》:作为一名徽商,如何看待徽商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徽商精神有什么新的内涵,以此来适应发展的需求?
胡优华:徽商精神,像传统的诚信勤勉,都是我们一直需要传承的,同时,在新的时代,我们还要创新,做一名新徽商。
首先,要有团队精神。传统的徽商单打独斗比较多,这是一个弊端,而现在我要团结在一起发展,以众帮众。像徽派园林,单靠一家做肯定不行,需要一个系统,要有众多园林企业一起来推动徽派园林。在2015年12月25日我们成立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这就是把大家聚集到一起,互帮互助,壮大这个行业,发展这个行业,要把我们的理念传承起来。
其次,要有徽匠精神。过去的徽商有的就是匠人精神,他们的砖雕、木雕、石雕,样样都是精品。我们做每一个产品,也一定要像徽匠一样,把它做成一个精品,我一直反对外界说我们做的是园林工程,徽派园林不是做工程,是做一件生态产品,他是有生命的产品。同时他也是一件艺术品,是科学的文化产品,他需要用艺术的文化的思维去营造,这是一种思想,要求我们一定要精益求精。
另外,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徽商一直以来都是埋头苦干的代表,而作为徽派园林,我们要有自己的理念,要敢为人先,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善待我们的每一个方案,让每一块砖、每一棵树、每一盆花都体现出他应有的价值。
同时,徽商一定要能承担社会责任。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内部的社会责任,就是把产品做好;另一个是对外的,包括对员工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合法经营,以及对社会的公益事业,这不仅是对社会责任的弘扬,也是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最后,徽商要有开放与包容的精神。徽商要走出去,不能总是在安徽这一个地方,要走出安徽,走到世界各个地方,向其他优秀者学习,然后回来回报家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徽商。要在社会竞争中,互相包容,公平竞争,同时要能够传帮带,与时俱进,自己发展的同时,提携后辈,让徽商的精神代代相传。
《决策》:创业20年,您对中国园林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感悟?
胡优华:园林行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为城镇化的进程做了很大的贡献,无论哪个城市,没有园林绿化环境都很难去招商引资,但我们行业却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在大环境而言,园林行业没有产业化。一直以来,园林行业作为城镇化产物被划分到住建部,每年的管理只是局限于生态园林城市的管理,是建筑与市政上的管理,但园林绿化列为建筑管理的附属。因此当遇到自然灾害时,园林绿化就无法享受到政府的补贴,也没有保险,这就是没有建立产业化的弊端。
另一方面,就园林行业自身来说,只重理论轻实践。行业内各种概念和研究很多,但是却再也没有一个像当初苏州园林那样的旷世之作,没有一个经典之作,没有让世界为之一振的优秀作品,这是非常遗憾的。
园林4.0时代
《决策》:目前园林行业如何与新技术相结合,在传统中植入新元素,打造智慧园林的概念?
胡优华:我一直提倡要把中国园林艺术运营化,做中国园林艺术的运营商,运营到全世界。
目前政府实行简政放权,将社会化的业务进行外包,福建省福州市在全国率先改革,将整个城市的园林养护全部社会化外包,华艺园林成功中标,我们在养护过程中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所有人员、机械车辆,都通过APP系统进行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化智慧化养护,把新徽派园林、新徽商精神传遍全国。
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方面,我建议做市政环卫园林三位一体的养护,做成城市物业,把一个城市当做一个大的物业来养护。
《决策》:园林行业作为相对传统的行业,如何创造机会实现行业突破,在新的政策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让传统适应现实?
胡优华:园林绿化行业随着城镇化发展,从绿化城市解决黄土不见天,然后到园林城市,进化到现在生态园林城市,再到后来的智慧城市,未来的健康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园林行业面临的一个大洗牌的时代要来临。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这的确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最好的时代,是因为国家现在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理念,对于行业的发展会更加有利。新五化更有利于行业的提升,营造出精品园林。如城镇化的发展为园林行业带来了大量的业务,工业化给园林行业带来机遇,农业化带来植物材料的标准化生产,信息化为这个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物联网等推动了智慧园林行业的发展,绿色化更是这个行业的基础目标,为转型生态健康方向发展,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一带一路”所提出的世界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中国的企业要走向世界,中国的园林也要走向世界。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中国园林行业要寻求跨界和创新、要转型升级,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
智慧林业建设方案范文6
按照计划,接下来西安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航空产业集聚化发展、航天产业高端化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多元化发展、生物产业突破性发展、新材料产业特色化发展、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和高技术服务业智能化发展。同时,西安提出了以实施大中型飞机研制、航天技术应用、集成电路及通信设备、移动互联网和创新型药物等3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业工程为支撑,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智慧”产业逐渐集中
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务院确定建设的6个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目前形成了集成电路、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2011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095亿元,占园区总收入比重超过80%。
据了解,这主要得力于近两年西安高新区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历史机遇,及时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设立了每年7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和3亿元的保增长专项资金,启动建设了软件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环保产业园,初步构建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以通信、光伏与LED、电子元器件、电力设备、汽车、生物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新型服务业等产业集群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成长推动了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航天恒星、合众思壮等企业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产业,以应用材料、延长集团、有色集团、电子集团等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和LED产业,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炬光科技、华科光电等为代表的激光应用与新一代显示产业等。在这些企业带动下,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纷纷进入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聚集的平台。
自2011年以来,美国霍尼韦尔、英特尔、通用、法国施耐德、爱立信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人驻西安高新区,充分体现了西安高新区转变发展方式,围绕新兴产业“招大引强”、“做大做强”的发展策略。西安高新区有关领导表示,西安高新区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六大工程”,即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鲨鱼苗”企业培育工程,产业领军人才引培工程,产业应用示范工程,产业平台建设工程和产业链补链、扩链和强链工程,支撑产业集聚发展,使高新区成为国内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预计到2015年,西安高新区将在军民融合通信、物联网、光伏等领域建设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重要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产业比重由目前的30%提升到50%以上,并在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10家,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特色新兴产业集群,构筑起具有创新活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成大数据产业集群
大数据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等后又一技术产业发展热点,具有体量大、类型多、数据速度快、价值密度高四大特征,未来应从应用引领、创新发展、务实推进三方面着手发展大数据。
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蔡苏昌全面展望了陕西大数据服务产业,他说,陕西大数据服务产业发展将以政务大数据汇聚为突破口,立足于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处理与服务,聚焦政府和公众的关联产业,为国家部委和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提供支撑,带动陕西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到2017年,建成以西成为核心的国家级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集群,成为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的汇聚地,社会信息资源的集散地,
具体来说,陕西大数据服务产业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2-2013年是导入期。以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为支撑,以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为基础,构建基于高性能计算的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技术环境,以网络社情民意调研分析项目为切入点,搭建平台、架构,完善商业模式,组建运营公司,初步形成构建大数据服务产业完整产业链。2013-2015年是建设期,也是战略机遇期。根据人口、林业、社情民意调查分析、社会管理与服务、金融等领域对大数据处理需求,同时积极承接国家有关部委和央企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落户,形成和带动大数据相关配套服务业发展,从而形成大数据产业洼地。2016-2017年是成长期。由数据资源聚集吸引,围绕国家基础数据的上下游产业流入,带动产业聚集,形成以政务大数据服务产业为核心的高粘性信息服务产业生态。建成以西咸信息产业园为核心,以西安高新区、经开区为两翼的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