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科学的预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科学的预防范文1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教育;科学记录
中图分类号:G612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50-02
中班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不难发现,他们好动、特别爱做游戏但问题不少,非常喜欢模仿,语言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未知,各种科学现象激发着他们探索的欲望。新《纲要》中指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其动手的能力,进而使其动脑,最终能主动去探索。
一、敢于动手,从身边的常见科学现象着手
与幼儿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他的一日生活,因此,幼儿的科学教育必须从幼儿身边的常见的事物着手,让幼儿感到亲切、自然,而不是遥不可及、莫名其妙的各种科学原理。中班的幼儿好奇好新好问,具有发现求知的心理基础,这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有利条件。例如,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让幼儿开展“说发现”的活动,利用一日生活的散步,课间等环节,鼓励幼儿自由地向教师报告自己的“发现”:春天,幼儿发现草地上长出新芽;夏天,幼儿发现天气闷热;在种植园地,幼儿发现地里有蚯蚓的地方泥土又细又松等等诸如此类。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观察积极性提高了,发现的现象就十分丰富,有了这样精彩的发现,就更加能激发幼儿动手的欲望。科学发现变得常见,那么动手操作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二、乐于动手,提供丰富、适宜的可操作的材料
科学活动的要素就是幼儿的操作材料,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例如,在“奇妙的声音”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播放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铃声、说话声、早操声等进行引题,让幼儿运用听觉感知进行“听声音说话”来激发幼儿对幼儿园各种声音现场的兴趣,继而启发幼儿回忆讲述并模拟自己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如:鸟叫声、水声、雷声等等,来丰富幼儿对“声音”的认知。接着投放大量可操作的材料,玩听声游戏,如在玻璃瓶、塑料罐、金属罐中分别装上水、沙、小石子、小铁片等,然后盖紧盖子,幼儿自己使劲摇晃。采用自主游戏的方式听辨声音,从中发现声音与“振动”的关系。接着教师进行“声音与振动”的科学小实验演示,进一步理解声音是怎么发出的。最后,活动延伸,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声音“乐器”,激发幼儿自娱自乐的情趣,体验各种声响带来的愉快享受。这样的环节设置有利于幼儿的表达能力、听声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善于动手,巧用各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索和总结
1.巧用科学记录表。各科学活动区内的活动内容必须有精心的设计,让幼儿多思路、多形式去观察、探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教师请幼儿口头描述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一个讲的不全,就请另外的幼儿补充,一个接着一个,直到讲得教师满意为止。教师对幼儿发言的来源、对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直接证据,不加关注,科学缺失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证据的记录。教师忽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记录,不仅不利于幼儿对当前科学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幼儿学习科学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幼儿科学发现和探索的兴趣。
2.重视团队合作。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多人、小组和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探索过程和总结结论。通过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如,中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教师以4名幼儿为一组,共同完成实验过程和记录过程。教师提供给每组幼儿水、糖、盐水等材料,要求每组幼儿通过实验完成“水的溶解”记录表。活动中,同伴间的互助行为无形中帮助了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进行科学结果谈论时,能力强的幼儿就能说出“把糖放进水中,搅拌一下,糖就不见了,而水变甜了,所以糖是可以溶解的。”这样的思维和完整语言表达,更有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促进。动动手可以让许多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让幼儿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科学知识,并能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去。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善于学习已有的现代科学技术,更需要善于探索和发现的创新人才。对于中班幼儿的科学教育而言,让他们“动起来”学科学,“动动手”学科学是十分必要的。幼儿能乐于动手、快乐学习,科学不再成为幼儿的负担,才是真正地在幼儿的心中萌芽。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占兰,沈心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克里斯丁·夏洛,劳拉·布里坦.儿童像科学家一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陆艳萍.将科学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6).
[5]张永英.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变革之路探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儿科学的预防范文2
[关键词]:开放有活力 小学语文课堂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会采取一种缺乏活力的、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是很高,影响了对语文的学习,构建一种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语文课堂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烈越高,现阶段需要的人才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型人才,而是多种能力综合的一种创造性人才与开放性人才,那么这就意味着对于教学要求的提高,尤其是作为主要科目的语文,更应该对其提高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构建一种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传统。在课堂中,主要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仅仅是将一些知识机械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对于学生的能力以及创新都没有很好的得到相应的锻炼,语文知识掌握的尽管牢固,考试中成绩尽管很高,但是语文能力却一直不能提升,在运用中也没有真正的将理论进行转化,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降低,没有积极性,缺乏主动性,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出其该有的作用。因此说,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已经势在必行。
二.建设开发有活力语文课堂的策略
(一)融入生活
首先,加大课外阅读。相关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应要达到的阅读量应为260万,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要对语文阅读之重视起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够使得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性需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将学生的阅读与课堂中的教材以及学生平常的生活相结合,这样来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乐于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高尔基曾经就说过,阅读是在一个平凡的读书过程中,将自己的心灵与作者亲密的结合起来,一本书就是汉字在纸上的灵魂的表现,当我们的眼睛与之进行接触时,它便就活起来了。
此外,与生活相结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不仅仅要读课堂上的书,还要读生活这本书。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开展一些活动,市场调查,校外远足,工厂参观,上街宣传等等,语文训练的形式有很多,教师要积极的思考,在这种训练与活动中让学生来提高兴趣,锻炼能力。
(二)开展对话教学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做到保证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不能仅仅是开展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还应该开展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中让学生兴奋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
第一,开展对话教学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自己去独立的思考,独立的想象,做到与作者之间与文本之间进行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增加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形成积极的主动的思维与丰富的思想感情,能够获得一种个人的感受与体验,然后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对于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写一些相关的评论或者是进行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对文章进行指正、缩写、扩写等。
第二,开展讨论。教师应该引导着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展开合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等进行合作,这是对话教学的基础。要开展定期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将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或者是延伸。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真正的去倾听学生的见解与看法,要真正的实现语文课堂的对话教学,能够将学生好的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教师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之分,要对学生独特的思维进行思考,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自由,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才能使得自己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才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水平。
(三)教师要以情感人
教师这个职业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在教学中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因为在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是相互感染的,教师如果是一种积极地乐观的态度,富有感情的讲解,学生就会被感染,就会听的有趣听的认真,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发挥出自己的感情,可以说情感是一种催化剂,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纽带,没有感情就像是没有水的鱼塘,没有感情就像是没有花朵的春天。
此外,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一种人文性教育,而这种人文性教育,其前提就是要有情感,要有激情,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就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感染,更不能将学生的情感予以带动,也就不能让学生以一种饱满的情绪与态度去学习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成为一把火,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开心的、愉悦的去接受知识。此外,对于学生取得的每一个小的进步,教师都应该去鼓励、表扬,不要将所有的学生其进步水平进行比较,而是应该将每一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看,看起是不是有进步,在每一天小小的进步中,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时教师就应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与对待学生,更应该去积极的鼓励学生,用一种温情去感化他们,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教导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心理以及期望,给自己增加了学习的动力,使得自己的思维得到激活,情感得到升华,将自己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营造一种高效的语文课堂
教师首先要彻底的改变之前的传统的观念,在教学中,能够将自己准确定位,将自己真正的致力于学习主导的地位,而不是主题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在自己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思考,去探索,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就会使得语文学习以及教学的效率提高。此外,教师要树立一种整体教学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不断的向前推进,充分的发挥出各个方面的合力,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语文高效的课堂。
总结: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应该建构一种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就应该要有一种积极的热情的态度投入进教学中,不断的探求新的方法与手段,能够激发其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儿科学的预防范文3
认为需要查的资料太多;(2)15人(9.1%)认为病历过于模式化,缺乏悬念;(3)15人(9.1%)认为老师讲的太多;(4)10人(6.1%)认为和大班课差别不大;(5)8人(4.8%)认为对以往大课知识回顾不够;(6)6人(3.6%)不喜欢老师提问的方式;(7)3人(1.8%)认为同学间缺乏团体意识;(8)3人(1.8%)认为每节课讲的内容没时间深入;(9)3人(1.8%)认为缺乏相应的动手能力培养。结论:归纳总结出PBL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望对提高儿科教学效果有所帮助、做出贡献。
【关键词】 PBL教学; 儿科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9-015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be better applied of PBL method in pediatrics teaching.Method:A variety of problems were concluded by surveying and their solutions were given.Result:There were 165 people conscientiously fill in the questionnaire in all,there were 55 people(33.3%) thought the PBL method was quite good,the other 110 people(66.7%) though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it.The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1)47 people(28.5%) thought the data need to be checked were too more.(2)15 people(9.1%) thought that medical record was too model and lack of suspense.(3)15 people(9.1%) thought the teacher who said was too more.(4)10 people(6.1%) thought it had no more different than large class.(5)8 people(4.8%) thought it was insufficient to review on previous knowledge.(6)6 people(3.6%) didn’t like the way the teacher asked.(7)3 people(1.8%) thought that lack of awareness among students.(8)3 people(1.8%) thought that each lesson was not a time to talk about the depth of the content.(9)3 people(1.8%) thought lack of corresponding hands-on ability training.Conclusion:To sum up all kinds of problems in PBL teaching an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ediatric teaching to help make contribution.
【Key words】 PBL teaching; Pediatric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9.087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在国际医学教育中属于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主流教学方法,PBL与LBL(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与LBL相比,PBL是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和临床疾病融于一体,锻炼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因此对于提高学生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就业和工作的需求意义重大[1]。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方法有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所以值得我国的医学教育借鉴、研究和应用,但是我国的文化、思维模式、环境、教育、师生知识结构等各方面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异[2]。任何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的改革难免会存在利与弊,随着PBL教学不断的推广应用,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相应对策,对PBL在儿科学教学中的继续推广适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望对提高儿科教学效果有所帮助、做出贡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郑州大学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二大班学生共165人,其中男生72人,女生93人。
1.2 方法
电子版问卷调查,问卷中既有简单的“打分”制评价,详见表1。又有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简答式评价,包括:(1)我喜欢PBL的原因;(2)我不喜欢PBL的理由;(3)我为每次PBL准备的时间是多少;(4)哪位老师给我留的印象最深刻;在哪些方面;(5)我对PBL教学的建议;(6)我对PBL教学的意见。
2 问卷调查结果
165人均认真填写了问卷,其中55人(33.3%)认为PBL教学挺好,不存在问题,剩余的110人(66.7%)认为PBL教学中存在问题,详见表2。
3 讨论
33.3%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很好,不存在问题,这充分肯定了学生对PBL教学方法在儿科教学应用中的认可及喜爱,但66.7%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这足以要引起儿科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认真、深刻的剖析问题,找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PBL教学方法更能充分发挥最大优势。
3.1 针对学生提出的需要查的资料太多、时间紧的问题
由教师将PBL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掌握内容、教学方法、参考资料、复习题以及相关案例提前发给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尽可能为学生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2 针对学生提出的内容缺乏悬念的问题
教研室严格把关PBL教案的质量,对各位任课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要统一查看、把关,要求教师精心撰写PBL教案,对本节课内容以案例形式引入,但不能给的资料太多,问题要层层深入,既有悬念又不会偏离主题太远,并且要求不能提前通知学生本节课内容。一份PBL教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讨论的方向、内容及知识量的多少,高质量的问题是保证PBL教学成功的前提[3],这与笔者的研究一致。
3.3 针对学生提出的自身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的问题
要求每组要任命一位组长,组长对每位组员的学习情况及课题上的积极性应充分了解,由组长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要求教师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致。
3.4 针对学生提出的和大班课差别不大的问题
儿科教研室高度重视PBL教学,按照医学五年制儿科学教学大纲及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教研室组织召开本科生教学工作会议,设置讲授内容。考虑到学生在基础医学及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均尚未采用过PBL教学方式的实际情况,本次教学采用大班理论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2∶1的比例分配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PBL教学16学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理论教学与PBL教学序贯进行,理论教学改变以往单纯讲述某一疾病的方法,而以症状为主如儿童喘息性疾病、小儿惊厥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等进行讲述;PBL教学安排在全部理论课结束之后进行,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原则上按照系统疾病/症状进行教学,分为生长发育与营养、小儿呼吸问题、早产儿管理、液体疗法、血液系统疾病、小儿肾脏问题、小儿神经系统问题、小儿急救与复苏共8个内容,分别安排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做到既有大班课的内容的巩固,又有提高。
3.5 针对学生提出的缺乏系统性回顾的问题
教研室要求每位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对系统基础知识的提问。
3.6 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喜提问的方式的问题
要求每位任课老师在上课前要与组长沟通,根据本组人员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沟通方式,做到有提问而不全是提问。
3.7 针对学生提出的同学间缺乏团队意识的问题
要求每位同学要懂得由于每个人所查询的资料不同,在讨论中出现分歧是常见的,要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认真记录,再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并在讨论后给予总结,这与孙颖等[4]的观点是一致的。
3.8 针对学生提出的内容太集中,无法深入的问题
教研室严格规定案例设置的要求,并且要求试讲,试讲时既有教师,又有部分学生,试讲后讨论决定该如何授课。
3.9 针对学生提出的相应的动手能力培训
教研室经过商讨决定,选择合适的临床案例在课后让学生亲身体验,对于适合带教具的章节要求教师带教具上课,例如:心肺复苏的讲解带气管插管、喉镜及模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及分析对策来看,PBL教学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同样存在利与弊,开展PBL教学一定不要盲从,PBL教学在儿科教学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只要认真剖析、总结,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PBL教学的优势,至于PBL教学在儿科教学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尚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龚业莉,邱文洪,郭凯文.临床免疫学PBL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4-6.
[2]王斌,欧阳小琨,陈荫,等.生药学课程教学中渗透PBL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415-416.
[3]陈凤花,潘世秀,胡丽华.实验诊断学PBL教学模式的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5,29(1):172-173.
儿科学的预防范文4
一、细读《指南》,有效指导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指南》是指导幼儿教师开展工作的指导性纲领。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指南》中关于科学探究的目标分为横向目标和纵向目标,横向目标主要是三维目标,即“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这个目标从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知识经验三个维度来阐述。在解读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如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性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就是让幼儿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去探究,如和父母散步或外出时,能对一些动植物、自然现象等进行探究,而这个探究的过程可以停留在感性的认识阶段,并不需要幼儿知道具体的科学概念,也不需要对幼儿进行科学概念的原理分析,它主要强调让幼儿产生兴趣,能认识周围的事物或现象。《指南》关于科学探究的纵向目标,紧扣幼儿的年龄特点,详细地描述了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例如3-4岁的目标是: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喜欢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主要是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师如何根据《指南》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究?如动植物的探究,幼儿阶段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指南》提出要让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因此,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开展不同的探究。如3-4岁就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常见的一些植物名称和特点,还有平时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特点,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问各种问题时,要耐心地解答。5-6岁幼儿在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时会有很多为什么,如蚂蚁的家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蚂蚁长什么样子?蚂蚁有触角吗?蚂蚁生活在哪里?蚂蚁是如何分工的?下雨了,蚂蚁为什么要搬家?等。而且有些幼儿会就某个动物或植物问许多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巧妙引导,既保护幼儿的探究兴趣,又让幼儿能主动探究。
二、紧扣日常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指南》明确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了在日常生活渗透科学教育,教师和家长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蕴含的适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活因素,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并积累相关的科学经验。
如“有趣的水滴”,不少幼儿都接触过水,如在家里刷牙、洗手、洗澡等会用到水,下雨天能见到天空落下的雨滴,也能看见房子上滴落下的水滴,于是,幼儿容易产生疑问:水滴是哪里来的?水滴会流到哪里去?幼儿科学探究并不是要让幼儿记住一些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也不是要将探究引入很深的内容里面,而通过一些生活现象,引导幼儿获取一些感性的生活经验,促进他们获取周围事物和现象的一些关键性经验。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水滴的颜色、水滴的味道、哪里会有水滴,进而了解水往怎样的方向流动。当幼儿对水滴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之后,教师还可以趁机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如水是怎样流动的?如何让水往不同的方向流动?如何控制水流动的速度?水滴在不同材料和质地的物体表面运动一样吗?这些探究活动就是将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到了科学探究上,而且操作过程又不会很难,适合幼儿的活动特点,他们容易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探究的乐趣。
三、紧扣幼儿年龄特点,支持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幼儿由于年龄小,知道的东西比较少,对一些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摆弄物体,容易犯错,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并能鼓励幼儿持续探究。《指南》指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在一些探究活动中,有可能幼儿会将活动的场所弄脏、弄乱,甚至有些幼儿会不小心破坏一些物品,教师要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行为,但教师要在幼儿探究完之后,引导他们收拾、整理好。只有这样,幼儿才会用积极的心态参与后面的探究活动,获得探究的信心。
如在引导小班幼儿开展科学探究“冷和热”时,如何让幼儿通过触觉感知物体热和冷的同时,产生好奇的探究心理?如何让幼儿探索简单的降温方法,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在开展探究时,教师在上课前先将两杯水提前一杯放在室内,一杯放在室外,然后带领幼儿去比较,为了验证两杯水温度不一样,教师可以让幼儿去触摸,从而让幼儿感受温度,然后在与幼儿的讨论中初步理解是室内室外温度不一样造成的。当幼儿对探究的活动产生兴趣时,教师应该及时引入活动主题:“如何让热水变冷?”教师在幼儿的桌上放了一杯温水,然后对他们说:“一杯热水要放上好一会儿才能变冷,有没有办法让它快一点变冷呢?”幼儿纷纷说出了方法,有的幼儿往杯里吹气,有的幼儿拿起了扇子往杯里扇了起来,有的幼儿将旁边的冷水往热水里倒了进去……课堂上热闹了起来,同时,有些幼儿直接玩和主题不相关的活动了,桌子上不时有水流出来,此时,教师并没有让探究活动停止,而是提醒一些幼儿不做其他无相关的活动,同时,对幼儿的一些操作方法进行指导,并和幼儿认真地做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结果,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也说出来生活中爸爸妈妈让热水变冷的方法。
四、把握幼儿科学的学习特点,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
儿科学的预防范文5
【中图分类号】G610
要改变现状,需要吸收借鉴好的经验,本文中的"瑞吉欧教育体系"可供参考,为我们探索和研究更科学的教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弹性计划;合作研究;主体性;关注;尊重;正视错误;保护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重知识传授的幼儿教育模式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摒弃,而"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者接纳和吸收。不少专家学者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研究,在这个问题上,最初的探索是在不触动幼儿园原来的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情况下,考虑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新问题的出现,是我们不得不寻求一条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幼儿探索的需要和固定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几十年来,我们的幼儿教育一直是一个预先制定好的课程计划,安排好目标、内容、进度、分配好课时,教师只需选择、重组他人设计好的活动。教师的作用就是严格的执行计划,即根据制定好的教案"引导"幼儿像想象中预想的学习者那样"参与""活动"一番,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矛盾:一是教师预先选择的内容往往不符合孩子的兴趣,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却不能及时纳入到课程与教学中来,受内容的限制,教师常常要压制幼儿对一事物的兴趣,而调动起幼儿对令一事物的兴趣;二是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序、进度、重点等,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受教学目标及时间限制,教师只能对幼儿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或者在活动中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孩子就像"一日几游"的观光客,被当导游的教师牵着走,走马观花,于是,教学过程成了展示课程计划的过程,成了不讲实际地走过场。当我们预想的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们却以牺牲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为代价来求取知识的传递,这个问题,也许我们都意识到了,但遗憾的是真正行动起来改变这种现状的人却不多。到底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来自异国他乡的种子: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瑞吉欧--艾米里来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城,本世纪60年代以来,该城市在马拉吉兹的发起领导下,经过专业人员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继蒙台梭利之后,又推出一个颇具特点的,堪称影响世界的幼儿教育体系。
瑞吉欧教育体系几乎涵盖教育的所有方面,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瑞吉欧弹性计划和合作式研究。
1、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
在课程方面,瑞吉欧称其实施的课程模式为"弹性计划",即瑞吉欧的课程不是在活动发生之前就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他强调的是过程中的设计,教师教什么,怎样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往往是在活动过程中被幼儿的表现和活动本身激发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是追随计划,而是追随儿童,依据自己对幼儿细致的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的捕捉蕴含其中的巨大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而适当的指导,教师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探索。只有尊重幼儿的选择,幼儿才敢选择,并更加积极主动,富有创造精神,这正是主体性的真正内涵。
2、合作研究,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方面,瑞吉欧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师生合作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着重强调幼儿自己主动的探索,研究和表达,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试探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来引发幼儿自己探索和表达,在研究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让幼儿不仅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假设、实验,与同伴、教师合作,解决问题。
三、结合实际、合理借鉴
可以看出,瑞吉欧弹性计划与合作式研究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那么,这种理论适合我们吗?我们要不要照搬照抄呢?我想,会答应是否定的,我们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合理的借鉴,走我们自己的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
教育者观念的转变是行动的基础,瑞吉欧提出"关注幼儿的实际需要比关注
课程本身系统性和有序性重要得多",那么,何谓"关注幼儿"?怎样才能做到"关注幼儿"?我想,尊重、理解幼儿,与幼儿平等相处非常重要。只有将幼儿看成一个与你平等的,主动发展的人,才能尊重他的需要和要求,认真、慎重的与他一起研究他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使幼儿真正得到发展。
2、提高能力
多年来,我们的教师已习惯于充当一个指挥者,绝对的"独断专行"说一不二,这样教师无需费多大劲就可管理幼儿,完成知识传授,而面对合作式研究,怎样将幼儿的兴趣和努力积聚在一个主题上,使孩子愿意继续下去,是瑞吉欧教育体系规定的教师的任务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分析,启发引导幼儿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分解综合,提炼内化的能力等非常重要,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3、调整计划
课程计划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使他适应新的教育形式,而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呢?我们知道,有效的学习依赖于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所以我们应在充分观察、分析幼儿的基础上,大胆摒弃一些纯知识性的内容,选定那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新计划补充。如选择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例如:风、水、沉浮、光、影等,也可选择幼儿司空见惯,但从未注意到的事物和现象,如"为什么会下雨、打雷、闪电","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等,一方面可使幼儿已有经验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可逐渐培养幼儿具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在内容的安排上,要留有一定余地,教师可随幼儿兴趣等各种因素随时调整顺序,删减、增加内容,给教师创设一个充分发挥、探索的空间。
4、改进方法
幼儿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组织活动时,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个别指导要并重,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
(1)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把球推挡给幼儿
瑞吉欧将教学的过程,比做教师和幼儿在进行乒乓球游戏,教师"必须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形式推挡给他,使他们想同我们一起游戏,或许还能发展出其他游戏",作为对活动的结果有所期待,教师必须将幼儿的兴趣和努力积聚到一个主题上,在这里,如何"把球推挡给幼儿"很重要,当孩子对某一问题表示疑问时,不要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探索答案,找出解决的方法。
(2)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
教师多不愿看到幼儿的活动结果不完满,因此在幼儿有可能出"错误"和"问题"的地方,或掩盖、或回避或反复示范、讲解、提示,尽量使幼儿不犯错误,活着有错必纠。孰不知,幼儿的错误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大量学习的机会。当幼儿意识到有问题时,就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可见,研究中幼儿的"错误"是有价值的,教师不应怕幼儿的错,因此,在投放材料,提问时要为幼儿提供出错的机会,以调动幼儿研究的动机。
(3)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蕴含多种教育价值的材料
在给幼儿提供材料时,要注意少提供现成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协商,研究达到预期目的,获得成功,在幼儿产生想法时,要有能立刻检验幼儿各种想法的材料,使幼儿得到验证。
(4)保护幼儿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加以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幼儿对一些事物或现象表示关注时,我们应积极的引导,鼓励和帮助幼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当然,幼儿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关注是有一定时限的,因此,我们也不能无限度的让幼儿从事某一活动,使其产生逆反,厌烦心理,而失去对这一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课程计划和教育方法的制定和操作中,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停止的研究课题,而面对这一方面的先行瑞吉欧,我们只有以更理智、更主动的心态,批判性的借鉴其合理成分,才能使这颗来自异国他乡的种,最终能自我们自己的园地里开花、结果,以推动我们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2000年2月
[2]《幼儿教育》2001年6月
[3]《儿童创造力发展心里》董奇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儿科学的预防范文6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在国际医学教育中属于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主流教学方法,PBL与LBL(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与LBL相比,PBL是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和临床疾病融于一体,锻炼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因此对于提高学生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就业和工作的需求意义重大[1]。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方法有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所以值得我国的医学教育借鉴、研究和应用,但是我国的文化、思维模式、环境、教育、师生知识结构等各方面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异[2]。任何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的改革难免会存在利与弊,随着PBL教学不断的推广应用,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相应对策,对PBL在儿科学教学中的继续推广适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望对提高儿科教学效果有所帮助、做出贡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郑州大学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二大班学生共165人,其中男生72人,女生93人。
1.2 方法
电子版问卷调查,问卷中既有简单的“打分”制评价,详见表1。又有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简答式评价,包括:(1)我喜欢PBL的原因;(2)我不喜欢PBL的理由;(3)我为每次PBL准备的时间是多少;(4)哪位老师给我留的印象最深刻;在哪些方面;(5)我对PBL教学的建议;(6)我对PBL教学的意见。
2 问卷调查结果
165人均认真填写了问卷,其中55人(33.3%)认为PBL教学挺好,不存在问题,剩余的110人(66.7%)认为PBL教学中存在问题,详见表2。
3 讨论
33.3%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很好,不存在问题,这充分肯定了学生对PBL教学方法在儿科教学应用中的认可及喜爱,但66.7%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这足以要引起儿科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认真、深刻的剖析问题,找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PBL教学方法更能充分发挥最大优势。
3.1 针对学生提出的需要查的资料太多、时间紧的问题
由教师将PBL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掌握内容、教学方法、参考资料、复习题以及相关案例提前发给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尽可能为学生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2 针对学生提出的内容缺乏悬念的问题
教研室严格把关PBL教案的质量,对各位任课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要统一查看、把关,要求教师精心撰写PBL教案,对本节课内容以案例形式引入,但不能给的资料太多,问题要层层深入,既有悬念又不会偏离主题太远,并且要求不能提前通知学生本节课内容。一份PBL教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讨论的方向、内容及知识量的多少,高质量的问题是保证PBL教学成功的前提[3],这与笔者的研究一致。
3.3 针对学生提出的自身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的问题
要求每组要任命一位组长,组长对每位组员的学习情况及课题上的积极性应充分了解,由组长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要求教师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致。
3.4 针对学生提出的和大班课差别不大的问题
儿科教研室高度重视PBL教学,按照医学五年制儿科学教学大纲及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教研室组织召开本科生教学工作会议,设置讲授内容。考虑到学生在基础医学及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均尚未采用过PBL教学方式的实际情况,本次教学采用大班理论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2∶1的比例分配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PBL教学16学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理论教学与PBL教学序贯进行,理论教学改变以往单纯讲述某一疾病的方法,而以症状为主如儿童喘息性疾病、小儿惊厥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等进行讲述;PBL教学安排在全部理论课结束之后进行,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原则上按照系统疾病/症状进行教学,分为生长发育与营养、小儿呼吸问题、早产儿管理、液体疗法、血液系统疾病、小儿肾脏问题、小儿神经系统问题、小儿急救与复苏共8个内容,分别安排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做到既有大班课的内容的巩固,又有提高。
3.5 针对学生提出的缺乏系统性回顾的问题
教研室要求每位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有对系统基础知识的提问。
3.6 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喜提问的方式的问题
要求每位任课老师在上课前要与组长沟通,根据本组人员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沟通方式,做到有提问而不全是提问。
3.7 针对学生提出的同学间缺乏团队意识的问题
要求每位同学要懂得由于每个人所查询的资料不同,在讨论中出现分歧是常见的,要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认真记录,再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并在讨论后给予总结,这与孙颖等[4]的观点是一致的。
3.8 针对学生提出的内容太集中,无法深入的问题
教研室严格规定案例设置的要求,并且要求试讲,试讲时既有教师,又有部分学生,试讲后讨论决定该如何授课。
3.9 针对学生提出的相应的动手能力培训
教研室经过商讨决定,选择合适的临床案例在课后让学生亲身体验,对于适合带教具的章节要求教师带教具上课,例如:心肺复苏的讲解带气管插管、喉镜及模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及分析对策来看,PBL教学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同样存在利与弊,开展PBL教学一定不要盲从,PBL教学在儿科教学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只要认真剖析、总结,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PBL教学的优势,至于PBL教学在儿科教学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尚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