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教育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教育的目的

人文教育的目的范文1

论文摘要:加强人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语文教育目标的最高追求。语文教学中,必须弘扬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语文观念;运用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文学作品为有效手段;以人文情怀垂范化育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

一、人文教育的背景

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取向,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是对非人性教育的反拨,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道主义为核心,兼具科学精神、自由精神、宽容精神的教育价值理念。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人格上的完善与独立,而所有为此目的所进行的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获得及社会生活的实践等工具性行为都必须膺服这一最高目的。要实现人作为发展手段的工具价值到作为发展目的的精神价值的飞跃,必须通过人文教育的洗礼。

目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而近些年语文教育界又掀起了有关语文人文性的大讨论,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倡导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想。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而在现实教育中,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由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教育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二、人文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语文教育目标是整个基础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语文作为一种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综合学科,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性的决定作用。语文教学正是人文教育的最好载体。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育除了要完成一般学科必须共同承担的智育任务之外,还要密切关注审美教育、人生观教育与人格教育,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语文学科的这种人文关怀的功能是标示其学科独特性的根本要素,也是教育目标的最高追求。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人文教育这一责任。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人文教育贯注到整个语文教育中并达到语文教育目标的终极追求呢?

1、把人文精神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当前,素质教育深切地呼唤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要提高质量,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因为语文具备弘扬人文的特有条件,如语文本身的情感性、人文性、生命感,它所富有的灵魂与思想、精神与气度等等。语文教育是最富有人性的领域,是人性生成的天地,塑造人性、弘扬人文是语文教育的天职。因此,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弘扬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语文观念。通过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全面渗透文化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弘扬人文精神,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必须不断转变传统的语文观念,要从语文教育的本质及目的、语文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重新构建基本价值体系,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教师实施文化教育、陶冶人文精神的能力。

2、把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学人文化的重要手段,以文学教育促进人文教育的深化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获得人生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个体的情感获得,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思维模式、人格的形成,精神的成长,都与文学教育密切相关。这里所讲的文学教育,不是只以文学为手段的教育(语文训练),而是有情感、有意味、有生命的,能丰富学生情趣、增强学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的真正的文学教育,是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使文学作品成为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接受汉语言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二要充分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对语言艺术的强烈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扩展到对所有艺术形式的终生不渝的爱好,塑造爱美的灵魂。三要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文学阅读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辛弃疾、“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的秋瑾、“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等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不期而遇,沟通交流,思考人生和生命意义,了解人道主义和人性,思索道德、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关系,使文学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3、培育教师宽广的人文情怀,以教师的人文情怀引导垂范化育学生

语文教师要拥有宽广的人文情怀,必须先拥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和完善的个性品格。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文化素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评价语文教师文化素养高低的一个标准就是体验能力。体验能力包括文化价值体验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只有经过个体的内化积淀后才能外化为带有主体人格的文化意识,要想尊重人的发展并且促成人的发展,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这种文化价值体验能力,而且还应着力培养学生个体的这种文化价值体验能力。教师要高度敬业,悟尽职守,热爱生活,接受专业的文学训练,坚持“厚基础、强能力、扬个性和重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积累丰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同时教师要关注人性,树立人本的观念,注意自己的个性品格修养及其完善。培养高尚的情意志趣,完善对人生、人性的态度,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用崇高的信念、深厚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影响学生,使教师个体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质,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传道者。

人文教育的目的范文2

1 项目教学法中专业与课程适用性问题

项目教学法从理论上讲,比较适应于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和课程,并且要有符合且满足项目实施的实验仪器或设备设施。实施项目教学法意味着对教材原有内容和体现的突破,事实上,任职教育不是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不把帮助学生构建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作为教学目标,而在于对学生技能的应知应会。很多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可以通过构建与之相关的工作项目来弱化其理论内涵,而增强可学性、可操作性,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专业技能。从任职教育的这个目标层面上讲,项目教学法不仅适用于所有的专业和课程,而且对文化基础课程同样适用。以《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为例,可将教学模块设计成项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首先计划好主题,如某铁磁材料样板进行磁粉检测;然后确定要设计的环节,如探头、磁场、试样、磁悬液等;再确定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如建立磁场时如何选择磁化电流、磁化方向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并通过亲自操作每个步骤,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

2 项目教学法与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关系问题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现知识之间的联结,发展完整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知识、技能、态度、情感诸多方面。因此,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有计划地、渐进式地实行,可以从某节课入手,进而发展到对该门课程的改革试点,进而延伸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的整合。即通过众多小的项目的组织、蔓延,将某一个专业的全部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都囊括其中,从而促进专业建设与优化。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体现了项目教学法的精髓。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推动力度最大,对专业建设的影响最为深远。当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要囊括一个专业的大部分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极大的难度。如《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即可以分为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等几个项目,并依据实际实验设备开展红外检测、声发射检测等其他项目。进而逐渐将整门课程全面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类零部件不同缺陷的检测方法,将任职教育落到实处。

3 项目教学法对教材的处理问题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项目教学需要有与之配套的教材,并有出版社在着手组织编写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其实,项目教学法就其本身而言,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方法未必一定要配备一本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不会单一地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会灵活地渗透或夹杂其他的教学方法。同时,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设施设备,所选取的项目也未必都会一致。因此,项目教学法不一定要有一本专门的配套教材,关键是如何用该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使之成为一个个的工作项目来引导学生学习。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或指定一本或几本参考教材,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并通过阅读教材去寻找完成项目的相关技术、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仍以《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为例,目前市面上此类教材较多,大都以五大常规检测方法为主,其他检测方法为辅,多数属本科、专科的通用教材。在使用中需结合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同时可选用以本行业的案例为主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并推荐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考试委员会编著的目视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等无损检测系列丛书,以及一些最新出版的教材为参考教材。“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教材”形成优势互补,能更好的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4 项目教学法实施中教师的地位问题

项目教学法从教学组织的具体实施情况看,似乎就是教师布置项目,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项目,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显得很轻松。但实际上,在项目教学法的整个实施流程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项目实施前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是相当多的,一方面要备项目,关键是项目的选取与改造。即确定这个项目需要实现哪些功能;可以把这个项目分解成哪些任务;每个任务要涵盖哪些知识点和技能;以及项目材料的计算与提供;等等。另一方面要备学生,要使项目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个人兴趣等相符,还要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习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提高。如果项目选取不慎,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不浓等,都可能会导致整个课堂或者一片混乱,或者死气沉沉。同时,项目教学法是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展开的,很容易造成知识的不系统,因此一定要通过阶段小结来归纳整理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同时,教师在项目实施中的分析与点评是否精辟、到位,也影响着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效果。因此,实施项目教学法尽管在最大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了学生的潜能,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仍然不能动摇。

5 小结

项目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既需要教师具有对整个专业高屋建瓴的理论学识,也需要教师对实际项目的工艺、流程的娴熟了解,还需要有综合运用专业、文化知识的能力和课堂状况灵活处理的应变能力。特别是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以学科本位的课程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突破教材既有的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这需要教师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不断去摸索,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进行经验的积累。项目教学法既要重视实施过程的组织,更要重视最终的实际效果,即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是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参与项目教学活动后,其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否得到对应的提升。项目教学法的着力点主要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上,但在教师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学法的引导,特别是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方面的研究。只有师生的教与学的共同改革,才能促进项目教学法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祖炬雄.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中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2]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3]张开暗,等.项目教学法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2).

人文教育的目的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问题 对策

对高校来说,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人际交往能力、交往质量和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为祖国作贡献的程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受阻,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了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我们必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一)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

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对通过人际交往建立友谊、寻找知心朋友有一种心理上的特别需要。大学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从同学、老师和朋友那里得到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的。

(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高校校园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同时,在大学里面如果大学生能与同学、老师、朋友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接纳、被人尊重、被人理解,更加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心情更加舒畅,性格更加开朗,兴趣爱好更加广泛,思维更加活跃,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温馨和谐氛围。

(三)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高校自身稳定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众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和规模化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鲜明特征。因此,高校要快速协调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妥善协调好各方利益,保持办学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然而在这些关系中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使高校快速稳定发展,我们必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障碍与不和谐人际关系的表现

(一)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恐惧与逃避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形象极为敏感,他们希望自己以满意的形象投入交往,特别是希望在异性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形象。因此,这种对交往的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在交往中时常显得手足无措,前言不搭后语,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大学生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之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孤独与自卑。

孤独是心理上的障碍,是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找不到或者根本就不想找到知音,缺少心灵的默契。自卑,即因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低地估计自己,轻视或看不起自己。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生活中独来独往,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有意远离集体,自我封闭。

(三)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嫉妒与猜疑。

嫉妒有很多方面,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发现自己的境遇不如别人,就会产生抱怨、憎恨,甚至愤怒等复杂的心态。猜疑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心理选择,是一种由主观臆断所产生的不信任的情绪情感。

(四)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敌视与冲突。

人际敌视是指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使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而产生的。处于人际僵局的个体之间几乎不再有人际交往。人际冲突是人际相处障碍的最高表现形式。虽然大学生的人际冲突具有突发性,出现的频率也不高,但是发生冲突时,个体的理智感下降,非常容易做出极具伤害性的事情,从而长久地留下心理创伤或生理损害。

(五)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追求功利心理。

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通常是指把交往作为手段,把利益作为追逐目的的一种交往方式。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前提;二是交往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情感;三是交往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四是交往手段粗鄙化。

(六)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欣赏与高傲心理。

具有自我欣赏心理的学生很不宜与他人相处。自我感觉奇好,喜欢出头露面,招摇过市,在各种场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对别人的反感缺乏敏感。具有高傲心理的学生往往有较好的成长阅历。由于一直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宠儿,走进大学后仍然被关注,这些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强的优越感,肯定自己,否定他人。

三、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

(一)在高校中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学校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浓缩。其整体功能是育人,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守法观念、道德观念、审美意识和人格修养等。学校应努力营造优美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把校园办成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大学生之家。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各类文艺晚会等来活跃和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可以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因此,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加强大学生人际关系学知识的教学。

交往是人存在的必然方式,学会交往和与人和谐共处是大学生的必备素养,因此,有必要将人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将其设置为选修或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同时,可组织编写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和人际关系现状的实用型教材,通过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学的基本理论,纠正在人际关系认知上的偏差,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技能。也可以定期邀请人际关系学专家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3.努力改善学校的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尽量减少冲突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防止继续恶化,也可通过处理矛盾的过程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要不断深入学生生活中去,详细了解人际关系的状况,针对实际问题,及时找出有利的解决措施。

4.健全心理咨询系统。

人际关系问题已成为引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高校里面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求助意识,又能使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个性问题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首先,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额的专职心理咨询员和心理保健员,为有严重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咨询和诊疗防治。其次,可以进一步培训一批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辅导员、班主任担任心理咨询员,通过专业的培训,使他们学会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并具备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再次,可以发挥班级心理信息员的作用,通过他们组织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宿舍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帮助他们寻求良好有效的解决措施。

5.创建评优机制激励大学生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先锋模范、先进事迹等来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这样往往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如对相对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的宿舍或其他集体给予表扬和表彰,积极宣传示范集体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二)在高校中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大学生自身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自己。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学生在交往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懂得欣赏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学生在交往中同样也要善于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学会解剖自己。只有学会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既增强自己的信心,克服自卑感,又避免狂妄自大,抑制自己的高傲感。

2.勇于主动与别人交往。

勇于主动与别人交往,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大胆地尝试,主动地参与社交活动,慢慢地才不会害怕见陌生人,从而社交恐惧症和孤独感也会随之慢慢消除,久而久之,自卑感也会烟消云散。由于每个人所隐藏的内心世界,正是别人希望发现的奥秘,一般来说只有暴露了自己的内心,才能进别人的心里。当你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的行动表示支持或接纳他时,他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动力,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会对你报以相应的友好行为。善于与人交谈和一起娱乐,能恰当分配时间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往往会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

3.与人平等相待,真诚相处。

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但他们在交往中却都刻意追求平等,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鄙视。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也只有真诚才能让人以诚相报。

4.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

在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给予适当的反馈。聚神聆听代表着理解和接受,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含蓄既表现了自己的高雅和修养,又起到了避免分歧、说明观点、不伤关系的作用,提意见、指出别人的错误,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导致其产生反抗心理。幽默是语言的调味品,它可使交谈变得生动有趣。简洁要求在与人谈话时掌握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与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总之,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坦诚相待;二是善于聆听;三是学会微笑;四是适当赞美;五是懂得幽默。

5.加强人际关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分析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态度的转变,解决人际关系的障碍问题。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除了身体素质和生理素质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外,其它大部分素质都是可以在后天的努力中加以改变和塑造的,理智的人总是设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修养,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实现成功交往的基础。因此,人不能老是为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因素而忧虑、悲伤,而应去努力改变那些自己可以改变的,创造那些自己可以创造的东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有利条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完善自我。

总之,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大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学会融入社会,既要主动同别人交往,又要重视交往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有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才能在未来的实践活动及事业中求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桂香.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探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72-73.

[2]孙华峰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1):87-89.

[3]唐志鸿.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48-51.

[4]芮明珠.大学生应该注重人际交往能力[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38-40.

人文教育的目的范文4

陈小保,男,江西丰城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摘 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衔接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生源错位;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衔接;衔接中素质教育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克服有赖于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体系的要求紧密,体现职业教育的终身性;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实现职业人才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衔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快速扩张,特别是近年我国开始大范围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而我国以初中或中专文化水平、初级技能水平的技能劳动者为主体显然无法适应这一需求。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中级以上技工的供求倍率一般在1.3~1.4,短缺程度严重的地区高达1.6,全国技工的供需缺口在2200万~3300万人[1]。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培训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职业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招生困难与生源错位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体生源是来自于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我国适龄学龄人口近些年总体趋于递减,受此影响普通高中的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都有所减少。图一数据表明我国的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自05年到达877.73万人后由明显的增加转而有所下降,毕业生人数也于08年达到836.06万人的高峰后转而趋于下降。从我国人口年龄分布规律来看,自2020年后这一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因此,我国的高职院校将面临生源数量减少问题。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高招录取序列中排在最后面,因此,生源减少的危机首先影响到的就是高职院校,包括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如2011 年,高考生源大省山东有两个数据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一是全省高考录取率超过90%;二是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180分,仍有4万多个招生计划未能完成[2]。

(二)职业教育衔接重形式而轻内容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在形式上是相互衔接的,但更多是学历衔接,看重的是文凭的升级和学习时间的长短,而不是学生在中职和高职学校学习时具体学习内容的衔接。从学习内容来看,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缺乏应有的沟通与合作。主要体现在:文化课脱节,专业理论课重复,有的专业技能课甚至有中、高职倒挂现象,等等[3]。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缺乏系统化。实际研究发现,同一专业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重复率高达60%,区别的是对于同样的课程,一般中职的课时量要大些,高职的课时量少一些[4]。

(三)职业教育衔接中的素质教育缺失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具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具性色彩,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能,注重“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热衷于与企业的实践合作,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的前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国家标准

国家教育部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一直处在调整发展中。2011年,中职和高职统一归口教育部职成教司管理,为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在该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也就是说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而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二)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上看似明确,却缺乏实质性的内在规定。首先表现在初、中、高级人才的划分缺乏一个系统而又有效的标准,这增大了职业教育衔接的难度,容易形成各个学校自说自话,这也造成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混乱。其次,对于职业教育的人才素质没有较为具体的认识,更缺乏评价标准,造成职业学院过于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的“高素质”无法有效体系。另外,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没有站在高处去认识,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是一种职业性质的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应该反映个人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价值理念。

三、从培养目标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衔接

(一)确立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知识和技术的快速更新,以及产业技术结构的快速升级变革、生产模式的迅速转换使得劳动者的职业和岗位转换流动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劳动者保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状态,以便适应岗位的轮替。因而,职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仅靠一次教育所能完成的,而是职业生涯中多次学习与工作交替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级衔接应该是引导和保障人们选择教育――就业――再教育(培训)――更高层次就业的发展路径。

(二)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层次衔接

从全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改革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打造一个完善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分层次确定和制定职业和岗位的对应技能标准和素质要求,既可以满足全社会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的需要,又可以成为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职业教育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能够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三)回归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破除“工具性教育”思维

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是指,人们通过职业教育,在知识、技能、态度上均衡发展,实现向职业人的转换;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通过积累、再学习(培训),获得职业品质提升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实现期望的人生价值。教育应该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职业的自由选择和职业上升通道的通畅。而现有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这加深了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社会观念,显然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因而,在职业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考核评价等方面,塑造中、高职毕业生除了掌握一定的职业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从事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将“全面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衔接和职业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各岗位轮换和职业晋升中不逊色于普通教育培养的人才,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

(作者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江.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于建坤.招考改革亮点频现渐入深水区[N].中国教育报,2011-12-28.

人文教育的目的范文5

论文摘要:“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命题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在当代社会应承担文化职责的明示,也为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文化素养的提高、个性特点的培育等,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必须进行相应改革。

一、“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命题的提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认为,“电视的影响,归根结底并不是‘媒介’的影响,而是‘人’的影响。电视文化也存在一种‘话语霸权’,掌握和操作这种霸权的人的文化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电视文化的品位和水准。”因此,归根结底,电视媒体的文化品味是由“电视人”决定的。

如何才能具备文化影响力?正如曾志华教授所言,“不是每一位主持人都具有文化影响力,他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需要具备对文化占有、过滤、诠释以及输出的能力;而是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主持的时间、栏目的成熟度、观众的满意度、形象品牌的建立等。”这就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阵地,必须思考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以培养出具备文化影响力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这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专业发展的必要。

二、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节目的把关人首先应该是个文化人,除了具备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心系民众的情怀和为群众说话做事的胆识。播音员主持人首先要明确其“、人民的喉舌”的地位,要承担起政府和民众间“沟通桥梁”的使命,成为民众的“代言人”,而不仅仅是凭借拥有的话语权“娱乐”或者“愚乐”受众,因此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必须要提高人文素养。这是专家学者和媒体一线强烈的呼声,也是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健全思想人格的必经之路。

首先,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而言,目前的教学侧重了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的院校语言表达技巧类课程占到了总课时的一半还多,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课程如传播学、新闻学、心理学等课程偏少,忽视了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这主要还是受教育理念的束缚,教育者必须树立新形势下的复合人才观,进行教学改革。如今的传播形势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如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多样化、主体参与意识愈来愈强、接触媒介的目的多样化等,因此作为传播者的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明确自身定位,适应新的传播形势,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才可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必须要强调的是,人文素养的提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化知识的传授,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填鸭式”教育,学生既不能理解、体验到理论知识的实质和内涵,又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学风日下。在社会风气如此浮躁的今天,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读书、读好书,有赖于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自觉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国传媒大学成倍老师指出的“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提高学生理性分析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培养目标所关注的焦点。”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堂形式需要多样化,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研讨式、情境式、抛锚式,等等,避免“满堂灌”,经常组织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并将之制作成为节目,尝试在校园媒体播出等,既锻炼了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除了授课方式外,考核方式也是必须要考虑的,良好的考核制度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采取多种考核方法,如“作品”考核,即参照广播电视媒体的播出要求让学生分组制作节目,考查其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社会实践效果测评”,即通过考核学生服务社会的效果来评价其学习成绩,等等,避免“百人一卷”的考核方式。 转贴于

其次,塑造准播音员主持人高尚的人格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专家们曾经指出,“决定一个播音员主持人最终能走多远、能达到何种高度的核心素质”是“思想人格素质”,人格的塑造有赖于主体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由于职业原因,有的播音员主持人自以为是名人,漠视民众的生活冷暖,简单地把职业化的微笑等同于亲和力,面对镜头时笑得很甜美,镜头一关立刻冷了脸,比“变脸”还快。根据京、沪、穗三地观众调查获得的资料,观众反映主持人存在最多的12个问题中,“不真诚,缺乏亲和力”位列第4位。亲和力是心系受众,想受众之所想,急受众之所急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绝对不是“做”出来的。在受众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只有平等地沟通才可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事实证明,任何低估受众感受和智商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既要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协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不应局限于书本,一定要“走出去,走下去”,深入生活、体味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认为,“一个电视人对社会生活是否有特别的观察和感悟,能否把所观察和感悟的结果通过语言叙述出来,以及叙述的是否准确,是衡量一个电视从业人员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准”要对社会生活有特别的观察和感悟,必须要深入生活。媒体是群众的代言人,只有深入社会、反映现实,才能是称职的媒体,否则就是华而不实的摆设,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敬一丹多次强调“主持人先应该从记者做起”,众多名主持人看重“接上地气”了。而且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是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的好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踏实肯干的品质都很重要。学生实践的方法多种多样,学校可以与当地各级媒体建立长期联系,将其发展成为实训基地,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学校的实训基地实习,跟着记者外出采访;利用业余时间在学校的电台、电视台等参与节目制作,利用节假日时间到周边地区支教,推广普通话等都是丰富阅历的好方式。

再次,播音员主持人除了本身要有文化,能够传播文化外,必须还要有个人魅力。教育者必须明确,媒体需要的不是批量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而是具备专业知识和个性特点,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播音员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名言“我必须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说话”强调的便是个人魅力。个人魅力是个人学识和思想人格的集中体现,只有具备了“个人魅力”,受众才可能在成百上千的主持人中锁定“这一个”,只有受众锁定了“这一个”,愿意与主持人交流,主持人的“文化影响力”才有可能产生,否则“千人一面、千人同声”是难以对受众产生吸引力的的。笔者曾多次同前往我校招聘毕业生的管理者交谈,他们反映媒体急需优秀的新闻播音员、评论类主持、财经类主持、法制类主持、体育类主持等,虽然找上门的毕业生络绎不绝,但令他们满意的却寥寥无几。许多毕业生新闻播的不精,主持做的平平,而且往往只能做“解闷”的娱乐主持,“解惑”“泄气”类的专业节目如财经类、体育类、法制类等根本做不了,似乎做什么都行,但做什么都没有特点,缺乏“不可替代”的鲜明个性,大量的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这反映出我们的专业教育存在明显的问题,据笔者了解,虽然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基础、硬件设施、软件环境等都与中国传媒大学存在很大差距,但仍然盲目照搬他们已舍弃的教学模式,无异于邯郸学步。我们认为,各学校应该根据本地的教学资源和媒体资源办学,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们建议综合类院校可以从学生中选拔形象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少数同学辅修传媒类课程,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主持节目时能够与专家“对话”,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根据兴趣和就业方向可以辅修第二学位或者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其他专业学习以弥补专业知识的欠缺等。媒体的发展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要求,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仅靠姣好的面貌和标准的普通话远远不能满足媒体一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88.

人文教育的目的范文6

人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人文就是我们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积淀和表现。然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它主要指的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其中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2.在语文教育中贯穿人文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

在初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明确语文教育中贯穿人文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要深刻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学生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重大意义,不断地加强自我人文修养,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3.注重丰富自我的人文修养

语文教师、课程、教材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修养和内涵。这也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因素。

4.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要尽快落实人文教育,这其中主要涉及两大方面:其一,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的精神文化的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价值观念的确立;其二是人文教育的方法,要注意体现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和个体差异。

5.人文教育和课程教育相互结合和提高

人文教育虽然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也并不是全部。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想方设法讲语文的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有机高效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圆满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6.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