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建造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1
公检法司交统称政法机关,是国家机关,其职能是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肩负着打击敌对势力、惩治违法犯罪、调解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和职能,可以说任务明确、职能专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政法机关在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地完成上述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还要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立足职能、着眼全局,努力为我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司法软环境。
一、统一认识,着眼全局,增强做好政法工作的责任感
区委、区政府对实施振兴战略做出了安排部署,能否从战略全局上真正形成热情服务投资者、服务兴业者、服务企业的良好、和谐的经济发展软环境,除了发挥涉经部门作用外,还要求政法机关从法治上予以保障。
首先,各政法机关应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发展经济是全党、全社会的首要工作。因此政法机关党委、党组应以促进经济发展来统领政法工作,树立政法机关在新时期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与经济发展同舟共济的新理念,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不断增强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这个中心,树立主动关心、自觉参与经济建设的观念,把执法办案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科学、正确地处理打击犯罪的“显绩”与发展经济的“潜绩”的关系,并以此为重要内容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要把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司法软环境这一科学理念落实到政法工作当中去。要教育广大政法干警务必把软环境建设放在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来考虑,克服经济发展与己无关的狭隘观念,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效率的法治环境。
其次,应努力解决工作思路中存在的不适应问题。走出单纯抓业务、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和特权思想的误区,树立政法工作与经济建设一体化、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理念;处理好部门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严格执法与提供软环境的关系和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强化大局、中心和发展的意识,真正把政法工作与发展经济有机统一起来;解决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在大局意识、振兴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淡化,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强,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氛围不浓,思想僵化,机械教条执法,不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作风上耍特权,以管理者自居,、作风粗暴,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在办案中执法不公、不廉,办关系案、人情案、油水案,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树立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立足职能,明确任务,努力为全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经济建设需要安定!的经营环境和稳定的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保一方平安是政法机关的主要职能,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具体体现。任何犯罪活动都对经济建设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盗窃、诈骗等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不仅会给企业经营者、投资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动摇经营者、投资者的信心。政法机关只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才会使经营者、投资者有安全感,才能不断增强经营者、投资者的信心。因此政法机关必须充分发挥打击、调节、监督、服务等职能作用,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效率的法治环境,这应该说是政法部门在发展经济中的两大基本任务。完成这两大基本任务应努力创造五个环境:一是要通过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和各类经济主体的人身财产安全,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要把多发财犯罪和打击黑恶势力做为重中之重。二是要通过惩治经济犯罪,整顿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创造规范的市场环境和诚信安全的经济环境。三是要通过公正裁判,切实执行,保证公平交易和安全履约,创造公正的司法环境,依法处理好国企改制、国企破产、有效债权清收等审理裁决工作。四是要通过加强治安行政管理,做到公平诚信,廉洁高效,创造宽松的政务环境。五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安全团结,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着眼于振兴发展,需要政法各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与各有关单位协调运作,共同努力。各政法部门和有关单位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把维护社会稳定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要真正认识到稳定工作是振兴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做好稳定工作要在三个方面要加大力度:一是在防范、处置“__功”等组织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充分认识防范处置“__功”等组织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要克服厌战、思想,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__功”等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要做到思想上不麻痹,决策上不犹豫,行动上不手软,在掌握证据后坚决打击。二是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调处和的处置方面要加大力度。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特点,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冲击。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调处机制和科学考核机制,抓早抓小抓苗头,把工作做到前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公安机关要快速反映,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控制事态,防止发展蔓延。三是在涉法问题方面要加大处理力度,坚决克服对人民群众麻木不仁、不负责任的,决不能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了、领导批示了再去解决。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对每一件涉法系统来访都要认真对待,做到件件有着落,对重大涉法上访案件,有关领导要亲自督办,上级政法部门要进行督查督办,务必办出结果。做好稳定工作还要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刑事犯罪的高发势头,坚决扭转少数地方治安混乱的局 面,要从实际出发,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严重,就集中整治哪里,尤其对黑恶势力犯罪要坚持早打,除恶务尽。对爆炸、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和盗窃、抢劫等多发财犯罪,要快侦快破、快审快结。要进一步加大打击侵害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尤其要依法从严从重打击流氓黑恶势力侵犯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者权益和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确保社会公共安全,减少恶通、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三、各司其职,强化措施,积极为经济发展提高优质高效的服务
目前,我区正处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给政法部门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为此,各政法机关要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深化“诚信服务在丰满”活动,拓宽服务领域,明确服务载体,硬化服务措施,营造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良好氛围。
公安机关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户籍管理方面应采取便商利商的措施,对来我区投资办厂的投资者、经营者的户籍办理要调整审批环节、简化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减少人为限制。在招商引资企业治安防范方面,在警力允许的情况下,像警务进社区那样,积极探索警务进企业的工作路子,指导协助企业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对大项目、大企业要跟踪服务,随时解决问题。继续开展企业投资者、经营者的重点保护工作。同时要深入开展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活动,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苗头应及时予以严厉打击,不要等到造成危害再制止、再打击,对危害企业的案件要快速出警,避免给企业造成损失。在办理涉企案件时,在传讯、留置、采取强制措施等办案环节时,要灵活把握,尽量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检察机关在查处企业经济违法犯罪案件的同时,应以司法建议的形式,指出出现违法犯罪的根源、原因和避免的方式方法,并帮助其建章建制,堵塞漏洞。同时各职能科室要与辖区大型企业结成共建对子,签定共建协议,定期走访,开展法律授课、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审查签定经济合同等,帮助、提示、警告、教育那些有错误行为的业主经商者,走正确的发财之路、经商之道,不致于小错误发展为违法甚至犯罪。
审判机关在立案、审理环节中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对涉企案件当事人要积极提供诉讼便利,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尽力降低涉企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依法快审、快结、快执,在立案上开展“一站式”服务活动,减少环节和时间;在审判方式上以提高效率为核心,进一步扩大民商事纠纷普通程序简化审批的范围和比例;在审判体制上,积极深化推行速审合议制,对一些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商事案件应随立随结,提高效率;在审判力量投入上,对涉及辖区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经济纠纷的案件审理要加大审判力量的投入,以保障各种经济行为的顺利进行;在案件排期等诉讼环节上要优先,具体为提供法律咨询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诉讼费减免优先、执行优先,以加大司法保障力度。
司法机关要把工作重心下移,要改变过去的坐等上门改为现在主动服务,对各类经济主体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培训、法律公证和诉讼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努力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交警机关要以实施畅通工程为主线,努力优化全区道路交通环境,科学地处理好执法与执罚、管理与服务、部门与大局的关系,为我区的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2
低碳概念主要是尽可能少的使用化石能源,避免化石能源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较大,那么为了能够减少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就需要在其设计规划中引入低碳概念。建筑是人和自然进行能源交换的媒介,建筑无论在建造中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消耗较多的能源。低碳的建筑设计将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所带来的能源消耗,首先在建筑的选址方面就可以避免占用树林以及水源地,然后在建筑的设计中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空间,有效利用建筑来增大空间优势,而且在建筑建造所使用的材料中尽可能使用节能材料。并且还可以可以加装相应的节能设备.通过这些方式就会使得建筑建造和建筑使用中所消耗的能源大大减少,这就可以有效的达到低碳目的。我国是建造大国,但是在建筑设计中并没有注重低碳思想的引入,所以在建筑建造和建筑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没有达到环保低碳的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引入环保低碳的理念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且还可以为居民节省一定的能源费用,所以将低碳理念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能源的使用。
2建筑设计中低碳设计策略
建筑的低碳设计包含着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以及废弃方面,要能够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达到低碳的目的,下面将详述建筑设计中的低碳设计策略。
2.1高效利用建筑空间
高效的利用建筑空间将可以使得建筑物所需的建造面积减少,尤其在城市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城市的面积有限,所以必须在有限的面积上更高效的使用空间。目前高效利用空间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建造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面积上让更多的人居住。所以高层建筑被广泛的运用在城市的房屋建造中。这将有效的缓解城市居住面积偏少的情况,同时减少建造也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能源。而且高层建筑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省土地的使用,避免占用过多的土壤,从而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2.2建筑的环境属性
运用低碳理念所进行的建筑设计主要是能够与环境进行教好的融合,而且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程度是判定建筑设计是否低碳的标准。所以低碳建筑设计既要能够满足建筑所需要的功能,也要能够和环境达到较好的融合,使得建筑和环境达到相对和谐的统一,让建筑物和环境能够较好的共存,而不会在建筑的建造、使用以及废弃后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可以使得建筑物和环境呈现出和谐的局面,这是目前许多建筑设计所无法满足的。
2.3建筑的材料选取
运用低碳理念所设计的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要使用节能材料,因为为了达到低碳的目的需要严格要求建筑施工中的各个要素,另外现今的建筑材料大多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而且在建筑物废弃之后也无法有效的回收。从而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目前在我国建筑建造中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就是水泥,虽然水泥的强度更高质量更好,但是水泥的使用会造成较大程度的污染,而且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这并达不到低碳建筑设计的标准。另外使用水泥会使得建筑物废弃之后拆除与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从而再一次的破坏环境,所以为了能够更大限度的满足低碳设计就需要选取低碳的建筑材料。
2.4建筑的材料利用
为了更好的达到低碳建筑设计的目的就需要更大限度的使用建筑建造所使用的材料,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是一次性的,即在使用过后这些材料就会被废弃,那么被废弃就会污染环境,但是对这些材料继续加以利用就可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标。
2.5建筑物的体形设计
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也有较大的关系,如果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合理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物使用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将建筑物的通风设计的更加合理就可以有效减少空调所使用的能耗,但是在不同地方建筑物所使用的体形有较大的区别,所以要依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建筑物的体形,使得建筑物体形和环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此外还要能够有效的利用建筑物的体形来更大限度的减少能源的使用。例如在建筑物中设计透明的天窗将使得建筑物使用中所消耗的电能有效降低,房屋的隔层设计将使得房屋冬暖夏凉,使得房屋使用中空调消耗的电能显著降低。
2.6智能系统的设计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3
关键词:翻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名称
作者简介:刘建峰(1978-),男,江苏江阴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周玉庭(1972-),女,四川高县人,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64-02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内涵
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定义[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在土木工程学科背景下,研究以建筑物为载体时对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利用和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的专业。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不断吸收了基础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发展成就。作为土木类新增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填补了土木类专业中缺少“电”(或“电气”)的空缺,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节能技术等新兴技术融合,是典型的多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内涵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现阶段,“智能建筑”的出现使其内涵延伸到“电气+信息”;另外,随着节能、环保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以及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逐步形成了“建筑+电气+信息+节能”的内涵,与传统的建筑电气专业有着本质的不同。
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电工、电子、控制、信息、建筑学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对建筑相关设备进行供电、控制、保护、监视等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信息处理等工作,并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主要面向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包括对各种设备进行供电、控制、保护、监视的设施与系统。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近专业的英文名称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教育部新近批准的专业,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英文名称,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理解,有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相对而言,国内外土木建筑类有一些专业建立时间较长,其专业名称一般有固定的英文名称。
1.建筑学:Architecture
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通常是指与建筑设计和建造相关的艺术和技术的综合。[2]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3]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原建筑给排水: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是以城市水的输送、净化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4]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Engineering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由原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合并而成。[5,6]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是能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工作;二是对建筑中环境系统和供能设施的设计、安装、估价、调试、运行、维护,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三是能适应低碳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备建筑节能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面宽,具有向土建类相关领域拓展渗透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5.建筑设备工程技术:Constru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建筑设备技术是普通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设的一门专业,属于建筑设备类专业。该专业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建筑设备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建筑设备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具备建筑水、电、通风与空调、楼宇智能化等设备工程的设计、预决算、安装施工、运行与维护、质量检验及工程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6.智能建筑技术与管理: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香港科技大学开设的智能建筑技术与管理专业,是为建筑物装备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智能建筑相关技术和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学习内容涵盖安全与健康、风险管理、能量消耗监控、室内空气质量、设施管理等内容,属于典型的最新尖端技术与管理策略的交叉融合专业。
7.建筑装备工程: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香港大学开设了“建筑装备工程”(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简称BSE)专业。该专业主要学习各种工程装备设施与建筑环境的相关规范、设计、安装与管理。
8.其他相关院校的专业
国内外其他相关院校类似专业还有: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大学园开设的建筑技术专业(Building Technology);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开设的能源、环境与建筑物专业(Energy,Environment and Buildings);马来西亚淡马锡理工学院开设的智能建筑技术专业(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香港理工大学开设的建筑电气设备与系统专业(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nd Systems in Buildings)。
三、对相关英文翻译的分析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主题词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三个,下文分别予以讨论。
1.对“建筑”的翻译[7,8]
从上述相关专业名称可知,当研究建筑设计本身时,一般用Architecture居多;当研究建筑内部设施时,一般用Building居多。在与相关专业的留学生讨论时,留学生也指出:在国外提到建筑内部的设施时,建筑一词一般用Building,而不用Architecture。Construction一词多指建筑物本身或建造、施工的过程与技术,也可以表示建筑物内部的设施与设备的设计、建造过程,其涵盖范围比Building更广。但在习惯上,提到建筑内部的设施,一般用Building的居多。因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中的“建筑”一词,用Building较为合适。
2.对“电气”与“智能化”的翻译[7,8]
对“电气”与“智能化”的翻译,相对容易确定。“电气”一词在专业名称或相关规范中,一般用Electrical或Electricity;“智能化”一般采用Intelligent、Intelligentization或Intelligence。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内涵,此处的“电气”与“智能化”,应指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进行供电、控制、保护、监视的设施与系统,即此处的“电气”与“智能化”应是名词,而非形容词,故用Electricity与Intelligence为好,而不用Electrical与Intelligent。
3.Intelligence与Intelligentization的区别
根据英文翻译,Intelligence与Intelligentization都有智能化的含义。在具体应用上,“Intelligence”偏向于智能、智慧之意;当用在建筑物时,可以引申为建筑物经各种设备支持,具有“人工智能”或“能进行高度智能的自我管理”之意,成为具有一定“智慧”的建筑物。“Intelligentization”用作建筑物时,偏向于建筑物经过各种设备的支持,具有了“可控制、可遥控”的功能。相比较而言,面对未来的智能建筑发展,Intelligence比Intelligentization更能体现智能建筑的本质。
四、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名称
根据建筑电气的定义、培养目标、相关专业的英文名称以及传统习惯等,认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英文名称,用“Building Electricity and Intelligence”为好。在南京工业大学最新的专业与课程英文名称汇总中,即采用Building Electricity and Intelligence的名称。当然,由于各高校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以及对专业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专业本身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英文名称可能有所不同。希望通过讨论,能尽早确定一种比较权威的统一名称,以利于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Z].2010.
[2]本书编委会.建筑大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3]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本书编委.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建筑设备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Z].2012.
[6]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Z].2012.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4
三维设计带来精细化
在国家“坚强智能电网”项目的推动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电网发展的热点市场之一。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不管是对火电、风电、水电还是核电的投资都很大,这就引发市场对电力、电力自动化、电力智能化系统设备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庞大的智能电网项目将在未来10年内给国内外同行业者带来4万亿元的市场机遇。
而其中,智能变电站将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并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但随着智能变电站数量及规模的增长,建站速度的加快,建站精细化程度也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与建造公司正在合并,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要做到设计与建造兼顾,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并将设计发挥至最优是该院面临的一大挑战。Bentley大中国区总裁刘德盛认为,数字化设计是保障电力行业高速度、智能化、精细化发展的手段之一。
“数字化设计最大的优势是数据,数据的应用能够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提供一个强大的支撑。” Bentley大中国区技术总监何立波在年会上表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往往是多机构、多专业参与,其中包括业主、设计院、建造商、承包商等机构,以及结构、通风管道、动力管道、上下水等专业。通过数字化的三维设计,数据相互之间能够有机地关联,一旦进行调整,系统能够做出提醒,辅助判断。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李伟在年会上谈到,随着电网设计技术难度不断增加,尤其是城市电网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新技术、新设备、新布置方式不断出现,以及与周边环境协调的要求增多,电力行业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设计手段来实现这些要求。在城市核心地区建变电站,既要与传统的建筑物相协调,还要与其他的主建筑协调;在大型景观附近建变电站,还要跟风景区的整体建筑相协调。传统的做法是做二维图之后去和有关方面协商,但这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基本上很难实现理想的要求。而通过数字化的三维设计模式,效果就可以清晰地呈现,沟通非常方便,设计也更加精准。
呼唤全生命周期数字电厂
去年年底与Bentley签订合作开发协议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电气室经理孙进在年会上表示,他们看中了Bentley具备的设计计算先进性,但由于中国的设计习惯、设计工作范围和分工以及设计院管理模式的不同,需要对软件进行适合西北电力设计研究院的二次开发。“比如,我们与国外制造和设计的分工范围不一样,另外在管理模式上,国外是用很严密的管理流程来限制某一个人管理设计的工作范围,而国内则是以工程管理为主线,以人来管理工程。”
孙进介绍,为满足业主对项目设计工期、质量的要求,以及设计院进入海外市场,开展EPC总包业务的需要,西北电力设计研究院必须更新设计手段以期提高设计效率、质量,延伸设计服务范围。通过数据库的建立、采用专业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使设计精细化、高效化、国际化,也可以提取或整合数据库的数据为业主采购、施工、运营提供数据依据。今后,设计院从提供单一的图纸产品转化为提供三维模型、图表、数据库等多元化产品,更好地服务业主,同时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电厂提供保障。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5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具体应用、发展策略
引言
21世纪全人类共同倡导的主题就是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成为我国新世纪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水体大气等的严重污染问题也凸现出来。为缓和日益严重的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业的低碳绿色化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能够节约大量能源和资源,减少CO2的污染,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还能为我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人们健康的生活质量。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1 绿色建筑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即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试用阶段、维修养护阶段、拆除阶段)以最大的限度做到能源、土地、水、材料的节约,以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建筑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做到建筑与人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005年第一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建筑节能、建造绿色建筑领域在我国全面展开。
通过搜集前人的众多研究发现,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是指项目从设计、施工到使用、维修养护直到拆除阶段这样一个周期。关注建筑的周期是指从项目的设计阶段开始,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最大的努力来减少项目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建筑的每一步都应该有绿色建筑概念的应用,为达到这亿目标,必须考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这同时也要求设计者、施工方以及各个部门加强合作,以实现建筑物的绿色化发展。
(2)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重点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可调节的和谐的系统,它要求建筑在整个建造及其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最小,同时绿色建筑应该优化设计和管理,选择适用的技术、产品、材料、方式等,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目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以满足需求为根本原则
绿色建筑在建造过程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这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在发展绿色建筑的时候,不能一昧的强调其优点,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够与居民生活舒适度相违背,不能在降低人们居住安全的情况下发展绿色建筑。应当以满足人们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积极开发清洁能源来达到节能的目的[1]。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
2.1 节地设计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节约土地是指在项目建筑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少占用土地,以最少的土地面积实现合理的、最优化利用。通常,在选定建筑的建造地之后,通常应该根据建设地段的现状进行相关设计,只有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才能算作是绿色建筑。现在在城市中节地技术措施最常见的就是建造多层、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通常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居民舒适度的情况下,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地下空间是节地设计的最好体现。
2.2 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主要考虑可再生自然能源的节约、建筑节能技术、新型材料的应用。
建筑业是耗能很严重的产业,全世界30%的能源都消耗在建筑物上。据数据统计,我国建筑耗呈逐年递增趋势,如不及时加以改善,后果很重。因此,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
(1)可再生自然能源的利用 目前利用比较广泛的清洁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这几种能源的利用都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应用。目前来看,我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最为广泛,建筑物的采暖、干燥、生活用水、用电等都与太阳能利用有关。
(2)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建筑使用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热水、照明等方面,具体来说,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最主要的措施是改善建筑的保温性能,节能技术的使用很是关键。可以通过采用新型墙体结构和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技术等[2]。
2.3 新型材料的应用
据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无法满足绿色建筑的具体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必须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以加紧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加快对各种传统建材的改进。传统的混凝土发展成为高强度高效率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纤维混凝土三种,他们最重要的特点分别是高强度、自重轻、抗拉强度高,这就为我们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者,金属材料如钢材等也是建筑材料最主要的一种,为使其更加绿色化,也应该将其向重量更轻、强度更强、热绝缘更好的趋势发展。随着科研投入的加大,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诸多新型的钢材,如高强低合金钢、高强钢丝以及高强预应力钢筋等,这些刚才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智能化发展
所谓建筑的智能化发展是指以建筑为作业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系统服务与管理为一体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更为方便、快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特市创立的智能大厦能够运用网络等实现自动化综合管理,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向;此外,日本也于1985年在青山建成了“本田青山大厦”属于智能化建筑;西欧的建筑智能化发展与日本同步,伦敦是智能化建筑最为发达的城市;在20实际80年代末,智能化建筑在法国、德国等国家相机流行开来[3]。
目前,国外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比较先进,美国已经成立了智能化建筑研究所,欧洲也成立了智能化建筑集团,他们都旨在提供一个高效率的舒适、便利的环境并帮助业主等实现目标。
3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
我国每年新建住房面积接近20亿平米,建筑高能耗现象显著。在我国,建筑业总能耗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以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同时也极大的拓宽了建筑材料的选择范围,它有助于推进我国乃至整个人类迅速的开启绿色化发展,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体系,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我国有的和即将建成的建筑做评价,指出该建筑的优势及不足,并在未造成不良后果之前迅速对其加以改正,这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
其次,借鉴和采用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体系,完善我国我技术标准。此外,还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成果,积极引进国外的新型建筑材料,根据我国建筑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性使用。
再次,应该加大对新型环保材料的科研资金投入,保障科研资金的使用。高等学府中应该适时增加有关绿色建筑、绿色材料的专业或者研究方向,将建筑的发展向低碳化、绿色化、环保方向引导,确保新型建筑材料研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供给。
最后,国家应该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建立较为严格的新闻披露制度,强制性的执行现有的法律和节能标准,对违法行为严格论处。应当建立一套全面的激励制度,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做的好的单位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此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初春生,李宏茹,张雪莲.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应用[J]. 硅谷,2010,(21):177+173
智能建造发展范文6
关键词:专家系统;智能控制
1 引言
由于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梯控制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以前的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发展成为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和微机控制,而微机控制技术现在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电梯运行速度、质量和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减少在现场的接线和调试时间,电梯控制柜都是先按照要求在厂里接好并调试好,但微机电梯控制柜的参数众多,接线复杂,传统的人工查找故障和处理故障的方式就越来越不适应了,为了减少工人的调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设计了一个电梯测试平台,以模拟电梯在现场运行所需要的各种信号,同时建立了一个专家系统,用于测试时的在线监测以及实时故障的诊断。
2 系统结构
该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以研华工控机为主机,它主要功能是通过软件模拟电梯运行现场的各种信号,对电梯控制柜的端口状态进行监测利用5块研祥的PCL-722直接和工控机的总线相连,通过软件设置各个通道的I/O状态配合相应的输入/输出端口板直接与电梯控制柜的端口相连,完成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发送,采集的实时数据送给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数据库中,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根据现场的实时数据对电梯控制柜当前的状态进行监控和诊断。
3 电梯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结构
本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主要由知识库、实时数据库、推理机、知识获取机制、解释机制、人机接口和系统数据接口7个部分组成。
知识获取是将人类专家获取领域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知识库的过程,是建造专家系统的主要困难阶段,而知识库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知识获取是建造专家系统的瓶颈问题。知识的自动获取是未来专家系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主要采用领域专家和知识工程师相结合的人工获取知识方式。采用工厂调试专家向知识工程师提供故障时端口的状态和目前故障的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领域知识,同时知识工程师现场调试获取故障信息,知识工程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合适的结构和规则,最终变成知识系统接受的知识表示形式,设计出专家知识库,同时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适合的知识,则对知识库进行必要的完善,以达到真正的实用、好用为止。
在建造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过程中,其大量的工作就是要设计和建造好诊断知识库。设计和建造好诊断知识库的第一步是:从领域专家那里获取诊断知识,作为知识获取。第二步是:将获取的知识进行编码,把知识按一定的结构存人计算机而形成知识库。
知识库存放问题求解需要的领域知识,知识的种类一般包括作为专家经验的判断性知识,以及描述各种事实的知识。知识的表示形式是多样的,包括产生式规则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框架表示法,概念表示法等。专家系统的利用以拥有知识为前提,而知识在系统中有一定的表达模式。在本系统中,系统的知识由诊断知识构成,知识的表示采用框架表示法。系统主要由两个框架所组成,一个是故障框架,一个是判断规则框架。故障框架主要包括故障名称槽,电梯控制柜各端口当前状态槽,判断故障规则槽。判断规则框架主要有判断规则正文,故障原因,解决故障的方法。框架容易由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和实现。
推理机是专家系统的另一核心。推理机实质上是一组计算机程序,其主要功能是协调控制整个系统,决定如何选用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对电梯故障进行判断推理。
电梯的故障有两类,一类使电梯禁用,即使故障排除,也必须由维修人员到现场使电梯控制柜恢复正常,另一类是使电梯不禁用,故障解除后,电梯控制柜能自动的正常运行。根据电梯控制柜故障的特点,采用深度优先的搜索策略,利用正向端口数据推理和逆向目标推理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查找故障原因。
在实际测试的时候,如果电梯控制柜端口不正常,则根据当前的电梯控制柜状态,得出出现故障的名称,然后根据故障名称查找故障判断规则,根据置信度的大小从大到小查找,找到对应的错误,则系统立即通过对话框的方式提示给测试人员,并同时将故障方式的时间和原因写进故障数据库。
测试的电梯控制柜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出现故障的状态保持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然后控制柜自动将根据故障类型,自动停止或者是处于锁定状态。为了能实时的检测控制柜的故障,利用PCL-722自带的Windows下的端口采集函数,利用定时器,每隔200ms采集一次端口,采集满100次后向实时数据库写一次数据,以减少写数据库的时间。为了能实时识别故障,每秒将电梯控制柜当前各端口的状态与电梯控制柜正常运行时的各端口状态表中的状态进行比较,如果正确就继续,如果不正确,才启动推理机进行判断,以减少故障查询时间,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同时因为电梯控制柜上的端口可以自定义,在程序中设置了一张参数表,用于用户选择端口的定义,该定义应该和实际的电梯控制器上的端口定义一样,然后程序会自动的动态生成一样端口数据表,用于存放实时端口数据。
人机界面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采用VisualBasic6.0做界面,包括对电梯井道信号的模拟,在有故障时,采用实时对话框和声音的方式进行提示,同时将故障信息和发生故障的时间同时写进故障信息数据库,以便以后的查看和打印,用户也可以删除里面的信息。
4 结论
随着电梯故障诊断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的发展,电梯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推理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必将为电梯故障诊断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服务。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发展,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一步提高电梯可靠性和减少现场调试的要求,是电梯控制技术的方向。随着电梯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机控制电梯替代PCL电梯是必然趋势,针对原先PLC电梯的故障检测设备很难适用于微机电梯,因此国内一般的中小企业还没有配备专门针对微机电梯的故障检测系统。
该系统投入使用,运行状况良好,基本上能实时检测中控制柜的故障,大大缩短了电梯控制柜的检测时间。
参考文献
[1]田盛丰,黄厚宽等.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蔡自兴.智能控制(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彭莉萍,刘载文.电梯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第17卷第1期,1999,3.
[4]李国勇,谢克明,杨丽娟,计算机仿真技术与CAD-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