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对策

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情况

郑州城市建成区内原有124个行政村,下辖228个自然村,占地面积约为70k㎡,城中村人口约30万。2003年,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2004年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着手对全市城中村进行改造。并且在《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2005年郑州城中村改造全面铺开。2007年市政府又下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郑政文(2007)103号),对城中村改造进一步进行规范和细化。

二、祥营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问题

城中村改造首先要碰到的是大规模拆迁安置。这是这项工作最为棘手的头等难事。一般的老百姓都有一定的“土地情节”,在与祥营村的一些村民进行交谈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表示对自己所生活过的地方怀有深厚的感情,土生土长的村民习惯了有自己的宅基地,有自己的小院,虽然人均耕地较少,甚至不足一分,但是在小院里种些蔬菜之类的还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方式,不太愿意搬迁。

(二)资金筹措问题

城中村改造中最大的难题是改造资金的筹集,它涉及征迁补偿和安置房建设。如下表所示,单单对祥营的征地补偿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按照相关规定的拆迁安置补偿费用,在资金的筹集方面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三)居民安置问题

居民的安置问题是当地村民最敏感的话题之一。目前,大多数农转非居民都是依靠自己拥有所有权的住房和厂房的出租来维持生计,而城中村的改造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房屋拆迁,拆迁之后是否会影响到村民的生活,这是城中村改造的瓶颈问题,也是村民的实际利益是否会受损的问题。

三、相应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必须做”的工作,而且迟做不如早做。因为城中村违章搭建多、安全隐患多、社会治安差、环境卫生差,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脏、乱、差”,直接影响城市品位和形象。城中村改造工作量大,面广周期长,必须由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因此,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干部群众要摒弃封闭、排斥和落后的小农意识,树立城市意识,要把自己当做城市的主人,融入到现代城市文明当中。

(二)创新融资渠道

资金是城中村改造的主要难题之一,必须把融资渠道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一是需要设立城中村改造项目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的主要用途为支付改造规划编制和与此有关的调查研究费用、平衡本地区全面改造项目资金、建立本地区城中村改造动态监控信息系统、支付相关的宣传费用。二是要搭建融资平台,可以探索成立城中村改造融资平台,有条件的可以由拆迁平整出来的土地先用以抵押,以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三是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积极争取对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提供宽松、便利和优惠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三)因地制宜安置

安置相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是一个生活居住问题,也是一个生活出路问题。因此,要坚持区分对待、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分析不同城中村的特点和问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中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安置措施,保证群众安居乐业。由于一些村民没有交物业费的意识,所以跟市民的生活习惯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差异,即使住进了小区,但依旧保持了以往在村落当中的生活习惯,所以可以考虑将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区分进行划分,这样,也比较符合一些村民的心愿。

四、小结

祥营村是科学大道向西打通的需要,是高新区拉高城市坐标的需要,也是改善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需要,并且对当地群众创业、生活质量的改善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此外,祥营村内部“脏乱差”的环境不仅影响了高校城的形象,并且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祥营村的改造对于高新区的发展具有非凡意义。

参考文献:

[1]傅晨.广东城市发展战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2]韩毅.城中村:农村城市化必须破解的难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2).

[3]张润梅.试析城中村形成的原因[J].商场现代化,2009,(4).

[4]陈磊.“城中村”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12,(10).

[5]曹东,蔡荣军.广州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城市;旧城改造;问题;对策

旧城改造的主要工作是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以便实现现代化城市目标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旧城改造的方式总体来说有很多种,但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结合实际,从各个角度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规划,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主,遵循一定的规律,秉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尽量避免大拆大建,为旧城改造探索出一条科学的改造之路,实现现代化都市的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社会。

一、城市旧城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旧城改造缺乏科学指导与总体规划

不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都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一些零星插缝的违章建筑不仅不美观,还影响着城市各项职能的协调性,妨碍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格局不规范、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无法完善,使旧城的改造不彻底。

(二)急功近利,忽视城市特色

不同的城市由于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长时间的文化积淀而拥有自己的特色,但旧城区改造受时间和资金的影响,使得一些地区老旧的社区和自建住房与高楼林立的城市有些格格不入。此外,还包含一些历史悠久、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但这种“城中村”格局尚未被城市融合,许多处于矛盾中的城市往往为了自身的发展,使得这些传统建筑文化流失。但值得思考的是“千城一面”的情况与城市高密度的建筑是否真的是人性化的美好家园。所以,科学、合理地对旧城进行改造应创造出城市的特色,尝试更多风格迥异的城市建筑,展现独特的美。

(三)资金问题影响工作进程

对原本的地区进行投资改造是实现土地增值的过程,但“旧改”的成本显然受拆迁规模、人口密度等因素影响,成为影响旧城改造成本的关键因素,资金一旦跟不上就很容易影响整体工作的进展,同时,对该地区的人们也会造成一定的干扰。

二、不良旧城改造方式的弊端

一是过于理想的单一终极规划目标,对现状的混乱无序多采取彻底否定态度,对城市社会的复杂问题视而不见,缺乏规划多目标的比对与平衡,从而造成阶级分化、治安犯罪等诸多方面的社会矛盾;二是规划理念及手段的简单化、标准化。以统一建设物质空间形态来确定城市的发展态势,却因忽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而造成旧城社会经济活力的衰退与空洞化;三是“破旧出新”的规划模式过分追求功能的完美,生硬地将旧城有机社会网络割裂为单纯的功能社区,忽视了社会脉络的发展与内在联系规律;四是兼顾所谓公平的政策取向,规划方法较多地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意志,较少反映地区现状及来自社会与个人的实际需求。政府和市场力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居民自身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特别是旧城改造项目的封闭决策,导致原住居民意志和愿望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五是旧城改造建设与管理中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对旧城更新和房屋拆迁中所涉及的法律、道德问题认识浅薄,往往将多元化社会问题当作纯粹的经济问题对待,忽略了向合作模式迈进。通过对旧城格局的仔细研究,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去保留旧城原有的特色风貌,保证旧城的物质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关系能够协调发展。

三、旧城改造中可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一)遵循城市的发展规律

在旧城改造时,要遵循城市的自然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动摇,确保城市面貌得到有机的更新。这里所说的有机更新,也就是确定合适的规模,按照城市旧城区改造的内容和要求,把现在和今后之间的关系处理妥当。并在改造过程中,统一地管理、规划、配套、征地以及设计,坚持“五统一”的原则,按照相关步骤和计划进行旧城建设与改造。

(二)以大众利益为前提

从我国的许多城市旧城改造可以看出来,大多投资商都局限于经济利益的影响,同时又有商业利益的诱惑,使得我国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当中实行的是全部推倒拆迁,不对区域做出考查和具体分析,一律重新建设。此类做法看似成效较快,操作轻松,可是很容易对原有的架构、风俗风情和文化气息造成破坏,因此对于城市规划中的旧城改造应该以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为出发点,不要盲目的追求利润利益,在改造过程中依旧“建新如故,修旧如旧”为标准,来进行相关改造工作,以保证旧城改造之后所现存的历史文化得以保留,使城市规划实现社会效益和新城环境双赢局面。

(三)加强规划引导

在旧城改造规划中,有关的城市规划部门要加大对旧城改造问题的引导力度,进行深入、仔细和全方位的研究工作,所制定出来的改造规划要确保科学有效,协调解决好存在的各种市政问题。在编制旧城改造规划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经济规律,要有城市经营的观念,然后才能进行旧城改造。旧城改造的任何项目,都必须从土地分级与土地评估着手,测算土地市场和增值,认真地分析成本效益,保障旧城改造规划的顺利实现。

四、结语

总之,在城市规划中对旧城进行改造时要合理用地,以优化城市环境为前提,合理对城市工业区进行调节,使城区道路更加完善,给市民创造宜居家园。通过对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旧城改造能不以商业为目的,合理有序的开展。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旧城改造;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U418.8 文献标识码: A

一、旧城改造的含义

(一)旧城的含义

旧城主要是指很旧的、房屋使用功能逐渐下降,房屋结构已经老化、陈旧,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居住需要。

(二)旧城改造的含义

旧城改造主要是指由于国家建设、城市改造、城市市容等方面的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旧城进行拆除,对房屋的所有人给予经济补偿,然后在对旧城进行改造。

二、旧城改造的意义

(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日常的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人们的居住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土地资源也非常有限,随着房屋建筑的逐渐增多,为了保护耕地,采取旧房改造的方式来响应新时期房屋建设对策。实行旧房改造的方法,是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旧城改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将比较陈旧的、结构老化的房屋拆除,建造新的、比较舒适的新住房,进一步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三)有利于改善旧城区的生态环境

对旧城实行拆迁处理办法,可以合理地运用土地资源,通过旧城拆迁可以将旧房和危房进行改造,这样可以改善以往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另外,将不符合规范的房屋及其附属物进行拆除,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重新建造房屋,更有利于提高整个旧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旧城加以改造,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能增加城市的绿化和增设更多的公共设施,给人们创造更加舒适、温馨的生活居住环境。旧城改造后,为城市的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只重视黄金地段的旧城改造,忽略了偏僻地段的旧城改造

在一些建筑物比较多、人口密集、地段繁华的旧城区,由于该地段开发前景可观,常常会获得优先改造的机会。相反,处于偏僻、危房住户比较集中的地段,却被很多人忽视。由于居住该地段的居民已经成为城市中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旧城改造上,通过旧城改造,才能改善这些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些人会认为改造这样偏僻的地段没有什么价值,这样就使政府无力对其进行改造,开发商更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改造。

(二)旧城改造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对旧城的改造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合理规划和布局。同时要求建设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不可以破坏城市环境,不能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出现零星兴建、不合理开发用地,致使房屋改造混乱无序,基础设施建设杂乱无章,改造后留下死角,使改造的后的旧城无明显变化。

(三)急于求成、大拆大建,造成资源浪费

对旧城的改造应该进行合理规划,同时还要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交通环境,以充分发挥整个城市的综合功能。但是有些地方在旧城改造的初期,急于求成,不能符合改造标准,进行大拆大建,一些新建的房屋以及一些可以被利用的古建物也被拆掉进行重建,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旧城改造的面积大,拆迁的建筑物过多,无法进行安置,于是就出现了只重住宅,而轻视配套的问题。

(四)政府和人民之间发生矛盾冲突

由于政府不能使人民在最大限度上获得经济利益,他们认为自己得不到公平,这样就会使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加剧。解决人民的拆迁问题其实就是一场利益战争,只有合理地对被拆迁人进行经济补偿,并达到被拆迁人的满意,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才能有利于旧城改造的顺利实施。

(五)少数被拆迁人的期望太高,只是拆迁工作停滞不前

在最近几年,我国在拆迁政策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动,拆迁量大,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少数被拆迁人的期望过高,他们都期望能够通过房屋拆迁,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补偿,甚至有些人希望在此解决就业问题。当他们的期望与自己预想的存在差距时,他们不愿意签订价格协议,经过相关政府进行协调,甚至经过法院的判决之后,还是违反搬迁义务,使拆迁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解决旧城改造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明确的旧城改造标准

为了避免开发商主导旧城改造问题,各地方政府应该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分析旧城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明确的旧城改造标准,同时还要对旧城改造项目进行评估,对质量较差的房屋、需要进行及时改造的应该给予确认,同时还要确认旧城改造的范围,避免大拆大建,浪费资源,要做到有计划、有秩序地对旧城实行改造,以提高旧城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正确的引导和规划

建议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的布局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制定完善的旧城改造计划,在不损坏耕地、交通、绿化设施、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正确引导旧城改造工作能真正的落实到位。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规划要符合城市发展理念,对旧城改造的每个项目都要进行经济分析,使旧城改造与规划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三)利用旧城区的有利条件,营造适合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

目前,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政府应该将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旧城改造建设的基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旧城改造的范围越来越大,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保护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能够在旧城原有建设的基础上提高旧城生态环境质量,

(四)坚持旧城区与新区建设统一发展的原则

旧城区与新区建设统一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保持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建筑物的建设缺乏特色,使得旧城区的特色渐渐消退,这样就很难找到城市中的历史足迹。因此,采用旧城区与新区建设统筹发展模式,尊重旧城改造面貌,这样才能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解决旧城改造中的实际问题。

(五)化解矛盾,使各方利益平衡

由于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为了使旧城改造过程能够体现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议政府要随时与被拆迁居民进行沟通,同时还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逐步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使各方利益平衡。

各级政府和城建主管部门要努力做好旧城改造工作,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笔者对旧城改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还针对旧城改造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旧城改造所涉及的问题较多,旧城改造的整体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形象。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方面出发,切实解决居民的困难,同时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处理好旧城改造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以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力如.对当前旧城改造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4).

[2]熊邦光.关于旧城改造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城市建设,2012(6).

[3]王淑华.旧城改造暴露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

[4]张华.旧城改造拆迁工程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12).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工程造价;问题;措施与对策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Fang Ying-yao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 Ltd. Guangxi Branch Sales Nanning Guangxi 530000)

【Abstract】How will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o a new level, it will be a lot of people think about, talk about their views on my own experien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Key words】Project cost;Problems;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1)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广大建筑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和工作的核心内容。基于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临淄为主题,紧紧围绕工作实际,为了更好地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2)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各个企业的发展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份额,所以工程造价的管理就显得很重要。另外在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市场面临计价方式的转变,这就更加大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如何将工程造价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将是很多人思考的问题,我就自己对工程的管理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2.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

工程造价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在建筑市场和建筑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但这项工作目前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使建设工程能求得一个合理的造价,是摆在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面前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和任务。从当前建筑市场情况看,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

就工程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省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

2.2 计价方式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所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定额总想包罗万象,却总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定额越是追求全面,越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内容的呆板常常会使人在使用定额时处于进退两难、十分尴尬的境地。另外我国现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和有关费用以及相应价格是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

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不能充分反映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公平竞争。

2.3 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当前建筑市场交易中不正当竞争仍十分严重,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压低造价、压缩工期、不按质论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现象相当普遍,造成许多建设项目质量差、工期长、超预算、效益低、浪费人等现象,甚至有甲方、乙方、咨询中介机构三方串通一气,有意加大工程造价,来牟取利益,后果十分恶劣。

3.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3.1 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强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加快法规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2)理顺各种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各部门定期的协调联系制度,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指标能够更好地衔接、配套。工作重点放到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搞好协调,理顺关系,提供信息服务上。

3.2 改革现行的工程计价方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由业主和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企业水平填报综合单价,它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满足了平等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获得最合理的工程造价,有利于控制投资。另外,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工程量清单计价也是合同价格调整或索赔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身的认识。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与定额计价法相并列的一种计价模式,其核心是为了配合工程价格的管理制度改革。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需要新的观念和新的造价管理模式,适应这项改革工作。

(2)加强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实施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报价。这就要求大多数施工企业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在制定综合单价时,不再沿用了定额计价模式去处理,而是应该建立企业定额体系。

(3)建立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配套有详细明确的工程合同管理办法。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实施后应该就新的计价办法配合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

3.3 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1)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审核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三是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四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工程预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决算的检查。工程决算后上交审计部门审查,多方面对工程建设造价进行监督。

(4)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咨询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执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介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4 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良好竞争秩序。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该领域各级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廉洁奉公,严格执法,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决算阶段为止,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3.5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电力营销 计量改造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178-02

电力营销主要指的是根据实时的电力市场环境,结合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来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和安全。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使得电力营销计量系统正在不断的改造和升级当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电能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并且采用网络技术实现自动化,以此来有效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水平,并且使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1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量工作原理没有根据电网的实时运行进行及时调整。电力营销计量需要根据电力市场的变化来进行不断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用电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而在计量工作原理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将会对计量装置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电能计量的主要目的将会失去价值。一般情况下,电能营销计量所采用的计量模式是对计量数据进行抽样检查,并且根据实际结果来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电能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保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供电企业中电力营销计量工作原理仍旧存在缺陷,这样会导致计量装置内部的智能装备和结构测试切换失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借助工作人员来手动切换计量装置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计量数据的精确性造成影响。

(2)计量点的位置选择不合理。在对计量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来进行选择,并且需要对用户进行合理的分类,以此来确定计量点的选择位置,实现电能计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计量点的选择,仍旧出现较大问题。首先是没有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来对计量点进行选择,变电站内部计量点的位置没有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安装规范。另外是没有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来进行分类,对于大型用电用户来说,需要采用集中管理的方法来进行计量,并且引入专用的计量柜,以此来防止窃电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量的准确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计量点选择方式并没有得到应用。

(3)集中计量较为困难。目前随着用电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电力企业营销计量工作的整体工作量也在迅速增长,这极大地影响了电力的结算效率,影响用电用户的电力结算,这就需要实现电力营销的集中计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力营销计量系统的安装过程比较简单,整体高度较低,计量点位置的设计和安装没有经过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使其安装位置处于不合理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对电力用户的集中量管理,尤其对于大型用电客户来说,这种电力营销计量装置的安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增高计量误差出现的几率。最后,这样的安装方式和高度会给窃电行为提供有效的条件,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计量数据的准确程度,通知也对电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

2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过程中的有效对策

(1)对电力营销计量装置进行改造。要想保证电力系统计量数据的准确性,首先需要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对电力营销计量装置进行合理改造。在对用户用电需求、性质、情况进行分析之后,需要对其中的电能表、互感器、计量箱柜等进行相应的改造,首先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设置合理的计量方式,提升电能表、互感器的配置精度,保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真实性。才能维护用户和供电公司的利益。并将计量改造工作与防窃电改造结合在一起,如,推广防窃电封印、电子封印、防窃电计量箱柜。

(2)引入计量屏柜。计量屏柜是一种变压器的计量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和整体安全性能进行相应的改造。在对电力营销计量装置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引入这样的计量屏柜,并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保存此装置的钥匙,以此来保证计量过程的整体安全性。计量屏柜的主要原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变压器类似,计量屏柜能够对电流流过的二次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并且对电流进行计量和记录,另外,在对此装置的脉冲进行更改的过程中,能够防工作人员在手动切换计量过程中出现的电力损失现象,保证了计量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对计量装置的开启、停止、位置和速度进行操作,能够保证计量操作的整体安全性。

(3)对计量点进行改造。目前电力用户的数量快速增多,为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对于用电大客户可以采用集中管理的方法,来对其电能使用情况进行处理,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新型的专线专柜来进行计量,以此来提高计量数据的准确程度,同时还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提高对用户用电情况的掌握程度。在对计量点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在变电站内部设置相应的计量点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用电情况,来对计量点进行改造,同时这样合理的计量点位置,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窃电行为的出现,这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证电力营销计量系统的运行可靠。另外,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对计量装置的精度进行控制,如果计量装置的精度够高,那么不仅能够减小电流互感器在实际工作中引起的误差,并且还能够对产生误差的范围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电力营销计量工作的准确性。

(4)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来对计量装置进行安装。针对目前计量装置安装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对安装人员和工程验收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加强现场施工监督和验收管理,保证其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能够按照电力企业的通用标准,来对计量装置进行安装。同时,电力企业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来对用户进行分类,比如说对高压专变用户和低压用户计量装置的安装,对于高压用户来说,需要安装统一的计量柜,而对于低压用户来说,需要进行集中表箱安装或者分散表箱安装。

3 结语

电力营销计量是电力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电能数据的真实性,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需要根据用户用电的实际情况,对电力营销计量装置进行改造,通过对计量装置的改造、引入计量屏柜、对计量点进行改造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量装置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程度,还能够对窃电行为进行防治,以此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陈广兴.浅析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7):108-109.

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城中村;必要性;改造模式;利益关系;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产物,目前除少数城市外,大部分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中村现象.城中村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风貌和村民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而且使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解决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要务.

1城中村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城中村作为“非正规”城市化空间已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由于对“城中村”内部经济系统的深入研究仍然有限,尤其外来人口创建的非正规部门及其在城中村经济系统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长期被忽略.

2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

城中村的存在成为了所在城市发展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城中村自身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在管理上也脱离了城市的制约,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城市要发展,城中村改造成为了必然事件.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是从城中村自身发展的需要的角度分析;另一个是从城中村所在城市的发展角度分析.

2.1从城中村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其改造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1城中村人口混杂,存在着严峻的安全隐患

城中村人口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构成,其中流动人口是城中村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流动人口混杂,流动人口成为了城中村犯罪(如盗窃、吸毒等)的主要群体,导致治安形势严峻.

2.1.2城中村建筑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着极大的消防隐患

城中村的建筑规划滞后于所在城市,违法违章建筑比比皆是,房屋建筑密度大,采光条件差等多种因素导致城中村的居住环境恶劣.同时,城中村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管线杂乱无章,排水设施差,加上街巷狭窄拥挤,容易产生火灾等情况,存在着极大的消防隐患.

2.1.3城中村的土地利用情况混乱,给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就广州的城中村而言,城中村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商业用地、仓库用地、住宅用地等,而且同时存在着非法交易、非法租凭等管理混乱的现象,给城中村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从城市的发展角度看,其改造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需要

城中村的存在导致作为城市宝贵资源的土地未能实现其效用、效益的良性循环,未能发挥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就如广州的石牌村、猎德村等处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但未能很好地发挥其经济上的优势,导致土地资源资源的浪费.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合理改造城中村的用地将会大大促进城市土地潜力的提高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

2.2.2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加快城市化进程,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城镇化与工业化、市场化的发展相匹配,形成同步发展、良性互动的状态,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促进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化城市的管理体制和方式转变,使城中村真正融入城市.城中村改造对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对待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对加快城中村向社区居委转变和整个城市的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城中村转型发展是城中村自身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克服的改造难题.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将以往遗留下来的城中村改造的同时还要避免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新的城中村.

3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的恶劣现状不是一日之寒,在改造过程中预料之内和预料之外的问题不胜枚举.资金缺口、村民阻挠、改造方式难以确定、思想不统一、外来人口安置等问题都困扰着各级政府.当今城中村的改造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如下:

3.1城中村改造资金缺乏

目前城中村的改造已经成为了一项巨大的工程,其中管线改造,电网配套等改造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除了拆迁费、补偿费用等,在改造过程中重新把基础设施配套齐备等工程耗资数额巨大.改造完之后还需要巨额去将其周围环境和谐化,将外迁人口回迁入户等都需要一定的费用.又由于城中村的数目大,所以对于城中村的改造对政府来说资金是一个瓶颈,对于生活在城中村的村民更加不言而喻.

3.2村民阻力大,其阻力主要是补偿标准众口难调,改造工作难以进行,拆迁安置工作难.

城中村的村民已经没有田地,大多数村民主要以租金来维持生活,租金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如果要拆迁,村民没有其他收入,必定会反对政府的拆迁.又因为拆迁的补偿不能根据各村民的意愿补偿,所以补偿标准也难以确定.次之,在城中村改造的时候,城中村容纳的村民和大量的流动人口难以安置,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安置外来务工人员,所以在改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新的城中村.

3.3多种条件限制,集体土地产权变更困难

城中村因为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导致对城中村的改造势必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庞大工程.,涉及到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市政建设、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多个方面,关系到城中村居民、村集体、政府、开发商等多方利益,只有在各种条件具备与成熟,各方利益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开展城中村改

造.另外城中村要彻底得以改造必须将城中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有化,只有将土地都转化为国有化才能更好的解决原有的城中村管理制度等多种制约性的问题.但由于村民对集体资产和个人利益出发,在补偿不能如愿时,通常不愿将集体土地国有化,使城中村改造更加困难.

4城中村改造模式

城中村改造虽然需要多方参与,但必须有一个牵头者,即改造主体.在城中村改造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政府、村集体(村民)或者开发商都可以成为改造主体.另外,改造主体也政企合作和村企合作组成,具体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的城中村选择不同的改造方案,通过选择不同的改造主体,发挥其最大的改造指导作用.

4.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政府充当开发商的角色, 直接投资改造“城中村”,解决村民的拆迁安置问题, 进行开发建设, 从而达到改造目的.这种模式的前提是政府经济实力雄厚, 村民接受政府的改造方案.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是政府雄厚的经济实力,从一定范围内保证了改造的质量,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改造的成本,能够从整个城市景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应上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更新.二是有利于调配各相关部门的资源,能够充分考虑从全社会的综合利益.由政府主导改造,能更好的整合规划局、国土局和财政局等多个部门,有利于改造的顺利进行.同时政府不仅仅将改造的视角集中在经济利益上,更多的是考虑社会、环境、资源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三是能够给弱势群体充分的保护.政府作为改造主体,必然会在真正全盘统筹,保护村民的利益的基础下才主导改造,为村民生存提供了保障.

该模式耗用资金大,缺乏市场运作, 很难将土地市场价值最大化,不适合处于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中的城中村改造,如内陆城市中的城中村和部分比较偏僻的城市.适合在经济实力强的城市的城中村改造,特别是处于重要地段和城市中心等城市核心地带城中村的改造,如广州市白云区的棠景街的改造遵循此种改造模式.

4.2村集体自建模式

村集体自建模式是指以村集体为改造主体进行筹资改造,村民共同对改造行为决策、负责.与政府主导模式相对,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造思路,政府无须投入财政资金, 仅以优惠的改造政策指导“城中村”改造活动.该模式实施的前提是村集体资产雄厚,村民筹资能力较强.

该模式特点在于:一时充分调动了村民的改造积极性,村民是直接受益者,改造后居住环境将得到改善,村民有动力投入改造.二是村民对本村的情况最为熟识,改造方案的选择更能切合村子的特点,同时容易解决拆迁补偿这个重大障碍,也有利于他们自我安置.三是有效化解了城中村改造资金不足的难题, 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改造需要的巨额费用由村民筹资,解决了改造中主要的问题.还有村民自我安置、拆迁补偿等费用也降低了资金的投入,有利于改造顺利完成.四是村集体改造缺乏科学指导,对村民来说是一次考验,难以确保改造质量和解决土地利用最大化等问题.

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最好的模式,因为该模式村集体已经自我解决了很多改造难题,只缺乏科学指引,只要政府适当给予改造政策指导就能很好完成改造工作.该模式在广州、珠海有一定推广,如珠海市鹿丹村、广州市海珠区石溪村等采用此种模式.

4.3开发商投资改造模式

开发商投资改造模式是指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将开放商定为改造主体,将城中村土地招标拍卖后由开发商进行改造.开发商通过市场化的投标方式获得城中村改造主体资格后, 通过自筹资金完成城中村村民住宅的拆迁补偿、村民拆迁、安置或回迁及开发用地建设的改造模式.

该模式特点在于:一是专业开发商开发房地产的经验丰富,同时具有巨大的经济实力,给城中村改造得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确保开发区域的品质和档次.二是实现了土地利用的最大价值,避免了行政权力介入引起的社会矛盾.三是村民只是政策的受体,无需支付改造成本,使村民的既得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四是开发商受经济利益驱使,一般城中村的容积率难以满足其对商业利润的需求,而且开发商改造存在规划管理与建设周期等问题.不同开放商的开发时间不统一,影响城中村改造进度.五是开发商直接面对村民拆迁工作容易遇到钉子户、拆迁难等问题,给改造增加难度.

该模式适用于政府经济实力较弱,村民融资能力弱的情况,河南省郑州市燕庄村和河北保定市南市区东高庄和南大园村都采用此种模式.

每个城中村普遍呈现的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的音符都需要由这样或那样的改造方式来解决.只要涉及改造,就必然需要确定改造主体,而对于任何一个改造主体必须根据各村的具体情况确定最终的改造模式.改造工作无论如何都必须选择一种改造模式或者选择两种该在主体进行组合如政企合作模式 、村企合作模式等.

5小结

城中村改造是事关多方主体利益的一次社会革命.在改造过程中,应尊重村集体的主体地位,坚持依法办事;在妥善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切实落实补偿安置资金和安置房源等情况下,根据各城中村的具体问题,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改造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贾燕.浅论我国“城中村”改造发展[J].陕西建筑,2010,17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