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概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地理概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地理概况

人文地理概况范文1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乡土地理

一、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概念界定

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 乡土地理限于本县(市)地理。也就是说,乡土地理指中学生所在县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可知,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是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乡土地理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乡土地理不仅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成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多内容、多层次的实践活动,让中学生直接感知家乡的地理环境,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可以很好的实现地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中学地理教学渗透乡土地理的重要性

1.乡土地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

乡土地理是关于家乡自然地理与人文风貌的介绍,其内容是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因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乡土地理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介绍“降水成因”这一知识时,可以引入拉萨作为案例进行适当分析,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拉萨市的降水为什么集中在夏季,且多发生在夜间”后。分别从气候p地形对拉萨市降水的成因进行解释(拉萨市的气候属高原高山气候,降水补给为内陆水循环;地形为河谷地形,因而深受山谷风的影响。)。学生会被自己身边鲜活的案列所吸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地理教学顺利开展和有效教学。

2.乡土地理的整合可以实现地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乡土地理可以说是我们地理教材理论知识的延伸和补充,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进一步形象化和具体化。现有的中学地理课程偏重于理论阐释,即定性分析的内容所占的比重偏大,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感性认识,缺乏实践环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口合理容量”时,可以向同学展示人口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的环境变迁。通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本知识,同时又掌握了大量的乡土地理知识,便于地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乡土地理教学利于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概况,亲身感受家乡的变迁与发展,从而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学习“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时,可以选取高山高原的特殊自然环境做一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环境的脆弱性,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维护人地和谐发展。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家乡。

三、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中学地理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突出实践环节, 致使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学地理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追求考试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便学什么,完全背离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乡土地理,可以克服当前地理课程的缺陷,实现地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地理教学尽可能地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中学地理课程重定性分析,轻定量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注重自然地理的学习,对人文地理的关注远远不够,原因在于我国地理学界多年来一直受苏联批判人文地理思想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地理知识的定性描述,忽视了对其定量分析,未能突出地理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与规律。要想破除地理教学“重定性p轻定量”的弊端,可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适当突出乡土地理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因为乡土地理是关于家乡自然地理与人文风貌的介绍,可以有效调和定性与定量的比值。

四、实现中学乡土地理有效教学的思路

1.乡土地理有效教学的课堂整合

一堂有效的乡土地理教学,首先,地理教师本身要有足够深厚的专业底蕴,地理知识务必扎实牢固,在此基础上,地理教师要收集乡土材料,关注家乡建设,把握变化的风土人情。为上好一堂乡土地理课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适度渗透乡土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成效。最后,地理教学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乡土地理图文并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中学乡土地理的有效教学。

2.乡土地理有效教学的课外实践整合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缺乏有效的课外实践环节。乡土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非常注重地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要想实现中学乡土地理的有效教学,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地理实践课程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要强调地理实践课程体系的创新性p科学性p实践性p探究性。

参考文献:

[1]薛恒红.中学地理教学中应重视乡土地理教学[J].科技信息,2008,2.

[2]俞本莉.让乡土地理教育激活中学地理教[J].教师通讯,2013,7.

[3]赵兵.乡土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J].政史地教研,2010,35.

[4]刘雪芳、王必亚.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中的问题及思考[J].江苏教育,1989,3.

[5]李金成.乡土地理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策略[J].考试周刊,2014,71.

[6]张雷.探究式中学乡土地理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人文地理概况范文2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的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特征。将原来的6条“课程基本理念”精简为3条。强调了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明确指出了课程目标表述的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删除了一些不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

一是删除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例如,世界地理认识大洲部分的“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二是删除了一些与其他学科重合,在其他学科学习更适当的内容。例如,世界地理地区发展差异部分的“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同时,适当补充了一些必要的内容。例如,中国地理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分的“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理经济与文化部分的“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本文由收集整理干线的分布格局”。

■ 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表述不明确或不恰当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如地球与地球仪部分的“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改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的“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修改为“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对“活动建议”部分进行了重新整合,并且增强了“实施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总体上讲,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突出了地理课程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公民方面的独特价值,适当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

■ 区域地理依然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区域地理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教学中要给予特别关注的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提高区域地理教学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世界地理“认识区域——认识地区”部分为例加以说明。

由于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学习哪个具体地区,因此,采用案例教学非常必要。区域地理教学,通常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一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二是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地理特征。三是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特征的成因。四是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其中,前两种教学方法更常用。“找范围、说位置、识地形、认河流、析气候、寻物产、护环境、促发展、定分布、释成因、话联系、赏

转贴于

文化”,是教师教学区域地理时常用的教学环节。

人文地理概况范文3

一、析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所以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分析,我首先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学生首次接触人文地理,诣在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文的概况,探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关系。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将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加深同学们对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关系的认识,是前两节内容的延续,更是前面自然地理知识的拓展和运用,也使学生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有了主线,促进了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突显出 “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 的理念。因而,在整个地理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再来分析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三个①、聚落的分类及其差异。②、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③、聚落的保护。这三个知识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关系。

二、度学生:

“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所以,必须了解你的学生。

初一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基于这一点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咱们五中的学生,生活在市区,见多识广,素质高,前面对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有所了解,这为研究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但唯一不足是同学们身居城市,缺少对乡村生活的体验。所以本节课多设置一些乡村的景观,加深学生对乡村的感性认识。

三、确目标

牛学文老师指出:在新课程条件下,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坚持了依标施教。“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2、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说出自然、人文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3、通过例子理解保护聚落的意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对课标的理解和教材内容的分析我把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本课的重点,又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也把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定教学法

《课标》中明确指出: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法。

1、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加深学生对乡村和城市的感性认识。

2、通过找地方、建房子等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构过程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新基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即以人为本,他呼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我想到了一些新的授课方式,如:案例课、自主探究课、活动课、实验课等等。在研究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整合。设计了有序的逻辑关系强的五个教学环节,既新课导入――找地方――建房子――比聚落――谈保护。这时候我有了一个设想,就是在每一个环节当中,寻找适合这个环节的,新的授课方式,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我也期待着这个设想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好方式、小利用、效果好的目标。

环节一 新课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探究事物藏下本源。”所以新课导入我采用我国城市与村落的一段视频,这样让学生感知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引出了聚落的概念,导入了新课,也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环节二 找地方―建房子: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所以本环节我首先提出一个案例来,就是联合国难民署为难民建居落。这个案例提出后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找地方,二是建房子。找地方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解决,建房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因这个知识点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了两个原则1、问题的设置要层层递进,低起点,小跨度。2、给学生提出活动要求和提示。而且这两个活动秉承了一条主线就是:问题引出――动手实践――总结规律――解决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活动完成也就意谓着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这个环节体现了在活动中渗透了主题,在参与中学到了知识这一新理念。

环节三 比聚落:

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我们平阴一中学习了东庐中学的经验,实行讲学稿教学,讲学稿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在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异时我采用了讲学稿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人文地理概况范文4

一、乡土地理的含义

(一)乡土地理的概念

乡土地理,即省区(地级市)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其中包括本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的具体特征及相互联系,同时还包括本地区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及本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交通运输、人文环境等。

(二)乡土地理在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

乡土地理,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必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帮助学生理性而全面的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环境;(2)不断培育并加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思想情感;(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持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4)通过具体的乡土地理实践培养学生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

二、乡土地理资源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一)乡土地理资源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在将乡土地理资源引入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实践过程当中,一方面教师应当首先重视起对乡土地理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有效利用,将旅游地理学当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更为熟悉的乡土地理素材案例,继而进一步讲解,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从而使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在授课过程当中逐渐变得生动具体起来。例如,教师在讲授“旅游地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章节的同时,以国外一些旅游胜地为例进行讲解就不如就近寻找身边旅游景点之中的实例来的更为直观,与此同时,其教学效果也会根据教师所举案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注重乡土地理资源的实际性,教师在对乡土地理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当中,理应着重以生活实际作为出发点,首先利用起学校周边师生都十分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最大程度上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旅游地理学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例如,一些偏离城市中心位置建设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主要从地形地势自然资源、生态农业、乡土民俗等方面将乡土地理资源引入旅游地理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去;而一些建设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学校,也可以主要从本地区的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人文风俗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对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教学实践。

(二)乡土地理资源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先,乡土地理资源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性概念,在教学过程当中大都没有专门的教材作为教学辅助,这一问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将乡土教学资源引入教学实际,导致学生对于乡土地理的认识程度长时间处在十分浅显的状态,使得乡土地理资源最终只能被浪费掉。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周边地理环境概况的方式,逐步将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情况、地质构成、水文气候等方面的专业性学科知识层层渗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不断扩展学生对现实情况的认知程度,同时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旅游地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其次,就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单纯文本资料的讲授方式仍是将乡土地理资源融入旅游地理学教学的主要方式,这一方式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联系甚少,且教学形式单一,不能很好的将旅游地理学与其它关联学科具体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知识体系的理解过于片面简单。解决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在课堂教学之外增添各种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对当地工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采访、对当地地形地势进行整体鸟瞰等等一些具体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充分培养起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三、结语

人文地理概况范文5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生态文化;自然

一、生态人类学的定义以及历史与现状

生态人类学属于人类学门类,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人类学以人类的适应――主要是文化适应,也包括生理适应为研究对象,借鉴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中具体考察各种文化、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以发掘和整理作为人类适应的知识和行为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进行生态学角度的文化及其演化的阐释。

生态人类学是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人文地理学、医学、遗传学等学科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但是它所关注的最主要是人类机体和生理的适应和进化以及当代的环境问题。其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口、遗传、体质、营养、疾病、生计、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与环境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国外文化生态理论的回顾

在18、19世纪,早期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和德国的F.拉塞尔。环境决定论是指:地理环境是唯一因素解释社会文化差异的认识论。在拉塞尔之后,20世纪前期,美国人类学者以博厄斯、威斯勒、克鲁伯为代表的学者开展了对文化要素分布和传播问题的研究,以探讨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学的生态研究,即从人类地理的模式跨越到生态学的视野,斯图尔德应该是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贡献就在于他明确的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某些文化总是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差异,并且表现出密切的对应关系?斯图尔德回答说:以生计为中心文化的多样性,其实就是人类适应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的结果。到了20世纪中期,与人类学有密切关系的生态学取向研究不断涌现,并产生了若干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学识背景的边缘学科,如生态人类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使这一学科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二)国内研究概况

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都是20世纪早期从西方引入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内的学者们对于人文地理和民族地理的研究都很少。50年代以后,由于某些政治因素,人文地理和民族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科而成为。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类学领域的生态研究才随之进入了一个活跃的时期。先是在等杂志陆续刊登了有关文化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的翻译和文章。此后,在老一辈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所编写的民族学和人类学通论、概论中都有文化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专章专节的介绍。

二、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方法

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史的开拓是分不开的。生态环境史,顾名思义,是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的学问。而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既研究共时性的文化形态,同时也研究历史性的文化变迁。日本学者秋道智弥总结的生态环境史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变迁、外部影响、文化建构、环境适应四个方面进行的。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具体方法:

1.田野调查法是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以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3.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4.以传统农业变迁和土地利用变迁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5.以特殊自然条件或以特殊地方疾病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三、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理论和方法

当我们提到刀耕火种的时候,很多人会认为刀耕火种就是“砍到烧光”,其实不然。首先,它有一套严格的轮歇制度,使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以保证森林资源不受破坏,从而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其次,它有各种土地分类的知识和相应的各种耕作技术,既能够因地制宜,又能够有效保护耕地;再次,它有十分丰富的栽培作物品种和相应的栽培经验和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最后,休闲的养育的森林既是牧场也是狩猎场,还是各种野生有用资源的采集场所,它在整个刀耕火种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仅仅以上四点就不难看出,传统的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生态体系。

(一)刀耕火种研究的背景

刀耕火种在寒带和温带已经十分罕见,而在亚热带,尤其是在热带部分地区,却仍然比较流行。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森林农业形成的刀耕火种,在我国产生的历史极为悠久。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调查研究还比较薄弱,云南目前是中国尚保留刀耕火种较多的地区,所以学者对于云南刀耕火种的调查成果也颇为丰富一些。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古代到20世纪40年代末可以作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情况,其实还谈不上什么研究,仅仅是散见于历史文献的零星记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可以作为中国刀耕火种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成绩,主要是田野调查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受到空前的重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事农业史范畴的研究,另一个是生态环境角度的探讨。举个例子,在解放初期,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是%66.7,山川秀丽,四季常绿,45万亩水稻田靠绿色水库涵养水土。但是1985年后大量毁林开荒,20年来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3.9,森林减少600多万亩,其中毁林开荒占了一半。

(二)刀耕火种的研究理论――从生态人类学的视野

所谓生态人类学,简而言之,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保护和利用,是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并根据规律开发和改造自然,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但人类在自然面前,很大程度上,人类还受制于自然的规定和约束。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考察。一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人类的任何食物生产方式或生计方式都不是简单的向大自然索取,而是文化的行为,因此刀耕火种也应该是一种文化,是森林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森林农耕文化。

(三)刀耕火种的调查研究方法

1.如前所述,刀耕火种是山地森林民族的生计,是他们对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的生产行为。因此,研究刀耕火种就必须以山地民族为中心,即必须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不应该像很多自然科学者那样,见物见事不见人,一味的去考察刀耕火种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那样的研究成果,显然是不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结果的。另一方面,以人为中心考察刀耕火种,又必须重视人类的社会文化属性,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社会文化是联系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纽带,刀耕火种所反映的人与自然、人与森林的关系,其实是通过社会文化来表现的。因此,研究刀耕火种不仅必须以人为中心,还应该仅仅抓住社会文化这个关键。

2.研究刀耕火种必须以刀耕火种民族及其社会文化为基本的着眼点,而前人又没有留下多少系统的文献资料,所以,除了进行田野调查之外,是没有其他路径可走的。

3.研究刀耕火种这样的课题,定点研究是基础。通过对一个地点一个民族的考察,大体上可以了解刀耕火种的一些基本文化特质。再者,想要充分了解刀耕火种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就必须在定点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地区、多民族的比较调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刀耕火种及其演变的规律。(作者单位:大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尹绍亭著:《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尹绍亭.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孙振玉主编:《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人文地理概况范文6

一、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内容和目标

(一)野外实习是地理学学科属性的必然要求

地理科学研究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该系统由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社会现象组成,这就决定了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1]。其学科特点决定了野外工作在地理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地理调查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的多样性及更准确地把握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因此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内容和目标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具体内容包括地质学、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地理和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等。实习的目标是要形成自然综合体的概念,并明确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实习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社会文化地理、旅游地理、经济地理、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等要素。实习的目标是要明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结构、功能和演化等角度理解、认识其整体性与差异性,掌握各种人文地理现象的发展规律。

二、传统模式评述

学校现在普遍采用的实习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其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模式是基地模式。该模式实习地的选择上侧重于那些具备典型自然地理现象、研究比较成熟、资料相对齐全的地区,并且经过长年的积累,重复性的安排学生在该实习地实习[2]。该模式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教学方法上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足,对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训练不够,不利于学生自然地理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3];另一方面,学生实习的地理要素相对独立,这造成不同课程实习内容的孤立,使得学生缺乏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4]。另外南京晓庄学院自然地理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沿途考察地理环境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2]。这套模式强调野外考察的思路,重视能力培养,着重方法技能训练。这种模式实习内容充实丰富,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东西,更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该模式实习组织难度较大,实习区域地理资料少,对指导教师的业务要求高,而且还要面临交通问题、住宿问题、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实施难度较大。第三种教学模式是分阶段、分课程的野外实习教学模式,即各门实习课程分阶段轮流进行[5]。该模式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由于分科独立,单科系统性强,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都较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实习时间相对较宽裕,因此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该模式也面临五个主要问题:(1)实习时间较长,实习经费难以得到保证;(2)实习路线重复;(3)涉及教师较多;(4)门票、交通费均由学生自理,学生个人经费支出太大;(5)实习地理要素相对独立,使得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不足。以上三种教学模式优缺点对比分析如表1。

三、教学模式创新

从以上对各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野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存在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的问题,比如实习路线的安排、老师指导方式等方面的问题;第二,实习条件的问题,比如经费、交通、教师资源、安全、住宿等方面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将导致实习效果不佳,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足。实习条件方面的问题则会导致实习组织难度大,学生实习热情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借鉴已有模式优点的基础上,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师生合作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其主要思路是:告诉观测路线、点和地理现象提出问题学生观测找证据现场讨论典型现象剖析归纳总结”的模式。新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合作教学模式,主张让老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调查分析、验证规律及讨论来试图解决问题。

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分组。老师根据实习内容和学生的个人兴趣划分5人左右为一组,并选出一名组长。

(2)设置主题。根据实习线路,有重点的设置研究主题、调查主题和考察目标。

(3)创设问题。创设的问题要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及实践可行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4)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综合作用的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把各要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分析的能力。例如,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考察九曲溪至天游峰的相关自然地理问题:让学生思考天游峰的丹霞地貌的特征及成因、九曲溪的形态转化机制等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去调查分析,寻找证据,从而对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并把各自的想法在讨论中展现出来,并踊跃讨论,最后根据讨论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

四、如何实践新的教学模式

要实施好新的教训模式,要求在教学前、中、后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充分做好相关工作。教学前要做好后勤保障、安排实习内容、安排实习路线等准备工作。

第一,教学前与旅行社沟通,让其安排实习线路、预定门票、安排交通工具等。委托旅行社做这些准备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他们经验丰富、熟悉情况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校自行组织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了提高实习效率,合作旅行社最好能提供专业,由专业人员安排实习路线等。

第二,与实习单位和当地政府建立相互信任机制,让其在住宿和安全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三,实习内容的安排上,针对传统模式的实习内容和地理要素相对独立,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在新模式中,我们注意将各课程的实习内容综合体现在实习线路和各个观察点上,使得每一条线路既包含相关课程独立的实习内容,又能对自然地理各要素综合作用进行观察,并能对人地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各阶段的实习内容进行细化,这样才能充实有效的达到实习效果。

第四,实习路线整体选择应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剖面,使学生通过对该剖面的学习从整体上了解实习地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实习区内,自然地理因素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使学生便于观察和总结。另外,针对传统实习教学中,学生实习热情的情况,实习前要召开实习动员会,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在向学生介绍实习基地情况的同时对思想、专业学习、组织纪律和安全等方面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其次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老师的监督指导作用。教师作为讨论组的一个成员在各组之间巡回指导,参加学生的讨论,启发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要避免以“裁判员”身份下结论,尤其当学生与教师的观点有冲突时,教师以权威的身份马上否定学生的观点,而要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求得大家都能接受的结论。另外,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考勤和考核管理,切实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最后实习结束后,要有科学的实习成绩评价体系。野外实习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根据野外实习的具体安排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确定一个完整的考评指标,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