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1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整合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自然地理理论课程整合的目的和要求,研究了理论课程整合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地理理论课程整合的对策。

关键词: 自然地理理论课程整合 系统化 整体性 地域分异

整合,从哲学上看,体现了人类自然整体观的发展从朴素唯物整体论到近代分析论再到现代科学系统论的过程,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发展,另一方面反映了哲学思维方法的普及程度。哲学意义上的整合概念, 即是由系统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形成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

哲学对一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反映在指导教育科学上,课程整合就是一个贯穿教育科学发展始终的重要课题,基于以上观念,整合就是一个相关部分组成系统的系统化过程,自然地理课程整合就是组成自然地理学的相关部分整体化的过程,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通过自然地理学相关课程的不断整合和系统化,持续强化教学效果。

在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中,自然地理理论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地位十分重要。教学内容可以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区域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部门自然地理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水文、土壤地理学、气象气候学、地貌学和植物地理学等;区域自然地理有世界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乡土自然地理等;综合自然地理主要关注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并应用到土地类型及土地评价上。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 斯宾塞认为:“进化是经过不断的整合与分化,是从不确定、不协调的单纯性到确定的、协调的繁杂性的变化。”[1]他认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分化阶段和随后的整合阶段。发展即不断的分化阶段和随后的整合阶段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

现阶段的自然地理学教学分析研究有余而整合研究不足,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系统性表现不够,难以使学生尽快构建起完整的自然地理科学观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对自然地理学理论课程整合加以深入研究。

根据科学系统论的观点,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整体。自然地理学教学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学生、教学工具等。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 通过不断运行和整合实现系统功能,达到教学目标。

1.自然地理课程整合的目的和要求

1.1认知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通过整合,促使学生学习掌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把握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基础理论,熟练掌握一定的野外地理工作能力和室内地理分析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地理教学能力。培养地理思维能力,能够解决乡土地理的一些具体问题。

1.2协同自然地理课程内容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致性

自上世纪后期开始,发达国家自然地理教学开始突出和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系统性和整体性,即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强调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辩证关系[2] ,强调知识传授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但是,国内许多高师院校仍保留部门自然地理学课程形式,教师也进行单独的教学,削弱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大学生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系统建构知识极为不利。同时,部门自然地理学与区域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课程内容是彼此难以拆分的,在教学中应该相互协同。而且,部门自然地理学是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以上学科协同教学尤为必要。高师部门自然地理教学必须通过自然地理学课程协同教学,理顺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 协同自然地理课程内容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致性,将庞杂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学。

部门自然地理课程体系冗杂、教材内容重复的较多、知识衔接不足等情况无疑制约了课程教学效果,而地球表层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却十分明显,表明这些课程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学协同要求教学过程的协同效果,协调部门自然地理教学的相关关系,突出各教学因素的协调运行,降低不协调造成的内部损耗,清理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理论单调抽象、课程衔接不合理等问题。在教学协同中,以系统掌握部门自然地理知识为目标,培养师范生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的技能,不断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师范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在知、情、意、行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

1.3不断优化自然地理教学系统功能

构建完善的、功能强大、高效运转的自然地理教学系统,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要不断优化自然地理教学系统的组织和功能。

要实现自然地理教学系统的总体功能优化,首先要优化该系统的内部结构,即教学程序和课程体系;其次要掌握和不断提高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即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的素质、不断增强系统的协同性及协同效应;再次应改善该系统的外部环境,即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最后应全面提高系统的开放性,不断引入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

2.自然地理理论课程整合的对策

2.1优化教学程序和课程体系

要达到使学生尽快认知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把握认识地理环境的主线,必须优化教学程序和课程体系,从教学系统结构上保证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

2.1.1在教学程序上应突出反映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基本规律。

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要素结构和联系,后要素分析。同时结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乡村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等进行教学和野外实习,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1.2在课程体系上要突出重点, 减轻学生负担。

精简和调整教学内容,强调说理,即加强对自然地理规律的认识,增加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内容,同时对区域自然地理部分应侧重总论部分,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精简和调整分论部分内容,增加和强化乡土自然地理内容。

2.2优化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

整合的核心是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是教学系统完备的根本保证。应按照对地理环境认识的一般规律,先整体,后局部,先要素联系,后要素分析安排。同时应将全球资源、生态问题及地区资源、环境问题列入教学内容。[3]

2.3加强自然地理理论课程内容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协同

部门自然地理课程通过实施协同教学,可以消除分支课程内容联系不够、互相独立、结构不完善等弊端,找准整合点,组织多课程整合教学。各个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具有天然联系,只是人为割裂了这种联系,只要找出这种内在关系,就可实现课程内容之间的整合和自然环境整体性之间的吻合。按照制约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主线,整合相关课程内容,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统领,达到部门自然地理理论课程的高度综合。具体来说,课程程序安排上,首先讲授综合自然地理学,其次讲授区域自然地理学,最后讲授要素的一般规律。内容要大幅度精简,相当部分的要素内容可以要求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答疑、辅导,前沿的相关内容要及时导入。

参考文献:

[1]斯宾塞.第一原理[M]. 上海:海人民出版社,1989.

[2]王建.现代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张跃西等.地理系统教学思维方法[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GH1132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2

【关键词】自然地理;高中地理;作用

自然地理学是用来研究地球表层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学科,它研究地球表层环境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介绍地球表层的相关知识。地球表层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特殊圈层,涉及的范围较广,它涵盖了原生态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人类活动而发生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内容都是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主要是自然地理的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自然地理内容,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好的高中自然地理教材可以让人类正确的认识地理环境,从而指导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产活动。

一、高中地理教材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分布有了明显的变化。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是现在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而且对人们以后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大范围的自然地理知识,且高中自然地理着重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方面的知识。它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相对的知识系统。高中地理是一门偏理科性的学科,即是文科中的理科,具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对人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人类的素质和地理修养。它的内容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地理性,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三种性质也在不断增强,教学内容从原来零散的地理知识向系统性强的地理知识发展,包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目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以人地关系为线索,从环境保护出发,讲述了大量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其中涵盖宇宙环境、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等知识。如此一来,人文地理知识得到了加强,而人文地理内容是从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为切入点,与生产和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在这种基础上,展开其他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二、自然地理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地理是一门跨文理两个学科的特殊学科,它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且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分布较为合理。

1.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分布具有层次性

自然地理内容贯穿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分布有明显的推进作用。学生在了解了宏观的宇宙环境知识后,逐步接触宇宙中的地球相关知识及其地球周边的宇宙环境,再接着熟悉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具体来说,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就是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研究某一区域内这些要素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的变化规律。人类再根据这些规律,进行生产活动。总体来说,自然地理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其他地理知识关系密切。

2.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比例大

改革后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介绍自然地理知识,较少介绍人文地理内容和大气环境保护。除了介绍我国三国经济地带和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及现代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作,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多项工程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及工程建设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对策等内容外,其他都是涉及自然地理内容,从现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分布来看,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分布比例大。由此可知,自然地理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合理

自然地理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分布较为合理,比较符合人类生产、生活实际,是根据人们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改变来编排的,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地理学的发展,引导了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用另一种眼光来认识世界。

三、结语

根据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潮流,自然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开始注重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自然地理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内容分布广泛,贯穿整个高中地理知识。加上自然地理知识与其他地理知识的关系极为密切,对学习其他地理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且自然地理知识逐步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相符合,指导人类在社会中稳步发展,使人类更好地适应发展潮流。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霞.浅议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有效使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08(05):16-17

[2]周亚秋.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的处理技巧[J].中学课程资源,2011,11(09):20-2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3

【关键词】地域;环境;文化

河南自古则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建筑中河南民居的发展同其他类型建筑的发展一样,会受到诸如,人文、自然、技术等条件的影响。从地域环境视角探讨河南民居的建筑特征,河南传统民居建筑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载体,体现着这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社会历史文化,地域性特征对建筑产生着深刻影响。

1 河南民居文化背景分析

河南省位于中原文化区域,华夏文明的核心。因历代所辖区域大部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之广大地区,故称之为“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属豫州。《周礼・职方》和《尔雅・释地》中云:“河南日豫州”。它居“九州”之中,又称中州、中原。 “中原”一词是一个地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淮河上游地区;狭义的“中原”又称中州,大约的范围是今天河南省行政区域范围。从文化学的角度讲,“中原”是指汉族及其前身――古汉族、华夏族的实际分布地区。中原文化使之指中原地区的人们在中原地域环境背景下,随之次范围内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产生相互关系而形成可特定的文化、礼制及生活方式的总称。

在上下数千年间,河南长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其一直奉行的就是传统的汉民族文化。始于秦朝受中原文化中的法家思想的影响,国家大一统形成,促进了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传统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夏、商、周时期,逐渐兴盛和繁荣的时期则是秦汉经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这期间河南不仅是全国封建政治统治的中心地区,而且经济文化也占主导地位。唐代时出现了儒、释、道三家伦理思想合流的趋势,加快了中原文化“异化”的速度。北宋时期河南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选择了儒家正统思想为其统治服务,从而使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中心的中原文化成为指导和支配中国封建社会一切行为的准则,中原文化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和象征。

汉民族文化及生活的基本模式是礼,注重秩序化的群体,是汉民族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由“礼”而产生秩序社会,由秩序社会而产生了思想体系、政治体系、家族体系、经济体系和生活体系。于是,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体系便应运而生。 “礼”是尊祖崇古思想体系系统化、规范化、逻辑化和具体化的结晶。“礼”是宗法和等级相结合的产物,中原文化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的建构,体现了师法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一种“和谐”。

2 地理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2.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河南与6省毗邻,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省界范围东西宽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境遇辽阔,土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差别很大。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西部海拔高而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河南境内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其中,山脉集中分布在豫西、豫西北和豫南地区。河南省地跨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境域内河流众多。地表水资源的年内分配高度集中。汛期雨量丰沛、径流集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黄河,贯穿整个河南省,全长700多公里。

2.2 地理环境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河南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概括来说是地势西高东低,降水南多北少,气温南暖北寒。根据自然地理形态,将河南省分为豫西山地、豫东平原、豫北山地、豫南山地、南阳盆地等五部分。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将河南省分为四个地区:郑州以东的开封、商丘和东南部的周口等地称为豫东;郑州以西的洛阳、三门峡所辖称为豫西地区;郑州以南的许昌、漯河、驻马店、信仰和西南的平顶山、南阳等地称为豫南;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焦作、鹤壁、濮阳等地称为豫北。

豫东平原是淮河及其众多支流河道两侧分布着地势平坦的片带状冲积平原,冲积平原上点缀着片块状沿河洼地。属于河南湿润多雨区,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滩涂地区地下水位浅而丰厚。受当地自然环境的约束,先民们选择了圩子这种聚落形式,在有限的土地上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在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在圩子聚落泽水而居的建筑形态和建筑布局与构造形式上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潮湿多雨的特色。

豫西地区包括荥阳、巩义、偃师、洛阳、新安、义马、渑池、灵宝等县市区域。古代史的豫西地区降水充沛,土地富庶。《礼记・礼运》提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也就是说窑洞就是上古穴居方式的遗存,体现着华夏民族虽古犹新的传统文化品性。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该地区民居的典型特征――窑洞以及窑洞与四合院的结合形式。

豫南地区属于河南省湿润的多雨区,是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夏热冬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聚落的选址适应山地形态,依山傍势,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方式为适应夏季通风、冬季保暖和坐北朝南的要求,而产生了南阳荆紫关民居村落这一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实例。

豫北地区指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焦作、鹤壁、濮阳等地区。豫北山地在河南省内属于干早少雨区,是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寒冷地区,气候特征接近河北,冬天寒冷、干燥、多风。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聚落的选址要适应山地的形态,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方式要适应冬季保暖、纳阳等方面的要求。冬季为了获得阳光以补充室内温度,建筑的朝向以南向为主,东向次之。豫北平原地区院落的南北间距较大,以更好的接纳阳光。

3 经济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3.1 经济环境特征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从历史上就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这种经济结构特点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在农业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河南早期适于农业生产而发展迅速,成为了国家的中心。河南的农业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重亲情、和谐、中庸,积极地作用在于务实,让人容易养成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其负面作用是有保守的一面。经济结构形式对传统聚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宏观的方面,它对聚落的地区分布状态,聚落的结构形式和传统建筑型制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3.2 经济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河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在。是我国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河南自古是王朝更替、战乱频繁的地区,古语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南省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是中国的关键交通枢纽。如今所称的陇海交通线,实际上就是自古以来横贯中国的东西交通大动脉,也就是后来的“丝绸之路”和当今所称的“欧亚大陆桥”。中国的二、三阶地相交处,为中国古今南北交通大动脉,即今谓之京广线。两大交通线在河南交汇,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加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河南在全国经济活动中的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作用。

4 社会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4.1 社会环境特征

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民族、社会、文化、人口、语言和民俗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关系,并且涉及各种社会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南北差异是文化区域差异的主旋律”,河南的豫北、豫西、豫东地区属于中国南北文化分界线的北方文化范围,地域文化的很多特征融合成为了中原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文化的融合比较充分。中原文化主要指以中原地域为依托的,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与自然之间形成的对象性关系而产生的特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

4.2 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中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的学说以“礼”为中心,“礼”是宗法和等级相结合的产物。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每人伦原理的集中体现,儒家的伦理规范就是伦理秩序,它注重群体的秩序化,抑制个性的发展,宗族制度以血缘关系确定人与入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影响了聚落的布局方式。聚落的每个层次,都存在着内外空间的界定及内部的结构转换。在聚落内外空间转换上,聚落的边界作为社区内外空间分离与转换的节点,承载着丰富的仪式行为,是意识空间之所在。注重与家族利益相关的一切文化现象。传统建筑中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空间就是对“礼”制的空间形象表述。建筑内部的布局形式是为了体现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或者该空间在群体中的地位,反映出在建筑布局形式的决定礼制观念高于实际生活的特点。体现出尊卑有序的布局,符合礼制约束下的院落制度。与宗法制度契合的,以家长为核心,其他人按照与家长的远近亲疏来构成的关系网络赋予活动空间相应的内外有别的性质,是与宗法制度中的封建家长制的尊卑关系相契合的使用方式。

5 结论

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是由地方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这三种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建筑地域特征的形成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河南所处的中国之中的地理位置,河南的传统建筑曾被认为没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河南传统建筑从择地、平面型制、空间形式、构造技术到细部装饰装修,都蕴含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河南传统建筑形成的深层结构,决定着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形成。地域社会文化对建筑地域特征的决定作用来自上层。特殊的地域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对建筑的地域特征的产生构成决定作用。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技术构造手段,都是为了完成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制定的目标。自然地理环境是建筑地域特征产生的基础,其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经济地理环境是传统建筑发展的基础,对建筑特征的形成、性质和分布也有深刻的影响。

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载体,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能将含有丰富历史信息的传统建筑很好的保护下来,就能使地域文化的风貌较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重新关注地域性,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的特征,寻求传统建筑与地域气候、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的结合,对于研究传统建筑,探索一种在地域文化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2.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3]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4

“世界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课程,其研究内容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较好地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世界地理”课程从总论到专题,涉及大洲、地理大区、数十国的自然和经济,研究内容多、范围广,加之近些年全球自然与社会经济文化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使课程的内容日益庞杂。课程合并之后内容缩减,课时减少,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协调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矛盾,推动“世界地理”的教学改革,诸多学者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与实践。赵媛、陆亚中提出将教学重点放在地理事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区域综合分析上;葛岳静、王静爱以学生小组活动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式等学习方式为参照,设计了一系列知识竞赛、课堂讨论、模拟区域经济合作论坛、模拟考题等教学环节;仇奔波从教育理念创新、课程结构创新、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不同维度探讨了“世界地理”课程改革策略与方法;娄昭、李宪荣从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不同角度,提出世界地理课程改革的对策与方法。本文在上述学者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索“世界地理”课程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自我提高的基本内容,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1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必要性

全球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进行数次革新。其原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凸显促使“世界地理”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全球变暖、陆地生本文由收集整理态系统多样性减少、陆地水资源日益短缺、沙漠化和森林草原退化、自然灾害的负面作用加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石油经济、世界财富增长、世界贫富差距扩大、国际经济关系不断调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众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制转轨等问题延展了世界地理课程关注的内容,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通过课程的内容、传授方式、传授渠道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全球环境与社会经济变化保持一致;二是“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资料的稀缺,有必要通过课外或其他途径丰富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是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主编的“世界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除之前刘德生教授主编的《世界自然地理》和陈才教授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之外,新近出版的有郑胜华、潘海颖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韩中安主编的“世界地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杜德斌、冯春萍、李同升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000年以来,新出版的教材有四部。申玉铭教授采用问卷调查的办法对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进行调查,发现世界地理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旧、偏、繁突出,时效性较差、教学内容宽泛,探究性不强、与中学教材的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对该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适度更新已是当务之急。

2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构成

本文以通用的杨青山、韩杰、丁四保主编的“世界地理”教材为基本分析蓝本,将“世界地理”课程按照教学和学习内容进行划分。整部教材包含绪论、总论、七个大洲、大洋共10个章节,大体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全球自然地理环境部分。主要阐述各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分布格局和类型分区,包括全球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全球海洋等专题;②全球经济活动空间部分。该部分着重讨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包含人类活动的地域格局、制造业(钢铁、汽车)、金融与区位、跨国公司地理、投资与贸易等专题;③地理大区主要包括东南亚、中亚和西亚,以及欧洲地理分区、非洲地理分区、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地理分区等部分。由于各大区的重要性不同,因而内容的多寡也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校和教师取舍也有所不同;④国家部分。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埃及、南非、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由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仅挑选部分国家进行讲述;⑤世界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金融危机、荒漠化等问题。五个部分基本上覆盖了全部应掌握的知识。

3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因授课时数相对有限,课堂讲授内容遂亦有限,因而需要通过课堂授课、课外辅导、自学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依照“世界地理”教学目标和知识能力要求,本文将该课程教学划分为三个模块,即课堂模块、课外模块和自学模块。三个模块相互联系,同步进行,使课程教学摆脱依靠教材及有限的教材限制,提高课程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模块是基础,是其他两个模块的先导;课外模块和自学模块是课堂模块的辅助、补充和提高。课堂—课外—自学三维一体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立体式课堂—课外—自学模块构建示意图

31 课堂教学模块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确定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并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归类为课堂教学模块。如下表所示。

“世界地理”课程教学模块划分及模块包含内容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转贴于

绪论 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学科特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地理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发展历程 世界地理在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续 表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世界

总论 地理环境结构及分布规律;全球人类活动格局,地球表面形态、各自然地理要素及综合体特征,自然地理环境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世界民族与文化分区的基本格局 人地关系时空变化对全球环境影响及引发问题;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灾害问题

亚洲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和地域差异,亚洲的工业化与地域格局,日本和印度的经济地理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 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点,亚洲的居民、国家和分区;西亚石油经济绘制亚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区域性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与问题;日本工业走廊;经济比较

欧洲 欧洲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征及成因;欧洲人口、民族和文化特征;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 政治地图演变进程;经济地域格局形成与扩散,现代经济地域格局;绘制欧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欧共体,欧盟,鲁尔区,英国和法国能源资源比较,欧洲近代技术发展进程

非洲 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及成因;人口地理特征及分布规律;社会动荡、经济落后和居民贫困成因 政治地图演变;优势产业构成及布局;分区概况,绘制非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非洲的单一经济结构改造;矿产资源地位

北美洲 北美洲自然地理特点;美国人口、民族与种族、文化和城市等特征,美国产业及布局特征,美国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美国城市经济地域系统演化,墨西哥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主要产业及布局;绘制北美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美国产业结构变化、对外贸易特点;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

南美洲 南美洲自然地理的基本特点,巴西自然条件的特点、经济改革成就与问题、主要产业及其布局 各国经济改革成就与问题、产业布局,经济地域差异;绘制南美洲政区地图和专题地图 自然地理环境对南美洲经济影响;南方共同体市场;巴西的体育经济与文化

续 表

章节 课堂模块 课外模块 自学模块

大洋洲 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地形结构、矿产资源,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及形成原因,经济开发进展 大洋洲自然地理特征,大洋洲政治地图;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绘制澳大利亚专题地图 大洋洲“地理发现”;新西兰自然和人文、经济概况,大洋洲畜牧业、旅游业

南极洲 南极洲的自然条件,南极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南极洲的生态系统 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人类在南极洲科学考察和探索的历史进程,南极洲保护的相关法律文件

世界

大洋 四大洋自然地理特征,洋流成因;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 海洋划分与地理分布特点,海洋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32 课外模块

在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范围之内,但不是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以及训练、提高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的部分,归类为课外模块,如上表课外模块部分所示。课外模块是在充分运用学校教学和科研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研习平台,将以往课堂内解决的问题在课后解决,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33 自学研习模块

自学模块具有较大开放性,该模块既包括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和知晓的内容,又包含补充和更新知识、课程教学深化和提高内容,以及通过组成科研小组,进行相关选题研究的部分,如表1自学模块所示。该模块的实现途径是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及外部网络的支持下,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用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来弥补教科书的信息滞后性。同时,利用网络教学,能更好地体现地理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既能进行整体协作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现代的学习模式有效结合起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4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路径设计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设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将原有的全部内容进行相应的模块划分,再确定每一模块具体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以检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其次在进行模块化改革过程中,要获得必要的外部支持,比如国家宏观层面课程改革政策、经费支持;所在学校政策、经费或相关部门支持等,这是保证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最后要建立必要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内容更新机制,以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路径示意图

5 “世界地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

“模块化”课程建设,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任务的细分,在满足知识与能力并进的基础上,易于进行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实现规范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本文笔者所在学院“世界地理”模块化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诸多环节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实际教学进行检验目前对“世界地理”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51 合作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最初将“世界地理”课程划分为自然地理部分和社会经济两大部分,由两位教师分头承担,而后进行总结,现将按照课程章节划分为总论、大洲、大洋部分,由三位教师分头承担,三位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所承担的章节。这样每位教师均能够保持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得到学生的一致肯定。

52 网络互动教学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本文笔者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互联网资源,在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源的同时,丰富了课程内涵。学生在通过网络资源获得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授课的压力,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5

[关键词]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环境教育;自然地理

一、环境教育应贯穿整个高师地理教学

(一)现代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教育建立在自然地理学理论和知识基础上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 的基本手段。”在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研讨会(1997年,杭州) 上,与会的代表们一致认为高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把环境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会议纪要中直接提出要重视推动高等师范的环境教育,使之成为高师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理科学专业是高师传统专业设置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即地理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两大分支体系之一,其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或人类自然环境)[2] ,包括未经人类作用的天然环境和人类作用后发生变化的环境。很显然,现代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体的,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现代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必然建立在自然地理学理论和知识基础上,除自然地理学外,其他学科尚难以全面胜任现代环境教育中的专业基础地位。无疑,在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中进行贯穿环境教育的教学改革,是高师开展环境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切入点。

(二)环境教育是完善自然地理学学科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现行的地理科学课程体系中,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占据了其中很大的分量。由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自然地理学课程结构中各分支学科分化太细,造成了原本密切联系的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被人为割裂,削弱了自然地理学突出的综合性优势,使各分支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产生冲突。这些弊端已成为学科自然发展的桎梏,既有悖于科学性、系统性,又不利于学生对自然环境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自然地理学是整合性很强的学科,但在现行的各部门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中,只注重自然环境要素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缺少与其他要素之间关联性的分析,因此,如何强化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性,将是其教学内容改革之纲。遵循现代社会发展对环境教育的迫切要求,各课程应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构成、主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和各要素间的影响、变化机理为基本教学内容,以人类活动与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这是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如上所说,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相互结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贯穿环境教育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研究中,我们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内容。

(一)高师地理部分课程改革

旧大纲要求必修课须按照系统地理程式,从资源、环境、人口等的结构、机制等方面认识人地关系理论,选修课则着重叙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区差异以及世界地理概况。课程体系框架过分强调地理学科本身体系的“完整性”[3] 。而新标准抛弃了“学科本位”的思想,内容框架不拘于地理科学的框架体系,而是从“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观念出发,以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地理素质的标准来组织内容和框架。必修课以可持续发展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自然地理部分,不再过分强调几大圈层知识的系统性,而是突出综合性和地理性;人文地理部分,从基本的人类活动入手,阐述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突出了人地关系;最后一部分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选修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核心理论得以加强;第二部分是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深化学生对国情国力的认识,突出地理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内容脉络上更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编排思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不再作为各自自成系统的整体知识出现,而是作为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或典型区域分析分列在不同相关知识中。

(二)高师自然地理教学中应渗透环境教育

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将环境教育内容贯穿于各章节中。此外,还要对各课程融入的环境教育内容的分工与联系方面进行协调。各课程在明确各自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或编写新的课程标准。

环境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现代环境观念,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重视环境问题,这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还应培养学生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这需要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所以,贯彻环境教育的教学应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科学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否则难以达到环境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我们的教改方案中,应结合自然地理教学与野外实践联系性强的特点,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倡导开展互动式教学,并针对各章节自然地理课程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提倡采用“探究法”,运用课堂讨论、座谈、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可结合自然地理学课程的野外实习或学生随教师科研实践、撰写论文的过程,采用“实地考察法”开展环境教学;对一些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和内容,可以采用“实验法”、“模拟法”,并结合各课程的实验课开展教学。教学中还可以配合学生的课余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教学,如专题学术报告、讲座、环境日活动,绿色校园建设活动,废旧电池收集活动等。

三、在教学改革中贯穿环境教育的因素

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人”与“书”,即参与改革的教师和改革后的教材。

(一)培养教师高层次的现代环境科学知识水平和环境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教师高层次的现代环境知识水平和环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高层次环境教育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环境素养高的学生。教师应更多地参与环境保护、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环境问题的能力[4]。

(二)加强教材建设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基础

在课程体系调整研究的基础上建设贯穿环境教育思想的高师地理教学自然地理课程教材,不仅是高师地理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环境教育的必需[4]。教材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环境意识和观念教育为提高的综合性通用教材[5]。我们现在所做的贯穿环境教育的学科教学改革在高校环境教育的实践中只是开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下一步应在全校开设必修的“环境教育”公共课。从今后更长远发展看,应该争取在高等师范院校设立环境教育专业,为我国的全民环境素质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科学理论研究培养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环境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会议论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8(121-123).

[2]阎伍玖.面向21世纪高等环境教育刍议[J].环境教育,2000(12-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2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范文6

关键词: 地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然地理 人文环境 经济条件

大学是一个群英荟萃之地,生源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因此每个学生身上必然烙下各自地域的烙印,有北方人的豪放、粗犷,有南方人的细腻、婉约,有城市家庭的自信、自傲,有农村家庭的自强、自卑,等等。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如何让他们在大学这方净土顺利成长成才,地域因素应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地、交通、地理位置、森林植被及其所形成的自然风景。

首先,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要生存,必须适应其生存的环境,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自身的深刻影响不言而喻。《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有关地域的划分就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外在特征的影响来划分的。其曰:“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民皙而瘠。五曰原隰……其民丰而庳。”①纵观整个大学校园,我们很容易通过学生的外貌特征看出他们的地域差异。如北方男生的高大勇武,女生的骨宽颧高,南方男生的瘦小白皙,女生的娇小玲珑,等等。透过这些外貌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进而使思想政政治教育更紧密地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深刻、准确地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文化结构,从而从心理到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除了能深刻影响人的外部特征外,还能影响人的性情。如《礼记·王制》云:“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谷,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②《汉书·地理志》亦云:“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③无论是《礼记·王制》,还是《汉书·地理志》,都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对生在此区域的人的性情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是不可推移的,甚至是区域内风俗形成的重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的外貌和性情,而外貌和性情又影响人的气质和语言交往方式,甚至生活方式。所以,在大学校园中,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基本都有着各自地域特有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如“山东大汉”、“重庆辣妹”等词语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各自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必须深层次发掘这些内在因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利导”,采取分门别类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师培先生曾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重水源,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④尽管刘先生仅仅以南北这种大的地域观进行观照,但这同样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刻而明显的。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格的可塑性很大,地域因素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地域人文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相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人文特色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水土不同、民俗差异,以致人们的性情也不同。不同地域的人,在长期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必然会养成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据《管子·水地》载:“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⑤地域的差异已是客观事实,人只有主动地适应它,才能获得生存。鲁迅先生在论述南人与北人不同时也说:“北人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⑥为什么会有“厚重”与“机灵”之别,这与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人文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北方大多为平原之地,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战乱频繁之处。长期的战乱,迫使生在此地的人们长期过着生离死别、漂泊无依的生活,正是这种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人豪爽、刚毅及果敢的性格。所以,来自北方的大学生大多生活比较独立,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追求公平、公正的心理较南方学生要强烈。其在处理事情上常常是大大咧咧,按章办事,果断,不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烦恼或者往心里去,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也较南方学生少得多,但是易冲动、急躁,很容易因一时的血气方刚犯下过错。

江南地区具有经典的水乡泽国和山水秀美的特点。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与“灵动”、“柔弱”联系在一起。如《老子》中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⑦还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⑧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⑨江南典型的水乡泽国特色,塑造了江南居民细腻精巧、灵动柔弱及秀气的性格特征。在灵山秀水的浸润之下,江南地域的人们性情多精明灵动,情感多柔婉细腻而又多情善感。如靳怀堾在《水与中华区域文化——以吴越文化为例》中说:“在香山软水、闲适生活以及先进的中原文化共同滋养下,吴越人尤其是男子便在悄然间发生了蜕变——他们不再孔武有力,不再喜欢打打杀杀。他们追求富裕安逸的生活,他们热衷于读书入仕……女人则被塑造得娇小秀美,温柔多情。”⑩所以,来自南方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喜欢追求一种舒适的环境,讲究较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为人处世上想得比较多、比较细,感情也比较细腻,往往容易出现“一个点的事放大到一个圆”的极端心理模式,很容易将自己带入死胡同,出现心理问题。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我必须深刻认识到因为地域文化传统因素带来的种种差异,深刻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采取“分门别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地域经济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深刻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与行为方式。在此,笔者以农村和城市大学生为例进行简要阐释。首先,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在教育资源相对比较缺乏、高中教育普及率很较低的情况下,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聪明、好学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一般都有着吃苦耐劳、刻苦努力的良好品质。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热爱集体,勤劳朴实,具有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进入大学之后能很快适应学习生活环境,获得更好的发展。但同时,也正是因为经济因素,让他们在大学的竞争中有着诸多劣势。如贫困生问题,根据权威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人数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11}由于农村大学生承受着比城市大学生更重的经济压力,较城市大学生而言,他们从骨子里就存在着自卑、妒忌、焦虑、心理封闭等不稳定因素。因为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先天教育和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上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自身发展不够全面,视野不够开阔,在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上也较为缓慢。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由于较少担心经济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大学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他们活泼开朗,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视野开阔。但是,因为经济的优裕,让他们养成了懒散、自傲、自私、抗挫折能力差等诸多缺点,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心理承受能力上产生诸多问题,等等。总之,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如今的大学生中频频出现“贫困生”与“富二代”的流行语。两类学生之间在各方面必然存在着巨大差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不能采取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手段。

大到整个学校,小到一个学生寝室,不同地域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处事原则、行为习惯、说话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影响着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人生发展,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和引路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的地域差异性,从实际出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如肖川教授所说:“道德教育之所以应该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关注学生的生活意味着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对学生需要的尊重,对学生独特性的尊重,对学生当下生活的尊重;意味着对学生道德主体性发展的关注和强调。”{12}

注释:

①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64.

②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110.

③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1640.

④刘师培.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61.

⑤石一参.管子今诠.中国书店影印,1988:315.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5-436.

⑦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31.

⑧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301.

⑨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62.

⑩靳怀堾.水与中华区域文化——以吴越文化为例.河海大学学报,2008,VOL10(4):10.

{11}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VOL27(1).

{12}肖川.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参考文献:

[1]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刘师培.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石一参.管子今诠.中国书店影印,1988.

[5]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7]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靳怀堾.水与中华区域文化——以吴越文化为例.河海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