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交学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外交学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外交学概论

现代外交学概论范文1

从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仅仅传授知识角色不同的是,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教学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该方法受到推崇,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在一份名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肯定该方法中教师对于培育课程的价值,并认为效果相当有效,而国内19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对该方法进行探究并加以应用。将案例教学引入国际政治学的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目的是增强教学中的互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表达、沟通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依托国际政治学的特色及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对象,成为众多政治学科的后起之秀。该课程与众多学科联系紧密,其逻辑结构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的体系”——“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国际政治的主要形式”——“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而要阐述其中的规律和一般性原则,必须运用大量案例,否则理论就是空洞的。因而该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具有必要性。首先是国际政治学概论课课程特征的要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理论性、现实性和跨学科性。理论性方面,国际政治学理论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历久弥新。源于亚里士多德、格劳秀斯以及康德等名家的国际政治思想源远流长。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理论先后经历了道德与权力、传统与科学、权利与制度以及制度与文化等四次学理论争,并在争论中不断获得发展。现实性方面,理论的产生总是源于现实需要。国际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呼唤理论的指引,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政治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跨学科性方面,如前文所述,该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与国际战略学、外交学联系紧密,也与历史学、法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众多文史类学科颇有渊源。这些特征要求教学方法灵活、生动,才能产生良好引导。其次是教学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上,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为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配合为辅。教学过程中,课程往往以概念讲解为起点,基本按照内涵、外延、特征和地位等顺序逐次展开。这样的教学方法优势在于教师很容易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对学生而言,积极性却难以的到有效调动,因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进行知识系统架构的目的并有实现,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方法愈加显得陈旧。从教学过程来看,科学的教与学的作用应该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意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无论是中学教学,还是本科教学,这些结合愈来愈明显。相较而言,案例教学法在处理这种结合作用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重视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下教与学的互动等。可见,从学科特征和教学方法主客观两方面来看,国际政治学概论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都存在必要性。

二、国际政治学概论课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法与国际政治学概论课教学的结合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存在可行性。一是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提供了方法基础。如前所述,国际政治学概论课课程逻辑严密,并且理论性强,因此教学上要求通过积极有益的调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而改革开放后渐渐流入我国的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直观性。具体来看,其关联性表现为注重从案例中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应用等,有利于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论的基础学习;而直观性表现为将理论通过现实案例表现出来,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分析与综合能力。二是国际政治专业的特点提供了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专业基础。基于国际政治学学科基础上设立的国际政治学概论课课程无疑同样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案例教学法要求所适用的课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刻的现实性以及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网络,这些要求都能从专业的特点中的到满足。理论方面,不仅存在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主流学派和女权主义等众多流派的交锋,而且与众多学科存在联系;现实方面,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局势变化多端,因而,对此研究表现出紧迫性;跨学科方面,该学科具有较强的包容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科理论的包容性,如历史学、法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的包容对于国际政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现为现实的包容性,需将国内外形势变化及学科研究相结合。这些特点体现了该专业深厚的底蕴,能够为该方面的应用提供专业基础。三是教学中的互动为该应用提供了融洽的氛围。案例教学法应用过程中的互动相当重要。总结来看,互动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的互动,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避免单纯填鸭式教授与被填鸭式学习。该课程主要针对本科生群体。从群体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看,他们已具有了较丰富的基础知识,以及一定层次的科研能力,并且主观上研究兴趣浓烈而且持久。因此,能主动与教师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且往往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无疑,能够成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主体。二是物的互动,即运用教学手段将材料与知识点的联系结合起来,避免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单一罗列与材料的简单描述。三是人与物的互动,即在物的硬件基础上,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以上方面的结合,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状态。四是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工具主要为课本、讲义、黑板和粉笔。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更多新颖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如多媒体,网络和操作软件Powerpoint、Photoshop等,由此,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手段发展为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相较而言,后者更为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学习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一是应用技术来改善教学,如网络的联通可以是国际时事与课堂紧密联系,多媒体能够以更为立体的方式展现历史等;二是网络,如校园网、大量教学数据库等亦应用于教学,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支持。可见,先进教学手段能为该应用提供很好的物质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政治学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政治专业教学呼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而且该方法的应用也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以下分别从内容、手段和形式上探讨如何应用。

1.教学内容上,结合国际政治专业的特点,使教学更趋深刻。该课程理论性强,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入各大理论,而且要在对西方主流理论的引入的基础上,对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并争取特色创新,尤其在中国特色方面下功夫。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其最优化的步骤可以经过以下努力:教学内容符合教学任务;找出最主要、核心的任务;协调各学科的联系;内容符合于教学时间规定;为不同的学生准备各种区别选择。如前文所述,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理论经历了四次论争。如果与具体的国际环境相结合,设置案例进行讲解,尤其注意选择能突出理论关键点理解的材料,并注意层次上的引导,则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以民族主义为例,民族主义起源于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与神权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而不断发展,并在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不同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步骤的要求,教学前可做好如下准备。首先,确定教学任务为讲授“民族主义”,并主要是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问题一:什么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有哪些表现?问题二:当代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国家泛滥的原因;问题三:民族主义与战争的关系。其次,内容上,根据课程安排(时长为两课时)来进行设定,按照导入功能、分析功能和结论功能的层次循序渐进安排教学材料。比如,根据需要,“民族主义”可以安排以下材料。材料一:巴以问题的由来。简要列举从犹太国的历史、二战的争议到中东战争,以提供思考的历史背景。材料二:巴以问题解决的几个阶段。材料三:巴以问题解决的障碍,此材料为分析性材料。以上三则材料展示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提供结论性材料,即材料四:学术界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的定论,如埃沃拉认为民族主义在7种情况下可能引发战争等。再次,以上材料一一展示后,教师可根据讨论情况进行总结,知识点的讲授可以告一段落。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应当引起注意:一是课堂引导与课后思考相结合。引用的案例往往信息量大,分析只是引用了其中一小部分信息量,因此,可以课后交流的方式,如深度思考问题等,以推进探究程度。二是课堂上应启发学生将了解资料和理顺思维相结合。这也与案例信息量大有关。因此,讨论时,应及时控制主题的进程,以不断深入的问题加以跟进,而不至于讨论白云跑马,无果而终。三是材料描述与理论提炼相结合。材料往往是对事实的描述,与抽象的理论有一定距离。因此,应当及时引导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

2.教学手段上,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更趋生动。在教育教学中,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国际政治学概论课课程的教学要求将大量的理论、史实资料以及国家文化特色相结合,单纯的口授笔传难以全面将这些庞杂的内容有效呈现。相比之下,案例教学法更有优势,不仅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并通过设置情境来教学,将知识点或者理论论争得以立体展现,从而生动的还原知识内涵,而且可以借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通过视频等影音资料展现案例的现实性,更可借助网络技术,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国际政治的基本形式一章中涉及外交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外交的视频。观影后,就设计的问题,如“影响外交决策的因素”组织进行讨论,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仅是教学的环境下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实施教学时,不仅要依托传统课堂的平台,更要提升运用技术对学习进行检测、管理和指导能力。因此,教师不仅应不断提高驾驭课堂(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能力,而且在具体技能上,应提高熟悉资料数据库的运用,网络信息的收集以及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技巧。

3.教学形式上,结合课程需要以及师生间的知识结构,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开展讨论或进行辩论等,使教学更具启发性。传统教学上,主要以教师口述笔授来进行讲解,但在案例教学法中,可以不拘泥于“讲授”这一单一形式。在该教学法中,学生将起到主体作用,教师以引导和辅导的角色来主导教学过程。因此,可以根据课程特点以及知识基础,在学生中建立学习小组,组织讨论或辩论的启发式形式进行教学。学习小组的设立不仅缓解教师的课堂压力,而且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该课程第五章“国际政治的法律规范与国际机制”教学为例,可以将课程中的“民族自决原则”作为案例教学的重点之一,内容上结合冷战后两个著名的案例,即科索沃独立与车臣民族分离主义进行教学,而形式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高于人权”“人权高于”的主题辩论。关于和人权的地位,中西方学者以至政界皆有不同的论述,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两种观点“高于人权”和“人权高于”。根据现有的研究情况,可以发现,两个表述皆有理论和事实论据来支持,也都有不足之处。因此,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辩论的形式。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将会充分收集两种观点的支撑材料,并进行分析,因此,不仅为课堂节约了讲授观点的时间,而且也很好的调动乐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辩论这种灵活的形式而言,教师的点评显得尤为重要。好的点评能够让课堂在灵活的形式之余锦上添花,拔高思想的层次。

现代外交学概论范文2

论文摘要:21世纪,各国在经济、政治、卫生、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机会与挑战同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一、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21世纪,地球已成为人类群居的村落,不同肤终·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像“村民”一样朝夕与共、息息相关地同生存、同劳动。这种变化使得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标、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人类社会迈人了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现在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因特网上快捷便利地交换信息。据报载,全世界互联网中85%以上的信息,是用英文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中外文化的建立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外语学习的目的,现在是作为交流的工具,为生存生活本身而学。在交际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我们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浙江大学1993年的调查,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 71.11%和61.480,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人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现在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各个高校的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都是相当多的,学生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传统英语学习是一种“应试性”的学习,使我们陷人了纯知识性的记忆和漫无边际的题海,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状,下苦功夫学习的只是能“应试”而不能应用的“英语”。

(一)调查武汉各高校,我们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有:

问题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问题2: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问题3:尽管许多高校有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化”“跨变化交际”等。这类课程直接系统地传授了英语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历史、地理、制度、教育、生活方式、交际习俗与礼仪等文化知识。但是许多同学都不重视他们的学习,加上这些课程的考卷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并没有深人,因此大多数学生只是蜻蜓点水或者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而已。

问题4: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英语专业学生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相当一部分人凭常识、按习惯解决文化问题。然而,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有的时候套得对,有的时候则会套错。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这反映了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二)通过分析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小组认为主要原因有:

1.缺乏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和理解。

2.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俗称Chinese-English。或把中西文化等同起来,忽略了文化差异。我们往往用本族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当两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就很容易用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思维和表达。因而常常产生误解。

3.缺乏真实的主语。在我国,英语不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我们使用语言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的语言环境。尽管老师们告诉我们在寝室里等场所也要尽量用英语交流,但是强调不够许多同学都没有做到。由于受传统教学法一翻译法的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成为“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是盲目的记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他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但由于没有给我们创设一种良好的愉悦的学英语的氛围,经调查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淡而无味,从而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4.老师在讲解时对于英美文化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未深人进行阐释。比如老师在讲授词汇时没有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进行有目的地讲解。老师通常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从词典下载的词义解释,很少能将词汇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介绍给学生。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学习生词时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学的词汇成为一组僵化的符号,无法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加以运用。再比如在阅读学习中,老师们致力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关注的是语音语法词汇句型和翻译等语言学习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阅读篇章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即使谈到相关文化的某些内容,通常也不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能力为目的,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篇章本身。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苹、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在新大纲中提出: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等等。

其中对于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则提出了一套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培养方案:

1.文学课程: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的内容可包括:(1)文学导论;(2)英国文学概况;(3)美国文学概况;(4)文学批评。

2.语言学课程:语言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语言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授课内容可包括:(1)语言与个性;(2)语言与心智;(3)口语与书面语;(4)语言构造;(5)语言的起源;(6)语言变迁;(7)语言习得;(8)语言与大脑;(9)世界诸语言与语言交际;(10)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3.社会文化课程:社会文化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授课内容可包括:(1)英语国家概况;(2)英国社会与文化;(3)美国社会与文化,等。

4.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情况,培养科学精神,并熟悉常用的科技词汇。相关知识课程可以包括:(1)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2)国际金融概念;(3)国际商业概论;(4)西方文明史;(5)中国文化概论;(6)外交学导论;(7)英语教育史;(8)世界科技发展史;(9)国际法人门;(10)英语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