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范文1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重金属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在环境化学领域中,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重金属污染物不但包括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还包括毒性较弱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钒等重金属元素。土壤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强、毒性大、难降解且能沿食物链富集,是人们优先考虑去除的污染物。

1污染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大体可以分为工业来源、农业来源、交通来源。

1.1工业来源。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含有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工厂排放的烟气、粉尘等气体污染物经大气环流扩散,以干、湿的沉降方式进入到水体与土壤中,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工业生产过程如采矿、选矿、矿物加工等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是土壤中汞、铅、镉、砷等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1.2农业来源。主要来源于农田污水灌溉、污泥利用,化肥、有机肥、农药和杀虫剂的滥用以及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等。农用物资施用和农业污灌是农田土壤中汞、铬、砷、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1.3城市交通来源。主要来源于汽车排放的尾气及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汽油、油的燃烧和发动机及其他镀金部件磨损可释放出铅、镉、铜、锌等重金属粉尘。

2污染危害

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很难被微生物降解或者从土壤中去除,因此重金属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都产生重大危害。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变化,危害极大。

2.1导致经济损失。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会造成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土壤质量下降和生物毒害增多,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从而影响到粮食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2.2危害人体健康。酸雨、土壤添加剂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提高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使得重金属较易被植物吸收利用,重金属污染物难以降解,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的身体健康,引发骨痛病、儿童血铅、高血压、心脑血管,癌症等疾病。

2.3导致其他污染。土壤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水力和风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水体和大气中,导致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其他衍生环境问题。

3治理途径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重金属污染物清除,削减土壤重金属总量;另一种是固化土壤重金属,降低其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削减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具体来讲包括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农业措施和生态措施。

3.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包括排土、客土和淋洗等方法。排土法剥离表层受污染的土壤,客土法是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未被污染的土壤,淋洗法是通过清水灌溉稀释或洗去重金属离子。工程措施效果较为彻底,能使耕作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降至临界浓度以下,或减少重金属污染物与植物根系的接触来控制危害。

3.2化学措施。第一,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有机螯合剂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使其易于被其他植物吸收,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第二,通过添加固化材料,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

3.3农业措施。农业措施是因地制宜的修正和完善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重金属的危害,或者在受污染土壤上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农业措施适合治理中、轻度受污染土壤。

3.4生物措施。生物措施:一是通过生物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通过一些特殊的微生物与植物、动物去除或者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3.4.1微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种: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往往富集多种耐重金属的真菌和细菌,微生物可通过多种作用方式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

3.4.2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或其他污染物,以降低或消除污染程度,修复土壤。

3.4.3动物修复。动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鼠类等低等动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例如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放养蛆虫,待其富集重金属后,采用电激、灌水等方法驱出蛆虫集中处理。

4展望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趋于多样化、综合性,对人类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重金属污染仍将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迫切需要解决。但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应将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手段综合应用以便更好地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同时研制复合材料,已解决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MILEN KOVICN,DAMJANOVIC M.Study of HeavyMetal Pollution in Sedimentsfrom the IronGate(DanubeRiver),Serbia and Montenegro[J].Polish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Studies,2005,14(6):781-787.

[2]赵学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办法[J].甘肃农业,2006,(2):228.

[3]李兵.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与危害[J].金属世界,2005,(5):43-53.

[4]张志红,杨文敏.汽油车排出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7):623-624.

[5]章明奎.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评价:四种方法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06,(8):1501-1504.

[6]祖艳群,李元昆明市蔬菜及其土壤中铅、镉、铜和锌含量水平及污染评价[J].云南环境科学,2003,(8):35.

[7]胡文.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2008.

[8]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70-7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 土壤污染;改进内梅罗综合指数;电子产业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18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产业也应运而生。但随之而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带来的危害也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电子废物一般含有Pb、Cd、Hg、六价铬等有害有毒物质。在国内,许多地区采用极为原始的方法拆解电子垃圾,致使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而且其不当的处置活动产生的毒害物质必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土壤是这些污染物的最直接的受体[1,2],因此本文探讨电子废物污染对土壤的影响。电子垃圾对我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政府应当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建立规范的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制度,推动电子垃圾循环再生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子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形成电子产品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再生的良性循环[3]。

1 改进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

采用微元法将整个区域划分成微小的单元体,单元体长度为Δl,污染的扩散可看做单位体对立面污染物的输入与输出,区域可看做划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a) (b)

图1 微元法模型示意

以图示y方向为例,当Δl趋近于0时,A1面进入的污染物与A2面出的污染物的质量接近相等,则整个单元体质量可看做固定值。假设污染物在此刻相对固定,即在Δt内,视作不变。

原始的内梅罗指数中单因子指数只要通过以下方法。记Pi为第j个监测点第i个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Cij为第j个监测点第i个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实测值,Si表示第i种重金属元素标准取值,根据相关环保部门确定。定义单因子污染指数为:

内梅罗指数与单因子指标的平均值以及最大值有关,内梅罗综合指数定义为:

由此根据表1确定污染等级及其他问题。

表1 土壤重金属尼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的污染等级划分表

等级 尼梅罗污染指数 污染等级

Ⅰ Pi

Ⅱ 0.7

Ⅲ 1.0

Ⅳ 2.0

Ⅴ Pi>=3.0 重污染

这种计算形式突出了高浓度重金属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能够反映各种污染物对土壤环境的作用[3],但同时存在一定的缺点。单因子取值是离散的,对于土壤中连续的含量变化,不能连续表示。另外,当评价指标较多时,综合指标很少一部分受到平均值以及最大值的影响[1]。

2 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

针对上述的缺点,对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做几个方面的

改进。

2.1 单因子污染指数

为体现连续的污染指数情况,应重新赋予指数的定义。基于上面的评价指标分级,共分为5级,将新的指数函数应看成五段分段函数,每一段可看成等级数与相对指数之和。对于第个等级,第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有如下表达式:

为保证函数连续,根据函数连续的概念,保证分段点处左右极限相等,规定,当实测值小于标准值时视为不污染,污染指数为0。具体如下:

由此确定常数X、Y矩阵的值为:

从而最终确定单因子污染指数的连续函数。

2.2 部分平均与整体平均

内梅罗综合指数中利用总体的均值来衡量污染指数的平均情况,并以此反映综合指数,这一点在解释总体情况时是可取的。对于改进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由于其连续性,平均值可看成前几次评价指标的平均情况,所以平均值改成以评价指标数量为变量的积分上限函数与自身的比值,具体如下:

在图像上表示指标函数围成区域的面积与横轴的比值,反映了指标的平均情况。x表示等级时,一般不超过5,即上面的等级分布最多为5。

2.3 改进内梅罗综合指数

通过改进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平均污染指数,仍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便解决了变量较多、综合指数集中的问题,使重金属的评价更加合理。

基金项目

徐州工程学院校青年项目(XKY2010201)

参考文献

[1]戴安妮,周晶,陈杰,等.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的数学模型[J].浙江外国语学院报,2013(4):57-65.

[2]李新,程国栋,卢玲.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J].高原气象,2003,22(6):565-573.

[3]相建华.GIS在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6,32(4):116-117.

[4]范栓喜,甘卓婷,李美娟,等.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26(17):310-31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载荷矩阵 污染指数

【正文】

一、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设已获得表层土壤样本点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以及样本点位置,并在自然区取样,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1],利用一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该地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控制污染源,合理解决该地区污染问题。

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重金属污染主要原因

2.1 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介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维因子纳入同一系统进行定量化研究、理论成熟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多变量的截面数据表进行最佳综合简化,即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在本文中,我们可以利用此方法使得反映信息重叠的变量被某些主成份代替,减少变量数目,从而降低系统评价的复杂性,最终获得影响该地区污染程度的主要化学元素。

2.2 理论模型的建立

本案例利用已给定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每类区域中不同化学元素对该地区主次影响,并对八种元素在该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大小排序。步骤如下: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假设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指标变量有 个: 共有n个评价对象。第 个评价对象的第 个指标的取值为 ,将各指标值 转换成标准化指标 。其中:

(6)

且 为第 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对应的,称 为标准化指标变量。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相关系数矩阵: ,组成元素:

(7)

式中 , 是第 个指标与第 个指标的相关系数。

3)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的特征值 ,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 其中 ,由特征向量组成 个新的指标变量

(8)

式中 是第1主成分, 是第2主成分,…, 是第 主成分。

4)选择 个主成分,计算综合评价值

① 计算特征值 信息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称主成分 的信息贡献率:

(9)

主成分 的累积贡献率:

(10)

当 接近于1( = 0.90,0.95)时,则选择前 个指标变量 作为 个主成分,代替原来 个指标变量,从而可对 个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

②计算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

(11)

其中 为第 个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根据综合得分值就可以进行评价。

5) 最大方差正交旋转

利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在因子对应轴相互正交下进行因子旋转,使因子载荷矩阵中因子载荷的平方值向0和1两个方向分化,使每个因子上具有最高载荷变量数最小,使大的载荷更大,小的载荷更小。

通过适当的旋转得到8种重金属元素在四大主成分中的得分,从中获得旋转后的主成分载荷矩阵,从中可以得到8种重金属元素与四种主成分的相似度。

2.3 模型的实际求解及结果

1)数据标准化处理

定义:

说明:

考虑到给定背景值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在引入原始数据时,利用每种重金属的319组相对污染指数代替实测值,更能充分地反映出个功能区的污染情况。

根据引入的5个功能区的319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8种重金属元素污染原因分析。

首先利用MATLAB工具箱中zscore函数对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再调用princomp函数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统计结果如下: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八种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为:

由图表可以看出,前四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以及达到 ,因此取取前四个主成分来进行评价。

4)最大方差正交旋转

在分析过程中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得到8种重金属元素旋转后的主成分载荷矩阵,见表6。

表6旋转后的主成分载荷矩阵

通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我们观察得到,在第一主成分上有相对较高载荷的是 ,在第三主成分上有相对较高载荷的是 ,在第四主成分上有相对较高载荷的是 ,值得注意的是 和 对四种主成分的载荷相差不大,这说明 和 土壤含量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重金属汞污染;过渡金属铁重要性;荧光分子探针;罗丹明

中图分类号: X83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4.082

1 对重金属汞离子和过渡金属铁离子检测的重要性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对重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的检测,其原因在于它们在自然界和人体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铁离子和汞离子就是其中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金属离子。

铁离子的重要作用在于承载着亚铁血红素的运输,同时参与线粒体酶的重要反应过程。铁离子的浓度在人体内存在着一个平衡,如果人体中铁离子浓度过低,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和免疫力下降等病症。反之,人体中铁离子浓度过高,则会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沉积于肝脏、胰脏、心脏和皮肤,肝功能异常、心肌损伤和糖尿病等。

重金属汞在自然界的各部分均有最低含量,如果它的含量超过标准,就会对水体、土壤、大气、人体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所以汞是毒性较强的重金属。正因为重金属汞的巨毒性,用适当的方法检测它是我们需要完成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1.1 重金属汞对水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在水体中汞主要以各种络合离子状态存在,金属汞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汞,水生物通过食物链把汞在较高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富集,毒性高出几万倍。

1.2 重金属汞对土壤造成污染与危害

土壤中重金属汞的含量增加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由于汞是农作物生产的非必需元素,但易被农作物所吸收。

1.3 重金属汞对大气的污染与危害

人为污染是大气中重金属汞的主要污染源。由于汞在常温下易挥发,人们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汞及易挥发到空气中,汞通过大气进入人体中,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1.4 重金属汞对人体造成的污染与危害

汞的危害主要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重金属汞它不仅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降解,还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的在生物体内富集。严重损害人的大脑和肾脏等器官。

2 荧光分子探针介绍

目前,带有荧光团分子探针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化学传感器作为金属离子的检测手段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亲睐。利用荧光分子探针作为金属离子检测器有很多的优点,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单、检测限低、响应时间迅速、实时检测等优点,所以荧光分子探针被人们广泛利用。荧光分子探针是指荧光分子经过一系列的特殊设计,能够选择性的识别待测物,再将这种识别信息转换成荧光信号传输出来,具有这种功能的分子就是荧光分子探针。通过分析荧光分子探针的定义,得出荧光分子探针是在荧光技术及识别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目标物的专一性选择识别,它是通过分子探针中有机化合物的光物理特性实现的。例如,不同的荧光量子产率、不同的吸收和发射波长、荧光寿命,或者在不同的体系下显示出不同的光谱特性。

3 利用荧光分子探针检测重金属汞离子和过渡金属铁离子

通过化学手段研发一种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用来检测铁离子和汞离子。荧光分子传感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高效的手段用来实时的检测自然界和人体中的金属离子。铁离子最大的特性就是其顺磁性,所以很多报道关于铁离子的都是荧光猝灭,这样就限制了探针的性质以及发展。我们通过荧光光谱检测金属离子时最大障碍的就是其他基团的干扰,例如汞离子探针大部分都是亲硫的,在做荧光光谱检测时避免不了含巯基化合物的干扰。因此,同时克服以上困难,研发铁离子和汞离子的荧光分子传感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

由于罗丹明的特殊化学结构,决定了它是一个理想的化学传感器。大部分罗丹明衍生物中都有特殊的螺内酰胺结构。其结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当它闭环时直观看无色并伴有荧光猝灭,但在开环条件下,当遇到金属离子或者被质子化时,感官上颜色变成了粉红色,同时它的荧光也由无色变成了红色。但罗丹明的特殊化学结构也有很多优点,美中不足就是它的斯托克斯位移特别的小,这样就会产生荧光猝灭和锐利散射,从而带来测试误差。为了避其短处,发挥它结构的长处。作者设计合成产物中含有两个荧光团,让它们通过FRET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传递两个荧光团之间的能量,从而改变罗丹明的激发波长,达到预期的目的。

设计合成的荧光探针,即希望应用到检测土壤中的汞离子是否超标,同时还希望应用到生物中检测铁离子。

参考文献

[1] 宋伟.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J].水土保持研究,2013(04):293-298.

[2] 范拴喜.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310-315.

[3] 吴世康.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中的光化学与物理化学[J].化学进展,2004(03),16(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技术,微生物治理

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是人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的起源以及演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水体被慢慢地污染,进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越来越多。人类的工业发展对水体的损害十分巨大,特别是采矿、冶金、化工、电镀和电子工业等行业对水体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1重金属污水

对于重金属的定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一般采用较为普遍的分类方法是金属密度大于5即可认为是重金属,以此为依据,大约有45种金属可被称为重金属。从环境污染方面来说,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铅等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等。重金属污水会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产生大量危害。重金属污染的最大特点是污水中的重金属不能在环境中降解,只能被迁移,并且重金属容易在生物体内聚积,当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积聚到一定量后就会使生物体致畸或导致突变,最终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2重金属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2. 1化学法

化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来去除重金属离子。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通过过滤和分离将沉淀物从水溶液中除去。化学法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化沉淀法和钡盐沉淀法等[1]。

2.1.1中和沉淀法

众所周知,重金属离子的溶液都是呈酸性的。所以中和沉淀法便是往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投加碱中和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形成溶解度较小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而去除的方法。该方法应该知道最适宜的pH值和处理后残品在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沉渣量较大,含水率高,二次污染较为严重并且某些离子难以达到排放的标准。

2.1.2硫化物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即是加入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化物沉淀除去的方法。

2. 1. 3铁氧化沉淀法

铁氧化法即是在污水中加入三价铁盐,三价铁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他们跟重金属离子反应,使各种重金属离子形成铁氧体晶粒一起沉淀析出,从而净化污水的方法。该方法有较多的优点,如能除去多种重金属离子、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形成的沉淀是良好的半导体并且方法简单等,缺点主要是速度比较慢,处理时间较长。

2. 2物理化学法

2. 2. 1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剂和重金属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继而达到分离出重金属离子的目的。该反应是在固相离子交换剂和液相电解质溶液间进行的。一般的几种交换剂有离子交换树脂、沸石和膨润土等。离子交换树脂一般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聚合物为基体的,然后附加离子交换基的粒状或膜状树脂。使用此方法能处理大容量的污水,出水的水质较好,能回收重金属资源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但是反应周期较长,费用较高。

2. 2. 2吸附法

利用吸附剂活性表面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到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吸附剂,如凹凸棒、浮石、整合树脂、麦饭石、蛇纹石、大洋多结合矿和硅藻土等。调解溶液至碱性,由于形成不易溶解的金属氢氧化物,金属吸附到活性炭上的活性大大提高。

2. 2. 3溶剂萃取法

重金属离子在某些有机溶剂的溶解度跟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相同,重金属浓缩于有机相,从而分离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常用的萃取剂有三辛胺、伯胺、油酸和亚油酸等。该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萃取剂中重金属含量高,有利于进一步回收利用。但缺点是萃取剂价格昂贵,处理不当会产生二次污染[2]。

2. 2. 4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他不能透过某些半径较大的离子,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不改变溶液中化学形态的基础上,将溶剂和溶质进行分离或浓缩的方法。污水流经膜面时,其中的污染物被截留,而水分子透过膜,污水得到净化。包括电渗析、隔膜电解和反渗透。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阴阳离子选择透过性使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隔膜电解是以膜隔开电解装置的阳极和阴极而进行电解的方法,实际上是把电渗析与电解组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反渗透法利用反渗透作用原理,当废水一边施加的压力超过废水渗透压时,废水中的水分子就被压过膜面而留到清水一边,废水得到浓缩,而被压过膜的水得到了澄清。用它处理工业废水,既可回收水中有用物质,又可回收水以重复使用。

2. 3生物化学法

2. 3. 1生物絮凝法

絮凝剂由微生物自身产生,它是一种是具有非常高效的有絮凝作用的天然高分子物质,由糖蛋白、蛋白质等组成。生物絮凝法的开发只有20年左右,却己经发现17种以上的微生物具有较好的絮凝功能,如霉菌、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并且大多数微生物可以用来处理重金属。生物絮凝法具有诸多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2.3.2生物吸附法

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吸附、络合、离子交换、微沉淀、离子交换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影响生物吸附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pH值、温度、吸附剂粒径大小、化学预处理、吸附时间、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有影响。生物吸附法的优点很多,如可在低浓度下选择性除去重金属、节能和高处理效率、易于分离回收重金属、吸附剂易再生和可利用从工业发酵工厂及污水处理厂中排放的微生物菌体吸附处理重金属等。因此,该方法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和回收重金属方面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生物吸附技术还不够成熟,在工业化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3.3植物修复法

藻类植物中,褐藻对Au的吸收量达到400 mg/g,绿藻对Cu, Pb, Cd, Hg等的除去率达到80% ~90%。草本植物中,凤眼莲生长速度快,既能耐低温,又能耐高温,能迅速、大量的富集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香蒲长期生长在高浓度重金属废水中能形成特殊的结构以抵抗恶劣环境并能自我调节,以适应污染毒害。此外莲子草、水龙、此枯草、浮萍、印度芥菜等处理效果也较好。木本植物能切断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可以定向栽培,在治污的同时,美化了环境,常见的木本植物有黄杨、海桐、杉木、香樟、冬青等。植物修复技术优点很多,如实施简便、成本低、美化环境、可从植物残体重回收贵重金属等,缺点是重金属治理的效率低,不能处理污染严重的土壤。

结论

由于各种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不同,所以在处理过程中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由于生物法处理重金属离子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点,所以生物法必然是未来重金属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现今的社会污水情况越来越严重,国家一定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处理污水,生物法也就会在这个契机中慢慢的发展并且被推广起来,生物处理污水法在未来的重金属污水处理中将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

参考文献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无公害;栽培;农药残留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探究也不断加深,蔬菜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如何培养出优质无公害蔬菜成为农产品栽培中必须研究的领域,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培养出符合国际需求的蔬菜,促进农产品的发展与进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革新。

1.无公害蔬菜的定义

无公害蔬菜是指未受到废水、废气、废土的污染,严格按照国际农产品安全生产规范操作,具有优质、健康、营养的蔬菜,无公害蔬菜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是满足新世纪人们生活需要的必须品,也是农业发展新方向。

2.目前我国无公害蔬菜发展状况

2.1农药残留问题突出

蔬菜栽培过程中,为了便于其顺利生长,同时保持外形美观,卖点突出,预防病虫害成为首要任务,农户采用农药杀虫,盲目用药,导致化学药物泛滥,农药残留严重。一些农药不仅停留于蔬菜表面,更深入土壤、水源,不仅污染了水土资源同时损坏了人们身体健康。农户对无公害蔬菜理解不深,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略农药残留对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农药残留问题严重阻碍无公害蔬菜发展的路程,不利于现代农业的进步。

2.2滥用肥料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的发展技术并不完善,农户农业知识欠缺,实际耕种中往往是凭借生产经验,有些经验并不符合现代农业生产标准。不了解土壤结构,盲目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甚至污染,不仅不利于蔬菜的生长同时影响蔬菜的营养含量,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而肥料的滥用,导致肥料一直存留在土壤当中,使土壤肥力下降,降低蔬菜产量和质量,影响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降低了蔬菜的经济效益。由于土壤污染,也导致蔬菜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层层相扣,恶性循环,影响蔬菜可持续发展。

2.3环境污染

现代工业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农业用地都被工厂和建筑物所包围,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丢弃导致农业用地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农户对废水、废气、废渣认识不够深,认为其对农业影响不大,对其未进行合理的处理。政府等相关部门盲目的追求政绩,忽略土地被污染的严重性。环境的污染,不仅影响蔬菜的种植,甚至破坏蔬菜的内部结构,将有毒的蔬菜带到餐桌上,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成为保证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2.4农户对无公害蔬菜了解不深

农户往往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蔬菜污染等问题,将危害人体健康的蔬菜带到市场上去,认为无公害蔬菜同普通蔬菜并无区别,盲目的误区,不仅破坏了农业市场发展秩序,也阻碍了农产品的进步,无法同国际市场接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3.如何实现无公害蔬菜栽培与管理

3.1建立无公害蔬菜栽培基地

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视力度,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无公害蔬菜栽培基地要严格把关,杜绝一些牟利分子对其进行破坏。环境等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检查,确保栽培基地满足国际规范标准,远离工业污染,确保整个基地处于纯净的自然环境,相关的农业监督部门定期检查,确保水土无污染,无重金属超标等现象,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点及面,逐步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通过遵循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打造绿色农业,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优良品种的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是实现蔬菜无公害的关键因素,确保种植的品种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优良的品种是减少农药、化肥滥用的有效方法。根据实际种植情况,选择最适的品种,同时不断进行品种改良,研发出最佳的蔬菜品种,丰富蔬菜市场,满足人们生活,促进蔬菜行业的蓬勃发展。

3.3施肥合理、科学

优质的无公害蔬菜栽培,合理科学的施肥是确保蔬菜品质的关键,施肥是补充土壤中缺少的有机成分,满足蔬菜生长环境所需的营养。肥料主要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对化学肥料严格控制,根据土壤、蔬菜作物生长实际情况,采取正确合理的施肥周期,有效激发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确保土壤释放的出的养分被蔬菜合理吸收,科学合理的施肥提高了蔬菜作物的养分,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的产生,提高蔬菜产量。

3.4科学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无公害蔬菜栽培最重要的部分,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对农作物的田间管理,降低农药的使用率,避免农药残留。一旦发现病虫出现,需科学用药,尽量使用可降解的药物,采用雾化喷药的形式,避免水土污染,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量,有效防止虫害的同时避免蔬菜受到药物污染,确保无公害蔬菜外形美观、营养丰富、无农药残留。根据生产实践和农作物特点,研发出无毒、无公害的生物药物,保护农作物的同时,高效灭虫,提高无公害蔬菜产量。

3.5预防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土壤,破坏土壤的内部承载力,土壤自身难以克服。做好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工作,严格控制外接环境的干扰,做好土壤的翻垦工作,根据金属的物理特性,尽可能的收集重金属,增加土壤自身溶解力和还原力,通过不断探索制定合理预防重金属污染的方案。

4.优质无公害蔬菜栽培示范案例

江苏省响水县小尖镇依靠生态农业发展经济,形成了生产、供应、销售的农业体系,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尤其是无公害蔬菜栽培上,取得了明显成绩,为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引领了方向,其可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

4.1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管理理念贯穿到农民当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坚持人才发展战略,科技兴农,形成技术帮扶团队,让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将技术具体化落实到位,不断创新,建立农民问题反馈体系,将生产实践出现的问题提到培训当中,集体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科技创新,深入农民心中,让农户相信科技创造财富。

4.2三点一线的销售管理模式

扩大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打开销售市场,将龙头企业与示范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确保蔬菜新鲜程度的同时减少中间交易环节,提高了无公害蔬菜市场供应量,增加了农户、企业、财政(下转第419页)(上接第349页)收入,创造共赢的发展局面。三点一线的销售模式,降低了市场恶性竞争,创造了良好的销售环境和管理模式。

4.3合理的栽培管理模式

小尖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资源,选择最佳的生产基地。建立相应的选种、培种、管理模式,确保种苗抗病力强、品质优良,采用合理的田间轮作管理模式,掌握一手资料,根据实际生产采取合理的施肥、灌溉措施,充分掌握蔬菜等农作物的生物特性,利用物理和生物特性预防病虫害,降低农药的使用,避免滥用药物,不断提高蔬菜安全性,确保无公害蔬菜真正做到无毒、无害、无污染栽培。

4.4严把质量关,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了确保无公害蔬菜栽培有效进行,小尖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把质量关,对蔬菜定期抽查,严格按照国际无公害食品安全条例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坚决不流向市场,政府等相关部门也给予支持,确保无公害蔬菜种植顺利进行。从生产到销售层层监管,打造品牌蔬菜,提高市场认知度,进一步促进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

5.结语

优质无公害蔬菜的栽培和管理技术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市场前景广阔,充分掌握其栽培和管理技术,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农业改革,打造现代、绿色农业,让人们吃上放心、健康的绿色食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