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实践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86-03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 Rural Planning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Yin Yanqiong et al.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China)
Abstract:Practical cours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in pre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They are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c.They are also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Then,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for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i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o construct theirs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Practical ability;Curriculum system
1 引言
前,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克服与化解发展中的问题,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1]。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以适应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积累,强化综合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能在与专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基于目前实践课程体系现状,阐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具体做法,以期能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2 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在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设计院所、国土部门、房地产公司等从事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规划、测绘、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等工作,这些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系统的实践课程既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岗位,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自身的素养,为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和参与职场竞争做充分的准备。
其次,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一个全新专业,虽然能够延续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和口碑,但始终还是一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办学尚处于探索状态[2]。因此,必须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努力提高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实现专业的转型和持续发展。
3 实践课程体系现状
3.1 专业发展现状 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专业[3-4]。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于2013年9月正式招生。自2013年招生以来,该专业招生形势良好,生源稳定,2013―2016年该专业共招生7个班、337人。
3.2 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楚雄师范学院2006年在地理学背景下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虽然已经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2.1 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沿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是2011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一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个不同的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面向的行业不同,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应当有所不同。
3.2.2 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相对较少,针对性不强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25%[5]。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为36学分,占总学分158的比例仅为22.78%,明显低于教育部的标准。除此之外,在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3级、2014级使用的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存在着所设置的实践课程针对性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如在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课程组中设置的学术与科技竞赛活动课程,该课程学分为2学分,只要学生听8次学术讲座并撰写听后感或者参加4次校级及校级以上的学术与科技竞赛并获得证书就可以获得学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学生听学术讲座大多流于形式、只为交差了事,所听的学术讲座和专业联系不紧密,而且听后感还有剽窃、抄袭的现象。学生所参加的学术与科技竞赛和专业、今后职业发展关联度不大,而且级别不高。
3.2.3 实践师资缺乏,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配备足够的实践师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现目前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尤其实践师资非常紧缺。目前的情况是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偏少、年龄偏轻、职称偏低,真正城市规划专业出身的教师不足3人,专业教师年龄均在在35岁以下,职称均在副教授以下,这些教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均存在城乡规划从业经验不足的问题。目前学校每年招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相比省内外重点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相对差、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4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现状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楚雄师范学院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重新审视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照“强调基础,突出实践技能培养、面向行业(职业)”的思路,构建了以实验课程、素质拓展、实习课程、综合实践、实训课程等五大模块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见表1)。实践课程学分合计为74学分,占总学分172的比例为43%,符合教育部的规定。
4.1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开展的实验、实践环节(见表2),主要是巩固、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能力。
4.2 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主要包括军训与国防教育、三生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见表3),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与职业道德,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4.3 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见表4),通过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使学生深入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概况、管理、运行、工作标准、职业能力要求等有较实际、深刻的认识;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初步培养学生从业的职业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就业、从业做好准备。
4.4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包括专业区域综合实习、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见表5)。通过专业区域综合实习、专业野外综合实习,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掌握野外调研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能敏锐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展开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解解方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经历选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让学生综合运用4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4.5 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包括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与拓展、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拓展(见表6),通过计算机制图技能训练与拓展,使学生能熟练运用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绘图软件绘制规划图,能运用熟练GIS进行空间分析。通过规划专业技能训练与拓展,使学生获得城乡规划专业方面的职业技能和能力。
5 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构建该专业科学合理并切实可行的实践课程体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在面临转型发展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具有足够的前瞻性,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充实、完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荷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7):22-25.
[2]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2-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文地理, 旅游
Abstract: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a big industry growing up, th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s a kind of social phenomenon, and the social phenomenon exists and develops in it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cultural industry, popularly says, is to use culture make money, to use the money I earned development culture. At this tim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culture makes specific certain economic value, obviously and human geography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How do you view of human geography position and play its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e industry, is the author of discussion.
Keywords: cultural industry, human geography, travel
中图分类号: K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我国统计局的界定,文化产业可分成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文化层三类情况。而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系统的层,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作为一项独立产业,是一种文化现象,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现代资本主义中迎合消费者娱乐、装饰、自我肯定、社会展示等需要的部门包含的不同的技巧、款式、媒介、乐趣和服务等是最重要的文化要素。伴随着旅游业发展起来的旅游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内容(即旅游景点和发展起来的旅游饰品食品等)的象征价值远高于其实用目的。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高层次的意义所在。
人文地理与旅游业的关系
作为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的人文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变化情况,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文”就是与自然相对应的包括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象的总和。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从人文地理的定义来看,人文地理总之与社会和自然相关联。简而言之,人文地理就是人文与地理的有机结合,而不单单是人文的因素或是地理的因素的单独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一门新兴产业并不断崛起,成为众多地区的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仅仅存在于地区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自然风光与人为创意的结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敲门砖,带动地区走向了繁荣和发展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自然与创意产业相结合,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产业类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这种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恰巧是人文地理的有机表现,由此看来,人文地理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党的文件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是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自此以后,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视野。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3月29日下发文件《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其中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系统的层,与文化产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二者融合发展。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的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能弘扬地区民族文化、风俗传统等。
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各地社会经济环境,通过对旅游资源状况和自然地理境况等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分析,提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适合类型,研究清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最终进而形成旅游业发展战略。
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人文地理因素
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龙头产业,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关键。
要想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形成有地区特色的文化资源,首先必须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其次加以人为的创新与创造,最终打造值得观赏和使用且有意义的文化要素。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中的人文地理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突出地区特色,彰显自然
旅游业的发展前期遵循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将自然资源渐渐变成非自然物,忽视了自然的本体存在,忽视了人文地理中的地理成分,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协调生态环境的产生。相反,这种模式不仅没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甚至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局面。
旅游业就是要重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这种新兴的旅游产业贵在“创意”二字。为什么要旅游,就是因为旅游区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氛围或是自然氛围,是别的地区不曾具有的。如果将自然改造,地区变异,还有旅游的意义吗?我们来举个例子:面对山水文化旅游景点,应该以弘扬自然风光为目的,通过适度地加以人文情怀修饰,使旅游者享受自然带来的独特魅力,享受地域文化带来的心旷神怡。
地区特色强调地区,强调自然,在进行旅游文化创意时,我们只能顺应地区优势,切不可将不适应地区的风格和人文景观取而代之。
第二,回归文化本体,引导和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旅游资源与社会环境应该是共生关系。旅游文化的形成于开发在彰显自然的同时,应回归文化本体,强调社会因素与自然的天然合一。
文化产业的价值在于激发参与者的新奇感,使参与者享受不一样的生活氛围。单独的自然风光不免让人觉得单调,冠以独具特色、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文化元素为存在内核,就别有一番风味了。随旅游业兴起的服务性行业,例如餐饮行业等,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更是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富有地区特色或反映民族风情的活动,物品,习俗等,能使参与者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因此,旅游创意产业中的文化氛围显得饶有价值。例如,当前很多景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中都复制一种“抛绣球”活动,活动本身很富有情趣,彰显民族特色,深受游客青睐。但在旅程逐渐出现的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粗俗模式,例如套圈等,让游客产生反感心理。
第三,注重文化的长远发展,注重创新
健康的旅游文化产业要形成文化、自然、旅游活动的良性循环,一定是源远流长的,是注重长远发展的,那些注重经济利益不顾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理念只会断了文化发展的后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所形成的新文化产业必须是生态型的,必须是具有长远目光的 “非消耗型”产业。因此,在开发旅游产业中,只有坚持自然文化资源合理利用,才能保证文化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
在生态化开发模式中应有创新的发展眼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照搬照套和一层不变从来都不利于文化发展。文化旅游的前提是文化,打造有旅游价值的文化就必须有提升旅游层次,加强旅游内涵修养,提高旅游文化含量,走新型的发展理念。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民俗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等,它们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中,成为人类与自然结合的结晶。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创新的理念,就要利用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坚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且要根植于历史和传统的作用。
发扬文化产业,我们应立足于文化本身,发挥创意的元素作用。但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发挥人文地理的有机作用,才是文化产业中“创意”的最佳境界。彰显自然,却又富有新意,这就是人文地理在文化产业中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8).
[2] 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斌“.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探究[J].学术论坛,2009(12):147.
[4] 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昂谱(RM P)分析[M]//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区域旅游开发与
嵘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5 (r 60.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学生;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76-04
一、引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而决定该核心的是教与学的交融与课程体系,作为“授体”的教师和作为“受体”的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不少高校,针对教师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制度、监督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但忽略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我们强调的“以学生为本”只是单一地强调学生的地位,并未将学生完全融入教学体系中。即使再优秀的老师,再好的教学手段,学生不愿学、不努力学,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特色、知识体系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却忽视了作为课程“受体”的大学生,“授”与“受”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优良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原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两个新专业,调整后的新专业与地理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二级学科保持了一致性,但如何使两个新专业及能延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又符合社会需求和形成特色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始于1998年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与强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已形成了具有各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及培养方向。2016年,第一批新专业学生已进入大三,很多高校已在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如赵映慧等对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强化了实践课程,杨立国等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模式三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R档氖导教学体系建设,李春妍等和宋红梅就“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课程优化改革进行了探讨。这些成果对于新专业课程优化有很好的借鉴,但部分高校新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仍以原专业为基础,强调各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忽略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对教学中出现的部分学生对一些课程无兴趣、不主动、应付考试的现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鉴于此,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量化指标了解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喜爱程度,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探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探讨课程建设中“授”与“受”的平衡与和谐。
二、研究方法
采样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和2013级、2014级、2015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所有开设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喜爱度、对专业学习的贡献度等指标选择。选取贡献度、重要度、喜爱度三种指标,贡献度(大与小)、重要度(重要与不重要)、喜爱度(喜欢与不喜欢)=各指标选择人数/调查问卷总人数×100,通过选取比例排序反映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参与调查的学生141人(2012级49人,2013级35人,2014级28人,2015级29人),收回有效问卷141份。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湘乡县城;建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湘乡居湘中偏东,位于东经111°59′40″~112°38′55″和北纬27°29′2″~28°3′45″之间。东西最长平距65.4公里,南北64.8公里。东临韶山市和湘潭县,南接双峰县,西与娄底市毗邻,北界宁乡县。全市总面积2003.6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95%。全县人口78.72万。
一、湘乡县城的建置沿革
县域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汉哀帝建平四年,封长沙王的儿子刘昌为湘乡侯。自此始有“湘乡”之名。东汉初始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属零陵郡。晋朝,湘乡县仍属于衡阳郡辖9县之首邑。隋开皇九年将湘乡、湘西、衡山3县合并为衡山县。唐武德四年析衡山县复置湘乡县,属潭州。宋乾德元年湘乡复属潭州。元朝至元中,湖广立行省,改潭州为潭州路。洪武五年,潭州府易名为长沙府,湘乡县复属长沙府。清代湘乡县属长沙府。
二、湘乡县城建立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座城市的建立需要具备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马正林在《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之中国城市的城址选择》中总结了中国古代城址选择所要的地理条件:即“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地形有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和“气候温和物产丰盈”(1)。可见,地形、交通、水源、气候、经济等五个要素是影响城市选址的重要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指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
建城的选址首先要考虑地形。《管子・乘马》中对建城地形提出的四个原则,即:“大山之下”,“广川之上”,“高毋近旱”,“下毋近水”。湘乡城建立在河谷平原上,湘乡县城东临涟水,三面环水,地形平坦开阔。然而地势平缓,县城常有水患,“万历戊子丁巳,两罹巨涨,涟水折注州西,洗治左胁,河街没为广川,县署去坍岸不数百武矣”(2)。湘乡县城并非依山而建,县城内有华封山,然“高不过数仞,周未及里许”(3),不能做县城的屏障。除了地形平坦之外,湘乡县城建城的地形条件不是很理想。
沿河建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普遍规律,湘乡城的也不例外。湘乡城三面环水,河流环绕县城三分之二的城域,涟水是流经县城的主要河流。涟水水量丰富,有较大的13条溪河注入,四季为湘乡城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时,湘乡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表降水丰富。湘乡城地下水也很丰富,同治《湘乡县志》中记载的城中水井就有伏虎井、药泉井、洗药井、铜坑井、高井、三眼井等(4)。这些井水为城中居民提供足够的生活用水,都是湘乡县城的可靠水源。
气候影响着地域环境,对城市的建立影响重大。《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早在春秋时期,古代人民在建成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气候因素。湘乡境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光热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条件不仅适合动植物生长,同时还适合城市的兴建和发展。
(二)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文化等。“城市选址应当作为一种过程来对待,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地关系’”(5),可见人文地理因素在城市选址,兴起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湘乡城的建立和发展也是具备了上述的因素才发展起来的。
政治因素是中国古代城市兴建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周易》的记述,‘惟王建国’。其他不管是规模较大的行政中心还是地方政府单位,抑或是县,城市都以帝国地方行政中心的角色彰显其重要性。”(6)湘乡现成的建立也不例外。湘乡名称的来由和湘乡县的设立都是通过封建王权的分封和政府行政规划才出现的。强化地方行政控制是城市建立的政治因素之一。
城市的建立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古代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农业的生产方式的高低水平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据史料可知,湘乡地区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湘乡地区手工业水平较为发达,特别是汉朝时期湘乡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发展较好。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湘乡建城基本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湘乡县城的建立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从陆路交通看,秦汉时期湘乡境有驿道一条,驿道连接江西与贵州,路线为从江西萍乡出发经过醴陵、株洲、湘潭、湘乡,再过涟源、新化、怀化、芷江、晃县进入贵州。从水路来看,涟水上连蓝田,下达湘江,帆樯林立,河运繁忙对于早期湘乡城的兴建是一条黄金运输水道。综合湘乡兴建时的水路交通状况,湘乡县的交通比较便利。
三、小结
湘乡城历史悠久,建制于东汉初年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城市变迁史,湘乡城的建立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气候温等地理环境因素促进了湘乡城的建立和兴起,同时由于地形较低,水患较为严重,对于城市建设不利,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诸类不利因素逐渐可以克服,总之湘乡城的选址是利大于弊。
参考文献:
(1)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2)(清)齐德志、黄楷盛等修撰《湘乡县志》卷1《地理・十二》,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3)(清)齐德志、黄楷盛等修撰《湘乡县志》卷2《地理・一》,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4)(清)齐德志、黄楷盛等修撰《湘乡县志》卷1《地理・十二》,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环境学概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人文地理的重要性范文6
1 巧用目录提精髓
地理必修二主要侧重于人文地理,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活动。学习本册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深切的感受地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保护地理环境的迫切性。鲁教版每一章节的标题很好的概括了这一人地思想。在必修二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我利用鲁教版的目录结构,阐述了我们所学习的人口、城市、产业活动(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这些人文地理的精选内容。只要把握这些问题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那么我们就把握住了人文地理的精髓。
2 取长补短的实例
(一)人口部分
(1)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实质就是人口增长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人口增长模式不同,面临的人口问题也不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应该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这部分内容鲁教版比人教版内容更详细,条理更清晰,我参考鲁教版把它编写成例题,让学生当堂讨论回答,再加以整理,效果较好。
(2)人口迁移部分,鲁教版的图更形象的反映了不同阶段世界人口迁移的不同方向,可加以引用。人教版的读图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既可以看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也可以得出影响人口迁移的某些因素。鲁教版关于人口流动的也应向学生介绍,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
(3)鲁教版“知识窗”中出现的一些热点词语,如“人炸、国际难民、环境移民、外籍劳工、足球文化”等,都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介绍给学生,以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后面几个单元也是如此。
(4)鲁教版单元活动将一些常见的统计图作了详细的介绍,我将这部分内容印发给了选修班的学生,以提高他们运用图表,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地理综合考试中的读图问题,甚至可以为其他学科中出现的统计图分析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城市部分
(1)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的空间形态,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城市地域形态在鲁教版中并未涉及,一个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不应忽视。
(2)《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有关城市地图,说出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其空间结构特征”,人教版选用了“纽约的CBD—曼哈顿”和“香港城市土地利用图”,鲁教版缺乏这方面的图像信息。鲁教版知识窗对“中心商务区”作了介绍,人教版中却只提及了概念。正好可以取长补短。
(3)城市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教材从全球的角度描述了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鲁教版P32的文字恰好解释了人教版图2.20城市化三个阶段特点产生的原因。可以让学生通过“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案例,结合人教版P35的活动题中的表格,讨论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人教版中提到的加速阶段出现的“郊区城市化”和后期成熟阶段出现的“逆城市化”在鲁教版的知识窗中都作了介绍,把材料给学生,由他们自学得出两种现象的不同点,并概括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又归结到了人地关系上,人教版对这部分内容的叙述图文并茂,并且提出了应对城市化中出现问题的对策。但是《课程标准》提出“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这在人教版中没有具体体现,鲁教版P49—P50提供了相关资料,可以借此指导学生对比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并探讨成因。
(三)产业活动部分
(1)农业地域类型采取的是案例教学,在深入剖析一个案例后,原则上就不需要仔细分析所有其他农业地域类型了。但是老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几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去分析其特点及形成条件。比如人教版中没有提到的热带迁移农业(有利于必修3相关章节的学习)、混合农业(虽然人教版中涉及了,但是内容并不相同)。关于“水稻种植业”这一说法人教版改成了“季风水田农业”,我觉得没有任何意义。鲁教版和许多参考资料上都是原来的说法,这并不是科学性的错误,做题时如果遇到原来的说法,只会混淆学生。
(2)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人教版中又未涉及到,鲁教版对此作了介绍。书本上提的更多的是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还应引导学生讨论农业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鲁教版中还讲述了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这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未曾出现过,值得介绍。
(3)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很多种,而且通信、商业、金融、贸易在现代社会的物质流通和信息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人教版第五章只讲述交通运输似乎太片面了,不符合课标要求。鲁教版则利用一节内容进行了介绍,较全面。
(四)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部分
这一章节的内容出现在课标的必修二中间,鲁教版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必修三中,因为必修三主要讲述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把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所以这样安排也不无道理。但是老师们都知道必修二的学习时间是相对比较宽松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学期中先把人地关系的理论学完,到必修三中再加以应用。而且这部分内容也正好概括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带领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类的作用,领悟人地协调的重要性,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采取的个人行为,提升我们的素质和修养,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