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的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类学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类学的价值

人类学的价值范文1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人类学;原型批评;原始主义批评

站在人类本位的立场上对文学现象作跨文化的探究.称之为文学人类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人类学批评是着眼于探索人类的共同文化精神的文学批评方法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神话原型批评和原始主义批评

一、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t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产生和发展曾受益于三个不同的学科,即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

在早期人类学家中,对20世纪的文学和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英国的弗雷泽。弗雷泽在其巨著《金枝》中确立了交感巫术原理.并运用于原始人类文化现象的研究。他认为,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与舂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变化有关原始人类见植物的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联想到人与万物的生死繁衍,便创造出每年死一次然后再复活的神。关于神祗死亡而复活的神话仪式,实际上就是对自然节律和万物更替的模仿。

《金枝》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作和里程碑。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原型的批评引入到微观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去洞悉人类不易觉察的潜意识,突出人类集体潜意识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荣格认为,原型深深地隐匿于集体无意识之中,个体对它一无所知,也无从知晓,它只有在向外界投射的过程中.通过种种象征主要以隐喻方式来显现自身.如神化、童话、梦、幻想等。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看作“无数同种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残存下来的积淀物”,所以.一旦见到艺术作品中的原型,我们的心灵就会突然感到一种奇妙的解脱,心旷神怡,好像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所慑服。荣格把“原型”与“原始意象”和表示人类远古经验类型复现的“心理残迹”联系在一起,把它看作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和继承。因此.有的批评家把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称为“原型心理学”。

卡西尔在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巨著《象征形式哲学》是一部非常独特的著作。他的一句名言是“人是象征动物”。换言之,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无一不是象征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观照,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神话,认为神话既不是虚构的神话.也不是任意的幻想,而是人类在达到理论思维之前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普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给原始人类带来一种神话的世界观。

方克强认为《西游记》也许是一部最适合于运用原型批评方法探讨的我国古典名著,因为它是一部神话小说,一部将历史故事和传说神话化的幻想性作品。原型作为文学中可交际的单位,它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和人物,也可以是情节结构模式。在《西游记》中,曾反复出现过一些基本的原型情节模式,如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和人物变形(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等等,是因为它们与遗存于人类心灵中的原始灵魂不死观念,神性崇拜信仰与神秘互渗意识相联系,还因为它们在文学实践中已相当程度上被模式化了。借此.可以整合文学史上大量作品中重复出现的这些模式的变革形态。

取经故事的情节模式源于远古的成年礼仪式。通过各种严格考验仪式,参加者经历一次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暗示他们童稚期无知和无宗教观时期的终结以及第二次生命意义即成人资格的获得。

取经故事和远古的成年礼仪式作为一种连续性的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似点。成年礼仪式主持者是老人,《西游记》中取经的暗中操作者是如来,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考验人的毅力和让人懂得服从。成年礼仪式参加者是已进入成年年龄而心理上仍是不成熟的儿童,而唐僧师徒则都犯过儿童性错误,显示了心智上的不成熟。要成年必须经过种种仪式性的严酷考验,要取经则有八十一难九九之数.意味着过程的严酷性。要成礼考验让人体验到死亡,却不会真正致死,而取经过程中到危难之际也由神佛出面帮助。前者具有由人生的儿童阶段而至成年阶段的象征性质,后者体现了从心理不成熟到成熟的再生意味。因此,取经情节与成人礼仪式都贯通着儿童一考验一成年这一基本的原型结构。

《西游记》借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说明了一种原型模式:取经前唐僧师徒都犯了某种与孩童的未成年特点相关的错误,由于不合成人社会的法则而受罚:取经之后,经过八十一难的考验。证明了他们心理上的成熟和对佛法的认同,于是被接纳进入佛社会(成人社会)。

从创世神话的普遍蕴含来看。神是创造主,但他只创造美好、善良的事物;死亡、疾病、罪恶等是人类堕落的结果或是对人祖原罪的正义惩罚。神话原型批评是原始主义批评之外的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主导力量。神话原型批评也有它本身的局限,如跨文化研究的不彻底性,过于重视共性而轻视个性,强调连续性.疏忽阶段性,注重文化的心理的价值标准,而缺乏审美的价值标准。

二、原始主义批评

原始主义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一个范畴.也是指一种创作态度或倾向。这里的“原始”并非实指人类远古蛮荒的史前期,而是泛指相对于现代文明而言的比较原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是以现实为参照对历史或未来的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态度。从“现文”这个点出发,咏赞原始本真生存形态,指斥现代文明弊端的创作或批评,即形成一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主义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刚性原始主义、柔性原始主义、质朴性原始主义等。

统观沈从文的创作,我们发现沈从文的情感倾向:鄙视嘲讽都市文明人病态人生,礼赞远离现代文明的古朴村镇村民原始的道德风尚。这种质朴性原始主义情结凝聚在他的《边城》中。边城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依山傍水自然形成,青山碧水白塔相映成趣,人是这幅秀美山水图中的动景,秀美山水成为生活其中的人的背景,青山碧水之外还有春天的桃杏花、近水的人家和草长虫呜鸟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同流淌的溪水一样安祥、清澈,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可以明显体现出刚性原始主义和质朴性原始主义取向的差异。边地小城有着和谐朴厚的原始风俗,带有原始民族随身带刀质朴剽勇的气质与风习。这里还有盛酒的大瓮,酽冽的烧酒,大个的土碗,器皿是土制粗糙的,人心人情是单纯古朴的,充满了友善质朴的原始遗风。纯朴的地方风俗熏陶着地方村民山民,村民山民秉地方风情养成了古道热肠的性格.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影响,成就了这一方水土特有的风俗风情。

《边城》中的男女情感真挚自然。在翠翠、天保、傩送之间发生的那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更多了一份执着和自然质朴的神韵。首先,两兄弟出身富有而不骄横跋扈,真心实意爱上了渡船夫的孙女,体现出人性自然的爱情观.他们喜欢翠翠的聪慧、质朴、善良,不在乎她有没有身分和陪嫁。其次.他们追求翠翠的方式“马路”、“车路”都符合边地古老的习俗,以情歌赢得姑娘的芳心,更带有边地民族浪漫而自然的原始风俗。

三、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方法

人类学的价值范文2

[关键词]云龙古桥;多样性;人类学;古桥价值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地处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总面积4400.95平方公里。东邻洱源、漾濞县,南靠永平县、保山市,西界泸水县,北接兰坪、剑川县。澜沧江、沘江、师里河、关坪河等60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流经县境。怒江沿县域西界而过,形成纵谷排列的地势地貌。

云龙,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比苏县,唐为南诏所辖,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称云龙赕,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置云龙甸军民府,明洪武十七年改为云龙州。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因盐设治,州府由旧州迁至雒马井(今宝丰),1913年改州为县,1929年迁县府至石门(今诺邓镇)。

自古水多桥亦多。云龙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众多的河流和山谷间修建了藤桥、溜索、独木桥、木梁风雨桥、铁链吊桥、石拱桥、浮桥等各式各样的桥梁。这些桥梁历史悠久、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结构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艺术价值,云龙故有“滇西桥乡”、“古桥家园”、“桥梁艺术博物馆”的美誉。

云龙拥有如此众多的桥梁,它们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考证,从云龙盐业和矿业发展、明代的兵屯、等方面,探究了云龙古桥多样性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特点。

一、盐井开发与云龙桥梁的发展

盐业生产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在中原,汉代盐和铁两大行业的生产问题曾引起当权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争论,史称“盐铁论”。古代,海盐是难以运输到云南山区的,而盐是维系人类和动物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交通较为便利的中原地区都很紧俏,在交通极为不便的云南,就像金子一样的珍贵,先民们往往用很多的山货药材才能换取少量的食盐。因此,盐井的占有和开发权就像今天中东石油的占有和开发一样,是权力和富有的象征。

云龙历史就是一部盐的历史,同理也可以说,云龙桥梁发展史也是盐的历史。从下面的历史事实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公元8世纪中期,唐南诏势力崛起,逐渐形成地方政权。南诏比较重视发展盐业生产。唐人樊绰著《蛮书》载:“剑川有细诺邓井”。根据云南史志记述:公元794年,南诏政权置七节度,其中剑川节度领有沙追、讳溺、若耶、细诺邓、浪穹等地。又据《南诏野史·大蒙国》说,南诏初期有盐井40,后又有发展。《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载:“安宁城中皆石盐井……城外又有四井……唯有览赕城内琅井盐洁白味美……泸南有美井盐……昆明城有大盐池……龙怯河水,中有盐井两所。剑寻东南有傍弥潜井、沙追井,西北有若耶井、讳溺井。剑川有细诺邓井。丽水城有罗苴井。长傍诸山皆有盐井……”[1]其中细诺邓井就是今云龙诺邓古村(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盐业的发展推动了南诏、大理国政治、军事、交通运输的发展。

云龙是滇西著名的产盐区,盐业在云龙经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十一月置云南盐课提举司。明史《食货志》:云南提举司凡四,曰黑盐井,曰白盐井,曰安宁井,曰五井。五井辖盐课司七,诺邓盐井盐课司,山井盐井盐课司,师井盐井盐课司,大井盐井盐课司,顺荡盐井盐课司,鹤庆军民府剑川州弥沙井盐课司,丽江军民府兰州盐井课司。

明初,明政府在诺邓设五井盐课司,“专理盐课”,下属顺荡、诺邓、师井、大井、山井五个盐课司。同时还在重要村邑及交通要塞设巡检司,如箭杆场(今团结、关平两乡)、十二关(今长新地区)、上五井(今石门镇及果郎、宝丰两乡各一部分)、顺荡井(今白石地区)、师井(今检槽地区、果郎乡一部分)等土巡检(可世袭的土官)负责管理。

1382年,明政府封曾投奔沐英大军攻取大理的段保为云龙土知州,经营澜沧江西面至怒江地区的广大地域。明初土知州、土巡检的设置基本结束了云龙境内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代之而起的封建领主势力得以加强,而江东各地盐井及周边的封建地主经济也进一步发达。

1522年前后,又新开雒马井、石门井和天耳井,澜沧江以东沘江流域遂成为盐井(石门井、诺邓井、大井、天耳井、山井、金泉井、师井、顺荡井),工商业兴盛一时。随着朱元璋及其后裔推行大规模的民屯、商屯和军屯政策,汉族移民大批涌入云龙参与盐业和农业开发,汉族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把内地的先进文化也带来,同原住的土著民族不断融汇在一起,共同生活并共同推动云龙经济文化的繁荣。

人类学的价值范文3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谭培文《唯物主义如何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人类学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 人类学 大学通识型人才 文化修养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问,它从生物和文化两个角度对人类进行了全面研究,虽然是一门年轻的社会科学,但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学发轫于西方,今天在西方国家相当发达,可称为一门显学。以美国为例,在今天美国几千所公立和私立大学里,除几百所大学设有专门的人类学系之外,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有人类学或相关的课程。在美国大学,人类学是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大学必修课程,几乎就是常识的代名词。人类学在美国大学通识性基础课程,其地位类似中国大学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然而我国目前只有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等少数综合性大学及部分民族院校设有人类学的教学研究机构。在人类学界,人们发现了这样的事实,一个国家人类学的学科发展程度与其经济发达程度往往是对等的,人类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我国综合国力水平很不相称,我国大学生对于人类学知识的了解也极为有限,这不利于我们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何美国等西方国家如此重视人类学这一年轻的学科?美国的教育家认为人类学知识对于大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两者密不可分。

一、人类学的诞生

人类学,英文为Anthropology,字源上可追溯到古希腊语的Anthropos 和logia,Anthropos是“人”的意思,而logia是“研究”之意,合起来也就是关于人的学问的研究。与人类学有关的知识和学问起源很早,例如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传世之作《历史》中就大量记载了亚欧不同地区和文化的风俗、语言、等;中世欧洲纪不少的旅行家和传教士留下了许多异族文化的社会生活和风物人情;我国古代众多古籍中如《山海经》、《史记》等均描述了大量人类学起源和民族风俗。人类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作为一门研究异文化的学问,一开始是因了解殖民地土著们的风俗习惯及民情之需要,对奇风异俗的兴趣,后来渐渐形成专门学问,其学科开端虽然带有着殖民化意味,但为更好地保存土著文化贡献了力量。从学术名称来看,人类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人类学是体质人类学的意思,广义上大致可以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是从生物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后者是从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的研究。

二、人类学的基本理念

人类学倡导人类文化的相对的理念,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存在,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文化逻辑和文化意义,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价值,因此评价一种文化需要立足于其固有的标准,从本文化的立场来审视,而不能用一种文化体系来贬低或批判另一种文化体系。换言之,人类文化作为相对的存在是无高低贵贱的。著名的文化相对论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王海龙、何勇,1992)以澳大利亚土著为例,曾经这是被认为世界上最为古老原始的族群之一,可是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澳洲土著却拥有世界最为复杂的亲属称谓和精致的两合组织,足以说明土著文化并不劣于欧洲文化。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我们若不能相对地看待这个文化,就很难理解这个文化,他若不理解实践这个文化的人也是人,就很难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王铭铭,2002)

三、人类学知识与人才的培养

美国是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以前长期奉行的是民族同化政策,各文化之间曾经因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而产生矛盾与摩擦。据介绍,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对于印第安人的治理一度陷入僵局,后聘请研究印第安文化的人类学家作为顾问,从而成功协助行政当局化解了因文化误解而造成的纠纷。今天的不少西方国家就采取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来处理族群关系和民族冲突。当今世界大部分的动乱和恐怖活动都与种族冲突或宗教冲突有某种关联,对于与不同文化的民族和国家的相处之道,人类学的理念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对于民族团结有益的启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先生在人类文化理解上, 提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的社会和谐观点,认为在同异族相处时应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先生在此为我们描述出一个文化兼容、价值多元的世界图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在于建立文化对话的共识及培养一种对“他者”的文化容忍态度。也就是说,人类学的理念对于消除中心主义、种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人类学理念的灌输,大学生认识到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是一种文化修养,学习人类学知识也是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注重跨文化比较法和田野调查,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跨文化比较法倡导从广阔的视野去分析和比较,基于某一文化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定可以应用于全世界各个文化,因此,对于大学生克服民族自我主义,拓宽眼界有重要意义。

人类学十分强调实地研究,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参与当地人的生活,设身处地地了解当地人的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可使大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判断避免价值判断的良好素质,所谓的价值判断是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研究过程中带着个人本身固有的价值取向,带着这种价值取向对研究的对象作出判断,这些研究者本人的主观价值(例如个人天赋、知识背景、,等等)渗透到研究对象,必然干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人类学强调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主观臆测。人类学另一重要的作用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空谈,号召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野,大大促进大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田野调查需要研究者长时段地进入异文化中,尽可能学习当地人的语言,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融入当地生活,可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练就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基本素质。

人类学的知识和理念,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拓宽人的视野,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有助于学习不同文化的民族和国家的相处之道,创建和谐社会。人类学知识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学习人类学知识,对于培养人才的文化修养、创新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有重要意义。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认为:“人类学作为一门学问、一门学科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知识,它同时是一种观点,一种视野――对于人类跟他的文化的一种看法。”(李亦园,1996)因此我们应该认识人类学对于年轻一代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增加人类学通识性课程,如《人类学通论》《人类学概论》,纳入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框架,以便更大范围地普及人类学知识和理论。

参考文献:

[1]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人类学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后现代 特征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30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Post Modernity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WU Chuangang, WANG Lei, QU Jiaojiao

(School of Teachers' Education, Mudanjiang Normal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2)

Abstract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about the knowledge of anthropology, but the knowledge hadn’t become a subject until modern time, and the use of concept is usually confused. In the period of World War Two, many branches came out of anthropology, including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t is useful for us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t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 more deeply. And the postmodern characteristic can be gradually seen clearly.

Key words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postmodern; characteristic

1 人类学的历史演进

人类学是近代产生的,但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却由来已久。古埃及金字塔中有许多不同种族的图像,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记载了许多不同民族、种族的形体特征、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我国的人类学资料中甲骨文中就有对殷商时期西部居住的氏羌部落的记载。周代能以语言、服饰、礼仪等标志区分华夏与四方的蛮夷。《山海经》记述了先秦以前的古国古族。《史记》中有匈奴、西南夷、东越、南越等列传。

15世纪西方大规模殖民拓张,东南亚、非洲、澳大利亚、大洋洲岛屿上的土著,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引发了对于异于欧洲的民族、种族的人体质与文化的不断研究。

“人类学”一词是1501年德国学者洪德最早使用的,指人体解剖和人的生理研究。而后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使用人类学、民族学等概念。但至今在德、奥等欧洲大陆国家,始终用人类学一词指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体质形态,民族学则研究人类的社会文化。

19世纪30年代,法国物理学家让・雅克・昂佩勒制订科学分类表时,引入民族学Ethnology(意思是族的研究)这一概念把它划为一个单独学科。

英国1863年成立伦敦人类学会,人类学包括体质和文化的研究,1871年两会合并为人类学学院,1908年由人类学家弗雷泽(J・Frazer)提出将研究文化的部分称为社会人类学。

美国于1842年在纽约成立民族学学会,1879年建立华盛顿人类学协会,1501年把人类学分为体质和文化两个部分,创立了文化人类学这个名称,1902年成立美国人类学协会。

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学引入我国,那时我国既用“民族学”也用“人类学”来称呼这一学科。解放初,人类学、社会学被视作资产阶级学科受到批判,文化人类学作为学科名称已不见使用。苏联一向使用民族学名称,在学习苏联的形势下,便沿用民族学作为学科名称,人类学则作为专指体质人类学的课程名称而存在着。现今我们所使用的人类学概念借鉴指英美,指体质人类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

2 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发展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为“更详尽地认识自己和对手”组织人类学家开展了对敌国、同盟国的国民性研究。二战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民族意识增强,研究殖民地民族的园地缩小了,人类学家被迫转向国内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本国的乡村社会和都市社会。人类学迅速发展出许多分支,诸如都市人类学、乡村人类学、政治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工业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

20世纪50年代,一些人类学家开始研究学校教育。代表人物是斯坦福大学的斯宾德勒(Spindler),1954年6月,斯宾德勒主持教育与人类学学术会议,主题是研究教育与人类学的交叉及教育中的跨文化问题。美国学者科米塔斯评价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公开宣布教育人类学的诞生”,会议出版了《教育与人类学》一书。

作为一门系统的、有理论的学科,教育人类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年以后发展起来的。

我国的教育人类学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代表人物有冯增俊、庄孔韶、滕星等他们在引入、比较西方教育人类学,构建本土化教育人类学,探讨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3 教育人类学先天的后现代气质

教育人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科学研究,与后现代的思想不谋而合。

3.1 反思“科学”

科学是人类现代化的理论和技术基石。而后现代却是对“现代”的反思,其实就是对现代背后的“科学”的反思。在科学统治世界的时期人类学的研究被科学视为没有可靠依据的只言片语。马林诺夫斯基坚持了科学实证主义,为人类学研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他的实证性研究规范包括:在进入田野研究前要有问题和理论准备,就如科学家带着理论假设进入实验室一样;要遵循标准化的田野研究方法,包括一系列的程序和步骤;要对研究对象有全面的考察,而不是沉浸在个别之中。研究者要有客观的眼光,并客观地阐述事实;要对研究对象中的文化等现象做结构、功能的梳理;要选取并典型化研究的人物;要用专业术语对相关概念加以说明。正是这样一套实证性的规范符合了“科学”世界的基本要求才使得人类学的地位得以确立。然而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人类学的研究天生具有的是对科学基础的质疑和反思。正如马林诺夫斯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马林诺夫斯基逐渐清楚意识到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写作中的问题。在其死后出版的日记中,他曾写道:“写作的经验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即使观察者是相同的――更不用说有不同的观察者了!因此,我们不可能讲述客观存在的事实:理论创造事实。”

科学的客观性在人类学的研究中不断暴露出缺陷和不足。而在人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却越来越显现出与后现代的思想的契合。

3.2 去宏大

教育人类学对于教育的研究要求我们深入到微观的社会群体中,以微观而深入的视角审视其内在世界。不再将研究定位在形成宏观、统一的宏大理论,以此来解释世界,揭示本质。后现代抛开本质,剔除宏大的研究范式和思维角度正好与人类学研究相一致。教育人类学以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透视教育现象和发现问题。但人类学对于教育的研究却并不是为了探寻其普遍的规律和大统一的解释,而是关注教育事件存在的本身,理解其本身的感受和体验,哪怕这感受是微小的和个性的。这种理解和探究往往被“现代”所否定,而后现代的观念却对这样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给予了理论的说明和肯定。

3.3 求“异”

教育人类学关注“异”群体中的“异”文化及“异”情感。使得被求同思维所边缘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个体情感重新受到关注。从“异”中理解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教育中曾被忽视的群体的情感和文化。这也是后现代对于“现代”思维的转向。从德里达的“延异”到利奥塔的“异识”后现代主义者反对确定性和本质性,高扬“异”的价值。使得“异”不再是“同”的附庸。要求在教育研究中要尊重异于主流的“他者”的“异”文化,不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强加于本地的教育问题及研究。学会以“他者”的眼光去审视、研究“异”教育,体会“他者”的情感。当研究“异”教育时要更换现代性的参照标准和体系,以后现代的眼光去发现“现代”所未曾发现的事情。

3.4 多主体交互

现代思想引导的教育人类学,在价值认识上强调的是价值无涉,以中立、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但现代的思想与教育人类学的矛盾就在于,要深入、真切地理解、体会研究对象的思想和情感就不能置身事外,而要参与其中。而一旦参与其中,便使得研究者本身不再可能如机器般机械地记录,而必然在体会情感中渗透情感。甚至使得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融为一体。这种融入性观察研究直接引起了交互的活动。活动中也逐渐模糊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成为活动的主体,整个活动就是多主体的互动过程。观察者带着慎思明辨的理性走入其中,在融入性深度交互活动中带着真切的情感走出来。活动中话语与认识上的交流沟通成为研究的重要关节。

以上这些特点使得教育人类学与生俱来地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此外后现代所倡导的复杂性、多元性及建设性后现代所倡导的有机性、整体性等在教育人类学中也都有体现。随着教育人类学的不断发展,必将以深度的后现代思想和学术范式规范和指导研究。

参考文献

[l] 吴晓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3):90-92.

[2] 王川.教育人类学[J].外国教育研究,1987(5):59-62.

人类学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人的形象文化人本主义设计

人类学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字面意思是“关于人的科学”。据说亚里士多德最先使用这个名词,他主要用之于研究人的精神实质。后来经过词义的延伸,在早期这个词就慢慢地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方面是关于人类体质的科学,一方面是关于人类精神的科学。在经历了和别的学科大致相同的经历以后,人类学这个学科得以创立,但要给人类学下个定义却是比较困难的。

人类学的目的是试图依据人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的研究人,尤其是人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特征的差异。人类学的基本领域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人种志等,其中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的起源、生成、进化、分布和发展,把人当作是一种自然生物,并与动物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人的特殊性。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则是人类文化的起源、生成、进化或变迁的过程,并将各种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加以比较。其他如人种志、考古学、史前学等学科大多可看成是在文化人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是在“人类”的层次上研究人,或在“群体”的层次上研究其文化(人种志),也就是说人类学研究的不仅仅是生物人、自然人的起源与分布(体质人类学),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人”(对应于“自然人”)。进入20世纪后,人类学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许多分支,形成了许多流派。体质人类学、文学人类学及其他专门的人类学学科都是建立在实验材料的基础上的,因此也就与古典人类学思想的哲学思辩分道扬镳了。人类学不再以整体的人的形象为研究对象,并且都把有关人类本质的认识作为先决条件,仅仅考察人类外在的特征或文化成就,但是它作为先决条件的由现代经验科学和哲学提供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大多是片面的。

19世纪是一个新学科不断产生与分化的时代,学科的分化导致了不同学科之间逐步失去了共同语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彼此独立,哲学与自然科学也开始相互疏远,自然科学家不关心哲学,哲学家也有意把自己置身于自然科学之外,这种相互分离的倾向使得哲学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哲学对人的研究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性,如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它们都研究人的各种问题,但多是些实用的知识、具体的领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的这一端来看,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关于人的世界的多方面的知识,但也正是这些认识使人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科学时代得科学无法提供一种确定的人的形象,那么,从哲学的这一端看又如何呢?现代西方哲学的确很关注这个问题,人本主义思潮正是由此而应运而生的。古典的形而上学把人当作一种抽象的认识对象,从某种先验的观念出发去寻求人的抽象本质。当代人本主义思潮,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不满足于那种抽象的思辩,因此,将社会中孤独的个体存在作为其全部哲学的起点,专注于内在的、不可重复的意志、情感和心理状态,从个体的内部来观察人、探索人的自我之谜。存在主义考察人的结论是,个人不得不为他所获得的自由和选择而承担责任,从而导致了它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存在主义反映了人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和失望的困惑,但是它把自我理解成情感意志的个体,而不是整体的人,它的悲观主义色彩,就是不可避免的,它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及对人的形象的描绘同样也是不完整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关于人的形象,如果这种形象是确定的,就会出现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和良好的生活秩序。现代科学和哲学彻底破坏了人原来各种传统的形象,人们不再把历史上的任何解释看成是真理,看成是人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没有一种解释能够确定地使人树立对自我的信心。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马克斯·舍勒敏锐地指出:“人已经成了前所未有地疑难问题,人不再知道他是什么,他懂得他不知道这个问题。人对自己的道路缺乏信心,道路对他来说成了问题,因而他以无比的关心思考自己的意义和现实,他从何处来,他要到何处去。……人的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文化、艺术和社会秩序赖以依托的传统的人的形象破灭了,“上帝死了”,人成了无家可归的浪子。在这种情况下,重建人的整体人的形象、恢复人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的问题也就成了焦点问题,也就是对于人的研究应当把人放到自然环境当中、放到文化环境当中去,把人作为一种由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来对待,从而综合地全面地研究人。

同时也可以看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出现与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并不总是令人乐观的。主客、心物、灵肉的分裂使人要么沦落为一架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机器,要么成为形而上学体系的一个环节,于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人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都被消解于思辨体系中了。

虽然浪漫主义思想与以数学和以知性为基础的近代科学主义思潮进行了抗争,竭力想挽救被工业文明所淹没了的人的内在灵性,拯救被数学思维浸渍了的属人的思维方式。这些浪漫主义思想家们无法忍受越来越多的机械式的说明,无法忍受生活的诗的丧失,其哲学指向就是:人究竟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有限的生命如何实现超越,又在哪里寻得灵魂永恒的归依?

的确,人不能生活在数学式的精确性和物理学式的实证性为基础的世界中,人是有智慧、有理性的存在,但人更是一种感情的存在,使人完善的是情操而不是理性,人的价值在于他的道德本性,这种本性本质上就是感情。人应当认识到,人本身绝对不可被这个实证化、精确化和逻辑化的世界吞噬掉、淹没掉,能够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保留原始的纯真本性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只有情感,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人是作为一种社会动物而生存着,但又不只是作为社会动物而生存着。就人的社会生活本身而言,无论怎样它似乎都不会阻止人对自身作出评论以及对自己的日常表现、渴望达到的目的和价值观念作出阐明和解释。

所有的这些再次表明了人类学中重建“完整人“的势在必行性,把人放到自然环境当中、放到文化环境当中去,把人作为一种由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来对待,从而综合地全面地研究人,这样才能建立一种确定的人的形象,也才能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设计才能称之为人本设计。不只是需要设计师在“生物—社会”的生存方式上看待人,还要深入到人生经验的提炼中去,并且把这种人生经验转而被作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念的体现,这样在设计上才能体现出设计的人本关怀,赋予设计以情感。

从某种人类学观点来看,设计的未来,取决于设计不被看成是作为对别的社会文化行为或体制的简单反应的文化的孤立片段、而是被看作其本身即是进行中的社会文化子系统的程度。在社会文化范围内,设计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它们是形成行为、规整行为和引发行为的行动系统,也是高度有效的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是知识、价值和表现多方面人类特性的极为丰富的宝库。这里所主张的研究与那些更为一般性的、强调形式的研究相比,在实质上是人类学的,是哲学人类学人本主义的延伸。正如在现代设计史中现代主义发展曾追求极端的简约主义后,变化性也逐渐减少,人类文化结构中的差异被忽略了,使得人们开始对自己心灵深处的渴望,重新反省探讨新的价值观,因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语意学派和解构主义等设计潮流及风格。而这一切都意图恢复现代主义所切断之产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重新去探求产品的文化意义或从产品发展与人类使用产品的历史,赋予产品功能性之外的人文价值,以人为本的设计的比重逐渐增大。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换成具体产品实体的过程,设计师扮演着相互沟通的角色,其对产品的结构、材料、制造及使用状态的认识,赋予美学价值,将心中的产品形象予以具体化。设计师透过产品与使用者做思想上的沟通,但是否能使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达到协调融合之地方,既看产品能否对使用者发生意义。是否能产生认知一操作或心理上的认同,是否能唤起使用者对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记忆而定,又取决于设计师能否认识到人的形象的“完整性”,是否将人放到自然环境当中、放到文化环境当中去,把人作为一种由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来对待,正如我们从一个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无形中可以看出该设计师、企业、地域的特有的语言与符号,以及设计师本身的文化教养,文化与人的交互由此可见一端。

工业设计就是为人类而设计(DesignforHumanBeing),为人解决某些问题,其广义的想法,实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由家庭生活之和谐进而社会生活之平衡与协调。就是调和人、工具、公共设施及环境所构成之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调和论。这种始终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工业设计的人本主义。在今后的发展中,人类生活和社会将更加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工业设计师们也将更加需要这种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是设计经过形式主义、功能主义等思潮走向成熟时期的设计理念,也是哲学人本主义的实践延伸,它主张任何人造物的设计(或非物质设计)必须以人的需求和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即人的因素为设计的第一要素,而不是技术、形式或其它工业设计必须时时感受时代的脉动,接受文明的刺激,并由人性出发来创作,诠释创造新文化。因此,人本主义的设计将是防止和解决可能出现的人机冲突,让现代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的一个基础。

参考文献

1傅永寿.哲学人类学-人类学向哲学的回归[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3)

2孙远波,黄小珂.信息化时代德人本主义设计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