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学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学概论

行政学概论范文1

对分校和学习中心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状况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分析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

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些错误认识。学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综合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少数学员态度不端正,认为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抱有侥幸心理,东拼西凑,没有实际参与调查,文章陈旧,没有自己的观点,抄袭现象严重,没有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势必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实践教学形式呈现单一化

尽管行政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就总体而言,实践教学形式仍单一化,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专项的社会调查模式要求社会调查主题、要求一致,方便了学生的操作,但是也带来了限制学员思维,束缚学员参与主动调查的积极性。例如,统一设定的选题限定了社会实践的选题范围,学员只能从农民工、农村青年、大学生这三个题目中被动选择,脱离了工作实际,客观上造成了一部分学员态度不认真、应付等现象。

(三)师资力量欠缺

随着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显露出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以山西为例大部分分校电大进行集中实践环节辅导时都是聘请外校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因为本职工作的繁忙,在指导教学实践环节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到位,师资力量欠缺是阻碍实践调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社会调查流于形式,调查报告抄袭现象严重

行政管理专科学员普遍存在文化底子薄,专业理论素养不高的现象,专项的调查形式,导致调查报告的选题和学员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相脱节,导致一些学员没有进行实际的调查,从网上下载资料和参考别人的调查文章,拼凑完成,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结果社会调查流于形式,使得集中实践教学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放教育办学的局限性。就学生而言,学员工学矛盾突出。二是普遍存在注重课程轻实践的情况。三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欠缺。基层电大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水平、结构体系、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现象,很少参加学术活动,学术视野比较闭塞,综合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导致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不够。

二、完善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调查的思考

(一)丰富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我们可以完全不拘泥于中央电大规定的四个专题选项的研究,可以根据山西电大的实际情况,分校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进行专题研究。为了进一步拓展此思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我们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选择。

1.开展随岗实践。

学员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工作实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际。

(1)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随岗实践教学设计。

以学生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核心理念,随岗实践作为社会实践调查的一种尝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进行随岗社会实践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环境、条件及实践能力的差异,要由学员自主选择随岗实践项目、实践单位及时间等,学生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要求选择实践项目与单位,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学生,由学生自己联系随岗实践单位,或由学校安排与其他同学一起组成实践小组在同一单位进行随岗社会实践调查。

(2)以教师为引导落实随岗实践调查指导。

为了切实保证随岗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专业辅导教师要按照教学实践规则确定学期随岗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制定随岗社会实践参考项目供学生参考,拟定学生随岗实践活动安排表,确定参加随岗实践活动的学生名单、实践单位,和学生商定随岗实践的具体事宜,指导学生按照统一规定的要求开展随岗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随岗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要求学校辅导教师利用班级QQ群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专业指导。

(3)以督察、监控为手段加强随岗实践过程的考核。

辅导教师必须加强对学员随岗实践过程的督察和监控,定期到社会实践单位了解学生实践情况,同时要求实践单位对学员随岗实践情况进行考核鉴定并写出鉴定意见,学生必须在随岗实践结束后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校辅导教师对学员随岗实践报告进行评阅,给出报告成绩,成绩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等,只有成绩合格,才能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专项调查。

行政管理专业要充分利用电大系统的资源优势,根据本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围绕社会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对当地的社会发展起借鉴作用。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小组协作调查。

所谓小组协作调查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关系,促进学员的学习,在小组协作调查中学员不再是单独的个体,学员成为相互合作的共同体,依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进行分工,使调查更具有深度和广度。能充分发挥学员自身优势,增强了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合作,培养了学员沟通、合作能力,最后以协作小组的团体总成绩作为主要的评定标准。

(二)建立激励机制,形成良好学风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形成良好学风是社会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学员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学风。在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调查的设计上,要科学、合理,符合社会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奖罚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实践教学的支持服务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完善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网上资源辅导,结合行政管理专业学科特色,建立选题指导、专题讲座、调查前瞻等栏目,满足学员对社会实践教学的需求。

(四)加强教师师资力量建设

学校要建立以系统内教师为主体,以普通高校专家为辅助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库,来解决辅导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强辅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环节指导质量。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学校普遍存在的忽视社会实践教学监控的现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社会实践教学进行监控,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原则,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不能是孤立的,要与理论教学评价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总结

行政学概论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效性 改革

[作者简介]高进(1971-),女,湖北武汉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阳江 52956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G00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23-0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带来的挑战和人才发展的需要,改进当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立足高职,设计课程内容。结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与高职教育特点,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认知体系转化。教材体系体现了学科知识逻辑和专家学者对相关理论的解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向教学体系转化是教学团队在深刻把握教材精神的基础上对教材体系的处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握学生的特点,通过此模式探索使学生对理论做到“真懂、真信、真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以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理论基础,选取学生成长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和社会重大问题,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紧跟时展增添新的内容,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发展成果和政策实践结晶融入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将课程以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提升教育的说服力。

2.以生为本,转化教学内容。坚持以生为本,正视学生的认知冲突,摸清学生思想困惑的症结,把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把基础课特点与高职教育特点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转化教学内容,努力形成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课堂教学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根据育人目标实用性的特点,本着“基于教材,源于现实”的原则,形成一套内容充实、实效突出的教学资源库。

3.避免重复,增减教学内容。一方面,要适时补充党的理论发展的新知识,及时解答国内和国际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对教材有所取舍,特别是避免重复。要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意识地省略或蜻蜓点水地讲解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着重突出大学教材比中学教材更系统和全面的特点,讲中学教材没有或者有但不够深刻的新的地方,使学生增长新知识,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重复。

4.强化实践,有效延伸课堂。高职教育强调工学结合,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确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时间安排来看,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与专业课外出实习相结合,深入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长期建设,建立比较稳定和巩固的实习基地,使其成为课程社会实践的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一直伴随着专业课的实习进行,教师全程进行指导,通过实习实践让学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理解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时间,适当开展就地就近社会实践。遵循就近原则,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可以是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也可以是志愿服务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相结合,扩大教育视角,丰富教育内容。利用基地进行教育,形式直观生动,教学效果较好。

第三,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群众、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拓展自我,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假期社会实践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分散进行。分散进行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由学生个人在寒暑假期间根据本人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调研题目,进行社会调查,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调研论文。集中进行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校团委牵头,各系基层团、学生会具体组织的活动。

二、实施开放式双结合教学模式

1.开放式教学资源,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展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实操型人才服务,教学资源不能仅限于课本。应立足讲台,讲透教材,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人格魅力影响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请进来、走出去”,丰富教学内容,多渠道教育学生。

一是依托讲坛请进来。开办人文讲坛,分专家讲坛、领导讲坛、企业家讲坛、青年讲坛、教师讲坛等几个系列。专家讲坛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做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提升理论水平;领导讲坛邀请市领导为学生作报告,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青年讲坛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回校和师弟师妹共享自己学习创业的经历经验;企业家讲坛邀请著名的企业家为学生作报告,使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讲坛系列立足学院、本地实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其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

二是依托基地走出去。结合课程的性质和本地的人文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走出去的方式一是参观考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授课进度、学生和学校实际有计划地安排,在基础课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英雄人物事迹展等,在概论课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大型企业、社区、农村等。二是志愿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福利院、农村小学等实践基地进行帮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才干,学院和基地实现双赢。

2.开放式教学空间,校内校外相结合,改革教学手段。高职教育注重“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为强化学生能力服务。在重视课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

空间。

一是立足本校,从课堂走向校园。以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实践基地、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教育。要创建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多种比赛和主题教育活动,并发动广大学生参与。在校内建设实践基地,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通过校内自我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立足社会,从校内走向校外。学校应该服务地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身示范,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提升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党代会报告解读、中央精神宣讲,带领学生做好“三下乡”宣传;教师作为兼职律师义务法制宣传,带领学生参加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辅导教师带领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化助残服务队定期到特殊学校开展“爱心慰问”“义教助残”等活动。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真正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1.构建四个环节,注重知行转化。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高职院校实际,进行“学、思、研、行”四个环节知行转化法探索。

学。学是求知的基础,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两个课堂:一是授课课堂。教师运用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尝试将艺术渗透引入课堂,如举办诗词朗诵赏析活动,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进一步领会思想。二是讲坛课堂。创办人文讲坛等,邀请各界成功人士举办讲座,通过讲坛课堂,学生学到了书本没有的知识。

思。思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三种方式“思”:一是“辩”。运用角色扮演、课堂讨论、辩论、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思考。二是“赛”。举办各种比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是“看”。观看时事VCD等音像资料,对国情、国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研。研是学和思的提升,教师采取两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研”,把所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是团队自主学习。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式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理论,学会合作。二是进行研究型教学。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调查报告,进行班内交流。

行。行是知的践行,学生通过两种渠道“行”:一是“外导”行。主要是参与基地活动和“三下乡”活动,由教师带队进行,指导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二是“内生”行。以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实践基地、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学生以自我实践形式进行。

“学、思、研、行”四环节知行结合教学法跳出课堂教学的思维,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生通过两个课堂的“学”,三种方式的“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两种途径的“研”,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两种渠道的“行”,在现实生活中充分体验、消化和感悟教学内容,内化为个人素质,外化为日常行为,提升自身素质。四环节紧密结合,学生能“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做到“真懂、真信、真用”,知行达到统一。

2.应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理论内容用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容易、更深刻。还可以建立课程网站,利用课程网站交流平台、QQ、论坛、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思想交流、疑难解答等,解决学生困惑,延伸教育功能。

3.改革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教学创新必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成绩评定这一环节,不然教学创新就将功亏一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加总结性评价的评价体系,学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活动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注意加强平时考核,把考试与课堂综合考查结合起来,把期末一次性的静态考试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力求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将总结性评价的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引导他们真正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由重知识记忆考核改为重知识应用考核。

[参考文献]

[1]胡宪刚.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6)

行政学概论范文3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基本单位和最终环节,其目标指向必须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想真正有所突破,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改革之势已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抑或尝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且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除了为数不多的教师在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改革尝试之外,大部分教师在等待、观望,大部分课堂仍是“死水一潭”。

一、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是什么原因导致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管理者始终关注着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不重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很多有益的教学方法未能及时得到推广,也因此打消了很多有为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是课堂教学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紧扣统编教材,教师和学生不能逾越管理者所制定的规范,超越于某种理论的实践创新也得不到及时的认可,这显然违背了管理学中的“发展原理”。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职业教育尤其重要。

由此看来,没有管理层的推动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二、推行职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但职教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着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但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

所以对职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职教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用”是“有效”的第一表现特征,而且其“有用性”要“远近结合”,基础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多接口性”,专业课程要体现知能的“岗位针对性”。

其次,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其“有效”的前提是个人价值需求得到满足,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不容忽视。

再次,职教课程体系的来源应当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现实性因素决定了职教的课程和教材是多变的,靠得住的只能是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有能力创新的教师,可见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最根本的保障。

换言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课堂效益是指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程度,这显然不能忽略。

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职教才能最终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依据“有效”的原则,课堂教学才能关注到每一个个体,职业教育才有可能是“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

三、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性推进。

(一)从深处入手,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新起点

有位职教人士曾经感慨:“其实最有条件去实现开放教育的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能开放;最有理由去实施素质教育的也是职业教育,但至今未能推行。”这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就目前职业学校教师的组成结构来说,非师范类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大多未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对专业业务熟悉但对教育涉猎不深(即便近年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相继成立,但输送的人才短期内还不可能成为骨干教师),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另一部分教师是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他们大多因袭了普教的传统,对教育理念存在着惯性思考;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职教与普教的区别,但忘记了职教本身也是教育,很多与普教存在着的共性之处没有很好地加以借鉴。

现在看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

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的教学时空才能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师生的大部分精力才不至于耗费在识记教材的“只言片语”上,“请进来”和“走出去”才是理所当然。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才能更注重知能的结合,职业能力才可能是结构性而非点式、线性的,实践才不至于沦落为理论教学的点缀,“选修”才不至于是“挂羊头卖狗肉”;课堂教学才可能真正“有效”。

(二)从高处入手,着手创新科学评价机制,在管理中体现改革价值导向的新维度

从各级各类的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来看,当前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仍是“教学规范”。就“规范”本身而言,其作为课堂评价主要依据是无可厚非的。但“规范”与“创新”本身是一对矛盾,两者之间是一种交替发展的过程。“教学规范”应该是动态的,更应是发展的,切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其涵盖的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作相应调整。

要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着手改变这种评价机制。作为价值导向,“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是一个新维度。重新审视原有的“教学规范”,对原先统得过多、限得过死的规范适当删减,倡导“多法并举、兼容吸纳、自成一家”,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在目的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

鼓励教学创新,就是鼓励教师在课堂外积极探索教材教法,在课堂内充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学创新,就是将“有特色”的课堂方式推而广之,并逐步将相对于“原规范”的创新演变成“新的规范”。例如,时至今日,为了正确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规范”的指标至少应该增添如下几条:教学观念是否转变?课堂目标是否全面?活动方式有无创新?教材运用是否灵活?课堂悬念是否适时变化?还包括课堂开放的程度,与社会的联系和教学时间的分布等。

作为价值导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新维度。面对常见的一些专业现实问题,学生有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没有通过查找资料、广泛寻求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应作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改变当前单独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测试的做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倡一种职业能力水平的测试方式,并逐渐与社会完全接轨。

(三)从实处入手,着重革新课堂设计思路,在备课中体现合理课堂要素的新配置

尽管“能力本位”的职教模式已推行多时,各专业有专业培养目标、每一门课有课程目标、每堂课有课堂目标,其最终的归结点应该是具有专业特点的结构性“能力”,但无论是专业的教学计划,还是课程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都未能着眼于“能力”,更不用说最后落脚于“能力”。很多教师只是上课传授知识,对专业目标不闻不问,其课堂的有效性显然大打折扣。

反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所有课程都应该是某种职业能力的立体结构中的一个分支,每一个专业都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图,不仅要让所有教师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一种能力,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上这门课,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只有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才可能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

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至少应该涵盖如下几个要素:

1.图。将专业的能力结构图进行分解,对每一个子能力再行结构化,并细化到每一门课的每堂课,用特殊的记号在结构图中标出这堂课的位置(明确课堂的根本目标)。

2.点。明确课堂的教学点,也就是明确教师的操作点和学生的掌握点。它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运用点,也包括方法指导点、情绪协调点及个别调节点。

3.量。课堂上不仅要保证一定的信息量,而且要保证较大比例的多边活动量,从学生的脑、手、口、眼、耳各个部位强化刺激,以形成有意义的弧反射。

4.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课堂设计应有不同程度、不同密度、不同进度的上、中、下三层设置。

5.序。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悬念符合学生的求知心理,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方式。多样化的传播序列可以避免课堂形式的单调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行政学概论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教学受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关注。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必然。

1 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写作准备阶段的整合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起写作教学的准备阶段,引导学生做好英语写作准备工作。现在的大部分初中生之所以不愿意学习英语写作,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可写,面对一个写作题目,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加强对英语写作准备环境的重视,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进行培养。

例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各种英语写作素材的收集,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并将英语写作素材的搜集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素材收集方法。例如,在讲解How was your weekend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的周末”为主题进行写作。教师可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人的周末生活,如白领人员在加班,学生在复习,教师在批改作业等。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周末,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找到英语写作的切入点与内容。在这样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完善了学生的写作准备思维,这对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2 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写作的整合

充足的准备对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在充足准备的基础上,学生要开始写作,还需要对写作题目进行丰富。学生的英语写作素材积累是没有指向性的,需要面对所有的主题进行素材的收集与积累。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所要分析的作文题目是具有指向性的。在写作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写作题目进行分析,更要掌握一些正确的语言技术与基本句型。在写作中,学生还需要对文章结构进行设计,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写作。在写作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例如,在以“我的周末”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在拥有充足的写作素材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写作的思路,让学生在写作时参考,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教师可以将写作的顺序进行排列,对不同内容进行随机展示,让学生在思路受阻之时可以找到一点点灵感。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轻音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促进情感的融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3 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写作修改阶段的整合

作文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文的修改工作。教师要引导初中学生对写过的作文进行修改,使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发现自己出现的错误,加强学生对于写作错误的认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英语写作批改阶段进行丰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文分配给作者之外的学生,让学生通过修改他人的作文发现自己的不良写作习惯。在个人批改之后,教师要将学生的写作错误进行总结,进行整理。在简单的整理之后,教师利用计算机将这些错误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共同关注他们的错误。使错误的制造者对自己进行反省,而其他学生也会加强重视,杜绝在写作中出现这种错误。

4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信息技术的应用服务于学生写作学习体验的升级,使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中找到乐趣。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初中英语写作学习中,促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桂芬.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8):273-274.

行政学概论范文5

关键词:教学体系;政治学与行政学;开放型

一开放型教学体系的内涵

本文所研究的是广义上的教学体系,涵盖了课程体系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等内容,突出了专业建设的整体性特点。它强调的是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将专业教学体系与学校整体教学体系、社会生活系统、新媒体技术、以及学生个人融合、贯通起来,是一个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

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构建开放型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首先,这是由政治学学科自身特点决定的

“政治学(Politics)”一词的词根是“城邦(polis)”,而城邦是古希腊特殊的国家形式。所谓政治学,从出现伊始就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本身就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今天,我们可以从狭义角度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也可以从广义角度,认为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政治学都是将人类的政治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抽象,升华为理论结晶。因此,政治学不是空洞的书斋理论,它必须与政治实践密切结合。而政治学专业的发展也绝不能闭门造车,而要使学生所学的理论能够回答现实的问题,要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寻找支持自身发展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二)其次,这是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常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学生经过学习,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和政务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构建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此外,最大程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切实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任。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到的知识和能力素养,都将成为其一生的财富和资本。

(三)再次,这是由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学现状决定的

1.专业定位不明确。我国高校中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建制归属五花八门、杂乱无序。有的隶属于人文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有的与社会学、法律等专业并列,有的甚至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起划归学院。不同的学院有自己不同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政治学专业也只能“入乡随俗”,变成了“四不像”专业,失去了自身的专业定位。2.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有一定脱节。模糊的专业定位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许多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专业特色,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差异性不强,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新型政治人才的需求。有的学校甚至将政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简化成“考公务员”,提出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这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显然是不现实的。过度泛化或过于狭隘的人才培养目标,都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也容易使专业发展迷失方向。3.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很多高校对专业认识滞后,仍将政治学看作是理论堆砌的“空中楼阁”,这就造成了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比重较大,实践课程较少甚至形同虚设。为适应当前人才培养需求,课程体系必须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一任务尤其需要开放型教学体系来完成。4.教学偏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讲授。当前政治学专业教学主要采取课堂理论传授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无法充分展现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观点:“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出作为整体现象的教学过程本身。割裂开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联系,就使这一过程失去完整性。”[2]这就对政治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打造一个开放型课堂,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这是由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当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互联网+”,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互动渠道、多样化的创新途径等。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须顺应时代趋势,树立开放理念,利用新媒体技术与所处环境展开积极互动。一方面,要不断吸收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及精神养料,实现专业成熟和学科成熟之目标;另一方面,应发挥政治学的建构性和实践指向,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做出思考和设计。如果不能回应现实,做出改变,政治学就只能成为死气沉沉、被人漠视的枯燥学问。

三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开放型教学体系构建途径

(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开放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开放型教学体系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摒弃对政治的狭隘认知,以更宽广的视野理解政治学。我国社会公众长期受意识形态思维的限制,缺乏现代科学的政治概念和思维,政治泛化、政治狭隘化现象比比皆是。反映到政治学专业建设上,就容易出现将政治学与交叉学科人为割裂开来,缺乏理论创新,无法用政治学理论解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新现象。从而也造成人才培养方面视野狭窄、思维单一。我们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手段、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反映出这些局限性。因此,要构建政治学专业开放型教学体系,首先要实现观念的深刻转变。要从更宽广的社会视角理解政治,用政治学的科学理论解释政治。同时对政治学进行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的认知,在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中实现理论创新。只有政治学学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多出路的专业人才。第二,人才培养以职业化为导向,注重人才输出的宽口径。所谓职业化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中获取职业、保障职业顺畅发展的能力和素质。[3]我们通常认为,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讨论职业化教育有损于本科教育的价值和地位。但事实上,由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毕业生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行政事务处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总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关注社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以职业化为导向,不断更新、丰富人才培养目标。此外,开放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就业方向也不宜做过多限定,而应宽口径、多方向输出人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愈加多样化,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学生们不得不放宽择业标准。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在保持专业特色基础上,尽量开放,从而使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培养,累积足够的就业竞争资本。第三,顺应时代趋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成为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同时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已成为当前开放时代对政治学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国际视野的培养必须以相应的能力为基础,如外语能力、掌握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能力、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定,并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予以实现。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1.塑造开放型、多学科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结合社会环境和学生就业方向特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需要构建融合多个学科的、开放型课程体系。尤其要注重政治学、行政学与法学、经济学的融合。(1)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包括课程如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行政学、法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政府经济学、社会学原理等。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2)学科专业课模块。主要包括课程如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政策概论、国际政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考试教程等。学科专业课主要强调专业特点,突出对学生在行政管理、政务处理、政策分析、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3)专业选修课模块。在课程体系中加大选修课所占比重,并按学科方向进行分类。包括政治学方向、行政管理方向、法学方向、经济学方向等。此外还包括实务操作性课程,如社交礼仪、秘书实务、行政公文写作等。通过不同模块的课程设置,最大限度的调动校内外教学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的、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使每个人拥有整体一致化、细节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利用各方资源,打造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1)围绕理论教学,优化课内实践。对一些侧重技能培养的课程,如电子政务、公务员考试教程等,进一步提高课内实践、实训比重,同时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务员考试系统等基础实践设施。对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也要适当加入实践学时,可以以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堂展示等形式进行。(2)整合校内资源,丰富专业实践活动。将校园文化活动,如专家讲座、各类竞赛、第二课堂等,融入课程教学或者列入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中,不需要专业本身有过多的人力和物质投入,就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此外,校内各级行政部门,都可以作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政务实践基地,各级行政领导也都可以成为专业实践导师。通过对校内资源的整合,能够使专业实践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走出校园,积极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对学生个人成长而言,社会终究是最好的老师。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对学生成长的催化作用尤其明显。社会实践可以通过教师设计题目,学生深入社会调研,完成调查报告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尤其是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最佳方式还是要建设实践基地,有组织有计划的参与社会实践。这一过程中仍要注意有效发掘自身资源。如笔者所在学校就利用共青团系统优势,组织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到省内各地基层团委实习实践,学生收获很大,反响良好。

(三)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实现构建开放型教学体系目标的重要手段。所谓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传统的偏重系统知识传授而忽视全面发展、偏重认知能力而忽视心理素质、偏重机械重复而忽视创新意识、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的课堂教学体系。[4]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把握好两个“度”:一是“放”与“收”之间的度。开放型教学方法的革新,意味着将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为教学的实际决策者。这种放手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随意性和对学生的放任。“放”与“收”同等重要,“放”是目的,但也必须以“收”为基础。二是“破旧”与“立新”之间的度。构建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一定要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理论灌输的教学方法,代之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但这并不代表要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所有手段、方法和理念,而是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取其精华、创新发展。在把握以上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的核心手段是采用研讨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制或小班教学制,由教师制定专题并指定阅读资料,学生在课下围绕专题,阅读分析指定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课上进行小组间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辩论,最终形成研究报告。这种方式是日本、美国等高校政治学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做出相应改变。由结果性考核转向过程性考核,用经过多次讨论修正的论文代替期末考卷,从而形成完整的开放型教学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政治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2]张荆红.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政治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49-52.

[3]张立国.职业化导向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理论观察,2011(3):116-118.

行政学概论范文6

2015年1月自学考试的秘诀!点击免费查看>>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