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植物保护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植物保护策略范文1
像我们大多数人希望能够忘记生活中紧张有压力和不愉快的时刻一样,植物或许也已经进化到了这样的程度,用忘记压力的本领面对极其难以预测的环境。
之前的研究表明,植物能编译“长期记忆”,用来存储有关周边环境的信息,并将其遗传给后代。许多草类和野草使用一种被称为表观遗传学的遗传性记忆,将化学基团附加在DNA上,以便开关基因,帮助适应干旱等困境。燕麦草是欧洲常见的一种多年生植物,似乎能够记住干旱。和此前未经历过干旱的植物相比,它们能够更好地抵抗阳光照射造成的伤害。这样的经历能帮助典型的植物产生必要的蛋白和化学物质,以防压力环境重新出现。植物能够在代际之间保存这种记忆,有时会通过逐渐出现的后生机制,从而影响这些基因是否表达。
但是新的发现表明,植物不但具有“记忆”能力,而且“忘掉”的本事也不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植物学家彼得・克里斯普博士和同事一起从事植物记忆的研究工作,他们在搜索对类似压力事件的记忆案例之后注意到,植物的记忆通常是例外的,而且不是规则的。植物可能有几个组织花费很大能量编译在某些时候并不需要的基因,因此在权衡利弊时对此前的经历产生记忆具有益处,但是同样也有坏处。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如果传递适应干旱的记忆,生长就会受到阻碍。例如,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辣蓼草在将其收到的环境压力传递给种子后,会使它们的根部生长缓慢。即使种植在不干旱的环境中,幼苗也往往较小。
“压力记忆可能会不利于适应环境,阻碍植物的恢复,影响它们的生长和潜在的产量。”克里斯普博士指出,“对于植物来说,在某些情况下学会忘记可能更为有利。因此,恢复处理过程需要在重新设置和记忆形成之间保持平衡。”
研究人员说,植物必须采取平衡措施,以确保生存下去。总体来说,植物似乎很“健忘”,有“忘记”记忆某些压力事件的能力,即使在未来可能会阻碍它们的生长发育。克里斯普博士解释道,植物是否会保留记忆,取决于经过环境压力之后发生了什么。它们在此“恢复期”内要么巩固压力反应并在基因上有所表现,要么恢复到此前的状态。如果要生成新的记忆,它们需要生成影响自己DNA的蛋白,从而决定其未来的表现。这种记忆形成需要满足一种叫做RNA腐败的过程。在细胞内,双链DNA在被转译成蛋白之前,会被转变为单链DNA。RNA腐败能够调节转化成蛋白的RNA分子数量,并扰乱和压力相关联的RNA分子,从而阻止记忆形成。
“植物的‘健忘’本领似乎比记忆本领更高,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德国波恩大学植物智慧与行为专家弗兰蒂塞克・巴拉斯加表示,“但是植物也有‘短期记忆’,这样的记忆并不依赖于DNA和RNA。”
面对“攻击” 释放气体
花瓶中的花香令人陶醉,刚刚割下的嫩草让人神清气爽。然而,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割草时闻到的香味是植物受到伤害时释放出的化学物质,用以干预动物的攻击并希望能保护自己。在知道了植物也可能会感觉到疼痛之后,我们的愉悦肯定会随之大减。
德国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在遭受“攻击”时会释放气体,这其实是一种痛苦的“喊叫”。与此同时还会发射声波,这不仅仅只存在于一种或是一类植物中,包括黄瓜与大量观赏花卉在内的许多植物都能发射声波。研究人员确定,虽然人耳无法听见,但是这些声波也是植物的一种求生本能。植物利用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释放有毒化学攻击,或是吸引益虫,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这种反应在植物体内根深蒂固,其实也是它们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
波恩大学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博士在证实植物语言存在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首先将植物叶子或根茎切开,整个切面会释放出乙烯气体,接着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气体分子开始轰击标准激光束,然后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他用激光驱动麦克风获取了来自健康植物“冒泡”的声音,但在受到穿刺威胁时上升为尖叫声,甚至被小虫啃咬也会有所影响。
该项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计算出哪些水果和蔬菜有可能会保鲜更长的时间,如开始变质的黄瓜会发出一种刺耳的聒噪声,可以将其从更新鲜的黄瓜中挑出来。“植物实际上并不会痛苦地尖叫,但在气体排放时能听到不同的痛苦声音信号。”朱利曼博士指出,“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的研究证实,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它们会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内啡呔。有趣的是,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之后,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药物一样能消除伤痛反应。
发现敌情 坚决自卫
之前的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受到声音能量的影响,它们会对音乐、风和触感等做出回应。密苏里大学的最新报告指出,研究人员在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声音和化学分析之后,确定植物会对毛毛虫咀嚼植物时发出的声音发出自卫性反应。
这项研究由海蒂・阿佩尔教授和雷克斯・科克罗夫特教授合作进行,前者是密苏里大学农业、食品和自然资源学院和邦德生命科学中心植物科学部门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后者在密苏里大学生物科学部门工作。他们把毛毛虫放在拟南芥上,这是一种与卷心菜和芥末相关的小型开花植物。
两位科学家利用激光和位于植物叶子上的反光材料,测量出叶子针对毛毛虫的咀嚼做出的运动。接着将毛毛虫进食振动的录音播放给第一组植物“听”,而另一组植物则是静音环境。随后毛毛虫以这两组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发现之前“听”到进食振动的第一组植物会产生更多芥末油,而对于很多毛毛虫来说,芥末油是一种毫无吸引力的化学物质。
“我们从事的研究是第一个展示植物如何对生态相关的振动做出反应的例子,我们发现进食的振动暗示着植物细胞新陈代谢的变化,创造了更多自卫性化学物体以阻挡毛毛虫的进攻。”阿佩尔教授指出,“不可思议的是植物常常暴露在不同的振动之下,包括微风或者不同的昆虫声音,这些声音拥有某些与毛毛虫进食振动相同的声学特征,但它们却不会导致植物产生自卫反应,增加化学防御。这暗示着植物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其他的振动来源中,区分出进食振动的形式。”
在谈到未来的计划时,两位科学家表示下一步研究重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植物是如何感知振动的;二,这些复杂的振动信号里哪些特征是重要的;三,机械振动是如何与其他形式的植物信息相互作用以产生针对害虫的自卫性反应的。
“植物检测昆虫进攻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进食振动可能是植物遥远部分感知攻击并开始增加防御的最快方式。针对这种化学物质防御,毛毛虫的反应是爬开,因此利用振动来提高植物的自卫可能对农业有所用处。”科克罗夫特教授强调,“这项研究也拓宽了研究植物行为的窗口,展示了植物针对外界影响拥有很多与动物一样的反应,即使这些反应看起来有所不同。”
植物保护策略范文2
关键词 信息时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一种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一旦被确定为国家级或者世界级遗产,都足以说明文化的重要性,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各类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及时加以保护,则可能会导致遗产消失,对各国的文化延续、历史发展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与文化的浓缩和体现,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精神、文化相关的财富,由于保存载体的限制,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存过程中面临丢失的风险。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同时各种信息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例如可以借助互网、多媒体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存储,减少纸质载体带来的风险。另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也为各类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种,指的是各个社区、群体或者个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达、知识、技能以及与此相关的手工艺品、文化场所等。随着我国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口头传说和表达,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第二,表演艺术,例如戏曲、歌曲、舞蹈等;第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第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第五,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从当前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限于文学和艺术的领域。
2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机遇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很大机遇,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的传递越来越便捷、快速,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人们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多的关注,而且通过媒体平台的引导,使得人们能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能为人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渠道,促使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贡献。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得到拓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3.1建立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保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发展也越来越深入,而且数字化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防止文化遗产丢失,则必须要加强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料的保存,借助信息技术,扩充数据库容量,并且在各个地区加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对民族文化数据库的完善,对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及时更新,确保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能够得以保存,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网络的传输,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避免其因传承人死亡等不可抗因素造成的失传,提高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
3.2搭建虚拟博物馆,实现数字文化观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展示,借助信息化加护可以构建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动漫技术、音视频技术等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数据、文字信息,虚拟博物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示更为生动、形象,而且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对外宣传、展演,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加良好的体验。例如当前有的地区已经加强对虚拟博物馆的应用,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人们只需要通过操作电脑就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详尽内容,并且可以配合音频、视频解说,各种影像资料的融合可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展示更加详细,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前我国有的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虚拟博物馆建设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相应成就,例如“民间表演艺术的数字化抢救保护与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楚文化编钟乐舞数字化技术研究”等,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4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顺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青年时代,2015(20).
植物保护策略范文3
[关键词]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 -0217-01
引言
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来说,旧城区的改造以及文化保护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牵涉到的方面众多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对于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要进行详细策划。尤其是在新时期下,全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惯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老旧房屋则传承着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城市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老旧房屋作为传统文化建筑的代表,对于地方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旧城区改造的时候要注重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质量。
一、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老旧城区改造问题越来越突出。再加上近些年城市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向了城市,这就使得老旧城区改造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改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产生
由于旧城区改造带有较强的强制性,在整个城区改造中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居民在进行博弈。但是三方中,居民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不得不按照政府的规定进行搬迁。我国目前对于老旧房屋拆迁采取的是财政补贴以及房屋产权调换,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拆迁户的利益往往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而政府财政补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次性到位,改造后的房屋价格都较高,原住民就失去了回迁的能力。再加上政府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原住民安置到郊区,这就使得拆迁户的生存成本大增,交通、购物、子女入学等问题都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钉子户”的出现。
(二)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特色消失
城市的老旧房屋传承着城市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的老旧房屋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信息,是历史传统和精神成就的载体。它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如意大利的罗巴古城、英国的伦敦都较好地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录下来,并且成为人类发展的文化圣地。但是反观我国的旧城改造,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建筑消失在拆迁重建浪潮中。如浙江定海古城中成片的老街区被拆除,济南一条浓缩了数百年年历史的古街区被拆除。据文化界统计,由于旧城区的改造重建,中国的文化建筑消失了60%。
二、促进老旧房屋改造的策略
老旧房屋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承载着地方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因此对于老旧建筑改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出完善的改造计划,严格执行国家以及地方制定的旧城区改造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改造运行机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改造措施,促进老旧房屋改造。
(一)坚持旧城改造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破旧立新是进行旧城改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新区开发只需要在已经审批下来的空地上建设各类设施,而旧片区改造则需要对于原有的建筑进行拆迁,对于拆迁户要进行妥善安置,对于那些不愿意拆迁的住户要进行劝导。在改造过程中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妥善解决旧城改造过程中的土地、资金以及人员安置等问题。需要整改的老旧房屋面积较大,单纯地进行旧片区改造,那么所花费的人力以及物力是巨大的,应该紧密依托周边的新区开发,提升旧城区改造质量。如成都耿家巷片区片区改造过程中,考虑到耿家巷片区距离成都市商业中心较近,且这些地区的房屋租金也不高,依托商业中心的经济优势来带动耿家巷片区的改造。因此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预招标的方式鼓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改造项目中,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旧城区改造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旧城区经济发展。
(二)重视改善公共设施,合理解决旧城改造的资金问题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其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紧密相连,因此在旧城区老旧改造过程中要加大公共基础建设。当前旧城区内部老旧房屋年久失修建筑质量较差,房屋建筑密度比较高,再加上生活设施不够便利这就使得旧城区内部建设有着较大的问题。因此政府在进行旧城区改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绿地、体育、道路交通以及商业用地的比重,优化土地分配制度,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如绿地、健身器材)的时候要该类用地的设施分布和指标水平做统筹分析,在满足改造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共设施配套建设。例如根据改造的旧城区周边发展情况,灵活调整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果旧城区周边上也比较发达,那么对于商业方面的公共基础投入就要加大;而如果旧城区周边多为住宅区,那么就需要加大绿地以及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进行公共设施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们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要求。
(三)合理规划旧城区道路建设
对于旧城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中,很难一次性将整体道路的建设完成,这就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合理规划。而旧城区的未来发展情况是很难预知的,所以必须要为旧城区道路规划准备一定的预留发展空间。在进行道路规划的建设的时候,集约化建设模式是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进行旧城区整改一般是因为现有的城市土地资源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用地的需求,而需要使用土地的建筑也较多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运用,除此之外,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城市设计规划人员也要注意将多种功能设施置于同一空间内,就形成了一个高效、有序运行的系统在进行道路规划中要根据车流量、客流量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测,合理安排商业出口、机动车通道以及行人通道,从而提高整体道路建设的高效性。
(四)尊重历史文化,保护特色文化
在旧城区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建筑,这些文化建筑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建筑中的瑰宝。因此在进行旧片区改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建筑的保护以及整改质量,尤其是对于能够代表地方文化特点的一大批文化建筑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这也是保证建筑文脉地方性和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尤其是对着近些年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的地方文化建筑都被现代高楼取代了,如皖南地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徽派建筑逐渐消失了,这不得不说是建筑文化的一大损失。在旧城区老旧房屋改造的时候,如果将所有的老旧房屋进行全盘改造的话,那么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保护,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加以改良,将其作为历史文化景点或者是公共设施使用。
结语
通过将国内外先进的旧城区改造经验以及成熟的研究理论,并将运用到旧城区改造实践中。加大对于旧片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投入改造资金加快旧片区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文化传统,将代表地方文化的老旧房屋保护和改造联系起来,进而推动旧城区改造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植物保护策略范文4
1.1综合治理理念
将植物保护方面的工作和农村卫生事业进行同等看待,将其列入地方政府的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职能当中,还能做到彻底有效纠正在传统的植物保护理念,即摒弃植物保护是打农药,植物保护是农业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的片面认识,考虑使用生物技术、物理的以及苗木栽培技术等治理对策,将其作为植物保护的基本措施。例如通过科学栽培方式、品种选育、声光电以及无敌保护等物理措施充分控制好病害、虫害与草害,尽可能多的采用具备综合性的非化学性质的对策,使用最优的组合,将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好的保护效果,与此同时还充分保护了植物的生长环境。
1.2全程监控理念
植物保护方面的工作,不只是关涉到农药的使用,还关联到土壤消毒、植物检疫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等,为了更好的开展植物保护方面的工作,可以使用“回溯追踪管理”机制,引入到植物保护工作当中,打造全新监控理念。尤其强调从新型无公害环保药剂的使用到植物保护技术的使用,从植物检疫到植物生长环境的消毒都应该根据农业相关的政策,按照规定办事,贯彻跟踪管理。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都应该通过回溯机制进行查找,便于及时进行修正,确保植物保护工作能够做到科学化、无害化。构建有害生物科学预警机制,掌控好病虫害发展的基本动态,并且充分做好相关病虫害方面的预报工作,还应该通过科研技术,继续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病虫害方面防治的基本方法分为3种,分别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化学防治速度快也能做到彻底,但是往往会将物种全部消灭,往往会破坏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应该将采取生物防治为主配合物理防治的防治策略,便能够将对植物保护造成伤害的生物控制在科学合理的情况下,保持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平衡发展。不只是因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能够控制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的产量,更由于其能大大降低环境造成的污染,有效减少残留药物的留量,使用生物防治再结合其余的防治法方法,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的采用农药来进行病虫防治的情况,做到有效降低农药的施用次数,大大降低农业相关成本,为经济与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2构建完善的植物保护队伍
植物保护方面的工作非常明显,在机构的设置方面一般是单独设置,不应该将农业技术推广、园艺艺术指导与土壤肥料等公益服务机构混成一体。对于县级往上的植物保护机构应该采取公务员管理,尤其是在工作方面给予保障。还应该在镇和村设置相关的植物保护员,并将这些植物保护员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体系中。从当前的植物保护工作人员业务思想素质不断得到加强,工作更为规范,人员的配备上相对来讲比较稳定,这一基础上,植物保护方面的工作人员,更应该不断提升政治方面的素质与业务素质,以便能适应未来社会主义市场化发展需求。
植物保护策略范文5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实践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79-03
植物保护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传统专业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此培养目标决定了植物保护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2012年教育部决定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联合农业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大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1]。所以,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使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对实验及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和优化,使植物保护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及内容更加系统、科学,既符合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符合学生就业多元化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就业能力。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近年,通过多次组织专家及教师与用人单位座谈、问卷调查,反馈毕业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同时比较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情况,借鉴其先进经验,对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教学计划总体原则是加强实验及实践教学在课程中所占比重。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共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以及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模块,毕业生4年应修最低学分为16分。通识教育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军体类、外语类、数理化类、计算机类、公选类、文理渗透类及艺术类等课程,主要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把综合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此部分学生应修91学分。专业教育课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三部分,以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药学、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害虫生物防治和植物病理学大实验等课程的学习为重点,主要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在生产实践中熟练应用;使学生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人类身体健康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植物保护中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此部分学生最低应修78.5学分。此模块中每门课程均配有相应的实验课,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例为998∶520。第三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农学基础、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杂草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以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公益劳动、军训、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除毕业论文外,此部分累计33.5周,22.5学分。通过实习与实训,使学生掌握主要作物播种时期及方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能正确识别和诊断田间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了解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与危害特点;掌握主要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
二、加强实验平台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生实验平台建设,近5年植物保护专业通过学校211工程建设资金、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项目等累计设备购置费用709万元,购置800元以上仪器设备328台/套,其中5万元以上设备18台,10万元以上设备8台,重点建设了植物病原生物学、植物病害生态学、农业害虫防治、昆虫生物学、杂草生物学和农药检测6个实验室。购买了有害生物显微观察及演示系统、快速蛋白纯化系统、智能型虫情测报灯、高速冷冻离心机、原位梯度PCR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光合作用测定仪、次生代谢产物分离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农药试验自动化施药系统、固相萃取装置等仪器设备。建设后在所有以病原和昆虫形态观察为主的实验教学中可以达到每人一台显微镜,同时,配置了多媒体投影设备,使很多微观的影像直观化,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此外,通过平台建设还开设了农药残留分析、农药环境学、农药环境毒理学等一些新的课程,使农药残留分析等实验课全面与国际研究水平及其分析检测技术接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使选修农药残留分析课程的学生真正掌握农药残留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三、构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在实验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促进实验内容更新。植物保护专业主要包括植物病原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杂草学、农药生物测定、植物病理学大实验等实验课。长期以来,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分别由不同教师承担,由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因此部分课程的实验内容存在重复设置现象;而且教学内容没有及时结合社会的需求而动态调整,许多课程多年以来一直采用一成不变的传统实验内容,陈旧滞后;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内容较简单,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相对偏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疏于动手,不重视能力的自我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差。因此,通过组织教师研讨,调整了实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保留核心的基本技能训练,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验项目选择及开课时间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灵活性。修改并重新制订实验教学大纲,并按1.5倍比例设置实验项目,其中包括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及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综合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百分率。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实验项目,在网上提前预习实验内容,提前向实验中心提出实验申请,并与实验教师及实验人员预约安排实验时间。教师结合其实验或研究内容,进行实验指导。
一些实验课程如植物病理学大实验,探索式地尝试应用项目教学法。即将实验课分成两部分,基础性实验需要学生系统掌握的内容仍以传统的形式上课;另一部分则以项目的形式改成选修,实验项目以课题实验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项目的完成。由指导教师给出若干个实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以后工作去向选择1~2个项目,然后把选择该项目的学生分组操作,项目成员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操作前首先要熟悉该项目的目的、意义,并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项目的操作流程进行设计,完成设计任务书,这些内容的完成需要学生协同完成,需要团队合作与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学生的日常实验的监督,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教授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协助解决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并保证实验材料的安全使用。每个项目小组学生人数视课题内容分配,推荐一名组长,汇总实验中的问题,传达教师的要求,组织实施。该教学方法实施后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补充了单一教学形式的不足,也满足了因人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2]。
四、改革教学实习模式,丰富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增设毕业实习
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植物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学基础、植物检疫和农业气象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以及生产实习等实习内容。长期以来昆虫学、植物病理学以及杂草学教学实习只在学校周边对发生的主要病、虫、杂草进行识别诊断,而学生却是来自全国很多省市,毕业后也是在全国就业,因此对南方发生的一些病虫害一无所知。另外绝大多数学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了解甚少,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只是在实习基地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掌握一些作物栽培技术而生产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缺乏系统培训,对真正的生产实践不了解,日后到了工作岗位,很难做到上手快,出现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等现象。
因此多方筹集经费,尽可能地在多个省市进行实习,此外还对教学实习内容与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优化,将相互关联的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实习有机地组织起来,实行联合实习模式,将现在的集中实习改为分阶段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病虫草害的种类、发生发展情况,这样既可以在不增加实习经费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实习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既需要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各种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又需要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作物生产实习实践环节,学生在第六学期的5月一直到8月共12周时间全部进行生产实习。为了更好地达到生产实习的目的,指导教师进行了精心设计,根据植物保护专业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设计一些具体的实习项目,增加了农作物栽培、管理、主要病虫草害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等生产实习教学项目,如水稻稻瘟病发生趋势预测、粘虫发生趋势预测、玉米丝黑穗病防治、大豆土传病害防治、地下害虫调查及防治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制订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并组织实施。这样学生在整个生产季节参加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既可以了解农业生产实际,也明确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
此外,根据近几年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一些农药企业、农场、植保站、农科院等单位签订协议,建立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增设了毕业实习,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为毕业生在毕业前提供农药生产与经销企业、农场、植保站、农科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的实习机会,满足学生就业多元化的需求,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强化毕业论文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整个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查阅文献、科研选题以及申报科研课题、结题、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合作共事和团队协作精神,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科研中的自主性,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每人一题,将选题时间提前到第五学期,学生在大三进入实验室。实行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制,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3]。
几年来,对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对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高素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樊东,张艳菊,何付丽.植物生产类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13,(2):67-71.
[2]李永刚,文景芝,韩文灏.农科类实验教学中“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8-219.
[3]姜道宏,王满铮魏友伯,李建洪,边银丙,黄见良,黄俊斌,王小平,侯明生.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96-300.
植物保护策略范文6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的大学教育为精英教育,本科教育处于教育的顶层,专业设置细适应了计划经济的要求。在大学教育逐渐成为大众化教育的时期,本科教育位居整个教育中层,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要求本科专业口径要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样要求加强基础,缩短学时,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如何合理地利用好传统专业优势资源,打破旧的、固有的、传统的窄口径专业设置结构,构建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宽口径的专业,如何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好,不能将专业课程一唯淡化,是当前专业设置上面临的、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以免培养的人才成为不懂专业的大学生。
一、国外农业类专业改革现状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类专业一般口径较宽,表现在基础课程体系在同类专业中通用和学科间课程的相互渗透,同时强调与新的农业生产体系相吻合,学生的选修面较大,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美国要求农科大学生应该适应平均每4~5年改变一次工作岗位的需要,各专业适当拓宽基础,培养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即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更新由教师主动提出,由学院的课程委员会审定。为适应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要求,发达国家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探究式、讨论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普遍应用,并且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本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大学一、二年级学习基础理论和文化教养;三、四年级进入主修课学习,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取一门主修学科,即为专业;三年级逐渐接触专业,三年级下学期,按其兴趣、职业方向、能力等确定相应的研究方向并进入相应的研究室,四年级做毕业论文。日本农业教育课程不断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内容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增加了许多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各级农业学校紧密结合地区农业经济开设了与地区紧密结合型课程,直接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服务。农业专业知识不仅仅局限于面向第一产业的耕田、畜产等农业直接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增加了农业管理、农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农业高中普遍增设了普通课程和专业课程,涉及了更广泛的农业相关领域,供学生从更宽的范围选择履修科目。
二、国内农业类专业改革现状比较
我国以往传统农业类专业设置较细,重视专业对口,强调专门技术和知识的传授,以适应社会需求。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厚基础、强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不少高校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诸如生物、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受到各院校的普遍重视,学科间交叉融合,提升传统学科的水平。农业类专业开设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专业课程,为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一些专业被指定了专业方向。例如,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种子方向) 、园艺(观赏植物方向);浙江大学:农学(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方向、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两个方向) 、植物保护(农业生物及信息技术方向);贵州大学:农学(烟草、种子、药用植物三个方向);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应用真菌学、农药学两个方向);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城市规划方向)、园艺专业(观光园艺方向) 、农学专业(技术与管理、设施农业两个方向)、植物保护专业(计算机应用)、草业科学专业(草业工程与城镇绿化方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企业规划与形象设计、物业管理两个方向)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技术(植物、动物两个方向);北京农学院:园林(风景园林方向)、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旅游管理方向) 。
三、重新定位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综合素质要求提高。拓宽植物保护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提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内涵,设置植物保护宽口径专业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植物保护专业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植物保护专业处于综合型大学建设中,人才培养出现新的问题。比如,生源不足、社会对毕业生有效需求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学科实力不强、科研基础薄弱、生源素质较差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因此,办学需要重新定位,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位,不追求主导学科,而要努力成为优势学科;不求做大,但求做强。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加强多科综合,优势互补,向交叉、边缘学科拓展。
在专业设置上,坚持“大调整”、“宽口径”,主动适应生命科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从社会需求看,农科大学生必须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众所周知,农村社会分工十分粗略,农科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往往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包括社会问题,农科大学生只有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解决纷繁复杂问题和矛盾,才能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单科性的农业高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而综合性大学门类齐全,学科众多,有利于拓宽农科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综合大学农科院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资源优势切实应用于人才培养中。其次,应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宽厚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舞台和后劲。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教学安排上体现“重实践、个性化”,农业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行学分制、选修课制等,使学生的发展更具个性化。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
四、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开展,为了改变高等农林院校偏窄的专业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各高等农林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
五、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特色与创新
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注重“多样化、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综合教育课程三个类别。其中,普通教育课程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外语、体育、实践训练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了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和综合特色、专业实践训练课程模块。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化体育课程模块。改革了以往公共课、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避免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使学生明晰如何依托专业培养平台,选择课程模块,构建自己人才知识体系,实现个人理念,满足社会需求。
专业教育贯彻学生整个培养过程,摆脱以往先通识教育、后专业教育的模式,使学生了解专业,依托专业塑造自己。专业课程前移,不仅能够合理配置学时,避免学生学习时间的松紧不均性,而且促进学生对专业认识,增加后期自我完善机会。弃陈出新,优化课程,满足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减少了植物线虫学、植物细菌学、城市绿地病虫害、发酵工程、生物农药等课程,增加了植保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绿色食品、农药分析、农产品加工、杂草学、节水滴灌、市场营销等课程。压缩学时,增加选修课程,加强基础性,注重系统性,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开展个性化培养、双学位、特优生培养、硕士推免、跨学科先修和课外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形成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四位一体的模式。实现了实践教学全学程不间断,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明确教学任务,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考核,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致力于建设植物保护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樊东,赵奎军,王晓云.植物保护专业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1):69-71.
[2]樊东,赵奎军,张伟,裴海英.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3]龚国淑,黄云,张敏,蒋素蓉,秦芸.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2004.
[4]郭伟,孙海燕.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SIR”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2):27-29.
[5]侯雪坤,贝丽霞,赵清华.创新教育体系推进“大农业”特色人才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179-180.
[6]李保同.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2):53-55.
[7]李文英.日本农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63-68.
[8]李艳秀.我国农业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农村经济,2003,(12):77-79.
[9]刘文奎,袁玲,张茂仁.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16-219.
[10]齐晓辉.以科技创新应对新疆兵团棉花产业危机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4):33-35.
[11]任良玉,刘雪春.地方性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人才就业状况分析与培养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3):12-15.
[12]任良玉.植物保护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1):39-43.
[13]王峰.兵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新疆农垦科技,2005,(5):3-5.
[14]王秀德,史亚军.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研及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2,(12):59-63.
[15]吴淑娟,龚祖文.高等农业教育研究20 年的反思和展望[J].高等农业教育,2002,(1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