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范文1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学、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范文2
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中,据说人类的自尊受到三次打击。第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原先,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人类当然是宇宙的主人,也因此而有无比尊贵的地位。日心说指出,人类所居的地球其实是绕着太阳转的,这颗小小的星球在浩瀚渺远的宇宙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人类只是孤零零地居住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
尽管人类不再是宇宙的主人,那么毕竟是万物的灵长,在这颗星球该拥有无比尊贵的地位吧?但达尔文的"进化论",又一次打击人类的这种自尊。他告诉我们,人类的祖先是猴子,今天的所有文明人他们遥远的祖先无例外都是猴子。人类并非上帝造就,更不是上帝的宠儿,在这个星球上并不天然地拥有统治权和优先权。当代科技则进一步证明,人与猴子,甚至是老鼠的基因,90%多是相同的,不同处微乎其微。
或许人之高贵在于人所独有的理性和高贵的情感,这使人完全区别于动物。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给人的尊严以第三次打击。他指出,人的行为其实质只是本能的冲动,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欲望的世界,这种原始的欲望跟动物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就其心理本质而言,人并不能区别于动物。马克思也说:“人从动物来,必带动物性,不是有无,而是多少。”所以,在西方文化的视野里,倘从宗教角度看,人是有“原罪”的,人类必须不断地向上帝忏悔,求得“赎罪”,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倘从科学的角度看,人是有动物性的,本性是恶的,其实也是一种"原罪"。人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通过剖析和批判来展现人的真实存在的状态。正惟如此,人类因其向善的努力而区别于动物,赢得人性的尊严。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种反思和批判,没有哥白尼,没有冲破神学的桎梏,自然科学就不可能繁荣,现代科学就不可能诞生。没有达尔文,没有人类学的独立而充分的发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就不能高度整合,创造出奠基于现代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的现代社会。没有弗洛伊德,没有对人类本能、人性的追问和诘难,没有人类深刻的自我观照和精神提升,就不能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心理学的高度发展,影响现代哲学、艺术和教育。
人来自动物界,又从动物界提升,这是人类的必然趋势。西方因认定人有其“恶”,故用法律、宗教等手段来规范人。中国文化认为“性本善”,“人皆可为尧舜”,认为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而达到圣人的境界。“克己复礼”“吾日三省吾身”,既是修炼的目标,也是修炼的手段。中国人是完善自我,而不是批判自我。西方不认为世俗中有完人,因为只有上帝是完美的。东方认为世俗中有圣人,圣人是完美的。所以有人会扮作圣人,有人被捧为圣人。既然不肯自觉暴露自己内心的丑恶,所以自我约束很难彻底。圣人的标准太高,难于做到,故多文过饰非的伪君子。鲁迅先生作为思想家,他的伟大之处正如他所言:我的确常常解剖别人,但更严于解剖自己。倘若对人性估计太高,那么对人犯错的宽容度就小。监管既少,犯大错的可能性就多。一种民族文化有其优秀之处,也有其缺陷,每个人也如此。改过自新,长善救失,既包含着文化的尊严,也是人性的尊严。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范文3
一、透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个体心理也具有社会性。虽然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着个体心理水平与群体心理水平两条路线展开,但应当明确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而是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族群心理。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5-0004-03
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心理学研究都是对特定历史文化中的人类心理的研究。但主流心理学采纳的是自然主义科学观,其研究忽视心理以及心理学的文化特性。然而,在心理学研究中关注文化现象,以及在研究中采取文化视角,将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趋势。从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到文化心理学(cultural psychology or trans-cultural psychology),其中的文化意识发生了重要衍变,表现为在不同阶段,心理学对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其中蕴涵着认识论、方法论的转变。本文拟就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中文化意识的衍变作一探讨。
一、文化观上的差异
科学心理学采纳的是自然主义科学观。这种研究方式假定了人类统一的心理机制的存在,把人类心理理解为脱离历史和文化的存在。这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既忽视了研究的本土文化根基,也忽视了研究的跨文化差异。因此,这种脱离文化特征的研究既难以反映本土文化中真实的心理行为,也无法确切解释和预测异质文化中的心理行为。心理科学对于人类统一心理机制的追求,是以牺牲人类的文化品性为代价的。心理学正是靠跨越文化和历史来保证自己研究的合理性和普遍适用性的[1]。
人的心理是文化和环境共同塑造的结果,不同的文化和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是不同的,要想对人的心理有完全、真实的认识就必须将人置于具体的文化和环境之下。文化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之后,心理学家面临的是如何处理文化的地位与角色的问题,而此问题实质是文化与心理的关系问题,必须在心理与文化关系的探讨中得到说明。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曾经有过多种形式的体现。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类心理被认为是超文化存在的,是普遍统一的心理机制,这使得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割裂的、分离的。20世纪中叶以后跨文化心理学兴起,它试图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文化群体的被试,找出一套全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和仅为某些群体所具有的心理机制。虽然它在研究中考虑到了文化、环境的差异,但由于其深厚的科学实证主义倾向,未在内容、方法、理论上有本质性的改变。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既有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检验,以及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在心理结构、心理能力方面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验证人类共同心理机制的假设。文化在跨文化心理学中还不是研究的主要兴趣,仅仅被视为需要祛除、剥离的因素。再如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它主要关注文化与生物因素的关联,关心文化如何适应生理需要的进化与发展,试图使文化研究融入生物学这个大科学(big science)中[2]。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化作了生理、生物的还原处理。由此可见,心理学研究虽然对文化问题日益关注,但其对文化的角色的处理与认识并不一致,或者说当代心理学对于文化因素的采纳与接受已经不是问题,而如何认识与处理文化在研究中的作用与角色才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随着心理学对文化因素的关注日益增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化心理学产生了与跨文化心理学将文化视为心理过程发生的背景不同的观点,而视心理为文化的投射物、对应物,认为人的任何内在的、深层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都不可能独立于文化的背景和内容,心理和文化既是有着相互区分的各自不同的动态系统,又彼此贯穿、相互映射、相互渗透。在文化心理学家眼中,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文化不是作为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客观限制或给予便利,而是存在于实践和建构活动中的意义系统。文化作为一种意义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一是表象功能(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即包括了人们共同持有的对经验本质的理解;二是规范功能(prescriptive function),提供了人们行为的一般准则;三是创生功能(constitutive function),可以定义并创造生成某些事实[3]。当然,文化所具有的以上功能均是在视文化为一种意义系统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三者必须进行整体理解。真正文化取向的文化心理学不再以一种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背景,去寻求理论在异域文化中的检验,而是从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特有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入手,以社会化过程、人际互动过程为研究重点,以本土心理学代替普遍性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假设超时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规律的存在,它的学科任务就是要从不同文化背景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这些规律,以形成“超文化”的心理学理论。理论的抽象、概括程度越高,适用的范围就越大。文化心理学家则认为,任何特定的心理过程都内在地蕴涵着文化因素,不仅如此,任何一种理论,包括它所使用的概念、命题、假设也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会使人对同一概念或理论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如果离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将很难对观察结果作出准确解释。因而,文化心理学不再以一种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背景,去寻求理论在异域文化中的检验,而是从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特有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出发,以社会化过程、人际互动过程为研究重点,以“本土心理学”取代“普遍性心理学”。随着文化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扩展,人们对心理学文化内涵(content)理解的不断深化,“文化敏感”对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愈益凸显。
二、方法论上的差异
在研究方法方面,跨文化心理学采用了科学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二元论、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归因主义,首先假设一种与现象世界相分离的“本质”,或者假设一种与现象世界相分离的存在方式,作为世界的本原或“真存在”;其次,假设人能够认识这种“本原”或“真存在”,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人“怎样”实现这种可能的认识,即对那种设定的“本原”或“真存在”的重述和再现;再次,这种探究和认识通常具有一定逻辑,而这种逻辑与事物发展的逻辑一致或重合。换言之,跨文化心理学假设存在普适性知识,存在客观真理,现象背后有本质,事物有其存在的普遍性基础或规律,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去发现适合于各种社会、各种文化、通用的心理学理论和定律。它采用的基本上还是实证的方法,在具体研究策略和方法上,强调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异文化研究和控制研究,区分研究中的主体(研究者)和客体(被研究者或研究对象),坚持价值中立,强调量化方法,重视说明和预测,倾向于去情境化(decontextulized),尤其是没有情境的问卷法、实验室实验法等。它通常把某种文化中生成的研究程序用于他种文化中加以检验,以确定其合理性与普遍性。
而文化心理学采用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基本观点,是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多元研究方法。文化心理学借鉴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它是以特定文化中人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生成研究程序,而跨文化的比较是次要的。在具体研究策略上,它强调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同文化研究和生态学研究,重视现实性研究而反对研究的“人为性”,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为主体的关系,采用哲学解释学方法,重视研究双方的视域融合。
文化心理学认为,应对特定文化中的现象进行认真深入的密集性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它认为人种学研究方法和质化方法是最为有用的,在研究任务上重视描述和理解,强调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收集材料,研究许多变量和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境,其基本研究是综合的、整体的,而非决定论或确定性的[4]。
三、文化和心理关系
跨文化心理学把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看作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在客观因素如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等决定的,文化是这些客观因素中的一个方面。换言之,它把文化看作是与心理或行为不同的外部因素,强调对文化的控制、利用。由此它认为,心理学研究应通过对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来描述和理解行为,考察文化对心理或行为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心理或行为,以达到用文化来解释心理或行为之目的。
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文化与心理应该是一体之两面,作为文化形态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或社会结构等唯有放在人如何去知觉它、解释它的前提下才取得其自身意义。也就是说文化既对心理活动有所界定,同时文化的意义又取决于心理活动过程,人的心理历程是以文化为中介的历史发展。这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文化与心理是同一整体,必须同时加以考虑,缺少任何一方则另一方也不存在;第二,文化与心理又是一体之两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不可以把一方还原为另一方,这也就是说文化与心理是保持着一定张力的整体存在,二者既不可以分割也不可以还原,这就是文化与心理的依存性。在文化与心理互相依存的条件下,二者又是相互建构、互为因果的关系[5]。文化是人用自己的心理构筑或规整的世界图景,而心理在这种构筑和规整活动中被改造,从而得到发展,具有新的意义、结构和功能。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两面,文化是人的世界的基本特征,人及其世界就是文化性质本身。“人既是文化世界大厦的建筑师,同时又是这个大厦的砖瓦”[6]。
具体地说,人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依据自己的心理(意志、需要、认识等)来改造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图景(如梅花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不只是一种植物的花,它更意味着坚强),使它成为文化,适合于人;另一方面,人又运用心理来认识和体验世界,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世界和人本身都成为文化。世界转化为主体化了的世界,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人的心理也在刺激活动的不断作用下形成、发展和深化,具有文化特征,成为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又进一步转化为文化创造活动。因此文化心理学认为,刺激的(文化)意义而不是客观特性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由于意义是主观的,因此可以说人的行为是由主观因素决定的。这些主观因素有信仰、认知等,由此在理解人的行为时,应分析或了解刺激或事物对人的意义,以及人的其他主观因素。
总之,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都在关注文化因素对心理和心理学的影响和作用,但它们对文化的看法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跨文化心理学主张进行多种文化条件下的比较研究,以把握更为普遍的心理规律。事实上,文化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仍处于边缘角色,文化在研究中起到的只是标签作用,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验证人类共同心理机制的假设。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应该参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构建,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视角;在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上,文化心理学主张摆脱还原论和实体论,重视文化与心理相互构建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1]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J].吉林大学学报,1999(5).
[2]Plotkin H. Evolution in mind [M]. London: Penguin,1998(223).
[3]Miller J G. Cultural psychology: Implications for basic psychology theory[J].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9(2).
[4]李炳全. 论文化心理学在心理学方法论上的突破[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4):40-45.
[5]杨莉萍. 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 220-266.
[6]程. 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范文5
有一位成功的商人,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他一辈子装聋作哑。
原来是这样顾客走进他的店里,指着一件商品问:
“这个多少钱?”
”什么啊?“商人手贴着耳朵问。
“这个多少钱!?”
“什么?有多少?”
“是多少钱!!”顾客有店对商人恼怒了。
“哦!这个多少钱啊?稍等下~”商人对这里屋里的人喊
“老板~这个柜台上的东西多少钱啊?”
里屋传出一阵带着睡意又不耐烦的吼声:
”不是说了么!那里的商品要80快!好了别烦我!”
“哦,这样啊~好的!”商人回过身来对着顾客。
“您也听到了,老板说要50块,不过我可您便宜点40块拿走怎么样?”
顾客暗自窃喜匆匆付过钱后一溜烟就走了。
第二个
有一家牙膏场,他们的牙膏很受欢迎,每年的利润都比前一年超过20%,但是这个月却只增长了14%。公司的会议上所有人都为前景担心,公司的老板希望有人想出办法。这个时候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对老板说我可以为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必须先给我5W元。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他的年少轻狂所吃惊。
老板想了下拿出5W元给了年轻人。
年轻人说:把我们牙膏的口径增加1毫米。
这一年的公司利润超过了40%……
第三个
联合国大家都知道,一开始联合国是没有地方的,一些人只好求助商人们,商人们逐利,几乎所有的商人都避开了这个话题,这个时候有一个财团出来选出一大块地捐给了联合国。
联合国建成后其四周的房价飙升很快,而那个财团早就在联合国建成以前连着联合国把相邻的地皮房子买下……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
不是所有的消费心理都能转化为消费行为的;
也不是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由消费心理引发的。
产生什么欲望,是个人问题,可以用消费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如为什么或怎样产生对异性的需求;
满足欲望的6W(何时、何地、何手段等)2H(何代价等)如何选择,则是消费行为学问题,要用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础的“消费行为学”来研究。如,是通过抢婚、还是上帝安排、还是父母之命、还是自由恋爱来满足对异性的需求;
“消费行为学”认为,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因素有:
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
社会因素(相关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
个人因素(年龄、生命周期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个性、自我概念);
心理因素(动机、认知、学习、信念、态度)。
消费心理仅仅是影响消费者实施消费行为的一部分因素,而不是全部。
二者的分别,不是可有可无的;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营销史上的多数企业的胜败得失,促销活动方案或策划者本人的优劣判断,往往都是以二者的区别为起点的。
端正促销目的:消费行为VS消费心理
应该是定价策略吧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的 比自己说的好 就引用了 还有案例
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中不同变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制定出适合市场变化的商品价格,进而实现定价目标的企业营销战术。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
新产品的定价是营销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新产品能否顺利地进入市场,能否站稳脚跟,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关于新产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复杂性 联结论模型 表征 自组织 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09-02
一、引言
西方心理学史中有许多关于人的比喻,比较典型的有恩培多克勒的水、气、土、火四根说,后来希波克拉底由四根说发展出的四液说:这两种假说都是用元素混合的化学思维在类比人的气质类型。而将人作物理性的比喻始于牛顿时期,典型的代表是笛卡尔和拉・美特利将人比之为机器,这样的比喻连同洛克的“白板说”共同影响了后来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在行为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派同样物理性的将人脑类比成具有感受器(输入)、效应器(输出)以及中央控制的电子计算机。这种物理性比喻体现了还原主义、机械主义和线性决定论为特色的现代性思维。但是随着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复杂性认识的加深,以往的这种现代性思维的局限性也在逐渐暴露,从冯特开始的科学主义心理学范式不断遭受置疑。本文就是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尝试介绍一种基于网状类比的新的思考方式,同时用这种思考方式简要地阐释心理学发展本身,并对相关哲学问题作相应说明。
二、心理学中的网
可以引用一种简单的说法区分传统物理性比喻与网状比喻:“喷气式飞机是复合的,而蛋黄酱却是复杂的”[1]。或者切换到系统论的语言,两种比喻的区别是系统复合性(complicated)和复杂性(complexity)的区别。复合系统的思维强调系统可拆分,即在研究系统组成的各部分性质之后可以整合了解线性作用的系统本身,所以这样的思维方式重还原论、重决定论、体现了分析方法思维的特点;与此相反,复杂系统的思维强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而非单向线性的,这决定了整体的功能无法还原到单个元素本身。简单的看,两种思维的差异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区别,很类似于心理学史上冯特元素主义与格式塔整体论方法的差异,但是这不是新瓶装旧酒般的对以往争论的简单重复,复杂性的思维的研究意义在以更为建设性的方式结束这样的争论,而且从目前的趋势看,“作为一种替代范式或替代范式的候补者已经不可避免”[2]。
复杂性概念很宽泛,原因之一在于复杂系统本身。“复杂系统通常是开放系统,即它们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事实上,界定复杂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困难的”[1]。对于复杂性,各学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迄今为止已近50种,总结起来有两点是复杂系统的基本功能并且体现着复杂性的特征:表征过程和自组织过程。复杂性概念的不确定并不意味着对复杂性的探索是不可能的,“以强大的计算机为支持的建模技术允许我们对复杂系统的行为进行建模而不必非得理解它们[1],在这方面,心理学中联结论模型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新联结主义是一种与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形成对照的人工智能”,两者都假设“刺激(输入)和反应(输出)之间存在神经联结”,不过“新联结主义所假设的神经联结,要比桑代克所假设的复杂得多”[3]。具体说来,联结论模型是指由输入、隐含、输出三层神经元所组成的神经网络,其中隐含单元是“被假设为某种处于黑箱中的隐藏机制”[4],特定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结,在网络活动中构成一种正向或负向的反馈回路。这样的构型具有解剖学的基础。在实际的信息表征中,信息从输入层流向输出层,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传输受到树突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模型中被赋予权重这种数学化的指称。由于相应神经元之间的反馈回路的存在,单个的神经元不仅影响了其它相联结的神经元,而且这种影响又通过回路反馈到自身进而又作用于其它神经元,这样的非线性作用过程使得信息的表征呈现分布式的特征,即单个的神经元只是在局域范围内起作用,并不独立表征信息,信息的表征体现在整个神经网络的作用结构中,或者说体现在神经元相互作用的权重所行成的矩阵(权重空间)中。在这样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对于众多权重的调节,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矢量”[4]更简单形象地比喻是,如果定义系统初始权重空间是A1(x1,y1,z1),学习后的权重空间是A2(x2,y2,z2),学习过程就是条从A1不断逼近A2的权重空间轨迹。对于这种权重的调节,赫布法则的说明是:如果神经元相继或同时活动,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结强度就会提高”[3],数学化的表示为WBA=εVAVB,其中WBA表示神经元A映射到神经元B的权重变化,VAVB表示A、B神经元的平均发放速率,ε为常数。
赫布规则在新联结主义模式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该规则基石上会很自然的过渡到神经网络的自组织形成。在微观层面上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如何在宏观认知层面体现出有序性?这样的疑问很容易联想到亚当・斯密那支“看不见的手”,协同学对这支“看不见的手”本身作了跨多个学科的研究。用赫布规则对这一过程简单的解释是:联结强度增强的神经元形成细胞组合(cell assembly),同时细胞组合之间的联结成了更大范围的位相序列(phase sequence),在儿童早期这样的组合是受经验学习驱使的,但成人可以通过重新组合和排列来学习。这种组织排列过程结果是有序性涌现(emergence),它是依靠各个神经元之间非线性的竞争和合作达至的,而且从历时角度考虑,记忆和遗忘对自组织也相当重要,“没有记忆,系统就不可能比仅仅作为镜子对环境进行反映做的更好……这个过程(遗忘)不仅为记忆创造空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所存储的模式的意义提供了度量”[1]。赫布规则中这种神经元的排列、组合在模型中依然是通过权重的调节实现的,“神经权重的变化,落在以最大活性神经元为中心的一定半径中的环状领域中”[1]。但这样的自组织过程所达至的有序性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稳定状态,因为权重调节只是帮系统选择了某一局域最小值,而整体最小值是无从确定的,因而系统的有序性实际上是介于混沌和完全稳定之间的一个临界状态,这也使得复杂系统呈现出稳定和变化相结合的特征。
在一般的认知活动中,经过调节权重形成的神经元集合体在网络中成为了特定的原型矢量,模式识别就是这样的原型矢量被激活的过程。赫布规则下形成的神经元集合体的生成的速率决定了意识的程度,当集合体的速率超过特定的阈值时产生意识;而当速率足够大时,便会产生更高级的意识水平,即元认知活动。所以在整个认知过程中“(复杂)系统展现了一种自上而下(top and 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 and up)持续交互的过程”[5]。
保罗・西里亚斯(Paul Cilliers)将这种复杂系统的研究称之为“联结论趋法”,并从语言学中找到参照使之与另外一种被称之为“基于规则的趋法”形成对比,具体见表1。
(资料来源:(南非)西里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42页。)
保罗认为联结论趋法(approach)不同于基于规则趋法的地方在于对规则认识。基于规则的趋法强调规则的先验生成性,掌握了规则即掌握了系统,这样的系统不具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联结论趋法强调自组织形成,自组织这一概念首先排除了形而上学中的“上帝设计”,也排除了系统内部中心控制的情况,实际上在联结论的复杂模型中每个神经单元都可以作为中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适应变化。
两种趋法另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于对信息的表征上。基于规则的趋法强调符号与概念的固定性,属于局域表征;联结论模型则属于分布式表征。保罗对后者分布式表征作了哲学上的类比。在语言学上,索绪尔认为符号由所指和能指构成,所指代替概念,能指代替语音形象并且由于语言系统的存在能指会固定下来,也就是说能指的意义是由它所在的语言网络决定的。在后来的解构主义哲学中,能指与所指产生了分离,“漂移的”能指之间形成了相互指称的网络,每个能指的意义是由别的能指决定的。德里达将能指对能指的作用称之为“痕迹”,在语言网络中这种作用会不断地扩展,形成痕迹的痕迹……所以意义总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意义总是不断被延迟的,而且痕迹的作用会反射回到该能指自身,从而改变它的“最初”意义――这样的过程被德里达称之为“延异”。如果将痕迹改成权重,延异改成反馈回路,联结论网络模型与索绪尔的语言系统体现着对应关系。事实上,保罗很欣喜于科学和人文的这种殊途同归,并认为后结构“也是一种敏感于所论现象的复杂性的思维风格……科学可以从这种趋法中受益”[1]。
三、网状的心理学
传统的复合思维的特点是将系统界定为一个边界鲜明的组织然后通过“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提取可控制的若干变量进行实验研究,行成类似于f(a,b)的函数,这也是被卡特尔所批判的二变量实验。在复杂系统中,由于边界的模糊性,对个体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多,因素的累积逐渐形成了一种生态化的网络。对于这种网络的研究不同于卡特尔提出的多变量试验方法,即将f(a,b)扩展为f(a,b,c,d,e,f,g…),原因在于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作用关系,变量与变量会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以是很难用回归模型模拟出来的。与卡特尔类似的思想也在心理学史中出现过。有人将心理学的研究比作对一块未知陆地的探索,每个流派只是窥得其一面。这个比喻在形容各个流派局限性时很形象,但这种类似盲人摸象比喻的问题在于将心理学研究对象由复杂变简单,因为小岛的全貌可以由各支探险队的汇总而拼凑出来,心理的全貌则不会由拼凑每个流派的理论所浮现。在看待心理学界的研究和心理本身关系的问题上,上文的联结论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
假设心理学界的研究是具备相当程度复杂性和开放性的网络。对于这个假设,如果熟悉美国心理学会的分支以及认识到心理学与诸如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交叉的事实,不会存在置疑。网状心理学假设的推论是这样的网络必须具备复杂系统的特征。
首先,每个心理学者的研究只在局域范围内起作用,单个研究与其他研究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作用关系。
其次,网状心理学的有序性是自组织作用的结果。类比赫布规则,单个研究者在与其他研究者形成共鸣之后,组成类似细胞组合的学术团体,学术团体进一步整合其他团体形成了心理学中的流派。
最后回到网状心理学的功能上,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网状心理学是对同样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的表征。表征是分布式的,这意味着每个个体、每个流派都无法获知关于心理的完整面貌,甚至他们对心理学的描述是在和其他个体、流派中体现出意义的;完整的心理面貌也不是简单的通过累积单个个体的描述而展现,而是在个体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另外,因为两种复杂系统存在很大的交集区域,存在非线性作用,所以即使表征本身也会影响着心理状态。
在后现代哲学中,对知识状况的整体考察似乎也倾向于这种网状的思维。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将科学或人文的知识还原为语言应用学(pragmatics)的游戏,并置疑了科学知识宏大叙事的合法性,提倡更为开放、宽容的叙事游戏规则。当然,利奥塔明显选择了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自我什么都不是,但自我不是一座孤岛,自我存在于复杂关系网络之上,比以前更复杂更具流变性”[6]。
参考文献:
[1](南非)西里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吴彤.复杂性范式的兴起.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6):20-24.
[3](美)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德)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