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医的相同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医的相同点范文1
【关键词】电力系统;预防性试验;绝缘;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突飞猛进,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因此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则是组成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个细胞,从此可以看出,对电力设备的检查校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众所周知,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压、化学、机械振动、温湿度、电磁场等作用会对设备造成一些缺陷,绝缘性能会出现劣化,甚至会失去绝缘性能,造成事故。据有关统计分析,电力系统中由于绝缘缺陷引起的缺陷造成的事故高达60%,预防性试验指的就是对已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为及时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试验或检测。我国规定,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应柑橘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进行各种试验。
按照试验的性质和要求,一般来讲,预防性试验分为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两大类,其中绝缘试验对与电力系统的意义重大,它是指测量设备绝缘性能的试验。绝缘试验又分为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用不损伤设备绝缘的办法来判断绝缘缺陷的实验,这类试验对发现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和有效性,但由于试验电压较低,发现的缺陷的灵敏性还有待提高,但目前这类试验仍然是一种不可放弃的检验设备的手段,如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试验,介质损耗因数试验、泄漏电流试验、油色谱分析试验等。破坏性试验是指用较高的试验电压来考验设备的绝缘水平。这类试验易于发现设备的集中性缺陷,考验设备绝缘水平,缺点在于试验电压较高,个别情况可能会对被试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如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等。接下来的内容中将简要介绍几个预防性试验的试验项目
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绝缘层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呈现的电阻值,所用原理即欧姆定律,传统测试方式所用仪器为摇表,随着科技的创新目前所用较多的是绝缘电阻仪,操作简易,明了清晰,抗干扰能力强。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很多,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在于温度升高时,绝缘介质内部离子、分子运动加剧,使设备绝缘的电导增加,绝缘电阻降低。不同的电力设备材料及不同材料制成的电力设备其绝缘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也不一样。现场的测量很难在同一温度下进行,因此为了便于结果的比较将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此外湿度、表面脏污、残余电荷、感应电压等均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试验过程中,应尽量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所测结果应参照《规程》中的标准。吸收比即60s时所测得的绝缘电阻除以15s时所测得的绝缘电阻,这个参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设备的绝缘情况。
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在电压的作用下,电介质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这部分损耗称介质损耗,产生介质损耗的原因主要有电介质电导、极化和局部放电。介质损耗的大小,实际上时绝缘性能优劣的一种表示,同一台设备,绝缘良好,介质损耗就小;绝缘受潮劣化,介质损耗就大。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就是测量设备绝缘介质损耗的程度。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方法只能发现设备绝缘分布性的缺陷,而对于集中性的缺陷,介质损耗因数测量这种方法则不灵敏。所以,测量各类的电力设备的介质损耗因数时,能分解试验的尽量分解试验。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方法是QS1型高压西林电桥,所设计原理为平衡电桥法,此处不再介绍。
交流耐压试验是破坏性试验,试验的过程可能会使原来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发展,使绝缘强度进一步降低。由于绝缘内部劣化具有积累效应、创伤效应、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所以对绝缘设备所施加的交流高压和时间应严格按照《规程》中的标准。交流耐压试验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工频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操作波冲击电压试验。
中西医的相同点范文2
【关键词】异地两相短路;微机综保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电力系统
1.前言
据统计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85%都是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如果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在查找接地点和处理接地线路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整个电网的非故障相电压一直升高到额定电压的倍,很容易在其它电气设备的绝缘薄弱点出现绝缘击穿现象,造成第二个接地点,发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造成同网异地的两条供电线路同时跳闸,因而扩大了停电故障范围。
有关异地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问题,可通过“零序阻抗拆分法”[1]通过手工计算或者计算机算法[2]来实现。
但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如何配置全系统的继电保护,避免发生异地两相接地短路时两条线路同时跳闸,即在这些分别处于不同地点的两条线路中,具有选择性的只跳开一条负荷重要程度低的线路,使其迅速跳闸;而继续维持重要性高的线路短时单相接地运行,直到有序退出运行状态。上述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当前微机综保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2.1 当前微机综保系统的现状
近年来,微机综合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对各种电力设备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整个微机综保系统,又是由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组成。从测控装置所保护的设备种类,可划分为针对于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母线、电容器、母线并列、母线解列、自投装置、线路光纤纵差的多种测控装置,从测控装置所保护系统功能来看,又可划分为针对电压无功、低频减载、故障录波等测控装置。
从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保护测控范围上,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作用于变电站内保护单台设备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如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微机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2)作用于变电站内保护电力系统稳定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如:微机电压无功综控装置、微机线路(轮切)解列装置、微机线路解列装置等。3)作用于两变电站之间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如线路光纤纵差测控装置[3-4]。
2.2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遇到的问题
要解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异地两相短路故障的线路保护,或者解决整个区域低频减载保护等问题,仅依靠本站内保护特定的电气设备的微机测控装置,如微机线路测控保护装置、微机发电机保护测控装置等,是不能够满足电网系统的综合保护要求。因为,上述这些故障都是由个别的单独故障引起的系统性故障,要想从系统上处理解决,以达到处理结果最优,应主要侧重于建立本区域智能型的综合保护测控系统来统一分析、判断、选择、启动和实施。
3.智能型区域性综合保护测控系统及异地两相短路的智能测控
3.1 智能型区域性综合保护测控系统
所谓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就是用光纤将系统内多个变电站的微机线路测控装置连接起来。将各变电站线路的三相电流、电压数值、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状态的数据采集值,汇集到枢纽变电站的中心前置机上,实现枢纽变电站的中心前置机,对整个区域性电力系统进行综合测控。系统构成是:使用高速的数字传感器,采集、传送电流、电压信号、开关开闭等信号;使用光纤高速传输,数据的双向传送,达到实施监测与控制;使用中心前置机、大容量存储器,高速处理实时信息;从控制功能上讲,应具有智能性、自愈性和事故预防能力以达到区域系统最优化,可根据故障特性和系统状况,确定需要控制或者跳闸的线路,临时远程修改某线路的继电保护整定值,或者配置延时或短时闭锁功能,以达和实现到系统最优实施的控制(如图1)。
3.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构成探讨
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的测控,是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的部分功能之一。将其动作过程可举例说明(如图1):如某一区域型35kV电力系统,由上级110kV系统相联络的枢纽变电站和自备热电厂和一些变电站组成。当336线路A相发生了单相接地时,由于非接地相电压升高倍。如果在处理接地故障的过程中,368线路C相因为电缆头绝缘薄弱被击穿,又发生单相接地。即异地两相接地故障。
如果没有装设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由于368、336开关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的时限都是0.3秒,两条线路将同时启动过电流跳闸,两条线路同时停电。
但如果装设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系统内各变电站的电流、电压数值、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接通和闭合状态等数据,将被上传到枢纽变电站的前置机上,经计算机处理、运算,进行如下系统处理:1)根据事先存储的线路负荷重要程度序列表,选择重要程度低的线路,优先启动跳闸指令,跳336开关。2)而对负荷重要程度高的线路开关,采用延时启动跳闸指令,延时0.3秒(即0.6秒)跳368开关。3)336跳闸后,其接地点被切除。336单相故障电流消失,336A正常负荷电流被上传的前置机,368延时保护又被恢复为0.3秒,可继续向用户供电直到有序退出运行和进入检修状态。从而避免两条线路同时跳闸,尽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线路停电范围。将已经接地的故障线路推出运行(如图2)。
如对于低频率减载保护系统,可根据频率下降值,计算出负荷的总切除量,再根据事先存储的线路负荷重要程度序列表,分配切除量,确定并启动开关跳闸。
4.结语
通过探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配置,可为我们电网技术改造工作提供如下借鉴作用:
4.1 智能型的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是智能电网区域化的具体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又是智能型区域综保系统的部分功能。将现有电网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逐渐完善系统自愈功能,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增强经济社会生活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 在枢纽变电站的前置计算机,是整个区域性系统的神经中枢,不仅能承担着对系统运行实时监测功能,还承担对系统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处理功能和系统内继电保护等自动装置修改和控制功能。
4.3 传输信息所用的光纤,不仅承担着数据、信号传输。还承担着修改命令和控制指令传输,具有高速性和双向性。
4.4 系统控制技术要求特点是:系统内的控制参数、继电保护定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系统当时的运行方式、线路运行状态,以系统效益最大化,处理方案最优化的原则,根据实时数据计算结果所确定的。具有实时性和智能性[5]。
参考文献
[1]王学羽.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的案例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9).
[2]米麟书,刘芳宁.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两点异相接地故障计算[J].四川电力技,1990(1):24.
[3]郑南章,曾锦松.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误区[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
[4]张兆云,刘宏君,张润超.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间光纤纵差保护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
中西医的相同点范文3
【关键词】同步记录 数字相机接口 异步串行通讯 编解码
在光电经纬仪跟踪目标记录图像和数据过程中,需要将图像数据以及图像对应的角度和时间码等附加信息进行同步记录,用于事后判读。视频图像可分为数字视频和模拟视频两大类,其中数字视频又包括camera link、channel link、SDI等多种图像传输模式。
在数字图像和附加信息同步记录过程中,无论是针对哪种格式的视频图像,都需要将图像和附加信息按照图像帧频进行同步存储。由于图像及其同步信息来源于光电经纬仪不同的分系统,多个数据流到达存储终端后会产生不同的时延,再加上存储终端对于不同的数据流采用了相对独立的接收单元这一因素,就出现了图像和数据在实际存储过程中丢帧、错帧的现象。针对以上实际问题,设计了将附加信息和图像数据统一编码继而传输到图像记录终端进行记录的方法。通过实际使用证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图像和附加信息在存储过程中错帧、丢帧的现象。提高了图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1 图像及附加信息同步存储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图像存储系统包括时统终端、相机、编码器、信息同步单元和记录终端5个部分。时统终端在系统中为其他单元提供同步脉冲,同时为信息同步单元提供时间码。信息同步单元接收图像数据,根据同步脉冲关系,将时间码和编码器输出的角度值等附加信息统一编码,之后将同步数据发送给记录终端,在记录终端由图像采集卡完成对图像和附加信息的同步记录。
2 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
从上述内容可见,实现同步记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信息同步单元的设计,具体实现如下。
2.1 同步时序的设计
要达到图像和附加信息同步存储的目的,就必须保证相机输出的图像信息和附加信息是同步的,经过多次实验,系统采用以下工作时序,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秒信号是时统终端解调出的同步信号,作为所有同步信号的基准,发送给编码器、相机以及信息同步单元的同步信号都是用秒信号作为同步基准的,即其他同步脉冲的下降沿和秒信号的下降沿是对齐的。相机同步工作频率为100Hz,脉冲低电平部分表示相机曝光时间,相机是在外触发模式下工作的,输出图像的场信号和外触发信号必须是同步的,频率也为100Hz,场信号有效时为高电平,低电平时表示场信号无效。角度和时间码作为同步信息,采样频率也为100Hz,为了保证图像和同步信息严格同步,图像附加信息的采样时刻和相机曝光信号的中心时刻应当是对齐的。
通过以上的时序设计,才可以保证进入到信息同步单元的图像数据、时间码和角度值等附加信息数据流都是同步的。
2.2 图像的接收
考虑到相机图像输出的方式为Camera Link方式,首先要把四路高速的LVDS数据信号以及像素时钟信号转换为TTL信号,以便于信息同步单元的FPGA模块接收信号。利用美国半导体公司生产的DS90CR288实现LVDS信号和TTL信号之间的转换。把5路LVDS信号转换为1路TTL时钟信号和28路TTL数据信号,FPGA根据DS90CR288输出的时序信号,将解码后的图像数据读入到FPGA内部。
2.3 附加信息的接收
附加信息包括角度信息和时间信息两部分,通讯方式为异步串行通讯,波特率为230.4Kbps,时间信息采样频率为100Hz,角度信息采样频率为每秒1000帧。
为了实现异步串行通讯,系统采用高度集成化的方法,在FPGA内部编写符合异步串行通讯的逻辑时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串行通讯格式,包括停止位、起始位、校验位以及通讯波特率等参数。在对串行数据的解串操作完成后,可以由FPGA读取恢复成具有伴随时钟的8位并行数据,。
2.4 图像数据和附加信息的统一编码
FPGA读取图像数据和附加信息后,首先对二者统一编码,考虑到图像数据最后是由记录终端通过Camera Link采集卡读取,所以最终要将统一编码的图像和附加信息数据仍以Camera Link通讯模式发送出去。统一编码后的数据发送时序要和原图像时序基本一致,同时在每帧图像信息中包括角度信息和时间码等附加信息。
2.4.1确立统一编码方法
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2种统一数据编码方法:
A)不改变原图像的时序,即像元数为1280(H)1024(V),帧频为100Hz,利用最后一行信息记录附加信息。
B)改变原图像的时序,每帧增加一行数据,即像元数为1280(H)1025(V),帧频为100Hz,同样利用最后一行记录附加信息。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方法A优点是不改变原图像格式,没有加数据量,但是损失了一行有效图像。方法B优点是图像没有损失,但是改变了图像的原有格式,增加了一行的数据量。根据经纬仪工作特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目标往往是位于图像的中心区域,因此,系统中采用了方法A。
2.4.2统一编码方法的实现
根据2.4.1中对方法A的论述,同步记录的关键在于在每帧图像的第1280行,记录附加信息。图像时序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图像信息、角度信息以及时间信息的输出时刻并不相同,考虑到图像信息的解码,异步串行数据的解码,以及中间线路的传输等客观因素,这对到达FPGA内部的图像信号和附加信息解串后的并行信号之间的同步性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图像数据、附加信息进行缓冲再进行同步操作。
存储系统中在FPGA内部引入了FIFO,利用FIFO乒乓操作实现数据的缓冲以及再同步功能。
图4是主要时序仿真图,图中主要包括如下输入输出信号:Fifo1_Wrreq和Fifo2_Wrreq两个FIFO写请求信号; Fifo_Rdclk和Fifo_Wrclk分别是两个FIFO的读时钟和写时钟;Fifo1_Rdreq,Fifo2_Rdreq分别是两个FIFO的读请求信号;Fifo1_Rst,Fifo2_Rst分别是两个FIFO的复位信号;Data_in是由DS90CR288转换而来的28位并行TTL信号;Data_out是从FIFO中读出的数据。由图4可见:通过FIFO的缓冲机制,可以将两路异步的数据转换为FPGA可用的同步数据。
2.4.3 同步数据的输出
由于同步数据输出的方式也是Camera Link方式,利用DS90CR287实现LVDS信号和TTL信号之间的转换。把28路TTL信号和1路TTL时钟信号转换为4路LVDS数据信号和1路LVDS时钟信号,由图像采集卡接收数据,完成最终的同步数据记录功能。
3 结论
经过连续不断电高风险测试,光电经纬仪图像记录没有发现丢帧和错帧现象。同时,通过使用MC1302、1M60、长波红外等多种相机,均可实现图像和附加信息同步记录的功能。
实践证明:在经纬仪中使用把图像数据及附加信息统一编码传输到图像存储系统终端记录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出现的图像和同步信息间错帧丢帧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图像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该记录方法满足经纬仪图像和附加信息同步记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卓兴旺.基于Verilog Hdl的数字系统应用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姜培培,裘燕青,傅志辉,杨丁中,沈永行.基于DSP和FPGA的多路型光纤光谱仪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06(11).
[3]赵帮宇.基于FPGA的高速数字图像采集与接口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5]迟航.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图像采集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中西医的相同点范文4
困惑之一:殊途同归,治法各异功效雷同
过氧化反应所致细胞、组织乃至器官损伤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参与多种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因而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医治法抗过氧化损伤的研究十分活跃,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举例如下:(1)世所公认,自由基引起的过氧化损伤是衰老机制之一;中西医结合补法研究表明,能延缓衰老的补肾益气中药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进而提示其自由基拮抗剂样作用(1);(2)缺血/再灌流损伤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一种重要病理过程,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法的系列研究表明,许多活血化瘀中药能拮抗自由基,抑制血浆过氧化脂质的形成(2);(3)自由基引起的过氧化损伤在重症感染性疾病的发病作用亦极为重要,中西医结合清法的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3),能保护细胞器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可见众多中医治法科学实质的研究,在抗过氧化损伤的药学功效方面出现了交叉重叠。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成果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据此不仅加深了对某些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而且明显提高了疗效。如:(1)活血化瘀方药能明显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4),改善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效果较好;(2)补肾益气方药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血瘀状态,纠正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紊乱(5);(3)清法方药治疗急性重症感染性疾病能明显降低其呈现急性血瘀证候的血液浓粘聚集状态(6)。
业已证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免疫机能的紊乱有关,探讨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寻求免疫调节制剂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医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如:(1)补益方药,如益气健脾类、滋阴补肾类中药都有明显的提高脾虚证和肾阴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7);(2)活血化瘀类中药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血瘀证患者的免疫功能(7);(3)清热解毒类中药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机制被认为与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8,9)。
由此可以看出,完全不同的中医治法却在抗过氧化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出现了交叉重叠。按照中医药理论,不同的治法应代表不同的药学功效,为何出现如此治法各异、功效雷同的现象呢?如果说上述治法的实验研究没有抓住本质,那么如何解释这些中医治法的作用机制与疗效密切相关?根据现代药学理论,药物的功效相同则其主治适应症就应该相同。据此推理,清热解毒中药就能理直气壮地用于肾虚衰老、心脑血管病等症,而益气补肾药也可名正言顺地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这是两种医学体系在相互交叉结合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困惑,更多地是启发我们的思考,并引导我们获得走出困境,更加深入地开展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研究的新对策。
(1)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这是指导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我们知道,中医药理论是以我国古代的自然哲学为基础,广泛吸收来自古人的临床实践经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知识体系。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尊重不仅是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的要求,同时也是经验之谈。某些获得重大成果 的医学研究是成功地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典范。同时我们也不能将视野仅聚集于传统,不越雷池一步,而应大胆探索,积极吸收现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和发展我们的中医药学。任何科学都应是开放式的,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不能作茧自缚,陷于封闭循环的怪圈;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毫不例外,应当采用兼收并蓄的开放式发展模式。
(2)治法横向对比,方药纵向分析 通过对不同治法的横向比较,不仅可以证实在某些功效方面程度上的差别,还可通过多参数多指标的实验设计,同步观察,可望发现不同治法的某些特殊功效。治则治法研究,常以代表方药为手段,对确切具有相同或相近功效的不同方药进行现代的药学分析研究,如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方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深入进行分析检测、比较异同,或许可以发现具有免疫调节共同特征的药物活性成分,从而为免疫调节新药的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或许可以发现某些不同化学结构的成分却具有相同的功效,这不仅对中医药学来说为一重要进展,而且还将极大地丰富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内涵。
(3)引入时相概念,加强动态研究 不是取实验研究的某一时相的某一点进行观察,而是在其全过程,连续动态观察代表不同治法的方药的功效曲线变化,将更有助于揭示治法的科学实质。已有研究证明,中医药的功效有明显的时相性,是中医辨证施治特色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不同治法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的药学功效,但是在时相上也许有各自的特点,它们各自显示效应峰值的时间可能有较大差异;而且同一治法在不同的时相可呈现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效应,这种治法功效的时相性变化,进一步说明辨证施治和适时施治的重要性,这也许是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多种治法按时相序贯治疗的科学基础(10)。因此,加强对中医治法的时相动态性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除治法研究功效雷同的困惑,而且还将进一步阐明中医治法的科学实质,为优化中医治法配伍提供理论依据。
(4)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建立创新研究假说 前面提到让人感到困惑的治法各异,功效雷同的现象,仔细分析这些研究结果,就会发现上述治法研究采用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实验模型,亦即采用了与各自治法适应症相对应的模型,而欲准确地比较不同治法在某些功效方面的差异,应采用同一模型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而不能以在不同实验模型和不同实验条件下所获得的结果作硬性比较。这里,作者提出疾病的“共同中间环节理论”与同道商榷。由于疾病谱和病因谱的变化以及病因的复杂性,多数疾病的病因不清楚(11),但是不同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途径或机制可能存在相同点。某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虽发病的始动因素尚不清,但是它们却有几乎相同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即免疫系统对机体自身识别功能紊乱,产生对抗并损伤自身组织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和或抗体,从而引起疾病。针对这些疾病,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对因治疗,临床实践要求我们不可能等待病因学十分清楚之后才考虑治疗,通过对这类疾病的共同中间作用环节的干预——抑制过度的自身免疫反应(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则通常可缓解疾病的进展。很多疾病存在共同的病理过程,如果不同的中医治法都能作用于这些病理过程,则当然出现治法不同功效同的现象。此外,不同治法间相同的功效,可能仅是它们治疗疾病全部作用机理的一部分,其更特异性的药理学作用可能就是不同治法各自对因治疗的机制。成功地应用中医药对疾病中间环节的调控,向上游探索可以逐步阐明特异的对因治疗机制,向下游引导将可望提高某些疾病的诊疗水平。
困惑之二:分道扬镳,理法方药各行其是
考察中医药研究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中的某些相互脱节现象。从事经典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热衷于从文献到文献的搜索;临床医师的研究报告则多属对某某方药的临床观察;中药研究工作者则偏爱对单味药、单体药、非常见药的深入探究;总之,随着学科的逐渐分化,中医药学亦同其他学科一样越分越细,研究面也越来越窄,出现理法方药分道扬镳、各行其是的局面,令人颇感困惑。纵观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出现了若干鼎盛时期,也产生了几位杰出的医学大师,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分析这些大师的成功之路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看出他们不仅是技艺高超的临床大师,出类拔萃的中医药理论研究者,同时也堪称杰出的药物学家和文学家。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他们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辨,得益于将中医理法方药的完美结合和创新发展。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学科,理法方药的紧密结合既是中医药学的传统使然,更是她繁荣昌盛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发展中医药学最有效的方法和 途径。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向大致有二,一是继续纵向分化,二是不断横向结合;中医药学的发展籍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更应强调系统综合的研究和发展方式。目前,中医药学已拥有专业化的各分枝学科,作者认为应强调一方面各学科在研究方面的通力合作与广泛交流,这种学科的交叉与碰撞,必将产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去点燃科学研究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从事中医药学的专业人员应主动地学习并掌握其他现代科学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为中医药学研究中新方法、新思维、新概念、新理论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困惑之三:厚古薄今,探索证实而不证伪
环顾中医药学的研究论文,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是对古人的理论或观点进行科学地解释和证实,少有提出质疑者;似乎在不言之中,很多人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中医药学研究就是给古人唱赞歌。中药配伍之“十八反”和“十九畏”的部分内容已被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失实(12),但是这些中医药的经典戒律却无人敢于修正。
求实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在于创新,不断修正和超越前人的理论。而创新的基础在于求实,新理论的提出应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而不能是空中楼阁。时代在前进,科学要发展,任何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都存在一定的时空限制,换句话说任何科学真理都只能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我们的传统医药学要发展就一定要接受现代的科学检验,重新验证古人的观点和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限于传统的条条框框。如有确切的研究结果不能证明某些传统医药理论的正确性时,我们应当有勇气修正它,走出厚古薄今、探索证实而不证伪的怪圈。否定或修正一个过时的理论,其功劳并不亚于建立一个新理论。“吸收其精华,排泄其糟粕”;在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教学、科研诸多方面应大力提倡。
总之,过去的40年来,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要进一步提高其研究水平,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走出困惑,引入新的科学概念和方法,就一定能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陈可冀,周文泉,李春生,等.清宫寿桃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临床效应及其对血浆过氧化脂质水平影响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1)∶658—659.
2,金 鸣.活血化瘀与抗自由基损伤.中草药1993;24(5)∶269—271.
3,陆付耳,章,李鸣真,等.热毒清抗自由基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6(11)∶362—363.
4,钱自奋.红细胞变形性的生理及临床意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4)∶244—245.
5,郑志学,王赞舜,杨俭英,等.北芪注射液对红细胞变形性影响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基础理论研究特集)∶23—24.
6,谢 恬,凌一揆.清瘟败毒饮对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气血两燔证的治疗和机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2)∶94—97.
7,张新民,沈自尹,王文健,等.补肾、健脾、活血类中药复方对老龄小鼠免疫功能作用的对比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610—612.
8,薛昭华,刘延兵,张春英,等.中药“抗炎6号”注射液抗感染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Ⅰ.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13(4)∶286—289.
9,薛昭华,刘延兵,蔡昌学,等.中药“抗炎6号”注射液抗感染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Ⅱ.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13(5)∶344—347.
10,陆付耳,李鸣真.略论整体医学研究的若干特点.见:黄河医学特辑.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3—4.
中西医的相同点范文5
1 代谢综合征痰证病因病机研究
肾、脾为代谢综合征的基本发病机制, 肾虚致水液蒸化受阻, 脾虚致运化精微障碍, 至津液出现凝聚, 诱导痰形成, 至痰瘀阻络, 气机阻滞诱导多种疾病发生, 故痰为其主要病理因素, 以痰瘀阻滞为病机, 代谢紊乱与痰浊瘀血有较为密切的关联, 即为致病因素, 又为病理产物, 在疾病整个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中贯穿[2]。2004年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编写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出的中国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见表1。
表1 中国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序号 指标 诊断数据
1 超重/肥胖 BMI>25 kg/m2
2 高血糖 FPG>6.1 mmol/L;2hPG>7.8 mmol/L
3 高血压 SBP/DBP>140/90 mmHg,
4 血脂紊乱 TG>1.70 mmol/L HDL-C<0.9 mmol/L(男)HDL-C<1.0 mmol/L(女)
2 代谢综合征从痰论治
对于代谢综合证的研究深入, 从痰论治是关键, 痰热作为独立病理因素, 既影响人体气机升降出入, 还会影响到体内物质代谢障碍等, 并且伴随着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此, 从痰论治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患者多见口干不思饮、胸脘胀满、苔厚腻等, 因此, 其在根治时, 主要要以清热化痰、健脾利湿为主进行治疗, 继以调补脏病, 培元补气, 重视化痰祛瘀为主, 并兼顾调节其他脏腑功能,确保机体功能正常。
3 心脑血管病痰证病因病机研究
从病机上对临床心脑血管病进行综合分析, 并包括气逆、虚、气滞、瘀、寒、风等多种。以气阴虚血瘀为基本病机, 研究显示, 以痰为主证者占临床证候的较高比例。心脑血管病如震颤麻痹、高血压、老年痴呆、动脉硬化、心力衰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中风、心绞痛、冠心病等, 虽病机特点存有差异, 但以痰为病机占较高比例。
因精神长期过度紧张、痰湿体质、生活好逸少劳、饮食不节、年老体弱等多因素的影响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需从痰主证主治处理。如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 只要以痹阻痰浊心脉证为临床表现, 可以半夏汤瓜蒌薤白汤为主治疗;以眩晕为主的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病风痰上扰证, 以白术半夏天麻汤为主治疗;从病机分析, 虽上述疾病可见瘀症, 但不加或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预后均较为理想, 以痰为主证的方向均未改变。从某种角度讲, 活血化瘀、化痰降浊为常法。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这是从痰瘀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原则。目前临床医学中, 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方法种类很多, 但是总体上讲, 其最为主要的一个防治观就是针对患者下游疾病终末期的干预转变为宗旨, 加强对导致该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科学干预, 重视糖尿病、冠心病的干预, 做好急性脑卒中冠脉综合征的综合救治, 简单来讲, 就是要做到全程干预与控制。从某种角度上讲, 这也一种对慢性病治疗的一种战略性转移, 是既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要求, 也适应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中西医的相同点范文6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获得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的思维方法,是对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的教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现就个人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有益探索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学生被动听讲、做笔记,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较差,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记忆型”或“再现型”人才,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启发式教学,有利于《中药学》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自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能力为主”的方针,课前让学生预习,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结合重点难点内容讲授。由于准备充分,在课堂上学生思考积极,讨论热烈,对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使原本呆板枯燥、难以记忆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教材中有些比较浅显、易读易懂的章节,安排学生自学。教师指定阅读参考书内容,指出学习要点,结合基础理论启发式地提出问题,提供学习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如消食药、驱虫药、涌吐药等章节内容,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堂讨论,激发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按照严密的思维逻辑,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2 精简教学内容
《中药学》教学应遵循“突出重点、避免重复、注意衔接”的原则,以“性能-功效-主治”为主线,其他相关内容围绕其展开,突出学科特点,这也符合《中药学教学大纲》“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解释难点,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必面面俱到,切忌泛泛而谈。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要把握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内容。
着重讲解每一章节中的代表药,介绍临床常用药。如清热凉血药,能清热凉血,治疗营血分热证。这一功用涉及本节的所有药物,可在概述中详加交待,并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课程,讲深讲透。而对具体药物的讲解,应重在同中求异,突出个性。如生地黄清热凉血之力胜,多用于热病出血、消渴、真阴亏耗之虚证;玄参苦咸降泄、泻火解毒之力强,且能软坚散结,多用于热毒发斑、咽痛喉痹、瘰疬结核等;牡丹皮长于凉血退蒸、活血散瘀,用于血分实热、虚热骨蒸及血滞经闭、跌打损伤;水牛角主清血分实热,以解毒为优,宜用于热病高热不退、血热毒盛者。如此组织教学,既避免了内容的大量重复,又体现了《中药学》教学的特色。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突出学科的独立性,又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衔接好中医基础类与临床类课程之间的内容。在讲述药物功效时,多联系所学的中医知识阐述;在讲授主治病证时,应结合临床各课程内容加以分析,但要突出功效与临床应用的相对应关系。如车前子有渗湿止泻的功效,通过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主治泄泻,但以小便不利引起的水泻为主;若用于脾虚湿盛泄泻、暑湿泄泻,则应分别配伍其他药物应用。
3 强化实验教学
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药学》课程也不例外。而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客观性、综合性和科研性的特点,有课堂理论课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挂图、饮片标本、多媒体课件、实验课等,把《中药学》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出来。通过直观形象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在《中药学》教学中增加中药饮片的内容,安排饮片见习课,要求掌握辨认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及100味常用中药饮片,以改变以往学习中药而不认识中药饮片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及创新能力,还开展了《中药学》实验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把书本知识与教学实验结合起来。如“煎煮时间长短对生附子毒性的影响”、“人参的耐缺氧作用实验”等,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观察、准确记录,写出实验报告。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知识,使学生懂得中药知识不仅是经验的积累,而且有实验基础,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认识中医药学的内涵。
4 突出专业特点
在突出中药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要突出专业特点。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对《中药学》教学要求是不一致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时的分配上也应有所区别。
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高级中医师,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以临床诊疗工作为主。应用中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所以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药的基本内容,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中药学》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如何将常用中药较为恰当地用于临床,治疗疾病。
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高级中药师、农艺师,教学内容应侧重在药而不在医。这类专业可参照临床类专业,并结合各自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上作适当调整。如《中药学》教材总论中产地与采集、炮制以及各论中每味药的来源、炮制特点等内容,将在其他专业课中系统学习,故可不讲或少讲,做到学有专长,教有侧重,不能以同一模式来培养不同需求的人才。
5 衔接相关知识
中药学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学科,与许多中医基础类课程及临床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药学的讲授应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为学生初步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