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产养殖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产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前景范文1

以池塘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养殖方式居多。而发达国家的水产养殖则多采用精养高产,人工或半人工控制

条件下的工业化技术。我国水产养殖科技水平比起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来,仍有不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

距。为了使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深入研究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规律,因地制宜,制

定出适合我国水产养殖的新路子。

关键词:水产养殖渔业因地制宜

1、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我国湖泊水库众多,多年来偏重于开发利用,开发技术日趋成熟,在渔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湖泊水库渔业,天然捕捞的比例已很小。在开发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产

值偏低,以及渔业增产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渔业结构作较大

的调整。这就对我国湖泊、水库渔业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1]。

2、设施渔业

2.1工业化养殖技术

工业化养鱼的发展始于工厂化育苗,即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实现苗种生产。目前,全世界仅对虾育

苗场就有3500座,其中我国也有数百座。当前发达国家正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养鱼的发展,以便节省昂

贵的土地费用,节省紧缺的水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高蛋白食品。目前,工业化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式

是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养鱼生产向着稳产高产、科学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养殖的品种主要是优质鱼

虾和贝类,如鲑、鳟、鲆、鲷、鳗、鲈、鲇、鲟、鲍、虾、甲鱼等不下数十种。

2.2网箱养殖技术

我国海水网箱养鱼发展迅速,是沿海省市渔业增产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已由传统的网箱向抗风浪

网箱扩展,养殖品种主要有大黄鱼、石斑鱼、真鲷等优质鱼和一些地方品种,并在加紧开发一些高附加

值的适养品种。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活鱼可供出口,经营相当灵活,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2.3围网养殖技术

围网养殖是利用网片或网片与堤坝、湖岸相结合,在湖泊中围隔一部分水面进行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特色之一。围网将养殖鱼与湖泊隔开,可以提高放养密度、便于养殖管理及起捕,而湖水又可通

过网片交换,维持较好的水质[2]。由于围网养殖强度较大,因此天然饵料提供的营养不能满足鱼类的需要

量,必须投喂补充营养。多数围网养殖是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养对象,可利用天然水草作为廉价饵料,同

时补充配合饲料。近年来也有以河蟹等优质水产品为主养对象的。

3、建议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3]

3.1基本背景

水产养殖是我国水产业的两大支柱之一,目前,养殖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我国是一个水产大国,总产量已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养殖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但还不是水产强国,科技竞争力还不强,产业化程度与先进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产业化规模和效益相对落后。针对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环境、技术以及设施状况,急需推进产业化发展,选择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优先给予支持。

3.2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

3.2.1海淡水增养殖技术

对中国对虾、大黄鱼、真鲷、牙鲆和优质淡水鱼等主要养殖对象进行种质资源库建设和优良品种的生产;研究新的蛋白源,特别是植物蛋白源的开发,以解决我国动物蛋白源紧缺问题,并研究低污染饲料、抗病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为健康养殖创造良好条件;选择不同养殖模式的典型水域,通过良性调控,使养殖典型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水平;构建水产养殖生物亚健康评价、病原及养殖生态早期预警技术体系,构建疫苗、免疫增强剂、植物源药物、天敌生物制剂、养殖生态改良剂等生物安全抗感染技术和生态安全改良技术体系,提出改善水产动植物在养殖保健管理与食品安全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推广优质、高效、安全的养殖技术,使我国传统的池塘养殖逐步向集约化养殖转化。

3.2.2设施渔业和渔业工程装备

集约化养殖设施:以“系统运行经济性、节能节水无公害、控制性操作、管理智能化、”为目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系统集成研究和技术运用,推进集约化养殖设施及装备上一个新台阶。重点研究主要生产品种(如罗非鱼、鳗鱼、大黄鱼、牙鲆、大菱鲆、对虾、河蟹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或育苗)系统技术和池塘集约化养殖设施新模式。

网箱养殖装备及设施:重点开展开放性水域深水网箱设施系统、特殊用途海上网箱装备和内湾、湖泊网箱设施研究与生产。

远洋捕捞作业装备和选择性助渔仪器:加强大洋性渔业捕捞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解决在国际海洋捕捞竞争中装备条件受制于发达国家的问题,提高捕捞生产效益。加强选择性助渔仪器的研制,关键在以最新科学技术进行应用研究和集成研究,使捕捞作业的目标更准、更有效,从而保护非捕捞对象,修复近海捕捞资源。重点开展大型拖、围、钓作业船工程及装备技术和各种选择性捕捞助渔仪器的技术研究。

水产品流通加工装备的研究和生产:重点开展鱼、虾、贝类自动化处理机械、淡水鱼综合加工技术及装备和水产品电子交易系统和冷链技术的研究。

3.3观赏水族类育种与养殖技术

开展对本土观赏水族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重要观赏水族新品种的培育,海水观赏水族的繁育技术以及人工生态系统技术与设备等研究。建立各种类型的观赏水族准化养殖技术。

3.4水产品现代物流模式与示范

在全国水产品主要集散地,在原有水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建立水产养殖物流中心和养殖信息智能系统,做到专业化、优质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并为当地做出示范。

3.5高新技术集成科技平台与“产、学、研”联动平台

以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作为科技孵化平台,通过大型项目,加大投入,并再建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在原有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中争取2~3个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对重点水产院校,通过对原有实践基地的强化和优先发展,使其成为省(市)级的“产、学、研”基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 徐跑.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和对策.科学养鱼,2008.09.

[2] 黄文钰,舒金华,许朋柱.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土壤,2002年04期.

水产养殖前景范文2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水产养殖的病害也在不断加多,这给水产养殖户和水产品的安全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些比较集中的地方甚至危及到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些常见病在一些地区仍在流行和大规模发生,比如草鱼出血病、虾病毒性疾病等。草鱼出血病目前在我国东北、华中以及华南地区都有发生,这种病症的死亡率超过了50%;一些新的养殖对象的疾病不断出现,如黄鳝、鲟鱼、河蟹、大鲵等,这些水产动物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研究发现这些新的养殖对象很有可能被多种病原生物所感染,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在稻田养殖小龙虾就很容易发生病毒感染,从而造成大规模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损失;水环境污染是导致水产养殖病害频发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一些地区的水系或者是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使得水资源十分短缺,加上一些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滥用药物,使得养殖池塘的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较为普遍,这严重地破坏了池塘的生态环境,直接导致水产养殖灾害的不断发生。总而言之,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的现状十分严峻,预防和控制的效果不容乐观,需要政府部门不断的引导,同时也需要养殖户的高度重视。目前水产养殖防治的主要技术包含了免疫、药物和综合防控等技术。药物防治技术目前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同时我国在水产疫苗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现阶段商品化的进程仍旧比较缓慢,因此需要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不断地推动水产疫苗的商品化进程。综合防控技术主要是将环境调节、免疫以及养殖技术等进行综合集成,然后应用到水产养殖的病害预防和控制之中。未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主要趋势应当是以免疫预防为主体,生态和综合预防措施相互结合的水产病害的预防与控制体系。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前景探讨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水产大国,水产养殖的品种繁多且分布于大江南北,水产品的产量也处在世界首位。但总的来讲,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各地参差不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新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水产养殖中出现的病害问题也不断加剧,目前水产养殖病害已经成为了水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未来水产养殖的前景主要会表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的趋势:针对重要养殖对象开展疾病预防,进行疫苗的研制与技术研究现阶段我国针对少数重大水产养殖病害进行了疫苗的研究,如草鱼出血病、海水鱼弧菌病等,但和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实际需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未来我国水产养殖不仅仅要建立水产动物重要疫苗的研制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专业的疫苗生产设施,从而能够更加广泛地服务于广大水产养殖户,减少因为水产养殖病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建立水产药物的研究平台,创新新型水产药物我国水产药物一直是沿用兽医学和人类医学的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水产养殖对象的专用药物的研究平台和技术体系。所以建立水产专用药物的开发和研究技术体系能够有力地突破药物筛选的模型,使得水产药物的研发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减少水产养殖病害,服务广大水产养殖农户增产增收。

针对水产养殖病害,养殖户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探讨

水产养殖前景范文3

关键词: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964;F32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产养殖业仅年来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但传统水产养殖业限于对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水质的破坏。传统水产养殖中不注重对环境可循环利用的理念,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物不合理处理,导致一些有害细菌的繁殖,从而对水体产生破坏,同时也对水产动物本身健康状况构成了危害,最终采用药物作用来改善状况,这些都使得水产动物本身的安全问题。而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它是一种更加合理,更为环保,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法。

1水产养殖的技术特点

1.1水产苗种选择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动物苗种,苗种的好坏对生态养殖的质量以及产量都有影响,因此,选择好的动物种类是好的生态养殖的第一步。关于如何选择好的苗种,一般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的苗种,选择苗种选择比较健壮、健康的苗种,避免选择无病的苗种,除了选择好的健康的苗种外,还有就是选择的苗种要具有好的经济价值,来保证水产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1.2生态养殖中水质中的平衡控制水产养殖中的苗种的生活环境主要依赖水环境的好坏,水产中的水环境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水质的好坏的控制,对整个水产养殖都起着关键的因素。1.3选择好的饲料进行喂养饲料的投放在生态养殖中占一个基础的地位,饲料的好坏对于苗种的健康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差的饲料对水质具有坏的影响,会对水质产生危害,从这一方面来在选择饲料方面一定要首先选择好的饲料,对苗种进行喂养。在选择质量好的饲料前提还要注意合理的投喂方式,投喂方式要合理,不能过量也不能喂养不足,喂养的饲料过少或过量都会对苗种的发育有影响,因此投喂饲料的量需合理。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投喂时间,保证苗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长。1.4药物的使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害现象,出现病害现象要注意及时用药,并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使用的药物要是国家规定的药物,不能使用违禁的药物,这些违禁的药物对苗种本身具有危害,同时对水质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选用合适的药物之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的合理的把握。

2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分析

2.1构造好的生态系统水产生态养殖相比于原始的系统,就是要构成一个好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把水产养殖的水体当成一个生态系统,把水产系统中的水生动物当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这个生态系统是要注意维护好,水产生态系统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循环系统,注意里面的废物利用,注意其建立中合理的生态链结构。在水产系统中通过载重合理的绿色植物,产生氧气,共水产动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反过来供水产体系中的绿色植物吸收,还有生态体系中的微生物对里面的水生动物的排泄物等进行分解,又可供绿色植物吸收。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构成这样一个小的生态系统,通过能量的循坏转化,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这是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2.2对水产生态养殖体系进行控制水产体系必须进行温度、氧气浓度等条件控制。水生动物具有自身合适的温度生长范围,在其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可以使得水生动物生长速度处于快的生长状态。氧气的控制,氧气的浓度既不能太浓,也不能含量过上,可通过使用一些增氧设备,对水产体系中进行氧气的控制。水生体系中由于各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白天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一般不会出现缺氧现象,夜晚,由于光合作用的下降,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也会消耗一部分的氧气,因此,要注意在夜晚的时候防止出现缺氧现象,合理的使用增氧装置。2.3水产生态养殖系统中环境的控制水产生产养殖系统本身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进行中,会出现一些污染物的出现,对水体会产生一些危害,因此要注意其中对生物系统中的污染物等的控制。对水产养殖体系稳定性的控制就是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生物之间的稳定。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微生物含量超标,导致水产生态体系中的各项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控制,保证其中的各项指标的稳定。关于如何做到这方面的控制,主要可以从这两方面控制:1.对水体中微生物的控制,可用一些除这些微生物的药;2.通过对苗种的用药,使苗种本身形式一定的自身免疫系统,从而来抵抗病害。2.4对水产生态养殖系统进行标准化控制对水产养殖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一些合理化规定,建立养殖标准。从最开始苗种的选择、用药的选择、条件的控制、系统中氧气温度的标准控制,形成一套合理的体系,让整个生态系统的控制更加合理有效。

3结语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一门养殖技术,同时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一门技术。水产生态养殖既能满足现在对环境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是更加健康的养殖方式,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社会也具有好的影响。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大力推广推进水产养殖行业具有很好的效果,对环境也能起到好的方面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光彬.探析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3).

[2]李文凯,陈利国.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5,(2):70-70.

水产养殖前景范文4

[关键词]盐碱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前,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带动示范效应良好,如河北沧州约有320万亩盐碱荒地,其中草木不生的重盐碱地约120万亩,占可耕种土地面积的33.4%,水资源匮乏,生产条件比较恶劣,地域性经济基础薄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当地推广盐碱水质改良和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扶持,被列为政府的办实事工程之一。通过“科技引路、示范带动、基地连农户”等方式,短短几年内,沧州地区掀起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的并带动形成了新的产业,如沧州市国家级贫困县海兴县约有100余户农民,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尤其前小里寨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人均收入达2000元左右。2007年度沧州市万亩盐碱地水产养殖示范区还被列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目前,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综合开发20万亩盐碱地,遍及河北省沧州市12个县市,近100个乡镇,养殖者约4000余人,养殖户1000余户,此外还带动了当地饲料、苗种、冷藏、运输、水产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新增产值约占了沧州市渔业经济比例的10%,新增产值近10亿元。

1.辽宁省盐碱地的现状

辽宁省有盐碱地1500多万亩,但50%的盐碱地还未被开发利用,这些盐碱地多在沿海或低洼平原地区。为合理利用盐碱地,辽宁省引进筛选出多个耐盐碱树种花卉,通过研究植物的耐盐极限,培育出很多耐盐树种。目前,在盐生植物利用研究方面,已成功提取出10多种植物精油,食用盐生植物也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在盐碱地上造林,是世界性难题。在盘锦,昔日只长碱蓬草的盐碱地生长着整齐的新疆杨、翠绿的侧柏和金叶榆,如今的盘锦被各种植被点缀得色彩纷呈。盐碱地绿化其实并不难,摸清水盐运动规律,用水利措施淡水洗盐,降低土壤含盐量和酸碱度;台田定植,相对降低地下水位,能使树木生长得到保障;客土转换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铺设河沙、炉灰渣和杂草等隔离层能改善树木根系的生长环境,还可以采取化学改良措施中和土壤盐碱,用有机肥改良培肥地力等。植树造林是对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森林可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土壤返盐,改善生态环境。但像客土转换现在并不提倡,我们不能为了改良一块地而去破坏另一块地。为保护土地原生态,对于盐碱地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更好地利用。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看,对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研究,任务重、难度大,因为已开发的盐碱地由于工业发展、化肥施用、水资源不足等影响,又会出现次生盐渍化。有专家表示,目前,在盐碱地利用上,还存在技术和投入不足的问题。

2.盐碱地开发价值分析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为18亿2700万亩,守住18亿亩耕地底线的形势十分严峻。在保护好现有耕地的同时,开发潜在的土地资源和盐碱地(水)资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开发利用荒废盐碱地,可以使盐碱地(水)治理战略由单纯工程治理向区域生态综合治理转变,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盐碱地渔业是农业综合治理盐碱地的重要途径。盐碱地形成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地下水位高。通过挖池抬田,降低水位,抬田种植,池塘养鱼,走以渔农结合综合治理盐碱地的路子,可以使种植业无法耕作的低洼盐碱地得到较有效的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盐碱水的出路问题。实践表明,目前建立的“上粮下鱼”、“上草下虾”等以渔为主的多元化盐碱地立体种养殖高效利用模式,把渔业利用与农业土壤降盐碱、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土、光、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土地次生盐碱化程度,而且扩大了耕地面积,在稳定和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新的生产力。这是综合治理与利用低洼盐碱地,实现渔粮结合、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盐碱地渔业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水产品,特别是养殖水产品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渔业生产可利用资源日益萎缩,现有宜渔水面也不可能无限扩展,而水产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开辟渔业生产新领域。因此,现阶段是发展盐碱地水产养殖的有利时机,利用我国丰富的盐碱水域开展水产养殖,可以拓宽渔业发展领域,增加水产品的产量,提供价廉物美的动物蛋白,对于实现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发展盐碱地渔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措施。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农产品是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在我国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大多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缺乏新的增长点。发展盐碱地渔业,拓宽了农业的发展空间,挖掘了农业(资源)潜力,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效益,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盐碱地(水)资源转化为具有明显特色的区位经济优势,还可带动饲料、苗种、加工、冷藏、运输、水产贸易等相关产业,可以说发展盐碱地渔业是促进农民快速增收现实有效的措施。

3.开发盐碱地的对策与建议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盐碱地水产养殖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有较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但作为新兴事物和产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尤其是其开发前景和潜在效益尚未引起各方关注和重视。因此,为推进盐碱地渔业开发持续深入开展,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摸清我国宜渔盐碱水域资源状况的“家底”,科学制定盐碱地水产养殖的发展规划,把“以渔改碱”作为我国盐碱地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来抓。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盐碱地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推广示范形成各类盐碱水体的养殖技术,特别是生态综合养殖技术,使盐碱地水产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建立信息平台,开展咨询服务,为各地开展盐碱地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继续加强相关基础研究,同时以我国盐碱水资源渔业开发为重点和突破口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主要盐碱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不同盐碱水质改良关键技术和综合调控技术体系,渔农高效开发利用模式及技术体系,抗逆增养殖品种筛选、移植驯化及选育,盐碱水域病害防治技术体系,盐碱胁迫下水生生物适应、调节和抗逆机理等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前景范文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又称绿色饲料添加剂,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常用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按配方组成来分,有单味饲料添加剂、中西结合饲料添加剂和复方饲料添加剂之分。按作用来分,有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之分;按来源来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种类有动物、植物和矿物饲料添加剂之分。其中,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植物类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有大蒜、松针、甘草、艾叶、茯苓、槐叶和蜂花粉;常用的矿物类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有麦饭石、滑石、沸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天然性、低毒性、无抗药性、多功能性等特点。许多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都是来自动物、植物、矿物质等其他自然事物中的纯天然物质,都保留了药物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低毒性指经过长期的实践筛选和科学搭配,中草药对人体无害而又最容易被接受的外源净化物质被保留下来,能给水生物带来营养又无任何毒副作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多功能性指成分复杂、种类繁多的中草药,都是在中医药理论和传统方法原则指导下搭配而成的,其功能也更加多样,如沸石不但能降低鱼类死亡率,还能改善鱼类肉质。

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

2.1促进饲料转化和生长

一些中草药中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和脂肪等营养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将之应用到水产养殖中,不但可以增加水产饲料的营养,还可以增强饲料中消化酶的活力,加快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合成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水产生物的生长发育速度。如在鲤鱼基础饲料中添加佩兰、丹皮和灵芝等中草药,可有效改善鲤鱼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在斜带石斑鱼饲料中加入1%的复方中草药,可以提高石斑鱼的消化酶活力,改善石斑鱼的生产性能。

2.2提高水产品的摄食率

水生物与其他动植物一样,都喜欢那些符合自己味觉需求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将一些中草药制成有符合水产动物进食嗜好的诱食剂,可以有效提高水产生物进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如根据锦鲤嗜好挥发性低分子有机物散发的气味,在锦鲤饲料中加入火棘、浒苔、海星,可以有效提高锦鲤进食量,减少多余的饲料对水体的污染;同理,在淡水虾、黄鳝、对虾饲料中加入草木犀和阿魏提取物,也可以对这些水生动植物起到诱食作用。

2.3改善水产动物质量

一些中草药中的成分能有效改善水产动物的生化组成,改善水产物品的食用品味。因此,在水产养殖中,人们常常用一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来提高养殖动物的肉质。一般来说,鱼类的蛋白质和脂肪非常高,改善鱼类肌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可以有效改善鱼类质量,因此,人们常用一些中草药饲料来改善鱼类肉质。如将杜仲叶烘干磨成粉末投入鱼饲料中,可以有效减少鱼类体内不必要的脂肪和胆固醇,使鱼肉更富弹性,鱼儿的肉质也更加鲜美。同样,将山楂、麦芽等中草药成分加入到银鲫饲料中,也可以减少鱼体水分,改善鲫鱼的肉质。

2.4消毒驱虫及疾病预防

许多中草药如斑斓分、金钱花、穿心莲、野、石榴皮、使君子、紫花地丁等都具有消毒杀菌、驱虫抗病作用,将之应用到水产养殖中去,可以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如黄连水提取物在淡水鱼细菌防治中效果最好,因此,人们常将黄连水提取物加入到淡水鱼饲料中去。同样,人们发现,大蒜油和从其他草药中提取的皂苷类天然活性物质一起制成的复方制剂,能有效提高对虾血细胞的吞噬率、杀伤率,所以,在对虾饲养中,这种复方制剂的使用范围也极广。

2.5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和成活率

水产动物的应激能力指水产动物抗外界环境因素中的不良因子的能力。在集约化养殖中,尤其是在长途运输和苗种移植中,水产动物常常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对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来说,是个严重的挑战。将中草药一些能激发机体应激能力的药物如藿香、苍术、厚朴等用到水产养殖中,可以提高动物对低压缺氧环境和中毒性缺氧的耐受力,能保护细胞膜和亚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因此,人们常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来提高动物体的抗应激能力。

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3.1中草药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水产养殖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结合现代医药学、营养学知识来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就中草药饲料在水养动物营养物质代谢、免疫和激素分泌调控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是今后中草药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

3.2多样加工和利用

随着社会工业生产工艺的改进,中草药配制、提取也朝着微量化、系列化、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利用现代植物化学仪器和分析手段,提取、分离和坚定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将其制成各类融粉剂、口服液、包衣微囊剂等,是水产养殖饲料工业现代化新的的发展趋势。

3.3中草药制作标准化规范化

水产养殖前景范文6

【关键词】福建;水产养殖 良种化 现状 发展前景

一研究现状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有着发展渔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省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岛屿众多,河流纵横交错,水质良好,气候温和,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的条件非常优越。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的资料,2005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924亿元,占全省GDP的14.9%;水产品总产量已达602多万吨,渔业经济增加值517亿元,占全省GDP的7.86%;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福建省确立了2010年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新目标:海洋经济总产值4550.7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1900.2亿元;水产品总产量725万吨;水产品总产值1585亿元,渔业经济增加值822亿元。福建水产业被确定为本省国民经济“九五”期间至2010年着力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近几年,福建水产养殖业在良种培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鳗鲡、大黄鱼、九孔鲍、罗非鱼、坛紫菜、对虾等是我省水产养殖中最重要并具有特色的种类,已经被农业部确定为我国六种最具优势出口水产品。除了鳗鲡外,其余种类人工繁殖都已经过关。1999年起在省科技厅和国家863计划资助下,福建省有关单位已经先后开始了对大黄鱼、日本对虾、坛紫菜和杂色鲍的遗传育种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大黄鱼全雌育种研究已经突破了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起功能性雄鱼选育群和两个原系雌鱼选育群,并培育出一个生长较快、抗病力明显提高、外观性状良好的雌核发育二代群体。日本对虾抗病良种选育研究已经培育出了在抗病力和生长方面有明显提高的子三代。由国家863计划、福建省科技厅和厦门市科技局资助的坛紫菜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已经培育出生长快、产量高、藻体薄、品质好的优良品系,在生产上得到养殖业者的高度赞扬和广泛应用;由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863计划资助的杂色鲍杂交与选择育种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2004年以引进的日本杂色鲍与台湾九孔鲍杂交,杂交组育苗成功率和成活率比台湾九孔鲍自交对照组大大提高,抗脱板病选育群繁育了子二代,其育苗成活率也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虽然,福建省水产良种培育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主要养殖品种退化、养殖技术含量不高、病害频繁发生和产业效益较低等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在预防病害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加速实现水产养殖的良种化,尤其是水产养殖动物优质高效抗逆的良种培育。

我省现有的水产养殖产业结构简单,在同一海区往往是一、两个种类长期占主导地位,一方面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种类的更替而不利于养殖环境的优化。长期在同一海区进行单一种类的养殖,使养殖对象容易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并诱发流行性疾病,造成大规模死亡,致使产业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迄今为止,我省水产养殖生物用于繁育的绝大部分亲本还是天然野生型。一方面这些种质生产性状的稳定性差,但另一方面,在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以及产量等诸多经济性状方面遗传改良的潜力很大。

因此,开发新的适于我省不同海区养殖的名特优良品种的养殖技术,特别是突破种苗培育技术迫在眉睫。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并结合有效的传统技术,开展优质高产抗逆养殖良种的培育,将对我省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保证。一个好的新种类的种苗开发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我省近几十年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每次大的飞跃也都是与新的种质资源进入产业和种苗培育技术的突破密切相关。藻、贝、虾三次养殖浪潮的兴起,无一不与种苗人工繁育的解决相关。

二发展前景

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使用优良的养殖品种,可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养殖的产出,并减少风险和提高养殖的生态效益。因此,水产生物品种改良的研究深受各国的重视,纷纷对主要经济种类遗传改良开展研究,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供养殖利用。例如,前苏联培育出罗普莎鲤等优良品种;日本对几乎所有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的养殖对象都进行育种研究;美国长期选育虹鳟,培育出了凡纳滨白对虾无特异病原品系;挪威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良的三文鱼,其产品畅销全世界。水产生物的性别控制也是水生生物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已培育出全雌牙鲆、樱鳟、大鳞大麻哈鱼等近10种全雌鱼,美国培育出全雌草鱼投放到天然水域以控制其繁殖。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对重要的水产生物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基础研究,日本对虹鳟抗IPN病毒IHN病毒病、牙鲆淋巴瘤、大鳞大麻哈鱼入海洄游习性等性状分子标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用所获标记进行辅助选择都取得成功。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淡水养殖鱼类进行遗传改良研究,已经培育出单性罗非鱼、异育银鲫、建鲤、湘云鲤、湘云鲫、全雌鲤等一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大大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海水品种选育除了海带和条斑紫菜较早培育出几个品种外,海水养殖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对野生种的直接利用。近年来农业部和科技部都对水产育种表现出极大地重视,科技部在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中,将海水养殖对象的遗传改良列为海水养殖种子工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已经资助启动了中国对虾、牙鲆、大黄鱼、皱纹盘鲍、杂色炮、扇贝、海带、坛紫菜、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SPF、SPR品种培育)等部分种类的遗传改良技术研究。

针对当前制约我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种子”问题,集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传统技术的综合优势,科学合理地开发我国名特优良养殖种类的苗种繁育技术,对主要养殖对象进行遗传改良,实现养殖种类经济性状的定向改造,培育优质、高效、抗逆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品系);研究开发水产养殖动植物种质库,建设相关的支撑技术,建立海洋生物核心种质库,筛选和克隆核心种质中的重要功能基因并予以有效利用。通过5~15年的努力,除了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或者由于某种原因难以进行人工育苗的种类外,实现所有主养种类都有不止一个人工选育的优良新品种或者品系,并建立良种场,用于继续选育和保持这些品系,实现主养种类的良种化养殖;通过继续开展坛紫菜、大黄鱼、日本对虾、罗非鱼、鳗鲡的遗传改良研究,培育出品质好、生长快和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并分别建立良种场,进行良种的培育、维持和推广;开展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良种选育和选配,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和雄性化率;开展九孔鲍快速生长和抗病良种的培育研究,解决脱板病问题;开展真鲷、鲻鱼、香鱼、锯缘青蟹的遗传改良和良种化养殖。建立良种场,同时开展新出现养殖种类的遗传改良研究;建立主要养殖品种的良种繁育中心,使我省水产养殖优良、健康种苗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综上所述,未来5-15年我省水产养殖良种培育的研发内容如下:

1、利用杂交育种、定向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对养殖生物进行遗传选育,主要针对大黄鱼、真鲷等鱼类,鲍鱼、扇贝、牡蛎等贝类,中国对虾等虾类,坛紫菜、江蓠等藻类选育养殖新品种(系);优良品种的规模化及健康养殖管理技术研究,包括建立良种养殖技术服务和监督体系,保证良种养殖效果;

2、育种的遗传学基础理论和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如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建立重要海水养殖鱼类配子和胚胎的低温保存技术及其种子库,发展实用化的海洋动物的种质细胞超低温保存技术,建立较系统的种质分子遗传性评价方法;

4. 重要养殖鱼类、贝类、虾类生殖调控和胚胎发育、抗病和抗逆重要功能基因的筛选、克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