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中药熏洗仪;和解少阳法;氟骨症
氟骨症是机体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造成骨骼及骨周软组织损害。生活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人群,出现氟骨症的临床表现,X线片有氟骨症征象,可诊断为地方性氟骨症[1]。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扶世杰教授发明的中药局部熏洗仪配合其拟定的以和解少阳为治法的外用中药,局部熏洗治疗氟性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本院研究情况报道于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组83例氟性膝骨性关节炎,均为本院骨伤科门诊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治疗组28例中,男1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13±6.12)岁;平均病程(6.04±2.47)个月;双侧疼痛11例;WOMAC评分为(34. 50±16. 57)分。对照组25例中,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 50±7. 33)岁;平均病程(7.40±5. 59)个月;双侧疼痛12例;WOMAC评分为(37. 40±17.70)分。空白对照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 40±5.82)岁;平均病程(4. 26±9.39)个月;双侧疼痛9例;WOMAC评分为(31. 33±13. 23)分。3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以及WOMAC评分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淮[2]; ②符合入选年龄标准40~65岁之间患者;③氟骨病的诊断标准[1];④符合Kellgren和Lawrence法I~III级;⑤符合中医肝肾不足、筋脉阏阻证诊断标准[3]。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者;②不属于药物作用范围内病例;③并发病影响到关节者,如牛皮癣、梅毒性神经病、褐黄病、代谢性骨病、急救创伤等。④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⑤过敏体质反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⑥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抑郁症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选天然硫酸葡萄糖胺提取物胶囊(生产厂家:新西兰奈氏力斯健康产品有限公司),口服0.7 g/次(1粒/次),1次/d,随餐服用,四周为一疗程,连续1个疗程。
2.2 治疗组 采用本院扶世杰教授发明的中药局部熏洗仪配合其拟定的和解少阳法外洗方,每日药物熏洗膝关节40 min,四周为一疗程,连续1个疗程。
2.3 空白对照组 采取每日用热毛巾外敷膝部40 min,并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生产厂家:辉瑞公司生产)0.2 g,两次/d。四周为一疗程,连续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WOMAC评分 对3组患者的疼痛、僵硬、日常生活3个大类共24个问题进行评判,评判方法均用0~100 mm视觉量表评分法进行评定。分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严重为3分,极严重为4分,分数越高者表示其机体功能越差,且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也越大。
3.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数据进行正态、方差齐性检验;P
3.3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临床控制: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实验指标基本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或者减轻,试验指标明显好转;有效:症状和体征有减轻实验指标有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实验指标无变化。
3.4 治疗结果(见表1)
4 讨论
氟骨病患者均有骨性关节炎,我们称之为“骨平衡紊乱性骨性关节炎” 中医属“痹证”范畴,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西医的治疗手段单一,以对症治疗的药物为主,中医治疗多从肾入手,疗效有限。
中医治法分内治和外治。中药熏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非常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对上述经验的总结,根据“骨痹通天丸”的处方结构,采取和解少阳的治疗原则,配合舒经通络的中药外用熏洗治疗,使药力由内达里,达到全身治疗的效果。它是借助于中药的药力与热力,以达到舒筋活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目的。通过熏洗使药液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渗透至膝关节内,明显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病变组织的充血水肿,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骨内压,阻断关节内外病理变化的恶性循环,同时能清除膝关节内部病变组织中过多的氧自由基,以便能有效地阻止氧自由基对软骨细胞及基质所造成的损害;本院扶世杰教授发明的中药局部熏洗仪,采用封闭式设计,能够满足科学化和规范化治疗的要求,同时可以通过对温度和熏洗时间等进行精确控制设定,实现熏洗过程的局部密封和自动化、标准化治疗。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中药局部熏洗仪治疗配合和解少阳法外洗中药治疗氟性膝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疗效,故临床上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哈尔滨:中国地方病防治中心,1991.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2
人文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中人文教育存在的人文课程设置不足、中国传统人文意识薄弱、临床实习重业务轻人文、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临床实习中人文素质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从教育模式中改变人文教育的现状、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等解决途径。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西医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是认识论的互参,是方法论的互补。中西医结合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及中医和西医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的传授和教育。广义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是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是对中西医学及两种不同文化、精神的教化与培育。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要和中国社会特点的医学人才。但是,现在中西医结合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无论是从学科建设上还是培养人才模式上都需要积极探索和完善[1]。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加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在医学模式发展上的重要作用[2]。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亟需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1人文教育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又称为人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其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内医患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医学,尤其是中医的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赋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特殊的人文精神。
1.1人文精神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之一
中医是在人文文化的土壤中诞生成长的,这种人文文化决定了中医理论是与自然、人文哲学分不开的。中医崇尚整体观念,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人文从来都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医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太明显,反而使这种人文精神变得不容易理解传承。西医的人文精神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中西医结合医学充分吸收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又互相弥补不足,在人文内涵上进行补充和结合,正切合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反映出个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顺应自然、尊重生命发展规律是中西医结合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以往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认识停留在对疾病的诊治方面,却没有从人文精神的层面进行结合。其实,人文精神是体现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虽然现代医学对中医扶正疗法还有偏见和怀疑,但事实证明其对肿瘤化疗患者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归功于中医扶正疗法的确切疗效,另一方面扶正疗法对肿瘤患者自信心的树立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人文意义和临床意义同等重要,而且人文精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单纯西医无法实现的。再者,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中西医结合本身就给患者带来了对抗疾病的信念,其人文属性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西医要用实验去解释并证实,从基因、细胞等微观现象去推论人体、疾病等宏观表现,这种思维的局限使西医的发展摆脱不了现代技术的束缚,并且西医把人文精神与医德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种道德约束。而中医理论恰恰相反,它以人为核心,把与人相关的自然、社会、环境、疾病都结合起来,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把人文属性结合到中医理论中,是人文精神更高层次的体现[3]。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是人文与科学融合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的必然。因此,人文精神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特色,这一人文内涵符合人类社会对医学的要求,是医学进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
1.2人文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内容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继承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保障。长久以来,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被忽视。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与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文教育应成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西医结合人才需要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人文属性,理解和把握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简单地在西医基础上加上中医,也不是用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去验证中医的真伪,而是将中西医结合上升到人文思想理论层次,认可这门医学学科的存在;另一方面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人文课程设置,培养人文精神,使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给患者提供身心上的帮助,使患者从疾病的煎熬中解放出来,提高生活质量,真正体现医生的社会价值。
1.3满足社会对中西结合医学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于医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驱除疾病,而是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需求人文主义的关怀[4]。根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强化人文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改善医疗现状。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在西医冰冷的仪器检查基础上加上中医的望闻问切,改变技术至上的诊治模式,真正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需求要求诊疗过程的人性化,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色,缓解医患矛盾,是满足社会对医学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
2中西医结合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2.1课程体系中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两个基础和一个临床”或“两个基础和两个临床”这两种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都只是注重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人文课程设置不足,人文精神教育被忽视或是缺失[5]。人文课程主要是指文学、史学、哲学等,各个院校课程稍有差异,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诗词欣赏》、《西方文化》、《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公共关系学》、《医患沟通学》、《医学美学》、《医学人文》、《儒家思想》、《老子思想》、《医古文》、《周易》、《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医学伦理学》等都是可选择的人文课程。各个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比重都比较小。河南中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该专业开设《医古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中医药该专业人文课程设置有《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设有《医古文》、《中医古典医籍》。总体而言,在我国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中,人文课程设置较少,学时较短,占总学时的比例大多数院校在7%-8%之间,平均约为7.45%[6],与国际水平相比严重偏低,如哈佛医学院的人文课程占总学时20%以上[7]。这些课程的教育方式和效果也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一直重视医学知识的记忆,对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不重视;在教育方式上,往往以说教为主,形式陈旧;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一般无法应用到医学实践上;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西医学都要学习,学生们在沉重的专业学习压力下,对医学人文课程更是无暇顾及。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认识问题,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务处等对人文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和认识,在学校发展规划、重大决策、人事调配、课程设置、资金预算等方面对人文教育给予支持,才能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8]。
2.2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意识薄弱
应尽量减少西医学的思维模式对中医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的头两年强化中医教育及古汉语教育,并把传统中国文化如书法、国画、国学等纳入教学计划中[9]。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中医科学价值的精髓,也是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中西医结合的教育中,西方的文化教育冲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和技能的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中国传统人文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很好地领悟人文精神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中的真谛。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现状中最易忽视却又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2.3临床实习重业务轻人文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实习中,因为专业原因,可能一些慢性病、内科病的比例会更大,长期面对满脸病容的患者,实习医生已经变得麻木,只想如何提高诊疗技能,怎样应付患者提问,忽视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现在的实习医生都是85后或90后,在面对陌生患者的时候,不能表现出应有人文关怀,这不仅是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教育的问题。
2.4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教师的人文素养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有待提高。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为人师表,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言传身教地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3加强中西医结合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探讨
3.1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提高人文教育的根本途径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比如包含医患沟通、医护关怀和心理治疗等在内的系列课程。课程设置要以临床实际需求为指导,以解决病患需求为目的。在教育方式上,避免说教式的理论灌输,注重教、学、用的实际效果,可采用诸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研讨会等多样化的方式。比如,在医患沟通课程中,前期可以让学生分组模拟临床医患沟通案例,尝试与病患交流沟通,分析讨论并给出报告,切实感受和学习处理过程;后期可在教学医院中进行与真实病患及其家属的沟通实践。在学习中医学的同时注重传统中医人文教育,学习诸如著名医家事迹及其著作,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塑造大医精神。另外,人文课程在课时上也要适度增加,并以不同形式贯穿在各个学期中。
3.2在中医与西医结合过程中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人文教育
中医传统人文教育塑造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灵魂,融于整个中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人文教育也是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是深层次认识中医学、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3.3临床实习是加强人文教育的直接方式
临床实习是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学生践行人文关怀的直接机会。在实习中,感受医者仁心,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以高尚的人文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这就要求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表率。因此,教学医院要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这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在实习医院定期开展系列人文教育活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包含从病人入院接待、了解病人情况和感受、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和临终关怀等,到文化、隐私、伦理和法律问题等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和活动,这些都应作为医学生的基本课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并学习。在临床实习中加大人文素质的考核力度,可以通过带教老师打分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一个综合评价。
3.4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职业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的人文教育,如举行人文素养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增加人文素养课程设置、把发表与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作为晋级的考核指标之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10],从思想方面对教师人文素养进行教育。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人文素养高的从业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人文的力量。
作者:孙杰 于涛 宋丹 吴英杰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重大疾病基因工程模式动物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等本科教育临床培养模式的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55-56.
[2]张伟.生物———心理———环境———人文医学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3):62-64.
[3]邸宏杰,徐家华.科学人文主义与中西医结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7-9.
[4]倪建俐,金立伦,阎秀菊.中医教学与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6-437.
[5]张玉龙,李一鸣.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2,23(4):10-13.
[6]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9,30(10):66-68.
[7]萧婷,刘涛,汪爱勤.美国哈佛医学院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2,25(5):91-93.
[8]申宁.南京某中医药大学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与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3,26(12):94-95.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血透;护理;中西医结合;保健
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带有中医整体护理特色的护理教育模式,可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保健知识,从而增加患者知识,提高康复效率。长期以来,对血透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一直是我院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院根据血透室患者病情重,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工作强度大等特点,边学习、边探索,边实践,建立了具有中西医结合血透护理特点的保健教育模式,使原有的模式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更切合实际,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现将2014年对41例血透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1例,其中男37例,女4例,年龄44~56岁。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例,合并高血压患者6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32例。
1.2方法 收集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并查阅门诊病历,有针对性地制订中西医结合护理保健教育计划,确定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指导。比如常规教育、科普教育、随机性教育等,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内容,并对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作预见性指导,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2 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的特点
2.1专业语言通俗化 由于血透室收治的患者症状较重,情绪不稳定,中老年患者较多,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不同,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的内容应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如必须使用医学术语,应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2.2随机教育个性化 由于血透室收治的留观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有随机性,所以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注意因人而异,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
2.3反复强化有耐心 血透患者需要充分休息,这就需要护士合理安排,既不影响治疗,又不延误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工作。针对血透患者中突发事件多、病情变化快、并发症较多的特点,采取反复强化的中西医结合的宣教方式,注意与患者耐心沟通和交流。
3 实施内容与措施
3.1常见的中西医结合保健护理教育知识 血透患者由于长期血透,经济上的负担重,所以随着血透时间延长,并发症较多,易产生紧张情绪大多数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忧郁、沮丧、恐惧甚至绝望等心理问题,部分患者还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因此,透析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宽慰、解释和开导,指导患者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及遵医行为,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与自护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心态平静的目的,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以及更积极的心态接受血透治疗,使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患者进入透析室前,更换鞋子,称体重,测量血压并作好记录。保护一侧上肢的静脉,尤其是动静脉内瘘[1],避免静脉注射,为保证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作准备。
3.1.1面对面交谈由医生和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肾脏疾病的表现及透析的原理、方法、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对透析有所了解。
3.1.2举例沟通让透析时间长的患者现身说法打消初次透析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增强治病信心。
3.1.3书面形式教育向患者发放一些肾脏疾病及透析的宣传资料,如小册子、书籍,并给予讲解,在宣传窗栏张贴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3.1.4问答式教育在透析过程中,多与患者交谈,了解病情的发展及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
3.2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保健护理教育
3.2.1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因此,在实施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保健护理教育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主意局部病变,同时要主意相关脏腑的变化。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患者的体质情况及外界环境对患者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护理。如在肾脏损害和(或)肾功能减低背景下,血透患者的机体免疫应答已发生改变,导致促炎症状态,长期的炎症反应也容易引起营养不良[2]。而营养不良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和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3]。因此需要加强整体护理。
3.2.2注意调摄患者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做好血透患者的情志护理,对提高其正气,预防患者病情加重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3因人制宜实施保健护理教育,根据血透室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和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考虑其护理原则。如在年龄方面,老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行动不便和咀嚼不利,病多虚证等特点,护理上重在补虚扶正,搞好生活护理为原则。体质方面,有强弱和寒热之偏,阳虚、阴虚之体。要求护理上在安排病室,调节温、湿度,饮食、起居等方面均应有别。
4 结果
经过整理分析后,结果显示,患者的家属对在血透室接受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的指导是他们所希望的。通过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使血透室的患者加深了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防病、治病、饮食营养调节、功能锻炼、自我保健的能力[4]。通过中西医结合保健教育,减少了患者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了治疗效果和质量,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了患者的精神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唐銮玲,卢喜娥,周顺妹.护理指导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作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0,9(5):283.
[2]焦春华.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0,8(3):17.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肿瘤;恶性;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108-02
中医与西医两套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但也有其相似点。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西医以“辨病论治”为主导。由于“证”与“病”不同,治疗方法与手段也不同,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都是寻因下药,况且证中有病,病中有证,在临床中把“以病带证,寻其病症”的共性病机作为制定立法总则的依据,并根据疾病在个体中的差异作相应的调整。中西医最好的结合点是从实践入手而不是从理论入手,从理论上结合难度大。但无论如何,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确实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取得了相当的效果。笔者在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索过程中,对治疗现况有了一定了解,并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成果
1.1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
比较单纯中医和单统西医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弥补,相互协调,巧妙结合,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改善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对放、化疗起减毒增效的效应;降低分期,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预防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1-2]。
1.2辨证施治是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
中医对癌症的治疗观点,也是其治疗其他疾病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它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部位出现了癌肿,不单是局部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个人体处于失调的状态,是内环境的变化在局部的反映。这种对疾病的认识方法比现代医学更客观、更全面。肿瘤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的紊乱,故中医药治疗不仅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运用中医药治疗,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了肿瘤发生的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祛病强身,抑制肿瘤发展,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但是,单纯的整体治疗对癌肿局部的消除尚不够明显,因此,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两者结合有可能明显改善癌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中医学诊疗最具特色的就是辨证论治,这是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主要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中医学术的特点和精华所在,其应当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机、辨证候、辨病并辨治法方药等数种内容,既要全面地辨证识病,了解整体情况,也要抓住重点[3]。中医临床实践是最典型的个体化治疗,辨证施治是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
2体会
2.1强调治疗的个体化
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是指同样的肿瘤,同样的病理分型,因为个体的差异如基因型KPS评分、性别和酶分泌的不同,对于同一种治疗方案,可产生不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不同的特殊个体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3]。例如,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亚洲与西方人群的疗效差别很大,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者疗效可达50%,而无突变者疗效仅为20%,亚洲人群的突变率高于西方人群,疗效也远远优于西方人群[4]。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的个体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则[5]。
2.2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传统的肿瘤治疗仅是针对肿瘤本身,如采用局部手术或放疗的方法消除肿块,或是采用全身化疗或用有毒的中药以毒攻毒、清热解毒,以杀灭体内的癌细胞。遗憾的是这种传统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征服肿瘤中的被动局面。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肿瘤是“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的全身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的紊乱,现代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医的扶正固本法和西医的生物治疗法,才可以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癌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达到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目的。所以,要纠正过去“只治肿瘤”的陈旧观念,强调整体与局部配合的治疗。
2.3“未病先防”的指导思想
寻因下药是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普遍规律,但在治疗组方时必须注意疾病病理发展过程,兼顾用药,以求未病先防的治法。如手术、化疗、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了不少的毒副作用,其中所致脾虚证候最为常见。脾气虚的实质属于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及由此所致的营养代谢紊乱。治当健脾益气。然而脾虚则运化失司,湿从内生,脾虚夹湿的证候终会出现,所以治疗又当兼顾其“湿”,治当健脾渗湿。
2.4分阶段治疗和因果性治疗的重要性
以病带证,寻其共性病机,制定治疗策略时,对某些疾病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轮换用药。如溃疡性食管癌,失去手术机会又要防止其大出血而不能行放疗,尚须慎行化疗,我们可先单用中药调治,待其溃疡消失或缩小后再行化疗,后行放疗的轮换施治方法。
中医以“治病必求于本”为准则。治本必究其因。某一疾病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成为其“因”而导致的“果”,而这一“果”则又可成为“因”。因此“因”与“果”可以相互转化,形成一个循环,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注意这一问题。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也是肿瘤发展的结果。化疗和放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被抑制又潜在地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化疗、放疗的同时给予扶正培本之中药,来减轻和消除放化疗所致的副作用,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讨论
中医与西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门医学,各自都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不能生搬硬套,也需要灵活运用,在掌握好各自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并逐步使其系统化与理论化。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对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学作了初步探讨。
3.1中西医学的相似之处
中西医学的某些论点有相似之处,如病因学方面,西医认为肿瘤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中医则归结为情志失调。肿瘤发病与放射线、污染及某些化学物质有关,中医归结为邪毒外袭。免疫功能低下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则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可以寻求共性病机,制定治疗立法公式,进行组方治疗验证,这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肿瘤患者在放化疗的同时可以“扶正培本+解毒散结”作为立法公式进行组方治疗,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也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3.2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
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自己的特点,如化、放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临床上可以“活血养血”为总则,给中药活血补血之品,西药铁制剂或血浆、鲜血,以激发骨髓的造血功能,达到预期目的。
3.3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学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应注意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分配方法,力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为主的思想。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灵魂,西医则以“细胞学说”为核心,我们可以从整体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整体,把中西医进行有机结合。如化疗药物在抗癌的同时也出现了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脾虚痰湿症状,或出现咽痛、口腔黏膜溃疡、白细胞下降等气阴两虚症状,这实质上是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增殖细胞也产生抑制,因此从中医角度看,化疗药物也是一种祛邪伤正的药物,根据这个认识,我们对化疗患者很重视顾护“胃气”,“胃气一败则诸药妄投”。在化疗的同时采用中药调理脾胃,对预防化疗毒性反应取得良好效果,这提示我们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通过临床实践可逐步认识和掌握。
4展望
4.1加强中医疗法与基因组疗法关系的研究
癌基因、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相继应用于基因治疗和靶向治疗[6]。研究显示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及抑癌基因的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某些特定基因的调控失常,会产生特定的蛋白质调控失常,随之而来的人体生理功能失调所带来的一系列症状也是相对固定的,而那些相对固定的症候群体可以用中医证的概念进行分析。因此,我们有可能将肿瘤患者的证型规律(证的机制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另外,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而现代认为癌之本为基因调控的失常,因而,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机制必定与基因、蛋白质水平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药治疗肿瘤表现在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已有很大优势,这与现代生物治疗着眼于调理、抑制癌基因、促进免疫功能或通过刺激造血因子促进患者骨髓功能恢复以抑制肿瘤目的是吻合的。反过来,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药进行分子水平的筛选,当发现某一中药成分能够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时,再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验证。
4.2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的标准目前急需统一制定
以往采用的是西医肿瘤瘤体变化的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而不能仅依肿物大小评价治疗肿瘤疗效。特别是中医药治疗往往是调节患者内在体质,作用是综合的、多因素的。因此,如何正确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是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希望能制定出一个客观、能说明问题的综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周宜强,王黎军.中医防治肿瘤的现状及肿瘤学科的发展思路[J].世界中医药,2007,2(5):261.
[2]张莹.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11):2226-2227.
[3]卢雯平,朴炳奎.中医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治疗[J].癌症进展,2010,8(3):212.
[4]纪小龙.癌症的个体化治疗[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3):1833.
[5]李杰,林洪生,张培彤,等.中医个体化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病案分析[J].癌症进展,2010,8(3):219.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护理;施治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55-01
脑梗死是因为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其供应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数病人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或者高血脂病史,通常起病急,致残率高,急性期过后,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角歪斜等症状。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中风后约3/4的存活者有残疾,且易复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前3个月是功能恢复最快的时期。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和护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均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发病时间均在48h以内,经CT或MRI证实,确诊为脑梗死。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躁动不安者予安定等镇静剂,禁用吗啡或杜冷丁。避免过多翻动病人,床边加护栏,以防跌伤。严密观察神志、血压、四肢活动的变化,把病人的肢体置于功能位,防止产生畸形。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对患肢进行被动运动,循经络推拿肩、肘、髋、膝、踝、手、足等部位,从远端到近端动作要轻柔,不可勉强拉扯,以免损伤肌肉和关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细嚼慢咽。防止呛咳、呕吐引起窒息。保持大便通畅。
1.2.2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贯穿于康复的全过程,病人情绪直接影响到机体的免疫系统,心理护理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其躯体残疾的严重程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常表现为愤怒、焦虑、忧郁、恐惧、暴喜等。我们本着中医“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肝,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理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当病人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要充分掌握病人不同时间的心理状态,发掘心里康复的潜力,纠正病人的心理障碍,不失时机地实施康复护理计划,以促进脑梗死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帮助病人克服依赖心理,由于病人的自信心减弱和角色的习惯化,病人逐渐产生依赖心理,他们对康复训练有不同程度的厌烦和自弃情绪,应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病人在训练中稍有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克服依赖心理,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
加强沟通,由于失语或构音障碍,使病人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情绪低落,对治疗缺乏信心。护理人员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和科学性,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我们运用中医情志相胜法,以喜胜悲,对其关心体贴,讲些让其开心高兴的话,多听欢快轻松的音乐。对语言障碍舌僵的患者,对其进行口形、发声等练习可以训练唇舌功能。首先向病人讲解训练的目的,并与之约定一些必要的沟通信息,如回答是肯定的则点头,否定的则摇头等,从简单语言逐渐强化扩大。鼓励有书写能力者,先写后读,达到既可活动上肢,又可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1.2.3 分证施护 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头偏向一侧,防止痰阻气道,必要时吸痰。痰液多时,多喝鲜竹沥水,定时翻身拍背,促进肺内痰液的排出。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清化痰热的食物,如海蛰、海带、萝卜等,忌食荤腥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助温湿生痰。腹胀便秘者,按摩腹部或关元、大肠俞、脾俞等穴。或以蜂蜜冲饮,番泻叶泡服,以达到缓下通便作用。
避免恼怒、抑郁等情绪刺激、郁怒生火影响病情。保证休息及睡眠。心烦失眠者,入睡前可针刺内关、三阴交、神门,宁心安神;或按医嘱给予安眠药物。饮食方面宜红枣、甲鱼、黑木耳、银耳以滋养肝肾,多喝梨汁,萝卜汁;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温燥动火伤阴食品。
1.2.4 预防指导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是引起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生活有规律,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减少刺激及保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预防疾病复发。知识指导出院后日常的生活和康复训练,主要由家属协助和监督指导,因此,加强对家属的康复训练技能知识宣教是必需的和重要的。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训练次数由少到多,训练的强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定期随访,对病人病情重新评估,根据病人情况修正康复训练计划。
2 讨 论
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急性期过后,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角歪斜等症状。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和护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均取得很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79-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晶,刘艳明.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235-1238.
[2]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