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1
1.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地形、河流、湖泊、海洋、气候等自然要素,并与城市形成各种空间关系,随时对城市产生影响。
在湘教版教材中,有美国纽约城市区位图,见图1(湘教版图2-1)。该图揭示纽约的城市自然地理区位在纽约成为国际大都市中的作用。不同城市的发展由于作用和功能不同,故选择城市的区位有差异,但城市发展的必要区位是一致和大体稳定的,特别是自然区位稳定性更加明显。当一个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或城市失去原有的比较稳定的自然区位时,城市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发生迁移等现象。如水源条件、地形条件等是比较稳定的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则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纽约城市的发展,就是建立在河流的入海口,气候、水源、地形等条件优越稳定、交通便利。也许纽约城市建立的起始原因是因为这里有入海的便利航运条件,但是城市的发展也是因为该地有满足城市发展的其它自然条件,使纽约成为国际大都市。
自然条件的稳定和对城市的影响比较显著,即使城市的发展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也必须有自然条件的满足。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城市集中且城市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甚至成为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城市带,如在温带河谷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图2(湘教版图2-2)展示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的两大城市,揭示了在我国长江流域和沿海平原,城市密集分布就得缘于优越稳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2.城市区位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
影响城市的因素中除众多的自然因素外,还有很多城市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发展起来的。如历史原因、矿产、交通、旅游等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社会经济因素适当举例,让学生在自然因素基础上作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但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城市的发展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自然因素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学中不能将社会经济因素独立于自然因素外。
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
1.城市的空间结构与自然地理环境
在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英国地理学家对英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的解释是典型的案例。见图3(中图版图2-1),英国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主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工厂基本图都布局在城市的东部,因此风和河水将污染物带到了东部地区,使得东部的城市环境比西部恶化,从而形成东部和西部两个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很多,由此不妨作这样的地理推论:自然地理环境―工业和交通
等要素的分布―城市各大功能区的相对集中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这个推论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能反映出自然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图4(人教版图2-1)展示的是常州工业分布图和香港土地用图,受交通和盛行风的影响,常州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样受地形和风向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香港的工业分布在边沿地区,而商业中心区和高级住宅区工业区有很大的分隔。在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中,地形、河流、风向等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也是稳定的因素。
2.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其它地理环境
除自然地理环境外,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图5(中图版2-2)中展示的我国故宫,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是政治中心,现在是旅游中心。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或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见图6(人教版图2-2),图中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而且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并不是在城市形成初就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呈现。如重庆市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将工业区不断向附近的卫星城市搬迁,原有的工业地区就成为住宅区或高级住宅区。同时,城市的地域发展也形成以不同的商业圈为核心的组合模式。此外,如、生活方式、政治等都可能导致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3.地租与距离
经济活动是以土地的利用为前提的。土地所处的经济位置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必然带来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而功能区由它的付租能力决定,这就是著明的地租理论,见图7(中图版图2-3)。这虽然是一种理想的土地租金支付能力和功能区土地利用图,但和实际规律比较吻合,可以把该图放在大尺度范围考虑,也可以放在小尺度考虑。如成都、北京这些呈同心圆地域结构的平原城市,其空间结构与该图揭示的规律相符合;同样,重庆这类呈多核心的城市,每个核心也基本符合该图模式;而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也大体符合该图模式。教师讲解时,应灵活运用该图来说明和解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能僵化该图,把地租与距离只限制在整个大尺度的城市。
三、城市等级(规模)与地理环境
1.城市等级(规模)与自然地理环境
尽管城市的等级规模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自然地理条件在城市的等级和规模中往往起限制作用。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不能离开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中不能独立起作用。见图8(人教版图2-3),上海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变化与上海地理位置及其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等自然地理条件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有满足高等级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以我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部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较差,尽管有些地方资源丰富(如克拉玛依),但不可能发展成高等级大规模的城市。
2.城市等级(规模)与社会经济环境
在自然条件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样以上海为例,上海成为我国特大城市,其等级规模和服务辐射范围在我国都是最大的,这得缘于上海的交通便利,农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等社会经济条件。同样,北京和天津的规模大、等级高、辐射作用很大,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由于其政治文化中心、交通便利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见图9(中图版图2-4)。
3.中心地理论
地理学上的城市中心地理论,是在城市服务和功能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见图10(湘教版图2-3),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城市基础上提出的。该图揭示的是城市提供的服务范围大致表现为六边形。这里的城市既可以是城市整体,也可以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区或城市的一个商业中心,甚至可以是城市的一个商业网点。
四、城市化与地理环境
1.城市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首先,城市化的发展要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化虽然由多种因素引起,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也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所在地区要有能够提供除社会经济因素外的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很快,除该地区的经济等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地形、水源、气候、环境等众多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见人教版必修Ⅱ图2-4。世界城市群和城市带的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沿海和河谷平原地区,也能说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是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的。
其次,城市化的发展也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化的推进是以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张为前提的,用地的扩张必然改变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原来的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等。同时,城市化也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并改变着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光照、风向和风速等。如湘教版必修Ⅱ图2-4,依山而建的城市必然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表和水系特点,大量的垃圾必然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在城市发展中,走极端的路子,不但破坏当地植被,还从很远的地方大量移植树木,带来农村环境的严重恶化和破坏,如湘教版必修Ⅱ图2-5。当然,合理的城市化改造也能带来有利于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变化。
2.城市化与人文地理环境
城市化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从而带来人文环境的变化。城市化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农业用地变成交通和建筑用地;同时使产业分工发生改变,第一产业人员大量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也使城市文化和交流得到加强,让城市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和过去的自然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别。如图中图版必修Ⅱ图2-5、湘教版必修Ⅱ图2-6。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2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生态环境 石漠化
1.自然地理学概述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上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自然地理学具有环境科学的面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要素。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这就是地理学上所说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3.贵州石漠化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的演变过程。贵州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并且影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穷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3.1 石漠化的成因
贵州石漠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所导致的,但主要是以人为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协调岩溶地区的人地关系。
3.1.1自然因素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的东部,全省地形多为山区,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西部地势较高,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坡度较大,属中国中部地势第二级阶梯东缘部分。高原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深切河谷和岩溶地貌发育,造成高原表面支离破碎,地形起伏不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并集中于夏季。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丰富的岩溶地貌形态与洞穴系统,加速了地表水向下渗漏。地表土层含水量较少,土质疏松,一旦遭受高强度暴雨的冲刷,表层土壤极易流失,形成土地石漠化。
3.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为了生存和发展,石山区居住的人们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形成“人增—耕进—林退—岩石出露—土壤侵蚀—石漠化”恶性循环。主要表现为:
(1)陡坡开垦。喀斯特岩溶地区耕地总量少,人均占有数量低,长期以来,毁林开垦,刀耕火种,植被对土壤的固持能力减弱,土壤流失,造成大量岩石,土地向石漠化方向发展。
(2)过度樵采。喀斯特岩溶地区群众生活能源相当一部分是靠薪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过度樵采更加快了植被的丧失,导致石漠化进程的加速。
(3)过度放牧。喀斯特岩溶地区农村牲畜放养,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还造成土地板结,有机质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
(4)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不合理开采挖掘和厂矿企业产生的垃圾,所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水和废物,抑制林草生长,加快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加剧了石漠化扩展。
3.2 石漠化主要治理措施
石漠化是一种生态灾害,从导致石漠化的直接原因看,治理石漠化应遵循生态建设基本规律,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措施如下:(1)植被保护措施。(2)封山育林措施。(3)退耕还林措施。在保证满足农民基本口粮的基础上,优先对石漠化地区25°以上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4)人工造林种草措施等。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3
关键词:地理;学习心理;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14-01
性别、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的不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但相比个人因素,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的环境因素更为重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不仅会影响到个人因素,且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更大的影响力。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中的环境因素,进而再提出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质量的对策,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建议。
一、 研究方法
以调查问卷为主,采用分层抽样法,从张家港、常州、南通、泰州各取一所中学(教学质量在当地排名中等,较能代表地区实际水平)的中学生及其家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共400份/期,前后进行3期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63份/期)。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心理学上提到的环境有两种分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本文选用前者,即以自然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为线索,结合调查结果,对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多角度剖析。
(一)自然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生产生活方式和区域文化,同时也是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外部因素。譬如一般农村的学生对乡土地理、土壤、植物等感兴趣,而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则对城市的学生较有吸引力。
(二)人文环境
1.教育环境。教育本身所处的环境是影响教育效果、教育方法以及其他各方面教育问题的最直接的因素。教育环境又可具体分为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
社会教育环境对地理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理教育的定位以及对地理知识的需求程度上。地理地位一直相对较低,新课改的实施、08新高考制度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并影响了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但是,社会对地理知识的需求程度并没有随之增加,这使得地理成为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的跳板,初中地理却仍处于尴尬状态。社会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也对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地理观、资源观、环保观的形成。
学校教育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的主要因素。课程所包含的文化产品是学校教育内容中最基本的构成,好的地理老师是处理地理教育情境中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是地理课堂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通过“对你们学习地理影响最大的人是谁”这一个问题的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个人因素与教师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家长的影响力仅占10%不到。
(三)经济环境。物质决定意识,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开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教育设备的配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理教育所应有的硬件、软件设施的逐步完善,为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相对而言,社会组织的地理兴趣活动如夏令营的开展是极少的。受调查的81.27%的学生表示都没有听说过相关地理的活动,这走回那个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劣势又进一步影响了学校及家庭对学生地理学习的经济投入。
四、探究与思考
根据上述对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中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中学生地理学习质量,提出以下策略。
首先是做到因地制宜。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学生所在的自然环境极大的制约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应善于在有限条件中寻找尽可能多的“实践”,增强课堂的饱满度,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地理学习的有用性。
其次是营造有利的人文环境。学校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地理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且涉及知识面广,学习地理可以使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都将得到发展。如学校可以创建一些实验室和地理杂志书刊室,为地理学习提供物质条件。
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除了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师的素质、水平与能力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状况。教师的地理素质,和对地理科学的态度是一种隐性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无论在什么条件和状况下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科学的态度,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地理老师不仅要牢牢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扩充,要尽量做到见多识广、阅历丰富。
教师还要懂得如何“教”学生、与学生沟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他要能根据所在班级制定正确、适合的教案,使用正确的教具,引用正确的教材,布置合理的实验。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
[2]夏志方.地理学习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8,92~103
[3]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244~259
[4]王树声.21世纪中学地理教师的职责[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
[5]胡斌.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海拾贝;2003年第五期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4
一、培养学生基本地理意识的重要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普遍存在着“重传授知识、轻启发引导”、“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的现象,这些现象目前在一些学校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还有一定的市场。我们的地理老师在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只是恪尽职守地传授五点W,却没有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在每个W上的具体操作方法,使得部分学生在复习应试时只要考试题目略有变动,就漠然无绪,不知从何下手,怎么答题。
新形势下要消除这些现象的阴影,我们地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题能力。
二、学生基本地理意识的内涵
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学方法建立在对传统教法上的去粗取精,融入新的理念,从传授型向启发型转化。在学习方法上教师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向学生传输一些基本的地理意识,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笔者认为根据新课标、新教材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以下几对基本地理意识。
1.揭示地理事象的基本地理意识――时间性、空间性
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分别去了解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基本特征,这是一条贯穿于地理课本的最基本线索,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应该自始至终教会学生抓住这条线索,由此展开。例如:宇宙是时、空的统一,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就是沿时空轨道不断发展与扩大的过程;中国的水资源特点不仅在时间上存在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而且空间上也存在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农业生产活动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因此安排农事活动要因地制宜,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因此要不违农时、因地制宜;工业生产在空间布局上具有灵活性,在时间分配上具有连续性,说明了社会经济因素对它的影响大;城市交通运输在空间上点线面结合,强调综合性,在时间上强调人流、车流高峰的变化性。人口、聚落、城市的发展与分布等都可以抓住时空这两条线索,去延伸、去分析原因、去探索结果。
2.揭示影响地理事象区位因素的基本地理意识――自然因素、人文因素
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有其必然的因素,追究其因,无非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一类是人文因素,包括原料、燃料、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等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国防安全的需要,民族的团结等社会因素,环境和科技因素等,所以地理教师在教给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及其成因的时候,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才能确保答案的全面性。
(1)在传授新知时,强调这种基本的地理意识。农业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交通、商业贸易的区位因素,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都应该从自然、人文两方面考虑其成因。
(2)在联系实际解题时,也必须强调这种基本的地理意识。如:98年洪灾的自然原因(雨带长时间滞留)、人为原因(上游:滥垦林木,中游:围湖造田)。又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集中;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植被的破坏。
在分析原因强调自然、人为因素所起的作用时,还应看到自然、人文因素在不断地变化。农业区位选择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工业、城市、交通、环境等受人文因素影响的成分加大。
3.揭示地理现象特点的基本地理意识――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任何地理事物、现象的存在均有其优缺点,我们在揭示地理事物、现象特点的时候,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它的有利条件,利于它的优势发挥;认识它的不利条件,将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煤炭工业、以煤为主的煤化学工业、火电等;但在开采过程中,地方的小煤窑事故频频,地表因煤炭的开采使某些地方出现塌陷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人民的安全……针对弊端,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造福一方人民。
又如城市交通网布局的目的是方便人民的出行,但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拥堵、二是污染。针对前者,合理规划是根本;针对后者,主要是技术、生物、工程措施三者有机结合。诸如此方面的事例,高中地理新教材中还有许多,都应该按这种基本地理意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害为利。
4.揭示地理现象发展分布规律的基本地理意识――整体性与差异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在揭示事物现象规律时都应该认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地理教学上表现为整体性与地域差异性的关系。
如:全球的气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但各个地区的气候类型都不尽相同,赤道附近的非洲大陆按理想的气候模式图东部应该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形的影响却为热带草原气候。全球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都表现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以及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工业、农业、城市、环境、交通等也都有整体性与区域的差异性特征。环境问题已趋向全球化,但全球各个地区所出现的环境问题不同。以上说明了揭示地理现象发展变化规律时,应该从全球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两方面考虑,才能处理好地理事物现象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基本地理意识的途径
1.激发地理的学习兴趣――基础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爱好的一种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能被它所吸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兴趣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如果学生对地理学科感到有兴趣,他们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激发学习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幽默的语言、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等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可让学生模拟单位领导,在申请办厂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让他们自己研究讨论、得出结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
2.课堂上加强学法指导――关键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这是培养学生基本地理意识、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关键。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提高课堂的有用效率,教师要在学法指导上要很下功夫。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表法,把每一节课的内容知识化、网络化,去繁存精,去伪存真,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教给学生表格对比法,通过比较,激活学生的思维,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记忆更牢固。例如: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域、苏南、苏北的地域差异、大气环境问题、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等等知识均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教给学生读图分析法。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工具,也是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图像,读图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取表面知识,更应该进一步分析内在联系及成因,从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己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学法指导还有很多:如新旧知识的联系法、案例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等,通过这些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使他们在以后的复习与解题中能够不仅知其所以然,而且能寻找出其所不然的办法来。
3.典型例题的剖析――提高
通过对具有前瞻性、典型性的问题进行剖析,使学生对能力的考查具体化,对解题思路的过程能从整体上去把握,便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以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完整性。这是对学生地理基本意识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地理能力的一种提升。
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简化、难度降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这种设计思想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的降低,反而更加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加强学习,在课堂上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意识。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5
一、GIS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土地沙漠化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危害之一,它直接破坏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球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8%。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则成为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区域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这一节的学习中,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它的成因分别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尤其是自然因素的学习,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因此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利用MAPGIS或ARCGIS等GIS软件制作一幅“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示意”图,然后利用示意图讲解形成因素。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土质疏松、土壤沙化,大风天数多和干旱持续时间长等。由于基础数据缺乏,这里只就土壤这一因素进行分析。步骤如下:
(1)收集数据。可以根据所需地图的精度直接在网络中寻找“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图和“中国土壤”图。
(2)把“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图和“中国土壤”图分布作为两个图层。
(3)将两个图层分别矢量化。提取“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图中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的边界作为线文件,对“中国土壤”图也进行处理;提取不同类型土壤的分布区作为区文件并建立起属性数据表,包括土壤类型名称和图例号等。
(4)最后,将两个图层叠置,得到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
二、启示与展望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教师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更是直接影响到GIS教学的效果。因此,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为GIS在教学中的普及努力。其次,GIS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中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
从目前大量的有关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论文来看,大都是应用了GIS的空间性、可视化、动态性以及多维特征辅助演示地理教学中较为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自然地理的演化过程,而涉及到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实例却很少,甚至没有。反观国外的GIS教学,则有很多GIS与学生实践生活尤其是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结合的实例。
不过随着新的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这一状况将会逐步得到改观。本次新的课程改革充分借鉴了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其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育提出了适合未来人才竞争和发展变革的要求,特别是提出了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理念。这为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更为加强GIS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中应用的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6
湘教版地理教材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这套教材的编写是以课程理论为指导,目的是实现素质教育,通过全面、综合地分析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及地理学科发展水平特点和社会所需人,才为基础而选择、组织和精心编写的教材。
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II是在以必修I为自然地理的基础上过渡到人文地理部分,又为必修III区域地理部分作了铺垫,充当着承前继后至关重要的角色。
1、编排结构
由上图所示,是湘教版地理教材必修II的编排结构图。每一章章首是章名,章名下面是一段文字导语,这段导语用于介绍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该章节按内容被分为几个小节,每小节的课文包括文字、插图、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插图是与学习主题有关的景观图、示意图、专题地图或者统计图。每节学习内容结尾编排有可供选学的“双语学习”部分,这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特色之处,这部分一般配有精美的图片以及活动设计,“双语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内容选择
《地理II》所选内容有人口、城市、区域产业活动、人与地联系。主要突出了人与地的密切联系和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知、能、情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人地协调观等可持续发展观,。其知识结构图如下:
最终以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收笔。
二、湘教版《地理II》的特点
1、区域化
区域地理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主题内容之一,教材引导学生对区域进行整体研究。例如某一区域的人口、城市布局、城市化水平、工农交通运输业等综合分析,以及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以揭示机制、过程和规律性。
2、生态化
人地关系作为人文地理教材研究的主线,《地理II》的教材编写紧绕这一主题。如,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城市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活动,工农交通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最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每章节无不体现着人地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三、湘教版《地理II》突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文、资源、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观念, 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的发展理念。 此教材很重视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运用图表、地图、资料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教材挑选的大量图表,如:世界人口“10亿”人口年表,世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问题的类型等;地图如:世界人口迁移流动图,深圳区位示意,我国100万人口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等;资料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联系,连锁超市和商业步行街等 。通过图表地图资料的选入,在教师引导下加以讲解分析,不但提高了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更从形象的具体的案例中形成关于人口、城市、工农交通布局的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地理知识迁移,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地理II》通过现象让学生掌握某一原理,然后分析、归纳、总结引起现象的因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找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的能力,在这一系列知识迁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如教材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中,教材罗列人口流向是向发达地区环境优越就业率高等的地域,而引出美国学者李(E.S.Lee)提出的系统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尔后教材安排为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意图是让学生们根据推拉理论原理找出各个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3、教材编排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完成认知,充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影响某一自然现象的存在往往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例如,《地理II》教材中先安排学习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有水分、热量、地形、土壤、劳动力、技术、市场、种植历史、耕作制度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这种由零碎知识点学习最终重组解决大问题的学习策略模式,充分培养了学生形成生态资源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