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1

2015年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上,196个国家和联盟达成了一项里程碑似的协议,这也是第一次几乎全球每个国家都承诺降低让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以避免出现空气污染严重和气候异常带来的恶果。

这个协议是联合国官员历时9年竭力促成的,期间经历了无数政客间的扯皮、协商、交易,当然成果令人期待,然而就像某位环境专家所说,与其全部寄希望于庞大的国家政体逐层制定改善计划,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习惯和方式的改变,或许更能够为气候改善得到深刻的好处。比如少吃肉,多乘坐公共交通。

少吃肉

世界观察研究所曾做过一项调查指出,牲畜及其副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占全球总排放的51%,根据他们的研究,生产一公斤牛肉,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250公里的碳排放,足够一个100瓦的灯泡点亮 20天。每吃掉一个汉堡,也就等于吃掉了一个厨房大小的热带雨林。

其实,早在2010年英国的卫生大臣迪・伯纳姆在他的一个旨在警告全球变暖对上百万人的健康造成“现实的真实的威胁”的报告中,他就建议应该将生产肉类的动物农场削减三分之一,他认为这样做的好处,至少在英国能够至少拯救1.8万心脏病患者。

该报告的支持者――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高级讲师艾伦・丹格尔进一步解释说:“我们不是让大家都变成素食主义者,而是让大家减少肉和肉制品的食用量,即使是我们建议的减少三分之一,平均每个成人每天还是能吃一顿以肉为主的饭。”即使不完全放弃吃肉,变化也是显著的。以一家生活在美国匹斯堡的三口之家为例,如果他们把红肉和奶制品提供的卡路里的30%替代为鱼、鸡或者鸡蛋,那么他们一天节省的碳排放相当于一架从匹斯堡到阿根廷的飞机排放量。

不要浪费 仔细规划

不要浪费食物也是公民改变自身习惯就能够很大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大选择。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美国人浪费食物同样惊人,可达每人每天1400卡路里。在垃圾填埋场里,浪费的食物所占比例相当高,它们分解后产生的甲烷会排放到大气中,甲烷据称是比二氧化碳的危害性还要严重至少20倍的温室气体。而更重要的是,食物浪费增加了需要生产的食品量,而它本来就已经是我们碳负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英国养分学家帕特里克.霍尔福德建议人们,在购买食物之前,应该规划好家庭的用餐量,如果平时你经常倒掉熟食,那么就意味着你需要重新计算需要的食材量了;不要冲动购物,而且最好在食物坏掉以前放到冰箱储存。

曾经有中国的环境保护人员强烈建议要严格禁止超市对食物买一赠一的促销,他们称这是为了引诱购买者大量地采购食品,这往往使得食物在被食用之前就变质了。而且政府卫生监管机构应该要求食物生产商应该将保质期明确标明到具体某一天,而非某一时期,让消费者更明白的购买。

不光是避免浪费粮食,实际上,在生产任何产品周期的另一端,减少浪费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每循环利用一样东西,就可以帮助减少生产一样新东西,同时还减少了垃圾填埋的量。曾有研究估计,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随手关闭电源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因为电器处于待机状态时仍然在耗电,而且一般为开机功率的10%,据统计,随手关闭这些不用的电源能够使每户每月节省40度电。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要想尽量避免一些重大问题的出现,比如沿海城市洪水泛滥,或者雾霾污染严重,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个安全总量,把这个全球碳排放量分配给世界人口,就得出了每人每年可以燃烧的平均量――年度“碳预算”。

以2014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达98亿吨碳计算,美国2015年每人的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人均碳预算”10倍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仅仅是开车上班一项,已经将他们的人均碳预算消耗完了。

如果人们能够减少开车次数,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地铁、飞机)那么节省的碳排放将十分惊人。而乘坐这些公共交通工具时也有措施来减少自己的碳消耗,比如做飞机时可以选择经济舱,因为一等舱占用空间多,这意味着运输同样多的人需要更多的航班,平均到每个座位,一等舱对环境的危害是经济舱的两倍半。

当然骑车出现也是很好的选择,韩国政府为了“减少废气,节约能源”投入巨资,修建单独的自行车道,拟定10个中小城市为自行车示范城市。甚至还对每月骑车上下班累计超过15天者,提供3万韩元的补贴。在韩国一些百货商店、购物中心等商业场所,都开辟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经常能够看到韩国人骑着自行车坐地铁。出地铁后,再骑车回家。

而即使选择自己开车也可以选择油耗小排污量小的汽车型号。

其他一些措施

英国的斯特恩议员曾经建议民众在建造或者装修房屋的时候应该重视保暖、隔热,比如加装隔热层和使用效率更高的供暖、空调设施,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损耗,从而减少供暖和空调的温室气体排放。他宣称,如果在英国全国范围的房屋充分隔热的话,每年将有5000个死于肺癌和其他疾病的人是可以拯救的。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2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对环境问题似懂非懂。但是环境问题必须人人重视,共同保护。作为启蒙教育工作者,笔者从幼儿园一日活动抓起,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幼儿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一、要减少和控制噪音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

首先,在不影响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周围物体和其他能发出声响器具的音量和开关时间,尽量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比如,在户外上体育课时,教育幼儿要适当调整好说话的音量,不能发出太响的声音。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周围班级课堂的安静,同时还保护了幼儿的嗓子。

其次,在购置有声响的电器或者物品时,应该选择质量好、噪音小的为宜。不要把主要的电器放在卧室里面,几种电器也不能同时启用,以免噪音压级过高、过强,对幼儿造成危害。

第三,教育幼儿在生活与学习中运用适当的声音高度,让幼儿明白声音太小别人听不清,声音太高别人也听不清。笔者主要利用故事表演让幼儿感知什么时声音要小,什么时候声音要大,公共场所应该怎么样运用声音,尽量排除人为噪音对身体的伤害。

第四,在幼儿生活环境周围多养些花、种些草、植些树,这样既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又可吸收、疏散和消除部分噪音。第五,提醒家长家庭成员之间,要尽量做到不争吵、不喧哗,控制娱乐时间,音量不能过大,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安静、温暖、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使之健康成长。

二、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人类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年幼养成的。

所以幼儿时期,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幼儿园更应该注重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比如,每天早上的晨间检查时保健老师除了坚持“一问、二看、三摸、四查”以外,还要注重检查幼儿个人卫生,教育幼儿要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服,并学会整理自己用过的物品。另外,教育幼儿不能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懂得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坚持节约用水,养成不浪费一滴水的好习惯。平时引导幼儿收集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比如,喝过的牛奶瓶、空酒瓶、饮料罐、旧书、旧报纸等。了解这些废旧物品再循环后可再利用,这样既能节约能源有能减少环境的污染。时间长了孩子也就养成了文明健康的好习惯。

三、让幼儿积极投入环境的创设中

日本很早就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出:要把环境的创设定位在“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也就是说,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合作、让幼儿能用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如在《动物怎样过冬》科学教育活动中,笔者就让幼儿一起参与布置教室,在一面墙上布置冬天的景色,在大树上挖许多可开关的洞,并让幼儿自己选、剪一些旧画书中的各种动物图片或添画一些动物。教师再按过冬的方式把各种动物分别摆放在不同地方,这就为幼儿寻找答案设置了情景。在这个情景中让幼儿寻找动物。他们发现了小蚂蚁、小松鼠、小蜜蜂的房里堆满了食物,它们躲在家里“又吃又玩”;在洞里找到闭眼的小黑熊、蛇、青蛙、小刺猬;大雁和小燕子是候鸟,飞到南方去过冬等。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讨论,总结出动物“存储粮食”、“冬眠过冬””、“换毛过冬”、“飞南方”等过冬方式。对幼儿实施教育,首先就在于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并帮助幼儿适应环境、参与环境,使每个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个体发展。

四、家园共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幼儿环境保护意识。幼儿园开展“我爱家乡的春天”主题活动,让幼儿感受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让孩子们回去带动家庭,乃至影响社会。幼儿园为了让家长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活动的开展,在活动前期,利用宣传单向家长具体介绍活动开展的内容,并征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乃至社区的关注和支持。

如在“世界无烟日”到来时,幼儿园在教幼儿认识禁烟标志的同时,学做禁烟标志,还向家长发放禁烟宣传单,鼓励幼儿向家人宣传“吸烟有害健康,请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口号。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吸烟的严重危害性。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3

关键词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焚烧;宁夏中卫

中图分类号S2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10-03

玉米是中卫市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下辖的两县一区年种植面积在3.33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全市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民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国家封山禁牧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零散饲养家畜数量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业劳动力减少,导致农民采用简单方式处理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玉米秸秆。对农民来说,焚烧是处理秸秆最直接、最省时省力的办法。然而秸秆焚烧后只有少量灰分元素留在土壤里,占植株体90%以上的碳、氢、氧、氮则分解挥发,不仅造成土壤有机质养分逐年减少,肥力降低,而且导致酸碱失衡,土壤碱化,板结加速[1]。不断加大投资施用更多的化肥,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会使土壤恶性循环加剧。

农作物秸秆中,玉米秸秆是目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数量最多的农作物副产品,占作物秸秆总量的60%以上。玉米收获后,秸秆成为农作物副产品,除少部分作为农村生活燃料外,一部分通过机械加工青贮和粉碎还田等渠道得到利用,综合利用率不到30%。针对玉米秸秆利用率低的问题,2011年秋季中卫市政府全面督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现全市玉米秸秆焚烧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市政府立即下文禁止各镇乡焚烧玉米秸秆的紧急通知,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卫市焚烧玉米秸秆的现象已有多年的历史,这种做法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有时甚至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交通的正常进行,容易引发火灾,烧毁农田林网林木,损害全市经济建设和打造旅游园林城市的形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没有烧尽的秸秆残留在土壤中,机车耕地作业时壅塞犁铧不能入土,严重影响农田建设机械化耕作的正常进行。镇、乡、村为了突出搞好服务,方便机械化耕地作业,还要为清理秸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彻底杜绝焚烧秸秆的关键是综合利用秸秆资源。玉米秸秆作为农作物副产品,可用作肥料、饲料、能源及工业生产的原料,是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的农业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玉米秸秆是实现秸秆商品化、低碳化、循环化的根本途径,也是杜绝秸秆焚烧、减少城乡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避免火灾和其他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对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卫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如何做好对全市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当前和今后摆在农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更高层次的开发利用还有待于科研部门进一步研究决定[2-3]。因此,探索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彻底解决焚烧问题,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中卫市玉米秸秆利用现状

1.1总量与分布

中卫市辖2个县1个区,2011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9.76万hm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51万hm2,南部山区及南部引黄提水灌区和水库灌区玉米种植面积2.45万hm2,玉米秸秆产量9~12 t/hm2,秸秆量为25.8万t;沿黄老灌区种植面积1.06万hm2,产玉米秸秆量约为15 t/hm2,秸秆量为15.9万t。合计产生玉米秸秆41.7万t,可见当地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

1.2利用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玉米秸秆的利用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灌区开始推广普及玉米种植,种植模式为“麦套玉米三种三收”,玉米秸秆产量较少。由于当时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家畜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工具,玉米秸秆主要用于农户家畜养殖饲草和冬季取暖的主要燃料。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养殖业的发展,饲料需求量增加,山区和灌区都扩大发展了玉米种植面积。为了提高玉米单产,适应机械化作业,大面积种植模式由套种改变为单茬种植。玉米秸秆开始推广实行直接粉碎还田。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玉米秸秆的直接还田和饲草化、能源化利用技术虽然有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但目前中卫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很低。

1.3秸秆利用方式调查

2011年对中卫市沙坡头区老灌区9个镇、乡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当地玉米种植面积0.79万hm2。农田建设中,为解决玉米秸秆的清理拉运焚烧问题,市、镇、乡、村各级政府耗费了巨额资金,投入的人、财、物共折合资金在250万元以上。其中,群众自行清理的占40%,集体统一清理的占60%。相继实施了秸秆还田项目、冬季饲草储备和重点区域的清运垛储,共完成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面积1 600 hm2,其中机械加工青贮200 hm2,机械化还田面积800 hm2,群众用作冬季饲草垛储200 hm2,用作生活燃料400 hm2,综合利用处理率只有20.3%,还有6 280 hm2被作为植物废弃物直接焚烧于田间或清理后集中焚烧,占总量的79.7%。南部山区及南部引黄提水灌区水资源紧缺,土壤干燥,秸秆还田后不易腐熟,影响翌年农作物的种植,不适宜于秸秆还田。因此,除少部分作饲草和生活燃料外,有80%的秸秆直立在田间越冬,冬季干透后于翌年种植时清理或焚烧于田间。

2存在的问题

在机械化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卫市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主要是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实用新技术推广的力度;政府部门对乡镇没有实施相应的行政措施和资金支持机制;玉米收获机械化和相配套的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滞后制约着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大范围推广应用,秸秆低碳化、循环化综合利用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4]。

2.1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每年市政府都强调严禁露天焚烧秸秆,但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全市只有约20%的玉米秸秆得以利用,其余的只能随意丢弃和焚烧,安全隐患极大。特别是2011年市政府下达文件后,绝大部分部门和乡镇都认识到必须抓好秸秆禁烧工作,但仍缺乏扎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尤其是在提前谋划和寻找对策方面,有些乡镇准备不足,等待观望,心存侥幸,缺乏长远打算和准备。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4

【关键词】固体废物;危害;处置

【中图分类号】TE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24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尽管固体废物对环境构成了相当大的危害,但是,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利用,就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固体废物从废物这个角度看具有相对性,一种过程的废物往往可以成为另一过程的原料。所以固体废物也被称为“放错地点的原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固体废物实际上又是一种资源,其用途十分广泛。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大量堆放固体废物,浪费土地资源

固体废物不像废气、废水那样到处迁移和扩散,必须占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体废物侵占土地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国现在堆积的工业固体废物有60亿吨,生活垃圾有5亿吨,估计每年有1000万吨固体废物无法处理而堆积在城郊或公路两旁,几万公顷的土地被它们侵吞。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使用带有碎砖瓦砾的“垃圾肥”,土壤就严重“渣化”;未经处理的有害废物在土壤中风化、淋溶后,就渗入土壤,杀死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蚀分解能力,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带有病菌、寄生虫卵的粪便施入农田,一些根茎类蔬菜、瓜果就把土壤中的病菌、寄生虫卵吸进或带入体内,人们食用后就会患病。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几种。其中土地填埋法是—种最常用的方法。

(1)农用:即利用表层土壤的离子交换、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渗滤水浸出、降解产物的挥发等综合作用机制处置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费用适宜、设备易于维护、对环境影响很小、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长肥效等优点,主要用于处置含盐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体废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于农田作为一种处理方法已引起重视。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证明,施污泥、粉煤灰于农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产的作用。

(2)土地填埋处置:它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因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处置多种类型的废物,目前已成为一种处置固体废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处置种类很多,采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征可分为山间填埋、平地填埋、废矿坑填埋;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为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随填埋种类的不同其填埋场构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填埋主要包括:废弃物坝、雨水集排水系统(含浸出液体集排水系统、浸出液处理系统)、释放气处理系统、入场管理设施、入场道路、环境监测系统、飞散防止设施、防灾设施、管理办公室、隔离设施等。

(3)用作生产建筑材料。许多工业废渣的成分,性质类似于天然建筑材料或人工制成的建筑材料,如含有钙、硅、铝等氧化物并具有(或潜在有)水硬胶凝陛的废渣,可作水泥、砖瓦等墙体材料;具有一定强度、体积稳定的废渣和废石,可作混凝土骨料。目前,利用热电厂的粉煤灰筑路,利用燃煤的灰渣做钢厂铸锭保护渣、岩棉制品、水泥原料等,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回收资源和能源。许多废石、尾矿、废渣等都含有一定量的金属元素或含有提炼金属元素所需的辅助成分。若是用于冶金、化工生产,可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如美国七十年代中期,每年从废物中回收利用的金属在各种金属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为:铝18%,铜50%,铅50%,钢铁31%。回收垃圾中的废纸可节约大量的造纸木材,还可以减少由木材造纸工艺中的一系列污染。处理100万吨废纸,相当于替代600平方公里森林用于造纸;120~130吨废罐头盒,可回收1吨锡,相当于开采冶炼400吨锡矿石;有些废物回收能源也是可取的,如:许多煤矸石含有一定量的碳,其热值在200~2000大卡/公斤,粉煤灰的含碳量通常在10%以上。用这些废渣烧制砖瓦,水泥等既利用了原料,又利用了废渣中的能量,节约了能源。近些年,我国利用煤矸石发展坑口电站,节省了大量煤炭和运输,其所排放的粉煤灰又用于矿坑回填。此外城市垃圾中的大量有机物可利用生物降解制取沼气,还有一些有机物如废塑料,经过加工处理可制取燃料油等。

(5)用于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对含有机物成分比较多的城市垃圾进行堆肥处理,使其无害化,并可转化为有机肥料。许多废渣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养分,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如用废渣制作的硅钙钾化肥,既可以解决土地板结问题,又可以使植物抗干旱、抗倒伏,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粮食早熟和增产。

(6)电子垃圾,虽然现在没有明确技术标准来确定,但笼统地说,已经废弃的或者不能再使用的电子产品都属于电子垃圾。比如:报废的电视机,淘汰的旧电脑、旧冰箱、微波炉,废弃的手机等。当这些电子垃圾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它的危害就显现出来了。电子垃圾不仅量大而且危害严重。比如电视机的显像管含有易爆性废物,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是有毒物质。而电脑更厉害,制造一台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50%以上对人体有害。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铅和镉。铅能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而镉则积累在人的肾脏中。它们的作用是缓慢的,只有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汞也是广泛使用的金属。电池、移动电话、开关、传感器都含有汞。特别地,平板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也含有汞。当汞被排入水中后,会转化成甲基汞。随后,甲基汞进入食物链,经过一级一级的传递,最终进入到人体内。聚氯乙烯(PVC)可以用来作为导线的包裹材料。它是有毒的塑料。燃烧PVC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在一定的燃烧温度范围内,它甚至可能产生臭名昭着的致癌物质二恶英。碳粉是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消耗材料。在正常状态下,它是无害的。但是对于拆卸打印机的工人,他们可能吸入过多的碳粉——这会增加他们肺病——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除此之外,电脑中还含有钡、铍、铬、溴化物阻燃剂等材料,它们对于健康都有损害作用。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5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之快倍受世界瞩目,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不断破坏。本文结合发展经济学知识,对“十二五”环境规划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见解。熊焰(2010)认为低碳经济是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双重作用下,一场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葛全胜、方修琦(2010)运用化学方法结合科学知识对如何“减排”做了系统的介绍。这些学者的研究都使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性和“减排”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有了充分了解。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第四次报告明确表示,气候变化90%的因素来自人类活动排放。“碳量的变化是导致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中科院植物所马克平所长介绍到,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自然界通过几十亿年所形成的陆地化石资源,人类有能力在数百年内开发并消耗殆尽,这种爆炸式的开发与能源使用,释放出带有巨大能量的温室气体。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危害首先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炎热、干旱、洪涝、风暴等气象灾害频发,沙尘暴和荒漠化加剧,进而可能影响到疾病流行、粮食产量减少和一些物种的灭绝。

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盲目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清晰的感受到地球升温反馈给人类的恶果。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应当寻求新的经济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教授贺强表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的节约资源,还可以保护环境,它是全世界经济发展可走的长久之路,同时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由之路。

那么何为低碳经济?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我们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气候变化通常是指人为因素对气候起到的使其反自然规律而达到变化或恶化的状态。

(一)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变化

因为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降雨多的地方雨更多。对防御暴雨气候灾害和预防抗旱的要求就更高了,但是有些偏远地区并没有那么健全的防御机制,所以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粮食的减产甚至危机到粮食自给。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气候变化导致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使某些地区农作物生产周期发生改变而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对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生长周期和防止虫害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长此以往,气候变化将使得我国农业产量大幅度减少,对第一产业产值和国民经济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民生。

(二)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环境

全球大约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六十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部分以沿海旅游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来源的国家受到严重影响。

(三)气候变化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由威胁生态环境进而发展到威胁生存环境。

(四)气候变化导致病毒肆虐,传染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等增加或再次发生。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基于以上的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中国正在努力寻求一种环境、资源与人类发展相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10年10月拟订的“十二五”环境规划建议正是站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出发点,以“节能减排”、“植树固碳”、“能源替代”“责任共担”为切入点,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是如何对待越来越紧迫的环境问题的。

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中国可再生能源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

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的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如新疆塔里木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折合标准煤约三亿吨,如果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30亿吨,生物质能只占了10%。已经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推广。

2.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两种技术现在都在运行

欧洲有一项远大的工程规划,准备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上建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器,然后建远距离输变电系统,把电力输送到欧洲。中国有广袤的戈壁滩,如果太阳能发电技术成熟,戈壁滩的开发前景将非常广阔。现在我们就可以研发投入,做好前期准备。

3.交通领域,汽车不再只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现在有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

电动汽车时速可以达到150公里,最远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电池性能再好一点、动力更强一点,竞争力就会更大。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研发中,如果成熟,我们的交通服务将实现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三、引导消费者行为

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来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1.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有副作用,是有环境成本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对他征税。碳税跟能源税是不同的,征能源税可能会打压可再生能源,但如果我们加以区分,只对碳征税,那么就只会打压高碳能源。高碳能源的比较收益降低,零碳或低碳能源的比较成本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就会增强。

2.要提高研发投入

很多地毯能源技术、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商业化的投入,可以双管齐下。

3.对公共消费加以控制

浪费粮食的危害性范文6

一、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寻求各种写作“亮点”,丰富写作素材。

初中生生活阅历不深,长期往返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加之紧张的学习节奏,让学生无暇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缤纷的世界与学生无缘,两眼关注的是卷面成绩,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对学生写作产生影响。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擦亮双眼关注生活,首先对自己的身边人和事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每天遇到的人和事,对海量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总结出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素材信息。如同学中的好人好事,体现传统美德的事件,以及具有反面典型价值的案例,等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积累写作素材,久而久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多读书看报,多关注影视媒体,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了解社会发展的形势,关注生活中出现的变化,并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发掘和提炼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多向家长、亲戚、朋友、邻居等人了解感兴趣的信息,如国家涉农优惠政策给群众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粮食直补对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等方面的影响,等等。通过这些与农村生活生产相关联的信息搜集,学生能够从中发掘出值得写的有价值的素材,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二、培养学生摘记习惯,及时固定生活“热点”,丰富生活感知。

人的记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使当时记忆非常深刻,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会慢慢淡忘。初中生在生活中逐步积累各类写作素材,还要完成学习任务,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书面摘记,通过摘记将各种信息素材固定下来,需要用时可以随手拈来。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记本,摘记本既是平时读后感、美文提纲、优美语段的记录本,又是写作素材的搜集本,随身携带,遇到感兴趣、有价值的内容随时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随时积累丰富的素材。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在针对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信息进行摘记的同时,不仅做简单的记录员,还要做初步的分析员,即要对所看到的人和事,所发生的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评价,表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够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另外,在学生进行摘记和点评的同时,笔者定期组织展览和交流活动,将学生综合笔记中的优秀成果通过展览的方式进行展示,在全班营造竞争氛围,促进其他学生更好地开展摘记活动。笔者还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摘记内容的交流汇报,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从不同角度、视点对同一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广度,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更好地表达主题、提炼思想。

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突破现象理解“难点”,拓展剖析深度。

在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学生还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对主题的提炼方向是否准确,深度是否到位,要点是否抓住了,是否背离了大方向,这些素材在文章中无法有效发挥表达作用。对这一点,笔者选取了一些难点帮助学生深刻剖析,拨开云雾见天日,提高学生思维成效。首先,结合学生校园生活中出现的思维困惑进行分析,如当前初中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浪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初中生是在生活中浪费,还是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从生产劳动的艰辛、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勤俭是传统美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从正反事例的对比中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同时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所创作的文章的思维深刻性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其次,从学生身心特点入手剖解难题,如初中生盲目讲义气的问题,教师可以从讲义气的正确方向和反面典型两方面入手,选取学习生活中、学习上讲义气,帮助学困生补习功课,共同提高这一正面典型,以及盲目讲义气,参与打架斗殴,锒铛入狱的反面典型,从两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震撼。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从这些生活素材中寻找正确的写作方向。另外,教师还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理解难点入手,如针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先发展经济再进行环境治理,还是边发展边治理,或是先治理后发展,学生在生活观察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选取发达国家走过的成功之路、失败之路进行分析对比,帮助学生明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行的道理,正确地理解、提炼出思想内涵。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焦点”,拓展思维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