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 中药剂师 中西医 相结合 做到
【中图分类号】 R2-031; R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99-01
不少的专家和学者都在尝试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手段,将中西医相结合的拓展与研究。作为现代的中药剂师不但要深谙中药,还必须要精通西药,做到中西医相结合才是硬道理。多年以来,中西医相结合始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以及在临床中得到实践。事实上,中西医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何才能够做到中西医相结合呢,是现今诸多中药剂师探索的问题。
1 中西医相结合的必然性
事实上中医和西医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如果两者分开各自发展,彼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的诸多不足却无法得到改善。因此,医药界要高速发展,中西医相结合是最终的必然结果。
1.1 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首先是中医学:事实上,中医学主要是强调了宏观系统,目的是为了把握疾病的性质,从临床应用之中可以看出来,中医学它是既考虑到辩证又涉及到辨病,十分明显的体现了人文倾向,同时还涉及到立体的开放思维等优势。但是,中医学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微观的定量分析较欠缺、不重视通过实验化验手段来验证,在平面清晰的思维上也还比较欠缺等弊端。其次是西医学:西医主要是经过化学的、物理的实验来揭示出存在的规律,解释出人体病理和生理上的一些变化,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分解分析和直观客观比较清晰等当面。
但是,西医学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宏观的整体认识比较欠缺,辩证综合的理解还不够,且过于开放性思维等缺点。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中医和西医两者各有所长,彼此之间都不可能取代对方,因此只有吸收到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就产生了中西医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2 中西医相结合的必然性
从上面的彼此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来,中西医只能互相结合,而不能够取代对方。(1)中西医相结合是社会历史发展结局。社会发展通常都会遵循一些规律,在2种医学同时存在2种或者数种相同的知识前提之下,这些制度必定会彼此渗透与融合,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2)临床实践需要中西医结合。从现实的防病治病中,经常出现了中西医互相使用的局面。即是中医医生为病人开西药,西医医生为病人开中药。临床表面,西药主要是治标,中药且偏重于治本。只有标本同下,才能够将疾病彻底治愈。(3)中西医相结合是认识与交叉学科的结合点。中医与西医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发起来的,分布受到社会的历史、经济、水平以及哲学思想与逻辑的方法影响。二者虽然在临床思路、理化意识以及观察角度上有区别,但是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从不同的面反映人体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中西医结合已经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2 中药剂师如何做到中西医相结合
中西医相结合的肯定的,也是医学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中药剂师来说,不但要做好中药还必须兼顾西药,做到中西药相结合。事实上,要做到中西医相结合,中药剂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中药剂师要加强西医,培养中西医结合意识
对于中药剂师来说,中医方面势必有一定的造诣,知之甚多。但是对于西医来说相对薄弱了一些,因此中药剂师要加强自身的西医水平。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中西医结合意识。
事实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西医之间都没有明确的界限了。中药能够治疗的疾病西药完全可以治疗。中药剂师只有改变自身观念,让自己的学科与现代化科学接轨,促进自己的现代化认识。
2.2 中药剂师要清楚认识“1+1”模式的真正含义
过去有一些人单纯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采用1+1的模式,就是将中药与西药同时使用在同一个病人身上进行治疗的过程。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就取各自之长来弥补各自之短。就是同一个病人需要中西药齐下的时候,也要结合彼此的内部各异,分阶段进行结合使用,而不是盲目结合双管齐下。
2.3 中药剂师要会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模式
从辨病的原理上可以看出,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作为中药剂师既要会辨证还必须会辨病,进而达成中西医相结合,这一点也是如今的临床对药剂师的要求。中药剂师要掌握一点,才能够做到中西医相结合。
2.4 中药剂师寻找中西医的结合点,达成中西医相结合
从现实中可以看出来,现在中西医结合的途径还有待探索,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相结合的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与概念。因此,中药剂师还必须执着的、脚踏实地的将临床实践作为中西医结合的根本起点与落脚点,寻找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点,达成中西医的真正结合。
中药质量的最根本问题是中药品质的真伪优劣,只有优质的中药才能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优质中药饮片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种要正宗。即各种中药饮片的科属、品种、药用部位必须与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相符,各种中药饮片必须是规定时间或季节所采收部位的加工品,各种中药饮片必须具有其固有气味,对已搞清显微特征、内含成分及其含量的中药饮片,其结构特征、内含成分及含量须与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规定相符合。二是片型要合格。即各种中药饮片的片型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或《中药炮制规范》的规定。每种中药饮片的片型均应大小均匀,厚薄一致,色泽鲜明,清洁卫生。三是炮炙要达标。即各种中药材必须按《中国药典》或《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的方法去炮制且须符合其标准。四是标识要齐全。购进的中药饮片其包装的标签上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须注明药品的批准文号,特殊管理或特殊处理的中药饮片在其包装或标签上应注明。
3 结语
只有做到中西医相结合,医学界才能够茁壮的发展下去。而中医剂师更是要着眼于实处,将中西医相结合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从临床实践中寻找中西医相结合的结合点,探索出有效方法做到中西医真正的结合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教学 误区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90-02
中医历史悠久,讲究望闻问切。它以研究人体易产生疾病的病理,并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主。19世纪开始,西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给中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医与西医的结合课程成为教学重点。中医伤害小,西医见效快等特点也使其结合成为必然。但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以及一些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医学课程教学上,对中西医治疗效果认识不清的问题。过分强调中医或过分强调西医的作用,这使得医疗机构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存在误区。因此,对于现代医学教学来说,明确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合理的结合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文章对面现代中西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 中西医结合中的误区
1.1 主从之争严重
医学教学在确定医学起源上,过分强调主从问题。一些人认为中医发展时间较长,因此西医应作为其从属部分。而一些人则认为西医在治疗时效及发达程度上均高于中医,因此中医应从属于西医。这样忽视了中西医本身的特点和疗效。实际上,中西医属于不同的发展体系,其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具备从属关系,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也应正确选用和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首先,中医强调宏观调养,而西医强调微观治疗;中医强调辩证,西医则强调辨病;因此,我们在进行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将中西医看作同等地位的两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中医与西医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医学教学的效果,从而在临床上合理运用中西医治疗,提高医疗效果。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并不是讨论谁是主流的问题,中西医有各自的优势,医护人员在进行结合时应以对病患的治疗效果为主。
1.2 理论知识混淆
中医是与西医分别强调不同的理论体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医讲究五行、阴阳,强调精、气、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论。通过观察人体的精、气、血判断病理,主张由表及里。一些学生甚至教师本身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看作是唯心的、不科学甚至是玄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套用西医标准理论来解释中西思想。实际上,中医与西医不同,如中西的五脏观察强调人的气色、饮食调理等方面。而西医则以解剖实验为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中西医理论混淆,使中西医的特点均无法表现出来,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正确选择中西医手段。中医与西医知识混淆还体现在医学研究上,对于一些医学研究者来说,在进行某项医学科研时,往往将中医思想和西医思想强加进去,或者将两种理论牵强的结合在一起,导致医学研究成果不具有实际意义。
1.3 理论与实践不符
在现代中医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理论教授的实践远远超过实践的时间,并且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医学实践基地不发达或设备较少,缺乏实践准备和实践经验。这是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差距,一些中医教学者为了提高中医教学实践水平,将中医教学理论与西医实践生搬硬套,不但没有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反而是中医理论更加晦涩难懂,实践也无法验证中医理论。在教材方面,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只停留在表面上,高校在教学时也往往是中西医教学分开,不能时学生同时感受中西医的差距和差别。而在课时安排上,为了追求西医的专业性和先进性,西医课程的安排明显过多。总之,在现代医学教学中,中西医并没有真正实现结合,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更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1.4 盲目进行结合
中医与西医从属于不同的体系,因此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通之处但又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现代医学教学时不能盲目的将二者进行结合,而是应该尊重其个性和特色,使其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这也正是现代医学教学存在的最大矛盾和误区。将中西医理论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理论和思想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中西医之间的差异要求医生在不同疾病面前要区别对待,而不是将某一种理论强加给另一种。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中医理论都能找到相应的西医实践,我们将中西医相结合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临床治疗,而不是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望闻问切是中医独有的特点,不能盲目的与西医的听诊等混淆。现代医学教学习惯性的将中西医之间进行一一对应,这使得医学教学的实际作用大大降低。如何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中西医教学的结合发挥实际作用,就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首先,医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应平衡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关系,平等对待两者,善于发现中医与西医之间不同的优势,这样才能为其正确的结合提供前提;其次,从教材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实现中医理论与西医实践的真正结合,提高现代医学教学效率。
2 如何解决中西医结合中存在的误区
中西医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在二者结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西医结合只是从表面上得到重视,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中西医之间的结合更加密切,提高现代医学的治疗效率。其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2.1 适当提高西医的主动权
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中医思想的影响,西医往往作为跟从,即使是在某种疾病治疗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仅仅被作为辅助手段。结合面不够广,结合存在漏洞。因此应改善这一点,加大对西医的正确宣传,控制传统医学对西医的排挤,通过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和接受西医中的先进思想和治疗手段。在医学科研上,应将西医和中医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味的将中医理论强加给西医,中西医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理论上的一对一,也不是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以提高医学治疗效率为前提,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中西医结合。
2.2 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提倡,一些医院引进了西医技术。在技术方面实现了结合,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教育往往将中西医分开,导致能够具有中西医两个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偏少。实际上,医学人才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二者结合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应结合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在高校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并在临床实践上提倡两者之间互相交换实习场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2.3 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
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医院和医学工作者的认可,目前,很多医学已经实现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具体病症治疗上,选择西医还是中医问题上,往往并没有根据病情。而是根据医生个人的思想。这样不但没有将中西医完美结合,还使得医院的办院宗旨不明确,缺乏特色。因此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立上,还应充分考虑各个疾病的病理,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正确理解中西和西医的治疗手段以及结合要点。
2.4 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目前,中西医的结合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在临床治疗上效率低下。要实现中西医的真正结合,首先应加大培训力度,要求医生掌握中医治疗技巧和西医治疗手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医学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实践的结合毫无意义。医院应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基地,逐步缩小中西医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5 加大政策干预能力
虽然中西医结合属于医学层面,与政治无关。但实际上,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就是由于政策不明确和干预能力不强导致相关人员对中西医结合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刻。因此应加大相关管理部门的干预力度,要求卫生管理部门将中西医的结合看成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中西医的结合,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医疗事故的惩治措施,并建立合理的医护人员考核制度,要求其严格执行,这样有助于医护人员提升自身意识,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3 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结合就成为必然。中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其在预防某些疾病方面存在着优势,并且能够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从根本上清除疾病。而西医的出现则提高了医学技术和治疗水平,是进步的体现。因此我们在坚持中医理论的同时,必须将其与西医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当然中西医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81-03
古往今来,人类医学(包括中医学、西医学)一直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作出了不容否定的功绩。传统中医有其灿烂的一面,然而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现代西医更有其辉煌的一面,往往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时至今日,人们细细想来,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其不足之处,仍有许多人还在疾病的阴影下倍受折磨。中西医结合可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有着独特优势,最常用的中药治疗融合进西医治疗,在抢救心肌梗塞、治疗肿瘤、预防慢性病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共同为保障人民健康作贡献。但作为新兴学科,中西医如何更好地结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可以从中西医汇通派的出现算起,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中西医结合研究,是中西医汇通派的继续与发展。中西医汇通派多为中医学习西医者,在当时的背景下,只是为保持中医生存、被动地吸收西医之长作为丰富中医的一种意识。中西医汇通派是中西医结合的萌芽。其代表有人物:唐容川(1826-1918)、张锡纯(1860-1933)、恽铁樵(1878-1935)、陆渊雷(1894-1955)、章次公(1903-1959)、施今墨(1881-1969)等。1958年同志以伟人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地作出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指示,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40多年来我国医学工作者在此重要批示的指引下,取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之长,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使中西医结合事业在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性和理论的创新性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瞩目,涌现了一大批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的高水平成果。如青蒿素治疟、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瘀症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研究、康莱特抗肿瘤等等。
40多年来,虽然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于中西医结合医疗保健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多数年事已高,许多已退出一线工作岗位。近年来,各地组织的“西学中”班明显减少,教学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中西医结合人才青黄不接的较为严峻现象;各高校虽有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力度不大,其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同时也缺乏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所以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更是紧缺。2006年11月23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人才后继乏人,与日益发展的卫生事业和市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为此,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刻不容缓。
2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概念
那么,何谓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何谓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呢?
至今,中西医结合医学还没有一个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处于一种“嵌合”的状态。所谓“嵌合”就是指没有达到真正结合这个质的飞跃,尚处于量变、积累的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去推动中西医结合医学由嵌合转向真正的结合,促成质的飞跃。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应具备系统全面的中、西医学理论知识,受过严格的临床实践训练,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干预过程中,均是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手段上。这些人才,可以是中学西、西学中及中西医结合专科培养的学生及医务人员,部分自学具备两种医学系统知识的人才也可划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而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必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队伍中的精英人才,他们具备各种工具的应用能力、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和立体的临床思维模式、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强的科研与创新的能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因此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继承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应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向,是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指导方针。
3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近年来,医学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诚然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医学精英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其创造性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是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从什么角度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建立何种培养模式,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中坚力量,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工作的重点。这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应用能力的培养
3.1.1注重研究生医古文与外语的学习正所谓先通文理后通医理。只有学好医古文,并注重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体会古代经典医籍的精髓;更好地搜寻前人具有指导或研究或应用价值的理、法、方、药,把精髓继承下来,使之与现代医学结合,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良好的外语基础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到国外进修及阅读外文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动向,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及掌握前沿知识,都离不开良好的外语基础。外语是及时获取最新知识,进行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加强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课程的建设,开设专业外语必修课程,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外语,以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熟练阅读或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时获得科研和医学应用性信息。只有具备医古文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研究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掌握未来,才能促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3.1.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高循证能力一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在科研、临床、教学、学术交流中要完成高质量的医学科学研究,均离不开计算机应用,必须有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文献检索是一个循证的过程,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检索,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选择。所以需要加强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献的检索、收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循证能力。
3.2重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的培养 提高诊治能力
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出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所以他们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他们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他们必然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一般而言,研究生在校第一年,必须高要求的学习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能达到西医从解剖、生理病理到具体的疾病及治疗;中医从中医基础、方药到各具体病证的纵向贯通,并熟悉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最新动态,初步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进入临床实习后,则在导师、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指导下,从采集病史,到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得到相对正确的初步诊治;再从整体出发,捕抓有意义的阴性症状及体征,从主症考虑本专科疾病的同时,由此及彼,从单一到多元,学会鉴别诊断,排除其它专科疾病。在提高疾病诊治能力的同时,提倡结合临床横向、发散性的学习方式,即以疾病为中心,学习相关知识点,并注重积累,以点-点成线、线-线成面、面-面构成立体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完成由纵向到横向思维的转变,培养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立体临床思维模式。另外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文献查阅,找到科学的证据,使得对病人的治疗决策都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从而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选择。鼓励研究生这样通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培养研究生立体的临床思维及过硬的临床基本技能,是使其具备较高临床能力,为今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3.3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中华中医药学刊目前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出发去认识、治疗病人的模式。早在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如今,医患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契约、合同及法律关系,已演变成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所以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疾病,同时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通过对医患沟通问题调查分析发现,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导作用。所以加强研究生学习与病人沟通的艺术,改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学习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知识,以便能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3.4培养科研能力 激发创新能力
21世纪医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才必须创新地思维、创新地利用一切科学方法创新地解决各种问题。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21世纪的医学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素质: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3种基本能力;具有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3个品质特征。所以应不断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拓宽研究生的视野,鼓励研究生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学习,促进个性化发展。
当今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培养医学生知识追求、科学研究、借鉴能力、开拓创新等文化、心理、思维素质的综合培养。具体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科研入手,而科研研究能力的提高,应培养其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设计能力,统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科技竞赛活动,进入临床实习,参加导师的临床科研活动,选择研究方向,经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成论文撰写。通过科研基础的学习、科研项目的参与,逐步培养较高的科研能力。最终使之具备科技创新的素质。
3.5注重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临床运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中西医结合则可以互补,弥补中医西医各自的不足,甚至达到“1+1>2”效果。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而不是中医西医的简单嵌和,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的研究生,建立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目前病和证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课题,证侯的研究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许多学者认为,病理过程这个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呈规律性组合的,具有一定时相发展的病理生理学的变化,与中医的“证”之间存在着平行的相关关系。所以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探讨中医传统理论与实践,观察四诊表象下的微观变化,通过研究找出能说明问题、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通过循证医学的规律,再按理法方药的辨证体系治疗并分析疗效。所以研究生中西医结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有扎实的中医西医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其求同―找结合点、求异―找交叉点、求真―现代化和科学化、求新―创新的能力。
3.6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刘耀院士认为机制与个人努力对人才的成长都很重要。由于研究生本身存在着基础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模式也需要有相对的多元化,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对自身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分型培养,分层次培养。前者大致可分科研型、教学型、临床型3类;后者大致可分3个层次。科研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对现代医学的科学技术方法的掌握;科研文献检索能力、课题设计能力、统计能力的提高;及科研思维的形成及提高;临床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则重在培养其立体临床思维的提高、临床技能的熟练掌握,及培养其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和进展的能力,使他们能作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策略。而对于基本功底较差,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自身不够努力者,一般要求其完成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即可;对较为好学,学习认真努力,则在导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前沿信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具有一定悟性、科研能力强、且比较好学的研究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其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形成发散思维,激发其创新灵感的产生、创新问题的提出,各方面都达到一定深度,尤其是创新能力,作丁字式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结语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并存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走向交叉、综合、系统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必然趋势。1993年,“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明确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搞好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与培养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百年大计。实践证明一个学科要保持长久的领先地位,关键是要有强大且有后劲的人才队伍。所以,加强人才对中西医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掌握;培养他们科研创新的能力,加强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可以及时渡过中西医结合所面临的瓶颈期,应是现阶段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斯金.21世纪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华常见病临床研究,2001,12(12):30-32.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范文4
杜院长指出,目前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质疑是没有道理的。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比如常见病的治疗、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癌症治疗、伤痛治疗等等都出现了强项联合、发挥各自优势的特点,显示出勃勃生机。
杜建教授说,中西医结合途径方式是非常多的,在这里头我想先说下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基础,那就是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以病人为主,都是为了解决病人的疾患,都是为了治病。所以在诊病诊治中就很容易结合,也非常容易结合。这样,我们需要来探讨的,只是采用什么方式结合。刚才我说过,中医是以宏观为主的,它是基于古代的哲学、古代人对自然的认识,来对这个疾病做一个深入的探讨,包括生理、病理、解剖等的进行、演变。但是,它毕竟受古代那个时代科学发展的限制,所以它只能够对疾病表现出来的现象做出相应的认识和深入的剖析。但从现代来看,这种认识似乎是落后的。而西医强调从微观的层面,把这个病就弄的很清楚。这虽然是西医的优点,但也是它局限之所在。因为它是把疾病变成一个不看整体发展,而只看局部的机械过程。所以中医是宏观的整体的,西医是局部的或者说是微观的。这是这两个医学体系的区别点,那么我们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怎么做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诊断、治疗为基础进行结合。医学的进步根本上是要解决疾病这个问题,就是要把病看好。西医可以把病看好,中医也可以把病看好,这个共同点就是它的结合点。中西医结合对病的治疗,绝对不是中药加西药,如果是中药加西药,那么它的结合就没有意义了。它探讨的就是它们之间为什么有不同的理论却都能治好这个病,那么治好这个病它的机理是什么,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所以我赞同在治病当中也就是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
那么,中西医的结合点在哪里?怎样才能把中西医在诊治方面拉近一点?用什么方法把它拉近?
杜建教授说,中医无器械诊断,望、闻、问、切是把这个病这个人放在大自然界里面,把病因分成风、寒、暑、湿、燥、热。除跟自然有关系外,还与情志有关。自然界有什么样的变化就会影响到人,影响到人的疾病。为什么会影响人、使人得疾病?中医来讲就是外邪,那么这个外邪,按现在来说是病菌、病毒等等。病菌、病毒在自然界里面随着环境变化,它也会变化,成为它致病的原因。比如说冬天形成的感冒,跟夏天形成的感冒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冬天比较寒冷,假设说是病毒引起的或者说是细菌引起的,病毒的种类在寒冷的情况下跟夏天在炎热情况下是绝对不一样,因此中医就注重了外界的变化,重视外邪对人体侵袭的情况而产生的疾病,所以它的治疗就不一样。冬天以温热药物为主,夏天以寒凉药物为主进行诊治。而西药方面它通通考虑只有一种原因:即细菌感染采用抗生素,病毒感染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它没有考虑到气候的变化。这个诊断就造成它后面的治疗不一样:西医就是很明确,就是针对这个病因。而中医考虑到有外界的因素,有自然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这个例子就是中医、西医两种医学,在诊断方面各自具有的优缺点。如果西医诊断的时候,人的体质、自然、周围环境的变化都能考虑到的话,西医可能今后会更进一步提高,诊断会更明确,治疗也会更有效。中医如果能够对病的原因更明确,在寻找药物的时候,针对病的原因,更明确再结合环境自然的变化,两个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诊断率会进一步提高,治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我想这个诊断的话,需要用西医的微观深入到基因这个层面,从分子细胞到生物这个层面,那么也应该结合中医用无器械诊断来判断。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看舌苔,舌苔薄白这个很正常的。如果说湿气很重像我们现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湿气很重舌苔厚腻,这样就考虑到湿,西医就考虑不到湿。中医看到舌苔变化所以它加入去湿的药物,它的疗效自然一下就提高了。病人这时候原来不想吃饭、舌头很重、腹部胀满、人非常疲劳、疲乏无力;如果加入去湿药物以后,食欲就增加了,人很快就恢复了,所以疗效自然提高了。因此诊断应该结合中西医的优点,来共同认识导致疾病的原因。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 临床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41-001
中西医结合专业成立以来,对于中西医理论如何有效结合并应用于临床中,成为了众多学校和医院临床带教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与带教中,我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核心是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对学生加以教导,让学生们在临床实习中加深对中西医两套基础理论的理解,每天将临床中遇到的各种疾病诊疗过程相互联系起来,加深对疾病诊疗的认识与掌握,逐步做到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有效提高中西医的互补性,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等等。为了提高教师的临床带教水平与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根据个人经验,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办好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临床教学讲座
此类教学讲座涵盖各科目的重要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点,比如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规范(或要点)、某些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进展等等。讲座及内容都必须经过详细探讨和安排,符合学生的相关带教要求与学习能力,全部由各个相关高年资主治医师、科室的(副)主任医师、外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教授来进行授课,将复杂难懂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疑难点简约化、易懂化,易于学生理解,同时穿插融入各位授课老师的个人临床诊疗经验,加强授课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在进行讲座的过程有效地和学生进行互动,答疑解惑,开阔视野,易于学生们掌握相关诊断与治疗要点等等。此类讲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生动形象的学习中深入理解各种基础理论和疾病的诊疗要素,学以致用,以点及面,举一反三,将理论紧密联系于临床之中,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初步形成一个良好的的临床思维,同时对某些疾病的最新医学诊疗动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
二、通过教学查房与病例分析听取学生的学习观点
以往的临床教学查房与病例分析通常是以学生做病史汇报,带教老师分析病例的方式来实施。而如今,应该改进过去那种单调而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对于各类疾病的理解程度,在学生汇报病情后加以有效提问与指导,点出其认识误区或者相关疑难点,教导学生们如何通过正确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有机结合,做出西医的正确诊断,即西医辨病。同时应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四诊合参等方法对病情加以判断,即中医辨证,然后对两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有效结合与验证,体现出中西医的各自优势之处并相互补充,提高各种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交流可以恰当地运用中医经典,或者利用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甚至可以拓展阐述医疗管理与护理学科或者是二级临床学科,从纵横向方面深刻探讨[1]。为此要求学生不但应该对中医基础理论包括四大经典等能够熟练背诵,还应该学以致用,逐步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日常临床诊疗之中,使学生在教学查房以及病例分析中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加强临床辨病辨证的积极性、灵活性和主动性,逐步在临床学习中增强对于疾病的诊断与分析思维、钻研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
三、提倡学生积极和病人沟通交流
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刚开始上临床的学生心理都比较紧张,对于各类疾病的认识通常停留于书本上,也缺乏必要的沟通经验,和病患的沟通容易紧张不知所措,病史采集带有片面性和不可靠性,常遗漏既往病史和病情特点发生发展变化等重要情况的询问。因而带教老师应该重点培养刚进入临床上的学生,一开始可能要用老师带、学生学的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如何做好每日查房、检查、病史询问工作,明白临床上的规范[2]。然后学生就要积极主动实践,多让学生和接诊病人接触开始,知道如何与之沟通交流,询问病史,并自主独立地思考,给出诊疗方案,最后和老师交流诊疗方案,并在老师的分析指正下不断获得新的实践体验。通过主动性转化,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临床医生角色,使之逐渐形成自己的诊疗观点,不要总是被老师牵着走,而是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直以来,中西医结合临床上都与其它医学一样很注重平等对待病患,都要求医生对病人要有仁爱、慈悲之心[3]。随着如今医患关系的日渐紧张,医务工作者对“贵贱贫富、远亲善友”一视同仁,可是他们却越来越对医务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其不同文化、性格和背景的不尽相同,学会医患沟通技巧是势在必行的。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沟通技巧,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倾听患者,帮助患者,了解患者疾苦和需求,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使得医患交往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也是良好的完成医疗救治行为的前提,更是在中西结合临床教学中学生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并努力践行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总之,由于现代医疗模式的与时俱进与深刻变化,对于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要真正实现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的突破性发展,那么关键就是要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们对于基础理论、重要理论的掌握,同时要求有效应用于临床之中,不断完善辨病辨证相互结合,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疗效,以疗效为最终的检验标准。因而努力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反复研究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加强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科学的临床教学体系就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中西医结合能力强、素养高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钰,吕书勤.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模式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3(2):37
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范文6
【摘要】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正从客观、微观的角度逐渐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在中医整体观理论中,肺与肾在气机、水液代谢、经脉联属和五行理论的“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医学发现肺与肾在呼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疾病的原发与继发等方面有相互代偿的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尿毒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变中亦体现了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文章从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内分泌学角度初步认识中医理论中肺与肾的关系。
【关键词】 肾主纳气 中西医结合 水液代谢 酸碱平衡 内分泌 呼吸衰竭 尿毒症肺 维生素D3
《黄帝内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少阴脉贯肾络肺”即明确说明肾经与肺经存在经脉相贯连系,肺与肾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临床为:在病程进展上,肾脏疾病与肺脏疾病相互传变,相互影响;在诊疗上,肺科疾病常需要从肾论治,肾科疾病有时也要治肺。
1 肺水液代谢肾
中医理论认为:肾乃水脏,主水液代谢。《素问·调逆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除肾外,肺也在水液代谢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肺将机体的水谷精微散布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下输肾和膀胱,生成尿液。《血证论》云:“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有4个,即消化道约150 ml/d,皮肤(汗)约500 ml/d,呼吸蒸发约350 ml/d和肾(尿)约1 000 ml/d[1]。再加上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2,3],可以看出机体通过肺和皮肤排出液体量占42.5%,肾排液量占50%。
2 肺 酸碱平衡 肾
中医认为,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作用。《类证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
人体适宜的酸减度用动脉血pH表示是7.35~7.45,平均值为7.40,变动在范围很窄的弱碱环境内。这种维持体液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尽管机体不断生成,摄取酸碱物质,但血液pH并不发生显著变化,这是由于机体的缓冲系统以及一系列的调节机制的作用,保证了酸碱的稳态,这些调节机制包括:血液的缓冲作用,组织细胞对酸碱的调节作用,肺、肾脏在酸碱平衡中的调节作用[1]。根据Henderson-Hassalbach方程式:pH=6.1+lg([HCO3-]/[H2CO3]);其中[HCO3-]主要在于肾的代谢,[H2CO3]主要取决于肺的运动。可见肺、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起决定性的作用。
3 肺内分泌物质肾
与以前的观点一致,在这里仍然将“肾精”的概念理解为各种内分泌物质[4]。
3.1 碳酸酐酶
CO2的转运和转移与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密切相关。CA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RBC、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在其作用下,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的可逆反应加快5 000倍[5]。在肺部,肺泡PaCO2比静脉血的低,血浆中溶解的CO2首先扩散入肺泡,RBC内的HCO3-与H+生成H2CO3,CA又使H2CO3分解成CO2和H2O加速,CO2 从RBC扩散入血浆,而血浆中的HCO3-便进入RBC以补充消耗了的HCO3-,Cl-则扩散出RBC。这样,以HCO3-形式运输的CO2在肺部被释放出来。在肾脏,小管液中的HCO3- 不易透过管腔膜,它与分泌的H+结合生成H2CO3,在管腔膜上的CA作用下生成CO2和H2O, CO2为高脂溶性,可迅速透过膜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内,在细胞内CA作用下与水结合生成H2CO3进而离解为H+和HCO3-。H+通过Na+-H+ 交换而泌入小管,HCO3-则与Na+一起输运回血。肾脏与肺脏同时富含与CO2转运密切相关的CA,通过协调运作维持着机体的酸碱平衡,说明肺与肾在气体运输、交换(纳气)方面密切相关[6]。
3.2 儿茶酚胺
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被兴奋时,儿茶酚胺分泌显著增加,使呼吸加强、加深、加快。当该系统被抑制或儿茶酚胺受体功能低下时,呼吸变弱、变浅、变慢[6]。另外,肺脏还参加儿茶酚胺的合成过程。如血管紧张素Ⅰ,经肺循环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TⅡ),ATⅡ作用于ATⅡ受体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通过交感神经突触前膜的正反馈,使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分泌增加。
3.3 促红细胞生成素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90%由肾脏产生。EPO是一种RBC生长因子,可以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原始红细胞分化增殖,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如果肾功能不全导致EPO分泌减少,发生肾性贫血[4]。机体因缺血、缺氧导致呼吸浅快,为“肾不纳气”之证。
3.4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用于治疗哮喘的治疗已有50年历史。它是抗炎平喘药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GCs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主要含皮质醇及少量的皮质酮,是胆固醇的衍生物,属甾体激素。长期应用 GCs治疗哮喘可以改善病人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7]。其治疗哮喘的机制是抑制炎症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的β2受体的反应性[8]。
4 肺呼吸衰竭肾
五行学说常用于解释一些病理情况,特别是用以说明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某些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中医学习惯上称之为“传变”。其中,“母病及子”是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肺属金,肾属水,按金生水的规律,肺为母脏,肾为子脏。肺生肾,肺气清肃下行有助于肾的纳气[9],肺病及肾会导致“肾不纳气”。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够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8]。呼吸衰竭时可以引起肾的损害,轻者尿中出现蛋白、RBC、WBC及管型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此时肾结构往往无明显改变,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若及时治疗,随着呼吸功能的好转,肾功能可以恢复。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是由于缺氧与高碳酸血症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严重减少所致。若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DIC或休克,则肾的血流循环和肾功能障碍更严重[1]。
传统观点认为“肾主纳气”体现了肾对呼吸系统的贡献。笔者认为“肾不纳气”与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也有相通之意。因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作用之一是推动血以及血中精微物质的运行[9];如肾不纳气,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会导致流经肾脏的血行淤滞。
5 肺尿毒症肺肾
肺金与肾水的“子病犯母”的病理传变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肾主纳气”功能的失调。《素问·脉解》云:“少阴者肾也……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素问·示从容论》云:“咳嗽而烦怨者,是肾气之逆也。”《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我们以西医学中典型的疾病——尿毒症肺(uremic lung)来证明这一理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期可以出现肺活量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当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可以出现气促甚至kussmaul呼吸。进入尿毒症期可以出现尿毒症肺、尿毒症胸膜炎及肺钙化。尿毒症肺是指尿毒症时肺部X线检查出现“蝴蝶翼”征,病理上以肺水肿为主,肺泡上有富含纤维蛋白的透明质膜形成。主要是由于CRF引起体液过多、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毒素潴留导致。特别是尿毒症毒素可明显引起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般多见于尿毒症晚期,临床表现为:咳嗽、血痰、呼吸困难[10]。
6 肺(皮肤)维生素D3肾(骨)
在这个主题下,与其谈肺与肾的关系不如说成是皮肤与骨骼的关系。但是由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的特殊性,我们就以皮肤与骨骼的关系来证明肺与肾的另一有趣的关系。《素问·瘘论篇》云:“肺主身之皮毛。”肺主皮毛理论首载于《黄帝内经》,自此已降,随着中医临床经验的日益丰富,科技进步,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2,3]。中医的“肾主骨”理论也逐渐被现代医学所认识[4]。
维生素D3主要系由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直接吸收入血,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相结合后被转运、贮存于肝脏、脂肪、肌肉等组织内。维生素D3必须在肝和肾经过两次羟化作用后生成生物活性很强的1,25-(OH)2D3才能发挥生物效应。其效应主要是:促进小肠、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钙盐的沉积和骨的矿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的分化[11]。
7 小结
“肾主纳气”的传统解释是:生理状态下,肾气对肺有滋润、温煦的作用,以维护正常的呼吸功能。病理情况下,肾气对肺的滋润、温煦作用受到耗伤,导致呼吸功能减退,出现动则气喘,咳嗽,咳痰等病理表现称“肾不纳气” [12]。当然,本文对“肾不纳气”的含义添加了一种新的解释(见“4”项下)。本文比较全面地用现代医学中比较经典的内容初步解释中医学中肺与肾的密切关系。虽然目前的研究工作比较肤浅,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现代科技、方法揭开中医理论真实的面纱。
【参考文献】
[1]金蕙铭.病理生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56,223.
[2]李如辉,张晓萍.肺主皮毛的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5):59.
[3]胡作为,周燕萍. 肺主皮毛及其现代免疫学基础刍议[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00.
[4]陈永,周平,张婵,等.从内分泌学解释中医的“肾主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50.
[5]姚泰.生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7,225.
[6]霍光旭,黄俊臣.“肾主纳气”实质探析[J].中医药通报,2004,3(5):44.
[7]杨宝峰.药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8.
[8]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4.
[9]李家邦.中医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1.
[1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2.
[1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
[12]陈雪功.对肾主纳气与肾不纳气理论是非的再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12.
转贴于
4 肺呼吸衰竭肾
五行学说常用于解释一些病理情况,特别是用以说明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某些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中医学习惯上称之为“传变”。其中,“母病及子”是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肺属金,肾属水,按金生水的规律,肺为母脏,肾为子脏。肺生肾,肺气清肃下行有助于肾的纳气[9],肺病及肾会导致“肾不纳气”。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够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8]。呼吸衰竭时可以引起肾的损害,轻者尿中出现蛋白、RBC、WBC及管型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此时肾结构往往无明显改变,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若及时治疗,随着呼吸功能的好转,肾功能可以恢复。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是由于缺氧与高碳酸血症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严重减少所致。若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DIC或休克,则肾的血流循环和肾功能障碍更严重[1]。
传统观点认为“肾主纳气”体现了肾对呼吸系统的贡献。笔者认为“肾不纳气”与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也有相通之意。因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作用之一是推动血以及血中精微物质的运行[9];如肾不纳气,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会导致流经肾脏的血行淤滞。
5 肺尿毒症肺肾
肺金与肾水的“子病犯母”的病理传变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肾主纳气”功能的失调。《素问·脉解》云:“少阴者肾也……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素问·示从容论》云:“咳嗽而烦怨者,是肾气之逆也。”《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我们以西医学中典型的疾病——尿毒症肺(uremic lung)来证明这一理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期可以出现肺活量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当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时可以出现气促甚至kussmaul呼吸。进入尿毒症期可以出现尿毒症肺、尿毒症胸膜炎及肺钙化。尿毒症肺是指尿毒症时肺部X线检查出现“蝴蝶翼”征,病理上以肺水肿为主,肺泡上有富含纤维蛋白的透明质膜形成。主要是由于CRF引起体液过多、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毒素潴留导致。特别是尿毒症毒素可明显引起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般多见于尿毒症晚期,临床表现为:咳嗽、血痰、呼吸困难[10]。
6 肺(皮肤)维生素D3肾(骨)
在这个主题下,与其谈肺与肾的关系不如说成是皮肤与骨骼的关系。但是由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的特殊性,我们就以皮肤与骨骼的关系来证明肺与肾的另一有趣的关系。《素问·瘘论篇》云:“肺主身之皮毛。”肺主皮毛理论首载于《黄帝内经》,自此已降,随着中医临床经验的日益丰富,科技进步,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2,3]。中医的“肾主骨”理论也逐渐被现代医学所认识[4]。
维生素D3主要系由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直接吸收入血,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相结合后被转运、贮存于肝脏、脂肪、肌肉等组织内。维生素D3必须在肝和肾经过两次羟化作用后生成生物活性很强的1,25-(OH)2D3才能发挥生物效应。其效应主要是:促进小肠、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钙盐的沉积和骨的矿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的分化[11]。
7 小结
“肾主纳气”的传统解释是:生理状态下,肾气对肺有滋润、温煦的作用,以维护正常的呼吸功能。病理情况下,肾气对肺的滋润、温煦作用受到耗伤,导致呼吸功能减退,出现动则气喘,咳嗽,咳痰等病理表现称“肾不纳气” [12]。当然,本文对“肾不纳气”的含义添加了一种新的解释(见“4”项下)。本文比较全面地用现代医学中比较经典的内容初步解释中医学中肺与肾的密切关系。虽然目前的研究工作比较肤浅,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现代科技、方法揭开中医理论真实的面纱。
【参考文献】
[1]金蕙铭.病理生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56,223.
[2]李如辉,张晓萍.肺主皮毛的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5):59.
[3]胡作为,周燕萍. 肺主皮毛及其现代免疫学基础刍议[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00.
[4]陈永,周平,张婵,等.从内分泌学解释中医的“肾主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50.
[5]姚泰.生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7,225.
[6]霍光旭,黄俊臣.“肾主纳气”实质探析[J].中医药通报,2004,3(5):44.
[7]杨宝峰.药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8.
[8]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4.
[9]李家邦.中医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41.
[10]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2.
[1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