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线电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线电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电力工程 物资管理 重要性
在现代化的今天,电力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种能源,而电力行业也就担负着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转的一个基础,而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对电力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大,在现阶段来看电力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性的因素,近几年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对于电力工程方面的投资也是增大了很多,加大了对电力企业和电网企业的扶植,提高了我国电网企业的工作能力,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电力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在管理效率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在电力的物资管理上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这样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电力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笔者在这里针对电力工程物资的实际性作用,以及管理上的所存在的问题,给出可行性的建议,为完善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工程物资管理提供借鉴。
1 电力工程项目中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资料的显示,我国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上一直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较多,但是对于管理方面,思想较为落后,在管理思想上较世界领先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没有意识到管理对于电力工程的建设也同样的存在着相当大的意义,同时我国的电力企业长期以来也有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对于电力企业上工程物资的管理成本费用高、工程物资的管理落后、注重工程建设轻视管理思想、物资的供应质量和时间保证等问题均给电力工程的基础建设方面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和不利,其具体的表现方面如下:
1.1 对工程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工程管理人才的缺乏
由于受到了传统体制的影响,至今我国在电力行业上依然处于市场化没有得到实现的阶段,整体的电力管理水平低下。由于我国对电力工程管理思想也较为落后和薄弱,还没有清醒的意识到物资管理对于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地位。还有,我国因长期缺少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使得整个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呈现出一种粗放的面貌,企业的管理得不到改进,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得不到充分的施展,已经阻碍企业的前途和发展,减缓了建设基础设施的前行速度,降低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1.2 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物资的管理配套缺乏
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是物资管理得到完善的前提条件,而我国的电力工程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的还不够完善,这就使得物资管理的活动呈现混乱的状态,无法为电力工程的物资管理提供应有的指导。另一方面,与电力工程物资管理有关的配套投入缺少,使其仓库太过陈旧,物资无序的堆放,这样很容易给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记录方面带来很大的麻烦,记录人员很可能对物资的记录不完整或者混乱,这就造成了物资的流失与损害,相应的物资成本也会过高,不利于电力基础建设的发展。
1.3 必要的管理监督缺少,内部的控制缺失建设
对于我国部分地区企业造成的电力工程物资严重的浪费以致流失的现象分析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部的监督不够严格,内部的控制不够完善所导致的。这就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
2 完善电力工程项目中的物资管理
电力工程的物资管理是基本设施建设的基础,加强和完善工程的物资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也是工程的质量与工期的有效保证。下面就详细的介绍电力工程物资管理的具体作用:
(1)保证电力工程基本设施建设的基础,就是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工期。加强电力工程的物资管理对提高和保证物资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证了电力工程物资的质量,并防止了物资缺料的现象发生,保证了电力工程工期的有效性。(2)电力工程的物资管理是一种有着综合管理意义的活动,对于电力工程整体的管理水平起着提升的作用,其涉及到了对物资的采购,施工,财务以及物流的多个管理部门。面对我国的电力企业对工程建设长期处于管理方式上粗心马虎、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为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我国的电力企业应做到加强对电力工程物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完善电力物资管理制度,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并带动电力企业的发展。(3)能够有效减少电力工程的管理成本以及降低工程建设的整个物资采购成本,是电力工程基础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根本问题,有效的降低相关电力企业部门的运输成本问题、降低物资的库存量问题,以及如何的强化物资的管理,能够适当的控制好电力物资采购的成本,以较低的成本确保物资的按时有效的供应,降低了电力企业整体的建设成本。(4)建立起完善的电力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运用多种先进的手段,来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运营的效率,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竞争能力。
3 结语
现代的电力企业管理有着信息化,规范化,自动化的特点,物资管理的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够全面的提升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强化了集中管理,为推动电力工程建设做出更好的服务和发展。由于物资管理水平的好坏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要时刻的认识到现代物资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让现代化物资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充分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晞,黄璘.官地水电站工程物资转运站建设方案的探讨[J].水电站设计,2009年03期.
[2]吕丽娟,陈利军.浅谈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J].华商,2008年02期.
无线电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r代;大数据技术;无线电监测
1 大数据与无线电监测的概念分析
1.1 何谓大数据
如今大数据已经不再是个新鲜的词汇,但是它的热点与关注度却一直很高。因为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颠覆我们目前从事的许多行业,比如即将被颠覆的医疗、金融和保险这三大行业,因为这几个行业的特点是都需要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处理,当应用了大数据技术后,会缩短处理这些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会基于用户的数据信息分析出他自身存在的问题,医疗公司会利用基因技术锁定你身体中可能出现的病变基因,然后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你的病因后就可以主动出击进行治疗了。
大数据的特点之一就是数据庞大,它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即使是无线电监测问题也不例外。在去年的9月份,美国的互联网专家克莱・舍基曾经做过一次演讲,重点说明了数据时代管理信息的重要性,他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叫做无组织的组织。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管理,在识别与筛选数据方面要将内容和技术结合起来才会形成合力。总之,大数据就是这样一种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与管理的重要技术。
1.2 无线电监测的内涵和特点
2月16日至17日,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在广西南宁组织召开了2017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座谈会。由此可见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从广义的无线电监测的概念上来说,它主要是指无线电监测机构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无线电监测、无线电检测、电磁兼容分析这几方面内容。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这是一个关于检测性的工作,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发展和频谱的高效利用在服务创新驱动、推动信息化深入发展、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无线电监测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有效利用无线频率对区域内容进行重点监测,例如衡水中学在考试时当地的无线电管理局就会启动无线电管理预警机制,出动多辆检测车为衡水中学的考试保驾护航。利用无线电监测防高考作弊,这也是无线电管理的一大用途之一。
2 大数据时代下无线电监测业务的发展现状
身处在大数据时代的人们都明白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那就是现在需要处理的信息数据非常庞大,企业内部所使用的常规处理工具已经无法满足数据处理的需求了,需要性能稳定、处理非常快速的处理工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才能保证数据处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现如今,我国的无线电监测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数据的计算与处理方式上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急需专业的数据技术处理人才来进行解决,这样在大数据时代才能保证无线电监测业务的顺利发展。
2.1 未能保证人工处理后的数据准确性
当一个时生变化时,人们是必定能够有所察觉的,比如新兴科技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在未快速的进入人们的视野范围内时,所有工作都是需要通过人为操作来进行分析与处理的。比如无线电监测与管理工作,因为数据的庞大性和不可分辨性,需要多名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操作处理。无线电监测业务需要一定的监测软件配合人工来进行工作,有时候软件的信息处理不到位时,就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但是也恰恰正是由于人工处理的缘故,导致一些数据的准确度不够,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对无线电进行监测。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内容,在保证自己的输出内容学生能够准确接受时才是完整的教学。为什么说这样才是完整的教学呢?因为教师的教课目标之一就是要求传达知识的准确性。毫无疑问,我国的无线电监测业务也是如此,而且对监测数据的准确度要求更高。
2.2 无线电监测数据并未得到有效监测和挖掘
人的自身基因组成部分中总是带有一定的惰性,但是当突遇外部的阻碍因素后,也会激发出无限的发展细胞来。所以,只有被激活的人类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虽然通过无线电技术对许多内容进行监测,也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数据,但是这些监测数据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分析,这样的话对于监测的结果来讲就不具备可探索性。所以,目前我国无线电监测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有些监测的数据未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分析,总体上会使无线电监测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2.3 人工操作不统一,阻碍了数据的分析与整合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许多的无线电监测固定站,通过这些站点的监测设备可以开展频谱扫描、信号测量、占用度分析等工作,这些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监测数据。那么数据产生后自然需要相关的监测人员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但是在实际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工作路径与方式方法都是不同的,不能保证最会得到的数据形态都是统一的,所以说这种通过大多数人为因素进行数据监测的结果就会阻碍数据的分析与整合。
3 大数据对无线电监测的重要作用
有人在的地方就是一个集体,集体下的生活中不是只有生活的琐事而已,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经济技术在其背后运作和调节。有的人可能认为无线电业务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的联系并不密切,甚至没有太多的关联,这样的想法首先在思想上就是错误的认知。首先无线电监测业务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很大,比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使用的手机、对讲机、收音机到无线网卡、GPS、门禁卡、汽车遥控钥匙、公交一卡通等,都是应用了无线电技术才得以存在的。随着无线电技术应用日益普及和社会信息化全面推进,无线电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国防建设等各个方面,无线城市、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地球正逐步变成现实,人类已步入了异彩纷呈的无线时代。
而且今年的2月13日是第六个世界无线电日,我国对于无线电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它正无时无刻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所以足以见得无线电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各种无线电技术应用都离不开频谱资源,任何无线电业务的开展都需要以频谱资源为载体,频谱资源就是无线电监测发展的一个重要数据来源,一旦这些频谱资源受到意外干扰的话,就会使人们的正常经济与生活受到影响。
最后,因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无线电监测业务完全可以与大数据技术进行结合,这样就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数据不准确的影响。在具体的无线电监测过程中可以把大数据处理作为核心进行网格化监测,这样就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实现数据的精准挖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已经真正的来到了我们生活的周围,目前也已经应用到了一些大的工业领域。同样的,大数据时代下的无线电监测业务也在面临着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怎样,面对大数据,我们都应该抱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与发展,它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1]谭学治,姜靖,孙洪剑.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61).
无线电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认知;通信;电子;防御技术;研究
1 认知无线电和通信电子防御的简述
1.1 认知无线电
所谓认知无线电就是在指通过和其工作环境之间的互换,使发射机的参数发生改变的一种无线电。这种无线电通过该空间可用频谱的感知以及利用,使冲突发生得到限制或者降低。认知无线电又叫做智能无线电,其所具特征中最为显著的为灵活、可重配置以及智能等,经过外界环境的感知,在环境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学习,具有针对性地对某些操作参数进行实时改变,以此使其内部环境能够适应所接收到的各种无线信号统计变化,继而进一步使无线频谱资源得到高效且充分地利用。在认知无线电中,其核心思想为借助于频谱感知以及系统智能学习能力的利用,达到动态进行频谱分配的目的。认知无线电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即可重构能与感知,其中感知功能可使认知无线电从无线这一环境中感知或捕获信息;而可重构功能则是指在不中断工作以及不修改硬件的条件下对发射机工作参数进行调节。
1.2 通信电子防御
所谓通信电子防御就是指某通信方为抵抗来自敌方通信电子的攻击,所采取的一系列抗干扰、反侦察、抗强电磁攻击以及抗截获等防御技术与战术。当前国际上所研究的通信电子防御技术大多是通信抗干扰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抗干扰技术为扩展频谱技术和非扩频类技术,在扩展频谱技术又包含混合扩频技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调时技术与跳频技术;在非扩频类技术中,又包含纠错编码技术、自适应天线技术、交织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分集技术等。 除此之外,在抗干扰上出现的一些新技术中,还包含了变换域通信技术、超宽带技术、多输入输出技术以及超窄带技术等。
目前通信电子防御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且频谱的空间也越来越拥挤;第二,敌方电子进攻、侦察以及截获能力逐步提高;第三,目前在市场上所用大部分抗干扰通信装备的自适应能力以及智能化水平均不是很高,满足不了今后电子防御的需求。
2 认知通信电子防御技术的研究
2.1 认知通信电子防御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所谓认知通信电子防御技术就是就是指把认知无线电的思想、技术和通信电子防御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电子防御技术。相对于传统通信电子防御技术而言,该技术的功能更为全面,主要表现为自适应进行参数的调整、频谱认知、智能决策以及动态频谱分配。尽管通信电子防御技术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出发点存在着差距,即前者主要是为确保通信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而后者则是提升频谱的利用率,使有限频谱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且有效地利用,但二者还是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通过二者结合,可有效弥补各自所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达到互补的目的。
认知无线电技术自身具有相应的扩频特点,在频谱空洞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将其看作为一种智能性的跳频方式,这种跳频方式无固定跳频图案,且跳速为动态,其抗干扰性能以及抗截获性能较好。同时认知无线电技术还能与现有很多抗干扰技术有机结合。通过上述内容可知,认知通信电子防御技术应具有智能、认知以及综合等各种特点,所谓认知就是系统自我进行干扰样式与电磁环境的认知;智能则是指系统可按照干扰实际类型来智能化决策,以此采取具有针对性抗干扰措施;综合则是指系统可综合利用功率域、时域、频域以及空域等不同域抗干扰方式。
2.2 基本机理与技术方案
在CCEP技术的基础上所构建的这一通信系统,其信号能够在不同域中改变,比如功率域、时域、编码域、频域以及调制域等,且信号变化的自由度也比较高,对此在通信反侦察以及抗截获上具有较强优势。把认知无线电理念以及技术等延伸至通信电子防御中,能够从以下方面使其抗干扰能力得到提高:第一,借助于信道编码码率、调制阶数以及信源编码速率的改变,可使干扰容限随着干扰强度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达到动态抗干扰的目的;第二,借助于智能决策的利用,自主进行各参数的选择,比如频率、调制、功率以及编码等,以此使抗干扰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第三,基于不同干扰样式的分析,采取具有针对性且有效的各抗干扰措施,通过最小代价来获得最佳的抗干扰效果,从而达到高效抗干扰的目的。
认知通信电子防御技术的总体技术方案主要如下:首先由频谱感知模块感知电磁环境,对可用频谱空洞进行检测,并且识别地方干扰信号和样式。接着由动态频谱分配技术根据系统的具体服务质量要求,合理分配频谱资源,以免通信系统内部与系统间出现干扰问题或者用频碰撞问题。最后由认知引擎结合所识别干扰样式以及QoS要求来明确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并重新配置各层能够调整的各参数,继而实现抗干扰。
2.3 关键技术
第一,频谱感知技术。该技术又叫做频谱检测技术,是实现认知通信电子防御技术认知功能以及其他功能的保障以及前提。常用物理层检测技术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即循环平稳度特征检测、匹配滤波器检测以及能量检测。在理论上匹配滤波检测为最优检测,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了解用户发射信号先验信息,其应用范围容易受限。循环谱检测技术通过接收信号循环平稳特征的利用来进行主用户的检测,以此对不同种类发射信号进行区分,这种技术复杂程度相对比较高。
第二、认知引擎技术。通过政策域、用户域以及无线电域等来获得相应的信息资料,并在重构通信系统中完成所需的模拟过程、决策过程、学习过程以及推理过程。该技术的学习能力较强且先进,可学习并分析干扰,达到重新配置系统参数目的,使其可选用合适抗干扰措施来主动规避干扰。
第三,频谱共享技术。该技术的一个重点就是频谱的动态分分配。频谱共享包含系统内共享与各系统间共享,就结构上来讲,这种共享是一种由分布式以及集中式有机结合的共享。在频谱动态分配上,所用分配模型可为改进后的博弈论模型或者图着色模型。此外,还可考虑对频谱质量进行分级,按照通信链路以及电台装备重要性来进行优先级认知用户的设定,建立一种分级的分配模型,以此达到动态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2.4 挑战
第一,在频谱共享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链路重新构架、控制信令传输以及节点无缝切换等一系列问题;第二,在设计认知引擎时,需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使其成为一种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机器学习以及神经网络等方式来解决;第三,在今后频谱感知算法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同时因通信电子防御技术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性,因此在研究认知通信电子防御技术时,还需加强通信电子防御技术细节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鲍飞静.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移动场景下主用户仿真攻击及其防御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韩勇,等.合作频谱感知安全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11(6).
[3]傅,钱伟中,赵明渊等.匿名通信系统时间攻击的时延规范化防御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4]游林,杨露,袁猷南等.WSN中一种防御广播认证中的DoS攻击策略[J].传感技术学报,2011(11).
无线电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电磁环境复杂程度 无线电监测 信道占用度 频段占用度
随着现代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无线电新业务、新系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加,造成无线电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具体表现为频谱拥挤、干扰增多、本底噪声增加等等。这一趋势在城市内尤为明显,而城市的无线电通信秩序又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会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人民安全等方面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建立起一套能够科学地反映电磁环境复杂程度的评估体系和测量系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电磁环境评估标准的组成要素
电磁环境的评估起源于军队的电子对抗活动,现被引申为在特定时间、空间、频段上,不同来源、功率、特征的多个电磁信号叠加效果的评估。要对这种评估建立起完备的标准,需要包含所有与电磁环境复杂性有关的要素,并且可以由现实的系统进行测量。基于特定时间、空间内对无线电的对象频域、时域、调制域的测量结果,选取了以下要素:
(一)背景噪声
背景噪声的幅度为实际电磁背景噪声的高低,一般来说,电磁环境越复杂的地区,噪声超出热噪声本底的幅度就越大,背景噪声幅度越高,体现在应用中的后果,就是同等条件下普遍性地通信效果、覆盖距离更容易恶化,因为取得较好信噪比的机会越低。
(二)信道占用度
信道占用度是指,某一给定信道在监测时间内,信号超过测量门限值的工作时间与总监测时间之比。主要反映了电磁环境在时域上受存在信号影响的程度。
(三)频段占用度
频段占用度是指,在测量频段内,被占用的信道(即信号超过测量门限值)的总数与该频段所有信道总数的比值。主要反映了电磁环境在频域上受存在信号影响的程度。
(四)不明信号率
不明信号率是测量频段内存在占用,而且在合法台站数据库中没有登记的非空闲的信道数量与该频段所有信道总数的比值。
(五)其他可选参数
视情况可以决定选择加入或不加入评价的参数。主要包括大信号率、特定业务受干扰率等等。前者反映了这些对电磁环境起重大作用的大型台站的影响。而后者则表示需要特别考虑某个重要业务时,为了凸显针对性,将其通信情况加入总体评价体系。
二、电磁环境复杂程度的评估方法
三、电磁环境复杂程度的测量系统
无线电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船舶航行 无线通信技术 航行安全 航行安全规则
中图分类号:U64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0-0036-02
1 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介绍
在运输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下,海上运输日渐成为运输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海上运输所面临的气候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这也为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所以为保障船舶航行过程中的船体安全和船员的生命安全,必须为船舶提供更为全方位的信息内容,同时使其与陆地指挥中心之间建立起即时的通信联系,这就使得无线电通信的重要性得以突显。船舶的无线电通信,能够使船长更为全面的掌握船舶航运安全信息,进而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使船舶能够保持安全稳定的航运状态。无线电通信系统还为陆地指挥中心对船舶的指导与援助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也极大的提升了船舶航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1 船舶无线电通信概念及特点
船舶无线电通信是指船舶利用无限电波在空间进行信息传递,多系统间的信息传递能够满足即时通信需求,并且极大的丰富船舶所掌握的航运信息内容,为船舶航行提供更为有力的安全保障。无线电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息源,发送设备以及接收设备构成,信息源通过将不同种类的信息转化成为模拟信号或离散信号,并将其输送到发送设备中,发送设备在将信源与传输介质进行匹配后,把信息信号内容发送出去,接收设备则主要负责对信号的接收和转换,信息内容在发送和接受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多种形式的编码,调制流程,不同设备所具备的调制方式不尽相同。当下我国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收发主要使用MF/VHF设备,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规定最小半径要求,这样才能有力保障无线电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
1.2 现阶段我国船舶无线电通信技术概述
由于人为操控下的船无线电通信系统无法有效保障船舶航运过程的安全,所以在无限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必须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使船舶无线电通信能够更为全面的满足当下航运需求,在国际船舶无线电设备的发展背景下,我国船舶航运中也采用了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作为一种全球性通信系统,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是以保障海上船舶及其人员生命安全为目的而搭建的。在船舶的正常航运中,该无线通信系统能够为船舶提供必要的航行信息,使船舶能够更为全面有效的掌握航运状况,而一旦出现船舶遇险事故时,该系统能够及时向岸上搜救机构和附近船只发送遇险报警信号,使得船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与支持。在我国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应用取得进步的同时,国家也针对船舶通信系统的应用制定了相关规定,这为今后我国船舶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船舶航行及其无线电安全规则
2.1 船舶安全航行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船舶航行管理和安全维护,保障水上交通秩序并防治船舶环境污染,我国在《中华人们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对船舶航行各方面设立了对应的规定。船舶安全航行规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机动船舶及其船员配置能够起到限制效力,军用船舶,体育用船以及渔船则不适用该安全规则。船舶航行安全规则规定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必须满足最低安全配员标准,在该标准的制定中,船舶吨位,技术状况以及推进动力构成等因素都应考虑在内,同时,船体的人员承载量也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制定的船舶定员标准。总则中的安全配员管理要求船舶必须满足海事管理机构颁布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中的要求,并在航行过程中持有相关等效文件,以证明船舶具备航行条件。船员在申请船舶登记时,要按照航行安全规则中的规定,对船舶中的安全配员进行核对,并及时申请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船舶在持有安全配员证书后,即可进行载员航行。为有效保障船舶航行过程中的设备安全,安全规则中设立了监督检查制度,这对船舶提出了航行设备检测的要求,船舶主推动力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等要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质量检测,以保证船舶配置能够长期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2.2 船舶航行安全细则分析
船舶航行安全规则要求船舶在进港,出港和停泊时,船长应在驾驶台值班,并通过无限电通信系统对船舶停泊时进行必要性指挥。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当遇到恶劣天气,海况以及能见度较低的环境条件时,船长都应在驾驶台利用无线电通信系统进行全面调度,以保证船舶能够安全稳定的航行。当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险情或发生事故时,安全规则要求船长能够在指挥船舶航行的同时,及时利用无线电通信装置进行求救,以有效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船舶安全的一般规定在对船长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也对船舶的富裕水深制订了明确要求。在航行或停泊过程中,船舶应根据不同的航行情况制定对应的富裕水深要求,如在较深水域航行时,船舶的富裕水深通常控制在吃水深度的12%以上,而在水深较浅的地区,则应为船舶保留吃水深度10%以上的富裕水深。主航道航选择行是船舶航行的主要内容。船舶航行安全一般规定要求船舶应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航道外缘航行,并在航行时密切注意外界周围环境,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航行状况监测,保证船舶航行不妨碍航道其他船舶的正常行驶。当两艘船舶在交汇水域交叉相遇时,极易造成碰撞事故,为有效避免船舶在特殊航道情况下发生碰撞事故,船舶当发现右舷侧有船舶航行时,应及时予以避让,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2.3 船舶航行无线电安全规则
船舶航行无线电安全规则是针对船舶之间,船与港口,飞机之间通信联系的有效保障而设立的。在船舶无线电安全规则的落实与应用中,船舶要在航行过程中维持陆海通信联系,必须及时收听气象报告以保证航行方位进而准确属性和安全性。我国船舶无线电安全规则对一般的货物运输船和渔船提出了一定要求,当船体吨位高于五吨,并且船厂未满二十四公尺,就必须配备收音机,无线电电话台或无线电对讲机,以有效保障渔船和货船的工作需求。除了对国内一定吨位的船舶设立了无线电安全规定,也对经常出行国外港口的渔船设立了安置无线电台的安全规则。在台湾与大陆水运领域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船舶航行安全规则也要求未设置航政机关地区的地方政府能够和交通部进行合作核准核定,并通过安装对讲机平台和对讲机,使得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在船舶交通管制的特别要求中,无线电安全规则还要求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船舶航行情况开展针对性管制措施。由于船舶在横越区航行时易发生碰撞事故,所以航行无线电安全规则也对横越区航行进行了特别规定。当横越区属于交通管制区,如船舶需要横越主航道行驶,则应利用无线电所搜并及时在横越区内通过,在横越航道过程中,船舶要利无线电手段采取必要措施避让在主航道航行的船舶,并在横越前鸣笛示意,并在确认不影响其他船舶正常行驶后进行横越。在船舶横越过程中,船长也可以利用无线电通信联系其他船舶,以保证其横越行驶不会对其他船舶造成影响。船舶无线电安全规定还规定了穿越区内渡轮无线电的使用规则,如渡轮在航行时要谨慎驾驶,在必要时开启无线电通信设备与穿越船舶保持联系;航行过程中要保持高频无线电话的接听状态,以保证其与过往船舶的联系。
3 结语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船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性能也在得到迅速提高。在船舶的航行过程中,无线电子通信设备会为船舶提供正确有效航行数据情况,也能够保证船舶间的即时通信和与陆地指挥中心的信息交流,此外,船舶航行安全规则的颁布也更为有效的保证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为船舶的航行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规划与指导。在船舶的实际航行过程中,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航行安全规则在不同方面提升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船舶设计及航行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为我国今后船舶的航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友家,李立伟.前海上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J].北京交通出版社,2011(12):8-19.
[2]非国际航行船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配备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船规,2010年8月21日.
[3]中国船级社.世界船检电子设备手册[M].中国海洋出版社,2009(20):18-29.
[4]雍信源,刘颖梅.浅析我国海上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特点.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6):5-11.
[5]陈献智.刘莹.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其维修救赎探讨[J].海洋出版社,2013(6):3-9
[6]黄振华,张天顺.试论现代我国船舶航行安全规则内容及其具体实施策略.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7):6-20.
无线电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微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电动汽车是新时期的一种低碳出行模式,符合现阶段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电动汽车无法及时充电是导致这一技术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这使得电动汽车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
1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简介
目前,多数充电汽车可实现的充电方式就是利用充电桩或充电站与电网的连接,但是充电过程中易产生火花。甚至是磨损,很难维护,并且不能做到及时充电。而本文所提出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以电感应和磁感应为主的一种感应方式。具有效率高、无辐射性,因此应用广泛。规模巨大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后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问题,并且我国能源的应用而言,电动车充电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不低于传统的燃油排放,以此对于该系统的污染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技术上,尚不能对电动汽车的污染进行全面控制。微网改变了大电网的运营模式,采用独立的系统和分布式电源,因此可以实现对某个区域的单独供电,减少了浪费,提高了供电效率。微网与传统的网口可以实现连接,从而吸收更多的电能。采用这种供电方式,降低了大规模供电造成的威胁,提高能源利用率、污染物排放量将明显减少,甚至可以做到零排放。对于现代环境的特点而言,采用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必然。目前常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如“多端口充电”直流微网技术,该技术可用于混合动轿车。但是,单独使用微网,具有一定的冲击,因此常将微网与无线充电技术结合使用。文章通过具体的仿真实验过程对这一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于提高其在电动汽车使用中的作用。
2 采用微网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以微网为核心技术,系统主要是由微网系统、无线传输线系统和充电系统组成。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其具体的应用流程和应用效果如下。
2.1 微网系统
微网系统以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的的光伏和蓄电池组合,温度变化对其无影响。光伏系统直接连接于直流母线,蓄电池则以双向DC-DC的方式并联在直流母线上,通过光伏的最大功率跟踪监督充放电过程。在本次设计中,白天充电,参考电压为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电压,并且在光伏和蓄电池协同工作基础上完成。夜间充电则相对简单,只需要蓄电池就可以完成。
2.2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在本次设计中,还采用了电动汽车无线传输等效电路,即SS型电路拓扑结构。该结构的频率较为稳定,影响因素少。收发线圈则是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核心,其设计效果决定无线电能传输是否成功。在设计过程中,应以固有的谐振频率为标准,且保证较高的Q值。同时,必须正确设计线圈尺寸,选择合理的材质,在参数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优化过程要贯穿始终。目前常使用的是多股细铜线,可降低能源损耗。
2.3 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系统
将电池和无线接收线圈同时置于电动汽车上,通过AC-DC来接收产生的高频电压和电流,直流电为主,利用DC-DC控制器依据车载电池的需要来保证恒压或者电流恒定的充电过程。其具体的充电策略为:随着车载电池电能的逐渐增多,充电状态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当端口电池电压上升时,车载电池已经接近与饱和状态,车载电池电压达到其最大电压且充电电流小于其最小电流时,蓄电池充电已满,立即停止充电。
3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要验证该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我们对其进行仿真实验,并将结果分析如下。在本次实验中,光伏输出选择直流电输出,这一过程可以有效的降低电量损失,并且降低了以往电器使用中易产生的谐波。与传统的大电网技术相比,该系统的成本更低,预计未来高频逆变器DC-AC可以采用100kHz的高频电压斫行电能输出。在本次设计中,还设计了经高频逆变之后的电压、电流。无线供电部分是为能量传输的核心部分,因此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整个的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谐振式无线电能则能够高正传输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可以对传输数据进行优化。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通常以日系leaf为模型,在电动汽车无法接收信号时,必须通过100kHZ的高频电压经模块进行整合。再利用DC-DC器来保证其充电过程。仿真结果可以说明该系统实施的可行性,但是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提出可这一实验过程,通过部分实验得出结论。当发射端与接收端间距为30cm左右时,无线电能进行传输,为通过通道间具有隔离措施的TPS2014示波器测量到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电压曲线。测量结果显示出后者落后前者π/2个电角度,在整个过程中,理论与结果均保持一致,使电动汽车能够成为未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4 总结
电动汽车的出现和使用将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充电问题是其始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以往多年的研究中,提倡使用大电网充电,但是这种充电容易造成浪费,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微网的无线充电系统开始出现在电动汽车中,本文第这一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将其核心技术进行了阐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的方针将推进这一实验的进行,将成为未来使用的重点。从我国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来看,将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广泛使用将成为一种必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杨庆新,陈海燕,徐桂芝,等.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学报,201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