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地方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一定的条件、环境和人本思想指导下,为挖掘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实现员工个人愿望和单位未来发展的总体需要及目标,通过组织、协调、计划和激励等相关职能,对单位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作出有效计划,并通过招聘、遴选、甄别、培训和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组织、运用以及对单位中涉及到的人与人、事与事和人与事三个关系进行协调的全部活动的过程。
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在高校的诸多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自身的需要,也是当前地方高校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先进理论和管理手段层出不穷,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广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人力资源工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当前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对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竞争和分配激励制度不够科学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由于用人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具有较高技术职称的“双肩挑”人员担任,他们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因此很难保证用充足的精力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其中,有的管理者不但业务生疏,而且综合素质不高,但依然不得不对人力资源工作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有的对管理制度朝令夕改,不用制度管人,而是用制度去适应人,工作随意性较大;有的管理者责任心严重缺乏,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待工作极其不严谨、不严肃。另一方面是分配激励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如有的地方高校在制定分配方案时根本没有深入的征求、采纳各类人员的意见建议,或者虽然征求了意见,但并没有对各类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以至于制定出来的方案既粗枝大叶又缺乏公平合理性和严谨性。有的高校一个分配方案包治百病,执行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有的是在执行分配方案过程中避重就轻,方案形同虚设,更无约束监督可言。
2.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配置手段简单、管理模式单一,管理目标短期化。一直以来,多数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职能仍停留在人员手续办理、考勤和工资增长审批等事务堆里,日常管理中以事为中心,用人配事,忽视了对人的潜能的激发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个人的素质、知识、能力、特长与职位脱节。在这样的管理目标主导下,员工没有被当做资源加以开发,因此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需求也往往被忽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陈旧、工作缺乏创新,决策者和管理者观念落后。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陈旧,有的地方高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一用就是近十年,情况早已发生了改变,而只制度却一成不变,这些管理制度基本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次是人力资源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观念仍停留在以管理人为主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上,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仍把自己当普通的办事员,认为自己从事的是简单的管理控制工作,因此很少能为员工提供内部的咨询和服务工作。
4.绩效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分配制度僵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然而当前多数地方高校的绩效考核体系都不够科学,主要表现为考核指标粗泛空洞。有些岗位、特别是行政管理岗位,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指标,考核标准没有很好地根据不同岗位和专业划分,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不同岗位、工种和不同技术人员的业绩,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其次是分配不公现象突出。一是职工的收入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工作的繁重程度、付出的多少和业绩贡献,而是取决于有无职务职称和职务职称的高低。二是职务职称终身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由于职务职称都受制于一定的职数和岗位数,加之权利拥有者和决策者认识、观念和考核、考察失衡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人在职务职称的晋升上不得不使尽各种招数,而那些确有真才实学、业务素质过硬、无暇于职务职称晋升的老实人,不但职务职称得不到晋升,工资得不到相应的增长,其工作热情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三是激励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主要表现为:在奖惩方面缺乏明确和相对固定的标准,对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随意性较大,导致奖惩不均,或是只重视奖不重视罚,忽视了员工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和需求的多层次以及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此外是忽略了员工特别是管理、工勤岗位员工对未来发展的心理需要,导致他们心理失衡、对前途感到迷茫。以上种种弊端,必然衍生出一种病态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分配制度。
二、加强和改进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干事”。所谓“干事”,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合适的工作调配计划,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分配工作岗位,充以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大化保证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基于上述认识,为使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使人力资源管理在地方高校的发展壮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两个方面。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力和物力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对人力资源进行质的管理,是对人的心里和行为的管理,即采取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协调、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组织目标。其次,应从战略实施的高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应从战略目标出发,以战略为指导,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应避免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看成是事务性的工作,由专业化水平不高的人去应付。
2.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论和知识武装头脑,转换角色,使人力资源管理者由办事员向职能专家转换,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事务性部门向战略性部门转变。首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人是最复杂的,他们不仅有物质需求和得到别人尊重、友好对待的愿望,更有胜任工作、取得成就、得到培训和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具备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并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其次,战略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事务性部门走向战略性部门的关键,这一转变,无论对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战略地位,还是对整个地方高校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以人为本,尊重个人,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员工作为核心资源,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重视集体内部、上下和平行间的沟通以及员工发展的长远规划,对员工的需求经常进行评估,定期做员工满意度调查,主动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制定出最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制度,并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建立科学的绩效制度、考核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
4.转变观念,使人力资源管理由重管理走向重开发。一流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具有一流的“造血功能”。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以学校的长远目标为导向,充分认识人作为资源的重要性,把人力资源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当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开发,将员工培养成各类人才。此外是要变随意性大的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趋势发展。一是组织结构必须精简和优化,二是要重视工作分析,编写完善的岗位说明书,三是要切实搞好职位评价,不断完善绩效分配方案,四是要采用规范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正确的能力评价。
5.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借鉴别的高校好的经验和做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考核是用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考核,就难分贤愚优劣,也无法实施正确的赏罚。对此我们首先是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程序,并在干部任用、职称评定上尊重事实和群众的意愿,要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切实改变单一的委任制和个别领导说了算的做法,做到人岗相宜,形成合理的选人用人制度。其次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在对全校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构成情况作全面的分析基础上,根据职工的岗位特点和分类,建立科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考核,做到定量考核、量化评估,以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在绩效方案的制定和绩效分配上,应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工作表现、能力水平、贡献大小、群众评议和不同岗位职责、条件及要求等因素,切实建立起以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分配制度和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使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第三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切实奖勤罚懒、用人所长、优化组合,使竞争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体现公道和善意。第四是必须严格按协定、规定办事,一视同仁,不偏不倚,领导者必须对所有人都采取与人为善的、鼓励和帮助态度。第五是竞争要有度,即指竞争要适度,要掌握好竞争的尺度。没有竞争或竞争不足,会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但过度竞争则会适得其反,一方面使人际关系紧张,破坏协作,甚至以邻为壑,一方面是产生内耗和排斥力,损害组织的凝聚力。因此竞争必须以组织目标为重,必须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人目标包含在组织目标之中,形成良性竞争。
6.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建立既科学、合理又具有一定差异化的、公平有序的校内分配激励机制。首先,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不仅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而且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对此地方高校应努力营造一个管理科学、规范,运作有序,氛围友善、环境整洁的人文环境,以最大限度地统一职工的意志,使广大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地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当作自己的努力目标。其次,建立校内激励机制,其根本目的一是在于正确引导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和实现自身价值及需要积极工作,二是使他们对学校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并继续保持、发扬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校内激励机制的制定首先必须建立在公平、透明和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必须以体现绝大多数职工的利益为前提,同时应让每个员工知晓、熟悉激励制度,使制度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让他们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同时应根据不同职工的类型和能力大小及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具有一定差异化的激励机制,以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
7.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和能为地方高校发展壮大添砖加瓦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才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积极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变化和发展要求,变简单的管理控制工作为咨询服务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首先是要对本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现状作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整改。其次是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建立一支业务一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适应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的队伍。
参考资料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
[2]陈玉萍.高校收入分配制度中的绩效工资初探[J].现代经济管理,2008(1):1-2.
[3]马新建.薪酬管理与公平分配[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范文2
关键字:浙江;高考;地理;人文精神
一、地理试卷中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地理试卷中,常常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以其它的地理知识为辅,然而自2009年后,浙江高考地理试卷中逐渐加大人文地理知识的比例,特别是2013年的高考试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比例达到1:1的程度,它提醒面临高考的学生不仅要重视自然地理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地理的学习。
如果将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等几个方面。其中自然地理是指研究地理演变的起因、地理演变的过程、地理演变带来的后果的知识,它以自然中的地理变化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理变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文地理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研究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人口的分布、人类的生活特色、人的经济变化、人的政治变化等。人们在了解自然地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到人文地理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2013年人文精神在地理试卷中的重点体现
1.从题型分布上强调的人文精神
(1)选择题。在浙江地理高考的选择题上,它大量的考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掌握。比如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的原因、目前我国出现的“用工荒”和我国地理的关系;的地理与环境构成的独特意义、地理环境与超市设计的关系等。这些选择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从人文地理上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让学生真正思考地理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2)图文题。在浙江地理高考的图文题有一题为选取舟山市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分析。它让学生分析舟山市地理环境的特色、舟山市可发展的旅游项目、可发展的经济产业、舟山市产业变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该题让学生从自然地理开始着手,层层深入,让学生把地理知识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对地理学知识产生思考。
2.从人文地理上体现的人文精神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2013年浙江地理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到,这次的考试不但让学生了解世界地理的常识,而且立足于我国的地理学知识,特别是让学生研究浙江本地的地理学常识,它的考点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上体现人文知识。
(2)紧密联系社会焦点。在这张试卷上可以看到,它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低碳环保问题、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等等目前重要的社会问题。这张试卷不单是让学生理解冷冰冰的地理学知识,还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地理知识来关心社会,它通过关注社会焦点来体现人文精神。
(3)积极的态度改变社会。在这张地理试卷上,它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深入的思索不同的地理环境给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和劣势,人们应当怎样利用地理学知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套地理试卷通过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学生理解到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态度中它体现出人文精神。
3.从知识梳理上体现的人文精神
(1)从人文地理系统考点上突出。从浙江地理试卷中可以看到它对人文精神的知识体现得十分全面。它体现出不同的地域与人口之间的关系、地域与人们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怎样与地理环境结合,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张地理试卷中对人文地理的知识梳理得非常清晰,学生通过地理试卷考点的学习能全面掌握人文地理知识的结构。
(2)在理论转化为应用上突出。在地理知识学习中,自然地理的知识绝大部分是基础知识。比如一个地点的经纬度、水文天气;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这块地域会有独特的经济作物、矿产资源等;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区域资源才有人类活动。人类怎样与地理环境共存是需要学生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后需要深入思考的,如果学生无法对知识深入的思考,就难以将基础知识转为实践应用。
(3)在知识和情感思考上突出。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用现有的知识思考人类现在的生活、用已有的知识改变目前的生活。在这份试卷上用人文精神突出这个重点。这张地理试卷出题者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内心充满人文关怀,它提醒学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它通过考试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试卷上映射的地理教学改革的教学启示
从这张地理试卷中体现出地理教学内容全面改革的方向,它代表地理教学有了全新的目的、教师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看待地理、学生也要用一种新的态度去学习地理。它透露着以下几种思考:
1.学习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理高考试卷充斥着大量的自然地理知识,学生只要通过死记硬背自然地理知识就能考到很高的分数。对学生来说,学习地理的知识是为了考出高分数。而这张试卷不断的提醒学生要研究知识、关心社会、热爱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去思索:“我们学好了地理知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2.要用怎样的方式去教学?
在这张浙江地理试卷中,许多题目已经不是学生单纯拿着课本死记硬背就能拿到好分数,它涉及太多社会知识、经济知识、历史知识、政治知识等,它让学生思索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一本历史课本。那么教师也要思索,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好现有的地理知识的前提下,开拓视野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教师必须用新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3.要用怎样的思路去学习
在这张地理高考试卷中,学生必须看到,掌握基础的自然地理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对学习到的自然地理知识深入的展开思考才是接下来学习的重点。学生除了要学习基础地理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与地理相关的知识,要学会把手上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深化,要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张试卷给予学生一个方向,即将来地理学方面需要这样能综合应用的人才。
四、总结
从2013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可以看到目前地理学教学正在从理论向应用方面转变、从基础知识转向综合知识方面转变、从关注课本到关注社会的方面转变,教师要仔细分析考试中传达出的教学目标,以便日后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年琰.多维地理视角的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6).
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范文3
一、综合课程下的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既是地理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综合课程的一部分,要想更好地实现其作用与功能,首先应弄清楚它在综合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区域地理在地理教育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设置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两门课程,把地理一分为二。自然地理被纳入科学课程之中,人文地理被纳入历史与社会课程之中。由此,初中地理教育由两门综合课程共同承担,而这两门课程又各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地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学科间而言,综合课程是把分散的学科统整起来,从“分散”走向“统一”,但对地理学科内部而言,则由“统一”走向“分裂”。但考虑到目前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教学实际,两门课程很可能各自为政,虽鸡犬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那么,如何保证“分裂”后的两部分地理内容之间分而不隔,在突出地理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同时,实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勿庸置疑,这个重任非区域地理莫属。区域地理是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诠释。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把自然规律、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甚至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区域地理为学生学习人文地理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案例。由此可见,区域地理是沟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桥梁。
2.区域地理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地位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主题一目标2中要求学生“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从而把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区域纳入历史与社会课程之中。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与分科地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空间)之中,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把区域作为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综合课程中的区域地理,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把区域地理作为学习综合文科课程的载体,即通过特定的区域认识人们的社会生活;二是把区域地理作为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空间视角,即在认识人们的社会生活时,考虑到空间及空间差异的要素。
二、区域地理内容的四个重要方面及其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区域地理教学出现由传统的具体分区转变到区域地理要素和地理技能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区域要素的学习认识区域的人地关系。区域地理教学的这种变化,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新要求。而“我们生活的时空”,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即要让学生认识特定空间和范围下的人地关系。为此,区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说明四个问题:一是这个特定空间位置和范围是什么,即在哪儿的问题;二是这个特定空间下的主角是谁,即区域中人的问题;三是特定空间下“地”的状况,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四是区域人地关系的突出表现,即区域人文特色。
1.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前提
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区域的位置决定着区域的自然特征并影响着区域的人文特征。认识区域的位置是理解本地、区域、国家和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前提,也是认识区域的基础。在这个世界,有80%的信息涉及位置,其逐步形成对空间的认识。因此,说明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区域的位置既会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区域的人文活动,体现着区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教材在说明区域时,一般会从区域的位置入手,先告诉学生要探讨的区域在哪儿。教材在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时,不能只停留在确定空间位置这一层次上,还要注意这样的位置会给区域带来什么,能让学生从中看出位置对区域特征的影响,学会联系地看待地理事物。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给出其在世界的位置图;在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中,每讲到一个城市,会给出城市在国家的位置图;在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每讲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区域或城市,都会给出它在中国的位置图。
2.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是基础
虽然自然环境主要属于自然地理的内容,但为什么要在综合文科课程里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科学课中没有涉及区域地理的内容,自然地理的很多规律和原理无法在具体情境中得到检验,学生即使学习了自然地理(自然规律)方面的内容,但无法在具体情境中得以再现,很容易被遗忘;二是如果区域地理在没有涉及区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只讨论区域的人文特色,则会缺失“人—地”关系的一极——地,而且很多基于区域自然环境基础上的人文环境特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区域地理教材应注重突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综合文科课程中的区域地理应强调区域的自然环境。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把科学课里学习的自然规律、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通过区域地理中鲜活、生动的案例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规律。此外,还可以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在区域自然环境基础上凸显其人文特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在PRED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为以后分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奠定知识基础。教材中研究“地”是为了研究“人”服务。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的特征。教材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时,不用面面俱到,而应根据区域的特征进行选择。可以是多方面的,也可以是某个侧面的,应根据人文活动的特色突出重点方面。
3.区域的人口要素是变量
人口要素是区域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从“人地关系”来看,“人”处于一个主观能动的重要方面,不仅人文环境是人类在地球表层活动的“落实”,而且自然环境也成为人类改造利用的对象。区域中的人或是在适应环境,或是在改造环境,都是区域要素中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生活在某个既定区域的人们,他们的感受往往能反映区域发展的好与坏。因此,区域地理的编写既要见地、见物,更要见人。而且这个“人”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生活的人、具体的人。因此,此处所说的“人”不单纯是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人口数量的变化,而是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生活的感受等诸多丰富多彩的要素。
区域人口数量的状况和变化能反映区域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状况和变化,因此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常常借助这些数据分析区域。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这些数据,只能看出区域人口数量或大或小、或变多或变少,很难真正把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宏观的人口数量基础上,再加一些有关人们生活的细节和人们的感受等方面的微观描述,学生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人口与区域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4.区域的人文特色是核心
区域的人文特色是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区域地理内容的核心和落脚点,它起着凝聚区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等要素的作用,为上述这些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角度提供依据,是反映区域人地关系的窗口。教材在突出区域的人文特色时,不用面面俱到,而应选择其突出方面作为论点,把其它自然和人文特色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
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衬托。其中,人文特色是区域地理的核心,区域的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等都是为这一核心而服务的。四者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体现的,如区域的位置影响着区域的自然环境,同时,区域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位置特征。教材编写,应根据区域的人文特色决定其它三个要素的分量和地位,而不是均匀用笔,即选择影响或体现区域人文特色的最主要因素作重点说明。
三、区域地理学习最终目标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这对区域地理教材编写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有两点:一是教材的编写要始终把人地关系作为区域地理的核心,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所有区域案例背后共同的有价值的东西;二是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经过区域案例的学习要培养的能力。前者主要体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后者主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两者共同构成区域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缺一不可。
1.人地关系是区域地理的落脚点
区域地理集中体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体现区域的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既包括地对人的影响,也包括人对地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这种关系既有阶段性,也是持续的。教材在说明人地关系时,可从大处着眼,选择小问题作为案例;从小处着手,阐释人地关系中的大问题;通过区域的动态变化,反映区域人地关系的变化。
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范文4
1.确定区域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应选择10条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在脑中形成以经纬网编织的脑图。然后在学习时要养成左书右图的习惯,对书本上提及的大洲、大洋、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流和湖泊、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带、板块、重要的国家、人口分布、农业区、工业区、交通线、城市与旅游点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可以按位置、范围、相互关系的形式,逐一落实或定位到区域图上去掌握,尽量把众多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归纳到同一幅图上,以便更好地把握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相互联系,形成空间概念,形成“数字化”、“立体化”、“综合化”的空间脑图。最后要准确进行空间定位,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大陆轮廓定位法、地理景观定位法、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法等。
2.突出地理区域特征,掌握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区域地理的主旋律。分析比较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等。在区域分析比较过程中,强调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对区域问题的分析,需要关注区域内自然各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各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能经常性地思考某一地理事物形成或地理现象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能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阐释、论证和探讨重要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规律。因此,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应以区域特征分析为着力点,重视分析方法的培养。
2.1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需要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进行,自然地理方面应思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和资源等的分布特征,人文要素方面则要关注人口、农业、工业、城市、重要交通线等的分布特征。
在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不能将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简单的罗列,而要运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要坚持以区域为背景,以区域的具体事例为案例,自然和人文地理并重,区域与系统地理结合,将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要理解自然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相关典型案例,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
2.2研究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重点思考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并以此推断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人口、交通、地质作用等。例如对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言,东部季风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太平洋的西侧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季风环流季风气候森林、森林草原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的土壤(肥力较高)。临海的位置参与海陆水循环为外流区、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河流在山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平原以沉积作用河流的泥沙含量。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城市密集交通便利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2.3综合区域特征对比区域差异。
复习区域地理,不仅要掌握区域特征,而且要通过区域特征的比较了解区域差异。例如中国区域的差异不仅要掌握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还要掌握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山区与平原的差异;农区与非农区的差异,等等。了解认识并综合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异同,以人地协调观反思人类活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4把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区域复习之中。
从落实地理考试说明的要求和高考命题趋势来看,区域地理的考查已从传统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为主,转变为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相应的价值观为主。因此高三阶段区域地理复习与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差异在于: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作为区域地理复习的指导思想,带动相关地理学习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夯实初中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南方低山丘陵专题复习时,应以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初中地理基础、必修地理原理和选修案例内容的整合,突出农业资源优势、问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生态建设,能源基地与有色金属冶炼,环境污染的防治,实现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关注热点区域,回归地理基础知识
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范文5
【摘 要】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人文地理教学出发,在人文地理所传达出来的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注重可持续发展等人文理念中引导学生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人文;精神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各种人类社会现象、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总称为人文地理,而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实现人类的各种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人文地理教学出发,在人文地理所传达出来的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注重可持续发展等人文理念中引导学生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实就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尤其是对高中学生硭担他们处于人格即将成熟的阶段,虽然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还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让人文精神在他们心中扎根巩固,由此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就显的尤为重要,让学生能更好地从自身出发探究人文精神的魅力,在主动学习中更好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达到健全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例如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课的教学中,鉴于学生们对于南水北调工程并不陌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于是我让学生们在课下时间利用网络、书本、报纸等途径查阅一下关于“南水北调”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探究思考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我国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等问题,学生们在课前有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合作,根据南水北调线路及课文内容,分析归纳南水北调三条调水线路的基本状况,并评价各条线路的优缺点。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我再对南水北调的影响作提升总结。
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而我国的资源分布又具有不平衡性,资源分布与需求消费不平衡,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本课以南水北调作为案例,让学生学习了解南水北调的原因、方案及影响,在南水北调线路和方案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相关资料,通过阅读教材,小组合作等方式得出学习结果,教师在该环节的教学中进行巡回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探讨了如何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了对资源利用和保护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珍惜资、爱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精神。
二、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人文精神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思维被压抑,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把握具有片面性和不准确性,更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在新的教学方式下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让教师对于人文地理中所传达出来的人文精神能更好地与学生的思想相交融,达到思想意识上的统一。
在“资源与生态保护”一课的教学中,我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们讲解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利用PPT向学生们展示了几组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图片,通过PPT中图片的观看,学生们对于珍稀物种灭绝有了深刻的感受,无形之中激发起了他们心中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欲望,进而我向学生们导入了这节课的讲解,让学生们学习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的等等,学生们在责任心被激起的情况下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有了盎然的兴趣。
转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立体化,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生动性,从而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快速地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对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学习,让学生们更加关注全球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生态保护从我做起的人文精神。
三、从实践出发,培养人文精神
培养人文精神如果只注重于书本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们往往不能形成长久的意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付诸于实践教学中,从实践出发,让学生们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产生更深刻的体会。
在“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一课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们学习了环境问题中的坏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代坏境污染中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产生的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内容,然后我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们寻找我们生活中的污染现象,比如说工厂废水排放造成的水污染,还有影响我们最深的雾霾等等,让学生们更能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环境污染带给我们的伤害和影响。
从实践出发,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真知,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反映更能触碰学生的内心,学生们在亲身体会过坏境污染后,才更有利于他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点滴小事从我做起的人文精神。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人格塑造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于学习之外,对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的形成和加深,让他们成为榜样去影响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曹康平.中学人文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4(11)
[2]张丽,张爽,陈智文.论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3]杨志红.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08)
人文与地理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创新分析
引言:人文地理学主要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从历史数据上增加人文活动的范围,对人文地理的思维进行分析。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与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规律,是人文地理学与地理学的纽带。
一、信息时代地理学的主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人地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很多学者对信息技术人文地理学从深远的角度来分析,包括对信息产业和技术以及地理关系。以信息时代为背景,以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为依据进行分析,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联网信息和地理学,地理学的思维创新与人文地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主要路径。
二、信息时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研究的创新
(1)空间分析的框架和思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地理学已经从流动空间的信息技术延伸到地理空间的领域[1]。主要是以空间分析和框架结构为依据,将传统的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界的地理学为基础。人文地理学能够以新的信息技术为基本概念,从而促进了人们形成新的流动时空和流动区域的形成。新的流动范围将围绕自然科学预地理学作为重点的基础内容,将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相互结合。对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将流空间从单一的要素向网络分析转向虚实空间的互动,还能向耦合结果的流动空间转变,以空间分析为主要框架。并且将流动空间能及时从移动信息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信息时代向现代方向转变,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空间和时间的距离维度上相互融合,流动空间的本质是信息时代的活动内容。也是对公共场所的一种建设,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的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的出现将重新塑造城市与空间区域的结构,对范围的集聚和扩散变化程度进行整体的补充,也能促进城市形态的变化和感观形式的出现。所以,流动的信息时代技术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以理论依据为主导,具体如(图1)所示。
(2)新型的人地关系的变化
随着新型的人地关系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地理學,主要强调人地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优化过程,科学系统的人地关系构成和综合实践以及动力学模拟都是根据3S技术的新方法和手段为开发依据,这种新的开发技术将不断应用到人地系统的研究领域[2]。在处理人地关系的问题上,主要是针对人文地理的理解从理性的的角度分析人的情感关怀,并且向地理学的角度去延伸来认识自然环境和资源共同组合,逐步转向对要素流动和地域创新能力方面扩展,对时空关系从不同的角度都有新的认识。一些新的人地关系主要是以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为理论依据,还能以人地关系的协调作用来促进人文地理与自然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倡绿色生态建设的动态感观意识。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信息时代将改变了传统的现状,以新型人地关系为目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人文地理关系的实现,主要强调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将人文地理关系和地理学相互统一。通过科学技术的实现来解决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在高新区域内协调和城乡相互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逐步向智慧城市的阶段跨越,新城市的建设对处理人地关系的相互协调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和移动技术以及新型的信息手段来维护将传统数据相结合。充分实现精确的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的模拟,并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以此来展现高层次的人文地理关系的协调和发展作用,为构建信息时代的新型人地关系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3)创新研究方向
首先,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人文地理格局的发展过程之间是相互雇佣的关系,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结构,将系统全面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大数据来定性人文地理学的创新研究方向。其次,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内容,观察地理文化的流动和变化情况,避免对产业组织和地域空间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充分将地理空间的距离和交通网络以及自然环境以网络空间的形式定性。信息技术的实现提高了空间地域的流动性和变化规律,并且增强了地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将人文地理学重新规划和调整。也实现了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信息时代的功能与结构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将流动空间的框架为指导依据,信息时代加快了地域发展的空间流动性,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地域空间的生活和实践影响。创新是信息时代的情感搭配,并且与地理空间的互动模式为新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和展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情感的分析进行深入探讨,对空间布局和空间数据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演变,评价出不同的地域发展状况。最后,还要加大对数据的分析,结合传统的方法对新型数据整体总结,构地理与创新研究的体系。
结束语: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依据,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还需要结合新技术来实现。这就需要摆脱传统的信息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相互作用,对新技术的实现将是一次重大的挑战。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人文地理学有了新的内涵,同时还能更好的实现地理学的创新过程和研究。
作者:刘进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