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文1

文/曹祈东

北方冬季寒冷,一些原产南方的盆栽花卉必须移入室内越冬,下面介绍几种在北方家庭常见的南方花卉越冬适宜温度。

米兰 以10-12℃为宜,过低易落叶,过高则顶芽容易萌动,长出细嫩枝叶,次年移出室外容易干梢,影响开花。

含笑 以5-10℃为宜,要注意适当通风,节制浇水。如室温超过15℃,则秋季已形成的花芽会提前孕蕾开花,但花的香味极淡,品质不佳。

山茶 以3-5℃为宜。山茶的花芽于夏秋之交已经形成,若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休眠,则花蕾发育不良,如室温超过15℃,容易提前发芽而引起落叶落蕾,不能开花。

茉莉 以8-12℃为宜,温度过低易落叶,此时如果浇水不注意,过干易枯死,过湿易烂根。

桂花 以0-5℃为宜,温度过高易使部分叶芽过早萌动,抽出细弱枝条,消耗养分,削弱第二年的长势,并影响开花。

金橘、佛手等 以5-10℃为好。温度低于5℃而又浇水过量,易造成大量落叶,影响第二年的开花结果。温度过高则继续生长,枝细叶薄,第二年不开花或大量落花、落果。

从花卉术语中学会浇水原则

文/单民

扣水 扣水是指在花卉生长过程中,不浇水或少浇水以限制其营养生长,使养分得到积累,而利于花芽分化形成花蕾。适用花卉:三角梅、梅花、碧桃、、茉莉、冬珊瑚、佛手、橘子等。

回水 回水是指在头一天晚上施肥后,第二天早上必须再浇一次清水。它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免受肥害。适用花卉:君子兰、山茶、白兰、茉莉、珠兰、含笑等。

拦腰水 “拦腰水”也叫“半截水”,是指盆土“上湿下干”,即上半段湿润,下半段干燥。由于土壤排水不畅导致盆土积水,浇下的水不能从盆孔漏出。

见干见湿 对于一些喜湿润的花卉如杜鹃、山茶、含笑、栀子、米兰等,就要按“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见栽培介质表层发白时就浇水,浇至湿润即可。

干透浇透 对于兰花、腊梅、天竺葵等喜干怕涝的盆花,就要按“干透浇透”原则浇水。要当栽培介质干了,才能浇水。“浇透”就是要使盆土上下全部浇湿透。

宁干勿湿 对于五针松、黑松和旱生植物,就要按“宁干勿湿”的原则浇水,要干透了才可浇水,切不可积水。

与《养生保健指南》为伴,其乐无穷

有幸结识《养生保健指南》快一年了,从刚结识时的“一见钟情”,到如今的“不离不弃”,她犹如我身边感情深厚的老伴一样,让人心舒气爽,其乐无穷。

有了《养生保健指南》,我感觉精神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许多,每期她有21个相对固定又异彩纷呈的栏目,百十多篇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让我在阅读中既享受乐趣,又受益匪浅。

譬如:“老人护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文(2010年1期54页),使我知道了老年人如何护腰,从吃药、理疗、运动等八个方面介绍了注意事项。因为我有多年的腰疼病,用了许多方法都未治好,于是我对此文认真学习并坚持实践,不到两个月奇迹就出现了,我的腰疼病痊愈了,到现在未复发。还有怎样保护心脏和大脑,怎样护足等文章,读后都使我受益匪浅。

“健康红灯”、“多知多寿”、“名人养生”、“古代金典”、“私人医生”、“健康技巧”、“历史碎片”、“吃出健康”、“运动健身”、“两性健康”等栏目都是我每期必读且非常喜爱的栏目,读着这些栏目中的文章,就像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让我知事明理、老有所获、老有所乐。

生活中有亲爱的原配老伴相依相伴、相濡以沫,如今在精神上又有了《养生保健指南》这份可爱的杂志为伴,真是其乐无穷,这也是七十岁的我的一大福气。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文2

调摄精神情志

养生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平和,才能心平气和地在学习养生知识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中医传统养生倡导人们在神志养生和情志养生两方面上弄懂养生的要意。

神志养生,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保持心态平和,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通过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心胸豁达、多行善事等四个方面逐步掌握神志养生。少私寡欲指人活一世,切不可贪念过重,对不可求之物充满太大的欲望,往往造成人欲望过多,压力过重,这是百病的起源。情志养生往往通过对外界客观环境的情绪反映的自我调节来转变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之健康的方法。无论神志养生还是情志养生,关键是调整心态,营造好心情。古语讲贪心不足蛇吞象,贪欲往往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现代有学者认为,淡泊养生也属道教养生的组成部分。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淡泊明志”指人只有将各种名利淡泊们才能领略到然生的各种志趣。“宁静志远”意思是心灵的宁静可以让人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人们应该领悟到,生来赤条条,本来无一物,最终也会什么也不带走的离开,所以不要执着的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导致自己沉浸于各种名利中越陷越深。生要活得潇洒自在,不追逐名利,不为物欲所累;老了应坦荡地回归自然。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能把万事万物放得开,放弃执着的追逐,无忧生忧死之虑。唐代名医孙思邈极注重修心养性,他将人体的精、气、神喻为灯油,人的生命犹如灯光。若灯芯用大炷,油易尽,灯易灭,若灯芯用小炷,则油有余,灯难熄。生命如灯,精、气、神是“生命之油”,只要注重修心养性,淡泊处世,顺其自然,“生命之油”便消耗得慢,生命自可延长。人生旅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应在顺境时保持平和心,逆境时注重平常心。顺境时,能保持心态平和,不骄不躁,不执著追逐,收放自如;逆境时,能保持心态乐观,不妒不嫉,不执意追求,做到笑看云卷云舒,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淡泊集气质、修养、智慧、境界于一体,须自我修炼,去除一切私心杂念,返朴归真,简朴、淡泊、宁静,不被物欲所累,撇开私心杂念,一切从心灵修养的高度出发,活出生命的价值,是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了精神情志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都有密切联系,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调节饮食、劳逸适度

日常的起居,对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衷也。”说明如果生活没有一定规律,饮食劳逸失常,就会削弱机体抵机抗力而容易发病。饮食是滋养脏腑的源泉,但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偏食等现象,要寒温适宜和饥饱适宜。五谷养五脏,如饮食失节,气血生化不足,而致气血虚弱,五脏失养,甚则损伤,疾病由此而生。

首先,饮食三餐要有规律,少吃零食。有规律,才能使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如果饮食无规律,想吃就吃,一方面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同时会引起脾胃消化液的分泌紊乱,长久下去,消化液的分泌必然失调,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会降低。

其次,饮食不能吃得过饱。吃的太多,会加重脾胃负担,若脾胃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正常的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吃得太多,易使胃肠过于膨胀,胃壁变薄,加之胃中食物过多,必然会刺激胃酸的过量分泌,易导致胃黏膜屏障的破坏而引起胃溃疡。古代的医学家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皇帝内经・素问》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具体论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腆满闭塞,下为飧泄(腹泻),久为肠(痢疾)”。唐代孙思邈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诫道:“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中医认为,“中满不消,而脾胃大伤矣”。

最后,饮食不可过速。吃的太快,大的食物团块没来得及嚼碎就被吞下,一方面会降低口腔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间接地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同时,大的食物团块有可能会卡在消化道内生理狭窄的地方造成急性梗阻,同时也会直接加重脾胃负担,而且因为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从而严重降低了食物的吸收率,直接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医说》中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

饮食养生中,纵观古今养生家地经验,重要的都在于养脾胃,因为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五谷精气的运化就会顺畅自然,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就能很好的营养五脏六腑,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就能正常,若暴饮暴食或偏食五味,不但不能为机体提供营养,还会造成伤害,使气血生化乏源,五脏六腑因得不到营养而导致抵抗力低下而发病。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文3

1.《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阐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汉书・艺文志》中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这一观点在二千年来基本未变。三圣是指上古伏曦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系以经文,近古的孔子传十翼。显然,《周易》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从西周至战国由“卜筮”或哲人共同完成的一部经典著作。

2.《周易》对养生学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同”和“医易同源”之说,中国唐代大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的重要影响。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l.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易・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素问》指出:“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这就是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整体模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更能体现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调节优势。

2.居安思危的预防观。《易・系辞下》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卦辞中指出:“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周易》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居安思危的预防为先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后世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强调预防为主的防病健身原则。

3.奠定了中医养生原则的理论基础。《易经》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理论,使中医养生的理论更完整。除上面所提到的,还有很多理论原则亦源于易经。如,万物本原的天道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阴阳和调的平衡观,顺应天时的达生观,柔静顺缓的静养观,抑阳益阴的调养观等。

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养生理念: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和重人贵生。

1.道法自然

宇宙自然。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依照某种规律旋转着、运行着,片刻不息?这,便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道”的内涵。“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命。” 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的。无论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2.清静无为

老子倡导的静神养生观,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少私寡欲”和“无为处世”。“少私寡欲”是养生的内涵,“无为处世”是养生的方法。

虚静。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求”、“无知”、“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朴归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无为。《道德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有道无”又从“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目的。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直至没有杂念,就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精神境界。

“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的生活。

3.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老子对“道”的解释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讲的“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例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强”,“洼则盈”,“曲则全”,“后其身而身先”,“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守柔曰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

老子的“相生”思想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相互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赢的含义,有包含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即“有无相生”之义。

“弱”和“强”是相反相成的。正如《老子》第二章指出的“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现实世界中所有价值和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弱者变强”的原则

对于“弱者变强”老子不是主张用人间的斗争和竞争。因为老子认为“弱者”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人类社会竞争和斗争所带来的反作用。老子虽讲“柔弱胜刚强”,但这里所指的“强”,并不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强者所胜。这里的胜,包含着相生,即排除斗争和分歧的,结束斗争的“相生”的胜利。不是战胜“强”的“弱”,并成为强的东西,而是追随“反者道之动”的道走向“相反相成”。实际生活中以柔克刚的例子很多,如,“滴水石穿”,“以弱胜强”,“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等。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如果经常处于柔的状态,则可避免过早衰老。这种贵柔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守柔曰强”健身的方法

中国传统的健身术也是以柔见长,如导引、气功、太极拳、导引保健功等。

4.重人贵生

“重人贵生”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家提倡乐生、重生,鼓励人们去争取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在养生手段和原则方面,形成了修炼观点。

性命双修的思路

“性功”,即指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的修炼;“命功”即指对身体保健的修炼。全真派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篇灵文》中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将形体的修炼和精神意识合而为一。

形神兼养的思路

庄子养生主张养形和养神并重,倡导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 《庄子・达生》曰:“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刻意》曰:“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其作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对防病健身很有价值。1975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上有男女锻炼的不同姿势44式,为研究先秦导引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众术合修的思路

道家在理论上强调“生道合一”,在实践上重视众术合修,这是对后世道教养生学的一大贡献,并对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子练玄玄功,称为玄玄上帝。后世道家功法很多,如炼丹、服气、导引、房中、服饵、画符咒语、环境等等。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养生理念:修身养性:仁德、孝道;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饮食养生:美食、卫生和兴趣广泛:“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修身养性

倡仁德――施“仁”于人。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讲孝道――敬老爱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寿”。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孔子明确告诉后人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勤奋好学的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精神。“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德之君子,心胸开朗,积极向上,精神乐观豁达,使自己处于平衡状态。社会调查证明,与人为善有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显降低。

2.中庸平和

“和为贵”的人生理念。孔子在《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强调“天人调谐”,其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生健身之道,也是经商发财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勤俭节用,克己复礼。孔子曰:“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常以“修己”、“克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知足常乐的作用。《孟子・尽天下》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论语》中指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赞扬其弟子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艰苦作风,抨击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的丑恶行为。

因人而宜,养生“三戒”。孔子根据人的年龄不同,总结出著名的养生“三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确为经验之谈。

顺应天道,养气中和。西汉前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将中庸思想和养生相结合,强调养气中和。他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种以“天人感应”为中心,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有道理的。

3.饮食养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饮食卫生,并提出饮食原则和宜忌,这是我国养生文献中有关饮食卫生的最早记载。

饮美

《论语・乡党》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内则》中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这种顺应四时的饮食烹调,可使饮美,烹调味美,可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有利健康。

饮食卫生

孔子在饮食卫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酱,不食。”进食卫生提出:“食不言,寝不语。”这些饮食卫生要求对健康是有益的。

4.兴趣广泛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能享73岁的高寿,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奇迹。除了他科学地遵循养生原则和方法外,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也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孔子自言他的一生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的确是对他一生的生活概括与总结。孔子知识渊博,爱好广泛,他不仅精通诗、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对“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活动都非常有兴趣。他十分欣赏“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乐曲。正是这种广泛的爱好,陶冶的性情,促进了健康长寿。

《皇帝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1.对生命起源及本质的认识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认为阴阳乃生命之源,“生于本,本于阴阳”。

《灵枢》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黄帝内经》对生命起源本质的认识是唯物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2.对生命规律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人生历程中年龄阶段的差异,而且充分注意到了性别上生理区别。如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以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以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又详细论述了衰老变化的过程及其衰老的各种表现,为防病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

3.顺应天时的整体保健观

《黄帝内经》把人体和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强调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提出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法于阴阳,和于数术”等顺应天时的预防保健的观点。

4.提出了养生原则和方法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文4

《餐饮世界》:药膳在饮食中起到什么作用,什么是药膳?

焦明耀:药膳就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膳食,这样的定义沿用了已经数十年历史。我认为如果一定要将中医理论和药膳结合的话,中医药膳理论讲的是“药”就是科学,既包括中医传统养生的理论,也包括现代平衡的养生理论。实际上,细致些说,就是在四季五补上的膳食平衡,这样的解释适合药膳的发展。

《餐饮世界》:很多人都不是很认可药膳,会觉得药膳没有那么大功效,或者对药膳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药膳的实际功效有多大,如何正确地食用药膳?

焦明耀:实际上卫生部规定的可以食用的药膳就有80多种,我们可以用的其实不多,而且在用量和用法上有很多讲究。比如说人参炖鸡,这两个食材一起用是因为它们都是补气益气的;还有一种就是平衡,比如牛、羊肉都属于过热的食材,如果添加一些食材就可以起到平衡过热的属性作用。咱们说药材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从病理角度讲肯定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长期食用,确实肯定会有一定的效果。药膳其实更广泛的含义是吃的人知道如何去合理食用,达到滋补的作用。为什么时候药膳本身是科学的呢?因为食物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它食用的季节,什么样的季节就吃什么样的食物,比如说“咸入肾”,大虾一定要做出咸的味道来,它的口味是根据你选择它的功效、季节决定的。

《餐饮世界》:我们现在经常讲究绿色餐饮、生态餐饮,其实就是健康饮食的概念,那么如何让食客不仅能健康饮食,还可以从口感上接受药膳?

焦明耀:因为过去的传统药膳是方剂入膳,所以大家一直的印象和传播出来的形象就是药膳很难吃,就是吃药。实际上现代的药膳首先讲究的是美味好吃,也不存在不好吃的问题了。过去餐饮的药膳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它只是满足了顾客基本的温饱需求,不像现在我们做药膳,是以餐饮的美味为前提。

在保证健康的基础上又保证味道,过去的餐饮药膳大家总是认为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我们的祖宗早就对于这个问题给予答案。我们在2001年的药膳大典,都有对于药膳的用量标准的规定,所以人们的认知是很重要的。

《餐饮世界》:药膳是不是一定要很高端?国际上对药膳的看法与国内对药膳的接受程度有什么不同?

焦明耀:药食是同源的,药膳的高端是因为它起源于宫廷,实际上我们所用的食材和药材都是能够被大众接受的,只是一种历史沿袭使得大家对它的认知。它不仅仅是阳春白雪的,你甚至在家里都可以经常做些药膳,比如不同季节喝不同的汤品,秋季喝汤润肺可以煮百合、银耳等,夏季较热可以喝藕、梨,冬天为预防感冒可以煮萝卜水,特别是对于孩子的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样,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东西,也是健康的,比如夏天吃一些鸭子、鸽子等清凉的食物,冬天吃狍子、鹿肉、狗肉这些热性食物。

对于药膳的认可要看是哪些国家,比如亚洲是很认可药膳的,尤其是韩国甚至还认为药膳是他们国家的。文化相关的国家,对于药膳具有较高的认知。但是不同国家的食材不同,存在地域文化性。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文5

养生起源于先秦道家,被称为“摄生”或“全生”,也是中医学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防病、防衰、祛病、延年提出了一整套观点和方法。煤矿工人作业环境特殊,养生自然应与之结合。煤矿采煤一般分综采和水采,虽现今工人作业环境大为改善,仍须与“风”“寒”“湿”相伴 ,长期感受,若不慎养生,必遭其害。

煤矿工人的中医养生指导思想:中医养生观中,“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基本观点。祖国医学把人体看成一个是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把人与自然现象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整体,特别讲究人与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时也包括体内气化、升降,心理生理的协调一致。在防病保健方面,提倡预防为主,“治未病”,强调内因的作用,通过各种方法积极促进机体不断的运动,保重元气,而且因人因地因时防病保健,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 整体观

这是在阴平阳秘的理论指导下的基本原则,《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此无论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还是自我锻炼或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阴阳的宗旨,所以人体的整体性就表现在保持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的生化不息,这是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祖国医学“人与天地相应”主要指人与气候变化、地理状态的关系。人生天地之间,处在自然之中,大到宇宙运动、季节更换,小到周围环境、居住条件的变化,昼夜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重要影响。认识这个规律,对人体养生保健极为有益。煤矿工人因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宜加强身体保健以防“风”“寒”“湿”三邪侵害。祖国医学认为“风性开泄、善行数变,为百病之长”,就是说风能使肌表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且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发病迅速变换无常,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收引”就是说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证,如恶寒、脘腹冷痛、腹泻、呕吐等,寒邪伤人还易出现疼痛肢体屈伸不利;“湿性重浊粘滞、阻遏气机、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也就是说感受湿邪易出现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胸闷脘痞、二便不爽,且缠绵难愈多见于下部。更由于三气杂合而致,长时间侵袭人体,故矿工多患各种痹证及脾胃疾病。煤尘阻肺、肺失宣降、气机失宣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笔者根据上述特点在临床中让其服用一些由祛风、除湿、散寒药物配制的药酒,疗效颇佳,既巩固正气又驱除邪气,在特殊条件下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可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2 恒动观

祖国医学从宏观角度认为:人体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无论六还是七情致病,只要造成升降出入运动发生障碍,人体就要患病,例如:肺主气,心主血,肺的功能障碍就会影响到血液的运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可见气血瘀滞之证。祖国医学非常重视用运动指导防病,“生命在于运动”是人们防病保健的一句至理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其意阐明运动健身道理。煤矿工人下班后多已疲累,不愿活动,尤其退休后更是有该歇歇的想法,常有下井工作时尚能老比黄忠,一歇没几年驾鹤西游,这都源于其不善养生,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性活动,娱乐身心,百病不生,退休后尤不可少。一般说中年以后生理上开始老化,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不畅,煤矿工人突出表现在呼吸功能低下,饮食、消化、吸收、转输异常;血液循环调节异常,水液代谢异常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活动,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现代研究也证实运动能改善各系统功能,是推迟老化的重要手段,正如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医生蒂索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世界上的一切药物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实际上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都有很好的养身健体效果。

3 御病观

祖国医学养生非常重视正气在防病健身中的作用,所谓正气是由先天精气与后天水谷精微之气互相结合而成的。人体正气有抵御外邪和促进机体疾病自愈,使身体恢复健康的能力。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与邪气两个矛盾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就是说正气充沛,虽有外邪侵入,也能抵抗,使机体免于疾病,只有在正气亏虚情况下,邪气才能使人体发病,人体疾病的发生和早衰,根本原因就是机体正气的盛衰,所有方法目的都为保养固护正气,所以最关键的问题是贯彻保健预防思想,预防思想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一个高明的医生不能只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在未病之前采取一些预防保健措施,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去治疗,这就好比渴了才去掘井,打仗时才造兵器一样不太晚了吗?煤矿工人若正气不足,在特定环境中更易发病。这就要求平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状况,适时调整衣服,杜绝班中睡觉,因卫气昼行于外,夜行于内,睡时阳入于阴更易受邪气侵袭,如有不适,宜引起重视,勿等加重成病。只有平时在衣食住行诸多方面适宜,才会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 辩证观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体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定相应的方法,由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养生保健措施。例如:胃肠道患者的体育锻炼,以保健按摩、气功、医疗体操为主,亦可配合散步、打太极拳,这些活动可以增强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加。又如:冠心病患者可以散步、打太极、乒乓球、爬山等,但必须根据年龄、性别、病情、爱好和条件,保证合适的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20次/分钟,如果运动后感到劳累、胸闷等,就要适当调整。精神方面要怡情养性、乐观豁达、淡泊名利,根据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变化,调节自己的情志活动。起居方面尽量做到“有节”,也就是有规律,煤矿工人时常需要倒班,这是不利于养生的,宜减少频度,使身体适应某种规律才有利于养生;饮食方面应做到“有常”,也就是定量,不暴饮暴食,并根据不同体质用不同食疗,煤矿多寒湿,宜适量多进姜、葱、蒜、桂元等温性食物。《内经・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皆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不同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只有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结合当地特点,用辨证的观点指导生活,才会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中医养生学的起源范文6

【摘要】医学是伴随着人类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而逐步产生并发展的。中国古代医学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战国、两汉时期,此后,顺源而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在继承发展的洪流中,既有冲破束缚的开拓创新,有时也难以避免地有停滞徘徊的局面,但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中国医学史;起源;发展

1 起源

中医学的起源,首先与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之“三皇”有关。他们所处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5 000年,是原始蒙昧向文明肇端的转型期,中华古文明的诸多源头发乎于此,而中医学之滥觞亦可追溯于此。

传说八卦出于伏羲的创制。由此生发出来的八卦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蔚为一片神秘哲学的原野,而作为八卦学说基点的阴阳学说,则居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地位。神农曾遍尝诸多植物,进而发现了治病之药,并教人治病。“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1],活画出医药启蒙时代原始先民们艰辛求索的曲折历程。在文明起源的传说中,神农更大的功绩是创制了农具,教民农业生产,使中国原始时代由伏羲时的采集渔猎进步到了农业,而药物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也是与种植农业的进步息息相关的。

传说中的黄帝被奉为中国黄河流域各族的共同祖先,而他与中医学的关系尤为特殊。黄帝对医药颇感兴趣,在他的周围,汇集了一批精通医药的臣僚,古代史书中仅有名姓记载的就有七、八人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岐伯,相传他是黄帝的侍医,被尊称为天师,黄帝经常向他请教医药方面的问题,现存《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他们相互问答的内容。因此,在传说中,黄帝、岐伯被确定为医学始祖,后世亦往往以“岐黄之术”或“岐黄”二字来代称中医学。

不难发现,“三皇”与医药的传说有一个共同点,即把医药学的产生都归之于某一先知先觉,这也是中外医学史上一度流行过的“医源于圣人”之说。当然,这与事实并不相符。显而易见的是,医药产生的整个历程不可能仅在某一人的手里来完成,也不可能是在某一短暂的时间点上即告完全实现的事。其实,“三皇”或者其他与医药起源有关的传说人物,多半只是代表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医源于圣人”之说,只是反映了在医药产生过程中,人们对某些有着较为突出贡献的时代骄子所寄托的崇敬与缅怀。

医学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医源于动物本能”。无可置疑,某些动物身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自救行为,这可以说是人类医药活动产生的基础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自救与人类医学的本质区别。人之所以能从动物圈子中走出来,自立于天地问,本质上在于他具备了主动创造的意识与能力,没有这种意识与能力,动物自救行为永远也不会上升到医学的范畴。即使动物的自救行为,也是它们在生活中对自然条件逐渐适应的结果,也需要随着它们自身的进化不断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医学是伴随着人类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而逐步产生并发展的。

从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人们逐渐积累了较多的医药卫生知识。这时,原始宗教对医药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这集中表现在巫对医药活动的控制上。巫最初是一些能干的智巧之人,后来逐渐演化为沟通人与鬼神的中介者。在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鬼神崇拜观念达到了鼎盛,巫术也大行其道,医药活动几乎全为巫所垄断,以至后来还出现过“医源于巫”这种颠倒事物发展时序的说法。不过,这其中有一班偏好治病的巫,亦即巫医,实际上是最早的职业医生,他们以占卜诊病,进而以祭祀、祈祷、巫祝之术加以治疗疾病,这在甲骨文中有着充分的反映。然而,由于实际效果的感召,一些巫医也采用药物治病,“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2],《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记载了10位如此热衷于采集药物的巫医的名字。

2 历史转折

医学当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到了奴隶社会晚期,医学开始摆脱巫术的影响,医、巫逐渐分业,医学具有了独立发展的趋势。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前中期,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小。这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医生,著名的如医缓、医和等。后者已把疾病的原因从唯神论手中解放出来而移交自然现象的本体论手中,认识到气候异常、不节等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成为中医学病因学说的萌芽。酒的发明和汤剂的诞生则是药物运用手段上极为重要的进步。这时的皇宫中已设立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医药行政官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各有定员,前者负责医药政令与疗效考核,后者则分别归属于内科、外科、营养科等,分科治疗病人,并建立了初步的病案记录、存档制度。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战国、两汉时期。在这800年间,以往漫长岁月里所积累的经验得到了第一次理性而系统的总结,由此构建的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又成为其后两千年里中医学发展的瑰然基石。

最能代表这一时期医学发展水平的无疑是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本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上古医家集体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全书可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共约14万字。《黄帝内经》成功地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早期哲学观念引入了医学,它对疾病的认识和所采取的对策,对治疗和预防的关系的见解,在当时可谓独具慧眼,这些都体现在它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理、预防及养生等方面博大精深的论述之中。两千多年前如此系统而深入的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当称得上是独步天下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它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渊薮。

中国医学史上所谓的“四大经典”,全都产生于这一时期。除了《黄帝内经》外,还有《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后者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组成)。《神农本草经》亦非一人一时之著作,其书名与《黄帝内经》一样,也是尊古托名之风的反映。本书是中药知识的首次系统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后世临床医学的进步。《伤寒杂病论》则是一部集中总结临床经验的专著,书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后世临床诊治的圭臬,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书中的处方也被称为“众方之祖”。本书作者张机(字仲景)因在此书中所取得的成就而被后世医家推奉为“医圣”,成为中医学中影响最大的临床医学家。

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医家还有扁鹊、华佗等人。扁鹊周行列国流动行医,是一位精于诊治的全科医生。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他就鲜明地打出了“信巫不信医不治”的科学旗帜,与巫术作了艰难的抗争。《难经》则是托名于他的医学著作。华佗以精湛的外科手术及其神秘的麻醉方药“麻沸散”而闻名,他还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此后,中国古代医学顺源而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在继承发展的洪流中,既有冲破束缚的开拓创新,有时也难以避免地有停滞徘徊的局面。

3 全面发展

其中,系统整理、全面发展是其主线。例如公元6世纪至公元10世纪的隋唐时期,呈现出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医学教育及临床各科的全面发展,涌现出以孙思邈为代表的不少著名医学家。孙氏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对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都作了全面论述;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是我

国最早的病因症候学专著,对内科诸病和传染病有很多精辟的论述;王焘的《外台秘要》,是汇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的力作;《新修本草》则是世界上最早的由政府颁布的药物著作;太医署也是历史上最早由政府开办的颇具规模的医药院校,这些对后世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又如宋代,由于国家对医药事业的重视,医学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宋政府创立了校正医书局,集中著名学者和医家,对宋以前的医学经典及基础理论、临床、诊断、针灸、方书等各类重要医籍进行收集、整理、考证、校勘并刊行,为中医文献的整理、保存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政府还组织专人编撰刊行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大型方书。宋代的药物学成绩斐然,本草著作除政府组织编撰刊行的《开宝本草》、《本草图经》等外,民间医家唐慎微的《证类本革》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流行了500余年。政府建立的官方药局,则对推广和发展中成药起了极大的作用。

及于明、清,中国传统医学更向纵深发展。临床各科的细密探析,对《内经》和仲景学说的深入研究,医学全书、类书、丛书、入门书的编撰等等,均取得了丰富成果,并且产生了众多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

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内各民族医学间的交流与中外医学的交流,从来都是促进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4 革新与因循

在中国古代医学不断生发和壮大的历程中,更令人注目的是其自身闪现出的开辟新径、鼎力革新的一面。惟其如此,一门科学才能保持其生命之树长青不衰。公元12世纪至14世纪的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受重实际、主务实的哲学思潮的影响,面对疾病谱的某些改变,为了提高疗效,打破了因循守旧、一味崇古的束缚,开展积极的学术争辩。刘完素的火热论、张从正的攻邪论、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等,均属独具灼见,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他们先后在学术理论与临床实际中独树一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此外,他们的学说还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如刘完素在病因、病机、症状等方面偏重于火热立论,倡导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在伤寒治疗上以用寒药为主,突破了以往外感热病初起时一概用辛温解表和先表后里的习惯治法,成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开端,而刘氏可谓温病学派的奠基人。其后复经明、清一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著名医家如吴有性、叶桂、薛雪、吴塘、王士雄等的发展、完善,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与伤寒学说相羽翼而又有相对独立性的新学科――温病学说,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际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又如学宗李杲的王好古、罗天益、薛己、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张璐等人,学宗朱震亨的戴思恭、王履、汪机、王纶、虞抟等人,均为中国医学史上有名的重要医家,他们的医药实践与学术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另一具有革新精神的巨子是公元16世纪时的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他历经27年搜罗群书与亲历考察所撰写的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系统记述了1 800余种药物分类法,纠正了一些反科学的见解和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并在医学的诸多领域以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中都留下了富有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料,从而享有很高的世界性声誉。

当然,科学史上的多数情况表明,革新之花往往需要冲破某种因循守成、停滞不前甚至严重压抑的桎梏才得以绽开。有清一代,由于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禁锢和封建礼教的压抑,使医学发展不时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思想文化的禁锢,造成医学因循守旧,满足于取类比象、思辩推理的方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实际;而封建礼教的压力,甚至迫使清廷在1822年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3]为由,下令在太医院中永远停止针灸一科。然而,也正是在此期间,注重实践、富于创新精神的医学家王清任,力图纠正前人在人体解剖中的错误,怀着极大的勇气冲破重重束缚,多次亲往墓地及刑场观察和研究人体结构,历经40余年终于写出《医林改错》一书,为长期弥漫在中国解剖学和实验医学的沉闷氛围透进一丝新鲜空气,其医学革新精神及益气逐瘀活血的学术成就在我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从医、巫分业的时代算起,中医学已走过了300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今之际,中医学辉映着云蒸霞蔚的新世纪曙光,置身于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正期待着一个超越过去的新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刘向.淮南子.二十二子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