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居住环境; 养生
[中图分类号] R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80-01
从前人的遗著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十分注意住宅的水、土、阳光及住宅的大小、高低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1]。
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各种建筑。上至帝王宫廷楼台殿阁,下至山林寺庙、石屋、竹楼,其选址和构建多符合养生学的原理,可供我们借鉴。此外,我国传统的民间住宅也具有结构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如东北的暖屋、华北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草原上的毡房、江南的绿色绕人家、华南的行人廊等。这些传统的房舍都是科学和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总结[2]。
1住宅环境与养生防病
1.1住宅选址:建立良好的住宅环境,其关键在于选址。“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宅经》)住宅的吉处,应选在地势较高、卫生洁净、阳光充足的地方,远离阴暗潮湿、秽浊藏污、蚊蝇丛生的场所。《吕氏春秋》还注意到饮水卫生与住宅土质的关系。古人认为理想的住宅应该是背山临水,气候清爽,土地良沃,泉水甘美。孙思邈晚年就选择山青水秀的地方造房,并植树种花,在那里养老。宋代养生学家陈直指出:“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我国北方一些省份,选择丘陵土地挖洞造窑,冬暖夏凉,不潮不燥,就是根据地理条件选择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合理住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把住宅建造在依山傍水之处。依山,在夏季,茂密的树林可减少阳光的辐射,调节炎热气候,还可以吸收噪音,保持环境幽静;在冬季,山上的树林可降低风速,抵挡风沙,抗避寒冷。傍水,生活用水方便,而且水的流动和蒸发作用又有利于自然调节空气,清除浊物。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为理想的养生之地[3]。
1.2住宅朝向:从通风角度看,夏季常吹东南风,住宅面南,东南风可直接吹入,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也使人感到凉爽舒适。冬季常刮西北风,由于关闭了朝北的窗户,西北风很难直接吹入,而人多住在朝南房间,这样可避免寒风的侵袭,使人有一个比较温暖的环境。在设计、建造住宅时,应该把居室、卧室、婴儿室布置在南面,而楼梯、厨房、饭厅、卫生间等可以放在北面。因为居室、卧室、婴儿室是人们经常栖息的地方,位置朝南时采光、通风等条件均优于朝北。而楼梯、厨房、饭厅、卫生间等都是人们短暂的活动场所,较之前者,各种要求可稍放宽些。
1.3住宅美化:生活在绿色环境中,还可使人神经松弛,紧张感消失。同时,这些有生命力的花草树木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能净化空气,对空气中的尘埃、有毒气体具有过滤和吸附作用。植物能滤过粉尘,是天然的吸尘器。植物还有杀死细菌保护水源,净化水源,减少噪声,减少污染、调节气温、湿度和改良气候等作用。所以,庭院里种植树木花草,对促进身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4]。
2居室环境与养生防病
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明暗尚然,况太多、太多事虑岂能安其内外哉?故学道者以安处为次。孙思邈还指出,居处不得过于绮靡华丽,把它搞成贪图享乐的地方,反而会变为”患害之源“,只要雅素净洁,无风雨暑湿之侵扰即可[5]。舒适并利于健康的居室包括几个要素,即居室的高度、室内温度、湿度和室内环境的布置等。
2.1居室高度:居室的高度是指由地板至天花板的净高度或平均高度。居室讲究有一定的高度,是为了保证居室有必要的容积,满足居室采光的要求,改善室内微小气候,减低夏季居宅的温度,保持室内呼吸带的空气新鲜,使居住室内的人有宽敞舒适的感觉、对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调节和高级神经活动很有好处[6]。
近年来,在建房高度问题上出现两种倾向,乡村盖房有趋高的倾向,而城市在居室的设计高度上有趋低的倾向。其实这两者都是不科学的。古人认为,居室既不宜太高,又不能过矮,应该是高低宽敞适中。《天隐子》提到:”阴阳适中,明暗各半。屋无高,高则阳盛而明多;屋无卑,卑则阴盛而暗多。“从现代卫生学标准看,居室的高度以2.6~2.8 m为宜。
2.2居室温度:居室的温度对人体的热平衡有很大的影响。当室温过高时,人体会因为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快,血液循环增加,使血容量暂时减少,甚至发生循环障碍现象。如果室温太低,对人体的健康也不利,尤其是老年人,寒冷刺激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要从多方面努力,如采用通风取暖等措施,或借助于空调,以维持适宜的居室温度,使之冬天温暖舒适,夏天清爽凉快。一般来说,在湿度、气流都正常的情况下,夏季居室的适宜温度为22~32℃,24~26℃为最理想的温度;冬季居室的适宜温度为14~20℃,16~18℃为最理想的温度。
2.3居室湿度:我们应注意调节炎热和寒冷条件下的环境湿度。夏季,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应控制在30%~70%;冬季,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应控制在30%~40%。夜间睡觉时,应将卧室的气窗打开,否则人在睡眠中呼出的水蒸气无处散发,会凝聚在玻璃窗上,形成许多水珠,使室内湿度增加,早上醒来,让人感到疲乏无力[7]。
2.4居室布置:优雅舒适的居室对人的心理、生理都有良好的影响。居室布置应根据房间的使用性质、空间的大小、光照程度、家具陈设,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进行合理设计。在居室布置中,颜色的合理调配尤为重要,因为色彩能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和情绪。如红色,能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加速血液循环,给人以一种热烈奔放的气氛,但接触过多,会使人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黄色,能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能加强逻辑思维和诱发食欲,但金黄色易引起不稳定行为。绿色,具有镇静作用,能促进身体平衡,有助消化,并能消除疲劳和烦恼,令人心胸开阔。蓝色,能调控体内平衡,使心跳减慢,可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缓解头痛、发热和失眠等症,蓝色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雅宁静。白色,给人以纯洁、冷峻的感觉,但亦有空虚,甚至恐怖之感。若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或平素性情较为急躁者、则应把居室布置成冷色调,给人营造一种安宁的氛围[8]。
居室布置除了色彩之外,还可根据个人爱好,摆设盆花,鱼缸等,或悬挂字画,将居室布置得雅致大方、供人怡情养性,乐在其中。居室的家具摆设,应以整齐、实用、和谐、有利于休息和活动为原则。此外,还应科学地配置室内的灯光,使居室内的光线柔和舒适[9]。总之,居室布置要充满自然美的气氛,使会客、学习、休息都处在-个优美的环境中,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清)曹庭栋,(民国)沈宗元.中国传统养生学二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48-62.
[2] 洪蕾.中医养生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64-65.
[3] 邬效林.住宅环境与养生.现代养生,2004(10):6-7.
[4] 马宝英.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传统养生与居住环境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中医养生;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9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治未病”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任何年龄段的人们都开始关注养生问题,养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养生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将自然科学和多个领域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结晶。我国著名国医大师邓铁涛曾说:“未来的医学必把养生放在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医学教育中,中医养生通常被当做为一门选修课程而无法引起广大师生的广泛重视,很多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医养生的强烈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没有足够的兴趣,则很难在这门学科中得到收获。相反,兴趣浓厚的学生则可以在一个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因此,在中医养生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将以以下三种方法为例,简要分析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养生兴趣的方法、途径。
1通过传统经典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养生,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其中也不乏经典的历史故事。因此,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与经典历史故事巧妙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用经典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求知欲望,以便找准合适的机会将故事充满感情、抑扬顿挫地表达出来,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授课过程中可引用《红楼梦》中的相关情景:林黛玉烧酒配螃蟹,她用热热的烧酒来解螃蟹的寒凉。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应该侧重于林黛玉嫌黄酒热力不够,坚持烧酒来解蟹寒的情景,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调节饮食结构的重要性。这样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故事结合起来,会促进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音乐、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和诗歌是对人灵魂的诠释,是人生的剂,是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必不可少的心灵慰藉。学生多接触音乐和诗歌,可以帮助他们陶冶情操、释放压力、发散思维。而中医养生本是一个注重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人们境界的学科,但由于在专业知识教学中难免会因为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而引起学生在课上情绪低迷、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融入合适的音乐或诗歌,就会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课堂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例如,在讲授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时,教师可以引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饮酒》,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优美的词句,让学生们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理解生活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医养生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名人效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生正处于崇拜偶像的年龄,他们往往对名人轶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如果在中医养生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投其所好,将收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例如,讲授糖尿病的调养时,可以引用著名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也曾经患过妊娠糖尿病,著名游泳世界冠军加里・霍尔患有糖尿病以及他们是如何对抗和治疗的经典案例等。实践证明,这种采用名人效应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对中医养生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对提高授课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授课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坚实的教学功底。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主动思考、探索,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爱上中医养生,并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中医药养生;保健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论著《黄帝内经》就有很多关于养生保健的观点和认识。认识并实践这些养生观点对于延缓衰老,益寿延年卓有成效。本文主要从中医养生学说依据,中医药食疗与保健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学在养生方面的认识和见解,以期为寻求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人们提供参考和依据。
1 中医养生学说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养生有以下的描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从这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取法与阴阳的变化机理,顺应四季的变化规律,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起居有规律,不随意变动,劳作有节制,所以能够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活到百岁才去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关于养生有以下的描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金木水火土五行,通过四季的变化更替和五行的转化,万物得以生长更替;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产生五气,五气的运行产生人的欢喜、愤怒、悲伤、忧愁和恐惧五种情绪的变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养生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相应,人的身体受到四季更替和五行变化的影响,如果生活可以顺应四季和自然界的变化,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可以长寿。
2 中医药食疗与保健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脏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就强调了饮食的丰富性和合理搭配,并总结了只要合理搭配饮食,就可以起到补充人体精气神的目的。不仅如此,中医通过长时间的总结以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不仅创造了大量的药膳名方,而且这些药膳在满足人民对美味追求的同时还可以起到调养身体,治疗疾病的作用。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成体,害则成疾。”强调的就是不同的饮食和人的疾病有相宜有为害,如果病人食用与其疾病相宜的饮食就会慢慢康复,反之就会加重疾病。
具体到四季,春天生发,是大自然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此时养生应该侧重养阳,饮食以甘为主来补养脾气。具体来说,春天可以多吃菠菜、大枣、牛肉等味甘补益脾胃。同时,春天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多吃养肺的梨、枇杷、莲子以及百合等食物,胃寒的人可以多喝姜糖水。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阳气旺盛易伤津耗气,宜多食酸味的食物如绿豆汤、酸梅汤、茶、赤豆汤、百合汤等以收敛固表,防止津气耗伤。秋季主要为燥邪,燥易伤肺,秋天应当多食梨等润肺去燥的食物。同时主要少吃辛辣、生冷的以及姜葱等宣发的食物以防肺气损伤。冬天阴气最盛,阳气也处于收藏状态,人体的饮食冬天应当以补养养阴为主,饮食可多食羊肉、海带、大白菜等,气虚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食羊肉、人参等,血虚的人可以多食鸭肉,阿胶等。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范文4
1.《周易》是一部什么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关于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中国自然哲学典籍,阐明自然宇宙之理,人生之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开山著作。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被列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称为中华第一经。
《汉书・艺文志》中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这一观点在二千年来基本未变。三圣是指上古伏曦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系以经文,近古的孔子传十翼。显然,《周易》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从西周至战国由“卜筮”或哲人共同完成的一部经典著作。
2.《周易》对养生学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同”和“医易同源”之说,中国唐代大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的重要影响。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l.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易・系辞》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素问》指出:“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这就是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整体模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更能体现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调节优势。
2.居安思危的预防观。《易・系辞下》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在卦辞中指出:“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周易》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居安思危的预防为先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后世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强调预防为主的防病健身原则。
3.奠定了中医养生原则的理论基础。《易经》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理论,使中医养生的理论更完整。除上面所提到的,还有很多理论原则亦源于易经。如,万物本原的天道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阴阳和调的平衡观,顺应天时的达生观,柔静顺缓的静养观,抑阳益阴的调养观等。
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养生理念: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和重人贵生。
1.道法自然
宇宙自然。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依照某种规律旋转着、运行着,片刻不息?这,便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道”的内涵。“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命。” 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的。无论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2.清静无为
老子倡导的静神养生观,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少私寡欲”和“无为处世”。“少私寡欲”是养生的内涵,“无为处世”是养生的方法。
虚静。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求”、“无知”、“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朴归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无为。《道德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变化,都是源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有道无”又从“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目的。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直至没有杂念,就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精神境界。
“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的生活。
3.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老子对“道”的解释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讲的“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例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强”,“洼则盈”,“曲则全”,“后其身而身先”,“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守柔曰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原理
老子的“相生”思想既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相互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赢的含义,有包含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即“有无相生”之义。
“弱”和“强”是相反相成的。正如《老子》第二章指出的“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现实世界中所有价值和存在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弱者变强”的原则
对于“弱者变强”老子不是主张用人间的斗争和竞争。因为老子认为“弱者”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人类社会竞争和斗争所带来的反作用。老子虽讲“柔弱胜刚强”,但这里所指的“强”,并不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强者所胜。这里的胜,包含着相生,即排除斗争和分歧的,结束斗争的“相生”的胜利。不是战胜“强”的“弱”,并成为强的东西,而是追随“反者道之动”的道走向“相反相成”。实际生活中以柔克刚的例子很多,如,“滴水石穿”,“以弱胜强”,“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等。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如果经常处于柔的状态,则可避免过早衰老。这种贵柔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守柔曰强”健身的方法
中国传统的健身术也是以柔见长,如导引、气功、太极拳、导引保健功等。
4.重人贵生
“重人贵生”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家提倡乐生、重生,鼓励人们去争取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在养生手段和原则方面,形成了修炼观点。
性命双修的思路
“性功”,即指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的修炼;“命功”即指对身体保健的修炼。全真派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篇灵文》中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将形体的修炼和精神意识合而为一。
形神兼养的思路
庄子养生主张养形和养神并重,倡导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 《庄子・达生》曰:“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刻意》曰:“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其作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对防病健身很有价值。1975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上有男女锻炼的不同姿势44式,为研究先秦导引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众术合修的思路
道家在理论上强调“生道合一”,在实践上重视众术合修,这是对后世道教养生学的一大贡献,并对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子练玄玄功,称为玄玄上帝。后世道家功法很多,如炼丹、服气、导引、房中、服饵、画符咒语、环境等等。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养生理念:修身养性:仁德、孝道;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饮食养生:美食、卫生和兴趣广泛:“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修身养性
倡仁德――施“仁”于人。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讲孝道――敬老爱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寿”。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孔子明确告诉后人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勤奋好学的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精神。“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德之君子,心胸开朗,积极向上,精神乐观豁达,使自己处于平衡状态。社会调查证明,与人为善有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显降低。
2.中庸平和
“和为贵”的人生理念。孔子在《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强调“天人调谐”,其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生健身之道,也是经商发财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勤俭节用,克己复礼。孔子曰:“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常以“修己”、“克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知足常乐的作用。《孟子・尽天下》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论语》中指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赞扬其弟子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艰苦作风,抨击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的丑恶行为。
因人而宜,养生“三戒”。孔子根据人的年龄不同,总结出著名的养生“三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确为经验之谈。
顺应天道,养气中和。西汉前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将中庸思想和养生相结合,强调养气中和。他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这种以“天人感应”为中心,以中和之道养身健体的思想是颇有道理的。
3.饮食养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饮食卫生,并提出饮食原则和宜忌,这是我国养生文献中有关饮食卫生的最早记载。
饮美
《论语・乡党》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内则》中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这种顺应四时的饮食烹调,可使饮美,烹调味美,可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有利健康。
饮食卫生
孔子在饮食卫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酱,不食。”进食卫生提出:“食不言,寝不语。”这些饮食卫生要求对健康是有益的。
4.兴趣广泛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能享73岁的高寿,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奇迹。除了他科学地遵循养生原则和方法外,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也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孔子自言他的一生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的确是对他一生的生活概括与总结。孔子知识渊博,爱好广泛,他不仅精通诗、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对“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活动都非常有兴趣。他十分欣赏“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乐曲。正是这种广泛的爱好,陶冶的性情,促进了健康长寿。
《皇帝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1.对生命起源及本质的认识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认为阴阳乃生命之源,“生于本,本于阴阳”。
《灵枢》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黄帝内经》对生命起源本质的认识是唯物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2.对生命规律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人生历程中年龄阶段的差异,而且充分注意到了性别上生理区别。如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以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以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和特点,又详细论述了衰老变化的过程及其衰老的各种表现,为防病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
3.顺应天时的整体保健观
《黄帝内经》把人体和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强调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提出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法于阴阳,和于数术”等顺应天时的预防保健的观点。
4.提出了养生原则和方法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范文5
【摘要】随着医药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医药进社区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对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医药;社区;影响因素;对策
一 中医药进社区的影响因素
1.1 中医力量后劲不足:许多中医院校,在向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对中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 少;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指导;现有中医人员多为中老年医师,后继乏人;社区中医人员因工作苦而报酬低,流失严重,使得中医阵营越发萎缩。
1.2 中医药学得到社会理解与认同不够:在现代科技全球化大环境下,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弱化,现代医学对疾病预防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原有的一些优势领域受到严峻挑战,又由于对中医药知识正面宣传和普及不够,导致人们对中医药学理解与认同度降低,影响了中医进社区的步伐。
1.3 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与中医发展相比,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中药培植与研发基地缺乏,质量难以保证,中药资源总量不足,利用不充分,对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欠缺。
1.4 中药房没有与中医同步走进社区医疗机构:一些社区点甚至中医示范点,还没有自己的中药房。病人拿到处方后,要到医院外配药,这一方面给病人带来不便,另一方面,也给病人带来一定风险:药物质量难以保证;还可能出现一个药方,要到几家药店去调配,甚至出现某些中药材缺货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有时病人宁愿多花钱而选择西医西药,从而影响了居民对中医的选择。
1.5 政策支持不力: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试点还存在被动、畏难情绪,抱有观望态度;部分地区政策保障和体现政府行为不够全面、持续。虽不少地方已将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但还是有着种种限制。
1.6 居民对中医药需求不足:居民对中医药需求减少,正面宣传不到位,居民对中医药认识不足,还缺乏信任度。
二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作用的对策
2.1 采取多种方式将中医药引进社区:(1)中医院延伸办社区医疗机构,并选派技术过硬的中医师定期前往巡诊。(2)大的中医院建立由名中医领衔的专家工作室,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对子,签订“名中医进社区”协议,定期到社区巡诊。(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名中医到社区坐堂,并定期到基层巡诊。通过上述种种方式,让名老中医进社区轮流坐诊,使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专家服务。(4)开展 “专家课堂”活动,请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传授养生保健之道,发挥中医药知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5)根据中医理论,随着季节的变换,制做四季养生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行宣传义诊活动。
2.2 加速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首先,必须重视适合于社区的中医药学生的培养。(1)优化课程结构(2)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注重临床与实践,抓好传帮带工作。通过示范性、手把手的指导加强学生对操作的准确把握。其次,要加大对社区中医药人才引进,并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各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2.3 政策倾斜,改革社区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大中医药在医保中报销比例,缩小限制范围;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2.4 促进中医与中药房协调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支持与监督,使有中医科室的社区医疗点能拥有自己的中药房,以保证居民安全、方便、及时就医抓药。
2.5 注重中医中药在社区中的作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统一思想,政策支持,进行中医进社区网络化管理。将中医技术融入“六位一体”的每一环节,制定慢性病、常见病中医药预防及辩症治疗方案。定期在社区举办中医保健讲座,针对社区内亚健康人群,制定中医药健康处方,做到未病先防。
2.6 采取措施,提高中医药对居民的吸引力:(1)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提升居民对中医药认同和信任度。(2)通过“升”、“转”二种途径提高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技术水平。升: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转: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技术中医药人才到社区。随着中医药技术人员水平提高,居民对中医药认可度自然也就提高。
2.7 协调发展中药产业:加强中药材培植与研发基地建设,加强中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中药材得到充分利用。重点开展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新技术、中药产品创新、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高我国中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蕊.中医难, 中医姓“中”更难,2006-09-16
[2] 曾永秀.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6,4(5):53-54
[3] 陈伟.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思考-赴广东省、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专题调研报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12(2):15-23
[4] 刘晓敏.浅谈中医药在社区中的发展[J].中医药学报,2006,12(8):122-123
[5] 杜文建,张晶卉. 发挥中医药优势努力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 (5 ):30-31
[6] 王晓燕.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保健杂志,2004,6(3):14-15
[7] 伊凡. 非随机研究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华夏医药杂志,2006,(5):395-396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养生思想;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22-02
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必备条件。作为将来医疗事业的主要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健康养生思想培养任务是巨大的。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健康养生思想的树立关乎医疗事业从业者的工作时限,同时也关乎健康养生思想的模范树立。健康养生问题的关注不仅是现今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先古时代亦被关注。“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 因此,养生的问题值得中医药院校师生关注。
一、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具备养生属性
从体育课程的视角分析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古代传承至今的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同时传统保健体育还具备了养生及预防疾病的功能。对于一般医疗手段施治而言,传统保健体育更加注重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控制自我心理及生理活动,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对于医学不断进步,医疗手段增多的今天,参与传统保健体育锻炼,不但绿色低碳环保,对于体质虚弱、疏解心理压力、慢性疾病防预者有明显的养生作用。
二、中医养生思想
中医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认为养生是在未病时,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提高抵抗疾病能力,避免病邪入侵,而达到防预疾病的作用。其主要通过积极调养身体正气、顺应自然、养性调神、不妄劳作、节制饮食等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三、传统保健体育与中医养生思想两者契合
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闪耀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实践积累的瑰宝。其不仅具备强身健体、益智防病的思想指导,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终生体育、培养学生养生保健的重要实施途径。因此,不能把中医药院校中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单一列为体育课程。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学习,与中医思想的形成和完备,有莫大的关系。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传统保健体育养生防病的思维模式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灌输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同时,应把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学习看成是治未病养生的一个重要的实施手段。
四、培养与落实
中医养生思想在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培养、落实是一个复杂的体教结合、医体结合、医教结合的综合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大纲规划、课程教师的培训、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如何引导养生习惯的养成等四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一)教学大纲规划。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关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授课计划的落实、课程考核办法、教学反馈评估等,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如何教学、如何实施、如何考试及学时如何分配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它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使中医养生思想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能有效落实,必须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开始,设置以中医养生思想为指导思路的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从大纲上规范教学的实施,明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考核的办法,使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具备纲领性指导思想。
(二)课程教师的培训。现今,在中医药院校担任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主要还是以学院派体育教师为主,鲜有中医药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为了能让传统保健体育课程能渗透中医思想,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师进行中医养生思想的培训是有必要的。现今,大学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略的,同时,教师为适应学科的需要,健全学科知识体系,适当进行培训亦是理所当然的。
中医药院校中具备中医养生思想完整体系的中医学课专业背景的教师,教授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是可行的,其意义和作用在于,全方位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进行中医思想的培养,并涵盖在体育教学中。
(三)课程教学中落实。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在业余锻炼中被广泛提起。而实践中应该是生命在于适当适度的运动。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说明了运动要养成习惯,同时适度适当。然而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来说,每位学生运动的适当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此与中医中辩证施治是同一个道理。因此,要想全面落实中医养生思想于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分析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状况,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进行分组分类教学。教学的内容相当,但是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分组设置不同的体能训练目标;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分组设置不同的养生手法训练等,以期达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内容。
(四)引导养生习惯的养成。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能传授给学生各种实践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等,并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中医养生思想。但中医养生思想是一个体系完备的理论,不是单一功法的锻炼和思想的培养就是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中医养生认为,辩证认识自己的身体,顺应自然四时,起居有常,饮食调配,养性调神,动静结合,不妄劳作,方能全面使人体气血阴阳得到调整平衡,从而发挥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马英.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中医学思考[J].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2009,2(2).
[2]韩洋.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的意义[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9):74.
[3]袁跃,吴桂平.论中医养生与传统保健体育的社会功能演进[J].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2013,1(2).
[4]王博.中医药院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思路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
[5]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